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微信公眾號“勝哥課程”2024 新版科學七上第 3 章第 3 節人類對字宙的探索 21.宇宙中的天體都歷經誕生、成長、成熟到衰老、死亡的緩慢演化過程。如圖是人類首次 拍攝到的黑洞照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黑洞是客觀存在的天體B.黑洞是一種密度極小的天體C.光在內的所有物質都逃脫不了黑洞的引力作用D.演化的最后階段可能變成黑洞的天體是恒星2.小科通過微信公眾號“勝哥課程”知道了太陽系的形成過程,下面敘述正確的是( )A.太陽系是由一塊星云收縮形成的B.太陽系是由多塊星云收縮,形成太陽和八大行星C.太陽系是由星系爆炸形成的D.太陽系是由星系分離出來的3.天文學家認為,恒星在誕生之初會像人類的同卵多胞胎一樣有著一個或多個孿生“兄弟”。天文學家通過一系列分析后發現,一顆編號為“HD 162826”的恒星為太陽的孿生“兄弟”。以下不能用以確認“HD 162826”為太陽孿生“兄弟”身份的是( )A.質量和太陽相近 B.年齡和太陽相同C.化學成分和太陽相似 D.形成位置和太陽吻合4.研究發現,恒星壽命的長短取決于它的質量大小。結合圖表信息,推測下列四種恒星中壽命最長的是( )恒星 質量(與太陽相比的倍數)天狼 A 星 2.14天狼 B 星 1.05織女星 2.13牛郎星 1.79A.天狼 A 星 B.天狼 B 星 C.織女星 D.牛郎星5.小科通過微信公眾號“勝哥課程”觀看了《超新星的爆炸》科學視頻。超新星的熱核爆炸表示了這顆恒星的演化階段是( )A.誕生期 B.壯年期 C.死亡期 D.任何時期都可能6.小科通過微信公眾號“勝哥課程”知道了質量是太陽 50 倍的的恒星最終會變成( )微信公眾號“勝哥課程” 1微信公眾號“勝哥課程”A.黑矮星 B.黑洞 C.白矮星 D.超新星7.小科通過微信公眾號“勝哥課程”知道了質量是太陽 5 倍的恒星最終會變成( )A.主序星 B.太陽 C.紅巨星 D.黑矮星8.小科通過微信公眾號“勝哥課程”了解恒星的相關知識,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一顆恒星的壽命取決于它的質量B.質量大的恒星可用以燃燒的核燃料較多,因此它們的壽命比較長C.當恒星步入“老年時期”,恒星的核心將開始收縮,而其外層部分則開始膨脹就會成為一顆紅色的巨星或超巨星D.巨星和超巨星可能爆炸成為超新星9.小科通過 “勝哥課程”知道了找北極星的方法,在晚上八九點鐘,面向 星空 ,先找到 星座,把北斗七星中 的兩星連線,并朝斗口方向延伸 距離,就可找到北極星。其斗柄在不同季節指向不同:春天斗柄朝 ,夏天斗柄朝 ,秋天斗柄朝 ,冬天斗柄朝 。10.恒星內部的 核發生 反應,生成氦并釋放 。恒星的穩定主序星階段能夠持續的時間長短與 有關, 越大,時間越 。太陽的主序星階段約 100 億年。太陽已存在約 50 億年。恒星約 90%的 都處于主序星階段。11.宇宙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天體,科學家根據它們體積、質量、運動規律等存在的相似性和差異性,分成行星、 、星團、 等不同的天體層次。我們生活的地球是一顆 ,它和月球構成了地月系,而由太陽、八大行星及其衛星等天體構成的更大的天體系統是 。12.圖示為太陽從“出生”(A 點)到“死亡”的生命階段。(1) 現在,我們每天看到的太陽大約處在圖中的 (選填“A”“B”“C”或“D”)點。(2) 在 DE 段太陽將形成 。(3) EF 段,太陽將演化成為一顆 ,最終太陽將慢慢“熄滅”,成為 。13.如圖展示了恒星的質量與它的壽命的關系,恒星壽命指恒星在耗盡燃料之前所能存在的時間。由圖可知,質量比太陽大的恒星,其壽命比太陽 ;一個質量是太陽 0.8 倍的恒星大約能存在 億年;一個質量是太陽 1.7 倍的恒星大約能存在 億年。微信公眾號“勝哥課程” 2微信公眾號“勝哥課程”答案1.B 2.A 3.A 4.B 5.C 6.B 7.D 8.B9. 北天; 大熊; 斗前; 5 倍; 東; 南; 西; 北;10. 氫(輕); 聚變; 能量; 質量; 質量; 短; 生命周期11. 恒星;星系;行星;太陽系12.(1)C(2)紅巨星(3)白矮星;黑矮星13. 短; 130; 30微信公眾號“勝哥課程” 3(共40張PPT)第3章 廣袤浩瀚的宇宙第3節 人類對字宙的探索2023年9月21日,“天宮課堂”第四課在中國空間站開講,航天員為廣大青少年帶來一堂精彩的太空科普課,并通過視頻與地面課堂師生進行實時互動交流。“天宮課堂”對于培養青少年科學精神、激發探索浩瀚宇宙的興趣具有獨特優勢。人類為什么孜孜不倦地探索宇宙?探索宇宙有哪些發現?第2課時 星系、恒星第3節 人類對字宙的探索三、銀河系和河外星系宇宙有多大?最初人們認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陽、月球、5顆行星和6000多顆靜止不動的恒星構成了宇宙。宇宙由銀河系等星系組成,銀河系由幾千億顆像太陽一樣的恒星組成。地球位于銀河系的何處?銀河系有多大?它的中心在哪里?當我們仰望夏季的夜空,看到橫跨夜空的那條銀河時,其實我們正在銀河系內部觀察我們生存的這個星系的中心。太陽系在銀河系中星系是由單顆恒星、恒星系統、星團、塵埃和氣體在引力作用下聚集在一起形成的大型天體系統。天文學家把大多數星系分為三類:旋鍋星系、橢圓星系和不規則星系。銀河系是一個旋渦星系。從側面看,銀河系呈扁圓盤狀;從上往下看,能夠看到銀河系的旋渦結構。我們無法在地球上看到銀河系的旋渦結構,因為太陽系位于銀河系的一條旋臂上。銀河系是由眾多恒星及星際物質組成的一個巨大星系,所有的恒星都圍繞銀河系的中心旋轉。銀河系的直徑約為1.0×105光年,中心厚度約為1.2×104光年,自中心向邊緣逐漸變薄。太陽只是銀河系內幾千億顆恒星中的一顆普通恒星。太陽遠離銀河系的中心,它與銀河系中心的距離約2.6× 104光年,約2. 4億年繞銀河系中心轉一圈。恒星彼此相距很遠,離太陽最近的恒星是比鄰星,與太陽相距4.22光年。太陽不在銀河系的中心,人類又一次破除了自己位于宇宙中心的觀念。銀河系雖然很大,但在整個宇宙中顯得微不足道。銀河系只是廣闊深空中上千億個星系中的一個普通星系。銀河系和銀河系外的河外星系構成了廣闊無垠的宇宙。如圖顯示了不同尺度的天體所橫跨的范圍。仙女座星系(M31)天文學家很早就意識到銀河系外有其他星系。1919年,哈勃用當時最大且最先進的天文望遠鏡,測定了仙女座大星云(星系)的距離,發現這個距離遠大于銀河系的直徑。因此,哈勃推斷仙女星系一定位于銀河系之外。1. 面向北天星空 ,先找到大熊星座。北斗七星在天空中呈斗狀, 很容易認出。其斗柄在不同季節指向不同:在晚上八九點鐘觀測,春天斗柄朝東,夏天斗柄朝南,秋天斗柄朝西,冬天斗柄朝北。P122宇宙中有上千億個星系,每個星系中含有數量巨大的恒星。例如,天文學家估計,北斗七星范圍內存在100多萬個星系。今天,我們對宇宙的理解已跨越浩瀚的星際空間,延伸到了我們所見的整個宇宙。然而,這些發現,無論大小,都是無數科學家努力探索的成果,是一代代科學家智慧的結晶。圖中每個可見的光點都可能是一個遙遠的星系“時光回溯”遙遠天體發出的光,有的需要幾百萬年甚至幾十億年才能到達地球。在更先進望遠鏡的幫助下,科學家就可以從事更早年代的宇宙研究。例如,仙女星系到地球的距離約為250萬光年,即仙女星系發出的光需要傳播250萬年才能到達地球,也就是說,我們現在看到的仙女星系,是它們在250萬年前發出的光,光信息記錄的是250萬年前仙女星系上的事件。四、恒星太陽是銀河系內一顆相當普通的恒星。每一顆恒星都有其誕生、演化和死亡的過程,這是一個十分緩慢的過程。 太陽是地球的能量之源,沒有太陽,人類就不能生存。研究恒星的誕生、演化和死亡,對人類的生存具有重要意義。恒星與太陽的誕生過程基本相似。隨著宇宙的膨脹,溫度不斷降低,出現了由中性原子構成的宇宙塵埃。宇宙塵埃在引力作用下,會變得更加密集,并越聚越大,形成氣體狀態的星云團。隨著星云團的收縮,溫度不斷升高,當溫度變得非常熾熱,星云團就開始發光。于是,恒星就誕生了。當這顆恒星繼續收縮升溫,溫度超過1×107℃時,將引發恒星內部的氫核發生聚變反應,生成氦并向外釋放能量,恒星就開始穩定下來,進入主序星階段。恒星的穩定主序星階段能夠持續多長時間呢?像太陽這樣的恒星的主序星階段可持續約100億年。太陽已存在約50億年,它的主序星階段還有約50億年。今天的太陽正處在它的鼎盛時期。恒星約90%的生命周期都處于主序星階段。P1261.如圖展示了恒星的質量與它的壽命的關系。恒星壽命指恒星在耗盡燃料之前能存在的時間。2.一顆質量是太陽0.8倍的恒星能存在多久?一顆質量是太陽1.7倍的恒星又能存在多久?答:質量是太陽0.8倍的恒星能存在約130億年。質量是太陽1.7倍的恒星能存在約30億年。3.描述恒星的質量與它的壽命的一般關系。答:一顆恒星壽命的長短取決于它的質量大小:質量越大,壽命越短;質量越小,壽命越長。恒星是不會永久存在的。大約50億年后,太陽中心缺少足夠的氫時,太陽的球核將開始收縮,太陽外層的氫繼續變成氦,星體急劇擴大,變成紅色,形成紅巨星。當太陽膨脹到接近火星軌道時,將吞噬水星、金星、地球,預計太陽在紅巨星階段持續大約10億年時間,亮度升高到今天的近1萬倍。紅巨星不斷地把外層物質拋向太空,在星體周圍形成行星狀星云,它的核聚變過程中形成的一些物質將進入星際介質參與再循環,而球核進一步收縮, 形成體積極小、密度很大的白矮星。最后,太陽將慢慢“熄滅”,形成一顆看不見的黑矮星,變成星云的一部分,留在宇宙中,進入新的循環。了解了太陽一生的演化后,你對宇宙有了什么新認識?答:太陽的演化過程不僅讓我們對恒星的形成、演化和滅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讓我們意識到宇宙的廣闊無垠和生命的脆弱。在面對宇宙的浩瀚與生命的渺小之間,人類需要更加珍惜和保護我們唯一的家園——地球,同時積極探索宇宙,尋找可能的生存空間,以應對未來可能的環境挑戰 P125與太陽一樣,當恒星內核的氫燃燒殆盡,就會快速演化并消亡。這是恒星最后的歸宿。恒星的壽命取決于恒星的質量。如果恒星的質量介于1~8倍太陽質量,它會演變成紅巨星,最終演變成白矮星,即體積很小、質量不太小的恒星;如果恒星的質量是太陽質量的10~20倍,它的體積會急劇變大,形成紅超巨星,隨后爆發成超新星,最終演變成體積極小、密度極大的中子星。1054年,我國發現并記錄的超新星爆發,史稱“客星”。蟹狀星云即在這次爆發后誕生,這是天文學中第一個被認證具有清晰歷史觀測記錄的超新星遺跡。當恒星的質量更大時,其內部將產生巨大壓力,物質被“壓成了更為神奇的天體——黑洞。 黑洞的密度非常巨大,強大的引力使任何物質,甚至光都無法逃脫它的吸引。因此,遠處的觀測者無法看到來自黑洞的光。雖然人們看不見黑洞,但科學家能確定它的存在。恒星的演化大質量恒星的消亡過程和太陽有什么不同?答:大質量恒星,過了主序星階段后,體積會急劇變大,形成紅超巨星,隨后爆發成超新星,最終演變成體積極小、密度極大的中子星或黑洞。2019年,我國天文學家依托自生研制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郭守敬望遠鏡(LAMOST),發現了一個迄今為止質量最大的恒星級黑洞。2022年5月,天文學家向人們展示了位于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的首張照片。銀河系中心黑洞跑離地球約2.7×104光年之遙。恒星在生命的最后時刻,都會不斷地向四周拋出物質。這些物質自由地在太空中擴散,最后將漸漸孕育出新一輪的恒星星云。中子星,是處于演化后期的恒星。當恒星的質量大于8倍太陽質量時,它就有可能變為中子星。中子星并不是恒星的最終狀態,它還會進一步演化為不發光的黑矮星。中子星小得很、典型的中子星直徑只有20km,但密度很大,1cm3的質量最高可達幾十億噸,由于巨大的質量產生了強大的引力。脈沖星(中子星的一種)的中心壓力可達到1×1028個大氣壓,比地心壓力大3×1021倍,比太陽中心壓力大3×1016倍。圖3.3-21 中子星從極點噴發強大氣流中子星的能量輻射是太陽的近100萬倍,它在Is內輻射的總能量若全部轉化為電能,就夠目前我們地球用幾十億年。中子星的表面溫度可達到1×107℃,中心溫度還要高數百萬倍。銀河系內中子星的總數至少在20萬顆以上。1.星系是由單顆恒星、恒星系統、星團、塵埃和氣體在引力作用下聚集在一起形成的大型天體系統。2. 星系有三類:旋鍋星系、橢圓星系和不規則星系。3.北斗七星在天空中呈斗狀。其斗柄在不同季節指向不同:在晚上八九點鐘觀測,春天斗柄朝東,夏天斗柄朝南秋天斗柄朝西,冬天斗柄朝北。4.恒星內部的氫核發生聚變反應,生成氦并釋放能量。5.恒星的生命周期1.銀河系絕大多數恒星和星際物質---( )A. 集中分布在銀河系邊緣 B. 集中分布在銀河系中心C. 均勻分布在銀河系中 D. 集中分布在銀河系中心平面附近D2.該圖中①、②、③、④四幅圖分別表示不同級別的天體系統,名稱依次是---( )A. ①銀河系 ②河外星系 ③太陽系 ④地月系 B. ①總星系 ②銀河系 ③太陽系 ④地月系C. ①總星系 ②銀河系 ③河外星系 ④地月系 D. ①地月系 ②太陽系 ③銀河系 ④總星系B3.天體系統的層次,從小到大排列順序正確的是---( )A. 太陽系、地月系、銀河系、總星系B. 銀河系、太陽系、河外星系、總星系C. 地月系、銀河系、總星系、河外星系D. 地月系、太陽系、銀河系、總星系D4.我們一般根據下面哪種特征來區分夜空中觀察到的恒星與行星---( )A. 是否能自己發光B. 是否繞著太陽轉動C. 亮度的高低D. 在夜空中的相對位置是否變化行星,通常指自身不發光,環繞著恒星的天體。因為一般情況下很難看出它是否自己在發光。所以古代人們把位置相對不變化的叫做恒星,而位置變化明顯的叫做行星。D5.從正面和側面看,銀河系的形狀分別是---( )A. 球狀、平面狀 B. 車輪狀旋渦系統、主體像一個中間凸起的大透鏡C. 都為車輪狀旋渦系統 D. 都為平面狀B“勝哥課程”版權聲明“勝哥課程”工作室的課件資料的版權屬于微信公眾號“勝哥課程”, 購買下載的課件僅限購買者本人使用,可以用于自己研究學習、課堂教學,但無傳播權,禁止傳播,如傳播造成的后果將負法律責任。只要購買使用“勝哥課程”則視作同意本聲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4新版科學七上第3章第3節人類對字宙的探索2.pdf 2024新版科學七上第3章第3節人類對字宙的探索2.pptx P122活動找北極星的方法.mp4 隨著宇宙的膨脹字幕.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