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四章 物質的形態及其變化 全章習題課件課件 2024-2025學年-粵滬版(2024)物理八年級上冊(共8份打包)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四章 物質的形態及其變化 全章習題課件課件 2024-2025學年-粵滬版(2024)物理八年級上冊(共8份打包)

資源簡介

(共17張PPT)
4.3 熔化和凝固
第四章 物質的形態及其變化
01
基礎進階
02
素能攀升
03
思維拓展


1. 制作凍豆腐時,將一塊普通豆腐放入冰箱的 (選填“冷凍”
或“冷藏”)室內。兩天后普通豆腐就變成凍豆腐了。解凍后切開,發
現凍豆腐內有很多小孔,這是因為原先豆腐內的水遇冷先 成
冰,解凍后冰又 成水。
冷凍 
凝固 
熔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 (2024·濟南二模)我國古代科技著作《天工開物》中,對錢的鑄造
有“一罐約載銅、鉛十斤,銅先入化,然后投鉛,洪滬扇合,傾入模
內”的記載。其中“銅先入化”描述的物態變化是 ,“傾入模
內”后銅鉛合金液體將發生凝固,此過程中若液體的溫度不斷改變,說
明合金是 (選填“晶體”或“非晶體”)。
3. (2023·北京)將某種金屬制成的勺放入15℃的水中,金屬勺沒有熔
化;將該金屬勺放入45℃的水中,發現金屬勺逐漸熔化。該金屬的熔點
可能是( B )
A. 10℃ B. 30℃ C. 50℃ D. 60℃
熔化 
非晶體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4. 如圖所示為“探究某物質熔化和凝固規律”的圖像。下列說法中,正
確的是( A )
A. 第5min時,該物質處于固液共存態
B. 該物質在BC段不吸熱
C. 該物質的凝固過程持續了5min
D. 該物質在EF段放熱,溫度降低
(第4題)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5. (2022·常州)在1個標準大氣壓下,冰的熔化過程中冰水混合物的
溫度 水凝固過程中冰水混合物的溫度,冰熔化過程中所需環境
溫度 水凝固過程中所需環境溫度。(選填“大于”“小于”或
“等于”)
等于 
大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6. 在汽車行業,“熱融緊固”技術得到廣泛應用,如圖所示,① 利用
電動工具使螺釘高速旋轉并壓向金屬板材;② 螺釘尖端與板材表面摩
擦生熱,板材局部 (填物態變化名稱)變為液態,螺釘尖端仍
然堅硬;③ 螺紋完全擰入板材后螺釘停止轉動,板材局部
(填物態變化名稱) 牢牢套住螺釘,利用該技術,銅螺釘可以擰入表
格中 物質制作的板材。
熔化 
凝固 
鋁 
(第6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物 質 熔點/℃
鐵 1535
銅 1083
鋁 66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7. 現代建筑出現一種新設計,在墻面裝飾材料中均勻混入小顆粒球狀
物,球內充入一種非晶體材料,當溫度升高時,球內材料 (填
物態變化名稱)吸熱;當溫度降低時,球內材料 (填物態變化
名稱)放熱,使建筑物內的溫度基本保持不變,從而起到調節室溫的作
用。下列四個圖像中表示球內材料溫度降低時發生的物態變化過程的圖
像是 。
(第7題)
熔化 
凝固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8. 制取合金常用的方法是將兩種或多種金屬(或非金屬)加熱到某一溫
度,使其全部熔化,再冷卻成為合金。根據表中的數據判斷(其他條件
均滿足),下列合金中,不宜采用上述方法制取的是( B )
金 屬 鈉 鎂 鋁 銅 鐵
熔點/℃ 97.5 649 660 1083 1535
沸點/℃ 1883 1090 2467 2567 2750
A. 鐵銅合金 B. 鎂鐵合金
C. 鈉鋁合金 D. 鐵鋁合金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9. ★把盛有冰塊的大試管插入燒杯里的碎冰塊中,用酒精燈對燒杯底部
慢慢加熱,如圖所示,在燒杯中的冰塊完全熔化前,下列說法中,正確
的是( D )
A. 試管中的冰不能達到熔點,可能熔化
B. 試管中的冰可以達到熔點,可以熔化
C. 試管中的冰不能達到熔點,所以不能熔化
D. 試管中的冰可以達到熔點,但不能熔化
(第9題)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0. 如圖甲所示為小桂“探究海波熔化的特點”的實驗裝置。
(第10題)
(1) 小桂安裝器材時應該 (選填“由上往下”或“由下
往上”)安裝。
由下往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 如圖乙所示為小桂根據實驗數據繪制的溫度—時間圖像,由圖像
可知,海波熔化時溫度保持不變,此溫度為 ℃,可以判斷海波
是 體。
48 
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3) 圖甲裝置中不用酒精燈直接對試管加熱,而是把裝有海波的試管
放入水中,這樣做不但能使試管 ,而且海波的溫度上升速
度較 (選填“快”或“慢”),便于記錄數據。
(4) 當試管中的海波開始熔化時,立即將試管浸入另一只裝有冰水混
合物的燒杯中,發現海波不再熔化,該現象 (選填“能”或
“不能”)說明海波熔化過程中需要吸熱。
受熱均勻 
慢 
不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1. 在氣溫是0℃的情況下,用一小金屬盆裝冰水混合物,置于裝有0℃
的酒精的大盆中,如圖所示,在兩盆液體中各插一支溫度計甲和乙,用
電扇吹液面時,內盆仍為冰水混合物,外盆仍有許多酒精,在此過程中
( A )
A. 內盆中,冰與水的比例增加
B. 內盆中,冰與水的比例不變
C. 甲、乙兩支溫度計的示數相同
D. 甲溫度計的示數低于乙溫度計
(第11題)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2. (核心素養·科學推理)為救治病人,急需將一種藥品送到偏遠的
山村,這種藥品要求在0℃以下存放,常用保溫瓶不能滿足需要。經過
討論,為保障藥品在0℃以下存放,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冷藏盒。
(第12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關于放置在保溫瓶內的低溫物質的選擇,小明認為只要放普通冰
塊即可,小華卻認為應該放置由鹽水凝固而成的冰塊(簡稱“鹽
冰”)。你支持 的選擇,依據是① 這兩種冰, 的熔
點更低;② 可保障藥品在0℃以下存放。
(2) 進一步分析其原理:低溫物質在運輸途中發生 (填物態
變化名稱)而 (選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熱,從而保
證冷藏效果。
小華 
鹽冰 
熔化 
吸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共16張PPT)
4.1 從全球變暖談起
第四章 物質的形態及其變化
01
基礎進階
02
素能攀升
03
思維拓展


1. (2024·上海黃浦期中)如圖所示為常用的一種體溫計,它的分度值
是 ℃,此時讀數為 ℃。
(第1題)
0.1 
38.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下列對生活中溫度的認知最接近實際的是( D )
A. 健康成年人的體溫約為42℃
B. 人感覺舒適的環境溫度為30℃
C. 冬天,人們感覺寒冷時,溫度一定達到了-20℃
D. 洗熱水澡時,水的溫度大約為40℃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如圖所示為“用溫度計測量水的溫度”的四種實驗操作,其中正確的
是( D )
A. B. C. D.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4. (2023·哈爾濱南崗校級期末)如圖所示為生活中常見的體溫計和實
驗室用溫度計,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 )
(第4題)
A. 使用體溫計測體溫前,要用沸水對其進行消毒
B. 體溫計和實驗室用溫度計都是根據液體熱脹冷縮的性質制成的
C. 使用實驗室用溫度計測液體溫度讀數時,玻璃泡可以離開被測液體
D. 體溫計和實驗室用溫度計測完溫度后都應用力甩幾下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5. 如圖所示,甲溫度計示數為 ℃,乙溫度計示數為 ℃。
圖丙溫度計是最早的簡易溫度計,它由一根一端開口、一端是空玻璃泡
的玻璃管制成。圖丙中這支溫度計正在測 (選填“水”或“空
氣”)的溫度;越向上對應的刻度線溫度越 (選填“高”或
“低”);為了提高該溫度計的靈敏度,請提出一種改進方法:

-12 
26 
空氣 
低 
增大
A的體積(或減小玻璃管的橫截面積) 
(第5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6. (2024·中山模擬)如圖所示為小明同學設計的一個氣體溫度計的示
意圖。瓶中裝的是氣體,瓶塞不漏氣,彎管中間有一段液柱。這個溫度
計是根據 來測量溫度的。將此裝置放在室內,溫度
升高時液柱向 (選填“左”或“右”)移動。若放到冰水混合物
中,液柱處的刻度應標 ℃。
(第6題)
氣體的熱脹冷縮 
左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7. (跨學科融合·生物)某疫苗需保存在低于8℃的環境中。夏季,運
輸過程中為監測疫苗的溫度是否超標,應在冷藏箱內放置如圖
(選填“甲”或“乙”)所示的溫度計。在接收點,為正確讀數,驗收
人員 (選填“能”或“不能”)把溫度計從冷藏箱中取出讀
數;如圖所示,溫度計的示數是 ℃,表明疫苗 (選填
“安全”或“不安全”)。
(第7題)
乙 
不能 
5 
安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8. 兩盆水里面都有沒熔化的冰塊,一盆放在陽光下,一盆放在陰涼處,
在盆內冰塊均未熔化完前,兩盆水的水溫相比( B )
A. 在陰涼處的那盆水的溫度高 B. 兩盆水溫度一樣高
C. 在陽光下的那盆水的溫度高 D. 無法確定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9. 若沒有先甩一下體溫計就先后給甲、乙兩人測量體溫(測量前均已用
酒精消毒),體溫計示數分別為37.9℃和38.4℃,則( D )
A. 甲的體溫一定是37.9℃,乙的體溫一定是38.4℃
B. 甲的體溫可能不是37.9℃,乙的體溫也可能不是38.4℃
C. 甲的體溫一定不是37.9℃,乙的體溫也可能不是38.4℃
D. 甲的體溫可能不是37.9℃,乙的體溫一定是38.4℃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0. 熱力學溫度T是國際單位制的七個基本物理量之一,單位為開爾文,
簡稱開,符號為K。熱力學溫度T與攝氏溫度t的大小關系式為T=t+
273.15,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B )
A. 攝氏溫度的0℃就是熱力學溫度的273.15K
B. 1個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是100K
C. 熱力學溫度的0K就是攝氏溫度的-273.15℃
D. 物體溫度升高1℃時,也可以說物體溫度升高1K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1. 攝氏溫度的規定:在1個標準大氣壓下,冰水混合物的溫度定為
0℃,水沸騰的溫度定為100℃;將0~100℃之間分為100等份,每一等
份就是1℃。華氏溫度的規定:在1個標準大氣壓下,冰水混合物的溫度
定為32℉(℉讀作華氏度),水沸騰時的溫度定為212℉;將32~212℉
之間劃分為180等份,每一等份就是1℉。則華氏溫度F與攝氏溫度t之間
的大小關系是F= 。某人的體溫為37℃,等于 ℉。
1.8t+32 
98.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2. ★有一支刻度均勻,但不準確的溫度計。用它測冰水混合物的溫
度時,其示數為-2℃;用它測1個標準氣壓下沸水的溫度時,其示
數為103℃。如果用它測得某液體的溫度是19℃,那么該液體的實際
溫度為 ℃;如果某液體的實際溫度為10℃,那么該液體用此
不準確的溫度計測量時示數為 。用此溫度計測量 ℃
時,誤差最小。
20 
8.5℃ 
4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第13題)
(1) 溫度計是利用 原理制成的。
液體的熱脹冷縮 
13. (2024·青島萊西模擬)如圖所示為小明用小藥瓶、細玻璃管和酒
精制作的簡易溫度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小藥瓶的材質應該選擇 (選填“軟塑料瓶”或“硬
玻璃瓶”)。
(3) 給溫度計標刻度時,將小藥瓶分別放在20℃和60℃的水中,并標
記液面穩定時的位置A和B,則20℃對應的是 (選填“A”或
“B”);把小藥瓶放入另一杯溫水中,標記液面穩定時的位置為C
點;用刻度尺測出AB間距為8cm,AC間距為5cm,則標記C點所對應的
溫度為 ℃。
硬玻璃瓶 
A 
45 
(第13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共11張PPT)
專題特訓(三) 物態變化的圖像分析
第四章 物質的形態及其變化
類型一 液體沸騰圖像
1. 如圖甲所示,某同學在做“水的沸騰”實驗時,用酒精燈給燒杯中的
冷水均勻加熱,并根據實驗數據作出了如圖乙所示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
圖像,你認為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 D )
(第1題)
D
A. 整個過程中酒精燈火焰忽大忽小,放熱不均勻
B. 可能開始加熱時有紙蓋,減少了熱量的損失
C. 水開始汽化速度較慢,帶走的熱量少
D. 剛開始要加熱石棉網和燒杯,后來水溫較高時散熱快
1
2
3
4
5
6
7
8
2. 如圖所示,圖甲是“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特點”的實驗裝置,圖乙
是繪制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則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D )
(第2題)
D
A. 安裝實驗器材時,應按照自下而上的順序進行
B. 用溫度計測水的溫度時,應按圖甲中B方法讀數
C. 由圖乙可知,水的沸點是97℃,且沸騰過程中溫度不變
D. 實驗結束時,移開酒精燈,燒杯內的水立即停止沸騰
1
2
3
4
5
6
7
8
類型二 熔化和凝固圖像
3. 如圖所示為海波和石蠟熔化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則下列說法
中,正確的是( A )
A. 甲在第7min時是固液共存態
B. 甲在ab段停止吸熱
C. 甲對應石蠟,乙對應海波
D. 乙的熔點隨溫度升高而升高
(第3題)
A
1
2
3
4
5
6
7
8
4. 在如圖溫度計所示的恒溫環境下進行實驗。將溫度計放入一杯冰水混
合物中(冰是晶體),從溫度計放入開始計時,放入時間足夠長,下列
示意圖可以反映了溫度計內液體的體積隨時間變化的情況的是
( A )
(第4題)
A
A. B. C. D.
1
2
3
4
5
6
7
8
5. (2023·福州平潭校級模擬)小明發現嚴冬季節水缸里的水結冰了,
但腌菜缸里的鹽水卻沒有結冰。小明猜想,在水中加入別的物質后,可
能會對水的凝固點產生影響。為了驗證這一猜想,他將一些鹽放入水
中,并把鹽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鹽水的凝固過程。每隔一定的
時間,小明就觀察鹽水狀態、測出溫度,并將凝固過程記錄的溫度數據
畫成了凝固圖像,如圖甲所示。
(第5題)
(1) 從圖像中可以看出鹽水的凝固過程用了 min。
10 
1
2
3
4
5
6
7
8
(2) 鹽水的凝固點為 ℃。嚴寒的冬天,地面上的積雪不能及
時熔化,會影響交通安全。人們采取在雪上撒鹽的方法,可使雪在較低
氣溫下熔化。原因是在雪上撒鹽可以 (選填“提高”或“降
低”)雪的熔點。
(3) 如果將一個裝有冰水混合物的試管放入正在熔化的鹽冰水混合物
中,如圖乙所示,那么試管中冰水混合物中的水會 (選填“變
多”“變少”或“不變”)。
-2 
降低 
變少 
1
2
3
4
5
6
7
8
A. 固態酒精是非晶體
B. 在-117℃時,酒精處于液態
C. 酒精在沸騰過程中吸熱但溫度不變
D. 酒精溫度計可以用來測量沸水的溫度
類型三 熱學圖像綜合
6. 如圖所示,甲、乙分別是酒精在1個標準大氣壓下熔化和沸騰時溫度
隨時間變化的圖像,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C )
(第6題)
C
1
2
3
4
5
6
7
8
7. 某同學利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探究試管中的固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
律,往燒杯中加適量的水,將溫度計插入試管后,待溫度升至50℃左右
開始,每隔大約1min記錄一次溫度,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
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D )
D
(第7題)
1
2
3
4
5
6
7
8
A. 試管中的物質是一種晶體,熔點是80℃,這次熔化過程大約持續了
25min
B. 降低燒杯中水的初溫可以延長固體熔化的時間
C. 第35min后,繼續加熱,溫度計的示數不再上升,一定是試管里的物
質沸騰了
D. 在實驗過程中如果記錄溫度的時間間隔過長,可能會錯過晶體熔化過
程中溫度不變的過程,無法看出晶體和非晶體之間的差異
1
2
3
4
5
6
7
8
正確的是( D )
D
8. 小宇同學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對冰進行加熱,根據實驗記錄畫出溫度
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第8題)
(1) 圖丙中溫度計的示數為 ℃。
(2) 圖乙中 段表示水的沸騰過程。
(3) 圖乙中 段不是根據本實驗中測得的實驗數據畫出來的。
92 
DE 
EF 
1
2
3
4
5
6
7
8(共14張PPT)
4.2 汽化和液化
第1課時 蒸發與沸騰
第四章 物質的形態及其變化
01
基礎進階
02
素能攀升
03
思維拓展


1. 在織布廠里,常有干濕泡濕度計,干濕泡濕度計是用兩支相同的溫度
計并列構成的,使用時,其中一支溫度計的玻璃泡包著濕布,因為水在
蒸發時要 ,所以包著濕布的溫度計的示數要比另一支溫度計的
示數 ,在相同室溫的條件下,兩支溫度計的示數差值越大,就表
明室內空氣越 (選填“干燥”或“潮濕”)。
吸熱 
低 
干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A. 給果樹剪掉多余的枝葉
B. 為移栽的瓜苗蓋上地膜
C. 給山坡上的小樹苗澆水
D. 將潮濕的稻谷攤開晾曬
2. (跨學科融合·生物)(2023·成都)學校開展的綜合實踐活動,項
目豐富,體驗感強,深受同學們喜愛。下列實踐活動中,主要是為了加
快水分蒸發的是( D )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小敏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水的沸騰特點,并根據記錄的實驗
數據繪制出了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乙),下列關于該實驗的說
法中,不正確的是( C )
C
(第3題)
A. 安裝實驗裝置時應自下而上安裝
B. 由圖乙可知水沸騰后,繼續加熱,溫度不變
C. 實驗中若只減少水的質量,則水開始沸騰的時間將被推遲
D. 燒杯上方帶孔的紙板的作用是減少熱量散失,縮短加熱時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4. 熱島效應是指由于人為原因,改變了城市地表的局部溫度、濕度、空
氣對流等因素,進而引起的城市小氣候變化現象,通過人工蒸發補償的
辦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熱島效應,采用噴霧系統是一種高效且經濟
的辦法,這是利用了水 (填物態變化名稱)有 (選填
“吸熱”或“放熱”)的作用。
5. 游泳者出水后,由于水分蒸發 導致身體會感到冷,此時他會
不由自主地將身體蜷縮起來,這其實是為了 (選填“加快”或
“減慢”)水分蒸發。
汽化 
吸熱 
吸熱 
減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6. 廚房中的物理:我們在燉雞湯時,發現湯沸騰后,應
(選填“保持大火”或“調為小火”)以節約燃料;油炸元宵表皮焦黃
酥脆,而水煮元宵卻不能使其表面發黃變焦,是因為油的沸點比水的沸
點 (選填“高”或“低”)。
調為小火 
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7. 小雪在觀看了“沸騰的油鍋中取鐵球”的表演后,通過查資料得知鍋
中的“油”是由油和醋組成的混合液體,油的沸點為287℃,醋的沸點
為60℃,當溫度達到 ℃時,鍋中的“油”就沸騰了;繼續加熱,
“油”和放入其中的鐵球的溫度 (選填“會”或“不會”)升
高;當醋全部 (填物態變化名稱)后,繼續加熱,鍋內液體的
溫度才會升高。
60 
不會 
汽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A. 電扇吹出的風,能吸收人體的熱量
B. 電扇吹出的風,能降低教室內的氣溫
C. 電扇吹出的風,能加快人體表面汗液的蒸發
D. 電扇吹出的風,能把人體周圍的熱空氣帶走
8. 某地氣溫高達36℃,小明在教室使用電扇吹風,感到涼爽,是因為
( C )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9. ★如圖所示,大容器A和小容器B內均裝有水,在容器A底部加熱使容
器A內的水沸騰,繼續加熱,容器B內的水( B )
A. 不能達到沸點,不能沸騰
B. 能達到沸點,但不能沸騰
C. 不能達到沸點,但能沸騰
D. 能達到沸點,也能沸騰
(第9題)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0. 我國科學家屠呦呦因為研發出新型抗瘧藥——青蒿素,榮獲2015年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開始屠呦呦嘗試用水作溶劑,用加熱青蒿素水
溶液的方法使其沸騰,從而去除水分以提取藥物,但提取后的藥效并不
理想。她猜想:可能是在高溫條件下,藥物被破壞了。于是她采用了別
的方法成功達到了提取目的。下列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A )
A. 采用低沸點溶劑進行實驗,可達到提取目的
B. 用微火加熱使溶液慢慢沸騰,可達到提取目的
C. 用旺火加熱可以升高水的沸點,可達到提取目的
D. 采用高沸點溶劑進行實驗,可達到提取目的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1. 星期天,小華在家燒水煮餃子。當水燒開準備下餃子時,媽媽提醒
他鍋里的水量少了點,于是小華又往鍋里迅速加了一大碗水(水量比鍋
里少),用同樣大的火直至將水再次燒開。下列能正確反映小華整個燒
水過程中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是( A )
A. B. C. D.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2. 如圖所示,容器底部放水,水上面浮有沸點比水高的油,若對容器
底部加熱,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D )
A. 水先沸騰,油后沸騰,但水和油同時蒸發
B. 開始油蒸發,水不蒸發,然后同時沸騰
C. 開始油蒸發,水也蒸發,然后同時沸騰
D. 開始油蒸發,水不蒸發,直到水全部汽化后,油才能沸騰
(第12
題)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3. ★(核心素養·科學推理)如圖所示,在玻璃瓶甲中盛適量的水,使
之能浮在水槽中,將另一只同樣的空玻璃瓶乙瓶口朝下按入槽內水中,
并固定它們的位置,在1個標準大氣壓下,對水槽內的水加熱到沸騰時
( A )
A. 甲瓶內水溫能達到沸點,乙瓶內水溫達不到沸點
B. 甲瓶內的水能沸騰,乙瓶內的水不能沸騰
C. 甲瓶內的水不能沸騰,乙瓶內的水能沸騰
D. 甲、乙兩瓶中的水都可以沸騰,但沸騰溫度不一致
(第13題)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共15張PPT)
4.5 水循環與水資源
第四章 物質的形態及其變化
01
基礎進階
02
素能攀升
03
思維拓展


1. 水在自然界以不同形態存在。雨、露、霧、霜、雹、水蒸氣、“白
氣”都是水的“化身”,屬于固態的有 ,液態的有
,氣態的有 。
霜、雹 
雨、
露、霧、“白氣” 
水蒸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 每年的3月22日為“世界水日”,在這一天將舉辦宣傳活動,以提高
公眾的節水意識,如圖甲所示為國家節水標志,淡水資源是人們賴以生
存的重要自然資源,我們應倍加珍惜,從自身做起。如圖乙所示,水沒
有固定的形狀但有一定的體積,常溫(23℃)下以 (選填“固
態”“液態”或“氣態”)存在,當所處環境的 發生變化時水
存在的狀態也會發生變化。
(第2題)
液態 
溫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 (2023·南京期末)固態、液態和氣態是物質常見的三種狀態,某物
質通過放熱、吸熱在甲、乙、丙三種物態之間轉化,如圖所示,下列分
析中,正確的是( B )
A. 甲為固態,甲至乙是熔化過程
B. 乙為氣態,乙至丙是凝華過程
C. 丙為液態,乙至丙是熔化過程
D. 丙為氣態,丙至甲是液化過程
(第3題)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4. 水可以造福人類,但水被污染后卻會給人類造成災難。為了防治水的
污染,下列方法中:① 清除水中的所有動、植物;② 不任意排放工業
廢水;③ 禁止使用農藥和化肥;④ 生活污水經過凈化處理后再排放;
⑤ 禁止生產和使用含磷的洗衣粉。可以采用的有( C )
A. ①②③ B. ①③⑤
C. ②④⑤ D. ②③④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5. 空氣中的水蒸氣是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層中的水不斷地 而來
的。夜間氣溫降低時,水蒸氣會 成小水珠附著在物體上,這
就是露水,若附著在空氣中的浮塵上,則形成 。深秋或冬天,夜
晚溫度迅速降到0℃以下,水蒸氣會直接 成固態的小晶體,這
就是霜。(填物態變化名稱)
汽化 
液化 
霧 
凝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6. 如圖所示為水循環示意圖。圖中①處發生的物態變化是 ,同
時伴隨著 (選填“吸”或“放”)熱;②處的水蒸氣有的
形成小冰晶,有的 形成小水滴,形成千姿百態的云,同時
伴隨著 (選填“吸”或“放”)熱;③處溫度較高時小冰晶
會 變成小水滴,與空中下落的小水滴一起形成雨。地球上的水
在不停地運動著、變化著,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水循環系統。
汽化 
吸 

華 
液化 
放 
熔化 
(第6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7. 全世界多數區域常年缺水,為了解決水資源的短缺問題,某大學研究
團隊設計了一款集熱蒸發一體化的人工蒸騰器件用于淡化海水,如圖所
示為它的結構示意圖。海水通過供水通道到達碳基吸收體,水在碳基吸
收體上 (選填“吸收”或“放出”)熱量,發生 (填
物態變化名稱)變成水蒸氣,再發生 (填物態變化名稱)變成
淡水。請你分析將碳基吸收體設計成傘狀結構的目的是
(從物態變化的角度進行分析)。
吸收 
汽化 
液化 
增大了水的表面
積,使水的汽化(蒸發)變快 
(第7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8. 歌曲《云在飛》唱道:“水是流淌的云,云是飛翔的水”“水是前世
的云,云是來生的水”。歌詞描繪了大自然美麗的輪回。下列關于“水
循環”中的物態變化,說法不正確的是( D )
A. 陽光曬暖了海洋,海水吸熱蒸發成為水蒸氣上升到空中
B. 云中的小水滴是水蒸氣上升到高空遇冷液化形成的
C. 小水滴如果在高空遇到更加寒冷的氣流,就會凝固成小冰珠,有可能
形成冰雹落到地面
D. 冬天,水蒸氣在寒冷的高空急劇降溫,從而凝固成微小的冰晶,這些
冰晶聚集起來,就變成雪花飄落到大地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9. 我國是一個水資源短缺、干旱災害頻繁的國家,解決水資源短缺問題
的重要措施就是節約用水。下列節水辦法中,不可行的是( A )
A. 減少每個人每天的飲用水
B. 用洗衣機洗少量衣服時,水位不要太高
C. 在農業生產中推廣滴灌技術
D. 洗臉水可以用來洗腳,養魚的水可以用來澆花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0. (跨學科融合·地理)(2023·濱州)二十四節氣是中華民族農耕
文明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下列節氣涉及的物態變化中,正確
的是( C )
A. “谷雨”節氣,雨的形成是凝固現象
B. “白露”節氣,露的形成是熔化現象
C. “霜降”節氣,霜的形成是凝華現象
D. “小雪”節氣,雪的形成是液化現象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1. 如圖甲所示為大自然中水循環現象的示意圖。 江、河、湖、海
以及大地表層中的水不斷蒸發變成水蒸氣。當含有很多水蒸氣的空
氣升入高空時,水蒸氣的溫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凝成小冰晶,這就
是云。 在一定條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來越大,就會下
落。在下落過程中,小冰晶又變成小水滴,與原來的水滴一起落到
地面,這就形成了雨。
(第11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請在括號內填寫相應的物態變化名稱:“水蒸氣的溫度降低凝成
小水滴(   )或凝成小冰晶(   )”“小冰晶又
變成小水滴(   )”,這三種物態變化中,屬于吸熱的
是 。
(2) 水是生命之源,人類為了生存:
液化 
凝華 
熔化 
熔化 
① 求天——根據雨的形成原理,將干冰(固態二氧化碳)拋撒到云
中,利用干冰 時 熱,使周圍環境滿足形成雨的條件,成
功地實現了人工降雨。
升華 
吸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② 求地——農作物種植采取地膜覆蓋技術,針對土地沙化及沙塵暴日
益嚴重的形勢,提高植被覆蓋率,減少裸地面積。這些措施可以使土壤
中水分的 減慢。
③ 求自己——我國是一個嚴重缺水的國家,節約用水應從我做起,小
明認為人類還應該有更積極的措施應對水資源危機并意識到污水凈化、
海水淡化具有重要的意義。理解了地球上的水循環原理以后,他受到啟
發,發明了“太陽能凈水器”,如圖乙所示,在污水凈化的過程中發生
的物態變化是先 再 。
蒸發 
汽化 
液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共14張PPT)
4.2 汽化和液化
第2課時 液化 汽化和液化的應用
第四章 物質的形態及其變化
01
基礎進階
02
素能攀升
03
思維拓展


1. 如圖所示,將燒瓶內水沸騰時所產生的水蒸氣通入試管A中,試管A放
在裝有冷水的容器B內,過一段時間,觀察到試管A中產生的現象是
,過一段時間觀察溫度計C,發現其示數 ,這個
實驗說明了水蒸氣液化時要 熱量。
(第1題)

小水珠出現 
升高 
放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生活處處有物理,留心觀察皆學問。罐裝式液化石油氣,是采取
的方式使石油氣液化裝入鋼罐的;在向鋼罐里充氣時,鋼罐的
溫度會 (選填“升高”“降低”或“不變”)。
3. (2024·蘇州太倉一模)在海上想要獲得淡水,可采用如圖所示的
“充氣式太陽能蒸餾器”。它是通過太陽照射充氣物內的海水,產生大
量水蒸氣,水蒸氣在透明罩內壁形成水珠,收集即可。在此過程中海水
( A )

縮體積 
升高 
A
A. 先汽化后液化 B. 先沸騰后蒸發
C. 先液化后汽化 D. 先蒸發后沸騰
(第3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4. (2024·大慶杜爾伯特一模)“回南天”常見于我國南方地區,
每年3月至4月時,從南海吹來的暖濕氣流,與從西伯利亞南下的冷
空氣相遇,暖濕氣流遇到冷空氣會 (填物態變化名稱),
從而出現小雨或大霧天氣,并使墻壁、窗戶看起來像“出汗”,為
了減輕屋內的潮濕程度,“回南天”時期應該 (選填“關
閉”或“打開”)門窗。
液化 
關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5. 夏天,打開電冰箱門時,常會看到門的附近出現一股“白氣”。冰箱
門附近出現的“白氣”是冰箱 (選填“外面”或“里面”)的
水蒸氣液化形成的。
6. 寒冬,坐滿人的汽車門窗緊閉,水蒸氣液化成小水珠附著在玻璃車窗
上,水珠會出現在車窗的 (選填“內側”“外側”或“內、外
側”),為了防止影響視線,司機師傅應該對擋風玻璃吹 (選
填“冷風”或“熱風”)。
7. 通常皮膚被100℃的水蒸氣燙傷比被沸水燙傷程度要嚴重些,這是因
為水蒸氣 (填物態變化名稱)時要 (選填“吸收”或
“放出”)大量的熱。
外面 
內側 
熱風 
液化 
放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8. 如圖所示,用蒸籠蒸饅頭,是上層蒸格中的饅頭先熟,還是下層
的先熟呢?小明仔細觀察后發現:高溫的水蒸氣經過多層蒸格向上
升,遇到冷的蒸籠蓋時,大量水蒸氣發生液化現象, 很多
熱量,使 層蒸格中的饅頭先熟。有經驗的師傅在拿剛出籠的
饅頭前,先將手蘸點兒水,這樣做主要是利用水的 ,
使手不會被燙傷。
放出 
上 
汽化吸熱 
(第8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9. 小德吃雪糕時,看到雪糕周圍冒“冷氣”,由此他聯想到了煮面時鍋
里冒“熱氣”的情景。下列是他對“冷氣”和“熱氣”的思考,其中正
確的是( B )
A. “冷氣”和“熱氣”本質是相同的,都是汽化形成的水蒸氣
B. “冷氣”和“熱氣”本質是相同的,都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C. “冷氣”和“熱氣”本質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氣
D. “冷氣”和“熱氣”本質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
形成的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0. (2024·安陽殷都模擬)如圖所示是常見的鴛鴦火鍋,兩鍋內湯汁
量和初溫都相同,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D )
A. 紅油鍋先沸騰,是因為油比水的沸點低
B. 湯汁沸騰后,仍然持續加熱,湯汁溫度持續升高
C. 火鍋內湯汁越來越少是因為鍋內水發生了液化現象
D. 火鍋上方“白氣”繚繞,其中“白氣”的形成是液化現

(第10題)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1. 小明同學在學習“液化”知識過程中,進行了如下實驗:
(1) 用如圖(a)所示的裝置,將燒瓶內的水加熱至沸騰,水蒸氣從燒
瓶口噴出,在瓶口稍遠處,可以看到霧狀的“白氣”,這是因為噴出的
水蒸氣發生了 現象,霧狀的“白氣”實際是 (選填
“水蒸氣”或“小水珠”)。
液化 
小水珠 
(第11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這時,如果在瓶口處放置一塊鐵板,那么會發現正對瓶口的鐵板
表面有 ,鐵板的溫度將 (選填“升高”“降低”或
“不變”)。
(3) 要在鐵板上產生更多的水滴,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4) 如圖(b)所示的甲、乙兩個房間里的兩壺水都已燒開,
房間的氣溫高一些。
小水珠 
升高 
在鐵板上放些
冰塊,降低鐵板的溫度 
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2. ★如表所示為幾種物質的沸點,如果在1個標準大氣壓下用降溫的辦
法從空氣中提取這些氣體,那么溫度下降時首先液化被分離出來的是
( C )
物 質 液態氧 液態氮 二氧化碳
沸點/℃ -180 -196 -78.5
A. 氧氣 B. 氮氣
C. 二氧化碳 D. 所有氣體一起被液化,無法分離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3. 如圖所示的空調制冷原理圖中,環戊烷在管道里按照箭頭所示方向
循環流動。
(第13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首先,氣態的環戊烷被壓縮機壓入室外的熱交換器1,在這里發
生的物態變化名稱是 ,此過程 (選填“吸熱”“放
熱”或“不吸放熱”)。
(2) 環戊烷“擠”過非常細的管道后流入室內交換器2,在這里發生
的物態變化名稱是 ,此過程 (選填“吸熱”“放熱”
或“不吸放熱”)。
(3) 環戊烷作為空調中的制冷物質,它應該是一種既容易 又
容易 的物質,在管道里按照箭頭所示方向循環流動,這樣周而
復始,把熱從室內“搬到”室外。(填物態變化名稱)
液化 
放熱 
汽化 
吸熱 
汽化 
液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共43張PPT)
第四章復習
第四章 物質的形態及其變化
01
知識體系構建
02
高頻考點突破
03
綜合素能提升


考點一  溫度及溫度計的使用
典例1 實驗室常用的溫度計是根據液體 的規律制成的,
如圖所示的溫度計的示數是 ℃。某支溫度計刻度均勻,但示數不
準確,測量1個標準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時,示數是90℃,測一杯熱水
的溫度時,其示數與熱水的真實溫度60℃恰好相等,若用此溫度計去測
量冰水混合物的溫度,則示數是 ℃。
(典例1圖)
熱脹冷縮 
29 
15 
跟蹤訓練
1. 小明要自制一支溫度計,需要刻上刻度,在1個標準大氣壓下,他把
溫度計先后放入冰水混合物和沸水中,分別標出溫度計中液柱達到的位
置A和B,將該溫度計放在刻度尺旁,如圖所示,此時溫度計顯示的溫度
應該是 ℃。
(第1題)
25 
考點二  探究水的沸騰特點
典例2 實驗小組用圖甲中的裝置探究“水沸騰的特點”。
(典例2圖)
(1) 安裝此裝置時應 (選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
下”)進行。
自下而上 
(2) 由圖甲可知,此時溫度計的示數是 ℃。
96 
(3) 為了縮短加熱時間,請提出一條可行的方法:

提高水的初溫
(或減小水的質量) 
(4) 圖乙是同學們根據觀察畫出的水加熱時氣泡的變化示意圖,則水
沸騰時的現象如圖 (選填“①”或“②”)所示。
② 
(5) 如圖丙所示,a、b兩組同學雖然選用的實驗裝置相同,但水開始
沸騰的時刻不同,他們繪制的沸騰圖像如圖丙所示,a、b兩種圖像不同
的原因是水的 不同。
(6) 如圖丁所示,試管和燒杯中均裝有水,用此方法進行加熱,試管
中的水 (選填“能”或“不能”)沸騰。
質量 
不能 
跟蹤訓練
2. (2023·牡丹江改編)生活中常將牛奶放在熱水中(即“水浴法”)
加熱,如圖甲所示。小明想知道牛奶的沸點,實驗裝置如圖乙所示。
(第2題)
(1) 實驗中還需要添加的測量工具是 ;小明用酒精燈給牛奶
加熱,當溫度接近90℃時,每隔0.5min記錄一次溫度,數據如表所示。
時間/min 0 0.5 1 1.5 2 2.5 3 3.5 4
溫度/℃ 90 92 94 96 98 100 100 100 100
(2) 牛奶沸騰時,內部涌出大量氣泡,在表面堆積,不易破裂,需不
斷攪拌氣泡;可見,牛奶的沸騰也是一種劇烈的 現象。
(3) 實驗表明,牛奶在沸騰過程中,溫度 ,用酒精燈持
續加熱,表明牛奶沸騰需要 熱量。
(4) 小明發現牛奶的沸點與水的沸點接近,但極容易溢出[俗稱“潽
(pū)鍋”],用“水浴法”加熱牛奶的好處是
(寫出一條)。
秒表 
汽化 
保持不變 
吸收 
使物體受熱均勻 
考點三  探究晶體的熔化特點
典例3 (2024·南寧青秀校級段考)小明同學學習了物態變化知識
后,做了以下兩個實驗。
實驗一:用如圖甲所示裝置來探究“冰的熔化特點”。
(典例3圖)
(1) 他采用熱水加熱固體物質,好處是

使試管內物體受熱均勻,溫
度變化較慢,便于記錄實驗數據 
(2) 經過實驗后他根據數據畫出了冰在熔化過程中溫度隨時間的變化
圖像,如圖乙中的①,第25min,冰處在 態。
固液共存 
(3) 小明接著利用圖丙裝置進行實驗,環境溫度是0℃,根據溫度計
示數達到了0℃(即試管內碎冰的溫度為0℃),可以推斷出燒杯中的碎
冰 (選填“會”或“不會”)熔化。
實驗二:小明猜想,水中加鹽的多少是否會對水的凝固點產生影響。
會 
(典例3圖丙)
(4) 為了驗證這一猜想,他用淡鹽水、濃鹽水分別制得淡鹽冰、濃鹽
冰,然后將這些冰弄碎后放入試管中用甲裝置加熱,使其熔化,并記錄
數據,分別得到了圖乙中的淡鹽冰的曲線②和濃鹽冰的曲線③,根據圖
線可知:利用鹽水制成的冰 (選填“是”或“不是”)晶體,實
驗中,濃鹽水的凝固點是 ℃。由圖像可知,含鹽濃度越高,凝
固點 (選填“越高”“越低”或“不變”)。
(5) 因此他聯想到,冬天,在積雪上撒鹽,白天可以使雪 (選
填“難”或“易”)熔化。
是 
-7 
越低 
易 
跟蹤訓練
3. (2022·遼寧)幫助小明完成“探究固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的
實驗。
(1) 小明采用“水浴法”加熱,這樣做的好處是

(2) 小明使用A、B兩支溫度計,分別測量固體和水的溫度。組裝
實驗器材時應該 (選填“由下而上”或“由上而
下”)依次安裝。
物體受熱均勻,且
溫度變化比較慢,便于記錄實驗溫度 
由下而上 
(3) 實驗時,每隔一段時間記錄一次溫度計的示數。某時刻溫度計B
的示數如圖甲所示,為 ℃。
(第3題)
81 
(4) 圖乙是溫度計A、B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小明觀察時發現,
試管內出現液體時A的示數就不再升高,當固體全部變成液體后溫度再
升高。此現象說明固體是 (選填“晶體”或“非晶體”)。
(5) t0時刻燒杯中的水開始沸騰,分析圖像可知,水沸騰的特點:
吸收熱量, 。t0時刻試管中的物質處于
態。
晶體 
溫度保持不變 
固液共
存 
考點四  物態變化及吸放熱情況
典例4 (2024·濟南歷城一模)小明幫媽媽煮餃子時發現,水沸騰
時,用鐵勺從鍋中盛出一部分水,勺中的水就不再沸騰了(如圖甲);
再將這勺水放入鍋中時(注意,不是倒入),雖然鍋里的水依舊沸騰
著,勺子里的水卻不會沸騰(如圖乙)。關于這一現象,下列分析正確
的是( C )
C
(典例4圖)
(典例4圖)
A. 水沸騰時,鍋邊的“白氣”是水汽化所形成的
B. 圖乙中,適當調大火力可以使勺子里的水沸騰
C. 圖乙中,勺子里的水雖沒有沸騰但溫度可達沸點
D. 圖乙中,鍋中的水沸騰時水的溫度持續升高
  解答此類習題,需要把握物質的初、末狀態,結合物態變化的特點
即可完成。
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C )
C
跟蹤訓練
4. (跨學科融合·生物)如圖所示為一款療傷噴霧劑,醫學上針對外傷
的疼痛常用“冷療法”治療。
(第4題)
(1) 噴霧劑使用的材料是氯乙烷。它的裝瓶是采用 的方
法使其在常溫下液化,這一過程要 熱量。
(2) 使用時,對準人的傷口處噴射,液態的氯乙烷在皮膚表面迅
速 (填物態變化名稱),同時 大量的熱,使人體受傷
部位的溫度 ,皮膚血管收縮,神經纖維傳導速度變慢,起到鎮
痛的作用。
壓縮體積 
放出 
汽化 
吸收 
降低 
典例5 民間藝人制作“糖畫”時(如圖),先將白糖 (填物
態變化名稱)成糖漿,該過程 (選填“吸收”或“放出”)熱
量。用勺舀起糖漿在光滑的大理石板上繪制圖案,等石板上的糖漿
(填物態變化名稱)后就變成了栩栩如生的“糖畫”。
(典例5圖)
熔化 
吸收 

固 
跟蹤訓練
5. (新情境)(2024·東營模擬)如圖所示,滑雪場地內的造雪機在進
行人工造雪。其工作原理是將水注入一個專用噴嘴或噴槍,在那里接觸
到高壓空氣,高壓空氣將水流分割成細小的水滴并噴入寒冷的外部空氣
中,這些細小的水滴在低溫空氣中遇冷變成“雪”飄下。在造“雪”過
程中,水所發生的物態變化是( D )
A. 液化 B. 凝華 C. 汽化 D. 凝固
(第5題)
D
A. 兩種方法中,霜的形成都是凝固現象
B. 制霜的過程中,冰和干冰都吸收熱量
C. 冰中加鹽是為了升高冰的熔點
D. 勺子下方出現的“白氣”是二氧化碳
典例6 (2024·深圳二模)如圖所示為小菲制霜的兩種方法。圖甲,
她把冰塊放在裝有適量食鹽的易拉罐中;圖乙,她將一塊干冰放在金屬
勺子上。過一會就看到易拉罐外壁和勺子表面都出現了白霜。以下說法
中,正確的是( B )
(典例6圖)
B
跟蹤訓練
6. (2024·東莞校級一模)夏天,我們從冰箱中拿出的冰棒上常粘著一
些白花花的“粉”,剝開包裝紙看到冰棒直冒“白氣”,其中“粉”的
形成是 (填物態變化名稱)現象,“白氣”的形成過程要
熱量。
凝華 

出 
A. 海洋及江河湖泊中的水蒸發放熱變成水蒸氣
B. 水蒸氣在上升的過程中遇到冷空氣會液化成小水滴或凝華成小冰晶
C. 小冰晶在下降的過程中遇到暖氣流會液化成小水滴而形成雨
D. 因為自然界中的水是循環的,所以人類不必擔心水資源枯竭的問題
考點五  水循環
典例7 如圖所示為自然界中的水循環,關于這個過程中的物理現象,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
(典例7圖)
B
跟蹤訓練
7. (2023·眉山)下列生活中的現象與物態變化名稱,對應正確的是
( A )
A. 春天冰雪消融——熔化
B. 夏天灑水降溫——液化
C. 秋天細雨綿綿——升華
D. 冬天大雪紛飛——汽化
A
1. 如圖所示為生活中常見的兩種溫度計。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
(第1題)
A. 溫度計是根據液體的熱脹冷縮原理制成的
B. 甲是體溫計,使用前應該用沸水消毒
C. 甲、乙溫度計都可以脫離被測物體來讀數
D. 用沒有甩的體溫計直接測量正常人的體溫,測量結果仍然準確
A
1
2
3
4
5
6
7
8
9
10
2. 生活中常將小碗放在大鍋中蒸煮食物,小碗與鍋底不接觸,如圖所
示,當鍋里的水沸騰以后,小碗中的湯( D )
A. 同時沸騰
B. 稍后沸騰
C. 溫度總是低于水的溫度,不會沸騰
D. 溫度能夠達到沸點,不會沸騰
(第2題)
D
1
2
3
4
5
6
7
8
9
10
3. (2023·山西)西周晉侯鳥尊是中國青銅器中罕見的珍品,是山西博
物院的“鎮院之寶”(如圖)。制作鳥尊等青銅器時,先用泥土制成
“內范”,在其外部涂適當厚度的蠟,將蠟雕刻成所需形狀,稱之為
“模”,然后在“模”的外面用泥土制成“外范”。通過加熱使蠟液流
出形成空腔(模具),在空腔中倒入青銅液,待青銅液冷卻后,打碎
“外范”和“內范”,就得到與“模”一樣的青銅器。下列分析中,正
確的是( B )
B
(第3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A. 將蠟加熱到液態是熔化過程,會放出熱量
B. 青銅液冷卻到固態是凝固過程,會放出熱量
C. 青銅液冷卻到固態是凝華過程,需吸收熱量
D. 青銅和蠟熔化過程中,溫度均保持不變
(第3題)
下列分析中,正確的是( B )
B
1
2
3
4
5
6
7
8
9
10
4. 水是人類生存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水的三態變化,地球上的水
在不停地循環,關于水的三態變化,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C )
A. 陽光曬暖了海洋,海水吸熱蒸發成為水蒸氣上升到空中
B. 高空中水蒸氣遇冷液化成小水滴,相互聚集結成大水滴下降成為雨
C. 冬天,水蒸氣在寒冷的高空急劇降溫凝固成小冰晶,小冰晶聚集變成
雪花飄落大地
D. 雪花熔化成水,和其他降水一樣,匯入江河,又注入大海
C
1
2
3
4
5
6
7
8
9
10
5. (2023·河南)大美河南,風光無限,關于自然風景中涉及的物態變
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
A. 云臺山霧氣環繞——霧的形成需要吸熱
B. 王屋山冰雪消融——雪的熔化需要放熱
C. 老君山霜打枝頭——霜的形成是凝固現象
D. 雞公山朝露晶瑩——露的形成是液化現象
D
1
2
3
4
5
6
7
8
9
10
6. 如圖所示為寒暑表,寒暑表是利用液體 的性質制成的,
40℃與10℃兩條刻度線相距AB=8cm,刻度線C與刻度線B相距BC=
4cm,則C處應刻上 ℃。
(第6題)
熱脹冷縮 
-5 
1
2
3
4
5
6
7
8
9
10
7. 溫室效應會導致全球變暖,使全球冰川 ,海面上升,低地被
淹,影響城市供水。生活在海邊的小明同學設計了一種簡便的海水淡化
的方法。在地上挖一個水池,往池內灌入海水,按照如圖所示完成設備
的安裝,在陽光照射下池內的海水經過 和 后,在塑料
膜上形成小水滴,小水滴滑到最低處滴入桶中得到淡水。(填物態變化
名稱)
熔化 
汽化 
液化 
(第7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8. 北方寒冷的冬天,居民樓的玻璃窗上會結“冰花”,“冰花”是水蒸
氣 (填物態變化名稱)生成的,出現在玻璃窗的 (選填
“內”或“外”)表面,此時小芳拿起濕抹布去擦時,抹布卻粘在了玻
璃上,這是因為發生了 (填物態變化名稱)現象,這個物態變
化過程需要 熱。
9. 小明夏天利用冰箱探究不同液體的凝固點。他在兩只透明的杯子中,
分別裝入等量的水和食鹽水,然后將它們同時放入冰箱冷凍室內,每隔
相同的時間打開冰箱觀察它們的狀態并記錄溫度。
凝華 
內 
凝固 
放 
1
2
3
4
5
6
7
8
9
10
(1) 打開冰箱門時, (選填“冰箱內”或“空氣中”)的
水蒸氣會遇冷而形成“白氣”,此現象是屬于 (填物態變化名
稱)。
(2) 一段時間后,他發現一部分水已經開始結冰,而鹽水卻完全處于
液態。由此可知杯子中水的溫度應該 0℃,鹽水的凝固點應
該 水的凝固點。(選填“高于”“低于”或“等于”)
(3) 細心的小明還發現冷凍室內結有厚厚的霜,這是由水蒸氣遇
冷 (填物態變化名稱)形成的,這個過程需要(選填“吸熱”
或“放熱”) 。
空氣中 
液化 
等于 
低于 
凝華 
放熱 
1
2
3
4
5
6
7
8
9
10
10. 小強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探究某種固體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規律,
并根據實驗數據畫出了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
(第10題)
(1) 圖甲中對該固體進行加熱時,把試管放在裝有水的燒杯中加熱,
其好處是 。
使固體受熱均勻 
1
2
3
4
5
6
7
8
9
10
(2) 由圖乙可以判斷,該固體可能是 (選填“冰”或“松
香”),在第6min,該固體處于 (選填“固態”“液
態”或“固液共存態”),根據圖乙可以得出,該固體熔化的時間
為 min。
冰 
固液共存態 
6 
(第10題丙)
(3) 圖丙中溫度計的示數為 。
90℃ 
1
2
3
4
5
6
7
8
9
10
(4) 以(2)為前提,當該固體完全熔化后,持續加熱,得到圖乙中
的DE段。對應這段時間,試管中的液體 (選填“能”或“不
能”)處于沸騰狀態,這是因為液體 。
(5) 小明也用同樣的裝置做這個實驗,發現溫度計的示數達到100℃
所用的時間比小強用時短,其原因可能是
(寫出一條即可)。
(6) 實驗中收集多組數據的目的是 (填字母)。
A. 尋找普遍規律 B. 減少實驗誤差
不能 
不能繼續吸熱 
被加熱物質的質量較少 
A 
1
2
3
4
5
6
7
8
9
10(共14張PPT)
4.4 升華和凝華
第四章 物質的形態及其變化
01
基礎進階
02
素能攀升
03
思維拓展


1. 隨著技術發展,向云層投撒干冰成為解決旱情的方法之一。投撒到云
層的干冰 成氣體,同時伴隨著 (選填“吸熱”或“放
熱”),使空氣中的水蒸氣 為小水滴或 為小冰晶,形
成降雨。
2. “激光橡皮”是一種專門用來去除白紙上的黑色碳粉字跡的工具。在
激光照射下,紙張上的黑色碳粉直接 (填物態變化名稱)為高
溫碳蒸氣,同時字跡消失,此過程需要 (選填“吸熱”或“放
熱”)。
升華 
吸熱 
液化 
凝華 
升華 
吸熱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科技人員發明了一種果蔬脫水新方法——升華脫水法。其原理很
簡單:先將果蔬冷凍,使其中的水結冰,然后再放進低壓的環境
中,冰就會 (選填“吸收”或“放出”)熱量,直接從固
態變成 態。
4. (2022·廣東)小明發現衣柜里防蟲用的樟腦丸會越來越小,發生此
現象的物態變化是( B )
A. 熔化 B. 升華 C. 汽化 D. 液化
吸收 
氣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5. (2023·永州)今天我們的生活越來越美好,在炎熱的夏天可以吃上
遠方的新鮮食品,人們為了防止食品在長時間運輸中腐爛變質,利用干
冰(固態二氧化碳)給食品降溫,這是因為( C )
A. 干冰熔化吸熱 B. 干冰液化吸熱
C. 干冰升華吸熱 D. 干冰凝華吸熱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6. 每年到了春季,氣溫變化較大,兒童極易感冒發燒,為了降溫常在額
頭貼上如圖所示的退熱貼,退熱貼內部是一種呈固態的膠狀物,在使用
過程中膠狀物會逐漸消失,則該過程中膠狀物發生的物態變化是
,此過程需要 (選填“吸”或“放”)熱。
(第6題)

華 
吸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7. 熱升華技術屬于一種特種打印,是傳統打印技術的一次突破。熱升華
打印出來的圖像色彩鮮艷,層次豐富,其效果可與印刷媲美。熱升華打
印是在高溫下使色帶上的油墨(顏料)受熱 ,滲入物體的表
面,溫度降低后會發生 ,即形成色彩亮麗的圖像。熱升華的圖
像經久耐用,圖像不會脫落、龜裂和褪色。(填物態變化名稱)
升華 
凝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8. 小楠同學發現用久的白熾燈的玻璃罩發黑了,而新換上的卻沒有。她
查了資料后才知道白熾燈工作時,燈絲溫度可達2500℃以上,選用鎢做
燈絲是因為鎢的熔點高;而用久的白熾燈的玻璃罩會發黑,是因為在工
作時鎢絲先發生 ,然后又在玻璃罩上發生 ,從而使玻
璃罩發黑。(填物態變化名稱)
9. (2024·南平一模)某電影中趴在雪地上的中國人民志愿軍“冰雕
連”的士兵們巋然不動的情景,從他們口中呼出的水蒸氣在眉毛上結了
一層厚厚的霜。其中“霜”形成過程的物態變化是( B )
A. 液化 B. 凝華 C. 升華 D. 汽化
升華 
凝華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0. 冬季的哈爾濱處處瓊樓玉宇,白雪皚皚,富有詩情畫意,被人們稱
為“冰城”,也是2024年初最火爆的旅游城市之一。冬天會出現下列現
象,其中屬于升華的是( A )
A. 冰雕隨時間的推移會逐漸變小
B. 水蒸氣在樹枝上變成了冰晶
C. 天空中的水蒸氣形成雪
D. 雪水在屋檐下形成冰錐
(第10題)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1. (新情境)(2024·北京東城校級段考)真空鍍膜是指在真空環境
下,將金屬或金屬化合物通過加熱由固態直接變成氣態,并迅速沉積到
材料表面形成固態薄膜。關于真空鍍膜,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C )
A. 金屬或金屬化合物變成氣態的過程中要放熱
B. 金屬或金屬化合物通過加熱變成氣態是汽化現象
C. 氣態金屬或金屬化合物沉積到材料表面形成薄膜是凝華現象
D. 氣態金屬或金屬化合物沉積到材料表面形成薄膜的過程中要吸熱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2. ★寒冷的冬天,居民樓的玻璃窗上會起“霧”或結“冰花”,下列說
法中,錯誤的是( D )
A. 玻璃窗上的“霧”是水蒸氣液化形成的
B. 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氣凝華形成的
C. “霧”出現在玻璃窗的內表面
D. “冰花”結在玻璃窗的外表面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3. 黑龍江伊春的最低氣溫曾達到-33℃,大家玩起“潑水成冰”的游
戲,如圖所示,“潑水成冰”的游戲需要用滾燙的開水在-20℃以下的
極寒環境下才能成功。關于“潑水成冰”的原理,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D )
A. 用滾燙的開水而不用冷水是因為開水在短時間內能提供大
量的水蒸氣
B. 圖中水蒸氣在極寒環境下遇冷放熱直接凝華成小冰晶
C. 和“潑水成冰”形成原理相同的自然現象還有雪的形成
D. 開水提供水蒸氣是升華現象,升華需要放熱
(第13
題)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4. 小明在“探究碘升華”實驗中用了如圖所示兩個方案進行實驗:
(第14題)
A: 用水浴法,將碘錘放入酒精燈加熱的水中,看到碘錘中出現紫色碘
蒸氣。
B: 用酒精燈直接對碘錘加熱,碘錘中出現濃重的紫色碘蒸氣。
同時他查詢了一些資料:酒精燈火焰的溫度大約為800℃,碘的熔點為
113.5℃,碘的沸點為184.4℃,水的沸點為10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根據上述資料分析,你認為 (選填“A”或“B”)方案
好,因為該方案 。
(3) 為了進一步探究此類現象,小明在燒杯中放入適量的溫水,再放
入一塊干冰(固態二氧化碳),觀察到水中有大量氣泡產生,同時水面
有大量白霧,水中的氣泡內是 (選填“二氧化碳”或“水
蒸氣”),水面上大量的白霧是由水蒸氣遇冷 (填物態變化名
稱)形成的,若放入溫水中的干冰較多,則還能看到靠近干冰的部分
水 (填物態變化名稱)。
A 
能更好地控制溫度,確保碘不會受熱熔化 
二氧化碳 
液化 
凝固 
(1) A方案中碘經歷的物態變化是 。
升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杭县| 临江市| 马尔康县| 桓仁| 天镇县| 陇西县| 通山县| 东丰县| 景泰县| 邹平县| 尉犁县| 汝阳县| 洪雅县| 麟游县| 东港市| 通道| 景泰县| 尉犁县| 囊谦县| 咸宁市| 彰武县| 萨嘎县| 临沂市| 宁夏| 深圳市| 社旗县| 云和县| 津南区| 边坝县| 江城| 垦利县| 隆子县| 通州区| 漳州市| 赣榆县| 东丰县| 丰台区| 眉山市| 遂平县| 临猗县| 申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