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2章 運動與能量 全章訓(xùn)練課件 教科版(2024)物理八年級上冊(共11份打包)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2章 運動與能量 全章訓(xùn)練課件 教科版(2024)物理八年級上冊(共11份打包)

資源簡介

(共13張PPT)
教科版 八年級上
第2章 運動與能量
全章易錯集訓(xùn)
易錯點1 勻速直線運動和變速直線運動的概念混淆
1. 關(guān)于勻速直線運動和變速直線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D )
A. 運動快慢不變的運動一定是勻速直線運動
B. 運動快慢改變的運動一定是變速直線運動
C. 運動快慢改變的運動一定是勻速直線運動
D. 運動快慢改變,但運動方向不變的運動一定是變速直線
運動
1
2
3
4
5
【點撥】
  運動快慢和運動方向均不變的運動,才是勻速直線運動。
【答案】D
1
2
3
4
5
易錯點2 多物體運動時不會判斷所選擇的參照物
2. [2024·安陽期末]三輛小車沿平直公路向前行駛,站在路邊
的小紅先后兩次看到的情景如圖所示。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 C )
A. 相對丙車,乙車靜止
B. 相對丙車,乙車向南行駛
C. 相對乙車,甲車向南行駛
D. 相對乙車,丙車向北行駛
1
2
3
4
5
【點撥】
  相對丙車,即以丙車為參照物,乙車向北行駛;相對乙車,即以乙車為參照物,甲、丙兩車都向南行駛,故C正確。
【答案】C
1
2
3
4
5
3. [2024·鎮(zhèn)江三中期末]如圖是固定在地面上隨風(fēng)飄動的旗幟
和附近的甲、乙兩火炬照片,根據(jù)它們飄動的方向,可以
判斷甲火炬相對地面 (填“向左運動”“向
右運動”或“靜止”),乙火炬相對地面 (填
“一定”或“不一定”)向左運動。
 
向右運動 
不一定 
(第3題)
1
2
3
4
5
  由旗幟的飄動方向可知,此時的風(fēng)向右刮,對于甲火炬來講,風(fēng)向右刮,要使甲火炬的火焰向左飄,只有使甲火炬向右運動,且火炬運動速度大于風(fēng)速,故可以判斷甲火炬一定向右運動;乙火炬的火焰向右,有三種可能:①火炬不動,風(fēng)把火焰刮向右方;②火炬向左運動,風(fēng)相對于火炬向右,把火焰刮向右方;③是火炬向右運動但運動的速度小于風(fēng)速,此時風(fēng)仍能把火焰刮向右方。故可以判斷乙火炬不一定向左運動。
【點撥】
1
2
3
4
5
易錯點3 不能根據(jù)物體運動圖像獲取信息
4. [2023·南京模擬]甲、乙兩物體同時開始運動,它們的路程
s與時間t的圖像如圖所示,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C )
(第4題)
A. 甲在做曲線運動,乙在做直線運動
B. 在t2時刻,甲、乙的速度相等
C. t1到t2時間內(nèi),甲、乙的平均速度相等
D. t1到t2時間內(nèi),甲、乙之間的距離先變小后變大
1
2
3
4
5
  由圖可知,甲的s-t圖像是曲線,乙的s-t圖像是傾斜直線,說明這段時間內(nèi)甲做變速運動,乙做勻速運動,但無法確定是曲線還是直線運動,故A錯誤;t1~t2時間內(nèi),甲、乙通過的路程相同,由速度公式可知甲、乙的平均速度相同,但在t2時刻兩條線的斜率不同,所以甲、乙的速度不相等,故B錯誤,C正確;t1到t2時間內(nèi),甲、乙之間的距離先變大后變小,故D錯誤。
【答案】C
【點撥】
1
2
3
4
5
易錯點4 不能找到對應(yīng)的路程和時間導(dǎo)致平均速度計算錯誤
5. 甲、乙兩同學(xué)比賽翻越一座小山坡,同時以A處為起點出
發(fā),登上坡頂B處,不休息,再達到另一側(cè)的終點C處。
已知AB段路程等于BC段路程,甲上坡的速度為勻速4 m/s,30 s后抵達坡頂,馬上下坡,下坡速度為勻速6 m/s。
1
2
3
4
5
【解】 由v=得,坡長sAB=v甲上t甲上=4 m/s×30 s=120 m。
(1)坡長sAB為多少米?
1
2
3
4
5
(2)甲全程的平均速度為多少?
【解】sBC=sAB=120 m,由v=得,甲下坡所用時間t甲下===20 s,全程路程s=sAB+sBC=120 m+120 m=240 m,甲全程所用時間t甲=t甲上+t甲下=30 s+20 s=
50 s,甲全程的平均速度v甲===4.8 m/s。
1
2
3
4
5
(3)整個過程中,如果乙前一半時間的速度為勻速4 m/s,后一半時間的速度為勻速6 m/s,最后誰將贏得比賽?(通過計算說明)
【解】 由v=得,乙前一半時間通過路程s前=v前×t乙,后一半時間通過路程s后=v后×t乙,可得s=s前+s后=v前×t乙+v后×t乙,則乙通過整個路程所用的時間t乙===48 s<t甲,可知,在路程相同的情況下,乙所用時間短,故乙贏得比賽。
1
2
3
4
5(共33張PPT)
教科版 八年級上
第2章 運動與能量
第2章 章末回顧與練習(xí)
位置
分子
運動
原子核
核外電子
質(zhì)子
中子
曲線運動
時間
v=
3.6
快慢
快慢

運動
轉(zhuǎn)移
轉(zhuǎn)化
知識點1 運動與靜止的相對性
1. [古代典籍]我國古書《套買曜》上記載“人在舟中閉牖
(yǒu,指門窗)而坐,舟行而人不覺”。其中“舟行”和
“人不覺”分別對應(yīng)的參照物是( C )
A. 舟、岸 B. 門窗、水
C. 岸、人 D. 門窗、舟
1
2
3
4
5
6
  “舟行”是舟相對于河岸發(fā)生了位置的改變,以河岸為參照物,舟是運動的。“人不覺”是人感覺舟沒動,因為人選擇了自己作為參照物,位置沒有改變,故人感覺舟是靜止的。故選C。
【點撥】
【答案】C
1
2
3
4
5
6
2. “復(fù)興號”動車組以350 km/h的速度運營,標志著我國成
為世界高鐵商業(yè)運營速度最高的國家。如圖所示是乘客放
在窗邊的隨身物品,在350公里的時速下,列車運行得相
當(dāng)平穩(wěn),這些物品“紋絲不動”,乘客認為這些隨身物品
“紋絲不動”是以 (填“車廂”或“車廂外地
面”)為參照物,拍攝這張照片的相機相對于車廂外地面
是 的,相對于拍攝者的隨身物品是 的。
(后兩空均填“運動”或“靜止”)
車廂 
運動 
靜止 
1
2
3
4
5
6
知識點2 速度的相關(guān)計算——行程問題
3. 小明和爸爸從榆林返回西安的高速公路上,看到如圖甲所
示的標志牌;圖乙所示是某時刻汽車儀表盤上的速度計。
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C )
1
2
3
4
5
6
A. 該車全程的平均速度為90 km/h
B. 從標志牌到西安車速不得超過120 m/s
C. 在不違反交通規(guī)則的前提下,從標志牌處至少行駛15
min才能到達西安
D. 如果汽車以圖乙中的速度勻速行駛20 min,通過的路程
為180 km
1
2
3
4
5
6
  圖乙所示是某時刻汽車儀表盤上的速度計,速度計上
顯示的是汽車的瞬時速度為90 km/h,不是平均速度,故
A錯誤;根據(jù)對交通標志牌的了解可知,圓形標志牌的含
義是此路段車速不得超過120 km/h,故B錯誤;
【點撥】
1
2
3
4
5
6
由圖甲可知,從此標志牌到西安的路程為30 km,此路段最
大車速為120 km/h,則根據(jù)v=可得,在不違反交通規(guī)則的
前提下,從標志牌處到達西安最少需要的時間t==
=0.25 h=15 min,故C正確;如果汽車以圖乙中的速度勻
速行駛20 min,通過的路程s'=v't'=90 km/h× h=30 km,
故D錯誤。
【答案】C
1
2
3
4
5
6
4. 我國高鐵總里程居世界第一,人們出行更加方便快捷,暑
假小紅和父母外出旅游,他們乘坐的高鐵正以300 km/h的
速度向南行駛,旁邊平行鐵軌一列普通列車以120 km/h的
速度也向南行駛,小紅發(fā)現(xiàn)自己超過普通列車用的時間為
16 s,以普通列車為參照物,小紅向 (填“南”或
“北”)行駛,普通列車的長度為 m。普通列車完
全通過長400 m的隧道,需要的時間是 s。
南 
800 
36 
1
2
3
4
5
6
【點撥】
  由題知,高鐵和普通列車都向南運動,且高鐵的速度
大于普通列車的速度,所以,以普通列車為參照物,小紅
向南運動。高鐵和普通列車的相對速度v=300 km/h-120
km/h=180 km/h=50 m/s,根據(jù)v=可得,普通列車的長
度L車=vt=50 m/s×16 s=800 m。已知列車的速度v'=120 km/h= m/s,列車完全通過隧道行駛的路程s=L車+L隧=800 m+400 m=1 200 m,則列車完全通過隧道行駛的時間t'===36 s。
1
2
3
4
5
6
知識點3 速度的相關(guān)計算——圖像問題
5. [2024·濟寧期末]假期,小勇騎自行車外出游玩,從家里出
發(fā)后的s-t圖像如圖所示,下列關(guān)于他騎行中的信息正確
的是( A )
A. 小勇騎行離家最遠距離為100 km
B. 騎行中,小勇最大速度為50 m/s
C. 整個過程中,小勇停下來休息了1次
D. 整個過程中,小勇騎行的平均速度為12.5 km/h
1
2
3
4
5
6
【點撥】
  小勇到達離家最遠的地方需4 h,此時離家100 km,
A正確;騎行中,小勇在DE段速度最大,最大速度v最大=
==50 km/h,B錯誤;由圖可知,整個過程中,
小勇停下來休息了2次,C錯誤;整個過程中,小勇騎行
的平均速度為v===25 km/h,D錯誤。
【答案】A
1
2
3
4
5
6
6. 如圖所示,甲、乙、丙三輛小車同時、同地向同一方向運
動,丙的運動速度為 km/h,10 s后甲、乙相
距 m。
14.4 
30 
1
2
3
4
5
6
  由題圖可知,丙的速度v丙=4 m/s=14.4 km/h;甲、乙的s-t圖像都是一條過原點的直線,路程和時間成正比,路程和時間的比值是一個定值,則甲的速度v甲===4 m/s,乙的速度v乙===1 m/s,因甲、乙同時、同地向同一方向運動,10 s后甲、乙之間的距離s=v甲t-v乙t= (v甲-v乙)t=(4 m/s-1 m/s)×10 s=30 m。
【點撥】
1
2
3
4
5
6
實驗 測量物體運動的速度
1. [實驗名稱]測量小車運動的平均速度。
【實驗器材】 長木板、墊板小木塊、秒表、刻度尺、金
屬擋板等。
【實驗原理】 (填公式即可)。
【實驗步驟】按照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安裝器材。
= 
1
(1)將小車從斜面的頂端由 釋放,并同時用秒表開始計時,分別測出小車從A到B所用的時間t1和路程sAB。
(2)仿照上述步驟,依次測出小車從A到C所用的時間t2和路程sAC、從A到D所用的時間t3和路程sAD。
靜止 
1
【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表格】下表為實驗測量的數(shù)據(jù)。
小車的運動過程 AB段 AC段 AD段
路程s/m 0.3 0.6 0.9
時間t/s 1.5 2 2.4
平均速度/( m·s-1) vAB vAC vAD
1
【實驗數(shù)據(jù)處理】通過計算可得:vAB= m/s,vAC
= m/s,vAD= m/s。
【得出結(jié)論】通過比較vAB、vAC、vAD的大小可得:小車在下
滑過程中速度越來越 (填“快”或“慢”)。
【交流討論】有同學(xué)說:在某次測量時間的過程中,還沒有
來得及計時,小車就運動到了底端。請分析造成這一現(xiàn)象的
原因: 。
0.2 
0.3 
0.375 
快 
斜面的坡度太大 
1
1. [航天科技]中國空間站的建造和運營對人類太空研究具有
重大意義。
1
2
3
4
(1)2023年10月26日11時14分,神舟十七號
載人飛船成功發(fā)射。如圖所示,當(dāng)神舟
十七號載人飛船繞地球飛行時,它做
(填“直線”或“曲線”)運動。
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與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對接前,在它們相互靠近時,若以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為參照物,則
飛船內(nèi)的航天員是 的,天和核心艙是 的。(后兩空均填“運動”或“靜止”)
曲線 
靜止 
運動
(2)已知空間站繞地球轉(zhuǎn)一圈的路程為4.25×104 km,運行時間為92 min,空間站運動的速度大小約為 km/s。(保留1位小數(shù))
7.7 
1
2
3
4
2. [古詩詞]古詩詞是我國的文化瑰寶,很多詩句與運動
有關(guān)。
(1)“不疑行舫(指船)動,唯看遠樹來”中,“行舫動”是以 為參照物,“遠樹來”是以 為參照物。
樹 
船 
1
2
3
4
(2)宋代陳與義的《襄邑道中》有“飛花兩岸照船紅,百里榆堤半日風(fēng)”。意思是作者乘船在半日內(nèi)行進了100里。如果半日按4個小時計算,1千米=2里,請計算這艘船的平均速度為 km/h;船在河中行進 (填“屬于”或“不屬于”)機械運動。
12.5 
屬于
1
2
3
4
  (1)詩句“不疑行舫動,唯看遠樹來”,其中“行舫動”是說船是運動的,則所選的參照物是樹;“遠樹來”是說樹是運動的,則所選的參照物是船或船上的人。(2)作者乘船在半日內(nèi)行進了100里,1千米=2里,所以作者行進的路程s=50 km,行進的時間t=4 h,那么這艘船的平均速度v===12.5 km/h;船在河中行進時位置發(fā)生變化,屬于機械運動。
【點撥】
1
2
3
4
3. [體育]第19屆亞運會在杭州舉辦。
(1)杭州第19屆亞運會上,我國共獲得金牌201枚,金牌數(shù)遙遙領(lǐng)先,國旗在國歌聲中一次次升起!我國國歌演奏一遍的時間約為50 (填寫合適的單位)。
s 
1
2
3
4
(2)亞運會吉祥物是一組名為“江南憶”的機器人,分別取名為“宸宸”“琮琮”“蓮蓮”。小科測量吉祥物“宸宸”的擺件長度時,4次測量結(jié)果分別是18.12 cm、18.14 cm、18.62 cm、18.13 cm,則“宸宸”的長度應(yīng)記作 cm,其中錯誤的數(shù)據(jù)是 cm。
18.13 
18.62 
1
2
3
4
(3)杭州亞運會上中國隊4×100米接力男女雙雙奪冠。在比賽過程中,觀眾是采用相同時間比路程的方法來判斷哪個國家隊運動員跑得快的,而終點裁判員是采用
的方法來比較哪個國家隊的運動員跑得快的。為保證交接棒順利進行,交接時兩運動員應(yīng)盡可能做到相對 (填“運動”或“靜止”),這樣才能順利完成交接棒,不浪費時間,提高比賽成績。
相同路程比時間 
靜止 
1
2
3
4
(4)運動員在杭州亞運會女子50米蝶泳比賽中游出了25.10秒的成績,刷新亞運會紀錄,奪得金牌。請問在這次比賽中運動的平均速度是 (保留兩位小數(shù))m/s,比賽全程運動員做 (填“勻速”或“變速”)運動。
1.99 
變速 
1
2
3
4
4. 2024年2月1日,跨徑600 m的世界最大跨徑混凝土拱橋—
—天峨龍灘特大橋建成通車。大橋全長2 488.55 m。如圖
為大橋全長區(qū)間的測速警示牌。
(1)保持108 km/h勻速行駛的小轎車完全通過該橋需要的時間為 s。(已知小轎車身長4.45 m)
83.1 
1
2
3
4
(2)【質(zhì)疑創(chuàng)新】身長為12 m的貨車在80 s內(nèi)完全通過該橋
是否違反交通規(guī)則? (填“是”或“否”)。
是 
1
2
3
4
【點撥】
  (1)小轎車的速度v=108 km/h=30 m/s,小轎車完全通過該橋需要行駛的路程s=s大橋+s小轎車=2 488.55 m+4.45 m=2 493 m,小轎車完全通過該橋需要的時間t===83.1 s。(2)貨車完全通過該橋需要行駛的路程s'=s大橋+s貨車=2 488.55 m+12 m=2 500.55 m,解法一:貨車完全通過該橋的速度v'==≈112.5 km/h,由圖可知貨車允許行駛的最大速度為100 km/h,故貨車違反了交通規(guī)則。
1
2
3
4
解法二:由圖可知貨車允許行駛的最大速度為100 km/h,貨
車用最大速度完全通過該橋需要的時間t″== ≈90 s>80 s,故貨車違反了交通規(guī)則。解法三:由圖可知貨車允許行駛的最大速度為100 km/h,貨車用最大速度行駛80 s通過的路程s″=v maxt'= m/s×80 s≈2 222.2 m<
2 500.55 m,故貨車違反了交通規(guī)則。
1
2
3
4(共12張PPT)
教科版 八年級上
第2章 運動與能量
第1節(jié) 認識運動
知識點1 宏觀物體的機械運動
1. [2024·湘潭期末]下列描述中,屬于機械運動的是( D )
A. 春天,鮮花盛開
B. 夏夜,霓虹燈閃爍
C. 秋天,桂花香氣襲人
D. 冬天,雪花漫天飛舞
【點撥】
  冬天,雪花漫天飛舞,雪花的位置在發(fā)生變化,屬于
機械運動,D正確。
D
1
2
3
4
5
6
7
8
2. 如圖所示的物體在運動過程中,屬于直線運動的是
,屬于曲線運動的是 。

④ 
②③ 
1
2
3
4
5
6
7
8
知識點2 微觀世界的分子運動
3. [2024·廣州開學(xué)]下列各項排列中,按照尺度的數(shù)量級由大
到小排列的是( A )
A. 銀河系、太陽系、地球、生物體、分子、原子核
B. 太陽系、銀河系、地球、生物體、原子核、分子
C. 銀河系、太陽系、地球、生物體、原子核、分子
D. 太陽系、銀河系、地球、生物體、分子、原子核
A
1
2
3
4
5
6
7
8
4. 關(guān)于原子和原子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
A.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組成
B. 原子由中子和質(zhì)子組成
C. 原子核由中子和電子組成
D. 原子核不能再分
【點撥】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gòu)成,原子核由中子和質(zhì)子
構(gòu)成。
A
1
2
3
4
5
6
7
8
5. [教材素材題]示意圖甲、乙、丙形象地反映了物質(zhì)氣、
液、固三態(tài)分子排列的特點,圖甲反映的是 態(tài)分子
的排列,圖乙反映的是 態(tài)分子的排列,圖丙反映的
是 態(tài)分子的排列。
氣 
固 
液 
1
2
3
4
5
6
7
8
  比較甲、乙、丙三圖可以發(fā)現(xiàn),圖乙中物質(zhì)的分子位
置固定,有確定的體積與形狀,所以是固態(tài)分子;圖丙中
物質(zhì)的分子間距離較大,沒有確定的形狀,但有一定的體
積,所以是液態(tài)分子;圖甲中物質(zhì)的分子間距離很大,沒
有確定的體積與形狀,所以是氣態(tài)分子。
【點撥】
1
2
3
4
5
6
7
8
6. [2024·成都七中期中]刮大風(fēng)時塵埃在空中飛舞,對于塵
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
A. 它的直徑大約為10-10 m
B. 它是由許多分子構(gòu)成的
C. 它在空中飛舞屬于分子的無規(guī)則運動
D. 可以借助光學(xué)顯微鏡觀察到塵埃分子
【點撥】
  塵埃是肉眼可見的物質(zhì),故它是由許多分子組成的,
B正確。
B
1
2
3
4
5
6
7
8
7. [傳統(tǒng)文化][2024·煙臺期末]唐代詩人王之渙在《登鸛雀
樓》一詩中寫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
目,更上一層樓。”在這四句詩中,含有機械運動意境的
有( C )
A. 一句 B. 兩句
C. 三句 D. 四句
1
2
3
4
5
6
7
8
  “白日依山盡”說明太陽和山之間有位置的變化,“黃河入海流”說明水和地面有位置的變化,“欲窮千里目”中沒有位置的變化,“更上一層樓”說明人和地面有位置的變化,故有三句含有機械運動意境的句子。
【點撥】
【答案】C
1
2
3
4
5
6
7
8
8. [2024·揚州期中]物質(zhì)是由分子或原子組成的,原子由原子
核和 組成,原子核由 和中子組成。
科學(xué)家對原子的結(jié)構(gòu)進行猜想和實驗,并提出了多種模
型。如圖所示的兩種模型中,圖 (填“甲”或
“乙”)是盧瑟福提出的原子“核式結(jié)構(gòu)模型”。
核外電子 
質(zhì)子 
乙 
1
2
3
4
5
6
7
8
  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一些微小的核外電
子組成的,這些電子繞著原子核的中心運動,就像太陽系
的行星繞著太陽運行一樣。所以圖乙是盧瑟福提出的原子
“核式結(jié)構(gòu)模型”。
【點撥】
1
2
3
4
5
6
7
8(共13張PPT)
教科版 八年級上
第2章 運動與能量
第4節(jié) 能量
知識點1 各種形式的能量
1. 我們生活在能量的世界里,現(xiàn)實生活時時刻刻都離不開能
量。我們生活中的大部分能量來自( A )
A. 太陽 B. 電
C. 天然氣 D. 石油
A
1
2
3
4
5
6
7
8
2. 能量是與物體運動有關(guān)的物理量,不同的運動形態(tài)對應(yīng)不
同的能量形式。例如:公路上奔馳的汽車具有動能;熔化
的高溫鐵水具有內(nèi)能;通電后的電爐具有 ;原子
彈、氫彈具有 ;高速運動的空氣形成的龍卷風(fēng)具
有 。
內(nèi)能 
核能 
機械能(或風(fēng)能) 
1
2
3
4
5
6
7
8
知識點2 能量的轉(zhuǎn)移和轉(zhuǎn)化
3. 下列能量轉(zhuǎn)化或轉(zhuǎn)移的情景中,屬于能量轉(zhuǎn)移的是( A )
A. 冬天人們在室外曬太陽,感覺暖和
B. 植物吸收太陽光進行光合作用
C. 摩擦生熱
D. 水電站里水輪機帶動發(fā)電機發(fā)電
1
2
3
4
5
6
7
8
  曬太陽,人們吸收太陽光,太陽的能量轉(zhuǎn)移到人身
上,人感覺暖和,故A正確;植物吸收太陽光進行光合作
用,是太陽能轉(zhuǎn)化為化學(xué)能,故B不正確;摩擦生熱,是
機械能轉(zhuǎn)化為內(nèi)能,故C不正確;水電站里水輪機帶動發(fā)
電機發(fā)電,將機械能轉(zhuǎn)化為電能,故D不正確。
【點撥】
【答案】A
1
2
3
4
5
6
7
8
4. [2024·吉林一模]下列能量轉(zhuǎn)化過程中,屬于化學(xué)能轉(zhuǎn)化為
電能的是( D )
A. 用電飯鍋煮飯 B. 用電燈照明
C. 給手機電池充電 D. 用干電池做電源
D
1
2
3
4
5
6
7
8
5. 為向世界傳遞綠色亞運精神,杭州亞運會的56個場館均采
用光伏發(fā)電、風(fēng)力發(fā)電等供電方式。其中,光伏發(fā)電是
將 能轉(zhuǎn)化成 能;亞運主火炬的燃料“零碳
甲醇”在燃燒過程中將 能轉(zhuǎn)化成 能。
太陽 
電 
化學(xué) 
內(nèi) 
1
2
3
4
5
6
7
8
6. [2024·聊城期末]小聰和同學(xué)們看了圖中的漫畫,一同追蹤
家里用的電能的來源時發(fā)表了各自的觀點,下列說法不正
確的是( A )
1
2
3
4
5
6
7
8
A. 小聰:所有能量轉(zhuǎn)化為電能后就不會再轉(zhuǎn)化了
B. 小明:能量既可以發(fā)生轉(zhuǎn)移也可以發(fā)生轉(zhuǎn)化
C. 小光:在火力發(fā)電站發(fā)生的能量轉(zhuǎn)化有化學(xué)能轉(zhuǎn)化為內(nèi)能
D. 小亮:我們生活中的大部分能量來自太陽
【點撥】
  能量轉(zhuǎn)化為電能后,電能還可以轉(zhuǎn)化為其他形式的能量,故A錯誤。
【答案】A
1
2
3
4
5
6
7
8
7. 各種形式的能量都不是孤立的,它們可以在一定條件下發(fā)
生轉(zhuǎn)化或轉(zhuǎn)移。
1
2
3
4
5
6
7
8
(1)根據(jù)能量守恒定律,在能量發(fā)生轉(zhuǎn)化或轉(zhuǎn)移的過程中,能量的總量是 (填“變化”或“不變”)的。
(2)能量的轉(zhuǎn)化是有方向的,下列幾幅圖按能量轉(zhuǎn)化的順序,正確的排列是 。
不變 
②①③④ 
1
2
3
4
5
6
7
8
  (1)根據(jù)能量守恒定律可知,能量的轉(zhuǎn)化或轉(zhuǎn)移過程中,能量的總量保持不變。(2)各種形式的能量都不是孤立的,它們可以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轉(zhuǎn)化,且能量的轉(zhuǎn)化是有方向的,地球上大部分能量直接或間接來自太陽能,所以下列能量的轉(zhuǎn)化順序:太陽→樹林→燃煤電廠→空調(diào)。
【點撥】
1
2
3
4
5
6
7
8
8. [開放性試題]地球上,海水朝夕漲落,江河日夜奔騰;有
時微風(fēng)拂面,有時狂風(fēng)勁吹。從能量的角度來看,自然界
的水流和風(fēng)都是具有大量機械能的天然資源。我們的祖先
很早就開始利用水能和風(fēng)能了。請你列舉一個人類利用水
能或風(fēng)能的實例:

用水流沖擊水輪轉(zhuǎn)動,用來汲水、磨
粉(或船靠風(fēng)力鼓起帆來推動航行等,合理即可) 
1
2
3
4
5
6
7
8(共24張PPT)
教科版 八年級上
第2章 運動與能量
第2節(jié) 運動的描述
第1課時 運動的描述
知識點1 參照物
1. [2023·承德期中]研究機械運動時,關(guān)于參照物的說法正確
的是( D )
A. 只能選擇地面作為參照物
B. 只能選擇地面上運動的物體作為參照物
C. 只能選擇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不動的物體作為參照物
D. 參照物可以任意選擇,但對于同一物體,選擇不同的參
照物,其運動情況一般不同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教材素材題][2023·武漢]在中小學(xué)愛國主義教育活動中,
某學(xué)校組織師生觀看電影《閃閃的紅星》 ,影片中有歌
詞“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兩岸走”,其中“青
山……走”所選的參照物是( A )
A. 竹排 B. 江岸
C. 房屋 D. 青山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研究物體運動狀態(tài)時,不能以被研究的物體自身作為參照物,歌詞“巍巍青山兩岸走”中是“青山”在運動,所以應(yīng)選相對于“青山”位置發(fā)生變化的竹排為參照物,A符合題意。
【點撥】
【答案】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2023·綏化]小明坐在行駛的汽車中,看到路旁的房屋和樹
木向后退。如果小明是靜止的,選擇的參照物是( D )
A. 樹木 B. 房屋 C. 地面 D. 汽車座椅
【點撥】
D
  如果小明是靜止的,那么小明相對于參照物來說位置沒有發(fā)生改變,小明相對于樹木、房屋、地面位置發(fā)生了變化,小明是運動的;相對于汽車座椅位置沒有發(fā)生變化,小明是靜止的,故AB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知識點2 運動的相對性
4. [航天科技][2023·北京]2023年5月30日,搭載神舟十六號
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六運載火箭,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
中心成功發(fā)射。圖中所示的是火箭上升和此過程中航天員
在艙內(nèi)的情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
A. 以地面為參照物,發(fā)射塔是運動的
B. 以發(fā)射塔為參照物,火箭是靜止的
C. 以艙內(nèi)的航天員為參照物,火箭是靜止的
D. 以艙內(nèi)的航天員為參照物,發(fā)射塔是靜止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點撥】
  以地面為參照物,發(fā)射塔的位置沒有發(fā)生變化,發(fā)射塔是靜止的,故A錯誤;以發(fā)射塔為參照物,火箭的位置發(fā)生了變化,火箭是運動的,故B錯誤;以艙內(nèi)的航天員為參照物,火箭的位置沒有發(fā)生變化,火箭是靜止的,故C正確;以艙內(nèi)的航天員為參照物,發(fā)射塔的位置發(fā)生了變化,發(fā)射塔是運動的,故D錯誤。
【答案】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5. 旗幟引領(lǐng)方向,旗幟凝聚力量。在國慶閱兵分列式的
序幕上,空中護旗梯隊,破空而來。如圖所示,若以
護旗隊為參照物,旗幟是 的,若以地面上的
觀眾為參照物,旗幟是 的,由此說明運動和
靜止是 的。
靜止 
運動 
相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點撥】
  若以護旗隊為參照物,旗幟與護旗隊之間沒有發(fā)生位置變化,旗幟是靜止的,若以地面上的觀眾為參照物,旗幟與觀眾之間發(fā)生了位置變化,旗幟是運動的。判斷同一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時,選擇的參照物不同,結(jié)果一般不同,但都是正確的,說明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6. [傳統(tǒng)文化][2023·齊齊哈爾]《呂氏春秋·察今》記錄了“刻
舟求劍”的典故。學(xué)習(xí)物理知識后我們懂得,要確定劍落
水的實際位置,應(yīng)選擇的參照物是( A )
A. 岸邊的樹 B. 舟
C. 舟上的標記 D. 水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刻舟求劍的故事中,劍落水后,它與岸邊的樹的相對
位置沒有發(fā)生改變,與舟、舟上的標記和水流的位置都發(fā)
生了變化,故要確定劍落水的實際位置,應(yīng)選擇的參照物
是岸邊的樹。
【點撥】
【答案】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7. [2023·貴州]如圖所示是攝影愛好者捕捉到的“烏鴉騎乘老
鷹”的精彩畫面,下列能描述圖中兩者相對靜止的成語是
( C )
A. 分道揚鑣 B. 背道而馳
C. 并駕齊驅(qū) D. 各奔東西
C
【點撥】
  并駕齊驅(qū)原指幾匹馬并排拉一輛車,一齊快跑,彼此之間的相對位置沒有發(fā)生變化,是相對靜止的,故C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8. [2023·益陽]傳說中有一種鳥叫銜枝鳥,它能靠一小截樹枝
成功地飛越太平洋。它飛行時,把樹枝銜在嘴里;累了
時,就把樹枝放在水面上,站在上面休息。下列說法正確
的是( C )
A. 飛行時,以樹枝為參照物,鳥是運動的
B. 飛行時,以海岸為參照物,樹枝是靜止的
C. 鳥站在樹枝上休息時,以樹枝為參照物,鳥是靜止的
D. 鳥站在樹枝上一起隨海水流動,以海岸為參照物,鳥
是靜止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點撥】
  飛行時,以樹枝為參照物,鳥與樹枝的相對位置沒有發(fā)生改變,鳥是靜止的,A錯誤;飛行時,以海岸為參照物,樹枝相對于海岸位置發(fā)生了改變,樹枝是運動的,B錯誤;鳥站在樹枝上休息時,以樹枝為參照物,鳥與樹枝的相對位置沒有發(fā)生改變,鳥是靜止的,C正確;鳥站在樹枝上一起隨海水流動,以海岸為參照物,鳥與海岸的相對位置發(fā)生改變,鳥是運動的,D錯誤。
【答案】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9. [日常生活][2024·廣州荔灣區(qū)期末]某商場外墻懸掛著一條
巨型條幅,從上到下寫有“廣州荔灣歡迎您”,在對面的
觀光電梯中,小昕對著條幅用固定好的照相機先后拍了兩
張照片如圖甲和圖乙,則( C )
A. 小昕相對于條幅向下運動
B. 小昕相對于觀光電梯向上運動
C. 觀光電梯相對于條幅向上運動
D. 條幅相對于觀光電梯向上運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條幅相對于地面沒有發(fā)生位置變化,是靜止的。由題中圖甲、乙可知,小昕先看到“迎您”,后看到“荔灣”,說明小昕相對于地面向上運動,則相對于條幅向上運動,故A錯誤。小昕相對于觀光電梯沒有發(fā)生位置變化,是靜止的,故B錯誤。小昕相對于條幅向上運動,相對于觀光電梯是靜止的,則觀光電梯相對于條幅向上運動,故C正確,D錯誤。
【答案】C
【點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0. [傳統(tǒng)文化]有位詩人坐船遠眺,寫下了著名詩詞:
“滿眼風(fēng)波多閃灼,看山恰似走來迎。仔細看山山不
動,是船行。”從物理學(xué)的角度來講,“看山恰似走
來迎”一句中,是以 為參照物描
述山是運動的;“仔細看山山不動”,則是以
為參照物描述山是靜止的。這表明物體的運動和靜止
是 的。
船(或詩人自己) 
地面 
相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點撥】
  “看山恰似走來迎”說山是運動的,是以船(或詩人自己)為參照物,二者的相對位置發(fā)生了變化;“仔細看山山不動”說山不動,是以地面為參照物,二者的相對位置沒有發(fā)生改變。選擇不同的參照物來描述物體的運動情況,結(jié)論一般不同,說明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1. [科學(xué)推理][2024·咸陽期末]小明陪著媽媽在大街散步
時,先后拍了兩張遠處的街景照片,如圖所示。若以地
面為參照物,大卡車是向 (填“左”或“右”)運
動的;若以小轎車為參照物,大卡車是向 (填
“左”或“右”)運動的;若以路燈為參照物,馬路旁的
樹木是 (填“運動”或“靜止”)的。
 
左 
右 
靜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從圖上可以看出:當(dāng)選擇地面為參照物時,大卡車相對地面的位置向左移動,所以大卡車以地面為參照物是向左運動的。當(dāng)選擇小轎車為參照物時,大卡車相對小轎車的位置向右移動,所以大卡車以小橋車為參照物時是向右運動的。若以路燈為參照物,馬路旁的樹木與路燈之間沒有發(fā)生位置變化,所以馬路旁的樹木是靜止的。
【點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2. [科學(xué)推理]在一張紙板上畫一片草地,草地上畫一個小
洞,將一個小球放在圖中草地上,可以用不同方法使小
球進洞。小華的方法:紙板不動,將小球拉到洞中。請
你也寫出一種讓小球進洞的方法:
。兩種方法中小球的運動結(jié)果
是 (填“相同的”或“不同的”)。
小球不動,拉動紙
板,使小球進入洞中 
相同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小華使小球進洞的方法:紙板不動,將小球拉到洞中,以紙板為參照物,小球相對紙板運動;也可以小球不動,拉動紙板,使小球進入洞中,以紙板為參照物,小球相對紙板運動。兩種方法中小球的運動結(jié)果是相同的。
【點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3. [質(zhì)疑創(chuàng)新]如圖所示的是老師給同學(xué)們展示的一幅畫,
同學(xué)們對畫展開了自己的討論:
小軍:此時刮的是東風(fēng)。
小華:甲車可能是靜止的,也可
能在向東運動。
小云:乙車的小旗飄的方向一看就不對,怎么能向東飄呢!
請選擇任意一位同學(xué)的說法,評價是否正確并說明原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小軍的說法正確,由圖中的信息可以判斷出房子的煙
向西飄,所以風(fēng)向西吹,刮的是東風(fēng)(或“小華的說法錯
誤,圖中甲車上的小旗向西飄,甲車運動狀態(tài)有三種可
能——①向東運動,②靜止,③向西運動,但運動速度
小于風(fēng)速”或“小云的說法錯誤,當(dāng)乙車向西運動,且
速度大于風(fēng)速時,乙車上的小旗會向東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共23張PPT)
教科版 八年級上
第2章 運動與能量
第3節(jié) 物體運動的速度
第1課時 勻速直線運動
知識點1 勻速直線運動
1. [教材素材題]下列物體的運動可近似看成勻速直線運動的
是( B )
A. 飛機著陸后在跑道上滑行
B. 乘自動扶梯上樓
C. 正在進行百米比賽的運動員
D. 機械秒表秒針的運動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 [2024·棗莊一模]“頻閃攝影”是研究物體運動時常用的一
種實驗方法。下列選項是明明同學(xué)利用頻閃照相機拍攝的
四個物體運動時的頻閃照片(黑點表示物體的像),其中表
示物體可能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照片是( A )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知識點2 勻速直線運動的理解
3. 一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當(dāng)它通過45 m的路程時用了30 s
的時間,那么它前15 s內(nèi)的速度為( B )
A. 0.5 m/s B. 1.5 m/s
C. 2 m/s D. 3 m/s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4. [2024·樂山期末]對于勻速直線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D )
A. 物體運動的速度越大,通過的路程越長
B. 物體運動的速度越大,所用的時間越少
C. 物體運動的速度與路程成正比,與時間成反比
D. 速度的大小不變,與路程和時間無關(guān)
【點撥】
  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在運動的過程中速度是不變
的,路程與時間的變化不能改變速度的大小。速度的大小
與路程和時間無關(guān),路程與時間成正比,D正確。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知識點3 勻速直線運動的圖像
5. [2024·青島期末]下列圖像能描述勻速直線運動的是( B )
A. 甲和乙 B. 乙和丙
C. 甲和丁 D. 丙和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圖甲中路程隨著時間的變化沒有發(fā)生改變,速度為零,表示物體靜止;圖乙中的圖線表示速度的大小,由于速度隨著時間的變化沒有發(fā)生改變,是勻速直線運動;圖丙中的圖線的斜率代表速度,斜率沒有發(fā)生改變且不為零,所以速度沒變,是勻速直線運動;圖丁中的圖線代表速度的大小,因為速度隨著時間的變化而增大,不是勻速直線運動。故選B。
【點撥】
【答案】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6. [2024·鎮(zhèn)江期末]甲、乙兩位同學(xué)在操場的平直跑道上做勻
速直線運動,他們同時經(jīng)過MN線,一段時間后他們的位
置如圖所示。圖中分別作出了兩人運動的s-t或v-t的關(guān)
系圖像,其中正確的是( B )
A B
C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由題意知甲、乙兩位同學(xué)都做勻速直線運動,甲與乙的速度保持不變,在相等時間內(nèi),s甲<s乙,由v=可知,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則相同時間內(nèi),甲通過的路程小于乙通過的路程,故A錯誤,B正確;C中乙的速度小于甲的速度,故C錯誤;D中甲、乙都做加速運動,故D錯誤。
【答案】B
【點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7. [2024·郴州期末改編]兩名同學(xué)分別自制了一輛簡易遙控小
車,在操場的平直跑道上進行遙控小車比賽。甲、乙兩車
從t=0 s時由同一起點同方向運動,兩者運動的s-t圖像如
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
A. 在5~10 s內(nèi)甲車做勻速直線運動
B. 在0~5 s內(nèi)乙車的速度是2 m/s
C. t=10 s時兩車的速度相等
D. t=10 s后乙車超過甲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由圖像看出甲車在5~10 s內(nèi)通過的路程為10 m-10 m=0,所以在5~10 s內(nèi)甲車靜止,故A錯誤;由圖像看出乙車在0~10 s內(nèi)通過的路程為10 m,所以乙車在0~10 s內(nèi)的速度v乙===1 m/s,乙車的圖像是一條斜線,表示乙車做的是勻速直線運動,所以在0~5 s內(nèi)乙車的速度是1 m/s,故B錯誤;由圖像可知,t=10 s時,甲車靜止,乙車做勻速直線運動,則兩車的速度不相等,故C錯誤;甲、乙兩車從t=0 s時由同一起點同方向運動,由圖像可知,兩車在第10 s相遇,t=10 s后,甲車靜止,乙車超過甲車,故D正確。
【答案】D
【點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8. [科學(xué)推理]甲、乙、丙三人參加百米賽跑,假定他們都做
勻速直線運動,如果甲到達終點時乙距終點10 m,乙到達
終點時丙距終點10 m。則甲到達終點時丙距終點的距離為
( B )
A. 20 m B. 19 m
C. 18 m D. 21 m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由題意可知,當(dāng)甲到終點時,乙距終點10 m,說明在相同時間內(nèi),甲通過的路程為100 m,乙通過的路程為90 m;根據(jù)v=可知,時間t相等時,速度v與路程s成正比,所以===,故甲的速度是乙的倍。同理可得:=,即v丙=v乙=×v甲=v甲,甲跑完全程用的時間t=,則此時丙通過的路程s丙=v丙t=×v甲×=s=×100 m=81 m,所以丙距終點的距離為100 m-81 m=19 m。
【點撥】
【答案】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9. 甲、乙、丙三輛小車同時、同地向同一方向運動,它們運
動的圖像如圖所示,由圖像可知:運動速度相同的小車
是 和 ;若甲、乙兩車以如圖所示的速度做勻
速直線運動,則甲、乙兩車在相同時間內(nèi)經(jīng)過的路程之比
是 。
甲 
丙 
2∶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由第一個圖像可知,路程和時間的圖像是一條過原點的射線,路程和時間成正比,甲做勻速直線運動,當(dāng)甲通過的路程為20 m時,運動的時間是5 s,運動的速度v甲===4 m/s;由第二個圖像可知,乙、丙的速度不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說明乙、丙做的是勻速直線運動,乙的速度 v乙=6 m/s,丙的速度v丙=4 m/s。所以甲和丙的速度是相等的,s甲∶s乙=v甲t ∶v乙t=v甲∶v乙=4 m/s∶6 m/s=2∶3。
【點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0. [2024·宿遷期末]一輛汽車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駛,在這條
公路上任意取如圖所示的5段路程,并將汽車通過各段路
程及所對應(yīng)的運動時間記錄下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根據(jù)速度公式得出,汽車通過第一段路程的速度v1===20 m/s=72 km/h;汽車通過第二段路程的速度v2===20 m/s=72 km/h;汽車通過第三段路程的速度v3===20 m/s=72 km/h。
(1)汽車通過第一、第二和第三段路程的速度分別是多少米每秒?合多少千米每小時?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科學(xué)論證】由(1)的計算結(jié)果判斷汽車可能做什么運動。
【解】由(1)的計算結(jié)果判斷汽車可能做勻速直線運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1. [分類討論]甲、乙兩車沿同一直線相向而行,其s-t圖像
如圖所示。當(dāng)甲經(jīng)過P點時,乙剛好經(jīng)過Q點,再過3 s,
甲、乙兩車相距4 m,則P、Q兩點間的距離( B )
A. 可能為8 m
B. 可能為12 m
C. 一定為16 m
D. 一定為20 m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點撥】
  由圖像可知,3 s時間內(nèi),兩車行駛的路程分別為s甲=6 m,s乙=10 m;兩車相向行駛,兩車沒有相遇時,則PQ間距離s1=s甲+s乙+4 m=6 m+10 m+4 m=20 m;兩車相遇后,又繼續(xù)行駛,則PQ間距離s2=s甲+s乙-4 m=6 m+10 m-4 m=12 m,故ACD錯誤,B正確。
【答案】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2. [質(zhì)疑創(chuàng)新]爸爸媽媽假期帶小明來到西安旅游,參觀完
城墻小明想接著去參觀西安鐘樓。于是他利用手機導(dǎo)航
查詢路線,如表所示為查詢結(jié)果,假定步行做勻速直線
運動,請你挑選一個方案,通過計算判斷導(dǎo)航給出的方
案中的步行時間是否合理。(結(jié)果保留2位小數(shù))
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
32分鐘 33分鐘 36分鐘
1.8公里 1.8公里 2.1公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方案一中,路程s=1 800 m,步行時間t=32 min=1 920 s,則步行速度v==≈0.94 m/s,符合實際情況,所以導(dǎo)航給出的步行時間合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一題多解】方案二中,路程s'=1 800 m,步行時間t'=
33 min=1 980 s,則步行速度v'==≈0.91
m/s,符合實際情況,所以導(dǎo)航給出的步行時間合理。
方案三中,路程s″=2 100 m,步行時間t″=36 min=2
160 s,則步行速度v″==≈0.97 m/s,符合實
際情況,所以導(dǎo)航給出的步行時間合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共23張PPT)
教科版 八年級上
第2章 運動與能量
第2節(jié) 運動的描述
第2課時 速度
知識點1 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
1. 為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小明使用多個小車、卷尺和機械
秒表等實驗工具設(shè)計了實驗進行探究,并記錄了多個小車
通過的距離和時間,如下表所示。
實驗序號 距離s/m 時間t/s
1 5 5
2 5 10
3 2.5 5
4 2.5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實驗序號1與2(或3與4)的實驗是用
的方法來比較小車運動快慢的。
(2)實驗序號 的實驗是用時間相同比較路
程的多少的方法來比較小車運動快慢的。
(3)為了比較實驗序號2和3中小車運動的快慢情況,小明
可以采用比較 的方
法,這就是我們平時所講的速度。
路程相同比較時間
的長短 
1與3、2與4 
通過的路程與所用時間的比值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4)請通過以上方法判斷:第 次實驗中小車運動最快,第 次實驗中小車運動最慢。(均填“1”“2”“3”或“4”)
【點撥】
  (4)用通過的路程與所用時間的比值比較第1、2、3、4次實驗,可得比值依次為1、、、,故第1次實驗小車運動最快,第4次實驗小車運動最慢。
1 
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 如圖所示的是田徑運動會上運動員奮力奔跑的場景,比賽
開始后,“觀眾”通過 ,
認為跑在前面的人運動得快;比賽結(jié)束后“裁判員”通
過 ,判定最先到達終點
的人運動得快。物理學(xué)上采取 (填“觀眾”或
“裁判員”)的方法來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
比較相同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 
比較通過相同路程所用的時間 
觀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比賽開始后,“觀眾”通過比較相同時間內(nèi)通過路程
的長短,認為跑在前面的人運動得快;比賽結(jié)束后,“裁
判員”通過比較通過相同路程所用時間的長短,判定最先
到達終點的人運動得快。物理學(xué)中采用單位時間內(nèi)通過的
路程來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即用觀眾的方法來比較物體
運動的快慢。
【點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知識點2 速度
3. 下面四種說法是某物理學(xué)習(xí)小組的四名同學(xué)學(xué)完速度后對
速度的理解,其中認識錯誤的是( C )
A. 物體的速度越大,通過一定路程所用的時間就越少
B. 在相同時間內(nèi),物體通過的路程越長,其速度也越大
C. 速度大的物體一定比速度小的物體通過的路程長
D. 通過的路程較長,所用的時間也較多,其速度不一定就小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4. [2023·益陽]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有兩種方法:一種方法是
比較相同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另一種方法是
。若甲物體在5 s內(nèi)通過的路程是60
m,乙物體在7 s內(nèi)通過的路程為80 m,則運動較快的
是 物體。
比較通過相
同路程所用的時間 
甲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5. [2024·重慶二模]樹懶(如圖)是哺乳動物中走的最慢的。樹
懶不僅會慢慢地爬樹,還能在水中游泳。
(1)一只樹懶在5 s內(nèi)勻速爬行了1 m,求它爬行的速度。
【解】樹懶爬行的速度v===0.2 m/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如果這只樹懶在水中游泳的速度是0.6 m/s,求它游完
30 m路程所用的時間。
【解】由v=可得,它游完30 m路程所用的時間
t'===50 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6. 海洋中游得最快的是旗魚,速度可達100 km/h,下列運動
速度與其最接近的是( C )
A. 運動員在跑道上跑步
B. 人在非機動車道上騎自行車
C. 汽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
D. 飛機在高空飛行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7. [古詩詞][2023·恩施州]李白在《早發(fā)白帝城》中描述“朝
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注:2里為1 km,“一
日還”指從白帝城到達江陵的時間大約為24 h)。詩人所
描述的船速最接近( C )
A. 2 km/h B. 10 km/h
C. 20 km/h D. 1 000 km/h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8. [2024·蘭州期末改編]如圖所示是陸地、水中、空中的三種
動物和世界短跑冠軍博爾特的百米記錄,其中運動速度最
大的是( C )
A. 獵豹 B. 旗魚 C. 褐雨燕 D. 博爾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獵豹的速度v1===40 m/s;旗魚的速度v2=108 km/h==30 m/s;褐雨燕的速度v3=5 km/min=≈83.3 m/s;博爾特的速度v4==≈10.4 m/s。比較可知,運動速度最大的是褐雨燕。
【答案】C
【點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9. [2024·合肥蜀山區(qū)期末]甲、乙兩名同學(xué)從同一起點出發(fā),
沿平直公路運動到相同終點。甲在前一半時間里以2 m/s
的速度運動,后一半時間里以1 m/s的速度運動;乙在前
一半路程中以1 m/s的速度運動,后一半路程中以2 m/s 的
速度運動,則甲、乙到達終點的時間之比為( C )
A. 1∶1 B. 9∶8
C. 8∶9 D. 4∶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設(shè)總路程為s,甲所用時間為t,乙所用時間為t',對甲可得出:s=t×2 m/s+t×1 m/s,則t=,對乙可得出:t'=+,則t'=,則甲、乙到達終點的時間之比為==8∶9。
【點撥】
【答案】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0. [2024·揚州期末]王老師積極響應(yīng)“加強鍛煉,增強體
質(zhì),抵抗疫情”的號召,堅持每天步行上下班。他用手
機APP軟件記錄自己某一次步行的數(shù)據(jù)如表格所示,分
析可知:他本次步行的時間為 h,通過的路程
為 km,每走一步的平均長度為 m。
1 500 總步數(shù):步 100
步頻:步/分鐘
4.80 時速:千米/小時 90
消耗:大卡
0.25 
1.2 
0.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從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可知,王老師的總步數(shù)為1 500步,步頻為100步/分鐘,那么他本次步行時間t=min=15 min=0.25 h;王老師步行的時速為4.80 km/h,他通過的路程s=vt=4.80 km/h×0.25 h=1.2 km=1 200 m;每走一步的平均長度l==0.8 m。
【點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1. [2024·上饒期中]一輛長20 m的貨車從甲地前往乙地運送
貨物,以36 km/h的速度勻速通過長為340 m的大橋,經(jīng)
過橋后看到如下圖所示的交通標志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貨車完全在大橋上行駛的路程s=L橋-L車=340 m-20 m=320 m,貨車的速度v=36 km/h=10 m/s,貨車完全在大橋上行駛的時間t===32 s。
(1)求貨車完全在橋上行駛的時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在不違反交通規(guī)則的前提下,貨車最快還需要多長時間到達乙地?
【解】由圖可知,大橋距乙地的路程30 km,該段路上最大速度為60 km/h,貨車最快需要的時間t'===0.5 h。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2. [跨學(xué)科實踐]甲、乙兩同學(xué)通過藍牙傳輸信息的有效距
離是5 m。甲同學(xué)在(0,-3)位置以1.5 m/s的速度沿y軸
正方向行走,同時乙同學(xué)在(-4,0)位置以2 m/s的速度
沿x軸正方向行走,則甲、乙兩同學(xué)保持藍牙耳機有效傳
輸?shù)臅r間為( C )
A. 2 s B. 3 s
C. 4 s D. 5 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點撥】
  由甲和乙的初始位置、速度、運動方向和數(shù)學(xué)上的勾股定理可知,2 s后甲和乙相遇,到達坐標原點,然后甲和乙間的距離開始變大,當(dāng)甲再經(jīng)過2 s時,甲又通過的路程s=vt=1.5 m/s×2 s=3 m,此時,乙又通過的路程s'=v't=2 m/s× 2 s=4 m,由勾股定理可知,此時甲和乙之間的距離為5 m,已經(jīng)達到藍牙耳機傳輸?shù)淖畲笥行Ь嚯x,甲、乙兩同學(xué)保持藍牙耳機有效傳輸?shù)臅r間為2 s+2 s=4 s,故C正確。
【答案】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共21張PPT)
教科版 八年級上
第2章 運動與能量
專題特訓(xùn)二 速度圖像理解及相關(guān)計算
類型1 s-t圖像
常規(guī)訓(xùn)練
1. [多選]公交車甲和乙從同一車站同時同向沿直線行駛,s-
t圖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C )
A. 甲車運動較快
B. 乙車運動較快
C. 5 s內(nèi)甲車通過的路程是50 m
D. 在4 s末,乙車的速度為10 m/s
A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 [2024·濱州期末]隨著無人機的快速發(fā)展,無人機在實際生
產(chǎn)、生活中的應(yīng)用非常廣泛,如圖甲所示為無人機在田間
作業(yè)時的情景。無人機沿直線路徑從出發(fā)點到達目的地完
成任務(wù)后再返回出發(fā)點的s-t圖像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
正確的是( D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A. 目的地與出發(fā)點相距2.4 km
B. 10~13 min內(nèi)無人機做勻速直線運動
C. 全程的平均速度約為2.67 m/s
D. CD段平均速度為AB段平均速度的2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點撥】
  從圖乙中可知目的地與出發(fā)點相距1.2 km,故A錯誤;10~13 min內(nèi)無人機運動的路程為0 m,無人機是靜止的,故B錯誤;全程的平均速度約v==≈2.22 m/s,故C錯誤;CD段、AB段運動的路程相同,CD段所用的時間為AB段所用時間的一半,根據(jù)速度公式可知CD段平均速度為AB段平均速度的2倍,故D正確。
【答案】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 在操場平直跑道上進行遙控小車比賽,甲、乙兩車從t=0
s時由同一起點同方向運動,兩者運動的s-t圖像分別如圖
中的甲、乙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B )
A. 在0~5 s內(nèi)甲車的速度是10 m/s
B. 在0~5 s內(nèi)乙車的速度是1 m/s
C. t=10 s時兩車的速度相等
D. 5 s后甲車做勻速直線運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點撥】
  由題圖可知,在0~5 s內(nèi),甲、乙兩車均做勻速直線運動,甲車運動的路程s甲=10 m,甲車的速度v甲===2 m/s,乙車的速度v乙===1 m/s,故A錯誤,B正確;由圖像看出,甲、乙兩車在第10 s時相遇,甲車處于靜止狀態(tài),故CD錯誤。
【答案】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4. 甲、乙兩輛汽車在平直公路上同時向東行駛,兩車的s-t
圖像(路程-時間圖像)如圖所示,則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
( B )
A. 甲、乙都在做勻速直線運動
B. 甲車的速度大于乙車的速度
C. 當(dāng)經(jīng)過時間t時,兩車相遇
D. 經(jīng)過10 s,甲、乙相距150 m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點撥】
  由圖像可知,甲、乙通過的路程與時間都成正比,即甲、乙都在做勻速直線運動,故A正確;在相同的時間內(nèi),甲的路程小于乙,所以甲車的速度小于乙車的速度,故B不正確;當(dāng)經(jīng)過時間t時,甲、乙兩車同時到達同一地點,即兩車相遇,故C正確;經(jīng)過10 s,甲車運動到了350 m的位置,乙車運動到了200 m的位置,所以甲、乙相距350 m-200 m=150 m,故D正確。
【答案】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5. [2024·無錫期末]小紅和小華周末相約去圖書館看書。他們
各自從家里出發(fā)前往圖書館,運動的路程s與時間t的圖像
如圖所示。由圖像可知( D )
A. 小紅做直線運動,小華做曲線運動
B. 距離圖書館,小紅家比小華家近100 m,小紅的出發(fā)時間比小華晚1 min
C. 2~4 min內(nèi),小華勻速前行
D. 4~5 min內(nèi),兩人速度相等,圖中a的大小為370 m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點撥】
  s-t圖像無法判斷是否做直線運動,故A錯誤;小紅家距離圖書館的路程為550 m-100 m=450 m,小華家距離圖書館的路程為550 m,故小紅家比小華家近100 m,小紅的出發(fā)時間比小華早1 min,故B錯誤;2~4 min內(nèi),小華靜止,故C錯誤;4~5 min內(nèi),兩人圖像中直線的傾斜程度相同,故二者速度相等,小紅的速度v===1.5 m/s,小華的速度也為1.5 m/s,a處表示的路程s'=550 m-(6-4)×60 s×1.5 m/s=370 m,故D正確。
【答案】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6. [2024·衡水期末改編]甲、乙兩物體相向而行,它們的s-t
關(guān)系圖像如圖所示,相遇時乙物體通過的路程為 . m,甲物體的平均速度為 m/s;在40 s時若甲和乙按各自速度繼續(xù)運動10 s,二者將相距 m。
100 
10 
30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思維提升訓(xùn)練
7. [分類討論][2023·上海長寧區(qū)二模]甲、乙兩小車沿同一直
線相向而行,甲小車的s-t圖像如圖所示。當(dāng)甲經(jīng)過P點
時,乙剛好經(jīng)過Q點,P、Q兩點間的距離為18 m,再過3
s,甲、乙兩車相距4 m,則乙小車的速度( B )
A. 可能為 m/s B. 可能為4 m/s
C. 一定為 m/s D. 一定為4 m/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由甲小車的s-t圖像知,v甲=== m/s,設(shè)乙小車的速度為v乙,兩小車未相遇時,v甲t+v乙t=18 m-4 m,則 m/s×3 s+v乙×3 s=18 m-4 m,解得v乙= m/s。兩小車相遇后又繼續(xù)行駛時,v甲t+v乙t=18 m+4 m,則 m/s× 3 s+v乙×3 s=18 m+4 m,解得v乙=4 m/s。故B正確,ACD錯誤。
【答案】B
【點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8. [科學(xué)推理][2023·上海虹口區(qū)二模]P、Q是同一直線上相距
6 m的兩點,甲、乙兩小車分別經(jīng)過P點向Q點做直線運
動,它們的s-t圖像分別如圖(a)(b)所示。甲、乙在經(jīng)過Q
點后距Q點2 m處相遇,則( D )
A. 甲比乙早1 s通過Q點
B. 乙比甲早1 s通過Q點
C. 甲比乙早3 s通過P點
D. 乙比甲早3 s通過P點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由圖可知,當(dāng)兩車的縱坐標都是8 m時,甲車對應(yīng)的時間是3 s,而乙車對應(yīng)的時間是6 s,所以,乙比甲早3 s通過P點。PQ距離為6 m,當(dāng)兩車的縱坐標都是6 m時,甲車對應(yīng)的時間是3 s×=2.25 s,而乙車對應(yīng)的時間是6 s×=4.5 s,4.5 s-2.25 s=2.25 s;3 s-2.25 s=0.75 s,所以乙比甲早0.75 s通過Q點,故ABC錯誤,D正確。
【答案】D
【點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類型2 v-t圖像
常規(guī)訓(xùn)練
9. [2024·重慶期中]如圖所示是A、B兩物體由同一位置向同
一方向做直線運動的v-t圖像,由圖像可知( B )
A. A、B兩物體都在做變速運動
B. t=10 s時,A物體在B物體的前面
C. A物體的速度始終大于B物體的速度
D. B物體在做變速運動且速度在減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由圖可知,A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B物體做加速直線運動,故A、D錯誤;10 s時A、B兩物體速度相同,在v-t圖像中,速度圖線與時間橫軸所夾的“面積”表示物體運動的路程,由圖可知,A物體運動路程大,A物體在B物體的前面,故B正確;由圖可知,在0~10 s,A物體的速度大于B物體的速度,在10~20 s,A物體的速度小于B物體的速度,故C錯誤。
【點撥】
【答案】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思維提升訓(xùn)練
10. [圖像理解][2024·張家界期末]如圖甲所示,圖中陰影部
分的“面積”在數(shù)值上等于物體在2 s內(nèi)經(jīng)過的路程。從v
-t圖像可看出,速度圖線和時間橫軸所夾的“面積”可
以表示該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我們能利用這一點很方便
地計算出路程。小明同學(xué)在筆直的跑道上跑步,他在跑
步過程中的速度與時間圖像如圖乙所示,則從出發(fā)到20
s時間內(nèi)他通過的路程是 m,在0~80 s時間內(nèi)他的
平均速度是 km/h。
20 
5.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1. 一輛后輪驅(qū)動的電動玩具小車做直線運動,4 s時碰到障
礙物速度驟降(降速時間忽略不計)。它的v-t圖像如圖甲
所示。小車在0~6 s運動的路程是 m,請在圖乙中
畫出0~12 s時,它的s-t圖像。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小車在0~4 s時,小車的速度u=2 m/s,運動的路程s1=v1t1=2 m/s×4 s=8 m;小車在4~6 s時,小車的速度v2=1 m/s,運動的路程s2=v2t2=1 m/s×2 s=2 m,小車在0~6 s運動的路程是8 m+2 m=10 m。小車在0~4 s對應(yīng)圖線的縱坐標是0~8 m;小車在4~12 s時,小車的速度v3=1 m/s,運動的路程s3=v3t3=1 m/s×8 s=8 m,對應(yīng)圖線的縱坐標是8~16 m。
【點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共18張PPT)
教科版 八年級上
第2章 運動與能量
專題特訓(xùn)三 速度、路程、時間的綜合計算
類型1 交通安全類
1. [2024·天津武清區(qū)期中]某科幻電影中有句經(jīng)典臺詞“道路
千萬條,安全第一條”,注意行車安全是駕駛員應(yīng)具備的
安全意識。當(dāng)汽車遇到意外情況緊急停車時要經(jīng)歷反應(yīng)和
制動兩個過程,汽車在反應(yīng)過程中做勻速直線運動,在制
動過程中做變速直線運動,如圖所示。若汽車以108 km/h
的速度行駛,制動距離為44 m,制動時間為4 s。
1
2
3
4
5
(1)若司機正常反應(yīng)時間為0.4 s,則從發(fā)現(xiàn)情況到開始剎車,反應(yīng)距離為多少?
【解】汽車的速度v=108 km/h=30 m/s,由v=可知,從發(fā)現(xiàn)情況到開始剎車,反應(yīng)距離s1=vt1=30 m/s×0.4 s=12 m。
1
2
3
4
5
(2)從開始剎車到停止,汽車行駛的平均速度為多少?
【解】從開始剎車到停止汽車行駛的路程s2=44 m,所用的時間t2=4 s,從開始剎車到停止,汽車行駛的平均速度v2===11 m/s。
1
2
3
4
5
類型2 橋梁、隧道類
2. [2023·濟南]如圖所示,濟南至石家莊鐵路客運專線濟南黃
河公鐵兩用特大橋,全長約14 km,其中主橋長1 792 m。
上層為設(shè)計時速100 km/h的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下層為
四線鐵路。汽車以設(shè)計時速通過該特大橋主橋,大約需要
多少秒?(結(jié)果保留一位小數(shù))
1
2
3
4
5
【解】主橋長s=1 792 m=1.792 km,由速度公式v=
得,汽車通過該特大橋主橋需要的時間t===
1.792×10-2 h≈64.5 s。
1
2
3
4
5
3. [2024·成都青羊區(qū)期中]如圖所示,宜(昌)萬(州)鐵路作為
我國施工難度最大的山區(qū)鐵路,現(xiàn)已全線貫通通車,全程
共有隧道159座,橋梁253架,被譽為“鐵路橋隧博物
館”,今有一長為200 m的列車以20 m/s的速度勻速穿過
一平直的隧道,已知整個列車車身都在隧道內(nèi)的行駛時間
為1 min。求:
1
2
3
4
5
【解】已知列車的速度v=20 m/s,整個列車車身在隧道內(nèi)的時間為60 s,由v=得,列車在這段時間里通過的路程s=vt=20 m/s×60 s=1 200 m;列車在這段時間里通過的路程加上車身長即為隧道的長度,則L隧道=s+L車=
1 200 m+200 m=1 400 m。
(1)隧道的長。
1
2
3
4
5
(2)整個列車全部通過隧道需要的時間。
【解】若整個列車全部通過隧道,則所需通過的路程s'=L隧道+L車=1 400 m+200 m=1 600 m,整個列車全部通過隧道需要的時間t'===80 s。
1
2
3
4
5
類型3 追及、相遇類
4. 小德乘坐出租車上學(xué),下表為他乘車到達學(xué)校的車費發(fā)票。
發(fā)票 TAXI
車號 黑A×××××
日期 24-3-11
上車 7:28
下車 7:33
單價 ?元
里程 6.0 km
金額 15.4元
1
2
3
4
5
(1)求出租車行駛?cè)痰钠骄俣取?br/>【解】出租車的行駛時間t=7:33-7:28=5 min;出租車行駛的路程s=6.0 km,出租車行駛?cè)痰钠骄俣葀===72 km/h。
1
2
3
4
5
(2)【真實情境題】該出租車3公里起步,起步價為10元,計算起步價后每公里車費(單價)。
【解】根據(jù)計費標準:0~3 km收費10元,則3~6 km收費15.4元-10元=5.4元,起步價后每公里車費為=1.8元/km。 
1
2
3
4
5
(3)小德到學(xué)校后發(fā)現(xiàn)作業(yè)本落在家里,媽媽7:38時駕駛電動自行車以21 km/h的速度勻速開往學(xué)校,與此同時小德從學(xué)校沿著回家的方向步行迎接媽媽,7:50時兩人相遇后小德立即跑步返回學(xué)校,上課時間為8:00,若想在上課前到達學(xué)校,則小德的速度至少為多少米每秒?(設(shè)小德家到學(xué)校的路徑唯一且全程為6 km)
1
2
3
4
5
【解】媽媽駕駛電動自行車的速度v1=21 km/h,媽媽從出發(fā)到與小德相遇的時間t1=7:50-7:38=12 min=0.2 h;由v=可知,媽媽駕駛電動自行車行駛的路程s1=v1t1=21 km/h×0.2 h=4.2 km;則小德返回時與學(xué)校的距離s2=s-s1=6 km-4.2 km=1.8 km=1 800 m,小德返回學(xué)校的時間t2=8:00-7:50=10 min=600 s,小德返回學(xué)校的速度至少為v2===3 m/s。
1
2
3
4
5
5. [2024·上饒期末節(jié)選]暑假,熙熙和媽媽計劃去井岡山旅
游,她查詢到南昌站到井岡山站的C193次列車運行時刻
表如表所示,于是準備第二天從南昌站出發(fā),已知熙熙家距南昌站17 km,市內(nèi)限速60 km/h。(南昌站到井岡山站的鐵路軌道長約為300 km)
站點 南昌西 吉安 井岡山
到站時刻 — 15:41 16:47
出站時刻 13:27 15:44 —
1
2
3
4
5
(1)這趟列車從南昌站到井岡山站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解】由列車時刻表可知,這趟列車從南昌站到井岡山站所用的時間t1=16:47-13:27=3 h 20 min=h,這趟列車從南昌站到井岡山站的平均速度v1===90 km/h。
1
2
3
4
5
(2)【真實情境題】爸爸開車送她們,為在列車出站半小時前到達車站,她們最遲應(yīng)幾點出門?
【解】由v=可知,從熙熙家到達南昌站的最短時間t2=== h=17 min,為在列車出站半小時前到達車站,她們最遲的出發(fā)時間13:27-17 min-30 min=12:40。
1
2
3
4
5
(3)【質(zhì)疑創(chuàng)新】爸爸駕車5 min通過了一座4.5 km長的大橋,在熙熙家的車后有一輛汽車晚1 min駛上這座大橋。請你通過計算說明,這輛汽車能否以60 km/h的速度在大橋上追上熙熙家的車。
【解】 由v=可知,汽車以60 km/h的速度通過大橋所用的時間t3===0.075 h=4.5 min,由于1 min+4.5 min=5.5 min>5 min,所以這輛汽車不能以60 km/h的速度在大橋上追上熙熙家的車。
1
2
3
4
5(共19張PPT)
教科版 八年級上
第2章 運動與能量
中考新考法 階段培優(yōu)練(2.1~2.3)
1. [航天科技]2023年10月26日11時14分,搭載神舟十七號載
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七運載火箭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
點火發(fā)射。如圖為點火發(fā)射后每間隔3 s拍攝的一組照
片,已知運載火箭高度約為58 m。點火發(fā)射0~6 s內(nèi),火
箭升空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
1
2
3
4
5
6
7
A. 以長征二號運載火箭為參照物,發(fā)射塔是靜止的
B. 以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為參照物,長征二號運載火箭
是運動的
C. 火箭發(fā)射后0~6 s內(nèi)做勻速直線運動
D. 火箭發(fā)射后3~6 s內(nèi)的平均速度約為19 m/s
1
2
3
4
5
6
7
  以運載火箭為參照物,發(fā)射塔的位置發(fā)生了改變,是運動的,故A錯誤;以載人飛船為參照物,運載火箭的位置不發(fā)生改變,是靜止的,故B錯誤;火箭加速升空,故C錯誤;由火箭點火時和發(fā)射后第6 s時的位置圖像可知,火箭在3~6 s內(nèi)通過的距離約為1個火箭的高度,即s=58 m,平均速度約為v===19 m/s,故D正確。
【點撥】
【答案】B
1
2
3
4
5
6
7
2. [科學(xué)推理][2024·廣州花都區(qū)一模]站在路邊的小麗看到
甲、乙兩個氣球正在升空,如圖所示。已知乙的上升速度
比甲的大。在此過程中,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C )
A. 以甲為參照物,樹是向下運動的
B. 以甲為參照物,樹和乙的運動方向相反
C. 以乙為參照物,甲向上運動
D. 以乙為參照物,甲和樹都向下運動
1
2
3
4
5
6
7
【點撥】
  以甲為參照物,樹相對甲位置向下運動,即樹是向下
運動的;乙的上升速度比甲的大,以甲為參照物,乙向上
運動,故A、B正確;乙上升的速度比甲大,因此,以乙
為參照物,甲和樹都向下運動,故C錯誤,D正確。
【答案】C
1
2
3
4
5
6
7
3. [教材素材題]寓言《龜兔賽跑》中說:烏龜與兔子同時從
起點跑出,兔子在遠遠超過烏龜時,驕傲地睡起大覺。兔
子醒來后繼續(xù)向終點跑去,發(fā)現(xiàn)烏龜比它先到了終點。烏
龜在整個過程中的速度約為2×10-2 m/s,兔子正常跑動
的速度可達20 m/s以上。假設(shè)整個比賽路程為2 000 m,比
賽過程中的s-t圖像如圖所示,則在整個比賽過程中烏龜
的平均速度 (填“大于”“小
于”或“等于”)兔子的平均速度,烏
龜比賽用時約為 s。
大于 
1×105 
1
2
3
4
5
6
7
【點撥】
  由圖可知,烏龜跑完2 km用時是t1,兔子跑完2 km用時是t2,因為t1<t2,所以在整個比賽過程中烏龜?shù)钠骄俣却笥谕米拥钠骄俣取觚敱荣愑玫臅r間t1===1×105 s。
1
2
3
4
5
6
7
4. [質(zhì)疑創(chuàng)新]小麗在互聯(lián)網(wǎng)分享了自己外出旅行時的照片,
其中兩張是坐在平直行駛車內(nèi)連續(xù)拍攝的照片,如圖所
示。網(wǎng)友判斷小麗乘坐的車正在向東行駛。請你分析網(wǎng)友
的判斷是 (填“正確”或“錯誤”)的,理由


錯誤 
以塔為參照物,小麗與塔的位置在靠近,說明車正在
向西運動 
1
2
3
4
5
6
7
5. [開放性試題]唐代詩人李白的詩《早發(fā)白帝城》和意象畫
作如圖所示,請在其中找出一個與機械運動有關(guān)的現(xiàn)象,
并寫出所涉及的物理知識。
輕舟已過萬重山,說明輕舟是運動的(或“輕舟已過萬重山,物體位置的變化是做機械運動”或“千里江陵一日還,可以計算出速度的大小”)。
1
2
3
4
5
6
7
【點撥】
  要研究是向西還是向東運動,以西邊的塔為參照物,
由兩圖可知小麗與塔的位置在靠近,說明車正在向西運
動,所以網(wǎng)友的判斷是錯誤的。
1
2
3
4
5
6
7
6. [2023·新疆]頻閃攝影是研究物體運動常用的實驗手段。在暗室中,照相機的快門處于常開狀態(tài),頻閃儀每隔一定時間閃光一次,照亮運動的物體,于是膠片上記錄了物體在幾個閃光時刻的位置。圖甲是完全相同的A、B兩球從空中同一高度先后由靜止開始豎直下落的頻閃照片示意圖。已知頻閃儀每隔0.1 s閃光一次,照片上1 cm代表空中實際距離10 cm。
1
2
3
4
5
6
7
s1/ mm s2/ mm s3/ mm s4/ mm
A球(sA) 4.9 14.7 24.5 34.3
B球(sB) 1.2 9.8 19.6 29.4
sA-sB 3.7 4.9 4.9 4.9
(1)由圖甲可知,先由靜止開始下落的是 (填“A”或“B”)球。
A 
1
2
3
4
5
6
7
(2)用刻度尺分別測得照片上A、B兩球相鄰位置之間的各段距離,A、B兩球相對應(yīng)的s1、s2、s3、s4的測量結(jié)果如表所示。測量照片上B球相鄰位置之間的距離s5時,刻度尺的示數(shù)如圖乙所示,則s5=
mm。設(shè)A球在空中下落時,通過s2、s3的過程中的平均速度分別為v2、v3,則v2∶v3= 。
39.0 
3∶5 
1
2
3
4
5
6
7
  (1)由表格數(shù)據(jù)可知,單位時間內(nèi)A球運動的路程長,說明A球的速度大,因此,先由靜止下落的是A球。(2)由刻度尺示數(shù)可知,s5=9.90 cm-6.00 cm=3.90 cm=39.0 mm,由表格數(shù)據(jù)可知,A球運動距離:s2=14.7mm,s3=24.5mm,A球運動s2和s3所用的時間都是0.1 s,則
====。
【點撥】
1
2
3
4
5
6
7
7. [2024·長沙期末]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是中國第一個國家森
林公園。元旦假期,爸爸帶小睿駕車到長沙站,然后乘高
鐵去湖南張家界游玩。從出發(fā)地點到長沙站要通過的路程
是25 km,他們早上8:40駕車出發(fā),汽車以50 km/h的平
均速度行駛到長沙站,小睿通過鐵路12306網(wǎng)站查詢到的
高鐵時刻表如表。
車次 開車時間(長沙) 到達時間(張家界西) 里程
G6520 09:06 11:28 317 km
G5894 09:22 11:23 317 km
G5888 09:31 11:43 317 km
1
2
3
4
5
6
7
(1)小睿和爸爸駕車從出發(fā)地點到長沙站所用的時間為
多少?
【解】由v=可知,小睿和爸爸駕車從出發(fā)地點到長沙
南站所用的時間t===0.5 h=30 min。
1
2
3
4
5
6
7
【解】由列車時刻表可知,G6520由長沙站到張家界西站全程的路程s'=317 km,所用的時間t'=11:28-09:06=2 h 22 min=2 h,G6520由長沙站到張家界西站全程的平均速度v'==≈133.94 km/h。
(2)乘坐G6520由長沙站到張家界西站全程的平均速度
為多少?
1
2
3
4
5
6
7
(3)【真實情境題】小睿和爸爸下車后還需花15 min才
能通過安檢進站,則在交通正常情況下,依據(jù)以上
信息并通過計算,分析小睿和爸爸最早能趕上哪一
車次的高鐵?
【解】根據(jù)題意可知,到達車站的時刻8:40+30 min
=9:10,由于安檢還需要15 min,所以上車的時刻為
9:25,則最早能趕上的高鐵為G5888。
1
2
3
4
5
6
7(共23張PPT)
教科版 八年級上
第2章 運動與能量
第3節(jié) 物體運動的速度
第2課時 變速直線運動 測量物體的平均速度
知識點1 變速直線運動
1. 如圖是蘋果下落過程中拍攝的頻閃照片,相機每隔0.1 s
曝光一次,由此可判斷蘋果做 (填“勻速”或
“變速”)直線運動。判斷理由是相同時間內(nèi),蘋果下落
的距離 (填“越來越大”“越來越
小”或“保持不變”)。
變速 
越來越大 
1
2
3
4
5
6
7
8
9
【點撥】
  由頻閃照片可以看出,蘋果在相同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
越來越大,所以它做的是變速直線運動。
1
2
3
4
5
6
7
8
9
知識點2 平均速度
2. 關(guān)于平均速度,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B )
A. 平均速度是粗略描述變速直線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B. 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
C. 描述平均速度必須指明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時間內(nèi)的平
均速度
D. 平均速度是通過的路程與通過這段路程所用時間的比值
【點撥】
  求平均速度時要用總路程除以總時間,而不是速度的
平均值。
B
1
2
3
4
5
6
7
8
9
3. 十一期間爸爸載小華從喀什古城去金湖楊國家森林公園游
玩,如圖所示,這是汽車行駛過程中的導(dǎo)航信息,由圖中
提供的信息可知,剩余路段汽車的平均速度為( A )
A. 72 km/h B. 10 km/h
C. 60 m/s D. 12 m/s
A
1
2
3
4
5
6
7
8
9
4. [體育]如圖所示為機器狗在杭州亞運賽場搬運鐵餅時的情
景。某次搬運中,機器狗從投擲終點出發(fā),做單向直線運
動,在0~5 s內(nèi)勻速前進了10 m,在5~10 s內(nèi)靜止,在
10~15 s內(nèi)繼續(xù)勻速前進了20 m。在本次搬運中,機器狗
( C )
A. 在0~5 s內(nèi)的速度為5 m/s
B. 前10 s內(nèi)的平均速度為2 m/s
C. 在0~5 s內(nèi)的速度小于在10~15 s內(nèi)的速度
D. 在15 s內(nèi)的平均速度為3 m/s
1
2
3
4
5
6
7
8
9
  在0~5 s內(nèi)的速度v1===2 m/s,故A錯誤;前10 s內(nèi)的平均速度v2===1 m/s,故B錯誤;在10~15 s內(nèi)的速度v3===4 m/s,在0~5 s內(nèi)的速度小于在內(nèi)10~15 s內(nèi)的速度,故C正確;在15 s內(nèi)的平均速度v4===2 m/s,故D錯誤。
【答案】C
【點撥】
1
2
3
4
5
6
7
8
9
知識點3 測量物體的平均速度
5. 小米在測量小車運動的平均速度,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
(1)該實驗的原理是 ,實驗中還需要的測量工具
是 。
= 
秒表 
1
2
3
4
5
6
7
8
9
(2)如表,實驗序號1、2、3是小車全程的測量數(shù)據(jù),可以判斷小車全程的平均速度為 m/s。(結(jié)果保留2位小數(shù))
0.40 
實驗序號 1 2 3 4 5 6
路程s/cm 100 100 100 50 50 50
時間t/s 2.5 2.6 2.4 1.7 1.8 1.8
平均速度 v/(m·s-1)
1
2
3
4
5
6
7
8
9
(3)實驗序號4、5、6是小車前半程的測量數(shù)據(jù),可以判斷小車前半程的平均速度為 (結(jié)果保留2位小數(shù))m/s。小車前半程的平均速度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全程的平均速度,小車全程做的 (填“是”或“不是”)勻速直線運動。
0.28 
小于 
不是 
1
2
3
4
5
6
7
8
9
(4)物體運動的情況還可以通過位置傳感器即時測定、顯現(xiàn)出來(如圖乙)。屏幕上的圖像如圖丙,其中橫軸為時間,縱軸為速度,通過圖像可以看出小車在斜面上滑下時是
(填“加速”“勻速”或“減速”)運動的,小車到達坡底時的速度為 m/s。
加速 
0.8 
1
2
3
4
5
6
7
8
9
(5)【實驗評估】在實驗中,應(yīng)使斜面的傾角適當(dāng) (填“大”或“小”)一些,這樣可以減小測量 (填“時間”或“路程”)所帶來的誤差。
小 
時間 
1
2
3
4
5
6
7
8
9
6. 已知甲、乙兩人在學(xué)校操場跑道上跑步,甲、乙兩人運動
的時間之比為1∶2,通過的路程之比為2∶1,則甲、乙兩人
運動的平均速度之比為( D )
A. 1∶2 B. 2∶1
C. 1∶4 D. 4∶1
【點撥】
  甲、乙兩人運動的平均速度之比==×=
×=。
D
1
2
3
4
5
6
7
8
9
7. [2024·鄧州期中]我國運動員,在世界泳聯(lián)跳水世界杯西安
站女子單人10 m跳臺預(yù)賽中,出色地完成了“207C”動
作。將其下落階段中的一段運動簡化為直線運動,其中
A、B、C、D四點是她下落過程中的四個位置,相鄰兩點
間的時間間隔為0.5 s,距離如圖所示。關(guān)于運動員在此
段運動過程中,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B )
A. 運動員在AC段做勻速直線運動
B. 運動員在AC段的平均速度為5 m/s
C. 運動員在AC段的平均速度等于在BD段的平均速度
D. 運動員在下落過程中速度先變大后變小
1
2
3
4
5
6
7
8
9
  由圖可知,運動員在AB段和BC段所用的時間相等,
而AB段的路程和BC段的路程不相等,所以運動員在AC段
做變速直線運動,故A錯誤;AC段的長度sAC=1.25 m+
3.75 m=5 m,所用的時間tAC=2×0.5 s=1 s,在AC段的
平均速度v===5 m/s,故B正確;
【點撥】
1
2
3
4
5
6
7
8
9
根據(jù)題意可知,她在AC段和BD段所用的時間相同,AC段的
路程與BD段的路程不相等,由v=可知,AC段的平均速度
不等于BD段的平均速度,故C錯誤;由圖可知,她在下落過
程中,在相等的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越來越遠,由v=可知,
她下落的速度越來越大,故D錯誤。
【答案】B
1
2
3
4
5
6
7
8
9
8. [2024·宜春期末,多選]如圖甲所示,小球從高處沿斜面由
靜止開始滾下,頻閃照相機記錄了小球在相同時間內(nèi)通過
的路程。用刻度尺測出小球在相同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根
據(jù)測量數(shù)據(jù)作出了s-t圖像如圖乙所示,則( BD )
A. 頻閃照相機拍照的時間間隔為1 s
B. 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為0.6 m/s
C. 小球在CD段的平均速度為0.8 m/s
D. 小球在BD段的速度為BC段的速度和CD段的速度之和的一半
1
2
3
4
5
6
7
8
9
  如圖乙所示,橫坐標表示時間,頻閃照相機拍照的時間間隔為0.5 s,故A不符合題意;小球在BC段移動的距離sBC=0.4 m-0.1 m=0.3 m,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vBC===0.6 m/s,故B符合題意;小球在CD段移動的距離sCD=0.9 m-0.4 m=0.5 m,小球在CD段的平均速度vCD===1 m/s,故C不符合題意;小球在BD段的平均速度vBD===0.8 m/s,==0.8 m/s,故D符合題意。
【點撥】
【答案】BD
1
2
3
4
5
6
7
8
9
9. [質(zhì)疑創(chuàng)新]據(jù)統(tǒng)計,高速公路上發(fā)生的車禍中有超過四分
之一是因超速引起的!為此,我省近年來加大了對高速公
路上限速的監(jiān)控管理。限速監(jiān)控管理一般有兩種方式:一
種是“定點測速”,即監(jiān)測汽車在某點的車速;另一種是
“區(qū)間測速”,就是測算出汽車在某一區(qū)間行駛的平均速
度。如果被測速度超過了該路段的最高限速,即被判為超
速。如圖所示,若某高速路段上的監(jiān)測點 A、B相距21
km,全程限速,一輛轎車先后通過監(jiān)測點A、B的速度分
別為100 km/h和110 km/h,通過兩個監(jiān)測點的時間及限速
牌如圖所示。則:
1
2
3
4
5
6
7
8
9
(1)該高速路段的最高限速為 km/h,采用“定點測
速”,該轎車通過監(jiān)測點B時 (填“會”或“不會”)被判超速。
120 
不會 
1
2
3
4
5
6
7
8
9
(2)采用“區(qū)間測速”,通過計算說明這輛轎車在該路段
會不會被判超速?
由圖可知,轎車經(jīng)過AB路段所用的時間t=10:41-
10:31=10 min,轎車經(jīng)過AB路段的速度v==
=126 km/h>120 km/h,所以會被判超速。
1
2
3
4
5
6
7
8
9
(3)若要確保轎車通過AB路段時采用“區(qū)間測速”不會被判超速,則轎車通過AB路段所需最短時間是 s。
630 
1
2
3
4
5
6
7
8
9
  (1)由圖可知,該高速路段的最高限速為120 km/h;根據(jù)題干可知,轎車先后通過監(jiān)測點A、B的速度分別為100 km/h和110 km/h,均小于最高限速,所以不會被判超速。(3)由v=可知,轎車通過AB路段所需最短時間t'===0.175 h=630 s。
【點撥】
1
2
3
4
5
6
7
8
9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浦北县| 札达县| 广汉市| 巴林右旗| 乌兰浩特市| 汝州市| 临汾市| 遂宁市| 望江县| 香格里拉县| 婺源县| 武陟县| 平遥县| 昔阳县| 黄浦区| 交口县| 木里| 西昌市| 定结县| 衡东县| 中牟县| 永和县| 灌阳县| 桦甸市| 武宣县| 斗六市| 天台县| 遂宁市| 和田市| 白山市| 修水县| 武鸣县| 天峨县| 安多县| 晴隆县| 乡城县| 祁门县| 晋州市| 鹤峰县| 甘南县| 越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