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一章 機械運動 全章習題課件 2024-2025學年-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級上冊(共8份打包)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一章 機械運動 全章習題課件 2024-2025學年-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級上冊(共8份打包)

資源簡介

(共11張PPT)
專題特訓(一) 速度的綜合計算
第一章 機械運動
類型一 速度公式及其應用
1. (2024·遵義期末)小陸從遵義乘火車去北京旅游,他乘坐的火車長
為500 m。途中當火車以72 km/h的速度勻速穿過一條隧道時,小陸測出
自己通過該隧道的時間為1 min 5 s。
(1) 該隧道的長度為多少?
解:(1) 火車速度v=72 km/h=20 m/s,根據v=可得,隧道的長度
s隧道=vt=20 m/s×65 s=1 300 m
1
2
3
4
(2) 火車完全通過該隧道需要的時間為多少?
解: (2) 火車完全通過該隧道的路程s'=1 300 m+500 m=1 800 m,
火車完全通過該隧道所需的時間t'===90 s
(3) 若該火車通過一座長為0.8 km的大橋時,火車完全在橋上的時間
為11.5 s,則該火車過橋的平均速度為多少?(結果保留一位小數)
解: (3) 根據題意知,火車完全在橋上的路程s″=800 m-500 m
=300 m,所用的時間t″=11.5 s,由公式v=得,火車過橋的平均速度
==≈26.1 m/s
1
2
3
4
類型二 速度公式與圖像
2. (2024·重慶巴蜀期中)勻速直線運動路程的大小可以用v-t圖像中
的矩形面積來表示。在變速直線運動中,也可以用v-t圖像中的“灰色
部分面積”(圖甲所示)來表示變速直線運動的路程大小。如圖乙所
示,一輛長途客車正在以v=20 m/s的速度在公路上勻速直線行駛,突
然,司機看見車的正前方37 m處有一只受到驚嚇的羊以5 m/s的速度在公
路上向前奔跑,司機經過1 s后開始剎車。若從司機看見羊開始計時,客
車的v-t圖像如圖丙所示。
 
(第2題)
1
2
3
4
(1) 求在1 s內客車運動的路程。
解:(1) 1 s內客車運動的路程s1=vt=20 m/s×1 s=20 m
(2) 求從司機看見羊到減速為零這段時間內,客車的平均速度。
解: (2) 從司機看見羊到減速為零這段時間內,由題意可知,客車的路程為圖線與時間軸圍成的面積,s=×20 m=60 m,平均速度==
=12 m/s 
1
2
3
4
(3) 假設羊向前奔跑的速度不變,請通過計算說明羊是否會被撞。
解: (3) 當客車速度為5 m/s時,經過的時間是4 s,客車行駛的路程s2=20 m+×3 m=57.5 m,羊在4 s內通過的路程s羊=v羊t″=5 m/s×4 s
=20 m,司機正前方37 m處看見羊,當客車的速度減為5 m/s時,因為
57.5 m>20 m+37 m=57 m,故羊會被撞
1
2
3
4
類型三 追及相遇問題
3. (2024·資陽段考)在某軍事演習中,一艘魚雷艇以v1=40 m/s的速
度追擊前面同一直線上正以速度v2=30 m/s逃跑的敵艦。當兩者相距L=
3 km時,魚雷艇發射一枚魚雷(視為勻速運動),經過t1=50 s,艦長
通過望遠鏡看到了魚雷擊中敵艦發出的火花,敵艦被其擊沉。(不考慮
光傳播的時間)
(1) 從發射魚雷到擊中敵艦,魚雷艇以v1=40 m/s的速度追了50 s,此
過程中魚雷艇運動的距離s1為多少米?
解:(1)從發射魚雷到擊中敵艦,魚雷艇以v1=40 m/s的速度追了50s,此過程中魚雷艇運動的距離s1=v1t1=40 m/s×50 s=2 000 m 
1
2
3
4
(2) 魚雷的速度v0為多少米每秒?
解: (2) 由題意可知,魚雷比敵艦多運動了L=3 km,即s0=s2+L,即
v0t1=v2t1+L,代入數據得v0×50 s=30 m/s×50 s+3×103 m,解得
v0=90 m/s
1
2
3
4
類型四 安全速度
4. (2024·重慶忠縣段考)如圖甲所示,馬路為雙向兩車道,汽車A和
汽車B在馬路上相向而行,汽車B向左運動。如圖乙所示為汽車A和汽車
B的路程隨著時間變化的圖像,第15s末兩車正好相遇。(汽車均可看成
長方體)
 
(第4題)
1
2
3
4
(1) 汽車A的速度是多少?
解:(1) 由圖乙可知,汽車A的速度vA===5 m/s 
(2) 如圖乙所示,汽車A和汽車B在第5 s末時相距多少米?
解: (2) 由圖乙可知,B車15 s運動了50 m,而A車15 s運動了sA'=vAt=5 m/s×15 s=75 m,汽車A和汽車B在開始計時的時候的距離s=sA'+sB=
75 m+50 m=125 m,第5 s末A通過的路程sA″=vAt'=5 m/s×5 s=25m,由圖乙可知此時B車通過的路程sB'=50 m,則汽車A和汽車B在第5s末時相距Δs=s-sA″-sB'=125 m-25 m-50 m=50 m 
1
2
3
4
(3) 如圖丙所示,每一條道均為6 m寬,一行人正開始以2 m/s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橫穿馬路,長度為5 m、寬度為2 m的汽車C此時也在向正前方做勻速直線運動,且距離人的行進路線25m,汽車C始終行駛在該車道的中間,為了使行人安全通過,汽車C行駛的速度范圍是多少?
(3) 行人恰好安全通過時有兩種情況,由圖丙可得,情況1:當汽車C剛越過行人的行進路線時,行人到達車尾,則行人走的距離
s1=6 m+×(6 m-2 m)=8 m,此時人花費的時間t1===4 s,汽車C的速度v===7.5 m/s。情況2:當車剛到達行人的行進路線時,行人越過車頭,則人行走的路程s2=6 m+×(6 m-2 m)+2 m=10 m,此時人花費的時間t2===5 s,汽車C的速度v'===
5 m/s,所以,汽車C行駛的速度范圍是小于5 m/s或大于7.5 m/s
1
2
3
4(共17張PPT)
第3節 運動的快慢
第1課時 速 度
第一章 機械運動
01
基礎進階
02
素能攀升
03
思維拓展


1. 體育課上,甲、乙、丙三名同學進行百米賽跑,他們的成績如表所
示,則獲得第一名的是 同學,比較方法是 。
參賽者 甲 乙 丙
成績/s 13.6 13.8 13.7
甲 
相同路程比時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2024·蚌埠段考)已知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約為340 m/s,
即 km/h;暴風雨來臨前,一道耀眼的閃電過后10 s才傳來雷
聲,雷聲持續了2 s才停止,放電的云到人耳的距離約為 m(光
的傳播時間忽略不計)。
1 224 
3 40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2024·宣城段考)下列關于物體勻速直線運動時的速度的說法,正
確的是( C )
A. 經過的路程越大,速度越大
B. 所用的時間越少,速度越大
C. 速度大小與路程、時間無關,是路程與時間的比值
D. 20 km/h的速度大于 15 m/s的速度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4. (2024·新鄉段考)為踐行綠色環保的生活理念,甲、乙、丙三人同
時從A點同向而行,都向B點做勻速直線運動,甲的速度為30 km/h,乙
每秒運動5 m,丙通過0.6 km的路程用時1 min,則速度最大的是( C )
A. 甲 B. 乙
C. 丙 D. 三人速度一樣大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5. 甲、乙、丙三人順風騎車,但甲感到逆風,乙感到無風,丙感到順
風,則這三人中騎車騎得最快的是 ,最慢的是 。
甲 
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6. (2024·綿陽期末)芙蓉花溪旅游環線由一條旅游公路、一條郊野
綠道、三處游客驛站、四處濕地公園、十座景觀橋梁等組成。某游客沿
著芙蓉花溪旅游環線徒步,其運動手表記錄的徒步信息如表所示,則該
游客( A )
時間/min 60
路程/km 5.00
配速/(min·km-1) 12.0
步數/步 6 923
A
A. 平均速度約為5.0 km/h
B. 平均步幅約為0.5 m
C. 每千米內的速度都是5.0 km/h
D. 每千米用時一定都是12.0 mi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7. (2024·合肥一模)在操場平直的跑道上進行遙控小車比賽。比賽中
甲、乙兩車從t=0時由同一起點向東運動,兩車運動的s-t圖像如圖所
示,則( D )
A. 第4 s時兩車相距2 m
B. 在0~8 s內,乙車的平均速度是2 m/s
C. 第8 s時兩車的速度相等
D. 4 s后,以乙車為參照物,甲車向西運動
(第7題)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8. (2024·重慶渝北模擬)如圖所示為相向而行的甲、乙兩物體的s-t
圖像。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C )
A. 乙開始運動后的速度為3.75 m/s
B. 0~4 s內甲、乙均做勻速直線運動
C. 乙開始運動時甲、乙相距30 m
D. 相遇時乙運動的時間為3 s
(第8題)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9. 勻速直線運動的甲、乙兩物體,它們通過的路程之比為1∶2,所用時
間之比是3∶1,則它們的速度之比是( D )
A. 2∶3 B. 3∶2
C. 6∶1 D. 1∶6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0. 如圖所示,河岸平行,河內水速保持v不變,在河的南岸P處同時開
出甲、乙兩艘小船,小船相對于水的速度均為v',船頭分別指向對岸下
游的A、B兩點,兩船分別到達對岸B、C(C點未畫出)兩點處,則
( A )
A. AB<BC
B. AB>BC
C. AB=BC
D. 由于不知道v、v'之間的大小關系,無法判斷AB與BC的大小關系
(第10題)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1. ★在“比較紙錐下落快慢”實驗中,先取兩張等大的圓形紙,分別剪
去兩個大小不等的扇形(如圖甲所示),再將它們做成圖乙所示的兩個
錐角不等的紙錐。
(第11題)
(1) 為了比較紙錐下落的快慢,可將紙錐從如圖
乙 (填“A”或“B”)所示的位置釋放。
若紙錐從同一高度同時由靜止釋放,則可通
過比較下落至地面的 來比較紙錐下落的
快慢。
A 
時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在測量過程中,發現紙錐 (填“下落的時間”或
“下落的路程”)較難測出,于是我們可采用增加 或換用錐角
較 (填“大”或“小”)的紙錐進行實驗。
下落的時間 
高度 
大 
(第11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2. 某商場里的自動扶梯在20s內可以把站在扶梯上的顧客從一樓送到二
樓,如果扶梯不動,人從一樓走到二樓需要80s,那么當人沿開著的自
動扶梯走上去時,需要的時間是 s。
1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3. (2024·重慶黔江段考)甲、乙兩車在同一直線上的M、N兩點
(MN間距為30 m)同時同向做勻速直線運動,它們的s-t圖像分別如
圖所示,若甲、乙的速度分別為v甲、v乙,經過t秒,甲、乙相距10 m,
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 )
A. v甲>v乙,t一定為100 s
B. v甲>v乙,t可能為200 s
C. v甲>v乙,t一定為200 s
D. v甲<v乙,t可能為200 s
(第13題)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4. (新情境)在某次青少年機器人展示活動中,甲、乙、丙三個智能
機器人在周長為20m的圓形軌道上進行速度測試。它們同時從同一位置
出發,甲率先跑完5圈,此時乙正好落后甲半圈;當乙也跑完5圈時,丙
恰好也落后乙半圈。假設甲、乙、丙沿圓周運動時速度大小均保持不
變,按照大賽的要求,三個機器人都要跑完50圈,那么當甲完成任務
時,丙還要跑( B )
A. 9圈 B. 9.5圈
C. 10圈 D. 10.5圈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共12張PPT)
第3節 運動的快慢
第2課時 直線運動
第一章 機械運動
01
基礎進階
02
素能攀升
03
思維拓展


1. (2024·牡丹江期末)圖甲是轎車的速度儀表,顯示此時速度為
;圖乙是用秒表測量校運動會上男子1 500 m比賽的成績,從開
始到此刻經歷的時間是 s。
80
km/h 
336.5 
(第1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 (2024·十堰段考)兩個物理研究小組根據兩個物體沿直線運動情況
分別繪制出s-t和v-t圖像如圖甲、乙所示。關于這兩個物體的運動情
況,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D )
 
(第2題)
D
A. 兩個物體都在做勻速直線運動
B. t=2 s 時兩個物體運動的速度相同
C. 由圖甲可知,此物體運動的速度隨著時間的增長而增大
D. 由圖乙可知,此物體運動的速度隨著時間的增長而增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 小紅同學周末去爬山,用0.8m/s的速度爬上山頂,又用1.2m/s的速度
下到山腳,完成整個爬山過程;則她在整個爬山過程中的平均速度
是 m/s。
0.96 
4. 甲、乙、丙三人,兩兩進行100米賽跑。甲、乙比賽時,甲到達終點
時,乙還距終點10 m;乙、丙比賽時,乙到達終點時,丙還距終點10
m。如果三人保持各自速度不變同時比賽,甲到達終點時,丙還距終
點 m。
1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5. (2024·大慶)如圖所示為甲、乙兩物體在同一直線上運動的s-t圖
像,從0時刻開始計時,則關于它們的運動情況,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 D )
A. t=0時,乙在甲的前面,甲運動4s追上乙
B. 甲、乙同時出發,乙運動2s追上甲
C. 甲、乙在出發后都做勻速運動,且v甲>v乙
D. 甲比乙先出發2s,甲運動4s和乙相遇
(第5題)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6. (2024·成都期末)(多選題)A、B兩輛汽車在平直路面上運動時
的圖像如圖甲所示,初始時運動方向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
是( BC )
 
(第6題)
BC
A. 在0~70 s時間內,B車做減速運動
B. 在30~40 s時間內,A車保持靜止
C. 以A車為參照物,B車在某段時間內向東運動
D. 在0~70 s內,兩車的平均速度vA=v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7. 甲、乙兩人多次進行百米賽跑,每次甲總比乙提前10 m到達終點,現
讓甲從起跑線往后退10 m,乙仍在起點,甲、乙同時進行賽跑,則
( B )
A. 甲、乙同時到達終點
B. 甲先到終點
C. 乙先到終點
D. 無法確定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8. 小明的家和學校在山的兩側腳下,他在上學過程中,有的路程是上
坡路,其余是下坡路,若他上、下坡速度不變,且v上=v下,則小明上
學到校和放學到家的時間之比為( D )
A. 1∶1 B. 7∶9
C. 11∶17 D. 9∶11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9. (2024·成都期末)(多選題)小七和媽媽騎自行車同時從家出發,
一起去買東西,途中媽媽所騎的自行車壞了,媽媽決定把自行車推回家
維修,小七則繼續前行,12min后小七發現媽媽的鑰匙在自己身上,便
馬上也原路返回,兩人恰好同時到家。如圖所示為小七和媽媽在整個運
動過程中離家的路程s與運動時間t的關系圖像。下列結論中,正確的是
( AC )
AC
A. m的值是1 500,n的值是6
B. 小七開始返回時與媽媽相距3 500 m
C. 從家出發20 min時,兩人相距3 125 m
D. 小七的返程速度是媽媽返程速度的4倍
(第9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0. 為了監督司機遵守限速規定,交管部門在公路上設置了固定測速儀。如圖所示,汽車向
(第10題)
放置在路中的測速儀勻速駛來,測速儀向汽車發出兩次短促的(超聲波)信號,第一次發出信號到測速儀接收到信號用時0.5s,第二次發出信號到測速儀接收到信號用時0.3s,若發出兩次信號的時間間隔是1.2s,超聲波的速度是340m/s,則( A )
A
A. 汽車的速度約是30.9m/s
B. 汽車接收到第一次發出的信號時,距測速儀170m
C. 汽車的速度約是26.2m/s
D. 汽車接收到第二次發出的信號時,距測速儀34m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1. ★小華同學在研究玩具小車A 的運動情況時,描繪了如圖所示的速
度—時間圖像。通過查閱資料,得知速度—時間圖像與時間軸所包圍部
分(即圖中陰影部分)的面積就是小車運動的距離。根據圖像可以計算
出小車A在0~1s 內的平均速度為 m/s。如果在小車A 開始運動的
同時,在A 后方0.9m 處釋放一同向勻速運動的小車B,那么當小車B的
速度為1m/s 時,經過足夠長的時間,兩車可相遇 次。當小車B 的
速度 (填速度大小范圍)時,兩車不可能相遇。
0.1 
2 
小于0.6 m/s 
(第11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共17張PPT)
第1節 長度和時間的測量
第2課時 時間的測量 誤差 長度的特殊測量
第一章 機械運動
01
基礎進階
02
素能攀升
03
思維拓展


1. 如圖所示,秒表表盤上顯示的時間是 s。
(第1題)
99.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 誤差是測量值與 的差異;某同學對同一物體的長度進行了
3次測量,結果分別為17.82cm、17.83cm、17.81cm,則測量的平均值
是 。
真實值 
17.82 cm 
3. (2024·平頂山一模)如圖所示,某同學用刻度尺A、B分別測量同
一物體的長度,A刻度尺測得物體的長度是 cm,B刻度尺測得物
體的長度的精確程度比A刻度尺的 (填“高”或“低”)。
(第3題)
2.7 
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4. 關于各過程所經歷的時間,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D )
A. 書寫一個數字所用的時間約為10s
B. 校服從課桌掉到地上的時間約為10s
C. 升國旗唱國歌用時約為10s
D. 優秀短跑運動員百米賽跑用時約為10s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5. 某同學測得自己每分鐘脈搏次數為75次,由此,他計算出自己每次脈
搏的時間是 s,回家乘電梯上樓時,他用脈搏作計時工具,測得
從樓底到自己家樓層的脈搏次數是60次,該同學乘電梯所用時間約
為 s。
0.8 
4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6. (2024·天津期中)如圖甲所示,刻度尺測得物體長為 cm;
如圖乙所示,秒表的讀數為 。
  
(第6題)
2.80 
2 min 41.6 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7. 將一把刻度均勻但不準確的直尺跟標準尺進行比較,當兩把尺子的零
刻度線對齊時,不準確的直尺的20.00cm刻度線正好與標準尺的19.60cm
刻度線平齊,若用不準確的直尺測得筆盒的長度為15.00cm,則用標準
尺測得筆盒的長度為 cm。
14.7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8. (2024·茂名期中)一本200頁的書,厚度為4 mm,每張紙的厚度
是 mm。某同學將一段細銅絲在一支鉛筆上單層緊密地纏繞了
20圈,形成一個銅絲圈,再用一把刻度尺去測量該銅絲圈的長度,測量
情況如圖甲所示,該細銅絲的直徑為 cm。圖乙中秒表的示數
為 s。
  
(第8題)
0.04 
0.18 
275.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9. (2024·深圳期末)圖甲中刻度尺的分度值為 mm,物體的長度
為 cm;圖乙中秒表的讀數是 s。
  
(第9題)
1 
2.00 
33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0. (2024·德州模擬)小剛同學測橡皮的寬度,記錄5次測量結果,分
別是① 2.51 cm,② 2.51 cm,③ 2.41 cm,④ 25.2 mm,⑤ 2.53 cm。小
剛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為 ,根據以上記錄,被測橡皮的寬度
是 cm。
1 mm 
2.5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1. (2024·柳州期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D )
A. 多測幾次求平均值、使用精密儀器和改進實驗方法可以避免誤差
B. 測量時為了減小誤差可以多估讀幾位
C. 進行長度測量時,在已有的測量工具中都應該選擇分度值最小的測量
工具
D. 正確測得某一本書的長為2.570 dm,測量時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
mm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2. (2024·廣州期中)在一條長繩的一端系一個螺母,將另一端固定
在高處,就做成了一個擺,如圖,擺來回運動一次的時間稱為周期
(T)。下列測量周期的方法中,最精確的是( D )
A. 用秒表測量來回擺動1次的時間t1,周期T=t1
B. 用秒表測量來回擺動2次的時間t2,周期T=
C. 用秒表測量來回擺動10次的時間t3,周期T=
D. 用秒表測量來回擺動100次的時間t4,周期T=
(第12題)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3. 用由軟塑料制成的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若測量時用力拉伸該
尺,則下列說法中:① 測量結果偏小;② 測量結果偏大;③ 測量結果
有誤差;④ 測量結果是錯誤的。正確的有( B )
A. ②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①③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4. 下列各圖分別表示測量物理課本內頁一張紙的厚度、硬幣直徑、銅
絲直徑的方法,其中測量原理相同的是( B )
  
A. 甲、乙 B. 甲、丙
C. 乙、丙 D. 甲、乙、丙
(第14題)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5. ★在一條長繩的一端系一個小鐵塊,就做成了一個擺。某同學測出它
擺動一個來回所用的時間(周期)是0.9s。下列做法中,能使這個擺的
周期剛好為1s的是( B )
A. 減小擺繩的長度
B. 增加擺繩的長度
C. 將鐵塊換小一點
D. 將鐵塊換大一點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6. 如圖所示為實心磚,若有三塊這樣的實心磚,要求只用一把刻度尺
測出磚的內部斜對角線的長度,請寫出你的方法。(不允許破壞實心
磚,不能計算)
(第16題)
(第16題答案)
(第16題答案)
解:把三塊實心磚按如答案圖所示的方式擺放,用刻度尺測量出AB之
間的距離即為磚的內部斜對角線的長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共16張PPT)
第1節 長度和時間的測量
第1課時 長度的單位及其測量
第一章 機械運動
01
基礎進階
02
素能攀升
03
思維拓展


1. 填合適的單位或進行單位換算。
(1) 一名中學生的身高約為165 。
(2) 常用簽字筆筆桿的直徑約為0.7 。
(3) 一張紙的厚度約為102μm,即 cm。
(4) 地球的半徑約為6.4×103km= cm。
cm 
cm 
10-2 
6.4×10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 (2024·平頂山期末)關于刻度尺的使用,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C )
A. 為了測量操場的寬度,應該選擇量程較大的卷尺
B. 零刻度線對準被測物體一端,刻度線應緊貼被測物體,不能歪斜
C. 讀數時,視線要正對尺面,估讀到分度值的前一位
D. 記錄時,不但要記錄數值,還必須注明單位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3. (2024·柳州期中)小栗路過操場,她想試著測量操場一圈的長度。
下列測量方法中,最適宜的是( C )
A. 化曲為直法 B. 卡尺法
C. 滾輪法 D. 累積法
C
4. 如圖所示,用刻度尺測一木塊的長度,下列記錄中,正確的是
( C )
A. 5.3cm B. 5.25cm
C. 3.25cm D. 3.3cm
(第4題)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5. (2024·廣東期末)如圖所示,回形針的長度大約是( C )
A. 1.5 km
B. 1.5 m
C. 1.5 cm
D. 1.5 nm
(第5題)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6. 請你將下列長度按從大到小的順序進行排列: (填字
母)。
A. 太陽的直徑約為1.4×1011cm
B. 氫原子核的半徑約為2×10-15m
C. 小明的身高約為1.7×103mm
D. 珠穆朗瑪峰的海拔為8.84886km
E. 明長城總長約為8.8518×1012μm
F. 課桌的長約為1m
AEDCF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7. ★(2024·聊城期中)如圖所示為用A、B兩把刻度尺測量同一木塊長
度的情景。A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B刻度尺的測量
值為 cm。
(第7題)
1 mm(或0.1 m) 
2.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8. (2024·吉安段考)小明用木直尺測量同一凳子的高度,一共測了4
次,他這樣做的目的是 ,測量記錄的數據分別是
45.1 cm、45.2 cm、47.1 cm、45.0 cm,則凳子的高度為 cm。
取平均值減小誤差 
45.1 
9. 下列有關長度的單位換算,正確的是( C )
A. 3.8km=3.8km×103m=3800m
B. 2.4×107nm=2.4×107×10-6m=24m
C. 23.5m=23.5×100cm=2.35×103cm
D. 6.03mm=6.03÷103m=6.03×10-3m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0. 小明發現鞋盒上有不同的鞋碼標注方式。如圖所示為“鞋碼+標準
腳長”的標注方式,則“245”對應的單位應是( B )
A. μm B. mm
C. cm D. dm
(第10題)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1. (2024·北京西城期末)小明練習使用刻度尺測量長度。
(第11題)
(1) 用毫米刻度尺測量課本的長度,四次讀數分別是26.98 cm、26.01
cm、26.00 cm、26.02 cm。該課本的長度應為 cm。
(2) 用如圖所示的方法測量一根細銅絲的直徑,測量時細銅絲緊密纏
繞,圖中L= cm,該細銅絲的直徑是 cm(結果保留兩
位小數)。
26.01 
5.00 
0.1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2. (2024·邯鄲段考)已測得一根鋼管的內徑為7.4 mm,用三角尺和
刻度尺測量鋼管的外徑,如圖所示,由此測得鋼管的外徑
是 cm,鋼管壁的厚度是 mm。
(第12題)
1.30 
2.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3. (2024·贛州段考)如圖所示,為了巧測高度為 H 的小薄藥瓶的容
積,小聰同學首先采用如圖甲所示的方法測定藥瓶的半徑,則藥瓶的半
徑 R= m。接著向瓶內倒入一定量的水,測出水面高度為 L1;
然后堵住瓶口,將瓶倒置后測出水面離瓶底的高度為 L2,如圖乙所
示,則藥瓶容積的表達式為 V= (用字母表示,不
代入已知數據)。
9.25 
πR2(L1+L2) 
(第13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4. 有一個T形工件,如圖所示。小明同學覺得上面一橫(ab)的長度小
于下面一豎(cd)的高度。你用什么來檢驗他的結論是否正確?
答: ;檢驗結果是上面一橫的長
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面一豎的高度;從以
上的經歷中,你能悟出什么道理?答:

用刻度尺測量(或用圓規比較) 
等于 
有時感覺是不可靠的(或要準
確判斷需進行測量,合理即可) 
(第14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5. 人的身體中藏有很多“尺”,比如人站立時身高大約是腳長的7倍。
小明同學穿40碼的鞋子,長度與鞋碼的換算關系是鞋長=(鞋
碼單位為碼,鞋長單位為cm),則小明的鞋長約為 cm,小明的
身高約是 m。
25 
1.7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6. 小明同學用一把刻度均勻的米尺,量得一方桌的邊長為0.980 m,后
來把此米尺與標準尺對比,發現此米尺實際長度為1.002 m,則方桌邊
長的真實值為( B )
A. 1.000m B. 0.982m
C. 1.020m D. 0.978m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共19張PPT)
第4節 速度的測量
第一章 機械運動
01
基礎進階
02
素能攀升
03
思維拓展


1. 如圖所示,小球在水平面上做直線運動,每隔0.2s記錄一次小球運動
的位置,則小球從D點運動到F點所經過的路程為 cm,該過程
的平均速度為 m/s。請你說明小球由A到F的過程不是做勻速直線
運動的理由: 。
(第1題)
8.00 
0.2 
相等的時間內通過的路程不相等 
1
2
3
4
5
6
7
8
2. 如圖所示為小松百米賽跑時的情景,小松跑完百米用時 s,他
全程的平均速度為 m/s。
(第2題)
12.5 
8 
1
2
3
4
5
6
7
8
3. 甲、乙兩物體的運動軌跡被頻閃相機拍下(每隔0.02s發生一次曝光留
下物體影像),從兩物體運動的軌跡s(如圖所示)來看:
(第3題)
(1) 甲、乙相比, 物體更接近勻速直線運動。
(2) 這段路程,乙物體的運動時間是 s。
甲 
0.06 
(3) 物體的平均速度較大,因為運動相同的路程, 用的
時間較短。
乙 
乙 
1
2
3
4
5
6
7
8
4. (多選題)如圖所示,小麗要測量小車從A點滑到C點的過程中,小
車通過AB、BC、AC段的平均速度,圖中方框內的數字是小車到達A、B、C三處時電子表的顯示。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D )
A. 實驗中應使斜面保持較大的坡度,可以快速完成實驗
B. 實驗中小車下半段的平均速度大于上半段的平均速度
C. 根據圖中的信息可知,小車從A點到C點所用的時間tAC=3s
D. 如果小車未到達C點就停止計時,那么測得的平均速度vAC會偏小
(第4題)
AD
1
2
3
4
5
6
7
8
5. (2024·石家莊期末)小東和同學一起搭建了如圖所示的斜面來測量
小球運動的平均速度。
(第5題)
1
2
3
4
5
6
7
8
路 段 距離s/cm 運動時間t/s
AB 50.00 0.60
BC 50.00 0.40
CD 50.00 0.80
DE 100.00 2.80
通過分析表中的數據可知,小球沿斜面頂端下滑到斜面底端做的是 (填“勻速”或“變速”)運動。
變速
(1) 他們先用刻度尺進行了測量,然后從A點開始靜止釋放小球,最
終停在E點。用電子秒表分別測量小球經過B、C、D、E各點的時間。
整理實驗數據并記錄在表中。
1
2
3
4
5
6
7
8
(2) 通過小東的測量數據可以判斷,小球在水平面上CD段的平均速
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水平面上全程的平均
速度。
(3) 小球在AC段運動的平均速度為 m/s。
(4) 小球從A點運動到E點的過程中,在 點的速度最大。實驗中
為減小時間測量的誤差,應使斜面保持較 (填“大”或“小”)
的坡度。
大于 
1.00 
C 
小 
(第5題)
1
2
3
4
5
6
7
8
6. (2024·西安三模)小明“探究氣泡的運動規律”時,在內徑約為1cm、長為60 cm的玻璃管中注入水,管內留一個小氣泡后封住開口,將
玻璃管翻轉后豎直放置,觀察氣泡的運動情況,如圖甲所示。氣泡的運
動快慢到底與哪些因素有關呢?他做出了如下猜想:
 
(第6題)
1
2
3
4
5
6
7
8
猜想一:跟氣泡的大小有關。
猜想二:跟玻璃管的傾角有關。
實驗中,小明等氣泡運動一段路程到達零刻度位置處時,用秒表測出氣
泡從零刻度運動到每一個刻度處所用的時間,測得的數據如表一所示。
表 一
從零刻度開始經過的路程s/cm 0 10 20 30 40
從零刻度開始計時的時間t/s 0 1 2 3 4
(1) 分析表一中的數據可知,玻璃管中上升的氣泡做的是
運動。根據氣泡運動的規律,當氣泡運動到35 cm處時,所用時間
為 s。
勻速直線
3.5 
1
2
3
4
5
6
7
8
(2) 同組的小亮同學發現,實驗過程中時間測量不是很準確,為便于
準確測量,應使氣泡在管內運動得較 (填“快”或“慢”)。
小亮改進實驗裝置(如圖乙所示),進行了新的探究。為了便于研究,
他在玻璃管上做上記號A、B,測出氣泡經過AB段的時間。實驗數據記
錄如表二所示。
慢 
1
2
3
4
5
6
7
8
表 二
氣泡長度為1cm 實驗序號 1 2 3 4 5
傾角 15° 30° 45° 60° 90°
t/s 15. 8 14.1 13.7 17.7 29.8
氣泡長度為2cm 實驗序號 6 7 8 9 10
傾角 15° 30° 45° 60° 90°
t/s 22.5 14.9 12.2 13.8 19.9
1
2
3
4
5
6
7
8
氣泡長度為4cm 實驗序號 11 12 13 14 15
傾角 15° 30° 45° 60° 90°
t/s 18.2 16.1 12.5 13. 5 19.1
(3) 實驗中,除刻度尺、秒表外,還需要的測量器材有 。
(4) 分析表中的數據,可以發現,當氣泡長度相同,傾角變大時運動
速度 (填變化規律)。為了發現氣泡運動的快慢隨氣
泡大小的變化關系,小亮通過測算作出了氣泡的速度v與氣泡長度l的關
系圖像,如圖丙所示,其中圖線 (填“a”“b”或“c”)描繪的
是傾角為15°時氣泡運動的規律。
量角器 
先變大后變小 
a 
(5) 通過表格數據分析,在小明的實驗中想讓氣泡運動得最慢,應
該 。
保持玻璃管豎直放置,讓氣泡盡可能小一些 
1
2
3
4
5
6
7
8
7. (2024·西安校級期中)如圖(a)所示為某聲速測量儀器的使
用說明書,圖(b)為實驗裝置圖,參考裝置圖閱讀使用說明書后回
答問題。
(第7題)
使用說明書
1. 甲、乙是聲信號采集器。
2. 復位后用小錘敲打銅鈴,聲音被甲、乙接收。
3. 液晶顯示屏顯示甲、乙接收到信號的時間差,單位為毫秒(ms)。
(a)
1
2
3
4
5
6
7
8
(1) 若把銅鈴放在甲、乙的中點,即s1=s2,則液晶顯示屏的示數
為 ms。
(2) 把銅鈴放在甲、乙之間,已知s1=20 cm,s2=60 cm,液晶顯示屏
上顯示1.25×10-3 s,則此時聲速約為 m/s。
(3) 若一名同學將銅鈴放到甲的左邊,并與甲、乙在一條直線上,將
銅鈴遠離甲,則液晶顯示屏上的數值 (填“變大”“變小”或
“不變”)。
0 
320 
不變 
1
2
3
4
5
6
7
8
8. (2024·揚州期末)在“比較紙錐下落的快慢活動”中:
(1) 剪兩個等大的圓紙片,其中一個圓紙片裁去的扇形的圓心角比另
一個大,做成兩個錐角不等的紙錐,將這兩個紙錐從同一高度處同時釋
放,根據 (填“錐角大的紙錐先落地”或“錐
角小的紙錐先落地”)的現象可以判斷錐角 (填“大”或“小”)的紙錐下落得快。
錐角小的紙錐先落地 
小 
(2) 如果將兩個紙錐從不同的高度處同時釋放,比較紙錐運動快慢的
方法是先測出紙錐下落的時間和下落的 ,計算出速度。
(3) 在測量過程中,發現下落的時間較難測出,可采取的措施是

高度 

大下落高度 
1
2
3
4
5
6
7
8
(4) 如圖甲所示兩個等大的圓紙片,裁去一個扇形,做成圖乙所示的
A、B兩個錐角不等的紙錐。將兩個錐角不同的紙維從同一高度同時釋
放時,應該選擇圖 (填“Ⅰ”或“Ⅱ”)所示的位置。
(第8題)
Ⅰ 
1
2
3
4
5
6
7
8
(第8題丙)
A. B.
C. D.
(5) 如圖丙所示為用閃光照相機拍下的紙錐運動照片,照相機每隔0.2 s
曝光一次,則下列速度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圖像中,能反映紙錐下落運
動的情況的是 (填字母)。
A 
1
2
3
4
5
6
7
8(共15張PPT)
第2節 運動的描述
第一章 機械運動
01
基礎進階
02
素能攀升
03
思維拓展


1. 有下列變化:① “光盤”行動;② 小樹在長高;③ 太陽升上天
空;④ 鐵生銹了;⑤ 人們的思想與時俱進;⑥ 蘋果腐爛。以上變
化中,屬于機械運動的是 ;不屬于機械運動的是
。(填序號)
③ 
①②④⑤
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2021年9月20日,長征七號遙四運載火箭搭載天舟三號貨運飛船點火
升空。在火箭直沖云霄的過程中,以地球為參照物,天舟三號是
的;天舟三號與火箭成功分離后,與天和核心艙成功對接,此時以天和
核心艙為參照物,天舟三號是 的。(填“運動”或“靜止”)
運動
靜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關于參照物,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C )
A. 我們看到月亮在云朵里穿行,是以月亮作為參照物的
B. 航天員在飛船中感覺艙內物體均靜止,是以太陽作為參照物的
C. 我們看到五星紅旗徐徐升起,是以旗桿作為參照物的
D. 任何情況下,都應選地面作為參照物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4. (2024·成都二模)如圖所示,戰斗機正從航母上起飛。起飛時,如
果說該戰斗機上的飛行員是靜止的,那么所選擇的參照物是( D )
A. 航母甲板
B. 甲板上的引導人員
C. 遼闊的海面
D. 該戰斗機
(第4題)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5. 小明陪著媽媽在一條街道上散步時,先后連續拍了兩張遠處的街景照
片,如圖所示。若以地面為參照物,則大卡車是向 (填“左”或
“右”)運動的;若以小轎車為參照物,則大卡車是向 (填“左”或“右”)運動的;若以路燈為參照物,馬路旁的樹木是 (填“運動”或“靜止”)的。
左 
右 
靜止
 
(第5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6. (2024·欽州一模)如圖所示為杭州亞運會田徑賽場上機器狗幫助裁
判員運送鐵餅的場景。在機器狗背負鐵餅跑離裁判員的過程中,下列說
法中,正確的是( B )
A. 以鐵餅為參照物,地面是靜止的
B. 以鐵餅為參照物,機器狗是靜止的
C. 以裁判員為參照物,鐵餅是靜止的
D. 以裁判員為參照物,機器狗是靜止的
(第6題)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7. 如圖所示,關于甲、乙兩車相對于房子的運動情況,下列說法中錯誤
的是( C )
A. 甲車可能靜止不動
B. 乙車一定向左運動
C. 甲車一定向右運動
D. 甲車可能向左運動
(第7題)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8. (2023·鹽城濱海模擬)2022年9月1日,問天實驗艙的機械臂托舉航
天員送往指定位置執行出艙活動任務時的情景如圖所示。在托舉運送過
程中,如果認為出艙的航天員是靜止的,那么所選的參照物可能是
( D )
A. 艙內另一名航天員 B. 問天實驗艙艙體
C. 文昌航天發射場 D. 機械臂的限腳器
(第8題)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9. 駕駛汽車的司機都有這樣的體會,堵車時,由于夾在其他車輛間,明
明腳踩著剎車,卻總感覺到自己在移動,嚇得再次猛踩剎車。產生這種
錯覺的原因是( B )
A. 選自己為參照物了
B. 選旁邊移動的車輛為參照物了
C. 剎車短暫失靈了
D. 開車的司機太疲勞了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0. (2024·無錫二模)2024年探月工程四期鵲橋二號中繼星由長征八
號遙三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升空。下列說法中,正
確的是( D )
A. 以地面為參照物,發射塔是運動的
B. 以艙內的航天員為參照物,發射塔是靜止的
C. 以發射塔為參照物,火箭是靜止的
D. 以艙內的航天員為參照物,火箭是靜止的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1. 古人在諸多文學作品中已經顯露出對自然規律的思考,例如,葛洪
的《抱樸子》有云:“游云西行,而謂月之東馳。”關于其中運動的描
述,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C )
A. “游云西行”是指詩人觀察到云相對大地在向西運動
B. “月之東馳”是指月亮相對于云向東運動
C. 詩句可以說明詩人觀察時云和月亮一定都在運動
D. 詩句描述的現象體現了運動描述的相對性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2. ★“五一”國際勞動節期間,小靜乘汽車到姥姥家去度假,汽車在平
直公路上行駛,如圖所示。小靜感覺遠處的村莊相對于電線桿在
向 (填“前”或“后”)運動;近處的小樹相對于電線桿在
向 (填“前”或“后”)運動;電線桿周圍的景物看起來好像在
繞電線桿按 (填“順”或“逆”)時針方向轉動。
前 
后 
順 
(第12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3. 飛機水平飛行時,飛行員從右側舷窗看到如圖甲所示的“天地分界
線”。當飛行員從右側舷窗看到的“天地分界線”如圖乙所示時,飛機
可能在( B )
  
(第13題)
A. 斜向上爬升 B. 斜向下俯沖
C. 豎直向上爬升 D. 豎直向下俯沖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共27張PPT)
第一章復習
第一章 機械運動
01
知識體系構建
02
高頻考點突破
03
綜合素能提升


考點一  測量的特殊方法
典例1 (2024·重慶段考)如圖所示的長度測量中,不合理的是( C )
   
C
  
(典例1圖)
A. 圖甲中測出輪子的周長L,再讓輪子沿某場地滾一周,記錄輪子滾動的圈數n,則該場地的周長為nL
B. 圖乙中用一根沒有彈性的棉線與地圖上的路線重合,測出重合的棉線長度,再乘比例尺得到實際線路長度
C. 圖丙中使用三角尺和刻度尺多次測出硬幣的直徑,求平均值,減小誤差
D. 圖丁中把金屬絲在鉛筆上密繞N圈,測出線圈長度L,則金屬絲直徑D=
跟蹤訓練
1. (2024·青島期中)小明在“長度的測量”實驗中:
(1) 圖甲中圓的直徑是 cm。
 
(第1題)
1.55 
(2) 為了測出一條厚薄均勻的紙帶的厚度,他把紙帶緊密地環繞在圓
柱形鉛筆上,如圖乙所示,紙帶環繞了n圈,則紙帶厚度的表達式
為 。實驗時,紙帶需緊密地環繞在鉛筆上,否則會
使測量值 (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D2-D1) 
偏大 
2. (2024·廈門期中)如圖所示為從高空俯拍到的一條彎彎的道路的
照片,我們可以使用多種方法巧妙粗略地測出照片中道路的長度。其中
一種方法如下(測量先后順序已被打亂),正確的測量順序是( D )
(第2題)
① 取一圓規,將它的兩腳張開0.3 cm。
② 計算圖上道路的長度為n×0.3 cm。
D
③ 數出道路被分成的段數n。
④ 用圓規在圖上將所要測量的道路分段,每段長度為0.3 cm。
A. ①②③④ B. ④③②①
C. ③④①② D. ①④③②
考點二  參照物及其選擇
典例2 (2024·襄陽期末)甲、乙、丙三人各乘一臺升降機,甲看見
樓房在勻速上升,乙看見甲在勻速上升,甲看見丙在勻速下降,則他們
相對于地面的運動情況有以下說法:
① 甲上升; ② 乙下降,但比甲快; ③ 乙下降,但比甲慢; ④ 丙下降,但比甲快; ⑤ 丙上升,但比甲慢; ⑥ 甲在勻速下降。
這些說法中,正確的是( B )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②⑤⑥ D. ②③④
B
跟蹤訓練
3. (2024·西安期末)一條平直的南北方向的公路上,甲、乙、丙三輛
汽車依次向北行駛,乙車最快,甲、丙兩車快慢相同。下列說法中,錯
誤的是( B )
A. 以甲車為參照物,乙車向北行駛
B. 以乙車為參照物,甲車向北行駛
C. 以甲車為參照物,丙車靜止不動
D. 以乙車為參照物,丙車向南行駛
B
4. (2024·合肥期中)圖示為一列正在緩慢進站并載有乘客的地鐵,小
李同學坐在座位上。在進站過程中,下列關于該地鐵和小李同學的敘
述,正確的是( C )
A. 小李同學相對站臺是靜止的
B. 小李同學以座位為參照物,他是運動的
C. 以站臺為參照物,地鐵和小李是運動的
D. 小李以地鐵為參照物是靜止的,相對站臺又是運動的,
說明運動和靜止具有絕對性
(第4題)
C
考點三  與速度相關的圖像問題
典例3 (2024·九江期中)汽車在公路上以36 km/h的速度做勻速直線
運動,駕駛員發現前方路口信號燈轉為紅色,經0.5 s反應時間后開始踩
剎車,汽車車速v隨時間t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從剎車開始到汽車停
止,汽車的平均速度為5 m/s,則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D )
D
(典例3圖)
A. 在0.5 s的反應時間內汽車前進了10 m
B. 開始剎車后1 s,汽車的速度為5 m/s
C. 從信號燈轉為紅色起到汽車停止,汽車共前進了5 m
D. 從信號燈轉為紅色起到汽車停止,汽車的平均速度為6.67 m/s
跟蹤訓練
5. (2024·新鄉期中)甲、乙兩車在同一平直路面上從同一地點同時向
東行駛,如圖所示為它們的速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下列說法中,正確
的是( A )
A. 在0~4 s內,甲車做勻速直線運動
B. A點表示甲、乙兩車的路程相同
C. 在t=4 s時,乙車超越了甲車
D. 在0~2 s內,以甲車為參照物,乙車向東運動
(第5題)
A
6. 四輛小車從同一地點向同一方向運動的情況分別如圖所示,下列說法
中,正確的是( C )
  
(第6題)
C
A. 甲車做直線運動,乙車做曲線運動
B. 這四輛車均從靜止開始運動
C. 在0~t2時間內,丙、丁兩車在t2時刻相距最遠
D. 在0~t2時間內,丙、丁兩車間的距離先增大后減小
考點四  平均速度
典例4 (2024·成都期中)佳佳在跑步過程中,若前一半路程的速度
為5 m/s,后一半路程的速度為3 m/s,則佳佳全程的平均速度為
( A )
A. 3.75 m/s B. 4 m/s
C. 3.25 m/s D. 4.5 m/s
A
跟蹤訓練
7. (2024·臨沂期末)小明在百米賽跑中第1 s內通過的路程是3 m,第2s
內通過的路程是5 m,第3 s內通過的路程是7 m,則他( A )
A. 前2 s內的平均速度為4 m/s
B. 前3 s內的平均速度為6 m/s
C. 第2 s內的平均速度為4 m/s
D. 第3 s內的平均速度為2.3 m/s
A
8. (2024·運城期末)小露駕駛汽車在一條公路上單向直線行駛,前
一半路程用去總時間的,最后用總時間的駛完后一半路程,若已知汽
車在全程的平均速度為60 km/h,則前一半、后一半路程內的平均速度
分別為( A )
A. 75 km/h,50 km/h
B. 50 km/h,75 km/h
C. 72 km/h,48 km/h
D. 48 km/h,72 km/h
A
1. a、b兩輛小車從同一地點沿相同方向出發,圖甲是a車運動的s-t圖
像,圖乙是b車運動的v-t圖像。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C )
  
(第1題)
C
A. 第4 s末,a、b兩小車相遇
B. 2~4 s內,a車靜止
C. 第5 s末,a、b兩車相距25 m
D. 0~4 s內,a車的平均速度等于b車的平均速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 如圖所示記錄了甲、乙兩輛汽車在平直公路上行駛時,某段時間內的
運動過程。關于甲、乙兩車的運動情況,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D )
A. 前10 s內甲車運動的路程小于乙車運動的路程
B. 乙車到達600 m處所用時間小于甲車所用時間
C. 乙車在做勻速直線運動
D. 甲、乙兩車在40 s內的平均速度相同
(第2題)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 用如圖所示的方式測量鉛筆的長度。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 )
A. 該圖示測量方法不對,一定要從刻度尺的零刻度線開始測量
B. 該刻度尺的分度值為0.1 cm,測得鉛筆的長度為3.50cm
C. 因為使用了三角尺,所以讀數時視線不用正對尺面
D. 多次測量取平均值是為了避免誤差
(第3題)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4. 某運動員參加百米賽跑時,起跑的速度為8 m/s,中途的速度為7m/s,
若他的成績為12.5 s,則他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為( C )
A. 9 m/s B. 8.67 m/s
C. 8 m/s D. 12 m/s
C
5. 物體沿直線運動了10 s,前4 s內通過了32 m的路程,后6 s內通過了60m
的路程,則它在10 s內的平均速度是( D )
A. 8 m/s B. 10 m/s
C. 9 m/s D. 9.2 m/s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6. 甲、乙兩車都做勻速直線運動,它們的速度之比是4∶3,通過的路程
之比是2∶1,則通過這段路程甲、乙兩車所用的時間之比是 。
若甲車改做變速直線運動后,開始行駛40 m用了10 s,后以5 m/s的速度
又行駛了10 s,則甲車全程的平均速度為 m/s。
3∶2 
4.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7. 如圖所示,為了讓讀數更精確,應選擇 (填“甲”或“乙”)
刻度尺,所測物體的長度為 cm;秒表的讀數是 s。
(第7題)
乙 
2.80 
3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8. 如圖所示為一小球從A點沿直線運動到F點的頻閃照片。若頻閃照相
機每隔0.2 s閃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從A點到F點是做
(填“勻速”或“變速”)直線運動,小球從A點到E點的平均速度
為 cm/s。
(第8題)
變速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9. 如圖甲所示,用水平力推水平地面上的物體。小明推動物體的v-t圖
像如圖乙所示,物體在0~6 s內的平均速度是 m/s(結果保留兩
位小數);小崔推動物體的v-t圖像如圖丙所示,物體在2~5 s內移動
的距離為 m。
 
0.33 
30 
(第9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0. 小明家住在高層建筑的21層,他坐電梯上樓,電梯從1樓運行到5樓
時,用時4 s,因上下乘客在5樓停了10 s,接著又用了16 s運行到21樓,
則電梯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km/h(設每層樓高為3 m);甲、乙兩
物體都在做勻速直線運動,若它們通過的路程之比為3∶2,所用的時間
之比是2∶3,則甲、乙兩物體的速度之比是 。
7.2 
9∶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1. 如圖所示,某伐木工伐完木后從山坡上往下走,當他走到B處時,渾
然不知此時斜坡上A處正有一段圓木滾下來,而他以1.2 m/s的速度繼續勻速朝C處走去,已知AB段長為60 m,如果圓木從A處滾到C處停下,用時
21 s,圓木全程的平均速度為4 m/s。
(第11題)
(1) 請你描述圓木全程的速度變化。
解:(1) 圓木在沿斜坡向下滾的過程中,速度變大,做加速運
動,在BC段,速度減小,做減速運動,故圓木全程的速度變化為先
加速后減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 求BC段的距離。
解: (2) 圓木從A處滾到C處停下,全程的距離sAC=vACt=4 m/s×21 s=84 m,則sBC=sAC-sAB=84 m-60 m=24 m。
(3) 伐木工會不會被圓木撞到?
解: (3) 伐木工21 s前進的距離s=vt=1.2 m/s×21 s=25.2 m>24 m,所以不會被圓木撞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岳阳市| 弥渡县| 都安| 澎湖县| 西贡区| 南丰县| 子长县| 安国市| 巨鹿县| 梨树县| 海城市| 高台县| 丰都县| 兰坪| 南靖县| 土默特右旗| 泸定县| 西林县| 桐庐县| 喜德县| 平潭县| 策勒县| 宁河县| 安阳县| 雅江县| 吐鲁番市| 襄城县| 广元市| 册亨县| 藁城市| 蒲城县| 宁安市| 苏尼特左旗| 南昌县| 绍兴市| 横山县| 淄博市| 雷山县| 和平区| 丰县| 洛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