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教科版小學五年級科學上冊知識要點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教科版小學五年級科學上冊知識要點

資源簡介

教科版小學五年級科學上冊知識要點
第一單元 光
1 有關光的思考
1、因為有了光,我們才能看到周圍的一切。
2、太陽、激光筆等光源發出的光非常強烈,不能直接用肉眼去看,它們會對我們的眼睛造成傷害。
3、自身能發光的物體稱為光源。太陽是最重要的光源。
4、月亮不是光源,人們能看到它是因為它反射太陽的光。
5、我們能看到物體,是因為物體正在發光或者正在反射其他光源的光到我們的眼晴里。
6、完全黑暗的房間里,無論過多久,都不能看清物體。
7、夜視儀可以在“黑暗”的環境中,將人眼看不見的光轉換成電子信號,讓我們看到物體。
2 光是怎樣傳播的
8、在幕前,能夠聽到幕后人說話的聲音,卻看不見說話的人。是因為聲音可以透過幕布進行傳播;而光沿直線傳播,穿透不了厚實的幕布。
9、光是沿直線傳播的。
10、手影游戲、小孔成像等都是光沿直線傳播的例子。
3 光的傳播會遇到阻礙嗎
11、光能穿過玻璃,并且能看清玻璃前方的物體,像玻璃這樣的物體叫做透明物體。
12、光能穿過紙,但不能看清紙片前方的物體,像紙片這樣的物體叫做半透明物體。
13、光不能穿過書和厚紙板更不能看清書前方的物體,像書和厚紙板這樣的物體叫做不透明物體。
14、光在傳播中遇到透明體或半透明體時,能穿過物體或部分穿過物體繼續沿直線傳播。當光遇到不透明體時,光的傳播會受到阻礙。
15、當月球運行到太陽和地球之間,如果三者恰好處在同一直線上時,月球就會部分或全部遮擋住太陽射向地球的光,月球的影子正好落到地球上,形成日食現象。
16、當月球運行到地球的陰影中時,此時的太陽、地球、月球恰好處在同一條直線上,地球就擋住了太陽射向月球的光,形成月食現象。
4 光的傳播方向會發生改變嗎
17、光從空氣垂直射入水中,光的傳播路線沒有發生變化。
18、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光的傳播路線發生了改變。
19、斜著看水中的筷子,浸在水中的部分變得向上折,是因為光從水中斜射入空氣時,傳播路線發生了改變。
5 認識棱鏡
20、光由空氣斜射入水中時,光的路線發生的變化,叫作光的折射現象。光由空氣斜射入玻璃等其他透明物體時,也能發生折射。
21、三棱鏡是光學上橫截面為三角形的透明體,它是由透明材料做成的截面呈三角形的光學儀器。
22、讓一束強光(白光)通過三棱鏡照到白屏上,在白屏上形成了一條彩色光帶,顏色依次是紅、橙、黃、綠、藍、靛、紫。這種現象叫光的色散。
23、盡管太陽光用肉眼看上去幾乎是白色的,但它是由許多不同顏色的光組成的。當白光進入棱鏡時,由于不同顏色的光發生折射的程度不一樣,就出現了紅、橙、黃、綠、藍、靛、紫等各種顏色的光。其他物體發出的光也具有不同的混合顏色。
24、白光是由七種單色光組成的復色光。
25、彩虹是一種自然現象,當陽光照射到空氣中的水滴時,光線在水滴內部發生折射和反射,從而形成拱形的七彩光譜,即彩虹。
26、用相同比例的紅、綠、藍三種顏色組成的彩色輪快速旋轉時,彩色輪變成了白色。
6 光的反射現象
27、光傳播到不同物質時,在分界面上改變傳播方向又返回原來物質中的現象,叫光的反射。光遇到水面、玻璃以及其他許多物體的表面都會發生反射,反射光也是沿直線傳播的。
28、與鏡面反射相同,任何物體都能反射光,只不過是光在物體表面的反射情況有所不同。我們能夠看到的所有物體就是因為它們反射的光進人了我們的視野。
29、月球離我們有多遠,這是一個無法用尺子測量的難題。當美國宇航員于1969年和1971年登上月球時,科學家利用光的反射原理解決了這個問題。他們在月球上安置了幾面特殊的鏡子(激光反射器)。地球上的科學家向鏡子發射光,光可沿入射光的路線返回??茖W家測量了光反射回地面需要的時間,然后根據光速計算出地球到月球的平均距離約為38.4萬千米。
30、 汽車的觀后鏡、醫生用的額鏡、照明燈上的燈罩等都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來為人類服務的。
31、建筑物的玻璃幕墻、釉面磚墻、磨光大理石等表面光滑,當陽光照射到這些物體的表面時會發生鏡面反射,反射回來的光線能量強亮度大,給人們的生活工作等造成不便或危害。
7 制作一個潛望鏡
32、潛望鏡在科學研究和國防建設上有很多用途。科學家用潛望鏡在地下室觀察火箭的發射;科研工作者用潛望鏡在保護墻內觀測有放射性危險的實驗;潛水艇在水下航行時,用潛望鏡觀察海面和空中的情況。
33、潛望鏡是運用光的反射原理制成的。制作潛望鏡時要注意盒子兩對側邊上的斜線必須是45°角,上下兩塊平面鏡鏡面相對且平行。
第二單元 地球表面的變化
地球的表面
34、地球的表面形狀大致呈橢球形,由于地球自轉的效應,使得沿貫穿兩極的地軸方向稍扁,赤道附近略有隆起。地球表面的陸地和海洋分布不均,海洋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和兩極地區,而大陸則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地球表面的地貌類型多樣,包括高山、高原、丘陵、平原等地貌類型,以及河流、湖泊等地貌特征。此外,地球表面還經歷了板塊運動、火山和地震等地殼運動,這些運動塑造了地球表面的許多地理特征。
35、陸地上常見的地形地貌是平原、丘陵、山地、高原、盆地五類。
36、平原是指海拔在200米以下,許多平原海拔都在50米以下,地勢平坦開闊的區域。我國的三大平原是東北平原、華北平原和長江中下游平原,不過也有一些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上,比如成都平原、寧夏平原和河套平原等。
37、高原與平原“低而平”相對應,高原地形多表現為“高而平”,高原通常是指海拔在500米以上,上方平坦開闊,周邊以明顯的陡坡為界,比較完整的大面積隆起區域。我國的四大高原為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云貴高原和黃土高原。
38、丘陵是指海拔在200米至500之間,相對高度不超過200米,有一定起伏的區域。我國的丘陵包括遼東丘陵、山東丘陵、江南丘陵、浙閩丘陵和兩廣丘陵等。
39、山地和丘陵在形態上十分相似,只是要求海拔在500米以上,地勢更為陡峭的區域,根據海拔不同可以分為低山、中山、高山和超高山等。山地多呈脈狀分布,稱為“山脈”。我國有許多著名的山脈,比如喜馬拉雅山脈、天山山脈、昆侖山脈、秦嶺山脈、祁連山脈、大興安嶺、太行山脈等。
40、盆地就像一個“盆”,也就是四周高,中間低的地形形態,我國的四大盆地分別是塔里木盆地、柴達木盆地、準噶爾盆地和四川盆地。
41、影響地形變化的因素一是地球內部的地震、火山等比較劇烈的運動.會讓地形變得高低不平;二是太陽、水、風等的風化、侵蝕、搬運、沉積作用,使得地形削高填低趨向平坦。
2 地球的結構
42、地球從表面到地心可以分為地殼、地幔、地核三個圈層。
43、地殼是指由巖石組成的固體外殼,地球固體圈層的最外層,巖石圈的重要組成部分,地殼厚度各處不一樣。
44、地幔介于地殼和地核的中間,是巖漿的發源地。
45、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位于地球的最內部。
46、組成地殼的巖石可分為巖漿巖、沉積巖和變質巖三大類。
47、巖漿冷卻后成形的一種巖石叫巖漿巖。常見的巖漿巖有花崗巖、安山巖及玄武巖等。
48、 沉積巖是地殼表層條件下,由母巖風化產物、火山物質、有機質及少量宇宙物質等沉積巖的原始物質,經搬運作用、沉積作用以及沉積后成巖作用而形成的一類巖石。常見的沉積巖有石灰巖、砂巖、頁巖、礫巖、粉砂巖等。
49、變質巖是一種在地球內部高溫高壓條件下,由地殼中已存在的巖石(如沉積巖或巖漿巖)經過變質作用形成的新的巖石類型。變質作用包括重結晶、交代作用和膠帶作用等,這些過程導致巖石的礦物成分、化學成分和結構構造發生顯著變化。常見的變質巖有板巖、千枚巖、片巖、片麻巖、石英巖和大理巖等。
50、地殼在不斷地運動,地球內部的巖漿在不停地涌動,有時會通過地震和火山噴發讓我們感受到。地殼的運動常常會使巖層發生彎曲變形。
3 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51、地震又稱地動、地振動,是地殼快速釋放能量過程中造成的振動,期間會產生地震波的一種自然現象。
52、地球上板塊與板塊之間相互擠壓碰撞,造成板塊邊沿及板塊內部產生錯動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53、地震是一種自然現象,其危害主要表現在一是人員傷亡:地震可能導致建筑物、橋梁、道路等基礎設施損毀,使得人們受到傷害或死亡。二是經濟損失:地震對建筑物、交通運輸、水利工程、電力設施等造成的損壞,會直接影響到社會正常運轉,導致嚴重的財產損失。 三是造成社會穩定受影響:地震可能導致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等方面的損失,從而影響社會的穩定。四是生態環境受損:地震可能造成山體滑坡、地面塌陷等現象,從而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五是公共衛生危害:地震可能導致不清潔的飲用水和食物、大規模人群遷移和聚集、衛生設施不完善等,引起傳染病發生。六是次生災害:地震可能引發火災、水災、爆炸、毒氣泄漏、瘟疫等次生災害。 七是心理影響:地震過后,幸存者們可能患上創傷后應激障礙、抑郁、焦慮等疾病,嚴重影響人的生活。
54、地震對地表的改變是劇烈的。
55、發生地震時能逃離室內的要盡量快速逃到室外,并迅速至開闊處。室外不要私自盲目避震,要避開已倒塌物體,要遠離橋梁、湖泊及山體等。
不能逃離室內時,應立即找結實、不易倒塌的物體掩護身體。如結實的柜子下、靠立在墻根,地震時一定不要乘坐電梯。
4 火山噴發的成因及作用
56、地球內部充滿著熾熱的巖漿,在極大的壓力下,巖漿便會從薄弱的地方沖破地殼,噴涌而出,造成火山爆發。
57、火山噴發會造成地表起伏不平,若為活火山,火山錐則可能繼續生長,高度也會增大,噴發后熔巖阻塞河道,會形成堰塞湖,地質年代較為久遠的死火山,可能會形成火口湖。
58、長白山天池是一個火山口湖,由火山噴發形成?;鹕絿姲l噴射出大量熔巖之后,在火山口處形成盆狀凹陷,時間一長,積水成湖。
59、火山噴發會給人類帶來嚴重的災難,比如燒毀森林、房屋,掩埋農田和城市,污染空氣,導致滑坡、山崩、泥石流、地震等。但落在火山周圍的火山灰能提高土壤肥力,使森林和莊稼生長得更好;火山地熱是一種清潔能源,加熱后的水能作為熱源被人們利用;火山灰和火山巖還是筑路的好材料。
5 風的作用
60、地球表面的大氣層對改變地形發生著緩慢的作用。
61、風對地球表面的影響主要有三個作用,一是搬運作用:風能吹起黏土和細沙,風力越強,所能攜帶和輸送的顆粒就越大。二是侵蝕作用:風中攜帶的沙對巖石具有侵蝕作用,尤其是當風中攜帶沙子時,這種侵蝕效果更為明顯。三是堆積作用:當風減速或遇到障礙物時,風攜帶的沙土就會降落并沉積下來,形成各種地貌。
62、風對地形地貌的影響是緩慢的,需要日積月累的過程。風的作用使得地形逐漸變化,形成獨特的地貌特征。此外,風還能影響農業生產,如強風可能導致農作物倒伏,增加病蟲害的發生概率;大風會加速土壤侵蝕,使肥沃的土地變得貧瘠;風還能傳播病原體,蔓延植物病害,影響作物的健康狀態。
63、大風或洪水的力量可以把大塊巖石破碎后形成的細小的沙、土搬運到遠方,只留下大大小小的礫石,這便形成了戈壁灘。被帶走的沙子在風或流水速度減小時沉積下來,日積月累,就形成了沙漠。
6 水的作用
64、在地表的變化過程中,水發揮著巨大的作用。降落的雨水和眾多的河流都會改變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
65、 降雨對地表產生侵蝕和搬運作用,侵蝕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流失,而沉積卻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侵蝕和沉積形成了地球上不同的地形地貌。
66、黃河第一灣乾坤灣,其特點是兩岸一面為凹岸,另一面為凸岸。凹岸一側有懸崖,地形險峻,而凸岸一側則是平緩的河灘。這種地形特點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河流的侵蝕作用。當河水流過河灣時,由于慣性,河水會偏向凹岸,進入單向環流狀態,河水及其中裹挾的碎屑不斷沖擊凹岸,使得凹岸不斷后退。被侵蝕下來的碎屑物質,較粗的沉積在河床底部,較細的則由環流的底流帶至凸岸沉積下來,因此凸岸不斷前伸。隨著凹岸侵蝕、凸岸堆積的發展,河床會越來越彎曲。
67、黃河入??诘奶攸c則主要是河水的沉積作用形成的沙洲。河流入海時流速急劇降低,河水的搬運能力減弱甚至消失,使得河流所攜帶的碎屑物質沉積在近岸的河口處,形成錐形的堆積地貌。
68、黃河第一灣和黃河入海口在地理特征上存在顯著差異,前者主要受到河流侵蝕作用的影響,形成特定的彎曲河道和兩岸地形;后者則主要受到河流沉積作用的影響,形成沙洲和錐形堆積地貌。
69、水對改變地表樣貌的作用與地震、火山噴發、風的作用一樣,都會給地表樣貌帶來改變。但是地震、火山噴發對地表的改變是劇烈的,風的作用、水的作用對地表的改變是緩慢的。
7 總結我們的認識
70、地震、火山、風和水的作用是影響地表變化的因素,同時氣候的冷和熱、動植物等也是影響地表變化的因素。
71、地面的巖石、沙土在水、風、重力等作用下,被破壞和搬走的現象叫侵蝕。
72、有植物覆蓋的地表能減弱雨水的侵蝕作用。
第三單元 計量時間
1 時間在流逝
73、在遠古時代,人類用天上的太陽來計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晝夜交替自然而然成了人類最早使用的時間單位。
74、圭表是古代科學家發明的度量日影長度的一種天文儀器。
75、古人曾通過日影、水鐘、火鐘、沙漏等方法來計時。
2 用水計量時間
76、古代水鐘是讓水滴以均勻的速度滴入圓筒,浮標會隨水量的增加而逐漸上升,從而顯示流逝的時間。用水滴的好處是流速較慢,計時更準確,而且不用頻繁地進行加水等操作。
3 我們的水鐘
77、除了水,還可以用油等液體來計時,也可以利用能流動的細沙來制作的計時工具。
4 機械擺鐘
78、擺的運動的主要特點是具有周期性和規律性。
79、同一個擺在相同時間內擺動的次數相同,這就是擺的等時性。根據這一性質,人們制成了擺鐘,擺鐘的出現大大提高了鐘表的精確度。
5 擺的快慢
80、不同的擺在一定時間內擺動的次數是不相同的。
81、擺的快慢與擺線的長短有關,與擺球的大小、擺的輕重以及擺的偏角均無關。擺繩越長,擺動越慢;擺繩越短,擺動越快。
6 制作鐘擺
82、1分鐘擺動60次的鐘擺,擺繩長度約是25厘米。
7 計量時間和我們的生活
83、石英晶體受到電池電力影響時,和音又一樣會產生有規律的振動?,F在的石英鐘表里都有一個電池和一片石英晶體,帶電的石英晶體始終在做微小的往返運動(振動),每個振動都保持嚴格的相同時間,所以石英鐘表可以非常精確地計時,一天之內的誤差不會超過1秒。
當今計時最精確的是原子鐘,2022年原子鐘的精度可以達到每3000億年才誤差1秒。
84、計時工具的設計運用了物體運動的規律性。無論是古代的日晷、圭表、水鐘、沙漏,還是現代的機械鐘、原子鐘,它們都是基于物體運動的規律性來計時的。
85、現代計時工具主要包括機械鐘和原子鐘。機械鐘是一種通過一系列齒輪和發條等機械部件來計時的裝置,而原子鐘則是利用原子振蕩的穩定性來計量時間,其精度非常高,運行3000多年才可能產生1秒的誤差。
86、如果計時工具不精準,會導致)作息時間不準確,早上起床,上班,上學可能會遲到;也會導致工作時間不準確,安排的工作無法準時完成;還會導致交通信號燈時間不準確,容易造成交通堵塞。公交、火車、飛機等交通工具無法按時出行或到達,造成交通系統癱瘓。
86、現代的計時工具種類繁多,樣式齊全,常見的有擺鐘、機械鐘、電子鐘、手表、石英鐘、原子鐘等,而且計時精確度越來越高。
87、在沒有導航儀的年代,航行在茫茫大海上的船員,曾利用鐘表辨別方向,結合地圖等確定自己所在的位置,讓船成功地從一個地方航行到另一個地方。利用鐘表辨別方向有兩種常用的方法,方法一:“時數折半對太陽,12指的是北方”,一般在上午9時至下午4時之間可以很快地辨別出方向。把表平置,用時間除以2,在表盤上找出商數的位置,然后使其指向太陽,表盤上12點所指的方向就是北方。如果是下午時間,就使用24小時計時法。方法二:把表平置,時針指向太陽,時針與12點刻度平分線的方向就是南方。
第四單元 健康生活
1 我們的身體
88、我們人必須吃東西,吸入氧氣,才能獲得能量,維持生命。
89、體質,是指人的生命活動和勞動工作能力的物質基礎。簡要地說,體質是指人體的質量。它是在遺傳的基礎上由于變異而造成的人體在形態、生理、生化和行為上相對穩定的特征。
90、體質記錄表的內容包括體重指數、視力、肺活量、50米跑、一分鐘跳繩、一分鐘仰臥起坐等項目。
91、體重指數=體重(千克)÷[身高(米)×身高(米)]。
92、從出生到死亡,人體都在不斷地發生變化。青少年時期是生長發育最旺盛的時期,對我們的一生有著重要影響,因此,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習慣非常重要。
93、遺傳、飲食習慣、體育鍛煉、周圍環境、睡眠時間、學習壓力等因素都會影響生長發育。
94、為了健康生長,我們需要充足的營養、保證足夠的睡眠時間、科學合理的生活方式、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注意心理健康等。
95、不良的環境會影響身體健康,比如被動吸煙除了刺激眼、鼻和咽喉外,呼吸系統會較容易受到感染,增加咳嗽、氣喘、痰多、損壞肺部功能和減緩肺部發育等不良影響;兒童如果長期吸入存在煙塵、有害氣體、病菌病毒污染的空氣,不僅容易誘發各種疾病,而且將使兒童身體各機能受到慢性影響,進而影響身高和智力正常發育;長期飲用不良水質,會導致體質不佳,抵抗力自然減弱,則百病發生乃必然,再者長期累積污染物到身體無法承受時,再高明的醫生、再有效的藥物恐怕也難奏效;垃圾含有大量微生物,是病菌、病毒、害蟲等的滋生地和繁殖地,嚴重危害人身體健康。同時垃圾堆起來會引發土壤污染、空氣污染、地下水和地表水污染。
96、除了身體健康,健康還包括心理健康。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而且還包括軀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和道德健康。
2 身體的運動
97、骨、關節和肌肉組成了人體的運動系統,它們相互配合,使身體進行各種運動。
98、人體內共有200多塊骨頭,它們相互連接構成了人體的支架—骨骼。骨骼可以使我們身體進行各種各樣的運動,同時還具有支撐身體、保護內臟器官的作用。
99、骨與骨之間可以活動的連接叫關節。不同地方的關節,活動的方式不同。如肘關節和肩關節。
100、人體共有600多塊肌肉。肌肉附著在骨骼上,肌肉收縮帶動骨骼運動。
101、經常進行身體鍛煉是相當重要的。青少年時期,人體的骨骼和肌肉是發育得最快的,發育和運動又緊密地關聯著。經常參加運動,身體可以變得更加強壯,柔韌性更好,并且免疫力也會增強。
102、生活中有許多與我們身體運動的結構相似的物體,如合頁與關節相似、塔吊的鋼架與骨骼相似等。
103、為了促進骨骼和肌肉的發育,我們應當注意保持脊柱和身體部位均衡負重,還要注意保持正確的身體姿勢;同時加強體育鍛煉,健康飲食,注意休息。
3 心臟和血液
104、食物中的營養和我們吸入的氧氣,進入我們的血液后都將通過心、血管等運輸到身體的各個部分,維持身體的生命活動。
105、心臟每時每刻都在跳動,在安靜狀態下,正常人心臟一分鐘大約跳動60~100次。
106、經常鍛煉身體,同樣可以使心臟更加強健。
107、心臟在兩次跳動的間隙都有短暫的休息。盡管如此,我們還應該讓心臟有更多的休息時間。在身體休息狀態下,特別是睡眠的時候,氧氣的需要量減少,每分鐘心跳的次數也會減少,心臟會得到較多的休息。所以合理的休息與良好的睡眠,會讓心臟更好地工作,有利于我們的健康。
108、每分鐘的心跳次數和脈搏次數是相同的。
4 身體的“總指揮”
109、腦位于顱腔內,包括大腦、小腦和腦干等部分,是我們身體的“總指揮”。
110、腦與脊髓相連。腦和脊髓聯系著的神經分布到身體的各個部分。
111、大腦是人體的控制中心,包括左右兩個大腦半球,腦的不同區域控制著我們身體的各個部分。
112、大腦是人類思維、意識和智力活動的中心。它負責感知、分析和整合來自感官器官的信息,控制運動,以及調節和協調其他腦區的活動。大腦還與學習、記憶、意識、語言和創造力等高級認知過程緊密相關。
113、小腦位于顱后凹,主要負責協調和調節運動。它接收來自大腦的運動指令和感覺信息,并對肌肉的收縮和放松進行精確的協調,以保持平衡、姿勢和精細運動的協調性。小腦對于運動學習、協調運動和運動記憶也起著重要的作用。
114、腦干連接大腦和脊髓,是大腦和周圍神經系統之間的重要通道。
115、腦是柔軟而又脆弱的,它需要顱骨來保護,我們平時在生活中,也要注意不要讓腦受到劇烈撞擊。
116、腦需要適當的休息。保證充足的睡眠是大腦保持活力的前提,此外,學習一門功課時間過長,會讓大腦感到疲倦,這時適當地活動身體或是聽聽音樂,都可以讓腦得到休息。
5 身體的“聯絡員”
117、腦總是在不斷地發送和接收信息。這些信息的傳遞需要通過身體的“聯絡員”—神經系統來完成。
118、神經系統由腦、脊髓以及與其相連并遍布全身的周圍神經系統所組成。全身各系統、器官和細胞都是在神經系統的控制下,相互配合,完成各自的功能。
119、人體能夠感知各種環境刺激的器官,包括眼、耳、鼻、舌、皮膚等。當人體受到環境中的各種刺激時,都會由傳入神經將信號傳到神經中樞,神經中樞做出相應的指令并通過傳出神經使身體做出反應。
120、腦和脊髓合稱為神經中樞。
121、為了保護神經系統,我們應該保持正確的坐姿,保護脊髓;乘車時系好安全帶;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保證充足的睡眠;積極參加體育活動,活動時做好必要的防護等。
6 學會管理和控制自己
122、長期的壓力會損害身體健康,不僅可能讓你感覺頭疼、胃疼、睡不好覺,還會使你不能集中注意力,難以學會新東西,因此我們要學會管理壓力。
123、體育鍛煉不僅可以減輕肌肉緊張,還能幫助你擁有更好的睡眠,這都有利于減輕壓力。
124、情緒是人從事某種活動時產生的心理狀態,如高興、憤怒、驚奇、悲傷等。
125、管理憤怒的方法:一是停止你在說的話和在做的事。確保你不會說出讓你后悔的話或做出讓你后悔的事;二是嘗試做幾次深呼吸,讓自己平靜下來;三是思考如何反應;四是想好了再行動。
7 制訂健康生活計劃
126、我們的身體是一個和諧統一的整體,一個系統出現問題,會導致其他系統也出現問題。
127、有的運動是終生都可以進行的,如散步、游泳、慢跑、騎車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宁市| 玉屏| 灵宝市| 昌邑市| 镶黄旗| 乌拉特前旗| 西昌市| 遂溪县| 武陟县| 喀喇沁旗| 天津市| 苏州市| 合水县| 连江县| 马公市| 莱阳市| 阿瓦提县| 迁西县| 炎陵县| 泸州市| 石柱| 叶城县| 河北区| 洛扎县| 同德县| 泸定县| 始兴县| 合肥市| 吉水县| 宁城县| 维西| 石渠县| 行唐县| 十堰市| 宿迁市| 合山市| 绥中县| 龙海市| 湖口县| 含山县| 永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