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01講 基本立體圖形、簡單幾何體的表面積與體積(六大題型)(講義)(含答案)第七章 立體幾何與空間向量 2025年高考數學一輪復習講練測(新教材新高考)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01講 基本立體圖形、簡單幾何體的表面積與體積(六大題型)(講義)(含答案)第七章 立體幾何與空間向量 2025年高考數學一輪復習講練測(新教材新高考)

資源簡介

第 01 講 基本立體圖形、簡單幾何體的表面積與體積
目錄
01 考情透視·目標導航 .........................................................................................................................2
02 知識導圖·思維引航 .........................................................................................................................3
03 考點突破·題型探究 .........................................................................................................................4
知識點 1:多面體的結構特征.............................................................................................................4
知識點 2:簡單旋轉體.........................................................................................................................5
知識點 3:組合體.................................................................................................................................5
知識點 4:表面積與體積計算公式.....................................................................................................6
知識點 5:空間幾何體的直觀圖.........................................................................................................7
題型一:空間幾何體的結構特征........................................................................................................8
題型二:直觀圖....................................................................................................................................9
題型三:展開圖..................................................................................................................................10
題型四:最短路徑問題......................................................................................................................12
題型五:空間幾何體的表面積..........................................................................................................14
題型六:空間幾何體的體積..............................................................................................................15
04 真題練習·命題洞見........................................................................................................................18
05 課本典例·高考素材........................................................................................................................19
06 易錯分析·答題模板........................................................................................................................21
易錯點:對斜二測畫法的掌握不牢..................................................................................................21
考點要求 考題統計 考情分析
2024 年 I 卷第 5 題,5 分
2024 年甲卷(理)第 14 題,5 分 (1)掌握基本空間圖形及其簡單組合體的概
2024 年天津卷第 9 題,5 分 念和基本特征,能夠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1)基本立體圖形 2023 年乙卷(理)第 8 題,5 分 (2)多面體和球體的相關計算問題是近幾年
(2)表面積與體積 2023 年甲卷(文)第 10 題,5 分 考查的重點;
2023 年天津卷第 8 題,5 分 (3)運用圖形的概念描述圖形的基本關系和
2023 年 II 卷第 14 題,5 分 基本結果,突出考查直觀想象和邏輯推理.
2023 年 I 卷第 12 題,5 分
復習目標:
(1)認識柱、錐、臺、球及簡單組合體的結構特征,能運用這些特征描述現實生活中簡單物體的結構.
(2)知道球、棱(圓)柱、棱(圓)錐、棱(圓)臺的表面積和體積的計算公式,并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
題.
(3)能用斜二測畫法畫出簡單空間圖形的直觀圖.
知識點 1:多面體的結構特征
1、棱柱:兩個面互相平面,其余各面都是四邊形,并且每相鄰兩個四邊形的公共邊都互相平行,由
這些面所圍成的多面體叫做棱柱.
(1)斜棱柱:側棱不垂直于底面的棱柱;
(2)直棱柱:側棱垂直于底面的棱柱;
(3)正棱柱:底面是正多邊形的直棱柱;
(4)平行六面體:底面是平行四邊形的棱柱;
(5)直平行六面體:側棱垂直于底面的平行六面體;
(6)長方體:底面是矩形的直平行六面體;
(7)正方體:棱長都相等的長方體.
2、棱錐:有一個面是多邊形,其余各面是有一個公共頂點的三角形,由這些面所圍成的多面體叫做
棱錐.
(1)正棱錐:底面是正多邊形,且頂點在底面的射影是底面的中心;
(2)正四面體:所有棱長都相等的三棱錐.
3、棱臺:用一個平行于棱錐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錐,底面和截面之間的部分叫做棱臺,由正棱錐截得
的棱臺叫做正棱臺.
【診斷自測】如圖所示,觀察四個幾何體,其中判斷正確的是( )
A.①是棱臺,②不是圓臺 B.②是圓臺,③是棱錐
C.③是棱錐,④是棱臺 D.③是棱錐,④是棱柱
知識點 2:簡單旋轉體
1、圓柱:以矩形的一邊所在的直線為旋轉軸,其余三邊旋轉形成的面所圍成的幾何體叫做圓柱.
2、圓柱: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條直角邊所在的直線為旋轉軸,將其旋轉一周形成的面所圍成的幾何體
叫做圓錐.
3、圓臺:用平行于圓錐底面的平面去截圓錐,底面和截面之間的部分叫做圓臺.
4、球:以半圓的直徑所在的直線為旋轉軸,半圓面旋轉一周形成的旋轉體叫做球體,簡稱為球(球
面距離:經過兩點的大圓在這兩點間的劣弧長度).
【診斷自測】下列選項中的三角形繞直線 l 旋轉一周,能得到如圖所示幾何體的是(  )
A. B. C. D.
知識點 3:組合體
由柱體、錐體、臺體、球等幾何體組成的復雜的幾何體叫做組合體.
【診斷自測】如圖所示的幾何體是數學奧林匹克能賽的獎杯,該幾何體由( )
A.一個球、一個四棱柱、一個圓臺構成
B.一個球、一個長方體、一個棱臺構成
C.一個球、一個四棱臺、一個圓臺構成
D.一個球、一個五棱柱、一個棱臺構成
知識點 4:表面積與體積計算公式
表面積公式
S = ch + 2S
直棱柱 底
S = c l + 2S (c 為直截面周長
斜棱柱 底
柱體
)
S = 2p r2 + 2p rl = 2p r(r + l)
圓錐
S 1= nah + S
正棱錐 底
錐體 2
S = p r2表 + p rl = p r(r + l)圓錐


S 1= n(a + a )h + S + S
正棱臺 上 下
臺體 2
S = p(r 2 + r2 + r l + rl)
圓臺
球 S = 4p R2
體積公式
柱體 V = Sh柱


V 1錐體 = Sh h錐 3
S
V 1臺體 = (S + SS + S )h臺 3
4
球 V = p R3
3
【診斷自測】正六棱臺的上、下底面邊長分別是 2 和 6,側棱長是 5,則它的表面積與體積分別為( )
A.16 21 + 60 3;26 3 B.16 21 + 60 3;52 3
C. 24 21 + 60 3;78 3 D. 24 21 + 60 3;84 3
知識點 5:空間幾何體的直觀圖
1、斜二測畫法
斜二測畫法的主要步驟如下:
(1)建立直角坐標系.在已知水平放置的平面圖形中取互相垂直的Ox ,Oy ,建立直角坐標系.
(2)畫出斜坐標系.在畫直觀圖的紙上(平面上)畫出對應圖形.在已知圖形平行于 x 軸的線段,在
直觀圖中畫成平行于O x ,O y ,使 x O y = 45o (或135o ),它們確定的平面表示水平平面.
(3)畫出對應圖形.在已知圖形平行于 x 軸的線段,在直觀圖中畫成平行于 x 軸的線段,且長度保
持不變;在已知圖形平行于 y 軸的線段,在直觀圖中畫成平行于 y 軸,且長度變為原來的一般.可簡化為
“橫不變,縱減半”.
(4)擦去輔助線.圖畫好后,要擦去 x 軸、 y 軸及為畫圖添加的輔助線(虛線).被擋住的棱畫虛線.
注:直觀圖和平面圖形的面積比為 2 : 4.
2、平行投影與中心投影
平行投影的投影線是互相平行的,中心投影的投影線相交于一點.
【診斷自測】如圖,直角梯形O A B C 滿足O A ^ O C ,O A = A B = 2,O C = 3 ,它是水平放置的平面圖形的
直觀圖,則該平面圖形的周長是( )
A.7 + 5 B.5 + 2 3 + 17
C.11+ 41 D.10 2
題型一:空間幾何體的結構特征
【典例 1-1】有下列命題:
①有兩個面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邊形的幾何體叫棱柱;
②有兩個面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邊形的幾何體叫棱柱;
③有兩個面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邊形,并且每相鄰兩個四邊形的公共邊都互相平行的幾何體叫棱柱;
④用一個平面去截棱錐,底面與截面之間的部分組成的幾何體叫棱臺.
⑤有一個面是多邊形,其余各面都是三角形的幾何體是棱錐.
其中正確的命題的個數為( )
A.0 B.1 C.2 D.3
【典例 1-2】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
A.直四棱柱是長方體,長方體是四棱柱 B.一個棱柱至少有 6 個面
C.相等的角在直觀圖中仍然相等 D.有一個面是平行四邊形的棱錐一定是四棱錐
【方法技巧】
空間幾何體結構特征的判斷技巧
(1)緊扣結構特征是判斷的關鍵,依據條件構建幾何模型,在條件不變的情況下,變換模型中的線
面關系或增加線、面等基本元素,然后再依據題意判定.
(2)說明一個命題是錯誤的,只要舉出一個反例即可.
【變式 1-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底面是正多邊形的棱錐是正棱錐
B.一個多面體至少有 4 個面
C.有兩個面相互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邊形的多面體是棱柱
D.用一個平面去截棱錐,棱錐底面與截面之間的部分是棱臺
【變式 1-2】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以直角三角形的一邊所在直線為軸旋轉一周所得的幾何體是圓錐
B.以正方體的頂點為頂點可以構成正四棱錐
C.用一個平面截圓錐,得到一個圓錐和圓臺
D.用一個平面去截球,得到的截面是一個圓面
題型二:直觀圖
【典例 2-1】如圖,四邊形 ABCD的斜二測畫法直觀圖為等腰梯形 A B C D .已知 A B = 4,C D = 2,則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AB = 2
B. A D = 2 2
C.四邊形 ABCD的周長為 4 + 2 2 + 2 3
D.四邊形 ABCD的面積為 6 2
【典例 2-2】如圖所示,梯形 A B C D 是平面圖形 ABCD用斜二測畫法得到的直觀圖, A D = 2,
A B = B C =1,則平面圖形 ABCD中對角線 AC 的長度為( )
A. 2 B. 3 C. 5 D.5
【方法技巧】
2
斜二測法下的直觀圖與原圖面積之間存在固定的比值關系:S直 = S4 原

【變式 2-1】由斜二測畫法得到的一個水平放置的三角形的直觀圖是等腰三角形,底角為 30°,腰長為 2,
如圖,那么它在原平面圖形中,頂點 B 到 x 軸的距離是 .
【變式 2-2】如圖,矩形O A B C 是水平放置的平面圖形OABC 的直觀圖,其中O A = 6,O C = 3,則原圖
形OABC 的面積為 .
【變式 2-3】(2024·四川成都·模擬預測)如圖,VO A B 是水平放置的△OAB 用斜二測畫法畫出的直觀圖
(圖中虛線分別與 x 軸和 y 軸平行),O B = 2O D = 6,O C = 8,則△OAB 的面積為( )
A.8 2 B.12 2 C.24 D.48
題型三:展開圖
【典例 3-1】如圖,在四棱錐O - ABCD的平面展開圖中,底面 ABCD為等腰梯形, AD∥BC ,
AB = CD =1,BC = 2AD = 2 ,PA = 1,PA ^ AD,QA ^ AB ,則 cos SDC = .
【典例 3-2】如圖,將三棱錐 B - PAC 展開為平面圖形,已知 AC = AE = 2, AP = 2 3 , AP ^ AC , AP ^ AE ,
CAD =120°,則 cos PFC = .
【方法技巧】
多面體表面展開圖可以有不同的形狀,應多實踐,觀察并大膽想象立體圖形與表面展開圖的關系,一
定先觀察立體圖形的每一個面的形狀.
【變式 3-1】(2024·安徽馬鞍山·模擬預測)已知三棱錐 P-ABC 的底面 ABC 為等邊三角形.如圖,在三棱
錐 P-ABC 5 13的平面展開圖中,P,F,E 三點共線,B,C,E 三點共線, cos PCF = ,PC = 13 ,
26
則 PB= .
【變式 3-2】(2024·重慶·三模)如圖,已知圓柱的斜截面是一個橢圓,該橢圓的長軸 AC 為圓柱的軸截面
對角線,短軸長等于圓柱的底面直徑.將圓柱側面沿母線 AB 展開,則橢圓曲線在展開圖中恰好為一個周期
的正弦曲線.若該段正弦曲線是函數 y = 3sinwx w > 0 圖象的一部分,且其對應的橢圓曲線的離心率為
3
,則w 的值為( )
2
A 3. B.1 C. 3 D.2
2
【變式 3-3】將四棱錐P - ABCD 沿棱展開為平面圖形,如圖所示.若 PA = AE = 2 , FG = 2AD = 2,
AP ^ AE , AP ^ AD,FG∥AD, FAD = 135° ,則在展開圖中, D, I 兩點之間的距離 DI = .
題型四:最短路徑問題
【典例 4-1】在棱長為 4 的正方體 ABCD - A1B1C1D1中,E, F 分別為線段BB1, BD1 上的動點,點O為側面
BCC1B1的中心,則VOEF 的周長的最小值為 .
【典例 4-2】(2024·江西九江·一模)如圖,在正三棱柱 ABC - A1B1C1中, AB = 2AA1 = 2 , N 為 A1C1的中點,
M 為線段 AA1上的點.則 MN + MB 的最小值為
【方法技巧】
此類最大路徑問題:大膽展開,把問題變為平面兩點間線段最短問題.
【變式 4-1】如圖,在三棱錐V - ABC 中,VA = VB = VC = 4, AVB = AVC = BVC = 30°,過點A 作截面
△AEF ,則△AEF 周長的最小值為 .
【變式 4-2】正三棱柱 ABC - A1B1C1的底邊長側棱長都是 2,M 為 AB 的中點, N 為CC1的中點,則在棱柱
表面上,從M 到 N 的最短路程是 .
【變式 4-3】已知在直三棱柱 ABC - A1B1C1中,底面為直角三角形, ACB = 90°, AC = 6 ,
BC = CC1 = 2 ,P 是BC1上一動點,則CP + PA1 的最小值為 .
【變式 4-4】如圖,棱長為 1 的正方體 ABCD - A1B1C1D1中, P 為線段 AB1的中點,M , N 分別為線段 AC1
和棱C1D1上的動點,則 2PM + 2MN 的最小值為 .
【變式 4-5】(2024·上海虹口·二模)如圖,在直四棱柱 ABCD - A1B1C1D1中,底面 ABCD為菱形,且
BAD = 60o .若 AB = AA1 = 2,點M 為棱CC1的中點,點 P 在 A1B 上,則線段PA, PM 的長度和的最小值
為 .
題型五:空間幾何體的表面積
【典例 5-1】(2024·陜西安康·模擬預測)已知正三棱臺 ABC - A1B1C1的上底面積為 3,下底面積為 4 3 ,
高為 2,則該三棱臺的表面積為( )
A.5 3 + 3 39 B.3 39 C.5 3 +18 D.18
【典例 5-2】(2024·福建南平·模擬預測)已知圓臺O1O2 的母線長為 4,下底面圓的半徑是上底面圓的半徑
的 3 倍,軸截面周長為 16,則該圓臺的表面積為 .
【方法技巧】
(1)多面體的表面積是各個面的面積之和.
(2)旋轉體的表面積是將其展開后,展開圖的面積與底面面積之和.
(3)組合體的表面積求解時注意對銜接部分的處理.
【變式 5-1】(2024·遼寧大連·一模)陀螺起源于我國,最早出土的石制陀螺是在山西夏縣發現的新石器時
代遺址.如圖所示的是一個陀螺立體結構圖.已知,底面圓的直徑 AB =12cm,圓柱體部分的高 BC = 6cm ,
圓錐體部分的高CD = 4cm,則這個陀螺的表面積(單位: cm2 )是( )
A. 72 +12 13 π B. 84 + 24 13 π C. 108 +12 13 π D. 108 + 24 13 π
【變式 5-2】(2024·河南濮陽·模擬預測)正四棱臺 ABCD - A1B1C1D1中,上底面邊長為 2,下底面邊長為 4,
若側面與底面所成的二面角為 60°,則該正四棱臺的側面積為( )
A.8 B.12 C.24 D.48
【變式 5-3】(2024·廣東江門·一模)某廣場設置了一些石凳供大家休息,這些石凳是由正方體截去八個相
同的四面體得到的(如圖),則該幾何體共有 個面;若被截正方體的棱長是 60cm,那么該幾何體的表
面積是 cm2.
題型六:空間幾何體的體積
32
【典例 6-1】(2024·福建龍巖·三模)已知球的體積為 π,且該球的表面積與底面半徑為 2 的圓錐的側面
3
積相等,則該圓錐的體積為( )
A 4 15 π B 8 15. . π C. 4 15π D.8 15π
3 3
【典例 6-2】(2024·山東·模擬預測)陶瓷茶壺是中國人很喜愛的一種茶具,不少陶瓷茶壺兼具實用性與藝
術性,如圖所示的陶瓷茶壺的主體可近似看作一個圓臺型容器,忽略茶壺的壁厚,該圓臺型容器的軸截面
下底為 10cm,上底為 6cm,面積為 80cm2 ,則該茶壺的容積約為 L(結果精確到 0.1,參考數據: π 3;
1L =1000cm3).
【方法技巧】
求空間幾何體的體積的常用方法
公式法 規則幾何體的體積,直接利用公式
割補法 把不規則的幾何體分割成規則的幾何體,或者把不規則的幾何體補成規則
的幾何體
等體積法 通過選擇合適的底面來求幾何體體積的一種方法,特別是三棱錐的體積
【變式 6-1】如圖“四角反棱臺”,它是由兩個相互平行的正方形經過旋轉 連接而成,且上底面正方形的四
個頂點在下底面的射影點為下底面正方形各邊的中點.若下底面正方形邊長為 4,“四角反棱臺”高為 3,則
該幾何體體積為 .
【變式 6-2】(2024·新疆·二模)我國古代數學著作《九章算術》中記載了一種稱為“羨除”的幾何體,該幾
何體的一種結構是三個面均為梯形,其他兩面為三角形的五面體.如圖所示,四邊形 ABCD, ABFE ,
CDEF 均為等腰梯形, AB//CD//EF , AB = 6,CD = 8, EF =10 ,EF 到平面 ABCD的距離為 5,CD與
AB 間的距離為 10,則這個羨除的體積V = .
【變式 6-3】(2024·河北·模擬預測)已知正四棱臺的上、下底面棱長分別為 1 和 2,側棱長為 1,則該正四
棱臺的體積為 .
【變式 6-4】(2024·山東菏澤·二模)已知在棱長為 2 的正方體 ABCD - A1B1C1D1中,挖去一個以上下底面各
邊中點為頂點的四棱柱,再挖去一個以左右兩側面各邊中點為頂點的四棱柱,則原正方體剩下部分的體積
為 .
【變式 6-5】(2024·山東臨沂·一模)球面被平面所截得的一部分叫做球冠,截得的圓叫做球冠的底,垂直
于截面的直徑被截得的一段叫做球冠的高.球被平面截下的一部分叫做球缺,截面叫做球缺的底面,垂直于
截面的直徑被截下的線段長叫做球缺的高,球缺是旋轉體,可以看做是球冠和其底所在的圓面所圍成的幾
何體.如圖 1,一個球面的半徑為 R ,球冠的高是 h,球冠的表面積公式是 S = 2πRh,與之對應的球缺的體積
V 1= πh2公式是 3R - h .如圖 2,已知C , D 是以 AB 為直徑的圓上的兩點,
3
AOC = BOD π= , S COD = 6π扇形 ,則扇形COD繞直線 AB 旋轉一周形成的幾何體的表面積為 ,體積3
為 .
【變式 6-6】已知正三棱柱 ABC - A1B1C1的棱長均為 2, E, F 分別是棱 A1B1, A1C1的中點,則幾何體
EF - CBB1C1的體積為 .
1.(2024 年天津高考數學真題)一個五面體 ABC - DEF .已知 AD∥BE∥CF ,且兩兩之間距離為 1.并
已知 AD =1,BE = 2,CF = 3.則該五面體的體積為( )
A 3. B 3 3 1 3 3 3 1. + C. D. -
6 4 2 2 4 2
2.(2024 年新課標全國Ⅰ卷數學真題)已知圓柱和圓錐的底面半徑相等,側面積相等,且它們的高均為 3 ,
則圓錐的體積為( )
A. 2 3π B.3 3π C.6 3π D.9 3π
3.(2023 年高考全國甲卷數學(文)真題)在三棱錐P - ABC 中,VABC 是邊長為 2 的等邊三角形,
PA = PB = 2, PC = 6 ,則該棱錐的體積為( )
A.1 B. 3 C.2 D.3
4.(2023 年高考全國甲卷數學(理)真題)已知四棱錐P - ABCD 的底面是邊長為 4 的正方形,
PC = PD = 3, PCA = 45°,則△PBC 的面積為( )
A. 2 2 B.3 2 C. 4 2 D.6 2
5.(2023 年高考全國乙卷數學(理)真題)已知圓錐 PO 的底面半徑為 3,O 為底面圓心,PA,PB 為圓
9 3
錐的母線, AOB =120°,若VPAB 的面積等于 ,則該圓錐的體積為( )
4
A.p B. 6p C.3p D.3 6p
1.下列命題是否正確?若正確,請說明理由;若錯誤,請舉出反例.
(1)有兩個面平行,其他各個面都是平行四邊形的多面體是棱柱;
(2)有兩個面平行且相似,其他各個面都是梯形的多面體是棱臺.
2.如圖,八面體的每一個面都是正三角形,并且 4 個頂點 A,B,C,D 在同一個平面內,如果四邊形
ABCD 是邊長為 30cm 的正方形,那么這個八面體的表面積是多少?
3.如圖,一個三棱柱形容器中盛有水,且側棱 AA1=8,若側面 AA1B1B 水平放置時,液面恰好過 AC,
BC,A1C1,B1C1的中點,當底面 ABC 水平放置時,液面高為多少?
4.如圖,圓錐 PO 的底面直徑和高均是 a,過 PO 的中點O 作平行于底面的截面,以該截面為底面挖去一
個圓柱,
(1)求圓柱的表面積;
(2)求圓錐挖去圓柱剩下幾何體的體積.
5.如圖是一個獎杯的三視圖,試根據獎杯的三視圖計算它的表面積和體積(可用計算工具,尺寸如圖,
單位:cm,π 取 3.14,結果取整數)
易錯點:對斜二測畫法的掌握不牢
易錯分析:在用斜二測畫法畫直觀圖時,角度、距離發生改變,故解此類問題要先畫出圖形,再根據
圖形求解.
【易錯題 1】如圖,矩形O A B C 是水平放置的一個平面圖形由斜二測畫法得到的直觀圖,其中O A = 3,
O C =1,則原圖形周長是 .
【易錯題 2】若水平放置的四邊形 AOBC 按“斜二測畫法”得到如圖所示的直觀圖,四邊形O A C B 為等腰
梯形, A C∥O B , A C = 4,O B = 8,則原四邊形 AOBC 的面積為 .第 01 講 基本立體圖形、簡單幾何體的表面積與體積
目錄
01 考情透視·目標導航 .........................................................................................................................2
02 知識導圖·思維引航 .........................................................................................................................3
03 考點突破·題型探究 .........................................................................................................................4
知識點 1:多面體的結構特征.............................................................................................................4
知識點 2:簡單旋轉體.........................................................................................................................5
知識點 3:組合體.................................................................................................................................5
知識點 4:表面積與體積計算公式.....................................................................................................6
知識點 5:空間幾何體的直觀圖.........................................................................................................8
題型一:空間幾何體的結構特征........................................................................................................9
題型二:直觀圖..................................................................................................................................11
題型三:展開圖..................................................................................................................................14
題型四:最短路徑問題......................................................................................................................19
題型五:空間幾何體的表面積..........................................................................................................25
題型六:空間幾何體的體積..............................................................................................................28
04 真題練習·命題洞見........................................................................................................................35
05 課本典例·高考素材........................................................................................................................39
06 易錯分析·答題模板........................................................................................................................42
易錯點:對斜二測畫法的掌握不牢..................................................................................................42
考點要求 考題統計 考情分析
2024 年 I 卷第 5 題,5 分
2024 年甲卷(理)第 14 題,5 分 (1)掌握基本空間圖形及其簡單組合體的概
2024 年天津卷第 9 題,5 分 念和基本特征,能夠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1)基本立體圖形 2023 年乙卷(理)第 8 題,5 分 (2)多面體和球體的相關計算問題是近幾年
(2)表面積與體積 2023 年甲卷(文)第 10 題,5 分 考查的重點;
2023 年天津卷第 8 題,5 分 (3)運用圖形的概念描述圖形的基本關系和
2023 年 II 卷第 14 題,5 分 基本結果,突出考查直觀想象和邏輯推理.
2023 年 I 卷第 12 題,5 分
復習目標:
(1)認識柱、錐、臺、球及簡單組合體的結構特征,能運用這些特征描述現實生活中簡單物體的結構.
(2)知道球、棱(圓)柱、棱(圓)錐、棱(圓)臺的表面積和體積的計算公式,并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
題.
(3)能用斜二測畫法畫出簡單空間圖形的直觀圖.
知識點 1:多面體的結構特征
1、棱柱:兩個面互相平面,其余各面都是四邊形,并且每相鄰兩個四邊形的公共邊都互相平行,由
這些面所圍成的多面體叫做棱柱.
(1)斜棱柱:側棱不垂直于底面的棱柱;
(2)直棱柱:側棱垂直于底面的棱柱;
(3)正棱柱:底面是正多邊形的直棱柱;
(4)平行六面體:底面是平行四邊形的棱柱;
(5)直平行六面體:側棱垂直于底面的平行六面體;
(6)長方體:底面是矩形的直平行六面體;
(7)正方體:棱長都相等的長方體.
2、棱錐:有一個面是多邊形,其余各面是有一個公共頂點的三角形,由這些面所圍成的多面體叫做
棱錐.
(1)正棱錐:底面是正多邊形,且頂點在底面的射影是底面的中心;
(2)正四面體:所有棱長都相等的三棱錐.
3、棱臺:用一個平行于棱錐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錐,底面和截面之間的部分叫做棱臺,由正棱錐截得
的棱臺叫做正棱臺.
【診斷自測】如圖所示,觀察四個幾何體,其中判斷正確的是( )
A.①是棱臺,②不是圓臺 B.②是圓臺,③是棱錐
C.③是棱錐,④是棱臺 D.③是棱錐,④是棱柱
【答案】D
【解析】對于 A:①不是棱臺,因為側面不都是平行四邊形,故 A 錯誤;
對于 B:②不是圓臺,因為上下底面不平行,故 B 錯誤;
對于 C:④是棱柱,故 C 錯誤;
對于 D:③是棱錐,④是棱柱,故 D 正確.
故選:D
知識點 2:簡單旋轉體
1、圓柱:以矩形的一邊所在的直線為旋轉軸,其余三邊旋轉形成的面所圍成的幾何體叫做圓柱.
2、圓柱: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條直角邊所在的直線為旋轉軸,將其旋轉一周形成的面所圍成的幾何體
叫做圓錐.
3、圓臺:用平行于圓錐底面的平面去截圓錐,底面和截面之間的部分叫做圓臺.
4、球:以半圓的直徑所在的直線為旋轉軸,半圓面旋轉一周形成的旋轉體叫做球體,簡稱為球(球
面距離:經過兩點的大圓在這兩點間的劣弧長度).
【診斷自測】下列選項中的三角形繞直線 l 旋轉一周,能得到如圖所示幾何體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由題意知,該幾何體是組合體,上、下各一個圓錐,
根據旋轉體的定義,可得 B 項,符合題意.
故選:B.
知識點 3:組合體
由柱體、錐體、臺體、球等幾何體組成的復雜的幾何體叫做組合體.
【診斷自測】如圖所示的幾何體是數學奧林匹克能賽的獎杯,該幾何體由( )
A.一個球、一個四棱柱、一個圓臺構成
B.一個球、一個長方體、一個棱臺構成
C.一個球、一個四棱臺、一個圓臺構成
D.一個球、一個五棱柱、一個棱臺構成
【答案】B
【解析】由圖可知,該幾何體是由一個球、一個長方體、一個棱臺構成.
故選:B.
知識點 4:表面積與體積計算公式
表面積公式
S = ch + 2S
直棱柱 底
S = c l + 2S (c 為直截面周長
斜棱柱 底
柱體
)
S = 2p r2 + 2p rl = 2p r(r + l)
圓錐

S 1= nah + S
正棱錐
面 2

錐體
積 S = p r
2 + p rl = p r(r + l)
圓錐
S 1= n(a + a )h + S + S
正棱臺 2 上 下
臺體
S = p(r 2 + r2 + r l + rl)
圓臺
球 S = 4p R2
體積公式
柱體 V = Sh柱
錐體 V
1
= Sh h
錐 3
S


1
臺體 V = (S + SS + S )h臺 3
球 V
4
= p R3
3
【診斷自測】正六棱臺的上、下底面邊長分別是 2 和 6,側棱長是 5,則它的表面積與體積分別為( )
A.16 21 + 60 3;26 3 B.16 21 + 60 3;52 3
C. 24 21 + 60 3;78 3 D. 24 21 + 60 3;84 3
【答案】C
【解析】
如圖在正六棱臺 ABCDEF - A1B1C1D1E1F1 中,
因為 A1B1 = 2, AB = 6, AA1 = 5 ,
2
所以側面的梯形 ABB1A1的高即正六棱臺斜高為: 52
6- 2
- 2 ÷
= 21,
è
所以梯形 ABB1A1的面積為: S
1
= 2 + 6 21 = 4 21,
2
1
所以該正六棱臺的上底面積為: S1 = 6 2 2 sin60
° = 6 3 ,
2
1
同理下底面積為: S2 = 6 6 6 sin60
° = 54 3 ,
2
所以正六棱臺的表面積為:6S + S1 + S2 = 24 21 + 60 3 ,
正六棱臺的高為OO1 = 5
2 - 6 - 2 2 = 3,
1
所以正六棱臺的體積為:V =
3 S1 + S2 + S1S2 h
1
= 6 3 + 54 3 + 6 3 54 3 3 = 78 3 ,3
故選:C
知識點 5:空間幾何體的直觀圖
1、斜二測畫法
斜二測畫法的主要步驟如下:
(1)建立直角坐標系.在已知水平放置的平面圖形中取互相垂直的Ox ,Oy,建立直角坐標系.
(2)畫出斜坐標系.在畫直觀圖的紙上(平面上)畫出對應圖形.在已知圖形平行于 x 軸的線段,在
直觀圖中畫成平行于O x ,O y ,使 x O y = 45o (或135o ),它們確定的平面表示水平平面.
(3)畫出對應圖形.在已知圖形平行于 x 軸的線段,在直觀圖中畫成平行于 x 軸的線段,且長度保持
不變;在已知圖形平行于 y軸的線段,在直觀圖中畫成平行于 y 軸,且長度變為原來的一般.可簡化為“橫
不變,縱減半”.
(4)擦去輔助線.圖畫好后,要擦去 x 軸、 y 軸及為畫圖添加的輔助線(虛線).被擋住的棱畫虛線.
注:直觀圖和平面圖形的面積比為 2 : 4.
2、平行投影與中心投影
平行投影的投影線是互相平行的,中心投影的投影線相交于一點.
【診斷自測】如圖,直角梯形O A B C 滿足O A ^ O C ,O A = A B = 2,O C = 3 ,它是水平放置的平面圖形的
直觀圖,則該平面圖形的周長是( )
A.7 + 5 B.5 + 2 3 + 17
C.11+ 41 D.10 2
【答案】C
【解析】由題意O C = OC = 3 , ′ ′ = = 2,由 A B / /O C 可得 AB / /OC ,
由O A ^ O C , B O C = 45o , A B / /O C ,
可得 B O A = A B O = 45o ,所以 O A B = 90o ,
而O A = A B = 2 ,
所以OB = 2O B = 2 2 2 + 2 2 = 4 2 ,
結合斜二測畫法的規則,將直觀圖即直角梯形O A B C 還原成平面圖形,
如圖所示:
2 2
由勾股定理可得 AO = 4 2 + 22 = 6, BC = 4 2 + 32 = 41,
所以滿足題意的平面圖形的周長是 2 + 6 + 3 + 41 =11+ 41 .
故選:C.
題型一:空間幾何體的結構特征
【典例 1-1】有下列命題:
①有兩個面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邊形的幾何體叫棱柱;
②有兩個面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邊形的幾何體叫棱柱;
③有兩個面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邊形,并且每相鄰兩個四邊形的公共邊都互相平行的幾何體叫棱柱;
④用一個平面去截棱錐,底面與截面之間的部分組成的幾何體叫棱臺.
⑤有一個面是多邊形,其余各面都是三角形的幾何體是棱錐.
其中正確的命題的個數為( )
A.0 B.1 C.2 D.3
【答案】B
【解析】棱柱:有兩個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邊形,并且每相鄰兩個四邊形的公共邊都互相平行,
①②錯誤,③正確,其中①②的反例如圖所示;
棱錐:一個面是多邊形,其余各面是有一個公共頂點的三角形,⑤錯誤;
棱臺:棱錐的底面和平行于底面的一個截面間的部分,④錯誤;
正確命題有 1 個.
故選:B.
【典例 1-2】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
A.直四棱柱是長方體,長方體是四棱柱 B.一個棱柱至少有 6 個面
C.相等的角在直觀圖中仍然相等 D.有一個面是平行四邊形的棱錐一定是四棱錐
【答案】D
【解析】對 A,直四棱柱底面不一定是矩形,所以直四棱柱不一定是長方體,故 A 錯誤;
對 B,三棱柱只有五個面,故 B 錯誤;
對 C,相等的角在直觀圖中不一定相等,因為直觀圖是按照一定的規則繪制的,可能會產生變形,
例如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觀圖不一定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原圖形中兩底角相等,直觀圖中不一定相等),
故 C 錯誤;
對 D,棱柱上下底面互相平行且全等,且各側棱互相平行,所以棱柱的側面均為平行四邊形,故 D 正確.
故選:D
【方法技巧】
空間幾何體結構特征的判斷技巧
(1)緊扣結構特征是判斷的關鍵,依據條件構建幾何模型,在條件不變的情況下,變換模型中的線
面關系或增加線、面等基本元素,然后再依據題意判定.
(2)說明一個命題是錯誤的,只要舉出一個反例即可.
【變式 1-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底面是正多邊形的棱錐是正棱錐
B.一個多面體至少有 4 個面
C.有兩個面相互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邊形的多面體是棱柱
D.用一個平面去截棱錐,棱錐底面與截面之間的部分是棱臺
【答案】B
【解析】正棱錐底面是正多邊形,還需要滿足頂點到底面射影落在底面正多邊形的中心,A 錯誤;
多面體中面數最少為三棱錐,四個面,B 正確,;
有兩個面相互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邊形的多面體不一定是棱柱,還需要滿足各個側面的交線互相平
行,C 錯誤;
用一個平面去截棱錐,必須是平行于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錐,棱錐底面與截面之間的部分才是棱臺,D 錯誤.
故選:B.
【變式 1-2】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以直角三角形的一邊所在直線為軸旋轉一周所得的幾何體是圓錐
B.以正方體的頂點為頂點可以構成正四棱錐
C.用一個平面截圓錐,得到一個圓錐和圓臺
D.用一個平面去截球,得到的截面是一個圓面
【答案】D
【解析】選項 A:以直角三角形的一個直角邊所在直線為軸旋轉一周所得的
幾何體是圓錐.判斷錯誤;
選項 B:由正四棱錐定義可得以正方體的頂點為頂點不可以構成正四棱錐. 判斷錯誤;
選項 C:用一個平行于底面的平面截圓錐,得到一個圓錐和圓臺.判斷錯誤;
選項 D:用一個平面去截球,得到的截面是一個圓面.判斷正確.
故選:D
題型二:直觀圖
【典例 2-1】如圖,四邊形 ABCD的斜二測畫法直觀圖為等腰梯形 A B C D .已知 A B = 4,C D = 2,則下
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AB = 2
B. A D = 2 2
C.四邊形 ABCD的周長為 4 + 2 2 + 2 3
D.四邊形 ABCD的面積為6 2
【答案】D
【解析】如圖可知 AB = 4, A D = 2 , AD = 2 2 ,
1
四邊形 ABCD的周長為6 + 2 2 + 2 3 ,四邊形 ABCD的面積為 4+2 2 2=6 2 .
2
故選:D.
【典例 2-2】如圖所示,梯形 A B C D 是平面圖形 ABCD用斜二測畫法得到的直觀圖, A D = 2,
A B = B C = 1,則平面圖形 ABCD中對角線 AC 的長度為( )
A. 2 B. 3 C. 5 D.5
【答案】C
【解析】由梯形 A B C D 的直觀圖,結合斜二測畫法,得到原幾何圖形是直角梯形 ABCD,
如圖所示,其中 AB = 2A B = 2, BC = B C = 1,
所以 AC = AB2 + BC2 = 4+1 = 5 .
故選:C.
【方法技巧】
2
斜二測法下的直觀圖與原圖面積之間存在固定的比值關系:S直 = S原.4
【變式 2-1】由斜二測畫法得到的一個水平放置的三角形的直觀圖是等腰三角形,底角為 30°,腰長為 2,
如圖,那么它在原平面圖形中,頂點 B 到 x 軸的距離是 .
【答案】 2 2
【解析】過點B 作B C / / y 軸,交 x 軸于點C ,如圖,
在′VO B C 中, B O C = 30o ,
B C O =135o ,O B = 2 ,
B C O B
由正弦定理得 = ,
sin 30o sin135o
2 1
B C = 2于是得 = 22 ,
2
由斜二測畫法規則知,
在原平面圖形中,頂點 B 到 x 軸的距離是 2 2 .
故答案為: 2 2 .
【變式 2-2】如圖,矩形O A B C 是水平放置的平面圖形OABC 的直觀圖,其中O A = 6,O C = 3,則原圖
形OABC 的面積為 .
【答案】36 2
S
S OABC【解析】由題意可得 O A B C = 3 6 =18,又 = 2 2S ,所以 SOABC = 2 2 18 = 36 2 .O A B C
故答案為:36 2 .
【變式 2-3】(2024·四川成都·模擬預測)如圖,VO A B 是水平放置的△O AB 用斜二測畫法畫出的直觀圖
(圖中虛線分別與 x 軸和 y 軸平行),O B = 2O D = 6,O C = 8,則△O AB 的面積為( )
A.8 2 B.12 2 C.24 D.48
【答案】D
【解析】由直觀圖可得如下平面圖形:
其中OB = O B = 6 ,OD = O D = 3 ,OC = 2O C = 16 , AD//y軸,且 AD = OC = 16 ,
1
所以 SVOAB = 6 16 = 48 .2
故選:D
題型三:展開圖
【典例 3-1】如圖,在四棱錐O - ABCD 的平面展開圖中,底面 ABCD為等腰梯形, AD∥ BC ,
AB = CD = 1, BC = 2 AD = 2 ,PA = 1,PA ^ AD,QA ^ AB,則 cos SDC = .
2 1
【答案】- / - 2
4 4
【解析】因為在平面展開圖中PA ^ AD,QA ^ AB,
所以在四棱錐O - ABCD 中,
OA ^ AD ,OA ^ AB ,且 AB, AD 平面 ABCD , AB AD = A,則OA ^ 平面 ABCD.
還原四棱錐O - ABCD ,在等腰梯形 ABCD中,作 AE ^ BC ,垂足為 E ,如圖:
1 3
因為 AB = CD = 1, BC = 2 AD = 2 ,BE = , EC = ,
2 2
3
所以 AE = AB2 - AE2 = ,即 AC = AE2 + EC2 = 3.
2
因為 PA = OA = 1,所以 SD = OD = OA2 + AD2 = 2 ,
OC = OA2 + AC 2 = 1+ 3 = 2,
所以在VSCD 中,由余弦定理,
2
2 2 2 2
得 cos SDC = cos ODC = OD + DC - OC
2 2 +1 - 2 2
= = - .
2OD × DC 2 2 1 4
2
故答案為:- .
4
【典例 3-2】如圖,將三棱錐 B - PAC 展開為平面圖形,已知 AC = AE = 2, AP = 2 3 , AP ^ AC , AP ^ AE ,
CAD = 120°,則 cos PFC = .
3 1
【答案】 / 3
4 4
【解析】由題意, AC = AE = 2, AP = 2 3 , AP ^ AC , AP ^ AE ,
則R t△ PAC ≌ RtVPAE ,由勾股定理得 PC = AC 2 + AP2 = 4 = PE,
又PF = PE = 4, AD = AE = 2 = AC , CAD = 120°,
所以在VACD ,由余弦定理得CD 2 = AC 2 + AD 2 - 2AC × AD cos120°
= 22 + 22 1- 2 2 2 (- ) =12 ,故CD = CF = 2 3 .
2
CF 2 + PF 2 - PC2 12 +16 -16 3
在VPCF 中,由余弦定理得 cos PFC = = = .
2CF × PF 2 2 3 4 4
3
故答案為: .
4
【方法技巧】
多面體表面展開圖可以有不同的形狀,應多實踐,觀察并大膽想象立體圖形與表面展開圖的關系,一
定先觀察立體圖形的每一個面的形狀.
【變式 3-1】(2024·安徽馬鞍山·模擬預測)已知三棱錐 P-ABC 的底面 ABC 為等邊三角形.如圖,在三棱
錐 P-ABC 的平面展開圖中,P,F,E 三點共線,B C 5 13, ,E 三點共線, cos PCF = , PC = 13 ,
26
則 PB= .
【答案】 2 3
【解析】由題意可知,△CEF 為等邊三角形,所以 CEF = EFC = 60o,則 PFC =120o ,
cos PCF 5 13 3 39由 = 可知 sin PCF = ,
26 26
3 39
PF PC sin PCF
13
在△PCF 中,由正弦定理得: = o =
26 = 3.
sin120 3
2
在△PCE 中,由余弦定理得:13 = 3+ EF 2 + EF 2 - 3+ EF × EF ,
解得EF =1或EF = -4 (舍去),
所以 AB = BC = CE = 1,
則PE=4, BE = 2,
在△PBE 中,由余弦定理得PB2 =16+ 4-2 4 =12,
所以 PB = 2 3 .
故答案為: 2 3
【變式 3-2】(2024·重慶·三模)如圖,已知圓柱的斜截面是一個橢圓,該橢圓的長軸 AC 為圓柱的軸截面
對角線,短軸長等于圓柱的底面直徑.將圓柱側面沿母線 AB 展開,則橢圓曲線在展開圖中恰好為一個周期
的正弦曲線.若該段正弦曲線是函數 y = 3sinwx w > 0 圖象的一部分,且其對應的橢圓曲線的離心率為
3
,則w 的值為( )
2
A 3. B.1 C. 3 D.2
2
【答案】B
【解析】由題意,橢圓曲線在展開圖中恰好為函數 y = 3sinwx w > 0 圖象的一部分,
可得 AB = 2 3 ;設圓柱底面半徑為 r ,則T

= = 2πr ,所以w
1
= ,
w r
設橢圓長軸長為 2a ,短軸長為 2b,
3 c 3
因為離心率為 ,得 e = = ,則 a2 = b2 + c2 = b2 3+ ( a)2 ,
2 a 2 2
b 2r 1
即a2 = 4b2,所以 = = ,得 AC = 4r ,a AC 2
2
又由勾股定理得 AC 2 - BC 2 = 16r 2 - 4r 2 = 2 3 ,解得 r =1,
故w =1 .
故選:B.
【變式 3-3】將四棱錐 P - ABCD 沿棱展開為平面圖形,如圖所示.若 PA = AE = 2 , FG = 2AD = 2,
AP ^ AE , AP ^ AD , FG∥AD , FAD = 135° ,則在展開圖中, D , I 兩點之間的距離 DI = .
【答案】 7
【解析】如圖 1 所示,在平面展開圖中,連接 AG .
因為 AP ^ AE , AP ^ AD ,且 PA = AE = 2 , AD = 1,
所以 PE = PA2 + AE2 = 2,PD = PA2 + AD2 = 3 .
因為 FG∥AD , FAD = 135° ,所以 AFG = 45°,又 FG = 2 , AF = AE = 2 ,
在VAFG 中,由余弦定理得 AG = 2 + 4 - 2 × 2 × 2 cos 45° = 2 ,
所以 AF 2 + AG 2 = 4 = FG 2 ,所以 FAG = 90°,所以 GAD = 45°.
2
在△AGD中,由余弦定得:DG = 1+ 2 - 2 1 2 =1,
2
所以 AD 2 + DG 2 = 2 = AG 2 ,所以 ADG = 90° .
如圖 2,在還原的四棱錐 P - ABCD 中,因為 AP ^ AB , AP ^ AD , AB AD = A,
所以 AP ^ 底面 ABCD,又CD 底面 ABCD,所以 AP ^ CD ,
又 ADC = 90° ,即CD ^ AD ,且 PA, AD 是平面PAD內兩條相交直線,
所以CD ^ 平面PAD,因為PD 平面PAD,所以CD ^ PD .
所以在平面展開圖中, HDP = 90°,且HD = DG = 1,所以 PH = PD2 + HD2 = 2,
PD
因為 tan PHD = = 3 ,所以 PHD = 60°HD .
又 IH = FG = 2 , PI = PE = 2,所以△PIH 為正三角形, DPI = 90°,
由勾股定理可得DI = 3+ 4 = 7 .
故答案為: 7 .
題型四:最短路徑問題
【典例 4-1】在棱長為 4 的正方體 ABCD - A1B1C1D1中, E , F 分別為線段BB1, BD1 上的動點,點O 為側面
BCC1B1的中心,則VOEF 的周長的最小值為 .
【答案】 2 4 + 2 2
【解析】如圖①,設側面 ABB1A1的中心為M ,根據正方體的結構特征可得 FM = FO ,
則VOEF 周長的最小值即OE + EF + FM 的最小值.
將側面BCC1B1繞著 BB1 旋轉至與平面 B1D1B 在同一平面上,
將平面 A1D1B 繞著BD1旋轉至與平面 B1D1B 在同一平面上,
過點O 作OS ⊥ BC 于點S,則OS = BS = 2 ,其中MB = 2 2 ,
如圖②,則OE + EF + FM OM = MS 2 + OS 2 = (2 + 2 2 )2 + 22 = 2 4 + 2 2 ,
故VOEF 的周長的最小值為 2 4 + 2 2 .
故答案為: 2 4 + 2 2
【典例 4-2】(2024·江西九江·一模)如圖,在正三棱柱 ABC - A1B1C1中, AB = 2AA1 = 2 , N 為 A1C1 的中點,
M 為線段 AA1 上的點.則 MN + MB 的最小值為
【答案】 10
【解析】
將側面 ABB1A1沿 A1A展開,使得側面 ABB1A1與側面 ACC1 A1 在同一平面內,
如圖,連接BN 交 AA1 于M ,則 MN + MB 的最小值為此時的 BN ,
BN = BB 21 + B
2 2 2
1N = 1 + 3 = 10 ,
\ MN + MB 的最小值為 10 .
故答案為: 10 .
【方法技巧】
此類最大路徑問題:大膽展開,把問題變為平面兩點間線段最短問題.
【變式 4-1】如圖,在三棱錐V - ABC 中,VA = VB = VC = 4 , AVB = AVC = BVC = 30°,過點A 作截面
△AEF ,則△AEF 周長的最小值為 .
【答案】4 2
【解析】如圖,
沿著側棱VA 把正三棱錐V - ABC 展開在同一個平面內,原來的點A 被分到兩處 A, A1,
則線段 AA1 的長度即為△AEF 周長的最小值.
在VVAA1中,VA = VA1 = 4 , AVB = AVC = BVC = 30°,
故 AVA1 = 3 30° = 90° ,所以 AA1 = VA
2 + VA2 = 42 + 421 = 4 2 .
故答案為:4 2 .
【變式 4-2】正三棱柱 ABC - A1B1C1的底邊長側棱長都是 2,M 為 AB 的中點,N 為CC1的中點,則在棱柱
表面上,從M 到N 的最短路程是 .
【答案】 4 + 3
【解析】如圖,三棱柱表面由點M 到N 的展開圖有如下情況,
如圖,若MN 過 BB1 時,此時MN = 12 + 32 = 10,
若MN 過 AA1 時,與MN 過 BB 一樣,此時MN = 12 + 321 = 10;
第二種情況,當MN 過 AC 時, NC = 1,CM = 3 , NCM = 90o +30o =120o,
MN = NC 2 + CM 2 - 2NC ×CM ×cos120o = 4 + 3
若MN 過 BC 與MN 過 AC 一樣,此時MN = 4 + 3 ,
由 10 > 4 + 3
所以從M 到N 的最短路程是 4 + 3 .
故答案為: 4 + 3
【變式 4-3】已知在直三棱柱 ABC - A1B1C1中,底面為直角三角形, ACB = 90° , AC = 6 ,
BC = CC1 = 2 ,P 是BC1上一動點,則CP + PA1 的最小值為 .
【答案】5 2
【解析】由題意知, PA1 在幾何體內部,但在面 A1C1B內,
把面 A1C1B沿BC1展開與△CBC1在一個平面上如圖,連接 A1C ,
則 A1C 的長度即為CP + PA1 的最小值,
因為在直三棱柱 ABC - A1B1C1中,CC1 ^ 平面 A1B1C1,
而 A1C1 平面 A1B1C1,則 A1C1 ^ CC1 ,
因為 ACB = 90° ,則 A1C1B1 = 90° ,即 A1C1 ^ B1C1 ,
又CC1 B1C1 = C1,CC1, B1C1 平面BB1C1C ,則 A1C1 ^ 平面BB1C1C ,
而 BC1 平面BB1C1C ,所以 A1C1 ^ BC1 ,即 AC1B = 90°,
因為BC = CC1 = 2 ,易知CC1 ^ BC ,所以 CC1B = 40°
所以 CC1 A1 = 45° + 90° = 135° ,
而 A1C1 = 6 ,CC1 = 2 ,
VCC 2 2 2所以在 1A1中, A1C = A1C1 + CC1 - 2 A1C1 × CC1 cos135° = 50 ,
所以 A1C = 5 2 ,即CP + PA1 的最小值為5 2 .
故答案為:5 2 .
【變式 4-4】如圖,棱長為 1 的正方體 ABCD - A1B1C1D1中, P 為線段 AB1的中點,M ,N 分別為線段 AC1
和棱C1D1上的動點,則 2PM + 2MN 的最小值為 .
【答案】2
【解析】設 E 是 AC 的中點, AC = AB1,CC1 = B1C1, AC1 = AC1,
所以△ACC1 ≌△AB1C1 ,則PM = EM .
對任一點M ,MN 的最小值是M 到直線C1D1的距離,
過M 作MN ^ C1D1,交C1D1于N ,
過M 作MF ^ A1C1,交 A1C1 于F ,連接 FN ,
由于MF //AA1 ,所以MF ^平面 A1B1C1D1, FN ,C1D1 平面 A1B1C1D1,
所以MF ^ FN , MF ^ C1D1 ,
由于MF I MN = M ,MF,MN 平面MFN ,所以C1D1 ^ 平面MFN ,
又FN 平面MFN ,所以C1D1 ^ FN ,
則FN //A1D1,易得FN = C1N .
tan AC D MN AD 11 1 = = = 2C N C D ,MN = 2C1N = 2FN ,1 1 1
MF = MN 2 - FN 2 = FN 2= MN ,
2

所以 2PM + 2MN = 2 PM
2
+ MN ÷÷ = 2 EM + MF ,
è 2
當E, M , F 三點共線,且F 是 A1C1 的中點,M 是 EF 與 AC1的交點,
此時EM + MF 取得最小值為1,所以 2PM + 2MN 的最小值為2 .
故答案為:2
【變式 4-5】(2024·上海虹口·二模)如圖,在直四棱柱 ABCD - A1B1C1D1中,底面 ABCD為菱形,且
BAD = 60o .若 AB = AA1 = 2 ,點M 為棱CC1的中點,點 P 在 A1B 上,則線段PA, PM 的長度和的最小值
為 .
【答案】 9+2 10
【解析】取 D1C1的中點N ,連接MN 、 A1N 、 BM 、D1C,
因為點M 為棱CC1的中點,所以MN //D1C ,又 A1D1 //BC 且 A1D1 = BC ,
所以 A1D1CB 為平行四邊形,所以 A1B//D1C ,
所以 A1B//MN ,即 A1、 B 、M 、N 四點共面,連接 A1M , A1C1 ,
則 A B = 2 2 21 + 2 = 2 2 ,BM = 22 +12 = 5 ,
因為底面 ABCD為菱形,且 BAD = 60o,所以 ADC =120o,
所以 A1C1 = 2
2 + 22 - 2 2 2cos120° = 2 3,
所以 A M = 22 3 +121 = 13 ,
所以 A1B
2 + BM 2 = A1M
2
,即 A1B ^ BM °,所以 A1BM = 90 ,
將△ABA1繞 A1B 翻折,使得平面 ABA1 與平面 A1BMN 共面,連接 AM 交 A1B 于點 P ,
則PA + PM AM ,
又 ABM =135°,
在VABM 中 AM 2 = AB2 + BM 2 - 2AB × BM cos ABM ,
AM 2 2
2
即 = 2 + 5 - 2 2 5 2 - ÷÷ = 9 + 2 10 ,
è 2
所以 AM = 9 + 2 10 ,
即線段PA、PM 的長度和的最小值為 9 + 2 10 .
故答案為: 9 + 2 10
題型五:空間幾何體的表面積
【典例 5-1】(2024·陜西安康·模擬預測)已知正三棱臺 ABC - A1B1C1的上底面積為 3 ,下底面積為 4 3 ,
高為 2,則該三棱臺的表面積為( )
A.5 3 + 3 39 B.3 39 C.5 3 +18 D.18
【答案】A
【解析】由面積公式可得正三棱臺上下底面邊長分別為2和4,
設C1在底面 ABC 內的射影為H ,作HQ ^ BC于Q,
C1H ^ 平面 ABC , BC 平面 ABC ,則有C1H ^ BC ,
又HQ ^ BC,C1H I HQ = H ,C1H , HQ 平面C1HQ,所以 BC ^ 平面C1HQ,
C1Q 平面C1HQ,所以BC ^ C1Q ,
由 BC = 4 ,B1C1 = 2 , BB1 = CC1,則CQ =1,
又 HCQ
π
= ,所以HQ 3= ,則C Q = C H 2 + HQ2 396 1 1 = ,3 3
2 + 4 39
故三棱臺的側面積為 3 = 3 39 ,表面積為5 3 + 3 39 .
2 3
故選:A.
【典例 5-2】(2024·福建南平·模擬預測)已知圓臺O1O2 的母線長為 4,下底面圓的半徑是上底面圓的半徑
的 3 倍,軸截面周長為 16,則該圓臺的表面積為 .
【答案】 26π
【解析】設上底面圓的半徑為 r ,則下底面圓的半徑是3r ,
故軸截面周長為16 = 4 + 4 + 2r + 6r ,解得 r =1,
所以上、下底面圓的面積分別為π,9π,圓臺側面積 S側 = π 1+3 4 =16π,
所以圓臺的表面積為 π + 9π + 16π = 26π.
故答案為: 26π
【方法技巧】
(1)多面體的表面積是各個面的面積之和.
(2)旋轉體的表面積是將其展開后,展開圖的面積與底面面積之和.
(3)組合體的表面積求解時注意對銜接部分的處理.
【變式 5-1】(2024·遼寧大連·一模)陀螺起源于我國,最早出土的石制陀螺是在山西夏縣發現的新石器時
代遺址.如圖所示的是一個陀螺立體結構圖.已知,底面圓的直徑 AB = 12cm ,圓柱體部分的高 BC = 6cm ,
圓錐體部分的高CD = 4cm ,則這個陀螺的表面積(單位: cm 2 )是( )
A. 72+12 13 π B. 84+24 13 π C. 108+12 13 π D. 108 + 24 13 π
【答案】C
【解析】由題意可知:圓錐的母線長為 42 +62 = 2 13,
2
所以這個陀螺的表面積是 π 6 + 2π 6 6+ π 2 13 6 = 108+12 13 π .
故選:C.
【變式 5-2】(2024·河南濮陽·模擬預測)正四棱臺 ABCD - A1B1C1D1中,上底面邊長為 2,下底面邊長為 4,
若側面與底面所成的二面角為 60°,則該正四棱臺的側面積為( )
A.8 B.12 C.24 D.48
【答案】C
【解析】如圖:
取棱的中點,作截面 EFGH ,則 FG、EH 為正四棱臺的斜高.
4 - 2
在等腰梯形 EFGH 中,易知EF = 2,GH = 4, EHG = 60°,所以EH ×cos 60° = =1 EH = 2 .
2
1
所以四棱臺的側面積為: 4 2 + 4 2 = 24 .
2
故選:C
【變式 5-3】(2024·廣東江門·一模)某廣場設置了一些石凳供大家休息,這些石凳是由正方體截去八個相
同的四面體得到的(如圖),則該幾何體共有 個面;若被截正方體的棱長是 60cm,那么該幾何體的表
面積是 cm2.
【答案】 14 10800 + 3600 3
【解析】由題意知,截去的八個四面體是全等的正三棱錐,8 個底面三角形,
再加上 6 個小正方形,所以該幾何體共有 14 個面;
如果被截正方體的棱長是60cm ,那么石凳的表面積是
S 1= 8 30 2 30 2 sin 60° + 6 30 2 30 2 = 10800 + 3600 32 cm
2 .
故答案為:14,10800 + 3600 3 .
題型六:空間幾何體的體積
32
【典例 6-1】(2024·福建龍巖·三模)已知球的體積為 π ,且該球的表面積與底面半徑為 2 的圓錐的側面
3
積相等,則該圓錐的體積為( )
A 4 15. π B 8 15. π C. 4 15π D.8 15π
3 3
【答案】B
4πR3 32
【解析】設球的半徑為 R ,則球體積V = = π,解得R = 2,
3 3
所以球的表面面積 S = 4πR2 =16π,
設圓錐的母線長為 l ,底面圓半徑為 r ,
則 πrl = 16π ,即 2πl = 16π ,解得 l = 8 ,
因此該圓錐的高h = l2 - r2 = 64-4 = 2 15,
V 1 πr 2h 8 15可得圓錐的體積 1 = = π.3 3
故選:B.
【典例 6-2】(2024·山東·模擬預測)陶瓷茶壺是中國人很喜愛的一種茶具,不少陶瓷茶壺兼具實用性與藝
術性,如圖所示的陶瓷茶壺的主體可近似看作一個圓臺型容器,忽略茶壺的壁厚,該圓臺型容器的軸截面
下底為 10cm,上底為 6cm,面積為 80cm 2 ,則該茶壺的容積約為 L(結果精確到 0.1,參考數據: π 3;
1L =1000cm3).
1
【答案】0.5 /
2
【解析】圓臺型容器的軸截面為等腰梯形,設高為h cm 1,則 6 +10 h = 80 ,解得 h = 10 ,
2
V 1= π 32 + 52所以圓臺型容器的容積 + 3 5 10 490 cm3 0.5 L .3
故答案為:0.5
【方法技巧】
求空間幾何體的體積的常用方法
公式法 規則幾何體的體積,直接利用公式
把不規則的幾何體分割成規則的幾何體,或者把不規則的幾何體補成規則
割補法
的幾何體
等體積法 通過選擇合適的底面來求幾何體體積的一種方法,特別是三棱錐的體積
【變式 6-1】如圖“四角反棱臺”,它是由兩個相互平行的正方形經過旋轉 連接而成,且上底面正方形的四
個頂點在下底面的射影點為下底面正方形各邊的中點.若下底面正方形邊長為 4,“四角反棱臺”高為 3,則
該幾何體體積為 .
【答案】40
【解析】依題意,將該“四角反棱臺”還原成長方體,知該幾何體為長方體截取
四個相同大小的四棱錐,如圖.則該幾何體體積為
V = 4 4 3 4 1 1- 2 2 3 = 40 .
3 2
故答案為:40.
【變式 6-2】(2024·新疆·二模)我國古代數學著作《九章算術》中記載了一種稱為“羨除”的幾何體,該幾
何體的一種結構是三個面均為梯形,其他兩面為三角形的五面體.如圖所示,四邊形 ABCD, ABFE ,
CDEF 均為等腰梯形, AB //CD //EF , AB = 6 ,CD = 8 , EF =10 , EF 到平面 ABCD的距離為 5,CD 與
AB 間的距離為 10,則這個羨除的體積V = .
【答案】200
【解析】
連接CE , BE ,
V = V 5 5 5E- ABCD +VC-BEF = VE- ABCD + VD- ABE = VE- ABCD + V3 3 E- ABD
= VE- ABCD + V7 E- ABCD
12V 12 1 1= .
7 E- ABCD
= 6 + 8 10 5 = 200
7 3 2
故答案為:200.
【變式 6-3】(2024·河北·模擬預測)已知正四棱臺的上、下底面棱長分別為 1 和 2,側棱長為 1,則該正四
棱臺的體積為 .
7 2 7
【答案】 / 2
6 6
【解析】由題意作出正四棱臺圖象,如下圖所示:
ABCD - A1B1C1D1為正四棱臺, AB = AA1 =1, A1B1 = 2
連接 AC , A1C1 得 AC = 2 , A1C1 = 2 2,
過A 作 AG ^ A1C1 ,過C 作CH ^ A1C1,
2
所以 AC = GH = 2 , A1G = HC1 = ,2
2
在直角三角形 AA1G

中, AG = AA 21 - A1G
2 = 12 2 2- ÷÷ = ,
è 2 2
2
所以正四棱臺的高 h = ,正四棱臺上、下底面積為1和4,
2
1 2 7 2
所以體積V = 1+ 1 4 + 43 2 = 6
7 2
故答案為: .
6
【變式 6-4】(2024·山東菏澤·二模)已知在棱長為 2 的正方體 ABCD - A1B1C1D1中,挖去一個以上下底面各
邊中點為頂點的四棱柱,再挖去一個以左右兩側面各邊中點為頂點的四棱柱,則原正方體剩下部分的體積
為 .
8
【答案】
3
【解析】如圖:
MN I GG1 = Q ,
可知四棱錐Q - FHH1F1 為正四棱錐,
四邊形 FHH1F1 為邊長為 2 的正方形,棱錐的高為 1,
可知兩個挖去的四棱柱重合部分為兩個正四棱錐的組合體,
四棱柱EFGH - E1F1G1H1的底面 EFGH 是邊長為 2的正方形,
則VEFGH -E F G H = 2 2 2 = 4,1 1 1 1
同理可得VFMF M -HNH N = 2 2 2 = 4,1 1 1 1
V 1 4Q-FHH1F = 1 2 2 = ,1 3 3
16
則挖去部分的體積為V1 = VEFGH -E F G H +V1 1 1 1 FMF1M1-HNH N - 2VQ-FHH F = ,1 1 1 1 3
3 8
可得原正方體剩下部分的體積為V2 = 2 -V1 = .3
8
故答案為: .
3
【變式 6-5】(2024·山東臨沂·一模)球面被平面所截得的一部分叫做球冠,截得的圓叫做球冠的底,垂直
于截面的直徑被截得的一段叫做球冠的高.球被平面截下的一部分叫做球缺,截面叫做球缺的底面,垂直于
截面的直徑被截下的線段長叫做球缺的高,球缺是旋轉體,可以看做是球冠和其底所在的圓面所圍成的幾
何體.如圖 1,一個球面的半徑為 R ,球冠的高是h,球冠的表面積公式是 S = 2πRh,與之對應的球缺的體積
1
公式是V = πh2 3R - h .如圖 2,已知C,D是以 AB 為直徑的圓上的兩點,
3
AOC BOD π= = , S
扇形COD = 6π ,則扇形COD 繞直線 AB 旋轉一周形成的幾何體的表面積為 ,體3
積為 .
【答案】 72π + 36 3π 144π
π π π
【解析】因為 AOC = BOD = ,所以 DOC = π - 2 = ,設圓的半徑為 R ,
3 3 3
1 π
又 S COD = R
2 = 6π
扇形 ,解得 R = 6 (負值舍去),2 3
過點C 作CE ^ AB 交 AB 于點 E ,過點D作DF ^ AB 交 AB 于點F ,
則CE = OC sin
π
= 3 3 ,OE = OC cos
π
= 3,
3 3
所以 AE = R - OE = 3,同理可得DF = 3 3 ,OF = BF = 3,
將扇形COD 繞直線 AB 旋轉一周形成的幾何體為一個半徑 R = 6 的球中上下截去兩個球缺所剩余部分再挖
去兩個圓錐,
其中球缺的高 h = 3,圓錐的高 h1 =3,底面半徑 r = 3 3 ,
2 2
則其中一個球冠的表面積 S1 = 2πRh = 2π 6 3 = 36π,球的表面積 S 2 = 4πR = 4π 6 = 144π ,
圓錐的側面積 S3 = 3 3 6π=18 3π,
所以幾何體的表面積 S = S2 -2S1 + 2S3 =144π -2 36π + 2 18 3π = 72π +36 3π,
1
又其中一個球缺的體積V1 = πh
2 3R 1- h = π 32 3 6 - 3 = 45π ,
3 3
1 2
圓錐的體積V2 = π 3 3 3 27π V 4 = 3 4,球的體積 3 = πR = π 63 = 288π,3 3 3
所以幾何體的體積V = V3 - 2V1 - 2V2 = 288π - 2 45π - 2 27π = 144π .
故答案為:72π + 36 3π ;144π
【變式 6-6】已知正三棱柱 ABC - A1B1C1的棱長均為2,E,F 分別是棱 A1B1, A1C1的中點,則幾何體
EF - CBB1C1的體積為 .
5 3 5
【答案】 / 3
6 6
3
【解析】V 2ABC- A B C = SABC AA1 1 1 1 = 2 2 = 2 3 ,4
A E 1
3 3 3 2 7 3 7 3
1 = A1F = 1 , A1EF - ABC 為三棱臺,VA EF - ABC = 2
2 + 12 + 2 1
3 4 4 4 ÷÷
AA1 = = ,1
è 3 4 6
VEF -CBB C = VABC- A B C -VA EF - ABC = 2 3
7 3 5 3
- = .
1 1 1 1 1 1 6 6
5 3
故答案為: .
6
1.(2024 年天津高考數學真題)一個五面體 ABC - DEF .已知 AD∥ BE∥ CF ,且兩兩之間距離為 1.并
已知 AD = 1,BE = 2,CF = 3 .則該五面體的體積為( )
A 3 B 3 3 1 3 3 3 1. . + C. D. -
6 4 2 2 4 2
【答案】C
【解析】用一個完全相同的五面體HIJ - LMN (頂點與五面體 ABC - DEF 一一對應)與該五面體相嵌,使
得D, N;E, M ; F , L重合,
因為 AD∥ BE∥ CF ,且兩兩之間距離為 1. AD = 1, BE = 2, CF = 3 ,
則形成的新組合體為一個三棱柱,
該三棱柱的直截面(與側棱垂直的截面)為邊長為 1 的等邊三角形,側棱長為1 + 3 = 2 + 2 = 3 + 1 = 4 ,
V 1 1 1 3 3ABC-DEF = V2 ABC-HIJ
= 1 1 4 = .
2 2 2 2
故選:C.
2.(2024 年新課標全國Ⅰ卷數學真題)已知圓柱和圓錐的底面半徑相等,側面積相等,且它們的高均為 3 ,
則圓錐的體積為( )
A. 2 3π B.3 3π C.6 3π D.9 3π
【答案】B
【解析】設圓柱的底面半徑為 r ,則圓錐的母線長為 r2 +3,
而它們的側面積相等,所以2πr 3 = πr 3+ r2 即 2 3 = 3 + r 2 ,
1
故 r = 3,故圓錐的體積為 π 9 3 = 3 3π .
3
故選:B.
3.(2023 年高考全國甲卷數學(文)真題)在三棱錐 P - ABC 中,VABC 是邊長為 2 的等邊三角形,
PA = PB = 2, PC = 6 ,則該棱錐的體積為( )
A.1 B. 3 C.2 D.3
【答案】A
【解析】取 AB 中點 E ,連接PE,CE,如圖,
QV ABC 是邊長為 2 的等邊三角形,PA = PB = 2,
\PE ^ AB,CE ^ AB,又PE,CE 平面PEC , P E I C E = E ,
\ AB ^平面PEC ,
又PE = CE 3= 2 = 3 , PC = 6 ,
2
故PC 2 = PE2 + CE2 ,即 PE ^ CE ,
1 1 1
所以V = VB-PEC +VA-PEC = S△PEC × AB = 3 3 2 =1,3 3 2
故選:A
4.(2023 年高考全國甲卷數學(理)真題)已知四棱錐 P - ABCD 的底面是邊長為 4 的正方形,
PC = PD = 3, PCA = 45°,則△PBC 的面積為( )
A. 2 2 B.3 2 C.4 2 D.6 2
【答案】C
【解析】法一:
連結 AC, BD 交于O ,連結 PO ,則O 為 AC, BD 的中點,如圖,
因為底面 ABCD為正方形, AB = 4,所以 AC = BD = 4 2 ,則DO = CO = 2 2 ,
又 PC = PD = 3, PO = OP ,所以VPDO @VPCO ,則 PDO = PCO ,
又 PC = PD = 3, AC = BD = 4 2 ,所以VPDB @VPCA ,則 PA = PB ,
在VPAC 中, PC = 3, AC = 4 2 , PCA = 45° ,
則由余弦定理可得PA2 = AC 2 + PC 2 - 2AC × PC cos PCA = 32 2+ 9 - 2 4 2 3 =17,
2
故 PA = 17 ,則 PB = 17,
故在△PBC 中, PC = 3, PB = 17 , BC = 4 ,
PC 2cos PCB + BC
2 - PB2 9 +16 -17 1
所以 = = = ,
2PC × BC 2 3 4 3
又 0 < PCB < π ,所以 sin PCB = 1- cos2 PCB 2 2= ,
3
1
所以△PBC 的面積為 S = PC × BC sin 1 2 2 PCB = 3 4 = 4 2 .
2 2 3
法二:
連結 AC, BD 交于O ,連結 PO ,則O 為 AC, BD 的中點,如圖,
因為底面 ABCD為正方形, AB = 4,所以 AC = BD = 4 2 ,
在VPAC 中,PC = 3, PCA = 45°,
則由余弦定理可得PA2 = AC 2 + PC 2 - 2AC × PC cos PCA 32 9 2 4 2 3 2 = + - =17,故 PA = 17 ,
2
2 2 2
cos APC PA + PC - AC 17 + 9 - 32 17所以 = = = - ,則
2PA × PC 2 17 3 17
uuur uuur uuur uuur
PA × PC = PA PC cos APC = 17 17 3 - = -3
è 17 ÷
÷ ,

不妨記PB = m, BPD =q ,
uuur 1 uuur uuur 1 uuur uuur uuur uuur 2 uuur uuur 2因為PO = PA + PC = PB + PD ,所以 PA + PC2 2 = PB + PD ,
uuur 2 uuur 2 uuur uuur uuur 2 uuur 2 uuur uuur
即 PA + PC + 2PA × PC = PB + PD + 2PB × PD ,
2
則17 +9+ 2 -3 = m +9+ 2 3 mcosq ,整理得m2 + 6mcosq -11= 0 ①,
又在△PBD 中,BD2 = PB2 + PD2 - 2PB × PDcos BPD,即32 = m2 +9-6mcosq ,則m2 -6mcosq -23 = 0
②,
兩式相加得2m2 -34 = 0,故 PB = m = 17 ,
故在△PBC 中, PC = 3, PB = 17 , BC = 4 ,
cos PCB PC
2 + BC 2 - PB2 9 +16 -17 1
所以 = = = ,
2PC × BC 2 3 4 3
又 0 < PCB < π ,所以 sin PCB = 1- cos2 2 2 PCB = ,
3
所以△PBC 1的面積為 S = PC × BC sin PCB 1 2 2 = 3 4 = 4 2 .
2 2 3
故選:C.
5.(2023 年高考全國乙卷數學(理)真題)已知圓錐 PO 的底面半徑為 3 ,O 為底面圓心,PA,PB 為圓
錐的母線, AOB = 120° 9 3,若VPAB 的面積等于 ,則該圓錐的體積為( )
4
A.p B. 6p C.3p D.3 6p
【答案】B
【解析】在VAOB中, AOB =120o ,而OA = OB = 3 ,取 中點C ,連接OC, PC ,有
OC ^ AB, PC ^ AB,如圖,
ABO 30o OC 3∠ = , = , AB = 2BC = 3,由VPAB 9 3 1 3 PC 9 3的面積為 ,得 = ,
2 4 2 4
解得 PC 3 3= 3 3 3,于是PO = PC 2 - OC 2 = ( )2 - ( )2 = 6 ,
2 2 2
1 2 1 2
所以圓錐的體積V = π OA PO = π ( 3) 6 = 6π .
3 3
故選:B
1.下列命題是否正確?若正確,請說明理由;若錯誤,請舉出反例.
(1)有兩個面平行,其他各個面都是平行四邊形的多面體是棱柱;
(2)有兩個面平行且相似,其他各個面都是梯形的多面體是棱臺.
【解析】(1)錯誤,還必須滿足滿足相鄰平行四邊形的公共邊平行,反例如圖①.
(2)錯誤,還必須滿足側棱的延長線交于一點,反例如圖②.
2.如圖,八面體的每一個面都是正三角形,并且 4 個頂點 A,B,C,D 在同一個平面內,如果四邊形
ABCD 是邊長為 30cm 的正方形,那么這個八面體的表面積是多少?
【解析】由題意,每個面都是邊長為 30cm 的正三角形,
\S表 = 8
1
30 30 sin 60° =1800 3 cm22
即這個八面體的表面積是1800 3cm2 .
3.如圖,一個三棱柱形容器中盛有水,且側棱 AA1=8,若側面 AA1B1B 水平放置時,液面恰好過 AC,
BC,A1C1,B1C1的中點,當底面 ABC 水平放置時,液面高為多少?
1 3
【解析】設三棱錐的體積為V ,按側面 ABB1A1水平放置時液面以上部分的體積為 V ,故水的體積為 V ,4 4
3
設按底面 ABC
V
放置時液面的高為h,則 h 4 3= = ,故 h = 6 .
8 V 4
4.如圖,圓錐 PO 的底面直徑和高均是 a,過 PO 的中點O 作平行于底面的截面,以該截面為底面挖去一
個圓柱,
(1)求圓柱的表面積;
(2)求圓錐挖去圓柱剩下幾何體的體積.
【解析】(1)設圓錐底面半徑為 r,圓柱底面半徑為 r ,
因為過 PO 的中點O 作平行于底面的截面,以該截面為底面挖去一個圓柱,
2
可得 r
a r a a= , = a 5,且圓柱母線長 l = ,圓錐母線長
2 4 2 l = a
2 + 2 ÷
= a ,
è 2
2
所以圓柱的表面積為: S = 2p r 2 a a a 3表 + 2p r l = 2p ×

÷ + 2p × × = p a
2
è 4 4 2 8
1 2 2
(2)剩下幾何體的體積V = p r2 ×OP -p r2 ×OO 1= p a× ×a -p a× a 5 ÷ ÷ × = p a
3.
3 3 è 2 è 4 2 96
5.如圖是一個獎杯的三視圖,試根據獎杯的三視圖計算它的表面積和體積(可用計算工具,尺寸如圖,
單位:cm,π 取 3.14,結果取整數)
【解析】由該獎杯的三視圖可知,獎杯的上部是直徑為 4cm 的球;中部是一個四棱柱,其中上、下底面都
是邊長分別為 8m、4cm 的矩形,四個側面中的兩個側面是邊長分別為 20cm、8cm 的矩形,另兩個側面是
邊長分別為 20cm、4cm 的矩形;下部是一個四棱臺,其中上底面是邊長分別為 10cm、8cm 的矩形,下底
面是邊長分別為 20m、16cm 的矩形,四棱臺的高為 2cm
三視圖復原的幾何體下部是底座是四棱臺,中部是棱柱,上部是球,
這個獎杯的體積:
S上 = 8 10 = 80cm
2
, S下 = 16 20 = 320cm
2
V 1 h S 1 1120臺 = 上 + S上 S 33 下 + S下 = 23 80 + 80 320 + 320 = cm3
V 4= p r 3 4= p 23 = 32p cm3球 3 3 3
V 3柱 = abh = 4 8 20 = 640cm
V V 1120 + 32p= 3臺 + V球 + V柱 = 640 + 1047cm3 ;
16 - 8
2
20 -10
2
這個獎杯的表面積:(其中獎杯底座的側面上的斜高等于 ÷ + 2
2 = 2 5cm 和 ÷ + 2
2 = 29cm) .
è 2 è 2
S = S上 + S側 + S下 + S柱側 + S球
= 16 20 + 16 + 8 29 + 10 + 20 2 5 + 8 10 + 2 8 + 4 20 + 4p 22 = 880 + 60 5 + 24 29 + 16p 1193cm 2
因此它的表面積和體積分別約為1193cm2 ,1047cm3 .
易錯點:對斜二測畫法的掌握不牢
易錯分析:在用斜二測畫法畫直觀圖時,角度、距離發生改變,故解此類問題要先畫出圖形,再根據
圖形求解.
【易錯題 1】如圖,矩形O A B C 是水平放置的一個平面圖形由斜二測畫法得到的直觀圖,其中O A = 3 ,
O C = 1,則原圖形周長是 .
【答案】12
【解析】如圖所示,
O C
在直觀圖中,設O y 與 B C 交于點P ,則O P = = 2 ,C P = O C = 1, P B = B C - C P = 2cos 45 ,°
2
在原圖形中,CP = 1,OP = 2O P = 2 2 ,OC = OP2 + CP2 = 2 2 +12 = 3,OA = O A = 3,
所以原圖形的周長是2 OA+OC = 2 3+3 =12.
故答案為:12.
【易錯題 2】若水平放置的四邊形 AOBC 按“斜二測畫法”得到如圖所示的直觀圖,四邊形O A C B 為等腰
梯形, A C ∥O B , A C = 4,O B = 8 ,則原四邊形 AOBC 的面積為 .
【答案】 24 2
【解析】在直觀圖中,四邊形 A C B O 為等腰梯形, A O B = 45° ,而 A C = 4,O B = 8,
則O A = 2 2 ,由斜二測畫法得原四邊形 AOBC 是直角梯形,
AC // OB , AOB = 90°, OA = 4 2 , OB = 2 AC = 8 ,如圖.
AC + OB 4 + 8
所以四邊形 AOBC 的面積為 OA = 4 2 = 24 2 .
2 2
故答案為: 24 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泾川县| 吉木乃县| 离岛区| 英山县| 高碑店市| 鄂州市| 铜梁县| 多伦县| 山西省| 土默特右旗| 五莲县| 平谷区| 稻城县| 武义县| 元氏县| 格尔木市| 尚义县| 吉水县| 达尔| 成安县| 厦门市| 新田县| 古田县| 象山县| 开平市| 内乡县| 北安市| 乌鲁木齐市| 五家渠市| 香格里拉县| 云阳县| 三门县| 静海县| 合江县| 化德县| 霍林郭勒市| 惠东县| 从江县| 荣昌县| 巫山县| 惠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