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六章 質量與密度 全章習題課件 2024-2025學年-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級上冊(共7份打包)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六章 質量與密度 全章習題課件 2024-2025學年-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級上冊(共7份打包)

資源簡介

(共20張PPT)
第3節 測量液體和固體的密度
第六章 質量與密度
01
基礎進階
02
素能攀升
03
思維拓展


1. 小瑤用托盤天平測得藥液和藥瓶的總質量為60g,然后將一部分藥液
倒入量筒中,如圖甲所示,最后將藥瓶放在天平上稱剩余的質量,天平
平衡時如圖乙所示。量筒中藥液的體積是 m3,量筒中藥液
的質量是 g,則藥液的密度為 kg/m3。
 
(第1題)
2×10-5 
31.4 
1.57×103 
1
2
3
4
5
6
7
8
9
10
2. (2024·鹽城段考)冰的密度為0.9×103 kg/m3。冰塊吸熱后有4 dm3
的冰熔化成水,則熔化成水的質量為 ,在“測量物質密度”
的實驗中,實驗原理是 。該實驗與“探究物質質量與體積關
系”實驗所需要的測量儀器 (填“相同”或“不同”)。
3.6 kg 
ρ= 
相同 
1
2
3
4
5
6
7
8
9
10
3. (2023·大慶)小明同學測量某一實心復合材料塊的密度,測材料塊
質量所用的托盤天平平衡時,右盤所加砝碼及游碼的位置如圖甲所示,
則材料塊的質量為 g;按照圖乙和圖丙所示,通過觀察量筒水
位的變化,可獲得該材料塊的體積,若按照圖丙中眼睛從B處讀數,會
導致所測密度 (填“偏大”“偏小”或“無誤差”); 糾正
錯誤后, 材料塊的密度是 kg/。
26.4 
偏小 
 
(第3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4. (2024·西安校級段考)雪在外力擠壓下可形成冰,這表明雪的密
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冰的密度。小華利用冰
的密度(ρ冰),使用如下方法來估測積雪的密度:利用平整地面上的積
雪,腳向下用力踩在雪上,將雪踏實成冰并形成一個下凹的腳印,然后
測量腳印的深度h和積雪原來的厚度H,就可以估測出積雪的密度。請寫
出雪的密度的表達式: (用已知物理量符號表示)。若
實驗時雪沒有踩踏實,則所測雪的密度將 (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小于 
 
偏大 
(第4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5. (2024·曲靖段考)學習完密度的相關知識,小明同學想測量陳醋的
密度,現有以下實驗步驟,則該步驟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D )
① 用天平稱出剩余陳醋和燒杯的質量m1。
② 用天平測出陳醋和燒杯的總質量m2。
③ 將適量的陳醋倒入量筒中,測出量筒中陳醋的體積V。
④ 算出量筒中陳醋的質量m=m2-m1。
⑤ 根據密度公式 ρ= 算出陳醋的密度。
D
A. ③②①④⑤ B. ②①④③⑤
C. ①④③②⑤ D. ②③①④⑤
1
2
3
4
5
6
7
8
9
10
6. (2024·臨沂)2024年5月12日,臨沂日報以《時光奔涌日日新沂蒙
風光處處好》為題,報道了臨沂市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具體做法,其中
采用原位生態凈化槽凈化農村生活污水是鄉村生態振興的有效措施。小
明想知道經過凈化槽凈化后的水的密度,他進行了如下測量。
(1) 將一臺能正常使用的托盤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指針的位置如圖
甲所示,向左調節平衡螺母,但始終未能將天平調平衡,原因是

   
(第6題)
游碼
未移到稱量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上 
1
2
3
4
5
6
7
8
9
10
(2) 將天平調平衡后,先測空燒杯的質量,天平平衡時,右盤中的砝
碼和稱量標尺上游碼的位置如圖乙所示,則空燒杯的質量為 g。
32.6 
(3) 將適量的凈化后的水倒入燒杯中,并通過燒杯上的刻度直接讀出
水的體積為50mL,然后用天平測出燒杯和水的總質量為78.2g,則凈化
后的水的密度為 g/cm3,此測量值誤差太大,主要原因是


0.912 

杯上的刻度分度值較大,使得直接讀出的水的體積與真實值相比誤差較
大 
   
(第6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4) 將燒杯中的水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圖丙所示,則水的體積
為 mL。利用這一數據計算出凈化后的水的密度 (填
“大于”“小于”或“等于”)其真實值。
45 
大于 
   
(第6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7. (2024·廣東)小明摘來李子,用天平、量筒和水測量李子的密度。
(1) 調節天平時,應先將游碼移至標尺的 處,然后調節
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 用天平測量李子的質量,當天平平衡時,右盤中的砝碼和標尺上
游碼的位置如圖甲所示,李子的質量為 g;用量筒和水測得李子
的體積為40cm3,則李子的密度為 g/cm3。
(第7題甲)
零刻度線 
44 
1.1 
1
2
3
4
5
6
7
8
9
10
(3) 完成上述實驗后,在不用量筒的情況下,小明利用天平、燒杯和
該李子測量涼茶的密度,實驗步驟如下:
① 在燒杯中加入適量的涼茶,如圖乙所示,并在燒杯上標記此時液面
的位置M1,測得涼茶和燒杯的總質量為240g。
② 將李子放入涼茶中,李子沉底,如圖丙所示,在燒杯上標記此時液
面的位置M2。
 
(第7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③ 取出李子,然后向燒杯中加涼茶,使液面上升至位置 ,測得
此時涼茶和燒杯的總質量為282g。根據實驗數據,可得涼茶的密度
為 g/cm3。從燒杯中拿出李子時會帶出一些涼茶,這對涼茶密度
的測量結果 (填“有”或“無”)影響,原因是

M2 
1.05 
無 
取出李子后向
燒杯中加涼茶使液面上升至位置M2時已經將被帶走的涼茶補齊了 
(第7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8. (2023·常州)“商鞅方升”是上海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其容積是秦
朝統一實施的體積標準——方升。方升有多大呢?小組同學對其復制品
展開容積測量,如圖所示,步驟如下:
① 用天平測得空“商鞅方升”復制品的質量。
② 將“商鞅方升”復制品內裝入沙子直至沙子上表面與“商鞅方升”
復制品上表面齊平,測得“商鞅方升”復制品與沙子的總質量。
③ 用小勺將沙子取出一部分裝入量筒,測得“商鞅方升”復制品與剩
余沙子的總質量。
④ 測得量筒內沙子的體積。
 
(第8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 秦朝統一實施的體積標準——方升,相當于現代的 L。
0.202 
 
(第8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2) 實驗后,小明評價剛才的測量過程,認為步驟較多,他設想:水
的密度已知(ρ水=1×103 kg/m3),上述步驟中用水代替沙子,只要完
成步驟 (填上述步驟序號的一個或多個),就能測出“商鞅方
升”復制品的容積。小組同學討論后認為,小明的設想實際操作性不
佳,表現在


①② 
當“商鞅方升”復制品裝滿水后,測量“商鞅方升”復制
品和水的總質量時,需要讓天平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時容易把“商鞅方
升”復制品中水灑出 
 
(第8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9. (2023·云南)媽媽制作了一杯奶茶,小明想知道奶茶的密度,他將
奶茶帶到實驗室進行了測量。
(1) 將托盤天平放在 工作臺上,將游碼移至標尺左端的
處,當橫梁靜止時,指針位置如圖甲所示,應將平衡螺母
向 調節,直到指針對準分度盤的中央刻度線處。
   
(第9題)
水平 

刻度線 
右 
1
2
3
4
5
6
7
8
9
10
(2) 小明進行了如下操作:
① 將適量奶茶倒入燒杯中,用托盤天平測出奶茶和燒杯的質量m1=188.2 g。
② 將燒杯中的部分奶茶倒入量筒中,如圖乙所示,測出奶茶的體積
V= mL。
③ 用托盤天平測量燒杯和剩余奶茶的質量,如圖丙所示,
m2= g。
80 
104.2 
(第9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3) 根據實驗數據,計算出奶茶的密度ρ= g/cm3。
(4) 在步驟②中,有少量的奶茶附著在量筒液面上方的內壁上,測得
的奶茶密度比真實值 (填“大”或“小”)。燒杯中剩余奶茶的
密度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1.05 
大 
不變 
(第9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0. a、b兩個小球分別由ρ甲=4 g/cm3、ρ乙=5 g/cm3的甲、乙兩種材料制
成,兩小球質量之比為ma∶mb=6∶5,體積之比為Va∶Vb=3∶4,則下
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D )
D
A. 若只有一個球是空心,則a球是空心的
B. 若兩球均是空心的,a球的空心部分體積可能比b球的空心部分體積大
C. 若只有一個球是空心,將空心球的空心部分裝滿酒精后,b球總質量大
D. 若只有一個球是空心,則空心球的空心部分與實心部分體積之比為1∶1
1
2
3
4
5
6
7
8
9
10(共18張PPT)
專題特訓(六) 特殊方法測密度
第六章 質量與密度
類型一 等效替代法測密度
1. (2023·宿遷)小明利用托盤天平和圖甲所示的注射器測量雞蛋清的
密度。
 
(第1題)
(1) 將天平放在 臺面上,把 移至標尺的零刻度線
處,發現指針靜止時的位置如圖乙所示,應將平衡螺母向 端調
節,直至天平橫梁平衡。
水平 
游碼 
右 
1
2
3
4
5
6
7
(2) 接下來進行了如下操作:
A. 用天平測出注射器的質量為10 g。
B. 用注射器吸取部分雞蛋清,從注射器上讀出體積為16 mL。
C. 用天平測出雞蛋清和注射器的總質量為m,如圖丙所示,m= g。
26.8 
(3) 根據以上數據可知,雞蛋清的密度ρ= g/cm3。實驗結束
后,小明發現注射器的尖端還有一點小“空隙”,“空隙”里也充滿了
雞蛋清,這會導致測得的密度比真實值偏 。
1.05 
大 
 
(第1題)
1
2
3
4
5
6
7
2. (2024·衡水期末)受《曹沖稱象》故事的啟發,小明在家利用
量筒、碗、水盆和足量的水(密度為ρ水)、油性筆等,測量鵝卵石
的密度。
(1) 小明同學設計的實驗步驟如下,請將步驟④補充完整:① 如圖甲
所示,將鵝卵石放入空碗中,再把碗放入盛有水的水盆中,用油性筆在
碗外壁上標記水面的位置;② 如圖乙所示,往量筒內倒入適量的水,
記下量筒中水的體積V1;③ 如圖丙所示,取出碗中的鵝卵石并放入量
筒中,記下鵝卵石和水的總體積V2;④ 如圖丁所示,將量筒中的水慢
慢倒入水盆中的空碗內,直到標記處與碗外水面 ,記下量筒中
鵝卵石和剩余水的總體積V3。
相平 
  
(第2題)
1
2
3
4
5
6
7
(2) 由實驗得出,鵝卵石的體積V= ;鵝卵石的質量
m= ;鵝卵石密度的表達式ρ= 。
(用V1、V2、V3和ρ水表示)
(3) 若在步驟④中將量筒中的水倒入水盆中的空碗內時,有部分水掛
在量筒的內壁上,則所測得的鵝卵石的密度會 (填“偏大”或
“偏小”)。
V2-V1 
ρ水(V2-V3) 
 
偏大 
  
(第2題)
1
2
3
4
5
6
7
(4) 小明測算鵝卵石質量時使用了下列三種物理方法中的 (填
字母)。
A. 控制變量法
B. 等效替代法
C. 類比法
B 
  
(第2題)
1
2
3
4
5
6
7
類型二 針壓法或下墜法測密度
3. 測量密度小于水的不規則固體密度的方法:
(1) 針壓法:① 用天平測出物體的質量為m;② 在量筒中裝入適量的
水,記錄水的體積為V1;③ 將物體放入量筒中,用細針將物體壓入水
面下,記錄此時水面所對應的刻度為V2;④ 物體的密度ρ= 。
 
(2) 下墜法:① 用天平測出物體的質量為m;② 在量筒中裝入適量的
水,用細線將鐵塊系在被測物體的下面,只將 浸沒在量筒內的
水中,記錄此時水面所對的刻度值為V1;③ 將鐵塊與物體都浸沒在量
筒內的水中,記錄此時水面所對的刻度值為V2;④ 物體的密度
ρ= 。
鐵塊 
 
1
2
3
4
5
6
7
4. 某同學用天平測出一金屬塊的質量為42g,為測其體積,他選用了溢
水法,他先測出一個空燒杯的質量為20g,再把該金屬塊浸沒在裝滿水
的溢水杯中,測出燒杯和溢出水的總質量為32g,則該金屬塊的密度
為 kg/m3。若將該金屬塊浸沒在盛滿酒精的溢水杯中,則從
杯中溢出的酒精的質量為 g。(ρ酒精=0.8×103kg/m3)
3.5×103 
9.6 
類型三 溢水法測密度
1
2
3
4
5
6
7
5. 在石油開采、運輸和使用過程中,泄漏和排放石油會引起石油污染。
生活中常采用物理吸附的方法來回收石油。小明用天平、量筒和石油等
器材測量能夠吸收石油的某干燥固體的密度。
(第5題)
(1) 他將固體放于天平左盤,往右盤增減砝碼并移動游碼直至天平再
次平衡。右盤砝碼和游碼所對刻度如圖甲所示,由圖甲可知該固體的質
量為 g。
23.6 
1
2
3
4
5
6
7
(2) 他將固體用體積忽略不計的保鮮膜包裹嚴密,放入盛有50 mL石
油的量筒中,靜止時液面如圖乙所示,由此算出該固體的密度
為 g/cm3。
2.36 
(3) 接下來,小明又測量了石油的密度,他用體積可忽略不計的細鐵
絲伸進量筒,將保鮮膜戳破幾個洞,便于固體吸收石油,已知固體吸收
石油后體積不變,等固體充分吸收石油后量筒中液面在56 mL刻度線
處,取出固體擦干表面后用天平測得其質量為26.8 g(仍使用圖甲的砝
碼),則固體吸收了 cm3的石油,石油的密度為 g/cm3。
4 
0.8 
(第5題)
1
2
3
4
5
6
7
(4) 小明重新檢查整個實驗,發現天平稱量時使用的20 g砝碼有一個
小缺口,則所測得的石油的密度 (填“偏大”“偏小”或“不
變”)。
不變 
(5) 小明單獨拿出一個燒杯,如圖丙所示,將其裝滿石油后測出燒杯
和石油總質量為m1,小心放入一個質量為m的物體A后清理外壁,測得
總質量為m2;繼續小心放入另一個質量也為m的物體B后再清理燒杯外
壁,測得此時總質量為m3,則物體A和物體B的密度之比
為 (用m、m1、m2、m3表示)。
 
(第5題)
1
2
3
4
5
6
7
6. (2024·西安交通大學附屬中學四模)如圖所示,物理小組測量一個
形狀不規則小石塊的密度。
 
 
類型四 等體積法測密度
(第6題)
(1) 將天平放在水平工作臺上,天平調平時,把游碼移到標尺的
處,觀察到指針偏向分度盤中央刻度線的右側,應將平衡螺母
向 (填“左”或“右”)調節。

刻度線 
左 
1
2
3
4
5
6
7
(2) 根據圖(a)和圖(b)所示的數據,測得形狀不規則小石塊的密
度為 kg/m3。
(3) 如果不借助量筒,是否可以測量液體的密度;如圖(c)所示,兩
個相同的容器分別裝有質量相等的水和煤油(ρ水>ρ煤油),則
(填“甲”或“乙”)液體是煤油,用刻度尺量出甲和乙液面到容器底
的深度分別為h1和h2,則煤油的密度表達式為 (用h1、
h2、ρ水表示)。
2.32×103 
乙 
ρ煤油=ρ水 
 
 
(第6題)
1
2
3
4
5
6
7
(4) 該小組利用如圖(a)所示規格的托盤天平、水、燒杯、滴管等器
材設計制作一個天平密度秤,測出空燒杯的質量為m1,然后在燒杯中加
水,使燒杯和水的總質量為m2,并在水面位置處做標記,如圖(d)所
示,測量液體密度時,用天平稱量出燒杯和液體的總質量m3,寫出該
“密度秤”測量液體密度的表達式:ρ液= (用題目中所給
的符號表示),若m1=50 g,m2=100 g,理論上,可以鑒別差異不小
于 g/cm3的液體。
ρ水 
0.004 
 
 
(第6題)
1
2
3
4
5
6
7
7. (2023·南京江寧段考)小明和小華在沙灘游玩時撿到一些鵝卵石,
并對該鵝卵石的密度進行了測量。
 
類型五 標記法測密度
(第7題)
1
2
3
4
5
6
7
(1) 將天平放在 工作臺上,將 移到標尺左端的零刻
度線處,分度盤的指針如圖甲所示,此時應將平衡螺母向 (填
“左”或“右”)調節,使橫梁平衡。
(2) 天平平衡時,所用砝碼和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如圖乙所示,該鵝
卵石的質量m= g。如圖丙所示,鵝卵石的體積V= cm3。
水平 
游碼 
右 
54 
20 
 
(第7題)
1
2
3
4
5
6
7
(3) 該鵝卵石的密度為 g/cm3。
(4) 小明在整理器材時發現右盤中的砝碼缺了一角,該情況會對測量
結果造成一定誤差,導致所測鵝卵石的質量 (填“偏大”或
“偏小”)。
2.7 
偏大 
 
(第7題)
1
2
3
4
5
6
7
(5) 小華撿到的鵝卵石體積較大,無法直接放入量筒,于是他進行了
以下的操作:
① 用托盤天平測得鵝卵石的質量為168g。
② 他利用一個燒杯按圖丁所示順序進行實驗,測量出鵝卵石的體積
是 cm3。
③ 鵝卵石的密度是 kg/m3。
80 
2.1×103 
 
(第7題)
1
2
3
4
5
6
7(共15張PPT)
第2節 密 度
第2課時 密度的計算
第六章 質量與密度
01
基礎進階
02
素能攀升
03
思維拓展


1. (2024·哈爾濱一模)浙江大學研制的“全碳氣凝膠”刷新了世界上
最輕材料的紀錄,其內部由碳納米管和石墨烯共同支撐起無數個孔隙,
充斥著空氣,因此極為輕盈,密度僅為0.16×10-3 g/cm3,
合 kg/m3。如圖所示,由氣凝膠制成約8 cm3的“碳海綿”靜止
在桃花的花蕊上,這塊“碳海綿”的質量為 g。
(第1題)
0.16 
1.28×10-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 物質A的密度與體積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D )
A. 物質A的密度與體積成反比
B. 物質A的密度與質量成正比
C. 物質A的密度大于常溫常壓下水的密度
D. 圖中灰色部分的面積表示物質A的質量,其值為1000 kg
(第2題)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 (2024·西北工業大學附屬中學段考)關于密度,下列說法中正確的
是( D )
A. 質量比為1∶3的鐵球和鐵塊,密度比為3∶1
B. 2 kg水凝固成2 kg冰,密度不變
C. 物體的質量越大,其密度越大
D. 固態物質的密度不一定比液態物質的大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4. (2024·東莞一模)小明同學發現我國大部分人都是以面或大米為主
食的,于是在學習完質量與密度的章節后,對它們的密度產生了興趣,
小明同學根據測量的結果作出了質量和體積的關系圖像如圖所示。下列
說法中,正確的是( C )
A. 面的密度ρ面=0.5 g/cm3
B. 面、大米密度之比ρ面∶ρ大米=3∶2
C. 質量相同時,面、大米的體積之比為3∶2
D. 隨著體積的增加,大米的密度也增加
(第4題)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5. 現有甲、乙兩種材料可制成飛機上某部件,全采用甲材料或全采用乙
材料制成該部件時,質量之比為8∶3,則甲、乙兩種材料的密度之比
為 ;如圖所示,直線①是甲材料的m-V圖像,則乙材料的m-V圖像應畫在圖中的 區域。
(第5題)
8∶3 
Ⅱ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6. (2024·西安校級期中)若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提高270元和260元,測算到零售價格92號汽油和0號柴油每升分別提高0.21元和0.22元,估測92號汽油的密度約為(不考慮92號汽油在生產運輸過程中密度的變化)( A )
A. 0.78×103 kg/m3 B. 0.75×103 kg/m3
C. 0.8×103 kg/m3 D. 0.85×103 kg/m3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7. (2024·北京西城期末)一個圓筒狀的薄壁瓶子內裝滿質量為m的某種液體,瓶底面積為S,瓶高為h。從瓶中倒出一部分液體后,情形如圖所示,此時液面高度為h1;堵住瓶口后將瓶子倒置,如圖乙所示,此時液面高度為h2。若忽略瓶子的厚度,則瓶內所裝液體的密度為( A )
A. B.
C. D.
(第7題)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8. (2024·南通段考)一只質量為50 kg的氧氣瓶,剛啟用時瓶內氧氣
的密度為ρ0,使用半小時,氧氣瓶的質量變為30 kg,瓶內氧氣的密度為
ρ0;再使用一段時間,氧氣瓶的質量變為20 kg,此時氧氣瓶內的氧氣
密度應為( B )
A. ρ0 B. ρ0 C. ρ0 D. ρ0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9. 如圖甲所示,一個杯子中已經裝有50 cm3的某種液體,打開水龍頭,
向杯子中繼續注入該種液體,杯子和杯子中液體的總質量m與從水龍頭
中流出的液體體積V關系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D )
 
(第9題)
D
A. 杯子的質量為90 g
B. 杯中液體的密度為1.25 g/cm3
C. 此杯子的容積為200 mL
D. 當V=100 cm3時,杯子和液體的總質量為170 g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0. (2024·益陽期末)“凍豆腐”是將鮮豆腐冰凍后,然后化凍,讓
豆腐中的水分全部流出,形成密布的孔洞(豆腐被擠壓后不會反彈,孔
洞為冰所占的地方),但豆腐的外形又不變(即總體積不變),如圖所
示。現有 500 g鮮豆腐,其體積為 400 cm3,打算將其制成凍豆腐。 已
知鮮豆腐中所含水的質量占總質量的54%,ρ冰=0.9×103 kg/m3,則下
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
A
A. 若凍豆腐孔洞中充滿密度為 1.1 g/cm3的醬汁時,其總質量為560 g
B. 凍豆腐實心部分的質量是 270 g
C. 凍豆腐內所有孔洞的總體積是230 cm3
D. 鮮豆腐的平均密度為1.25 kg/m3
(第10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1. 一塊巖石被撿回時表面包裹著一層厚厚的冰層,測得其總體積為200
cm3。如圖甲所示,某容器的質量為200 g,當該容器裝滿水時,測得它們的總質量如圖乙所示,為800 g。如圖丙所示,迅速把撿回的巖石放干燥的該容器中,測得容器、巖石和冰層總質量為640 g。在裝該巖石的容器中裝滿水,待冰塊全部熔化完,向該容器中緩慢加入10 g水后才剛好裝滿,測
出此時容器、巖石和水的總質量如圖丁所示,為1 050 g。已知
ρ冰=0.9×103 kg/m3,忽略冰熔化過程中水的質量變化,該巖石不吸水。
     
(第11題)
(1) 求該容器的容積。
解:(1) 600 cm3 
(2) 求該巖石外冰層的質量。
解: (2) 90 g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 現有一個會迅速吸水的小木塊,其質量為80 g,用細線(體積不
計)把小木塊和這塊巖石捆綁后緩慢放入裝滿水的溢水杯中浸沒,最終
溢出水的質量為259 g,拉出捆綁好的小木塊和巖石,測得二者的總質
量為431 g,求干燥小木塊的密度。(忽略巖石和木塊表面沾的水,木
塊吸水后體積不變)
     
(第11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 (3) 由(2)可得,巖石的質量m巖石=440 g-90 g=350 g,圖丁中,水的質量m丁水=1 050 g-200 g-350 g=500 g,圖丁中,水的體積
V丁水===500 cm3,巖石的體積V巖石=V容-V丁水
=600 cm3-500 cm3=100 cm3,木塊吸收的水的質量
m水″=m總'-m木-m巖石=431 g-80 g-350 g=1 g,排出水的體積
V排=V溢+V吸=+=260 cm3,木塊的體積V木=V排-V巖石=260 cm3-100 cm3=160 cm3,則木塊的密度ρ木===0.5 g/cm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共15張PPT)
第2節 密 度
第1課時 物質的密度
第六章 質量與密度
01
基礎進階
02
素能攀升
03
思維拓展


1. 一個杯子里裝有200 mL牛奶,牛奶的質量是210 g,那么牛奶的密度
是g/cm 3;小聰喝了半杯后,剩余半杯牛奶的密度 (填
“變大”“變小”或“不變”)。
1.05 
不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在“天宮課堂”中,王亞平將一顆泡騰片放入懸浮的水球中,不一會
兒水球中就出現一個個氣泡(如圖所示),使水球的體積不斷增大,在
水球增大到最大時,水球的質量將 (不計氣體質量),密度
將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第2題)
不變 
變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如圖所示,三個容器的形狀和大小完全相同,內裝有質量相同的不同
液體,由圖可知,液體密度最大的是( B )
   
(第3題)
A. 甲容器中液體 B. 丙容器中液體
C. 乙容器中液體 D. 無法判斷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4. 有一體積為20cm3的均勻固體,用天平測得它的質量為160g。下列說
法中,正確的是( A )
A. 此固體的密度為8×103kg/m3
B. 只改變此固體的形狀,它的質量減少
C. 把此固體帶到月球上,質量變為原來的
D. 把此固體截去一半,剩余部分的密度為原來的一半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5. (2024·鹽城段考)甲、乙兩實心金屬塊的體積之比為2∶1,將他們
分別放在調好的天平的左右兩端,天平恰好平衡,甲和乙的質量之比
為 ;若將甲切去,則甲的密度 (填“變大”“變
小”或“不變”);同時將乙切去,則甲和乙剩余部分的密度之比
是 。
1∶1 
不變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6. (2024·西安校級段考)泡沫金屬是一種含有大量氣孔的金屬材料,
由于內部的多孔結構,其密度要比普通金屬的密度 (填“大”或
“小”)得多;一塊泡沫鋁,孔隙度(氣孔體積占總體積的百分比)為
90%,其密度為金屬鋁密度的 ,將它加工至改變形狀后,其密
度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由于泡沫金屬具有多
孔結構特點,因此可以用來作為 (寫出一種即可)材料使用;
細心的小何同學注意到,城市道路使用的石英砂透水磚也是多孔結構,
雨水可以通過這些磚及時滲透到地下,避免城市道路排水不暢的問題。
已知這種磚的規格為400 mm×200 mm×50 mm,其孔隙度為20%,每
塊磚的質量為4 kg,則該磚實心部分體積為 m3,磚塊材料的
密度為 。
小 
 
不變 
隔音 
0.003 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7. (2024·齊齊哈爾期末)一個最多能裝500 g水的玻璃瓶,裝滿水后
水和玻璃瓶的總質量為750 g,若用該玻璃瓶裝酒精,則裝滿酒精后酒
精和玻璃瓶的總質量為(ρ水=1.0×103 kg/m3,ρ酒精=0.8×103 kg/m3)
( B )
A. 0.55 kg B. 0.65 kg
C. 0.85 kg D. 0.95 kg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8. (2024·臨沂期末)(多選題)關于質量和密度,下列說法中不正確
的是( BCD )
A. 質量是物體的一個基本屬性,與物體的狀態、形狀、所處空間位置的
變化無關
B. 密度反映了物質的一種特性,物質不同,密度一定不同
C. 鋁的密度為2.7 g/cm3,銅的密度為8.9 g/cm3,所以鋁銅合金的密度一
定為5.8 g/cm3
D. 由ρ=可知,密度與物體的質量成正比,與物體的體積成反比
BC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9. 小李用天平和量杯測得某種液體體積V和液體與量杯的總質量m的關
系如圖所示,從圖像中可以得出( B )
A. 該液體的密度是3g/cm3
B. 量杯的質量是40g
C. 該液體的密度是1.67g/cm3
D. 量杯的質量是20g
(第9題)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0. 藝術家找來如圖所示的長方體箱子放置制作冰雕所需的冰塊,箱內
空腔長1m、寬0.8m、高0.5m,在箱內加深度為h的水,一夜之后水完全
結冰,且冰塊恰好與空腔形狀完全一致,則h為(已知ρ水=1×103kg/m3,ρ冰=0.9×103kg/m3)( A )
A. 0.45m B. 0.36m
C. 0.4m D. 0.6m
(第10題)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1. (2024·貴港期末)如圖所示為甲、乙兩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關系
的圖像,根據圖像分析, (填“甲”或“乙”)的密度大。若用
0.09 kg乙物質制作成質量分布均勻的空心小球,該小球的體積為120cm3,則該小球的空心部分體積為 m3。
(第11題)
甲 
2×10-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2. (2024·衡水期末)(多選題)已知酒精的密度為0.8×103 kg/m3,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C )
A. 能裝1 kg純凈水的瓶子一定能裝下1 kg的酒精
B. 能裝0.8 kg酒精的瓶子一定能裝下1 kg純凈水
C. 同體積的水和酒精質量之比是5∶4
D. 同質量的水和酒精體積之比是2∶5
B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3. (2024·西安校級三模)現有體積和質量均相等的銅球、鐵球、鋁
球(ρ銅>ρ鐵>ρ鋁)各一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 )
A. 銅球可能是空心的
B. 鐵球一定是空心的
C. 銅球空心的體積比鐵球空心的體積小
D. 銅球、鐵球、鋁球一定都是空心的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共27張PPT)
第六章復習
第六章 質量與密度
01
知識體系構建
02
高頻考點突破
03
綜合素能提升


考點一  質量及其特性
典例1 (2024·永州段考)關于物體的質量,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D )
A. 一根鋁棒從赤道帶到北極,質量變了
B. 把銅塊壓成銅片,形狀變了,質量也變了
C. 一塊冰熔化成水,狀態變了,質量也變了
D. 一鐵塊溫度由20 ℃升高到70 ℃,溫度升高了,但質量沒變
D
跟蹤訓練
1. (2024·泰州段考)小明想要測量1滴水的質量,下列方法中,簡單
可行的是( D )
A. 用托盤接1滴水,多次測量取平均值
B. 用托盤接100滴水,測其質量為m,則每滴水的質量為
C. 用天平測出燒杯質量m0,再用燒杯接1滴水測總質量m1,則每滴水質
量為m1-m0
D. 用天平測出燒杯的質量m0,再用燒杯接100滴水測總質量m1,則每滴
水的質量為
D
考點二  密度及其特性
典例2 (2024·西安校級期末)關于物體的質量和密度,下列說法中
正確的是( B )
A. 0.5 kg的水全部結成冰后,質量變大,密度變小
B. 被踩癟但沒有破裂的乒乓球,球內氣體密度變大
C. 航天員在空間站中,質量和密度均為零
D. 溫度計中的水銀柱受熱膨脹后,質量、體積和密度均不變
B
跟蹤訓練
2. (2024·牡丹江期末)下列對公式ρ=的理解,正確的是( C )
A. 密度大的物體,質量一定大
B. 體積越大的物體,密度越小
C. 物質的密度與物體的質量和體積的大小無關
D. 無法確定
C
考點三  密度的計算與公式的應用
典例3 分別由不同物質a、b、c組成的三個實心體,它們的體積和質量
的關系如圖所示,由圖可知,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
(典例3圖)
A
A. 若ma∶mb∶mc=1∶1∶1,則Va∶Vb∶Vc=4∶2∶1
B. 若Va∶Vb∶Vc=1∶1∶1,則ma∶mb∶mc=4∶2∶1
C. b物質的密度是2.0×103 kg/m3
D. b、c的密度與它們的質量、體積有關
跟蹤訓練
3. 甲、乙兩個質地均勻的實心正方體棱長分別為10 cm和5 cm。用同一
臺電子秤分別測量它們的質量,結果如圖所示,則甲、乙兩正方體的密
度之比為 ;某空瓶質量為150 g,裝滿冰后的總質量為600 g,
過了一段時間后,冰全部熔化成了水,需向瓶中再加 g的水才能
將此瓶重新裝滿(ρ冰=0.9×103 kg/m3)。
(第3題)
1∶4 
50 
考點四  物體的密度測量實驗
典例4 (2024·常州期末)學習了密度知識后,小強同學想通過實驗
測量固體和液體的密度。
(1) 他先將天平放在 上,調節天平平衡時發現指針向左
偏轉,則需向 (填“左”或“右”)調節平衡螺母。若調節完成
后指針靜止時的位置和游碼的位置如圖甲所示。請你指出小強調節天平
平衡的過程中遺漏的操作步驟:

 
水平桌面 
右 
調節平衡螺母前沒有將游碼移到零刻
度線處 
(典例4圖)
(2) 小強糾正錯誤重新調平后,將小石塊放在左盤,在右盤中加減砝
碼并調節游碼直到橫梁平衡,右盤中的砝碼情況和游碼位置如圖乙所
示,則小石塊的質量為 g。如圖丙所示,小強利用排水法測出小
石塊體積,并算出了小石塊的密度為 g/cm3。
57 
2.85 
(3) 若考慮小石塊放在水中時要吸水(小石塊吸水后體積不變),測
得的小石塊密度會 (填“偏大”“偏小”或“不變”),為此
小強取出量筒中的小石塊,擦干其外表面的水,用天平測出其質量為61g,則小石塊密度應修正為 g/cm3。
偏大 
2.375 
 
(典例4圖)
(4) 小強認為:要測量液體密度,只用天平(最大測量值為200 g,分
度值為0.2 g)不用量筒也可行。他將天平調節平衡后,在右盤中加入如
圖丁所示的砝碼,將燒杯置于天平左盤,通過向燒杯加減水使天平平衡,然后,在水面處做好標記;再將燒杯中的水換成密度為1.2×103 kg/m3的鹽水,當鹽水加到標記處時,發現只需將游碼向右移到4 g處天平也平衡了,此時該裝置成了一個可以測量液體密度的密度秤,它能測量的液體最大密度為 kg/m3。
8×103 
 
(典例4圖)
跟蹤訓練
4. (2024·南京模擬預測)小明收藏了一個物品“銅核桃”,他想要知
道“銅核桃”是否真的是由銅制成,于是他找來了天平、量筒等器材,
進行了如圖所示的實驗。
(第4題)
(1) 使用托盤天平進行測量時,應將托盤天平放置在水平臺面上,先
將標尺上的游碼移到零刻度線處,再調節 ,使天平平衡。
平衡螺母 
(2) 利用調節好的天平測得銅核桃的質量m1,如圖甲所示,
為 g;小明用細線拴住銅核桃并將它浸沒在盛水的量筒中,量
筒的示數如圖乙所示,則銅核桃的密度為 kg/m3(忽略細
線對實驗的影響)。
144.6 
7.23×103 
(第4題)
(3) 小明根據已知的質量,又想到一種方法測量密度,操作如圖丙所
示,步驟如下:
① 用電子秤測出大碗的質量,示數為m2。
② 將裝滿水的小碗放入大碗中,輕輕放入銅核桃使之浸沒。
③ 取出小碗與銅核桃,且無水溢出,用電子秤測出此時大碗的質量,
讀數為m3。
通過以上步驟可計算得出銅核桃的密度ρ= (用m1、m2、m3
與ρ水表示),利用此方法測得的銅核桃的平均密度 (填“偏
大”“偏小”或“準確”)。
 
偏大 
(第4題)
考點五  密度與生活的聯系
典例5 (2024·牡丹江期末)一般情況下,物體具有熱脹冷縮的性
質,但水在0到4 ℃之間具有反常膨脹特性。如圖所示,將一杯水的溫
度從0 ℃逐漸升高到10 ℃的過程中,能正確反映其體積隨時間變化情況
的是( C )
A. B.
C. D.
C
跟蹤訓練
5. (2024·蘇州段考)某冰塊中有一小石頭,冰和石頭的總質量是64g,總體積是64 cm3,將它們放在盛有水的圓柱形容器中會完全浸入。當冰全部熔化后,容器里的水面下降了0.6 cm,若容器的底面積為10 cm2,則石頭的密度為(冰的密度為0.9 g/cm3)( B )
A. 2.0×103 kg/m3
B. 2.5×103 kg/m3
C. 3.0×103 kg/m3
D. 3.5×103 kg/m3
B
考點六  空心、混合物質的密度計算
典例6 (2024·濮陽開學考試)小鳴生日收到一個禮物——俄羅斯套
娃,它是由一樣圖案的七個木娃娃一個套一個組成的,只有最小的一個
是實心的,其他的全是空心的,如圖所示。小鳴測出最大的套娃的質量
為30 g、體積為450 cm3,最小的一個套娃的質量為6 g、體積為7.5cm3。
(典例6圖)
(1) 求制作套娃的木材的密度。
解:(1) 制作套娃的木材的密度ρ===0.8 g/cm3 
(2) 求最大套娃的內部空心體積。
解: (2) 最大套娃實心部分的體積V實===37.5 cm3,
最大套娃的內部空心體積V空=V大-V實=450 cm3-37.5 cm3=412.5 cm3 
(3) 制作一個實心的最大套娃需要多少千克同樣的木材?
解: (3) 制作一個實心的最大套娃需要的同樣木材質量
m大'=ρV大=0.8 g/cm3×450 cm3=360 g=0.36 kg
(典例6圖)
跟蹤訓練
6. (2024·南京段考)某同學用托盤天平測量一個空心鋁球質量時,錯
誤地把球放在右盤里,砝碼放在左盤里,測得其質量為56 g(5 g以下調
游碼)。后又利用排水法測得其體積為30 cm3,則該球空心部分的體積
為cm 3。若將空心部分注滿某種液體,總質量變為62 g,則注入
液體的密度是 kg/m 3 。(ρ鋁=2.7×103 kg/m3)
10 
1. 甲、乙兩個小球,它們的密度之比是3∶2,質量之比是1∶2,甲、乙
兩小球的體積之比是 ,如果甲切去一半,乙切去,那么甲、乙剩下部分密度之比是 。一容器中分別裝入體積為V的A、B兩
液體,液體和容器的總質量為m,m隨V的變化關系如圖像中A和B所示,則容器的質量為 g,當容器裝入40 cm3的A液體時,液體的質
量為 g,A液體的密度為kg/m,B液體的密度
為 g/cm3。
1∶3 
3∶2 
20 
60 
0.8 
(第1題)
1
2
3
2. 小明在實驗室里測量一塊形狀不規則、體積較大的礦石的密度,操作
如下:
(第2題)
(1) 用調節好的天平測量礦石的質量。當天平平衡時,右盤中砝碼和
游碼的位置如圖甲所示,礦石的質量是 g。
(2) 因礦石體積較大,放不進量筒,因此他利用了一個燒杯,按圖乙
所示的方法進行測量,礦石的體積是 cm3。
175.6 
70 
1
2
3
(3) 礦石的密度是 kg/m3,圖乙A到B的操作過程引起密
度測量值與它的真實值相比 (填“偏大”“偏小”或“不變”),理由是 。
2.51×103 
偏小 
礦石上沾有水,使測得的體積偏大 
(第2題)
1
2
3
(4) 若不小心把量筒打碎了,再加一個燒杯,也可按以下步驟測出礦
石密度:
① 用調好的天平稱出礦石的質量m1。
② 將適量水倒入燒杯并稱出總質量m2。
③ 將礦石放入燒杯內,標記此時水面所在位置。
④ 將礦石從水中取出,往燒杯中加水至標記處,稱出此時燒杯和水的
總質量m3。
礦石密度的表達式為 (水的密度記為ρ水)。
ρ= 
(第2題)
(5) 實驗步驟④中礦石從水中取出時帶了一部分水,則測得的礦石密
度 (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不變 
1
2
3
3. 小超寒假在外旅游時,發現了一個外殼結有冰的空心金屬球,如圖甲
所示,他測得該結冰金屬球的質量為200 g,將一個玻璃杯裝滿水后測
得總質量為600 g,如圖乙所示。將該結冰金屬球放入水中浸沒,待水
不再溢出,此時玻璃杯的總質量為700 g (金屬球表面的冰還未開始熔
化),如圖丙所示。(已知ρ冰=0.9×103 kg/m3)
(第3題)
(1) 求溢出水的體積。
解:(1) 溢出水的質量m溢=200 g+600 g-700 g=100 g,由ρ=可
得,溢出水的體積V溢===100 cm3 
1
2
3
(2) 過了一段時間,圖丙中金屬球外殼的冰全部熔化成水,水面下降
如圖丁所示,再向圖丁中加入5 cm3的水則剛好裝滿。求金屬球外殼冰
的體積。
解: (2) 冰塊全部熔化成水后,質量不變,液面降低,體積減小了,則有-=ΔV,代入數據,可得-=5 cm3,解得冰的質量
m=45 g,冰的體積V冰===50 cm3 
(3) 若金屬球材料密度為5 g/cm3,則金屬球空心部分的體積為多少?
解: (3) 金屬球的質量m金屬=m球-m=200 g-45 g=155 g,金屬的體積V金屬===31 cm3,空心部分的體積V空=V溢-V冰-V金屬=
100 cm3-50 cm3-31 cm3=19 cm3
(第3題)
1
2
3(共16張PPT)
第4節 密度的應用
第六章 質量與密度
01
基礎進階
02
素能攀升
03
思維拓展


1. 用煤油溫度計測量熱水溫度時,溫度計內煤油液面慢慢升高,在“煤
油液面升高”的過程中,煤油的體積 ,質量 (填“變
大”“變小”或“不變”),密度 。(填“變大”“變小”或
“不變”)
變大 
不變 
變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 某影片樓房倒塌的場面中,砸在人們身上的“混凝土塊”是由密度
很 (填“大”或“小”)的材料制成的道具;“削鐵如泥”通常
用來形容某種刀具品質優良,從科學的角度說明制作刀具的材料
(填“韌性”“硬度”或“彈性”)比鐵大,“百折不撓”一般是指物質的 (填“韌性”“硬度”或“彈性”)。
小 
硬度
韌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 (2024·衡陽期末)關于質量和密度,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C )
A. 同種物質組成的物體,其密度與質量成正比
B. 水的密度是1.0×103 kg/m3,表明1 m3的水質量是1.0×103 kg/m3
C. 氧氣罐中的氧氣用去一半,密度減小一半
D. 冬天戶外的水管被凍裂,水結冰后質量變大,密度變大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4. (2024·哈爾濱期末)冰雕是哈爾濱冬天最亮麗的風景線。一件外觀
體積為200 dm3的冰雕作品熔化成水后,質量為135 kg,聰明的小杜同學
通過計算得知,該冰雕作品在熔化之前,有空心的部分,則該冰雕作品
化成水后,水的體積和它空心部分的體積分別是
(冰的密度是0.9×103 kg/m3)( B )
A. 150 m3 50 dm3 B. 1.35×10-1 m3 50 dm3
C. 135 m3 65 dm3 D. 1.5×10-1 m3 65 dm3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5. (2024·臨汾期末)如圖所示,點燃的蠟燭會使它上方的扇葉旋
轉起來。這是因為一定質量的氣體受熱膨脹后密度變小,熱空
氣 (填“上升”或“下降”)形成氣流,推動扇葉轉起
來;根據以上原理,冰塊放置在海鮮的 (填“上方”或
“下方”)保鮮效果更好。
(第5題)
上升 
上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6. 某運動員的身高為2.26 m、質量為140 kg,若人體的密度等于水的密
度,則他的體積為m 3;為紀念該運動員在籃球上的貢獻,現按
他的體形1∶1制作雕像,如果雕像用126 kg密度為7×103 kg/m3的某種合
金材料來制作,那么雕像內空心部分的體積為m 3。
0.14 
0.12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7. (2024·西安校級段考)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巧妙地利用水來開山采
石,在冬季的白天給石頭開一個洞,往里面灌滿水并封實,待晚上降
溫,水變成冰后,石頭就裂開了。石頭被撐裂,是因為水變成冰后,質
量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密度 (填
“變大”“變小”或“不變”),體積變大。取450 g水凝固成冰后,
其體積增大了 cm3。(ρ水=1.0×103 kg/m3,ρ冰=0.9×103
kg/m3)
不變 
變小 
5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8. (2024·咸陽一模)3D打印是一種快速、靈活的制造技術,使用3D
打印技術可以縮短牙齒治療的時間。如圖所示,先打印出塑料牙齒的大
致模樣,接著手工打磨得到形狀完美的塑料牙齒,打磨過程中塑料牙齒
的密度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再根據塑料牙齒
鑄造出同形狀的烤瓷牙齒,從塑料牙齒到烤瓷牙齒,質量增加1 g,已
知ρ塑料=0.9×103 kg/m3,ρ瓷=2.9×103 kg/m3,則牙齒的體積為
cm3。將一顆鑄造好的烤瓷牙齒進行高溫消毒時,它的質量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不變 
0.5 
不變 
(第8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9. 如圖甲所示為水的密度在0到10℃范圍內隨溫度變化的圖像,圖乙為
北方冬天湖水分布示意圖(從上到下密度逐漸變大),根據圖像及水的
其他性質判斷,下列分析中,正確的是( C )
A. 一定質量的水,溫度等于4℃時,體積最大
B. 圖乙中從上至下A、B、C、D、E處的溫度分別為
4℃、3℃、2℃、1℃、0℃
C. 0~4℃的水溫度下降時,體積會變大
D. 湖水的溫度只要達到0℃,就會凝固成冰
(第9題)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0. ★用密度為2.7×103 kg/m3的鋁制成甲、乙、丙三個大小不同的正方
體。要求它們的棱長分別是0.1m、0.2m和0.3m,制成后讓質量檢查員稱
出它們的質量,分別是3kg、21.6kg和54kg,質量檢查員指出,有兩個
不合格,其中一個摻入了雜質,為次品,另一個混入了空氣泡,為廢
品,則這三個正方體中( C )
A. 甲為廢品,乙為合格品,丙為次品
B. 甲為合格品,乙為廢品,丙為次品
C. 甲為次品,乙為合格品,丙為廢品
D. 甲為廢品,乙為次品,丙為合格品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1. (2024·西安校級段考)目前國際上酒的度數的表示方法有三種,
其中一種稱為標準酒度,是指在溫度為20 ℃的條件下,每100 mL酒液
中所含酒精量的毫升數。中國也使用這種表示法,它是法國著名化學家
蓋·呂薩克制定的,又稱蓋·呂薩克酒度。蒸餾出來的酒液需要進行勾
兌,勾兌一方面是為了保障酒的品質,另一方面可以調整酒的度數,小
明在家中發現了一瓶標有“凈含量500 mL,52度”字樣的白酒。(假設
小明家的氣溫是20 ℃,已知ρ酒精=0.8×103 kg/m3,ρ水=1.0×103 kg/m3,不考慮酒液混合后體積減小的影響)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這瓶白酒中酒精的體積為多少毫升?
解:(1) 由題可知,“52度”是指100 mL白酒中所含酒精的毫升數為
52 mL,則500 mL白酒中所含酒精的體積
V酒精=×52 mL=260 mL=260 cm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 這瓶白酒的密度是多少?
解:(2) 白酒中所含水的體積
V水=V白酒-V酒精=500 mL-260 mL=240 mL=240 cm3,
根據ρ=可得,
酒精的質量m酒精=ρ酒精V酒精=0.8 g/cm3×260 cm3=208 g,
水的質量m水=ρ水V水=1 g/cm3×240 cm3=240 g,
所以,500 mL白酒的質量m=m酒精+m水=208 g+240 g=448 g,這種白酒的密度ρ===0.896 g/cm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 若現有60度和30度的酒液若干,酒液中的微量元素忽略不計。如
果用這兩種酒液進行勾兌,獲得52度、1 000 mL的酒液,那么需要這兩
種酒液各多少毫升?(結果保留一位小數)
解: (3) 1 000 mL的酒液中所含的酒精體積為
1 000 mL×=520 mL,設需要60度酒液的體積為V,則需要30度酒液的體積為1 000 mL-V,據題意可知,兩種酒液(60度和30度)中酒精體積之和等于酒精的總體積520 mL,
則有×V+×(1 000 mL-V)=520 mL,解得V≈733.3 mL,則需60度酒液的體積為733.3mL,需30度酒液的體積為
1 000 mL-V=1 000 mL-733.3 mL=266.7 mL
1
2
3
4
5
6
7
8
9
10
11(共16張PPT)
第1節 質 量
第六章 質量與密度
01
基礎進階
02
素能攀升
03
思維拓展


1. 如圖所示,一個雞蛋的質量為50g,一個鵝蛋的質量為0.26kg,鵝蛋
的質量是雞蛋的 倍;將雞蛋放進冰箱,溫度降低、質量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將鵝蛋帶到月球,質量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第1題)
5.2 
不變
不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電子的質量約是9.1×10-25mg,若用kg表示,應該是( A )
A. 9.1×10-31kg B. 9.1×10-28kg
C. 9.1×10-34kg D. 9.1×10-22kg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2023·涼山寧南開學)根據生活經驗判斷,下列數據中,最接近實
際情況的是( C )
A. 一支2B鉛筆的質量約為500g
B. 一本八年級物理課本的質量約為5kg
C. 一名初中生的質量約為45kg
D. 一個雞蛋的質量約為0.5kg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4. (2024·眉山段考)用天平測物體的質量,下列情況中,會出現測量
結果比真實值偏小的是( C )
A. 使用磨損較嚴重的砝碼
B. 游碼未移至零刻度線處,就調節橫梁平衡測量物體的質量
C. 使用粘了油污的砝碼
D. 橫梁沒有平衡,指針偏向分度盤的左側,就進行測量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5. 2022年3月23日在中國空間站開講的“天宮課堂”第二課上,王亞平
老師在空間站拋出“冰墩墩”后,它并沒有像在地球上一樣落地,而是
沿原方向勻速前進。空間站中的“冰墩墩”的質量和在地球上相比
( B )
A. 變大 B. 不變
C. 變小 D. 無法確定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6. 小明生病了,服藥前仔細閱讀了藥品說明書,其中“用法用量”上注
明“按體重一日20 mg/kg”。小明的體重是40 kg,每粒藥的規格是0.2
g,則小明一日應服藥 mg,合 粒。
800 
4 
7. (2024·嘉興期末)小明在調節天平平衡時,發現無論怎樣都不能把
天平調節平衡,他想了個辦法,在左盤放入0.4 g的沙子,才把天平調節
平衡,然后左盤放入物體,右盤加減砝碼,移動游碼,最后讀出物體的
質量為54 g,則該物體的實際質量是( B )
A. 54.4 g B. 54 g C. 53.6 g D. 無法確定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8. 小強同學用已調節好的天平稱物體質量時,無論怎樣增、減砝碼,橫
梁都不能平衡,這時應該( D )
A. 把橫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B. 把橫梁右端螺母向左旋進一些
C. 把天平右盤的砝碼減少一些
D. 向右移動游碼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9. (2024·西安校級期末)小明用調好的天平測一木塊的質量,最小砝
碼是5 g,他記錄了木塊的質量是38.4 g,整理儀器時,小明才突然發現
木塊和砝碼的位置放反了,則該木塊的實際質量是( A )
A. 31.6 g B. 33.2 g
C. 35.8 g D. 43.2 g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0. 用托盤天平測一枚郵票的質量,下列做法中,最合理的是( C )
A. 直接用托盤天平測量一枚郵票的質量
B. 把一枚郵票捏成一團后用托盤天平測量
C. 先測量200枚同樣郵票的質量,然后除以200
D. 先測量杯子和一枚郵票的總質量,再減去杯子的質量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1. (2024·西安蓮湖期末)(1) 調節天平時,若天平的指針偏向分度
盤中央刻度線的左側,則應 調節平衡螺母;若偏向右側,則
應 。
(2) 調節或測量時,若指針總是晃動不停,則快速判斷橫梁是否平衡
的方法是

向右 
向左調節平衡螺母 
以中央刻度線為基點,左右偏轉格數相同即可判斷天平平
衡 
(3) 當天平位置不動時, (填“可以”或“不可以”)連續
測量不同的物體,若移動了,則 。
(4) 如果調節天平時,沒有將游碼移至標尺左端就開始調節平衡螺
母,那么測量結果會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可以 
需要重新調節后再測量 
變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5) 如果調節天平時,指針偏向分度盤中央刻度線的左側就開始放物
體,那么測量結果會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6) 如果砝碼粘泥(生銹)了,那么測量結果會 (填“變
大”“變小”或“不變”)。
(7) 如果砝碼磨損了,那么測量結果會 (填“變大”“變
小”或“不變”)。
變大 
變小 
變大 
(8) 如果砝碼和物體位置顛倒了,游碼有示數,那么測量結果會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此時,讀出正確結果的方法
是 。

大 
用砝碼總質量減去游碼對應的質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2. 用天平測物體質量:
(第12題)
(1) 調節天平平衡時,先將天平 ,再將
,發現天平指針靜止時如圖甲所示,此時應將 ,
使天平橫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2) 圖乙中被測物體的質量是 。
放在水平桌面上 
游碼歸
零 
平衡螺母向左調
27.8 g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如圖丙所示為小明同學稱量物體質量時的情景,明顯的操作錯誤
有① 。② 。③

在放砝碼前游碼沒有調零 
用手放砝碼 
物體和
砝碼的位置放反了 
(第12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3. ★有一架托盤天平,沒有游碼,最小砝碼為100mg,用這架天平稱量
一個物體,當在右盤中加上36.20g砝碼時,天平指針由中央刻度線向左
端偏1小格;如果在右盤中再加上100mg的砝碼時,天平指針由中央刻
度線向右端偏1.5小格,那么所稱物體的質量為( C )
A. 36.10g B. 36.22g
C. 36.24g D. 36.25g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塔河县| 昌吉市| 云和县| 施甸县| 昔阳县| 濮阳市| 平遥县| 定陶县| 龙游县| 阿勒泰市| 秦皇岛市| 呈贡县| 克东县| 壤塘县| 肃宁县| 高唐县| 安多县| 平定县| 金门县| 鹤峰县| 腾冲县| 湾仔区| 密云县| 松桃| 都昌县| 石狮市| 株洲县| 修水县| 永济市| 岚皋县| 通许县| 阿拉善盟| 洛隆县| 靖宇县| 巨鹿县| 东阿县| 随州市| 井冈山市| 双辽市| 托克逊县| 札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