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9張PPT)滬科版 八年級上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第三節 來自地球的力第1課時 重力的大小知識點1 重力的定義1. 如圖所示,拋出去的乒乓球落地前,在空中飛行時受到的力是(不計空氣阻力)( C )A. 重力和拋力B. 只有拋力C. 只有重力D. 沒有任何力作用C123456789101112132. [逆向思維][2024·運城期末]據專家介紹,人的骨皮質和骨小梁在太空中會同步萎縮,運動可減緩骨量丟失的速度。下列適合航天員在“失重”的空間站里采用的健身方式是( D )A. 舉啞鈴 B. 用單杠做引體向上C. 做俯臥撐 D. 使用彈簧拉力器【點撥】在太空中鍛煉身體時,因為“失重”現象的存在,不能用克服重力的方式鍛煉,故ABC均不可以;用彈簧拉力器健身,是利用彈力健身,與重力無關,故D正確。D12345678910111213知識點2 探究物體的重力與質量的關系3. 關于公式G=mg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C )A. 公式中G代表重力,m代表質量,g=9.8 N/kgB. g=9.8 N/kg表示1 kg的物體在地球表面附近所受的重力為9.8 NC. 根據g=9.8 N/kg可知,1 kg=9.8 ND. 公式中G使用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NC12345678910111213【點撥】在公式G=mg中,G代表重力,其國際單位為N,m代表質量,g=9.8 N/kg,其物理意義為質量為1 kg的物體,受到的重力為9.8 N,故ABD正確;由于1 kg是指質量,9.8 N是指力,質量和力是兩個不同的物理量,所以二者不能用等號,故C錯誤。故選C。123456789101112134. [2023·南京模擬]小明在做探究“物體所受的重力跟物體質量的關系”實驗。12345678910111213質量m/kg 0.06 0.12 0.16 0.2 0.24重力G/N 0.6 1.2 2.0 2.4(1)使用彈簧測力計之前要把指針調到 零刻度線處 并檢查指針與外殼有沒有摩擦。零刻度線處 12345678910111213(2)分別用圖甲、乙兩種方式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量鉤碼所受的重力,正確的握持方式是 甲 (填“甲”或“乙”)。(3)當鉤碼質量為0.16 kg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如圖丙所示,則表格空白處應填 1.6 。甲 1.6 12345678910111213(4)小明測得的實驗數據如表所示。請你幫小明在圖丁中以重力G為縱坐標、質量m為橫坐標的直角坐標系中描點,并連線作出G-m關系圖像,從而得到物體所受的重力跟物體質量成 正比 。【解】如圖所示。正比 12345678910111213(5)實驗時,為得到重力與質量的關系,多次測量的目的是 使結論更具有普遍性 (填“減小誤差”或“使結論更具有普遍性”)。使結論更具有普遍性 12345678910111213【點撥】(1)使用彈簧測力計之前要調零,并檢查指針與外殼有沒有摩擦。(2)彈簧測力計使用時拉力方向應與彈簧伸長方向一致,防止彈簧與外殼摩擦,故正確的握持方式是甲。(3)由圖丙可知,彈簧測力計分度值為0.2 N,示數為1.6 N。(4)根據表格中數據描點作圖。通過圖像可知,物體所受的重力跟物體質量成正比。(5)實驗時,要測量多組實驗數據,是為了獲得普遍的規律。12345678910111213知識點3 重力的簡單計算5. 為了求出質量為3 kg的物體的重力,有四名同學進行了如下演算,其中正確的是( C )A. 3 kg=29.4 NB. 3 kg=3 kg×9.8 N=29.4 NC. G=3 kg×9.8 N/kg=29.4 ND. 物體的重力等于質量的9.8倍,所以重力是29.4 NC12345678910111213【點撥】質量和重力是兩個不同的物理量,不會相等,故AB錯誤;重力與質量的關系是G=mg,代入數值計算得G=3 kg×9.8 N/kg=29.4 N,故C正確;兩種不同性質的物理量,不存在等量或倍數關系,故D錯誤。123456789101112136. [教材P143拓展一步變式]2024年6月2日,嫦娥六號探測器著上組合體成功著陸月背南極-艾特肯盆地的預選著陸區。已知月球上物體所受重力為地球上的,如果一個人在地球上最多能舉起重600 N的物體,則他在月球上能舉起物體的最大質量是 360 kg。(g取10 N/kg)360 12345678910111213月球上物體所受重力為地球上的,因此g月=g,同一個人在月球和地球上所能舉起物體的重力是相同的,則他在月球上能舉起物體的最大質量m月====360 kg。【點撥】123456789101112137. [2024·大同階段練習] 春季正值風干物燥,火災多發之際,為了增強全民的消防安全意識,使“119”更加深入人心,公安部將每年的11月9日定為我國的消防安全宣傳日。消防安全意識應該深入每個公民的心中。如圖是一個家用干粉滅火器,其重力約為20 N,以下物體所受重力與該滅火器最接近的是( C )CA. 一支鉛筆B. 兩個雞蛋C. 一只公雞D. 一名中學生123456789101112138. [教材P144]同學們都希望能夠舉辦體育運動會,假如失去重力,下列比賽項目中:(1)100米賽跑,(2)舉重,(3)跳水,(4)投擲實心球,無法進行的是( D )A. 只有(1)(2) B. 只有(2)(3)C. 只有(3)(4) D. (1)(2)(3)(4)D12345678910111213【點撥】如果沒有重力,(1)因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人腳稍微一蹬地,就會“飛起”脫離地面,人無法行走,所以100 m跑無法進行;(2)杠鈴質量再大,受到的重力也為零,人能很輕松地舉起它,所以舉重無法進行;(3)人跳起后,由于不再受到重力作用將不再落下,所以跳水運動無法進行;(4)實心球所受的重力為0,人能很輕松扔出且不再落下,投擲實心球無法進行。所以(1)(2)(3)(4)都無法進行。123456789101112139. 科學家發現同一物體在某行星表面所受的重力是在地球表面所受重力的兩倍。假如宇航員從地球攜帶100 g的方便面、天平和彈簧測力計飛至該行星,g取10 N/kg,測得方便面的示數是( B )BA. 天平示數為100 g,彈簧測力計示數為1 NB. 天平示數為100 g,彈簧測力計示數為2 NC. 天平示數為200 g,彈簧測力計示數為2 ND. 天平示數為200 g,彈簧測力計示數為1 N12345678910111213【點撥】因為物體的質量與其空間位置無關,所以在某行星上方便面的質量還是100 g,即天平的示數為100 g,方便面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G=mg=100×10-3 kg×10 N/kg=1 N,方便面在某行星上受到的重力G'=2G=2×1 N=2 N,即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2 N。1234567891011121310. [2023·赤峰]小明在科技博覽閱讀中,查閱了不同星球上重力與質量的關系,如圖所示。通過圖像可知,在甲、乙兩個星球上,重力與質量都成 正比 。一物體質量為10 kg,它在甲星球上受到的重力為 150 N。正比 150 12345678910111213【點撥】不同星球上重力與質量的關系都是過原點的直線,因此重力與質量都成正比;由圖及G=mg得,在甲星球上重力與質量的比值為g甲===15 N/kg,一物體質量為10kg,它在甲星球上受到的重力G=mg甲=10 kg×15 N/kg=150 N。1234567891011121311. [2023·秦皇島撫寧區期末]甲、乙兩個物體質量之比是4∶3,其中甲物體所受的重力為240 N,那么乙物體所受的重力為 180 N,乙物體的質量是 18 kg。(g取10N/kg)【點撥】由甲、乙兩個物體質量之比是4∶3可知,其重力之比也是4∶3,由此可得=,解得G乙=180 N;m乙===18 kg。180 18 1234567891011121312. [2024·濟南期末] 萊蕪市民閑暇之余都喜歡去紅石公園游玩。紅石公園因有色彩鮮紅斑駁、花紋彎曲多變的紅石砂巖而得名,是山東省罕見的丹霞地貌。目前,公園內紅石砂巖的總質量約為2.5×109 kg,已知紅石砂巖的密度為2.5×103 kg/m3,g取10 N/kg。求:(1)這些紅石砂巖受到的總重力大約是多少?【解】這些紅石砂巖受到的總重力G=mg=2.5×109kg×10 N/kg=2.5×1010 N。12345678910111213(2)目前紅石砂巖的總體積約為多少立方米?【解】目前紅石砂巖的總體積V===1×106 m3。1234567891011121313. 大雪造成很多房屋垮塌,小明想知道屋頂的雪到底有多重,他找來器材進行了測量:(1)①用彈簧測力計測出空杯子受到的重力為0.2 N。②將杯子里裝滿水,用彈簧測力計測出杯子和水受到的總重力如圖,則杯中水受到的重力為 2 N。③將杯子里裝滿雪的樣品,用彈簧測力計測出杯子和雪受到的總重力為0.8 N。杯中雪的樣品體積是 200 cm3,雪的樣品密度是 0.3×103 kg/m3。2 200 0.3×103 12345678910111213(2)若屋頂面積為200 m2,雪的厚度為10 cm,則屋頂雪受到的重力是 6×104 N。(g取10 N/kg)6×104 12345678910111213【點撥】(1)②由圖可知,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為0.2 N,指針指在2下1個小格處,所以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2.2 N。杯中水受到的重力G水=G總1-G0=2.2 N-0.2 N=2 N。③由G=mg得,水的質量m水===0.2 kg。12345678910111213由ρ=可得,雪的樣品體積V雪=V水===2×10-4 m3=200 cm3。雪的樣品質量m雪===0.06 kg,雪的樣品密度ρ雪===0.3×103kg/m3。(2)屋頂雪的體積V=Sh=200 m2×10×10-2 m=20m3,屋頂雪受到的重力G=mg=ρ雪Vg=0.3×103kg/m3×20 m3×10 N/kg=6×104 N。12345678910111213(共22張PPT)滬科版 八年級上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第四節 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第2課時 增大和減小摩擦知識點1 有益摩擦與有害摩擦1. [2024·蘇州模擬]分析以下摩擦,其中屬于有益摩擦的是( D )(1)人走路時鞋底與地面之間的摩擦;(2)人騎自行車時車前輪與地面之間的摩擦;(3)粉筆在黑板上寫字時,粉筆與黑板之間的摩擦;(4)皮帶傳動中,皮帶與皮帶輪之間的摩擦;D12345678910111213(5)汽車行駛時,汽車與空氣之間的摩擦。A. (1)(2)(3) B. (1)(3)(5)C. (1)(2)(4) D. (1)(3)(4)知識點2 增大和減小摩擦的方法2. 如圖所示,氣墊船在水面上行駛的過程中,減小摩擦采用的方法是( D )A. 減小壓力B. 減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C. 用滾動代替滑動D. 使接觸面分離D123456789101112133. [2023·懷化]生活中有的摩擦是有用的,有的摩擦是有害的,下列情況屬于減小摩擦的是( C )A. 甲圖:自行車剎車時用力捏車閘B. 乙圖:體操運動員上器械前,手上要涂防滑粉C. 丙圖:在冰壺運動中,運動員不斷擦拭冰面D. 丁圖:礦泉水瓶瓶蓋上刻有豎條紋C12345678910111213【點撥】自行車剎車時,閘皮緊壓在鋼圈上,是在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時,通過增大壓力來增大摩擦力,故A錯誤;體操運動員上器械前在手上涂防滑粉,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力,故B錯誤;在冰壺運動中,刷冰使冰熔化,在冰壺和冰之間產生水,減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減小摩擦,故C正確;礦泉水瓶瓶蓋上刻有豎條紋,在壓力一定時增大了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從而增大摩擦力,故D錯誤。123456789101112134. 如圖所示,為保障市民安全出行,志愿者們正在清理道路冰雪,他們采用增大壓力的方法來增大摩擦的是( B )A. 戴防滑手套B. 鏟雪時握緊鏟子,防止鏟子滑落C. 穿鞋底粗糙的橡膠鞋D. 在路面上鋪防滑墊B123456789101112135. [傳統文化題][2023·成都]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初三(1)班全體同學深入社區養老院,開展志愿者服務活動,如圖是小文同學打掃衛生時推移沙發的情景。當他推動沙發向左運動時,地面對沙發的摩擦力方向是向 右 的。小文覺得如果給沙發裝上輪子,推起來會更省力,他這樣思考的依據是在一般情況下,滾動摩擦 小于 滑動摩擦。右 小于 (第5題)12345678910111213【點撥】物體受到摩擦力的方向與它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推動沙發向左運動時,地面對沙發的摩擦力方向是向右的;在一般情況下,滾動摩擦小于滑動摩擦。123456789101112136. 抽取式餐巾紙在使用時打開封口,抽出一張就會帶出下一張,這是因為餐巾紙表面有花紋,可以通過 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來增大摩擦力。如果紙巾盒里裝的紙比較多,抽起來很困難,這是因為 壓力 越大,摩擦力越大。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壓力 (第6題)12345678910111213【點撥】餐巾紙表面有花紋,在壓力一定時,可以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力;如果紙巾盒里裝的紙比較多,餐巾紙之間的壓力增大,摩擦力增大,所以抽起來很困難。123456789101112137. [2023·北京]如圖所示的實例中為了減小摩擦的是( A )A. 輪滑鞋裝有滾輪 B. 運動鞋底有凹凸的花紋C. 腳蹬面做得凹凸不平 D. 守門員戴著防滑手套A123456789101112138. [2023·天津模擬]在探究摩擦力時,小龍同學用一塊各側面光滑程度完全相同的木塊,在同一水平桌面上進行了三次實驗,如圖所示,當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時,彈簧測力計三次示數F1、F2、F3的大小關系為( C )A. F1最小 B. F2最小C. F3最小 D. 一樣大C12345678910111213【點撥】平放與側放時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都相同,摩擦力相等;第三次變滑動為滾動,可以減小摩擦力;每次都做勻速直線運動,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與摩擦力大小相等,因此C正確。123456789101112139. 如圖,同一木塊在同一粗糙水平面上,在水平拉力F甲、F乙和F丙的作用下,以不同速度v1、v2、v3做勻速直線運動,且v1<v2<v3,其中圖丙的木塊上疊放一重物,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A. F甲<F乙<F丙 B. F甲>F乙>F丙C. F甲=F乙<F丙 D. F甲<F乙=F丙C12345678910111213【點撥】滑動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和壓力大小有關,與速度大小無關;由題意和圖示可知,甲、乙、丙三圖中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甲、乙圖中對水平面的壓力相同,丙圖中對水平面的壓力較大(木塊上疊放一重物),故摩擦力的大小關系為f甲=f乙<f丙;因為三圖中木塊都在做勻速直線運動,所以由拉力F=f知, F甲=F乙<F丙,故C正確。1234567891011121310. [2024·無錫梁溪區校級期中]某興趣小組的同學們進行了“竹筷提米”實驗。在玻璃杯內加入大米,將一根竹筷插入米中,慢慢豎直向上提起竹筷,米也被提起。提起米的過程中米對筷子的摩擦力方向是 豎直向下 ,同學們發現這個實驗不是每次都能完成,小伊同學提出可以在杯子里加少量水,這樣米粒會膨脹,就能更容易提起米,這是通過 增大壓力 來增大摩擦。你還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插入筷子后把米壓緊 。豎直向下 增大壓力 插入筷子后把米壓緊 1234567891011121311. [2023·徐州模擬]溜旱冰時會使用T形減速法,如圖,單腳向前滑行開始,浮足在滑行腳的后跟處成T形放好后,將浮足慢慢放在地面上以內側輪柔和地壓緊地面,減緩向前滑行速度,直到停下來為止。請用所學物理知識解釋減速的原理: 壓緊地面,增大了對地面的壓力,在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時,增大了摩擦力,而T形放置,浮足側放變滾動為滑動,增大摩擦力,從而達到減速的目的 。壓緊地面,增大了對地面的壓力,在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時,增大了摩擦力,而T形放置,浮足側放變滾動為滑動,增大摩擦力,從而達到減速的目的 1234567891011121312. [易錯題][2024·深圳寶安區校級期中]細心的小明同學發現商場里安裝供顧客上樓的電梯主要有如圖所示兩種,它們表面都有凸出的條紋,這是為了通過改變 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來增大摩擦;當顧客站在類似臺階的甲電梯上勻速上升時 不受 (填“受”或“不受”)摩擦力,當顧客站在類似斜坡的乙電梯上勻速上升時,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是沿電梯斜坡 向上 (填“向上”或“向下”)。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不受 向上 12345678910111213【點撥】當顧客站在類似臺階的甲電梯上勻速上升時,鞋底和電梯臺階面之間既沒有發生相對運動,也沒有相對運動的趨勢,因此不受摩擦力。當顧客站在類似斜坡的乙電梯上勻速上升時,電梯表面是傾斜的,顧客站在上面,有向下滑的趨勢,因此受到向上的摩擦力的作用。1234567891011121313. 一張很長的紅地毯平鋪在地面上。要把地毯沿著其長度方向移動一段距離,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從一端拉,但拉動整張地毯很困難,需要非常大的力。(1)解釋從一端拉動地毯需要非常大的力的原因: 拉動地毯時,地毯在地面上滑動,地毯與地面的接觸面非常粗糙,由于地毯很長,對地面的壓力很大,產生的摩擦力很大,故從一端拉動時,需要非常大的力 。拉動地毯時,地毯在地面上滑動,地毯與地面的接觸面非常粗糙,由于地毯很長,對地面的壓力很大,產生的摩擦力很大,故從一端拉動時,需要非常大的拉力12345678910111213(2)【方案設計】設計一種既簡單又省力的方案,能將地毯沿長度方向移動一段距離(方案可選用的工具只有圓木棒,也可不選用工具;對方案也可結合示意圖描述): 將地毯的一端卷起繞在圓木棒上,向另一端推動圓木棒滾動,地毯就纏繞在圓木棒上了,全部纏繞完后,繼續推動圓木棒,地毯就可以沿長度方向移動一段距離 。將地毯的一端卷起繞在圓木棒上,向另一端推動圓木棒滾動,地毯就纏繞在圓木棒上了,全部纏繞完后,繼續推動圓木棒,地毯就可以沿長度方向移動一段距離 12345678910111213(3)【交流與評估】對你所設計的方案作出可行性評價: 拉動地毯一端,克服的是滑動摩擦力,用圓木棒纏繞完后推動,克服的是滾動摩擦力。由于壓力相同的情況下,滾動摩擦力比滑動摩擦力小,故利用圓木棒可用較小的力移動地毯 。拉動地毯一端,克服的是滑動摩擦力,用圓木棒纏繞完后推動,克服的是滾動摩擦力。由于壓力相同的情況下,滾動摩擦力比滑動摩擦力小,故利用圓木棒可用較小的力移動地毯 12345678910111213(共27張PPT)滬科版 八年級上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第二節 測量: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知識點1 彈力1. [2023·深圳一模]如圖所示的各力中,不屬于彈力的是( C )C123456789102. [2023·鎮江京口區校級期中]茶杯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關于茶杯和桌面受力情況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 )①桌面受到向下的彈力是因為茶杯發生了彈性形變②桌面受到向下的彈力是因為桌面發生了彈性形變③茶杯受到向上的彈力是因為桌面發生了彈性形變A④茶杯受到向上的彈力是因為茶杯發生了彈性形變A. ①③ B. ①④C. ②④ D. ②③12345678910【點撥】彈力是由于施力物體發生形變后想要恢復原狀而對和它接觸的物體產生的力。桌面受到向下的彈力即茶杯對桌面的壓力,是因為茶杯發生了彈性形變,故①正確,②錯誤;茶杯受到向上的彈力即桌面對茶杯的支持力,是因為桌面發生了彈性形變,故③正確,④錯誤。故選A。12345678910知識點2 認識彈簧測力計3. [2024·南寧青秀區校級開學]關于彈簧測力計的使用及原理,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AA. 使用彈簧測力計時必須使其沿豎直方向B. 加在彈簧測力計上的力不允許超過它的最大測量值C. 使用過程中,彈簧、指針不能與外殼有摩擦D. 在彈性限度內,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彈簧的伸長量就越長123456789104. [2023·贛州期中](1)在一定范圍內,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彈簧伸長就越 長 ; 彈簧測力計 就是根據彈簧的這個特性制成的,該測量工具在使用前要先認清 量程 和 分度值 。長 彈簧測力計 量程 分度值 12345678910(2)如圖所示的彈簧測力計,它的最小刻度值是 0.2 N,量程是 0~5 N,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是 2 N 。0.2 0~5 2 N 12345678910知識點3 怎么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5. [2024·成都青羊區校級期中]在“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的實驗中:(1)根據力的作用效果可以對力的大小進行測量,彈簧測力計能夠測量力的大小,利用的是 A 。(填字母)A. 力可以改變彈簧的形狀B. 力可以改變彈簧的運動方向C. 力可以改變彈簧的運動快慢A 12345678910(2)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過程中,有如下操作:①把待測物體加在掛鉤上;②觀察彈簧測力計的量程,弄清刻度上每一小格表示多少牛頓;③調整彈簧測力計指針的位置(對準零刻度線);④待指針穩定后讀數。關于彈簧測力計的正確使用,合理的順序是 ②③①④ 。(填序號)②③①④ 12345678910(3)實驗方案要求:用手拉掛鉤,使指針指到0.1 N、0.5N,這樣安排的目的是 感受不同的拉力同時檢查彈簧拉伸是否靈活 。感受不同的拉力同時檢查彈簧拉伸是否靈活 12345678910(4)如圖所示,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動木塊在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時,木塊所受的拉力為 3.2 N。3.2 12345678910【點撥】(1)彈簧測力計的原理是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量與彈簧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即根據力可以使物體發生形變來測量力的,故選A。(2)使用彈簧測力計時要先觀察量程、分度值,再觀察指針是否指在零刻度線上,如果沒有,要對指針進行調零,然后把待測物體加在掛鉤上,待指針穩定后讀數;故合理順序是②③①④。12345678910(3)實驗方案要求:用手拉掛鉤,使指針指到0.1 N、0.5 N,這樣安排的目的是感受不同的拉力同時檢查彈簧拉伸是否靈活。(4)由圖可知,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為0.2 N,示數是3.2N。123456789106. 下列關于彈力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 )A. 書本對桌面的壓力是由于桌面發生形變而產生的B. 兩個物體直接接觸且發生彈性形變時才會產生彈力C. 彈簧測力計在測量時,可以豎直拉,也可以傾斜著拉D. 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量越大,產生的拉力越大A12345678910【點撥】書本對桌面的壓力是由于書本發生彈性形變而產生的,故A錯誤;兩個物體直接接觸且發生彈性形變時才會產生彈力,故B正確;彈簧測力計在測量時,只要保證拉力沿著彈簧中心軸線方向施加即可,故C正確;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量與拉力成正比,所以彈簧的伸長量越大,產生的拉力越大,故D正確。故選A。123456789107. [2024·蘇州吳江區二模]如圖所示,彈簧的一端固定在墻上,另一端用手向右拉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A. 彈簧產生的彈力的施力物體是“手和墻”B. 墻壁受到手向右的拉力C. 手受到彈力是因為彈簧發生了彈性形變D. 彈簧在水平方向只受到手的拉力C12345678910【點撥】彈簧產生的彈力的施力物體是彈簧,彈簧發生彈性形變對手和墻產生彈力,A錯誤;墻壁受到彈簧對它向右的拉力,B錯誤;手受到彈力,施力物體是彈簧,是因為彈簧發生了彈性形變,C正確;彈簧在水平方向受到墻向左的拉力和手向右的拉力,D錯誤。故選C。123456789108. [2024·岳陽期末]為了較準確地測一個大小約為6 N的力,應選用下列哪種量程和分度值的彈簧測力計( A )A. 0~10 N,0.2 N B. 0~5 N,0.1 NC. 0~15 N,0.5 N D. 0~20 N,0.5 NA12345678910A測力計的最大測量值大于6 N,且分度值相對較小,測量較準確,A符合要求;B測力計的量程太小,不能使用,B不符合要求;CD這兩個測力計的量程足夠,但分度值相對較大,會造成測量不準確,CD不符合要求。故選A。【點撥】123456789109. [2024·泰興期中]如圖甲是使用彈簧測力計測力時的情景,存在的錯誤操作是沒有使彈簧的軸線方向與 被測力的方向 一致,糾正錯誤后在彈簧測力計下掛一重物如圖乙所示,當物體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 2.2 N。若將此彈簧測力計、重物如圖丙所示進行測量,手持掛鉤,靜止時測力計的示數與乙相比將 變大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被測力的方向 2.2 變大 12345678910【點撥】由圖甲知,存在的錯誤操作: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時,被測力的方向沒有與彈簧軸線方向一致。彈簧測力計上1 N之間有5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0.2 N,即此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為0.2 N,此時指針指在“2.2”處,所以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2.2 N。因為彈簧測力計自身有重力,將該彈簧測力計倒過來使用,相當于增加物重,靜止時測力計的示數變大。1234567891010. [2023·鄂州鄂城區期中]為制作彈簧測力計,某物理實驗小組對彈簧的伸長量與拉力的關系做了探究。表是他們利用甲、乙兩根不同的彈簧做實驗時所記錄的數據。彈簧受到 的拉力/N 0 1 2 3 4 5 6甲彈簧的 長度/cm 6.0 9.0 12.0 15.0 18.0 21.0 24.0乙彈簧的 長度/cm 6.0 7.5 9.0 10.5 12.0 13.5 15.012345678910①在一定條件下,彈簧伸長的長度與它所受的拉力成 正比 。②在拉力相同的情況下,甲彈簧伸長的長度比乙彈簧 大 (填“大”或“小”)。正比 大 (1)分析表中數據可知:12345678910(2)A、B兩彈簧測力計分別使用了甲、乙兩彈簧,它們的外殼相同,刻度線分布情況相同。則量程較大的是 B 測力計,精度較高的是 A 測力計。(均填“A”或“B”)(3)若A彈簧測力計的最小刻度為0.1 N,則相鄰刻度線之間的距離為 0.3 cm。當該彈簧測力計受到的拉力為4.5 N時,彈簧將伸長 13.5 cm。B A 0.3 13.5 12345678910【點撥】(1)①根據表格數據可以得出,不論是甲彈簧還是乙彈簧,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彈簧伸長的長度越長,彈簧伸長的長度與彈簧受到的拉力之比是定值,即在一定條件下,彈簧伸長的長度與它所受的拉力成正比;②計算出甲、乙彈簧在拉力相同時伸長的長度,發現甲彈簧伸長的長度總大于乙彈簧伸長的長度。12345678910(2)根據甲、乙彈簧在拉力相同時甲彈簧伸長的長度大于乙彈簧伸長的長度,可得出在彈簧的伸長相同時,甲彈簧所受拉力小于乙彈簧所受拉力,所以在伸長量相同時乙彈簧所受拉力更大,即B彈簧測力計有較大的量程,由題意知,甲、乙彈簧在拉力相同時甲彈簧伸長的長度大于乙彈簧伸長的長度,在拉力相同時用甲彈簧做成的測力計,示數間的間距較大,刻刻度時可以刻得更小,因此用甲彈簧制成的測力計精度更高,即精度較高的是A測力計。12345678910(3)由表格數據分析可知在0~6 N內甲彈簧受到的拉力每增加1 N彈簧的伸長量增加3 cm,即拉力與伸長量之比為1 N/3 cm,故若A彈簧測力計的最小刻度為0.1 N,則相鄰刻度線之間的距離為0.3 cm;當該彈簧測力計受到的拉力F=4.5 N時,此時彈簧的伸長量ΔL=4.5 N×3 cm/N=13.5 cm。12345678910(共12張PPT)滬科版 八年級上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中考新趨勢提升練1. [2024·汕頭潮陽區模擬]2023年杭州第十九屆亞運會女排決賽,中國隊以3∶0戰勝日本隊,順利贏得亞運會金牌。如圖是比賽時的一些動作,其中力的作用效果與其他三圖不同的是( C )C123456A. 扣球 B. 攔網C. 握球 D. 墊球【點撥】扣球、攔網、墊球,都使排球的速度和方向發生變化,都屬于力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握球,使排球發生了形變,屬于力改變物體的形狀。故選C。1234562. [2024·武威三模]如圖所示,為正在太空中運行的我國首個空間實驗室——“天宮一號”。在完全失重的“天宮一號”空間實驗室里,無法完成的是( C )A. 用彈簧測力計測拉力B. 讓筆記本懸浮在空中C. 用重垂線校正物體是否豎直放置D. 用握力棒鍛煉臂力C123456【點撥】太空中雖然失重,但彈簧的彈力依然存在,所以用彈簧測力計測拉力是可以進行的,A不符合題意;太空中物體處于失重狀態,因此,可以讓筆記本懸浮在空中,B不符合題意;用重垂線校正物體是否豎直放置利用了重力方向豎直向下的特點,而太空中物體處于失重狀態,這一實驗無法完成,C符合題意;太空中雖然失重,但彈力依然存在,所以用握力棒鍛煉臂力是可行的,D不符合題意。故選C。1234563. [2024·昆明五華區校級三模]如圖所示的情景中,通過增大壓力的方法增大摩擦力的是( B ) A. 守門員戴有花紋的手套 B. 寫字時用力C. 磁懸浮列車 D. 輪滑鞋B123456【點撥】守門員戴有花紋的手套,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A不符合題意;寫字時用力,是在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時,通過增大壓力增大摩擦力,B符合題意;磁懸浮列車,是通過使接觸面脫離來減小摩擦力,C不符合題意;輪滑鞋是通過用滾動代替滑動來減小摩擦力,D不符合題意。故選B。1234564. [2024·南寧興寧區校級三模]如圖所示的是小華自制的探究力的三要素的裝置,直尺與吸盤之間用膠水固定,直尺上固定有A、B、C、D四個掛鉤。當彈簧測力計以2 N的拉力分別水平向右拉B、D掛鉤時,觀察到拉B掛鉤時,直尺偏轉的程度更大,該實驗可說明力的作用效果可能與下列哪個因素有關( C )CA. 大小 B. 方向C. 作用點 D. 受力物123456【點撥】當彈簧測力計以2 N的拉力分別水平向右拉B、D掛鉤時,力的大小和方向相同,作用點不同,發現拉B掛鉤時,直尺偏轉的程度更大,該實驗可說明力的作用效果和作用點有關。故選C。1234565. [2024·廈門思明區校級三模]跳箱是體育測試的常見項目,起跑時,小李用力蹬踏板,踏板“送”小李向前沖,這說明力的作用是 相互 的;當腳落在墊子上時,墊子表面凹陷,這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 形狀 。【點撥】小李用力蹬踏板,小李給踏板一個力,踏板“送”小李向前沖,這說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當腳落在墊子上時,墊子表面凹陷,這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形狀。相互 形狀 1234566. [2024·揚州寶應縣二模]重力是由于地球吸引而產生的,在南半球的人認為受到的重力方向相對所在地面來說豎直向下,同理在北半球的人認為受到的重力方向是 豎直向下 (填“豎直向下”或“豎直向上”)的。中國很多地方有“怪坡”景點,在“怪坡”上“車倒爬,水倒流”:科學家實地測量某一怪坡發現,怪坡的“坡頂”比“坡底”還要低,但受周圍參照物的影響產生了錯覺,由此可見,科學測量才能弄清真相,如圖所示,車輪在此怪坡上受到重力的方向應為 A (填“A”“B”“C”或“D”)。豎直向下 A 123456【點撥】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因為“坡頂”比“坡底”低,所以“坡頂”到“坡底”的路不是水平的,而重力的方向始終是豎直向下的,即偏向較低的“坡頂”,所以車輪在此怪坡上受到重力的方向應為A。123456(共27張PPT)滬科版 八年級上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第四節 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第1課時 摩擦力 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知識點1 摩擦力1. [2023·淄博淄川區期中]下列摩擦力中,屬于滑動摩擦力的是( C )A. 人正常步行時,鞋底受到的摩擦力B. 人向上爬竿時,手受到的摩擦力C. 用鉛筆在紙上寫字時,筆尖受到的摩擦力D. 車正常行駛時,車與地面之間的摩擦力C12345678【點撥】人正常步行時,鞋底受到的摩擦力是靜摩擦力;人向上爬竿時,手受到的摩擦力是靜摩擦力;用鉛筆在紙上寫字時,筆尖受到的摩擦力是滑動摩擦力;車正常行駛時,輪胎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屬于滾動摩擦力。12345678(1)摩擦力:兩個相互 接觸 的物體,當它們 發生相對運動 或有相對運動趨勢時,在接觸面上會產生一種 阻礙 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的力。(2)摩擦力產生的條件:①兩物體間有彈力(相互接觸且發生彈性形變);②兩物體間發生 相對運動 或有相對運動趨勢;③兩物體間的接觸面是 粗糙 的。接觸 發生相對運動 阻礙 相對運動 粗糙 2. 初步認識摩擦力。12345678知識點2 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3. [2024·濟南萊蕪區校級模擬]在做“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實驗中,同學們猜想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有:①接觸面所受的壓力;②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根據猜想,同學們設計了如圖甲、乙、丙所示的實驗:12345678(1)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動木塊,使它沿長木板做 勻速直線 運動,彈簧測力計對木塊的拉力與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大小相等;圖乙中摩擦力大小是 2.2 N。勻速直線 2.2 12345678(2)通過比較 甲、乙 兩圖,可驗證猜想①;通過比較 甲、丙 兩圖,可驗證猜想②。甲、乙 甲、丙 12345678(3)【方案設計】有同學提出滑動摩擦力的大小還可能與接觸面積有關,于是設計了以下兩種實驗方案:A. 將木塊豎直切去一半,如圖丁,重復(1)的操作過程,比較圖甲和圖丁;B. 將木塊側放,如圖戊,重復(1)的操作過程,比較圖甲和圖戊。12345678你認為合理的實驗方案是 B (填“A”或“B”),理由是 控制壓力和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只改變接觸面積的大小 。B 控制壓力和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只改變接觸面積的大小 12345678【點撥】(3)甲、丁、戊圖實驗都在木板表面進行,故接觸面粗糙程度不變。將木塊豎直切去一半時,接觸面積發生了改變,且同時也改變了接觸面所受的壓力,故無法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積的關系。將木塊側放時,只改變了接觸面積,接觸面所受壓力不變,因此可以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積的關系。故選B。123456784. 下列關于摩擦力的說法,正確的是( B )A. 靜止的物體不受摩擦力B. 滑動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的相對運動方向相反C. 滑動摩擦力的方向總是與物體的運動方向相反D. 發生相對運動的兩個物體間一定會產生滑動摩擦力B12345678【點撥】靜止的物體有可能受到摩擦力作用,如木塊在靜止的木板上滑動,木板受到摩擦力,故A錯誤;滑動摩擦力的方向總是與物體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可能與物體的運動方向相反,也可能與物體的運動方向相同,故C錯誤,B正確;發生相對運動的兩個物體間產生滑動摩擦力的條件是接觸、擠壓、接觸面粗糙,缺少任何一個條件都不會產生滑動摩擦力,如果發生相對運動的兩個物體間沒有壓力,則沒有摩擦力,故D錯誤。123456785. [2024·南昌校級期中]在講解滑動摩擦力這節內容時,熊老師使用鞋刷做實驗,他按下鞋刷并拉動鞋刷運動時,刷毛發生了如圖所示的彎曲,A處形變小于B處形變,對這一實驗現象的分析正確的是( B )BA. A處的刷毛受到的摩擦力大于B處刷毛受到的摩擦力B. 鞋刷在向右運動C. 從刷毛彎曲的方向可以判斷刷毛受到摩擦力的方向向右D. 鞋刷各部分所受壓力相同12345678【點撥】當摩擦力越大時,力的效果越明顯,刷毛發生的形變(即刷毛的彎曲程度)也越明顯,所以A處的刷毛受到的摩擦力小于B處刷毛受到的摩擦力,故A錯誤;刷毛向左彎曲,說明受到的摩擦力向左,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相對運動方向相反,則鞋刷在向右運動,故B正確,C錯誤;A處的刷毛受到的摩擦力小于B處刷毛受到的摩擦力,而摩擦力大小與壓力有關,在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B處的摩擦力大,壓力大,故D錯誤。123456786. [2023·洛陽期中]如圖所示,斜劈狀物體A放在固定的斜面上,其上表面水平,物體B放在A上,A和B一起沿斜面勻速下滑,不計空氣阻力。A、B之間 沒有 (填“有”或“沒有”)摩擦力,判斷依據是 當B隨A一起沿斜面勻速下滑時,A、B之間沒有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所以沒有摩擦力 。沒有 當B隨A一起沿斜面勻速下滑時,A、B之間沒有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所以沒有摩擦力 123456787. [2024·桂林秀峰區校級期中]為了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含含所在的興趣小組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其中木塊A的重力為6 N,長木板B的重力為14 N。12345678(1)比較甲、乙實驗,是為了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 壓力大小 是否有關;比較 乙、丙 實驗,是為了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粗糙程度是否有關。壓力大小 乙、丙 12345678(2)如圖丁所示,含含為了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是否與接觸面積的大小有關,他把木塊A沿豎直方向切去一半后重復以上實驗。他設計的實驗思路是 錯誤 (填“正確”或“錯誤”)的,理由是 沒有控制壓力大 同 。錯誤 沒有控制壓力大小相同12345678(3)實驗后小組交流討論時發現:在實驗中彈簧測力計是在運動過程中讀數,誤差較大。于是含含又設計了如圖戊所示的實驗方案,該方案 不需要 (填“需要”或“不需要”)勻速拉動長木板B。不需要 12345678【點撥】(1)由甲、乙實驗可知,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而物體間的壓力大小不同,可以應用甲、乙實驗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壓力大小的關系;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粗糙程度是否有關時,需要控制壓力相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同,故需要對比乙、丙實驗。(3)圖戊實驗方案中,A相對于地面處于靜止狀態,受到彈簧測力計的拉力與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故該方案不需要長木板做勻速直線運動。123456788. [2024·銅仁二模] 在生活中常看到船在碼頭停泊時把纜繩繞在碼頭的船樁上幾圈,即使不打結也能固定住船。生活經驗告訴我們:繩子纏繞之后,會增大摩擦力。那么摩擦力的大小與繩子纏繞的圈數之間存在怎樣的關系呢?帶著這一問題,小宇設計了如下的實驗。實驗器材:課桌、鐵架臺、彈簧測力計、粗棉線、圓柱形鐵棒和重物。12345678(1)將鐵架臺置于水平桌面上,彈簧測力計掛在鐵架臺細桿上。考慮到本實驗測摩擦力的方法,應將彈簧測力計在 豎直 (填“豎直”或“水平”)方向上校零。將棉線的一端系在彈簧測力計掛鉤上,另一端與重物相連,彈簧測力計示數穩定后為7.6 N。豎直 12345678(2)把鐵棒固定在鐵架臺的底座上,將棉線在鐵棒上繞1圈,如圖甲所示,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3 N,則棉線與鐵棒之間的摩擦力大小為 4.6 N。4.6 12345678(3)小宇按緊密排列纏繞的方法,逐次增加棉線繞在鐵棒上的圈數,將相關數據記錄并畫出拉力的大小隨繞線圈數變化的大致圖像,如圖乙所示。由圖乙可知,繞線圈數越多,摩擦力越 大 ,從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分析,增加繞線圈數的實質是改變 壓力大小 (填“壓力大小”或“接觸面粗糙程度”)。大 壓力大小 12345678(4)放學后,小宇路過碼頭時,發現纜繩繞在碼頭的船樁上時,并不是像實驗那樣按緊密排列纏繞的,而是將纜繩交叉纏繞的,經詢問船員得知,交叉纏繞會更牢固,請你根據上述實驗現象,幫小宇分析纜繩交叉纏繞后更牢固的原因: 纜繩交叉纏繞比按緊密排列纏繞所產生的壓力更大,導致摩擦力更大 。纜繩交叉纏繞比按緊密排列纏繞所產生的壓力更大,導致摩擦力更大 12345678【點撥】(1)實驗中彈簧測力計所測力是豎直方向上的力,所以要在豎直方向上對彈簧測力計校零。(2)依題意可知重物的重力為7.6 N,把鐵棒固定在鐵架臺的底座上,將棉線在鐵棒上繞1圈,此時測力計的示數為3 N,棉線與鐵棒之間未發生相對運動,它們之間的摩擦力屬于靜摩擦力,該摩擦力大小f=G-F=7.6 N-3 N=4.6 N。12345678(3)由圖像可知,繞線圈數越多,拉力越小,根據f=G-F可知摩擦力越大,則可得摩擦力大小隨繞線圈數變化的關系是繞線圈數越多,摩擦力越大。每一圈棉線對鐵棒都有壓力,圈數越多,總壓力越大,摩擦力越大,所以增加繞線圈數后摩擦力增大。12345678(共25張PPT)滬科版 八年級上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第一節 力及其描述知識點1 力是什么1. [2024·十堰期末]關于力的概念,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C )A. 兩個物體不接觸也可能有力的作用B. 受力物體同時也一定是施力物體C. 兩個物體相互接觸就一定有力的作用D. 只有一個物體,一定不會有力產生C123456789101112131415【點撥】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所以D選項正確;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一個物體是受力物體的同時一定也是施力物體,故B正確;兩個物體沒有接觸,也可能有力的作用,如磁體吸引磁體等,故A正確;兩個物體相互接觸不一定有力的作用,如兩木塊并排接觸放在水平面上,故C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2. 如圖所示,一本書放在桌面上,書受到桌面的支持力為F,這個力的施力物體是 桌面 ,受力物體是 書 ;桌面受到書的壓力為F',這個力的施力物體是 書 ,受力物體是 桌面 。此時支持力與壓力的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是 互換 的,二者是一對 相互作用 力。桌面 書 書 桌面 互換 相互作用 (第2題)1234567891011121314153. [2023·內江]如圖所示,右邊小船上的人用力推開左邊的小船,兩只船會向 相反 (填“相同”或“相反”)方向運動,這是因為力的作用是 相互的 。(第3題)相反 相互的 123456789101112131415知識點2 力的作用效果4. [2024·保定蓮池區校級期末]如圖所示的四個事例是體育比賽的情景,其中力的作用效果與其他三個事例不同的是( B )BA. 圖甲:足球運動員將足球踢進球網B. 圖乙:射箭運動員射箭時將弦拉到變形C. 圖丙:籃球運動員將籃球拋進球筐D. 圖丁:標槍運動員將標槍投出66.34米遠123456789101112131415【點撥】力的作用效果有兩種,一是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二是改變物體的形狀。圖甲、丙和丁中,力的作用效果都是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只有圖乙是改變物體的形狀,故選B。1234567891011121314155. [傳統文化題]賽龍舟是端午節的傳統習俗。當號令一響,各龍舟上的運動員奮力劃槳,龍舟向前加速運動,這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 運動狀態 。劉夢同學將漂亮的橡皮泥可以捏成各種各樣的小動物,這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 形狀 。運動狀態 形狀 123456789101112131415【點撥】龍舟向前加速運動,龍舟在力的作用下速度發生變化,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橡皮泥可以被捏成各種各樣的小動物,橡皮泥的形狀發生變化,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123456789101112131415知識點3 力的描述6. 如圖所示的是一種常用的核桃夾,用大小相同的力垂直作用在B點比A點更容易夾碎核桃,這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與( D )A. 力的大小有關 B. 力的方向有關C. 力的單位有關 D. 力的作用點有關D123456789101112131415【點撥】力的大小和方向相同,由圖可看出,作用點A、B不同,在B點比A點更易夾碎核桃,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與作用點有關。故選D。1234567891011121314157. [教材P133圖6-8變式]根據你對力的大小的認識,從10-3N、5×102 N、9×106 N、5×103 N四個數值中選擇適當的量,填在橫線處。 10-3 N 5×102 N 9×106 N 10-3 N 5×102 N 9×106 N 123456789101112131415【點撥】以托起兩個雞蛋所用的力為1 N進行對比,根據生活感受進行判斷。1234567891011121314158. [2023·邵陽]請畫出圖中物體所受支持力的示意圖。【解】如圖所示。1234567891011121314159. [家國情懷題][2024·濱州期中] 武直-10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種專業武裝直升機和亞洲各國第一種自研專業武裝直升機,結束了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航空兵長期依賴法國河豚直升機的改型兼當武裝直升機的歷史,大大提高了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航空兵的航空突擊與反裝甲能力。如圖所示,懸停在空中的武直-10,受到向上的升力,這個力的施力物體是( B )BA. 螺旋槳 B. 空氣C. 地球 D. 發動機123456789101112131415【點撥】懸停在空中的武直-10,旋翼對空氣施加了一個豎直向下的力,由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空氣對直升機施加了一個豎直向上的反作用力,這個力就是直升機向上的升力,故B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0. [2024·北京豐臺區期末] 根據“力的作用效果”的相關知識,對如圖所示的現象進行分類和分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D )A. a、b的現象是一類,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B. b、c的現象是一類,說明力能使物體產生形變C. c、d的現象是一類,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D. a、c的現象是一類,說明力能使物體產生形變D12345678910111213141511. [2024·巴中恩陽區期中]人推車前行,人對車有推力作用,同時,車對人也有推力作用,這兩個力的三要素( D )A. 完全相同B. 大小和方向都不同,作用點相同C. 大小、作用點相同,方向相反D. 大小相同,方向和作用點都不同D123456789101112131415【點撥】相互作用力的作用點不同,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選D。12345678910111213141512. [2023·泰州]小華利用飲料瓶、氣球、瓶蓋、吸管等制作了一個簡易噴氣小車,如圖所示。拔掉吸管口的塞子,氣球向左噴氣,同時小車會向右運動,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 相互 的,也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 運動狀態 ,使小車前進的力的施力物體是 噴出的氣體 。相互 運動狀態 噴出的氣體 123456789101112131415【點撥】氣球向左噴氣,同時小車受到氣體的反作用,會向右運動,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在這個力的作用下小車向右運動也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使小車前進的力的施力物體是噴出的氣體。12345678910111213141513. 太陽風是太陽發出的高速帶電粒子流,部分帶電粒子通過地球附近磁場時,其運動軌跡如圖所示,此過程中地球磁場對太陽風的力改變了帶電粒子的 運動狀態 ;同時地球磁場也被壓縮了,說明太陽風和地球磁場之間力的作用是 相互的 。(第13題)運動狀態 相互的 12345678910111213141514. 如圖所示,用水壺提水時,手應提在水壺把手的 A 處;把水壺里的水灌到保溫瓶中去時,手應提在水壺把手的 B 處(前兩空均填“A”或“B”)。出現這樣的差別主要是因為力的三要素中力的 作用點 影響力的作用效果。A B 作用點 (第14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5. 某學校的同學們制作了水火箭并且成功“發射”,與真正的運載火箭類似,水火箭也是依靠向后噴射物質從而獲得推力,區別只是運載火箭噴射的是高溫燃氣,而水火箭噴射的是水。關于推力對水火箭升空的影響,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 )AA. 推力改變了水火箭的運動狀態B. 推力的大小不影響水火箭的升空高度C. 推力的方向不影響水火箭的升空高度D. 推力的作用點不影響水火箭的升空高度123456789101112131415【點撥】推力使水火箭由靜止開始向上運動,改變水火箭的運動狀態;推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都會影響水火箭的升空高度。123456789101112131415(共25張PPT)滬科版 八年級上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第三節 來自地球的力第2課時 重力的方向和作用點知識點1 重力的方向1. 下面關于重力方向的表述,正確的是( A )A. 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B. 重力的方向總是垂直于地面C. 重力的方向總是垂直于物體表面向下D. 重力方向有可能朝上【點撥】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故A正確。A123456789101112132. [2024·重慶校考期中]細線OA下端懸掛一個小球,靜止時如圖甲所示,若將底座右端向上傾斜一個角度θ,如圖乙所示,則小球靜止時所指的方向是( B )A. OB B. OCC. OD D. 以上選項都不正確(第2題)B12345678910111213知識點2 重力的作用點3. 關于物體的重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A. 物體的重心一定在物體上B. 任何物體的重心都在它的幾何中心上C. 空心球沒有重心D. 固定形狀的物體放置的位置發生改變,物體的重心位置不會改變D12345678910111213【點撥】物體的重心不一定在物體上,例如質量分布均勻的圓環狀物體的重心在圓環的圓心,故A錯誤;只有形狀規則、質量分布均勻的物體的重心在物體的幾何中心上,故B錯誤;任何物體都有重心,故C錯誤;對于固定形狀的同一物體,其重心位置是確定的,與物體所處的位置無關,故D正確。123456789101112134. 如圖所示為跳臺滑雪比賽中運動員空中滑翔時的場景。此時,運動員所受重力的示意圖正確的是( D )(第4題)DA B C D12345678910111213【點撥】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且作用點在物體的重心,故選D。123456789101112135. [模型構建][2024·黃岡浠水縣月考]重力作用的表現就好像它作用在物體的 某一點上 ,這個點叫重心。質量分布均勻、形狀規則的物體,它的重心在它的 幾何中心 ,如勻質球的重心在 球心 ,粗細均勻的直棒的重心在它的 幾何中心 。某一點上 幾何中心 球心 幾何中心 12345678910111213知識點3 穩度6. [2023·沈陽鐵西區期中]西安大唐不夜城“不倒翁”女孩街頭表演的視頻曾一夜走紅網絡。表演者需要將下半身完全固定在如圖甲所示的上輕下重的鐵架子上,僅靠腰部發力運作不倒翁的底座。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 )BA. 不倒翁因為重力小,所以不倒B. 不倒翁的重心低,所以更穩定C. 不倒翁受的重力方向是豎直向上的D. 不倒翁偏離如圖乙所示的豎直平衡位置后,重心不在物體上12345678910111213【點撥】不倒翁的底部較重,是用降低重心的方法來提高穩定程度的,故A錯誤,B正確;重力方向始終是豎直向下的,故C錯誤;根據圖乙看出不倒翁是對稱的,重心在中心位置,不倒翁偏離豎直平衡位置后,重心仍在物體上,故D錯誤。123456789101112137. [真實情境題]如圖所示的設計“賽車車身很低,輪子相距盡量遠,快速行駛時不易翻倒”及動作“沖浪者弓著腰,叉開腿,更有助于在驚濤駭浪中保持平穩”,主要是利用了物理學中“增大物體的 支撐面 、降低物體的 重心 ,有助于提高物體的穩定性”的道理。支撐面 重心 12345678910111213【點撥】穩度與物體的重心高度、支撐面的底面積有關。賽車車身很低,降低了賽車的重心,輪子相距較遠,增大了賽車的支撐面,從而增大了賽車行駛過程中的穩定性;沖浪者弓著腰,叉開腿,降低了沖浪者的重心,滑水板寬大,增大了支撐面,從而增大了沖浪者沖浪時自身的穩定性。123456789101112138. [2024·哈爾濱漢濱區期中]下列關于重力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D )A. 向上拋出的籃球在上升過程中沒有受到重力的作用B. 汽車在坡路上向下行駛,受到的重力是垂直于坡面的C. 物體的重心一定在物體上D. 地面附近的物體在沒有支持物的時候,向地面下落,這是由于重力作用D12345678910111213【點撥】向上拋出的籃球,在上升過程中仍受到重力的作用,故A錯誤;汽車在坡路上行駛,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而不是垂直于坡面,故B錯誤;物體的重心不一定在物體上,比如籃球、足球等,故C錯誤;地面附近的物體在沒有支持物的時候總要向地面降落,這是由于物體受到重力的作用,故D正確。123456789101112139. [家國情懷題][2024·霸州期中]如圖所示的“圭表”是我國古代天文學家發明的天文觀測儀器,它由相互垂直的“圭”和“表”兩部分組成。為了讓“表”處于豎直位置,古代天文學家用鉛垂線進行校正,這是因為( C )CA. 鉛錘的質量大B. 鉛錘的密度大C. 鉛錘所受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D. 鉛錘所受重力的作用點在其幾何中心(第9題)12345678910111213【點撥】由于鉛錘所受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則懸掛時鉛垂線的方向是豎直的,如果“表”能夠與鉛垂線平行,說明“表”處于豎直位置,故選C。1234567891011121310. [真實情境題][2024·無錫錫山區期中]田徑比賽中的跳高項目,經歷了“跨越式”“剪式”“滾式”“俯臥式”“背越式”5次技術性的革命。目前運動員普遍采用“背越式”技術(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CA. 采用“背越式”技術,目的是起跳時人體重心可以高出橫桿很多B. “背越式”跳高時,人躍起后不再受重力C. “背越式”掌握得好的運動員,過桿時重心可以低于橫桿D. “背越式”掌握得好的運動員,過桿時重心一定在運動員身上(第10題)12345678910111213【點撥】同一個運動員在跳高的過程中重心上升的距離差不多,采用不同姿勢過桿的運動員在越過橫桿的時候,他們的重心距橫桿的距離不一樣,“跨越式”過桿的時候,人體的重心必須在橫桿上面幾十厘米,而“俯臥式”或“背越式”過桿時,人體的重心十分接近橫桿,甚至“背越式”過桿時重心可以位于桿的下方,這樣在彈跳力不變的情況下,運動員的成績可以提高許多,故C正確,AD錯誤;地球附近的一切物體都受到重力,故B錯誤。1234567891011121311. [2024·北京西城區校級期中]為確定厚度均勻、形狀不規則的平板狀物體的重心位置,某同學將該物體上的A點懸掛在細線上,用鉛筆在物體上畫出細線的延長線AB,如圖甲所示。再將該物體上的C點懸掛在細線上,用鉛筆在物體上畫出細線的延長線CD,CD和AB的交點為E,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12345678910111213A. 當圖甲中的物體靜止時,細線對物體拉力的方向和物體所受重力的方向不在一條直線上B. 圖乙中E點是物體的重心C. 重心只跟物體的形狀有關D. 若將圖乙中該物體上的F點懸掛在細線上,細線延長線不通過E點12345678910111213【點撥】圖甲中,物體受到細線的拉力和重力的作用,作用在同一直線上,A錯誤;圖甲中,用細線在A點懸掛時,則物體的重心在AB上,圖乙中,用細線在C點懸掛時,物體的重心在CD上,而E點是AB與CD的交點,則E點是物體的重心,B正確;重心跟物體的形狀、質量分布有關,C錯誤;細線懸掛在F點,則此時細線的延長線也通過物體的重心E點,D錯誤。故選B。【答案】B1234567891011121312. [2023·婁底]如圖所示的是一個用細繩系于地面飄飛的氫氣球。請畫出此時氫氣球受到的重力示意圖。【解】如圖所示。1234567891011121313. [2024·無錫梁溪區校級一模]小明把細線的一端固定在一個三角板的直角頂點,另一端綁上了一個重物并讓其自由地下垂于三角板的底邊,這樣就做成了一個“水平儀”。當小明把這個“水平儀”的底邊緊貼在河邊的一塊草坪上時,可看到鉛垂線與三角板底邊的相對位置如圖所示,則河邊的草地是下列選項中的( C )12345678910111213A BC D12345678910111213【點撥】根據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從AD三角板的直角頂點沿豎直向下方向畫線,可得此線正好經過刻度尺5 cm刻度處,從B三角板的直角頂點沿豎直向下方向畫線,可得此線經過刻度尺小于5 cm的刻度,從C三角板的直角頂點沿豎直向下方向畫線,可得此線經過刻度尺大于5 cm的刻度,故選C。【答案】C12345678910111213(共11張PPT)滬科版 八年級上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專項提升十一 力的作圖名師點金 畫力的示意圖應注意的問題:(1)作圖規范。(2)不多畫力,不少畫力。為了避免多畫力,可以結合力的定義,按照重力、彈力、摩擦力的順序思考物體是否受到重力、彈力、摩擦力。說明:重力的方向始終是豎直向下的,彈力的方向始終垂直于接觸面。類型1 彈力的作圖1. [2024·鹽城期末]用水平力將彈簧壓在豎直墻壁上,畫出彈簧對手的彈力的示意圖。(第1題)1234567892. [2023·泰州海陵區三模]如圖,物體A沿斜面向下運動,請在圖中作出與物體A相關的彈力的示意圖。(第2題)123456789類型2 重力的作圖3. [2023·廣西]在圖中畫出蘋果所受重力G的示意圖。(第3題)1234567894. [2023·安徽]如圖,一杯水在斜面上保持靜止,O點為其重心,請在圖中作出它所受重力的示意圖。(第4題)123456789類型3 摩擦力的作圖5. [2024·武漢東西湖區期末]如圖所示,一個均勻材質的方形物塊靜止在斜面上。請畫出這個物塊所受的重力和摩擦力示意圖。(第5題)1234567896. [2024·六盤水期中]如圖所示,一木塊在水平面上運動,然后以一定的速度沖上粗糙的斜面最終停在斜面上,請作出木塊在斜面上上滑時經過A點和最終停在B點時所受摩擦力的示意圖。(第6題)123456789類型4 綜合作圖7. [2023·蘇州模擬]如圖所示的是同學們在老師指導下探究重力方向的實驗裝置。在圖中畫出小球所受的重力和拉力示意圖。(第7題)1234567898. 在北京冬殘奧會上,中國隊衛冕輪椅冰壺冠軍。冰壺也被稱為“冰上象棋”,需要投壺手和刷冰手相互配合才能獲得勝利。 請你在圖中畫出冰壺被投出后,在冰面向右滑行時的受力示意圖。(第8題)1234567899. [真實情景題]坡道定點停車和起步是汽車駕駛員考試中科目二的一個考核點,如圖所示的汽車停在斜坡上,重心已給出,請畫出汽車此時受力的示意圖。123456789(共24張PPT)滬科版 八年級上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實 踐 創作飛天科幻故事任務一 查閱資料,了解“嫦娥工程”一、我國舉世矚目的“嫦娥工程”讓古老的“嫦娥奔月”神話變為現實,請你查閱資料,了解中國人的探月過往。發展階段 時間線及取得的成果準備 早在1991年,我國航天專家便提出開展月球探測工程的建議。2004年1月23日,國務院批準繞月探測工程立項。同年2月25日,繞月探測工程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通過《繞月探測工程研制總要求》,同時將工程命名為“嫦娥工程”。發展 階段 時間線及取得的成果探月一期:繞月工程 嫦娥一號:略嫦娥二號:略略略發展 階段 時間線及取得的成果探月二期:落月工程 嫦娥三號:略鵲橋一號中繼星:略嫦娥四號:略略略略發展 階段 時間線及取得的成果探月三期:地月往返工程 嫦娥五號:2020年11月 24日,“嫦娥五號”發射升空,“嫦娥五號”任務創造了五個中國首次:一是在地外天體的采樣與封裝;二是在地外天體上點火起飛、精準入軌;三是月球軌道無人交會對接和樣品轉移;四是攜帶月球樣品以近第二宇宙速度再入返回;五是建立我國月球樣品的存儲、分析和研究系統。發展 階段 時間線及取得的成果探月三期:地月往返工程 “嫦娥五號”是中國首個實施無人月面取樣返回的航天器,是中國探月工程中最關鍵的探測器,也是中國探月工程三期的收官之戰。發展 階段 時間線及取得的成果… 嫦娥六號:拓展人類認知疆域,推動和平利用太空。 曾經“人攀明月不可得”,如今“踏月凌天探星河”。中國探月的腳步不曾停歇,在圓滿完成探月三期工程后,探月四期工程已接續展開,載人登月和月球科研站已經提上日程。月亮之上,仍將不斷書寫屬于中國人的奇跡……二、千年飛天夢想,廿載攬月追星。自2004年“嫦娥工程”立項以來,全國數十萬名科技工作者團結協作、集智攻關,高質量、高效益完成六次探測任務。中國探索月球的藍圖謀劃長遠,精準落實,行穩致遠,步步登高。1. 2024年5月3日17時27分,嫦娥六號探測器由長征五號遙八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如圖是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的情景。火箭加速離開地面時,發出巨大的轟鳴聲,拖著長長的橘紅色火焰直奔天際。高溫高壓的燃氣從尾部噴出,于是火箭獲得上升的推力,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 相互 (填“相對”或“相互”)的。相互 1234(第1題)2. 在鵲橋二號中繼星的支持下,嫦娥六號調整環月軌道高度和傾角,實施軌道器返回器組合體與著陸器上升器組合體分離,之后,著陸器上升器組合體實施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軟著陸(如圖所示),開展了人類首次在月球背面采樣并返回任務,采樣質量約為2 kg。(第2題)1234(1)這些樣品全部帶回地球,其質量 不變 (填“變大”“變少”或“不變”)。(2)月球上的引力大約是地球上的六分之一,這些樣品在月球上的重力為 N。(g地取10 N/kg)不變 12343. 如圖甲所示,嫦娥四號由著陸器與巡視器(即月球車,又稱“玉兔二號”)組成,嫦娥四號在月球背面平穩著陸后,巡視器與著陸器成功分離進入巡視狀態,如圖乙所示。“玉兔二號”總質量僅135 kg,是世界上質量最小的月球車。在“玉兔二號”的腿部有六個較寬的、輪狀的移動裝置,其表面刻有凹凸的“花紋”。1234(1)如圖甲所示,反推發動機向下噴出燃氣,使“嫦娥四號”減速、緩慢豎直下降,最終平穩地停在月球表面,是因為力可以改變物體的 運動狀態 。(2)“玉兔二號”月球車的輪狀移動裝置表面刻有凹凸的“花紋”,其目的是 增大摩擦 。運動狀態 增大摩擦 12344. 中國航天從“天宮”建站到“嫦娥”奔月,從“天問”探火到“羲和”追日,一步步邁進探索星辰大海的偉大征程。“天宮課堂”是為發揮中國空間站的綜合效益,推出的中國太空科普的國家品牌。如圖甲所示,王亞平在太空艙中演示了這樣一個實驗:把一枚“冰墩墩”沿水平方向拋出,“冰墩墩”并沒有像在地面上拋出的物體一樣落回地面。科學計算表明,在太空艙中的物體就好像重力完全消失了一樣,物體將處于“完全失重”狀態。1234(1)航天員將陀螺從地球帶入太空后,其質量將 不變 ,重力 變小 。(均填“變大”“變小”或“不變”)。不變 變小 1234(2)航天員所穿的特制“企鵝服”里面有很多彈性袋(如圖乙所示),像地面上做運動的拉力器,航天員穿上后通過改變彈性袋中彈性帶子的長度,可以改變彈力的 大小 (填“大小”“方向”或“作用點”),使肌肉得到緊張,避免肌肉萎縮。大小 1234(3)航天員長時間駐留在太空艙內,需要進行體育鍛煉以保證身體健康,防止各部分機能退化。請你說出至少一種在太空艙內可能進行的體育活動: 利用彈簧拉力器等進行鍛煉(合理即可) 。利用彈簧拉力器等進行鍛煉(合理即可) 1234【點撥】(1)質量是物質的一種屬性,與位置無關,故航天員將陀螺從地球帶入太空后,質量不變,由于在太空艙中的物體就好像重力完全消失了一樣,物體將處于“完全失重”狀態,故物體受到的重力幾乎為0,即重力變小。(2)物體發生彈性形變時,彈力的大小與形變程度有關,航天員穿上后通過改變彈性袋中彈性帶子的長度,可以改變彈力的大小。1234任務二 創作科幻故事一、構思提綱故事 提綱 方法指導1.主題 傳遞能量,展現美好。有深度,透著對人類的敬畏,對人類未來命運的關懷。如:“如果你相信自己,你就可以做成任何事。”1234故事 提綱 方法指導2.場景、素材 科幻作品中不止是外星人、太空旅行、怪獸,也可以通過講一個故事來強調當下的社會問題。其主要著眼于當今社會的三個不同方面。①人類:戰爭、人口劇增……②環境:污染、氣候變化、森林過度砍伐……③科技:AI技術、機器人、遺傳基因工程、疾病控制……1234故事 提綱 方法指導3.人物、科幻元素 科學是科幻故事的驅動力,故事本身要注意尋找科技背后的人文與影響。可以用“如果……會怎樣”來想象未來。可以思考一個英年早逝的名人,如果他還活著,會發生什么?若世上從沒有他,會發生什么?1234故事 提綱 方法指導4.結構 略5.情節 小人物大事件,大人物小場景;日常場景陌生化,特殊場景日常化。略1234二、請根據以上構思提綱,豐富完善你的科幻故事,以連環畫、墻報、漫畫或科幻小說的形式呈現,與同學討論分享。略。1234(共45張PPT)滬科版 八年級上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全章熱門考點整合應用名師點金 重力、彈力和摩擦力是我們最熟悉的三種力,正確區分三種力,可以從力產生的原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入手。受力分析是本章的重點和難點,依據各種性質力的產生條件及各力方向的特點,確定物體受到哪些力的作用,不能添力,也不能漏力。本章最重要的實驗是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這也是近幾年中考的熱點。考點1 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1. [2023·常德]下列關于力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B )A. 成語“孤掌難鳴”說明一個物體不會產生力B. “卵與石斗,麋碎無疑”是因為雞蛋受到的力大于石頭受到的力C. “飛流直下三千尺”是由于水受到重力的作用D. “風吹草低見牛羊”說明風對草的力改變了草的形狀B12345678910111213141516【點撥】成語“孤掌難鳴”說明一個物體不會產生力的作用,故A正確;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且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故B錯誤;“飛流直下三千尺”是由于水受到重力的作用,故C正確;“風吹草低見牛羊”,說明風對草的力改變了草的形狀及運動狀態,故D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2. [2024·長沙校級期中]在杭州第19屆亞運會中,中國跳水夢之隊包攬全部十塊金牌,延續了自參加亞運會以來不曾讓金牌旁落的榮耀,再次實現“十全十美”。如圖所示,跳板跳水運動員站在跳板上可以將跳板壓彎,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 形狀 ;接著跳板可以將人高高彈起,跳板將人彈起的力的施力物體是 跳板 。形狀 跳板 12345678910111213141516【點撥】運動員站在跳板上可以將跳板壓彎,說明力可以使物體發生形變;跳板可以將人高高彈起,跳板將人彈起的力的施力物體是跳板。123456789101112131415163. [2023·黔西南州月考]某路段發生了兩輛車相撞的交通事故,一名交警前來處理,他說:“我一定會找出是哪輛車先撞上另一輛車的。”從物理學的角度分析,你認為這名交警 不能 (填“能”或“不能”)找出先撞的那輛車,這是因為物體間相互作用力是 同時 產生的。不能 同時 12345678910111213141516考點2 彈力與彈簧測力計4. 關于彈簧測力計的使用方法,小李說法錯誤的是( D )A. 用彈簧測力計測量之前將指針調零B. 被測力的大小不允許超過測力計的量程C. 測量時指針不要與外殼接觸D. 彈簧測力計只能測豎直方向的力D12345678910111213141516【點撥】使用彈簧測力計之前,必須檢查指針與“0”刻度線是否對齊,否則直接測量會造成錯誤,故A正確;使用彈簧測力計所測力的大小不能超過量程,否則會損壞測力計,故B正確;測量時指針不要與外殼接觸,并且要避免彈簧與外殼發生摩擦,故C正確;彈簧測力計可以沿豎直方向使用,也可以沿水平或其他方向使用,故D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165. [2024·荊門京山期中]小京想制作彈簧測力計,他對一根彈簧進行了探究:將彈簧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懸掛鉤碼,記錄彈簧的長度與它受到的拉力之間的關系,如表所示:拉力/N 0 0.5 1.0 1.5 2.0 3.0 4.0彈簧長度/cm 6.5 7.5 8.5 9.5 11.0 14.2 18.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從表格信息可得,該彈簧測力計的最大測量值是 1.5 N。(2)若該彈簧測力計的最小刻度為0.1 N,則相鄰刻度線之間的距離是 0.2 cm。(3)當該彈簧測力計受到0.75 N的拉力時,彈簧將伸長 1.5 cm。1.5 0.2 1.5 12345678910111213141516【點撥】(1)由表格數據可知,當拉力為0時,彈簧原長為6.5cm,拉力在0~1.5 N以內,彈簧伸長量與拉力成正比,故彈簧測力計的最大測量值是1.5 N。(2)由表格數據分析可知,在0~1.5 N內彈簧受到的拉力每增加0.5 N,彈簧的伸長量增加1 cm,即拉力與伸長量之比為0.5 N/cm,若該彈簧測力計的最小刻度為0.1 N,則相鄰刻度線之間的距離為0.2cm。(3)此時彈簧的伸長量ΔL==1.5 cm。123456789101112131415166. [2023·鄭州期末]一根輕彈簧豎直懸掛,在彈性限度內,下端掛5 N物體時彈簧伸長了5 cm。則彈簧改掛4 N的物體時,彈簧伸長量為 40 mm,當懸掛7.5 N物體時彈簧長度為27.5 cm,則彈簧的原長為 0.2 m。去掉懸掛的物體,沿著彈簧豎直向上緩慢推彈簧,長度變成17.5 cm時,推力大小為 2.5 N。40 0.2 2.5 12345678910111213141516【點撥】在一定范圍內,彈簧的伸長量(形變量)與受到的拉力成正比;由題意可知,1 N的拉力能使彈簧伸長1 cm;則當拉力為4 N時,能使彈簧伸長4 cm=40 mm;當拉力為7.5 N時,能使彈簧伸長7.5 cm,而此時彈簧的長度為27.5 cm,則彈簧的原長L0=L-ΔL=27.5 cm-7.5 cm=20 cm=0.2m;當彈簧長度為17.5 cm時,彈簧的長度變化量ΔL'=L0-L'=20 cm-17.5 cm=2.5 cm,則推力大小為2.5 N。12345678910111213141516考點3 重力及其方向的應用7. [2024·常州溧陽期中]關于物體所受重力的三要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①重力的方向垂直水平面向下;②外形規則且質地均勻的物體,其重心在它的幾何中心處;③重心不一定在物體上;④質量相同的物體,其所受重力大小也一定相同。CA. ①④ B. ②④C. ①②③ D. ①③12345678910111213141516【點撥】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垂直于水平面,說法①正確;外形規則且質地均勻的物體,其重心在它的幾何中心處,說法②正確;重心不一定在物體上,說法③正確;質量相同的物體,放在不同緯度的地方,重力和質量的比值g不同,其所受重力大小也不同,說法④錯誤。故選C。123456789101112131415168. [2023·濰坊濰城區期末]現在智能手機都有自動旋轉屏幕畫面的功能,這是通過手機內部的重力感應器來實現的。當手機旋轉90度時,手機畫面也自動轉動90度,保持畫面正立,如圖所示。關于手機的這一功能,可能應用到的物理知識是( D )DA. G與m成正比B. 重力方向豎直向下C. 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D. 重心是重力的作用點12345678910111213141516【點撥】重力是物體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G與m成正比,在地球附近,物體的重力大小幾乎不變,即手機自動旋轉屏幕畫面的功能與重力大小無關,A不符合題意;重力的方向始終是豎直向下的,當手機旋轉90度時,手機的重力方向沒有改變,B不符合題意;12345678910111213141516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當手機旋轉90度時,重力的施力物體仍是地球,即手機自動旋轉屏幕畫面的功能沒有涉及重力施力物體的知識,C不符合題意;因為在旋轉的過程中,重心的高度變了,手機感應器捕捉到了這個信號,所以畫面也跟著旋轉,D符合題意。故選D。123456789101112131415169. [2024·咸陽秦都區校級月考]某司機駕駛的卡車自重8.5×104 N,車上載有40袋水泥,每袋水泥質量為50kg,則車上水泥的總重力為 2×104 N。當司機駕駛卡車準備經過一座橋時,看見橋頭立著如圖所示的限重標志牌,則卡車要想安全通過,至少需要卸下 10 袋水泥。(g取10 N/kg)2×104 10 (第9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點撥】車上水泥的總重力G水泥總=nmg=40×50 kg×10 N/kg=2×104 N;卡車自重8.5×104 N,則卡車自身的質量m車===8.5×103 kg=8.5 t,由限重標志牌可知,允許通過的最大質量為10 t,則最多可以承載的水泥袋數為n'==30,所以至少需要卸下10袋水泥。12345678910111213141516考點4 摩擦力10. [傳統文化題][2023·天津模擬]“滾鐵環”是一種中國傳統民間兒童游戲,流行于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滾鐵環”有助于提高人體的平衡性、肢體的協調以及眼力。如圖所示,關于滾鐵環,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B )BA. 鐵環與地面之間的摩擦是滾動摩擦B. 人腳與地面之間不存在摩擦C. 鐵鉤與手之間的摩擦力是靜摩擦力D. 鐵環被推動向前滾時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向后(第10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點撥】鐵環在滾動時,鐵環與地面之間的摩擦是滾動摩擦,故A正確;人在走動時,腳向后蹬地,腳與地面之間有相對運動的趨勢,存在靜摩擦力,故B錯誤;拿在手中的鐵鉤不會滑落,此時手與鐵鉤之間僅存在相對運動的趨勢,并未產生相對運動,所以是靜摩擦力,故C正確;鐵環被推動向前滾時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向后,故D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1. [2023·郴州]下列有關摩擦力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D )A. 走路時鞋底與路面間的摩擦是有益摩擦B. 自行車剎車時,是通過增大剎車膠皮與鋼圈之間的壓力來增大摩擦力的C. 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D. 摩擦力的方向總是與物體的運動方向相反D12345678910111213141516【點撥】走路時,人就依靠鞋底與地面之間的摩擦,故鞋與地面之間的摩擦屬于有益摩擦,故A正確;自行車剎車時,是通過增大剎車膠皮與鋼圈之間的壓力來增大摩擦力的,故B正確;摩擦力的方向一定與物體相對運動方向相反,可能與物體的運動方向相同,可能與物體的運動方向相反,若與物體運動的方向相同,則摩擦力是動力,故C正確,D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2. “刷屏”已經成為許多人的生活常態,如圖所示,人用手指在手機屏幕上向下滑動瀏覽信息。請畫出滑動過程中手指受到的摩擦力和屏幕受到的壓力示意圖。【解】如圖所示。12345678910111213141516考點5 關于力的實驗探究13. 在如圖所示的四幅圖中,甲、乙、丙為某運動員進行跳板跳水比賽的漫畫圖,丁為另一體重較大的運動員從同一跳板跳水的情形。12345678910111213141516(1)觀察圖甲,人對跳板施加力的作用效果是 使物體發生形變 ,觀察圖乙,跳板對人的力的作用效果是 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使物體發生形變 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12345678910111213141516(2)觀察圖甲和圖丙,發現跳板形變程度不同,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與 力的作用點 有關。(3)比較圖丙和圖丁的跳板形變程度,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與 力的大小 有關。力的作用點 力的大小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4. [2023·長沙]小明用家里的器材探究重力的大小與質量的關系。如圖甲、乙所示,小明用布袋裝著質量不同的米,用電子秤測其質量,用液晶屏拉力器測其重力,實驗數據記錄如表:實驗次數 1 2 3 4 5電子秤的示數/g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拉力器的示數/N 0.98 1.96 2.94 3.92 4.9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在圖乙中,當米袋靜止時,拉力器的示數與這袋米所受重力的大小 相等 。相等 12345678910111213141516(2)分析表中數據可得:物體所受重力的大小與它的質量成 正比 ,下列數據處理方法可以得到此結論的是 A 。(填字母)A. 計算每一次實驗中重力的大小與質量的比值B. 計算每一次實驗中重力的大小與質量的乘積正比 A 12345678910111213141516【點撥】(1)當米袋靜止時,拉力器示數等于米袋的重力。(2)由表格中的數據,計算每一次實驗中重力的大小與質量的比值得======9.8 N/kg,結論:物體所受的重力與其質量成正比。1234567891011121314151615. [2024·霸州期中]如圖所示的是小明“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實驗。銅塊和木塊的大小完全相同,長木板固定在水平地面上。12345678910111213141516(1)實驗時用彈簧測力計沿 水平 方向 勻速直線 拉動物體,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彈簧測力計拉水平 勻速直線 12345678910111213141516(2)比較甲、乙兩圖,可得到的結論是 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 。(3)比較乙、丙兩圖,可得到的結論是 木塊 (填“木塊”或“銅塊”)的下表面更粗糙。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 木塊 12345678910111213141516(4)比較 甲、丁 兩圖,可得到的結論是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積無關。這個實驗采用的實驗研究方法是 控制變量法 。甲、丁 控制變量法 12345678910111213141516(5)小明與同學們討論了拔河比賽的一些事宜,如果要取得拔河比賽的勝利,組隊時應選體重 大 (填“大”或“小”)的同學,同時在比賽中首選圖 A (填字母)類型的鞋。大 A A. 鞋底花紋較深 B. 鞋底花紋較淺C. 旱冰鞋12345678910111213141516【點撥】(5)根據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壓力越大,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故要取得拔河比賽的勝利,組隊時應選體重大的。壓力相同時,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變滑動為滾動可減小摩擦,故在比賽中首選圖A類型的鞋。1234567891011121314151616. [2024·重慶北碚區校級月考]宋代《營造法式》記載對木梁的要求是“凡梁之大小,各隨其廣分為三分,以二分為其厚。”即當矩形木梁橫截面的高寬比為3∶2時,它的承重能力最強。瘋狂物理跨學科小組用圖甲所示的方式測試木材的承重能力,實驗過程中木材的形變都是彈性形變。12345678910111213141516(1)三根用同種木材制成的木梁,長度、橫截面積大小均相同,按圖乙所示的三種方式使用,其中承重能力最強的是 ② (填序號)。② 12345678910111213141516(2)為提高木梁的承重能力,可以在木梁上粘貼一層抗拉伸的材料,效果最好的粘貼位置是 B 。A. 木梁的頂面 B. 木梁的底面C. 木梁的側面 D. 效果都一樣B 12345678910111213141516(3)木材發生形變時,中間位置的形變量最大,一般用中間位置的形變量x來表示整段木材的形變量。木材的形變系數為E,其計算式為E=,其中l為木材的長度,h和b分別為木材橫截面的高和寬,F為施加在木材上的壓力。現代建筑設計要求木梁的形變量不大于木梁長度的,以保障房屋的安全。一根木梁長為4 m,橫截面高為0.1 m,寬為0.06 m,所用木材的形變系數為1×1010 N/m2,則該木梁的最大承重為 960 N。960 12345678910111213141516【點撥】(1)當矩形木梁橫截面的高寬比為3∶2時,承重能力最強,因此圖乙的②承重能力最強。(2)為提高木梁的承重能力,應在拉伸形變最大的位置粘貼一層抗拉伸的材料,由圖甲可知,木梁的底面拉伸形變最大,所以應該貼在木梁的底面,B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3)當木梁的形變量等于木梁長度的時,木梁的承重最大。根據E=,木梁的最大承重為F===960 N。12345678910111213141516(共28張PPT)滬科版 八年級上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專項提升十二 力的有關研究名師點金1. 控制變量法:常用來探究一個物理量A與幾個物理量B、C、D之間的關系。探究物理量A與物理量B之間的關系時,應控制物理量C、D不變。2. 概括探究結論一定要注意探究的目的,探究結論必須圍繞探究目的進行表述。類型1 探究影響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1. 小余在做“探究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步驟如圖所示,將一個彈性較好的鋼片固定在桌邊,在鋼片上用細線掛規格相同的鉤碼。12345(1)實驗時通過 鋼片的彎曲程度 (填“鉤碼的數量”或“鋼片的彎曲程度”)來反映力的作用效果,這種物理研究方法叫 轉換法 。此實驗也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 形狀 。(2)比較甲、丁兩圖,可得出結論: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 方向 有關。鋼片的彎曲程度 轉換法 形狀 方向 12345(3)比較 甲、乙 兩圖,可得出結論: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作用點有關。(4)【解釋原因】比較乙、丙兩圖,小余得出結論: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大小有關。你認為該結論 不可靠 (填“可靠”或“不可靠”),原因是 沒有控制力的作用點相同 。甲、乙 不可靠 沒有控制力的作用點相同 12345(5)周末小余在家看足球比賽,如圖戊所示為運動員踢點球時的場景,足球門前的A點、足球的中心線、C點在一條直線上,小余認為罰球隊員如果迅速從C點跑過去用腳給足球的B 點施力,守門員在A點就可以抓到球,請你分析小余的判斷是 錯誤 (填“正確”或“錯誤”)的,理由是 力的作用效果還與力的方向、大小有關 。錯誤 力的作用效果還與力的方向、大小有關 12345類型2 重力的探究2. [2024·廈門三模] 實踐小組在探究“物重與物體的質量關系”中:【器材】彈簧測力計、天平、空桶(1 N)、綠豆或紅豆。【步驟】選取綠豆或紅豆,測得多組的質量與物重數據,并繪制出G-m 圖像。12345【結論】圖像是一條經過原點的直線,由此可知,物體所受重力的大小與它的質量成 正 比。【分析】在同一坐標內,繪出綠豆、紅豆的數據G-m圖像,如圖所示,圖像可能是 C ,可以判斷重力與物質的種類關系。(已知ρ綠豆>ρ 紅豆)正 C 12345【延伸】當空桶加滿水,指針指在“3”刻度處,進一步計算獲得此空桶的容積為 200 mL。200 12345【點撥】圖像是一條經過原點的直線,說明物體所受重力的大小與它的質量的比值不變,成正比。綠豆、紅豆所受重力的大小與它的質量的比值相同,則兩者的G-m圖像為同一條直線,故AB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12345當空桶加滿水,指針指在“3”刻度處,則桶內的水的重力G水=G-G桶=3 N-1 N=2 N,由G=mg得,桶內水的質量m===0.2 kg,由ρ=得,水的體積V===2×10-4 m3=200 cm3=200 mL,則此空桶的容積為200 mL。123453. 如圖(a)所示為祝融號火星車在火星表面行進的場景。小金對太空很感興趣,于是從網上查到了火星表面上物體受到的重力G與物體的質量m的關系,結合地球上重力與質量的關系畫出了G-m圖像,如圖(b)所示,由圖中信息可知:12345(1)圖(b)中的兩條圖線中表示地球物體所受重力和質量關系的是 甲 (填“甲”或“乙”)圖線。甲 12345(2)火星表面上物體所受重力G與其質量m的比值為 4N/kg 。(3)已知祝融號火星車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為2 400 N,則其質量為 240 kg;則其在火星表面行進時,受到的重力為 960 N。4N/kg 240 960 12345【點撥】(1)由圖(b)可知,甲圖線中重力與質量的比值為10N/kg, 與地球上的g相等。(2)乙圖線表示火星表面上物體受到的重力與物體的質量關系圖線,則火星表面上物體所受重力與質量的比值為g火===4 N/kg。(3)由G=mg可知,祝融號火星車的質量m===240 kg,火星車在火星上質量仍為240 kg,所受重力G火'=mg火=240 kg×4N/kg=960 N。12345類型3 穩度的探究4. [2023·揚州期中]小明觀察到電風扇、臺燈等有大而重的底座,可使它們不易翻倒。物體的穩定程度(穩度)與哪些因素有關呢?他作出如下猜想:①可能與物體所受的重力大小有關。②可能與物體重心高低有關。③可能與支持面大小有關。12345[實驗設計]將不同的物體立在傾斜角度相同的斜面上,觀察物體的翻倒情況,先翻倒的說明其穩度較小。進行實驗并收集證據:(a)將物體立在表面粗糙的水平木板上,讓木板繞O點轉動,觀察并記錄物體剛好翻倒時木板轉過的角度θ的大小(物體不滑動),如圖甲所示。12345(b)制作三塊重力相同、外形完全相同、重心高低不同的圓柱體a、b、c,如圖乙所示。用同樣的方法進行實驗并將觀察結果記錄在表中。12345實驗次數 1 2 3重心離支持面的高度 低 中 高物體剛好翻倒時 木板轉過的角度 大 較大 小穩度 大 較大 小12345(1)小明在此探究實驗中是通過 物體剛好翻倒時木板轉過的角度 比較物體的穩度大小的。(2)在以上探究穩度大小與重心高低關系的實驗中,應控制物體的 重力 和 支持面 的大小不變。實驗現象表明,物體的重心越 低 ,其穩度越大。物體剛好翻倒時木板轉過的角度 重力 支持面 低 12345(3)有一個錐形物體d,如圖乙所示,其重心高度、支持面大小和重力與a一樣,則穩度 一樣 (填“a”“d”或“一樣”)大。一樣 12345【點撥】(1)物體剛好翻倒時木板轉過的角度θ越小,間接反映了物體的穩度越小。(2)探究穩度大小與重心高低關系的實驗中,應控制物體所受的重力和支持面的大小不變;由數據可知,物體的重心越低,其穩度越大。(3)由數據可知,在重力、支持面大小相同時,物體穩定程度與重心高低有關,而d與a比較,雖然形狀不同,但重力、重心高度、支持面大小都相同,所以穩定程度相同。12345類型4 摩擦力的探究5. 小夢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時,作了如下猜想:A. 可能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B. 可能與壓力的大小有關。接著她用同一個木塊按如圖所示的步驟進行實驗:12345(1)步驟①和②是為了驗證猜想 A (填“A”或“B”),所探究的摩擦力是指 木塊 和木板之間的滑動摩擦力。A 木塊 12345(2)正確探究完A后,小夢接著按步驟①和③探究猜想B。你認為步驟③能否測出摩擦力? 不能 ;要按步驟①和③(若不能測出摩擦力要改進后進行)探究猜想B,你認為要控制①和③中的 接觸面粗糙程度 相同, 壓力 不同。不能 接觸面粗糙程度 壓力 12345(3)小夢想:滑動摩擦力的大小是否與物體運動的速度有關呢?她用①的裝置進行實驗:先水平拉動木塊勻速滑動,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2 N,緊接著增大拉力使木塊加速滑動,讀出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4 N。12345(4)根據上述實驗,小夢得到了“在壓力和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時,物體運動的速度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的結論。分析操作過程,你認為小夢的結論可信嗎? 不可信 ,原因是 沒有控制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彈簧測力計示數不等于滑動摩擦力大小 。不可信 沒有控制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彈簧測力計示數不等于滑動摩擦力大小 12345【點撥】(1)比較①②,接觸面材料不同,壓力相同,因此探究的是滑動摩擦力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是否有關,是為了驗證猜想A;所探究的摩擦力是指木塊和木板之間的滑動摩擦力。(2)③中,沿斜上方拉木塊,木塊水平向右運動,木塊受到的摩擦力與木塊運動的方向相反,即沿水平方向向左,因兩個力不在同一直線上,兩個力大小不相等,故不能測出摩擦力。(4)用彈簧測力計拉動木塊運動時,彈簧測力計顯示拉力大小;沒有控制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時,彈簧測力計示數不等于滑動摩擦力大小,所以小夢的結論不可信。12345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專項提升十一 力的作圖.pptx 專項提升十二 力的有關研究.pptx 中考新趨勢提升練.pptx 全章熱門考點整合應用.pptx 實 踐 創作飛天科幻故事.pptx 第一節 力及其描述.pptx 第三節 第1課時 重力的大小.pptx 第三節 第2課時 重力的方向和作用點.pptx 第二節 測量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pptx 第四節 第1課時 摩擦力 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pptx 第四節 第2課時 增大和減小摩擦.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