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一章 走進物理世界 全章習題課件 2024-2025學年-粵滬版(2024)物理八年級上冊(共5份打包)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一章 走進物理世界 全章習題課件 2024-2025學年-粵滬版(2024)物理八年級上冊(共5份打包)

資源簡介

(共16張PPT)
1.4 嘗試科學探究
第一章 走進物理世界
01
基礎進階
02
素能攀升
03
思維拓展


1. 一天小強在五樓的陽臺上玩玻璃彈珠,一不小心有兩個同樣大小的彈
珠掉下樓,小強急忙下去尋找。來到樓下后發現撞在水泥地面上的那個
彈珠已經破碎,但是另一個落在沙地上的彈珠卻完好無損。
(1) 請根據上述現象提出一個可探究的科學問題:

(2) 針對你提出的問題,請你寫出兩個合理的猜想:①
;②

彈珠受力后的狀
態與哪些因素有關 
彈珠受力后
的狀態可能與接觸面的軟硬程度有關 
彈珠受力后的狀態可能
與下落的高度有關 
1
2
3
4
5
6
7
8
9
2. 愛因斯坦曾這樣評價伽利略:“伽利略的發現,以及他所用的科學方
法,是人類思想史上最偉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標志著物理學的真正的開
端!”伽利略的“科學方法”是( C )
A. 經驗與總結 B. 猜想與假設
C. 觀察與實驗 D. 調查與比較
C
1
2
3
4
5
6
7
8
9
3. 乒乓球的直徑加大后,國際乒聯又改變了制作乒乓球的材料,目的是
提高乒乓球的比賽的觀賞性,小柯認為乒乓球材料的改變,是為了減弱
乒乓球的彈性,他用材料不同、其他條件相同的乒乓球設計了以下驗證
方案,其中最合理的是( D )
A. 用不同的力將乒乓球拋向地面,比較落地后反彈的高度
B. 把乒乓球沿不同方向拋向地面,比較落地后反彈的高度
C. 把乒乓球從不同高度由靜止釋放,比較落地后反彈的高度
D. 把乒乓球從同一高度由靜止釋放,比較落地后反彈的高度
D
1
2
3
4
5
6
7
8
9
4. (2023·安慶期末)小明學習《愛蓮說》時讀到“中通外直,不蔓不
枝”,他好奇蓮葉的莖中間是否真的貫通,于是他找來一片蓮葉,往它
中間的莖里灌水,觀察水是否從別處流出,往中間的莖里灌水屬于科學
探究過程中的( C )
A. 提出問題 B. 猜想與假設
C. 進行實驗 D. 得出結論
C
1
2
3
4
5
6
7
8
9
5. 同樣一杯水,室溫高時冷卻得慢,室溫低時冷卻得快,而在兩個相同
的杯子中分別裝一杯和半杯溫度相同的熱水,發現冷卻快慢也不同,同
學們針對這些現象,提出了幾個問題,下面是四位同學的發言,其中較
有價值且可探究的問題是( B )
A. 裝在杯子里的熱水放在室內,在室溫低時比室溫高時冷卻得快嗎
B. 熱水冷卻的快慢與水質量的多少、水與環境之間的溫差有什么關系
C. 為什么熱水在室溫低時比室溫高時冷卻快,水的多少不同冷卻快慢也
不同
D. 為什么杯子里熱水的質量越大,冷卻的時候溫度降低的速度越慢呢
B
1
2
3
4
5
6
7
8
9
6. (2022·鹽城)如圖甲所示,細線上端固定,線按同一方向繞在輕質
紙筒上,將紙筒從一定高度水平釋放,發現紙筒在下落過程中偏離豎直
方向。小明認為紙筒偏離豎直方向的距離與細線纏繞的圈數和下落的高
度有關。現設計了圖乙所示的①②③④四種方案,實驗時細線的長度相
同且均勻密繞在相同紙筒上。四種方案中能驗證猜想的是( D )
D
(第6題)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③
1
2
3
4
5
6
7
8
9
7. ★某同學要探究單擺來回擺動一次的時間與什么因素有關,于是他準
備了不同質量的小鐵球(質量已知)、細繩、刻度尺、鐵架臺等器材,
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第7題)
1
2
3
4
5
6
7
8
9
實驗 序號 擺幅 /cm 小鐵球 質量/g 擺長 /cm 來回擺動
一次的時間/s
1 10 30 80 1.8
2 10 40 80 1.8
3 15 40 80 1.8
4 15 40 100 2.0
1
2
3
4
5
6
7
8
9
(1) 他將實驗過程中測量的數據記錄在表中,分析數據可知,單擺來
回擺動一次的時間只與 有關,該實驗所用的科學探究方法
是 。
(2) 實驗完成后,該同學用質量為50g的小鐵球,制成擺長為100cm的
單擺,根據上面的實驗結論可推測,這個單擺來回擺動一次的時間應
是 s。
(3) 杰出的意大利科學家 通過觀察教堂里吊燈來回擺動,
進而反復進行實驗,發現了擺的 原理。
擺長 
控制變量法 
2.0 
伽利略 
等時性 
1
2
3
4
5
6
7
8
9
8. (核心素養·科學推理)(2024·無錫濱湖期中)
伸長率δ是反映材料的延展性和韌性的重要指標,伸長率δ越大,延展性
越好。其定義為樣品拉伸斷裂前,樣品的伸長量與原長L0之比。測試人
員測試了四份樣品的伸長率δ,Lk表示樣品恰好被拉至斷裂時的長度,
結果如表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樣品編號 材 料 L0/mm Lk/mm δ
1 銅 100 140 0.4
2 鐵 100 110 0.1
3 鋁 100 120 0.2
4 銅 200 240 ①
(1) 根據伸長率δ的定義寫出其表達式δ= (用L0、Lk表
示);補充表中①的數據: 。
(2) 比較樣品1、4,可初步得出的結論:同種材料金屬的
,伸長率δ越小;制作靜電防護服的金屬絲需要較強的延展性。測
試材料中最適合做成靜電防護服的材料是 。
 
0.2 
長度越
長 
銅 
1
2
3
4
5
6
7
8
9
9. 大家都有過玩彈弓的經歷,如圖所示。它能把“紙彈”彈射出去。彈
弓彈射的距離究竟與哪些因素有關?
(第9題)
(1) 你的猜想是彈弓彈射的距離與
有關。[本題(3)中
的猜想除外,寫出一個即可]
橡皮筋的粗細(或橡皮筋的彈性
形變程度;或“紙彈”的體積;或彈射的角度) 
1
2
3
4
5
6
7
8
9
(2) 寫出能驗證你的猜想的實驗方案:



(3) 評估與交流。小琦同學猜想“彈弓彈射的距離與‘紙彈’的質量
大小有關”,并進行了如下實驗:
① 用彈弓斜向上彈出質量較小的“紙彈”,測出彈射距離s1。
② 用彈弓斜向上彈出質量較大的“紙彈”,測出彈射距離s2。
③ 用彈弓斜向上彈出質量最大的“紙彈”,測出彈射距離s3。
用材料、長短相同的橡皮
筋,改變橡皮筋的粗細,用大小相同的拉力,向同一角度彈射相同的
“紙彈”,比較彈射的距離,驗證彈弓彈射的距離可能與橡皮筋的粗細
有關(方案合理即可,要有控制變量的思想) 
1
2
3
4
5
6
7
8
9
④ 比較s1、s2、s3的大小就能得出彈弓彈射的距離是否與“紙彈”的質
量大小有關。
請你對該同學的實驗方案進行評估:


小琦同學的方案沒有控制其他變
量相同,如保持彈射角度一致,橡皮筋的彈性形變程度相同,彈弓相同
等,可能得不出正確的結論(合理即可) 
1
2
3
4
5
6
7
8
9(共18張PPT)
1.2 測量長度和時間
第一章 走進物理世界
01
基礎進階
02
素能攀升
03
思維拓展


1. ★如圖所示,讀數時視線正確的是 (選填“A”或“B”),物
體的長度為 cm。
(第1題)
B 
3.4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 如圖所示是利用電子秒表記錄的前2名同學百米賽跑的成績,則第2名
比第1名多用了 ms。
(第2題)
53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3. 有些刻度尺有刻度的一側會逐漸向邊緣變薄,從側面看上去的形狀如
圖所示,請從正確使用刻度尺的角度來談談這樣做的好處:
cm,圖中物體的長度為 cm。
(第3題)
使刻度線
更貼近被測物體 
2.8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4. (2023·深圳羅湖校級期中)下列四個表達式是某班四位同學在學習
“長度與時間單位換算”時的演算過程記錄,其中正確的是( A )
A. 18cm=18×0.01m=0.18m
B. 12nm=12×10-6m=1.2×10-5m
C. 30min=30×100s=3000s
D. 5h=5×60s=300s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5. 如圖甲所示,為了讓讀數更精確,應選用 (選填“A”或
“B”)刻度尺,所測物塊的長度為 cm;如圖乙所示的秒表,
左、右兩側分別為小、大表盤的局部放大圖,則該秒表的示數
為 s。
  
(第5題)
B 
2.80 
337.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6. 估測是學生學好物理的一項基本能力,小聰對與自己生活相關的一些
物理量進行了估測,其中最符合實際的是( D )
A. 八年級物理課本的長度約為26dm
B. 人呼吸一次的時間約為5min
C. 初中生跑完100m用時約為7s
D. 一只籃球的直徑約為25cm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7. 如圖所示是兩種測量 的工具,若要測量同學們100m跑的成
績,應選擇 (選填“甲”或“乙”)表,甲表外圈的分度值
為 s。
  
(第7題)
時間 
甲 
0.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8. 小李測得自己1min脈搏跳動次數為75次,由此,他計算出自己脈搏跳
動一次的時間是 s,在回家乘電梯上樓時,他用脈搏作計時工
具,測得從樓底到自己家樓層時脈搏跳動了60次,那么,他乘電梯所用
的時間大約為 s。
0.8 
4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A. 量程為0~15cm,分度值為0.5mm
B. 量程為0~10m,分度值為1dm
C. 量程為0~30cm,分度值為1mm
D. 量程為0~3m,分度值為1mm
9. 小華為了檢驗躺著和站立時身體長度是否有差異,下列幾種尺子最合
適的是( D )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0. 如圖所示為小組同學學習測量長度后討論交流的情景,下列關于誤
差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C )
A. 由于眼睛不可能精準讀數,所以估讀沒有必要
B. 利用精密儀器、科學原理,仔細測量,誤差是可以避免的
C. 測鉛筆長度時,通過多次測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減小誤差
D. 測量時,多估讀幾位數可以減小誤差
(第10題)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1. ★(2024·鹽城模擬)某同學用刻度尺測木塊的長度,四次測量的結
果分別是5.37cm、5.36cm、5.34cm、5.45cm,則木塊的長度應記作
( A )
A. 5.36cm B. 5.35cm
C. 5.356cm D. 5.3567cm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2. 小明和小華用各自的刻度尺分別測量同一張課桌的長度。小明測量
的結果為122.9cm,小華測量的結果是1.228m。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B )
A. 小華的讀數比小明的準確
B. 兩人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相同的
C. 兩人中至少有一人的測量是錯誤的
D. 小明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小華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3. 人的身體中藏有很多“尺”,比如在通常情況下,人站立時的身高
大約是腳長的7倍,小紅同學穿36碼的鞋子,鞋碼與鞋長的關系:鞋長
=(鞋碼單位為碼,鞋長單位為cm),以腳長等于鞋長估算,
則小紅同學( B )
A. 腳長為36cm,身高是161cm
B. 腳長為23cm,身高是161cm
C. 腳長為36cm,身高是161m
D. 腳長為23cm,身高是161m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4. 有一個T形工件,如圖所示,根據你的觀察,上面一橫(ab)的長
度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面一豎(cd)的高 
度。你用什么來檢驗結論是否正確?
。檢驗結果是上面一橫的長度 (選填“大于”“小于”
或“等于”)下面一豎的高度。從以上的經歷中,你能悟出什么道
理? 。
小于 
用刻度尺測量(或用圓規比
較) 
等于 
人的感覺不一定可靠(或若要準確判斷需要測量) 
(第14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5. 學習了測量長度后,小明常用各種刻度尺測量物體長度。一次,他
用刻度均勻的米尺測量一張小方桌的邊長,讀數為0.980m,無意之中將
這把米尺跟標準米尺校對,發現此米尺的實際長度為1.002m,則這張小
方桌的實際邊長約為( C )
A. 1.002m B. 1.020m
C. 0.982m D. 0.987m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6. 小明在用一把鋼尺測量一塊木板的長度實驗中,對木板進行了四次
測量,測量結果記錄如下:17.82cm、17.83cm、17.81cm、17.8cm。
(1) 這把鋼尺的分度值是 。
(2) 小明先對四次測量記錄的數據進行了分析,他發現數
據 是錯誤的;錯誤的原因是

(3) 然后,小明計算出了該木板的長度是 cm,
合 m。
(4) 用一把鋼尺在高溫下測木板的長度,則測量值比實際值
偏 。
1mm 
17.8cm 
沒有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
位 
17.82 
0.1782 
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共16張PPT)
1.3 長度和時間測量的應用
第一章 走進物理世界
01
基礎進階
02
素能攀升
03
思維拓展


1. 如圖所示,利用鉛筆測量紙帶厚度,圖甲鉛筆的直徑是 cm;
圖乙紙帶繞鉛筆n圈,則紙帶厚度是 (填寫表達式)。
 
(第1題)
0.9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如圖所示為小明測量不規則石塊的體積,量筒的量程為 mL;所測量石塊的體積為 cm3;若在圖甲讀數時正確,圖乙
讀數時俯視,則測量結果偏 (選填“大”或“小”)。
  
(第2題)
0~
50 
10 
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身高160cm的小明,利用自己的身體特征進行了以下估測,接近真實
值的是( A )
A. 教室寬5臂展,約為8m(臂展:兩臂平伸,兩手中指尖的距離)
B. 課桌長4拃,約為2.8m(拃:張開手,拇指尖到食指尖的距離)
C. 教室長10步幅,約為30m(步幅:走路時,兩腳尖的距離)
D. 物理課本厚1指寬,約為10m(指寬:食指手指蓋的寬度)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4. ★小陽同學為了測某品牌導線的直徑,他采用了以下辦法:剪下一段
導線,把這段導線緊密地在一支鉛筆上纏繞25圈,形成一組導線圈,再
用一把刻度尺測量導線圈的長度,測量情況如圖所示,則這把刻度尺的
分度值是 ,該導線圈的長度是 cm,該品牌導線的直徑
是 mm。
(第4題)
1mm 
5.00 
2.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5. (2023·南陽宛城段考)如圖所示為用圓規測曲線長度的一種方法,
先將圓規兩腳分開,再用圓規腳分割曲線,記下分割的總段數n,然后
測出圓規兩腳間的距離l,那么曲線的長度L= 。甲、乙兩同學用
上述的方法分別測量同一曲線的長度,他們分別選取圓規兩腳間的距離
是5mm、10mm,他們的測量方法、讀數、記錄、計算均正確,但兩人
測得的結果卻不同,那么, (選填“甲”或“乙”)的測量結果
較準確,測量結果都 (選填“偏大”或“偏小”)。
 
(第5題)
nl 
甲 
偏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6. (2023·衡陽石鼓校級段考)現要測量某圓柱體的底面直徑,如圖所
示的幾種測量方法中,正確的是( C )
A. B. C. D.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7. 測量1分硬幣的厚度,要使測量結果的誤差較小,下列方法中最佳的
是( C )
A. 用刻度尺仔細地測量硬幣的厚度
B. 用刻度尺多次測量硬幣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
C. 用刻度尺測量10個1分硬幣疊加起來的總厚度,再除以10,求平均值
D. 用刻度尺分別測量10個1分硬幣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8. (2023·龍巖新羅期中)下列所估測的數據中最接近生活實際的是
( A )
A. 教學樓每層樓高約為3.2m
B. 物理課本每張紙的厚度約為1mm
C. 人脈搏正常跳動一次的時間約為10s
D. 人正常呼吸一次的時間約為10s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9. (2024·呼倫貝爾根河校級模擬)為了準確測量心率,下列方法最恰
當的是( B )
A. 用秒表測量1分鐘內心跳的次數
B. 連續測量3分鐘內心跳的次數,再計算出1分鐘內心跳的次數
C. 用秒表測量半分鐘內心跳的次數再乘以2,求出1分鐘內心跳的次數
D. 分別用秒表測量安靜時和運動后1分鐘內心跳的次數,再求出平均值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0. (跨學科融合·地理)“天下黃河富寧夏”,黃河從中衛市沙坡頭
區南長灘(A)入境,至石嘴山市麻黃溝(B)出境,流經寧夏的長度為
L。已知圖中單位長度表示60km,估算L長,寫出方法。
(第10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方法一:用刻度尺量出60km的線段長,以此為單位長,沿圖中黃
河AB段量折線段,數出折線段的個數約為6,則L=6×60km=360km 
方法二:以60km的線段為單位長,用圓規截取單位長,并量出圖中黃
河AB段大約有6個單位長,則L=6×60km=360km 方法三:用刻度
尺量出60km的線段長,再用不易拉伸的棉線先使它與圖中黃河AB段重
合,然后在棉線上與AB段重合的兩端點處做上記號,最后拉直棉線,
用刻度尺量出記號間長大約為圖中單位長度的6倍,則L=6×60km=
360km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第10題)
11. 一根鋼管,已測得管的內徑為8.0mm;現用三角板和刻度尺測量鋼
管的外徑,如圖所示,則鋼管的外徑是 cm,鋼管壁的厚度
是 mm。
(第11題)
1.30 
2.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2. 一量筒中原有50mL水,現在往里面放入一干燥的木塊,木塊同時從
量筒中吸收了四分之一木塊體積的水,假設木塊吸收了水后體積不膨
脹,木塊靜止時有二分之一體積浸入水中,量筒中水位上升到56mL,
則這塊木塊的體積是( D )
A. 6cm3 B. 18cm3
C. 12cm3 D. 24cm3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3. (核心素養·科學推理)甲、乙兩同學想測量一卷筒紙的總長度。
考慮到紙筒上繞的紙很長,不可能將紙全部放開拉直了再用尺測量。
(π取3)
(第13題)
(1) 甲同學的方法如下:首先從卷筒紙的標簽上了解到,卷筒紙拉開
后紙的厚度為0.04cm,然后測出如圖所示的卷筒紙內半徑r為2cm,外半
徑R為6cm,則卷筒紙的總長度為 。
2400cm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乙同學的方法如下:首先測出卷筒紙內半徑r為2cm,外半徑R為
6cm,然后拉開部分卷筒紙測出它的長度L0為7.7m,此時卷筒紙的外半
徑減小到R0(R0=5cm),則卷筒紙的總長度為 。
2240cm (共29張PPT)
第一章復習
第一章 走進物理世界
01
知識體系構建
02
高頻考點突破
03
綜合素能提升


考點一  長度和時間的估測
典例1 (跨學科融合·體育)(2023·天津河東期中)體育中考的改
革不僅推動了學校素質教育的進程,也提高了學校體育的地位以及學生
參與體育運動的積極性,全面提高了學生的身體素質和機能。參加中考
體育測試的小明,其成績最可能的是( D )
D
A. 實心球成績為40m
B. 立定跳遠成績為10m
C. 1s時間內跳繩100次
D. 1000m跑步用時4min
  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憑借生活經驗,有的需要簡單的計
算,有的需要進行單位的換算,最后得到正確結論。
其成績最可能的是( D )
D
跟蹤訓練
1. (2023·深圳期中)以下是同學們對身邊常見物理量的估測,其中符
合實際的是( B )
A. 課桌的高度約為80dm
B. 乒乓球的直徑約為40mm
C. 人眨眼一次的時間約為1s
D. 中學生的脈搏每秒鐘跳動70次左右
B
考點二  長度和時間的測量
典例2 圖甲中鉛筆的長度是 cm,圖乙中秒表大表盤的分度值
是 s,秒表示數是 s。
(典例2圖)
2.50 
0.1 
338.5 
跟蹤訓練
2. (2023·自貢)如圖所示,物體A的長度為 cm,秒表的讀數
為 s。
(第2題)
2.75 
110 
考點三  誤差
典例3 測量值與真實值之間的差異叫誤差,誤差不是錯誤,
是可以避免的。物理學中常采用多次測量求平均值來減小測量的誤差。
某同學用刻度尺對一物體的長度進行多次測量,測得數據為7.46cm、
7.47cm、7.31cm、7.47cm、7.49cm,則該物體的長度應記為 cm。
錯誤 
7.47 
  一個完整的數據由數值和單位組成。其中,數值由準確值和估計值
組成。一般來說,估計值可能不同,準確值應該相同。數據中,偏差較
大的數據是錯誤的,去除錯誤數據后,取其余正確測量值的平均值即為
測量結果。
跟蹤訓練
3. (2023·成都溫江校級期末)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
A. 只要測量儀器足夠精密,就可以消除誤差
B. 用被拉伸了的塑料尺去測量某物體的長度,則測量結果偏大
C. 正確測得某一本書的長為2.570dm,測量時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1mm
D. 長度測量時選擇的測量工具的分度值越小越好
C
考點四  長度的特殊測量方法
典例4 如圖所示的長度測量中,不合理的是( C )
(典例4圖)
C
A. 圖甲中測出輪子的周長L,再讓輪子沿操場滾一周,記錄輪子滾動的
圈數n,則操場周長為nL
B. 圖乙中用一根棉線重合地圖上的路線,測出重合的棉線長度,再除以
比例尺得到實際路線長度
C. 圖丙中使用三角板和刻度尺多次測出紀念幣的直徑,求平均值,減小
誤差
D. 圖丁中把金屬絲密繞N圈在鉛筆上,測出線圈長度L,則金屬絲直徑D

不合理的是( C )
C
跟蹤訓練
4. 小張同學用刻度尺測出從物理教材頁碼第1頁到第122頁的總厚度是
5.8mm,則每張紙的厚度約為 mm,合 μm。
9.5×10-2 
95 
1.(2023·山西)熊貓是中國的國寶,作為國際友好使者,在對外友好關
系中做出了突出貢獻。熊貓寶寶剛出生時體重僅有100g左右。請你根據圖片信息,估測剛出生的熊貓的頭部直徑約為( B )
B
A. 2.5mm B. 2.5cm C. 5cm D. 10cm
1
2
3
4
5
6
7
8
9
(第2題)
2. 航天員長時間生活在空間站其個子會變高,如圖所示為某航天員進入
空間站四個月前、后的身高,由圖可知她長高了( C )
A. 0.5dm B. 5cm C. 5.0cm D. 5.00cm
C
1
2
3
4
5
6
7
8
9
3. 如圖所示,小聰把細銅線緊密排繞在鉛筆上,通過測量線圈的長度間
接測出細銅線的直徑。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
A. 排繞的細銅線線圈長度為7.70cm
B. 沿A方向讀數,測得的線圈長度偏大
C. 若排繞不夠緊密,則測量值偏大
D. 若細銅線只緊密排繞5圈,則所測得細銅線直徑的誤差
更大
(第3題)
A
1
2
3
4
5
6
7
8
9
4. (2023·濟南歷城期中)牛奶可以補充營養、咖啡可以提神醒腦,是
兩種常見的飲品。小明發現,同樣的熱咖啡在夏天冷卻得較慢,在冬天
冷卻得較快。同學們通過對這一現象進行分析和討論,提出了下面四個
科學問題,其中最有探究價值且易于探究的是( D )
A. 咖啡冷卻的快慢跟季節的不同有什么關系
B. 為什么液體在冬天冷卻得快、在夏天冷卻得慢
C. 咖啡冷卻的快慢跟它和環境間的溫度差有什么關系
D. 液體冷卻的快慢跟它和環境間的溫度差有什么關系
D
1
2
3
4
5
6
7
8
9
5. 在練習長度和時間的測量活動中,小浩使用如圖甲所示的刻度尺測出
自己的鞋長為 cm,用如圖乙所示的秒表測出自己1000m跑的
成績為 s。
 
(第5題)
25.10 
277.5 
1
2
3
4
5
6
7
8
9
6. 測量球的直徑,常采用如圖所示的方法,轉動球沿不同方向在刻度尺
的不同部位測得球的直徑的示數如表所示。
(第6題)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1.90cm 1.91cm 1.79cm 1.90cm
表中第一次測量數據的估計值為 cm,該球的直徑
是 cm。
0.00 
1.90 
1
2
3
4
5
6
7
8
9
7. 現有以下幾種刻度尺:① 總長是1m的毫米刻度尺;② 總長是1m的厘
米刻度尺;③ 總長是1.5m的厘米刻度尺;④ 總長是 2.5m的厘米刻度
尺;⑤ 總長是30m的厘米刻度尺。測量普通窗戶上的玻璃時應選用
第 種刻度尺;進行跳遠測驗時應選用第 種刻度尺;測量人
的身高時應選用第 種刻度尺。
① 
⑤ 
④ 
1
2
3
4
5
6
7
8
9
(第8題)
8. 如圖所示,小欣利用方鐵塊、細線和量筒測量不規則泡沫塊的體積,
則泡沫塊的體積為 cm3,若在完成②時,小欣俯視讀數,其余操
作規范,這會使得泡沫塊體積的測量值 (選填“偏大”“偏
小”或“不受影響”)。
20 
偏小 
1
2
3
4
5
6
7
8
9
9. 小明在公園里看到一個小孩在蕩秋千,他發現無論小孩的秋千擺蕩得
高還是低,來回擺動一次的時間(我們把秋千來回擺動一次的時間叫做
周期)好像并沒有什么不同;那么秋千擺動的周期會受什么因素影響
呢?他提出了以下猜想:
(第9題)
1
2
3
4
5
6
7
8
9
猜想A:可能與秋千擺動的幅度有關。
猜想B:可能與秋千和人的質量有關。
猜想C:可能與秋千吊繩的長度有關。
他決定用單擺來模擬秋千,探究單擺擺動的周期與什么因素有關,于是
他準備了已知質量的小鐵球、細線、天平(測質量)、鐵架臺等器材,
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序 號 擺幅 /m 鐵球質 量/kg 擺長 /m 周期 T/s 周期平方
T2/s2
1 0.1 0.04 0.3 1.1 1.21
2 0.1 0.04 0.4 1.3 1.69
3 0.1 0.04 0.5 1.4 1.96
4 0.1 0.05 0.3 1.1 1.21
5 0.1 0.06 0.3 1.1 1.21
6 0.2 0.04 0.3 1.1 1.21
7 0.3 0.04 0.3 1.1 1.21
1
2
3
4
5
6
7
8
9
(1) 實驗中需要的測量器材: 、 。
(2) 小明發現直接測量小鐵球往復擺動一次時間誤差較大,請你幫他
設計一種減小誤差的方案:

秒表 
刻度尺 
在單擺長度一定時,連續測量10個周期所
用的時間,最后將此時間除以10,就是擺動一次的時間 
(3) 小明完成實驗,并將數據記入表格,分析數據可知:單擺擺動的
周期只與 有關;若用質量為80g的小鐵球,制成擺長為50cm的
單擺,則根據上面的實驗結論可推測,這個單擺的周期應是 s。
擺長 
1.4 
1
2
3
4
5
6
7
8
9
(4) 擺長一定時,如果用乒乓球替代鐵球重復以上實驗,那么測得周
期明顯變長。由此可知,當擺球密度很小時, 對擺動快慢
的影響不可以忽略。
(5) 如果生活中擺鐘走慢了,那么應使鐘擺的長度適當變 。
擺球材料 
短 
1
2
3
4
5
6
7
8
9(共9張PPT)
1.1 神奇的物理學
第一章 走進物理世界
01
基礎進階
02
思維拓展


1. 物理學是一門非常有趣的科學,與我們的生活聯系十分緊密。關于汽
車有很多物理現象,如:鳴笛提醒路人和車輛注意避讓,屬于 現
象;開轉向燈提醒行人和車輛注意汽車要轉向或者變道,屬于 現
象;排氣尾管很燙,屬于 現象。(選填“力”“熱”“聲”“光”或“電”)
聲 
光 
熱 
1
2
3
4
5
6
7
2. 物理學家 在前人的研究積累上,奠定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經
典物理學基礎,他發現日月星辰的運轉與蘋果下落有某些相似之處,建
立了著名的運動定律。物理學家 提出了相對論,從根本上
沖擊了經典物理學體系,動搖了人們所熟悉的空間和時間等概念。
牛頓 
愛因斯坦 
1
2
3
4
5
6
7
3. (跨學科融合·語文)(2024·濰坊濰城期中)如圖所示為我國某少
數民族的象形文字,其中不屬于力現象的是( D )
A. 夾 B. 劈 C. 躍 D. 煮
D
1
2
3
4
5
6
7
4. 同學們已經開始走進神奇的物理世界,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你會體
會到人類在對自然奧秘的探索之路上,眾多科學巨人給我們留下的無盡
的財寶是( A )
A. 知識、方法和科學的精神
B. 儀器、設備和實驗結果
C. 定律、公式和物理概念
D. 發明、創造和科學著作
A
1
2
3
4
5
6
7
5. 下列關于物理學習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D )
A. 要想學好物理,把知識點都記下來就足夠了
B. 遇到疑難問題時,應充分利用網絡資源直接搜索答案
C. 實驗時不必自己動手,認真看別人做,記住實驗結論即可
D. 對物理現象應該有自己的思考,并通過實驗來探究其奧妙
D
1
2
3
4
5
6
7
6. 當一位科學家通過實驗宣稱在某領域獲得一項重要發現時,判斷這一
發現是否可信的最好理由是( D )
A. 該科學家是否為這一領域的權威
B. 該領域其他科學家的意見
C. 該實驗報告撰寫的詳細程度
D. 他人能否重復其實驗并得到相同的結果
D
1
2
3
4
5
6
7
7. (核心素養·科學推理)小李在電視節目中看到了一種體育娛樂活
動:一個人把自己懸吊在一根很長的橡皮繩下,自由地在空中上下振
蕩。小李發現,不管這個人運動的幅度如何,他上下一次的時間似乎都
是相等的。為了證實這個觀察結果的普遍性,甲、乙、丙、丁四名同學
分別向他提出了如下建議。甲:多問幾個人,以多數人的意見為準。
乙:問問老師。丙:用一根橡皮繩吊一個沙袋做實驗,測量不同幅度的
情況下來回一次所用的時間。丁:直接打電話問電視節目主持人。如果
通過以上四種途徑得到的結論存在分歧,那么你最相信的是哪一種?簡
要說明理由。
解:我最相信丙的結論。因為物理實驗是檢驗物理理論是否正確的主要
標準
答案講解
1
2
3
4
5
6
7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胜| 乐清市| 吉林市| 金寨县| 颍上县| 个旧市| 高唐县| 武鸣县| 广南县| 曲靖市| 日土县| 蒙阴县| 无为县| 西和县| 毕节市| 郸城县| 和田市| 福州市| 揭西县| 沙湾县| 锡林浩特市| 柯坪县| 马鞍山市| 巫山县| 宁陕县| 托里县| 科技| 盘山县| 锦州市| 晋州市| 哈巴河县| 克什克腾旗| 贡山| 凤庆县| 武宁县| 防城港市| 霍山县| 潮州市| 水富县| 寻甸| 新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