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1張PPT)杠桿創設情境 引入新知體驗:如何選擇器材(軟管、繩、硬棒)省力提起水桶?體驗:選擇器材(軟管、繩、硬棒),省力提起水桶。創設情境 引入新知杠桿活動1:利用羊角錘,拔出釘子。展開活動 探究新知基于現象,認識杠桿問題1:硬棒、羊角錘在工作過程中有何共同特征?展開活動 探究新知基于現象,認識杠桿力 固定點 硬棒問題1:硬棒、羊角錘在工作過程中有何共同特征?展開活動 探究新知基于現象,認識杠桿杠桿:在力的作用下可繞一固定點轉動的硬棒問題2:杠桿一定是直的嗎?展開活動 探究新知基于現象,認識杠桿展開活動 探究新知基于現象,認識杠桿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撬動整個地球。——阿基米德展開活動 探究新知基于現象,認識杠桿O支點O:杠桿繞著轉動的點動力F1:使杠桿轉動的力阻力F2:阻礙杠桿轉動的力F1F2AB展開活動 探究新知基于現象,認識杠桿OF1F2活動2:畫出羊角錘拔釘過程中的支點、動力、阻力展開活動 探究新知基于現象,認識杠桿OF1F2活動3:畫出開瓶器開瓶蓋過程中的支點、動力、阻力問題3:杠桿無處不在,你還能舉出例子嗎?展開活動 探究新知基于現象,認識杠桿展開活動 探究新知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知識快遞】杠桿保持靜止或勻速轉動,我們就說此時杠桿處于平衡狀態。展開活動 探究新知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展開活動 探究新知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力的大小 力到支點的距離蹺蹺板的平衡與什么因素有關?問題4:杠桿滿足什么條件時才會平衡呢?展開活動 探究新知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問題5:如何設計實驗?需要記錄哪些數據?展開活動 探究新知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問題5:如何設計實驗?需要記錄哪些數據?展開活動 探究新知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次數 動力F1/N OA/cm 阻力F2/N OB/cm1 1 15 1.5 102 0.5 20 2 53 2 10 1 20OABF1F2F1·OA=F2· OB動力×支點到動力作用點的距離=阻力×支點到阻力作用點的距離問題6:若F2與F1在支點同側,能否使杠桿平衡?能否滿足結論F1·OA=F2· OB?展開活動 探究新知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1N×20cm=2N×10cm滿足結論F1·OA=F2· OB200g問題7:你得出的結論是否滿足所有情況?展開活動 探究新知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A問題7:你得出的結論是否滿足所有情況?展開活動 探究新知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問題7:你得出的結論是否滿足所有情況?展開活動 探究新知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動力×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阻力×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動力臂l1: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阻力臂l2: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問題7:你得出的結論是否滿足所有情況?展開活動 探究新知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2N×10cm=2N×10cm滿足結論F1· l1 =F2· l2展開活動 探究新知OF1F2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l1l2總結歸納 鞏固新知硬棒翹起水桶的過程中,如何更加省力呢?拓展應用 升華新知F1· l1 =F2· l2增大l1減小F2減小l2拓展應用 升華新知【知識快遞】秸槔:古代漢族農用工具,是一種原始的汲水工具。桔槔的結構,相當于一個普通的杠桿。在其橫長桿的中間由豎木支撐或懸吊起來,橫桿的一端用一根直桿與汲器相連,另一端綁上或懸上一塊重石頭.出自《天工開物》拓展應用 升華新知出自《天工開物》拓展應用 升華新知研究性作業:思考秸槔的工作原理出自《天工開物》拓展應用 升華新知實踐類作業:運用杠桿知識設計、制作一個便攜式稱量物體質量的工具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