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4張PPT)第1節(jié) 長度和時間的測量第1課時 長度的單位及測量第一章 機械運動一、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40分)1. (營口中考)初中物理課本的長度大約是26( C )A. m B. dm C. cm D. mm2. (陜西中考)在體育活動中,同學們經(jīng)常使用到下列球類器材,其中直徑最接近4cm的是( A )A. 乒乓球 B. 實心球 C. 排球 D. 籃球C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3. 下列單位換算正確的是( D )A. 3.75m=3.75m×100=375cmB. 3.75m=3.75m×100cm=375cmC. 3.75m=3.75×cm=0.0375cmD. 3.75m=3.75×100cm=375cmD4. 下列各物體中最接近6×104μm的是( B )A. 一張課桌的長度B. 一把小刀的長度C. 一個文具盒的長度D. 一根頭發(fā)的直徑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5. (運城夏縣期末)如圖所示,變色龍在指甲蓋上靜止,根據(jù)圖片信息估測變色龍的體長約為( C )A. 1mmB. 5mmC. 1.5cmD. 5cmC第5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6. (平頂山郟縣期末)關于刻度尺的使用,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C )A. 為了測量操場的寬度,應該選擇量程較大的卷尺B. 零刻度線對準被測物一端,刻度線應緊貼被測物,不能歪斜C. 讀數(shù)時,視線要正對尺面,估讀到分度值的前一位D. 記錄時,不但要記錄數(shù)值,還必須注明單位C7. (秦皇島模擬)如圖所示,鉛筆長度測量結果記錄正確的是( C )A. 12.0cmB. 12.2cmC. 12.02cmD. 12.20cm第7題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8. 一個物體的長度是180.0mm,若用cm作單位,應該是( C )A. 18cmB. 18.0cmC. 18.00cmD. 180cm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9. 小天同學用一把刻度尺4次測量物理課本的寬度,下列記錄數(shù)據(jù)中錯誤的是( D )A. 18.77cmB. 18.76cmC. 18.74cmD. 18.85cm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0. 小王身高1.7m,為了準確測量兩手伸開的臂展長度,應選用的刻度尺是( A )A. 量程0~2m,分度值1cmB. 量程0~1m,分度值1cmC. 量程0~15m,分度值1mmD. 量程0~15m,分度值1dm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二、填空題(每空2分,共48分)11. 測量長度的基本工具是 。在國際單位制中,長度的基本單位為 。12. 完成下面的單位換算,包括運算過程和運算結果。(1) 75μm= = m。(2) 15cm= = μm。(3) 240dm= = km。(4) 0.36mm= = nm。刻度尺 米(m) 75×10-6m 7.5×10-5 15×104 μm 1.5×105 240×10-4 km 2.4×10-2 0.36×106nm 3.6×105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3. 給下列數(shù)據(jù)填上合適的單位。(1) 某同學身高是1.65 。(2) 課桌的高度是80.0 。(3) 課本的厚度是7.6 。(4) 一張A4紙的厚度約是90 。m cm mm μm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4. 如圖所示為“利用刻度尺測量A、B兩物體的長度”的操作。(1) 測量方法不正確的是 (填“A”或“B”)。(2) 刻度尺的量程是 cm,分度值是 mm,A物體的長度是 mm。第14題B 0~10.00 1 36.5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5. ★使用刻度尺測量物體長度,如圖所示,甲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使用 刻度尺測量更精確,被測物體長度為 cm。第15題16. ★某同學測得某物體的長度為20.38cm,他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為 ,其中準確值為 ,估計值為 。1cm 乙 3.15 1mm 20.3cm 0.08cm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三、實驗探究題(12分)17. 如圖所示為實驗課中三名同學測量長度時的操作情形或結果。請寫出每幅圖中存在的問題。用刻度尺測量木塊的長度 視線與刻度線的位置A B該木塊的長度為2.0cmA. 。B. 。C. 。刻度尺有刻度的邊與被測邊不平行 視線沒正對刻度線 沒有估讀 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第1節(jié) 長度和時間的測量第2課時 時間的測量 誤差第一章 機械運動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27分)1. 在國際單位制中,時間的基本單位是( D )A. m B. h C. min D. s2. (惠州一模)奧運會上,中國健兒勇奪金牌,讓國旗在國歌聲中一次次升起。我國國歌演奏時間約為( C )A. 500ms B. 5s C. 50s D. 5minDC1234567891011121314153. 下列器材,不是用來測量時間的是( C )A. 沙漏B. 日晷C. 游標卡尺D. 原子鐘C4. (棗莊中考)下列有關誤差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D )A. 多次測量取平均值可以消除誤差B. 誤差是不遵守儀器的使用規(guī)則產(chǎn)生的C. 只要認真測量,就可以避免誤差D. 選用精密儀器測量可以減小誤差D1234567891011121314155. 在測圓球直徑時,有下列幾種方式,其中操作正確的是( D )A B C DD1234567891011121314156. (蚌埠一模)小明用一把刻度尺對某物體的長度進行了多次測量,記錄的數(shù)據(jù)如下:36.3cm,36.4cm,38.3cm,36.3cm,此物體長度應記作( A )A. 36.3cmB. 36.33cmC. 36.4cmD. 36.8cmA1234567891011121314157. (武漢期中)如圖所示,在一根細繩的一端系一個小鐵塊就做成了一個擺。若要做出擺動一個來回所用的時間(即周期)為1s的擺,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C )A. 調(diào)整小鐵塊的大小B. 調(diào)整擺的細繩擺動的角度C. 調(diào)整擺的細繩的長度D. 調(diào)整擺的細繩的粗細C第7題1234567891011121314158. 用一個周長為1m的滾輪測跑道的長度,若某同學推著滾輪跑完全程時,滾輪正好轉(zhuǎn)了250.25圈,則跑道長為( C )A. 250.4m B. 250.25cmC. 250.25m D. 250.25dm9. 中學生小明從學校步行回家,隨身攜帶的手表記錄共走了5000步,則下列最接近小明從學校步行到家的距離的是( B )A. 5000m B. 2500mCBC. 500m D. 250m123456789101112131415二、填空題(每空4分,共64分)10. 完成下面的單位換算,包括運算過程和運算結果。(1) 90s= = min。(2) 0.4h= = s。11. 給下面的數(shù)據(jù)填上合適的單位。(1) 小明100m賽跑的成績是14.5 。(2) 下課鈴聲持續(xù)的時間約為0.15 。90×min 1.5 0.4×3600s 1440 s min 12345678910111213141512. 如圖所示方法測出圓形紙片的直徑是 cm。第12題2.50 13. (黃山期末)如圖甲所示,秒表的讀數(shù)是 s;如圖乙所示,在鉛筆上整齊排繞20匝漆包線,則漆包線的直徑為 mm(保留一位小數(shù))。 第13題187.5 1.8 12345678910111213141514. 甲、乙、丙、丁、戊五名同學測同一支鋼筆的長度,測得的結果分別是12.82cm、12.83cm、12.8cm、14.82cm、12.80cm。(1) 各名同學測量結果都有一定的差異,是因為測量時存在 ,這個是 (填“可以”或“不可以”)消除的。(2) 其中明顯出現(xiàn)錯誤操作的是 同學,這個是 (填“可以”或“不可以”)避免的。(3) 若其他四名同學在測量時都沒有出現(xiàn)錯誤,則結果不同的原因是刻度尺的 不同。(4) 如果正確測量的四名同學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都是1mm,那么 同學的測量結果是錯誤的,其原因是 。誤差不可以 丁 可以 分度值 丙 沒有估計值 123456789101112131415三、實驗探究題(9分)15. ★某同學想要測量物理課本內(nèi)頁中每張紙的厚度,他設計的測量方案如下:① 將從封面開始的10頁紙合攏。② 用刻度尺量出這疊紙的厚度L。③ 算出每張紙的厚度d=。該同學設計的方案中存在三處錯誤,請你指出:(1) 。(2) 。(3) 。從封面開始,封面過厚,不均勻 10頁紙?zhí)倭耍瑴y量誤差太大 10頁紙是5張紙,d= 123456789101112131415(共11張PPT)第一章小測第一章 機械運動一、選擇題(每小題8分,共40分)1. 在生活、生產(chǎn)和科學研究中,經(jīng)常要比較距離遠近、時間長短、溫度高低……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A. 圖中線段AB一定比線段CD短B. 僅憑感覺去判斷,不一定正確,更談不上準確C. 在測量AB或CD長度時,都必須首先規(guī)定它的單位D. 人們發(fā)明了許多儀器和工具,幫助我們進行準確測量A第1題1234567892. 《孔子家語》記“布手知尺”,指的是成年男子拇指指端和食指指端之間的距離為一尺,則一尺約為( B )A. 2cmB. 0.2mC. 0.2dmD. 20mmB1234567893. 如圖所示是幾種長度的測量方法,其中錯誤的是( C )A. 圖甲,直接測量硬幣的直徑B. 圖乙,測量出n圈細銅絲總寬度,除以圈數(shù)得到細銅絲的直徑C. 圖丙,直接測量小木塊的長度D. 圖丁,測量出除封面外的書頁總厚度,除以張數(shù)得到一張紙厚度C第3題1234567894.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A. 選用更精密的測量儀器,可以消除實驗誤差B. 不遵守測量儀器的使用規(guī)則,會造成實驗的誤差C. 14nm=1.4×10-5mmD. 從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公式可知,速度決定于路程和時間C1234567895. ★(無錫中考)如圖所示,天舟六號貨運飛船距離天和核心艙19m,正以相對核心艙0.2m/s的速度向核心艙勻速直線運行。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D )A. 9.5s后天舟六號到達天和核心艙B. 以天和核心艙為參照物,天舟六號是靜止的C. 以天舟六號為參照物,天和核心艙是靜止的D. 以天舟六號為參照物,天和核心艙是運動的\D第5題123456789二、填空題(每空5分,共30分)6. 圖甲按照正確視線測出該物體的長度是 cm;圖乙中秒表的讀數(shù)是 s。7. 小剛同學測橡皮的寬度,記錄5次測量結果,分別是① 2.51cm,②2.51 cm,③ 2.41cm,④ 25.2mm,⑤ 2.53cm。小剛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為,根據(jù)以上記錄,被測橡皮的寬度是 cm。3.15 335 1mm 2.52 第6題1234567898. 頻閃拍攝是研究物體運動的方式之一。某科創(chuàng)小組用頻閃拍攝的方法來“測量小車運動的平均速度”。如圖所示,他們用相機每隔0.5s曝光一次,拍攝了小車沿斜面下滑的頻閃照片。請根據(jù)照片信息回答下列問題:第8題(1) 小車在AC段的平均速度是 cm/s。(2) 根據(jù)照片信息可判斷小車做 (填“勻速”或“變速”)直線運動。40.0 變速 123456789三、計算題(30分)9. ★國慶節(jié)假期,小明選擇乘坐高鐵去上海,他查詢到G7003次列車的信息如表所示。G7003次列車時刻表 站 序 站 名 到達時間 發(fā)車時間 停車時長1 南 京 — 08:00 —2 常 州 08:39 08:41 2min3 無 錫 08:55 08:57 2min4 蘇 州 09:12 09:14 2min5 上 海 09:40 — —123456789(1) 本次列車從常州到蘇州運行的時間為多少分鐘?解:(1) 本次列車從常州到蘇州運行的時間t1=09:12-08:41=31min(2) 南京到上海全程約為300km,列車駛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解:(2) 本次列車從南京到上海運行的時間t=9:40-08:00=1h40min;列車駛完全程的平均速度v===180km/h123456789(3) 已知列車的長度為400m,若列車以144km/h的速度勻速駛過長為2km的大橋,則列車完全通過該大橋所用的時間是多少秒?坐在列車上的小明完全通過該大橋所用的時間是多少秒?解:(3) 從列車頭上橋到列車尾下橋,列車行駛的路程s'=2km+400m=2400m,列車的速度v'=144km/h=40m/s,列車完全通過大橋所用的時間t'===60s;小明的速度等于列車的速度為40m/s,坐在列車上的小明完全通過該大橋所用的時間t″===50s123456789(共11張PPT)小專題(一) 速度的圖像問題與計算第一章 機械運動一、選擇題(每小題8分,共40分)1. (德州中考)如圖是甲、乙兩車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駛的s-t圖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A. 甲、乙兩車都做勻速直線運動,且v甲>v乙B. 由圖像得,甲、乙兩車速度之比為4∶9C. 若它們相對于地面均向東行駛,以甲車為參照物,乙車向東行駛D. 甲車2h行駛的路程,乙車需行駛3hA12345678910第1題2. (自貢中考)某物體從地面上某一點出發(fā)沿直線運動,其s-t圖像如圖所示,對物體的運動情況進行分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 )A. 物體在6s內(nèi)運動的路程為15mB. 物體在前2s內(nèi)和最后2s內(nèi)的速度相等C. 物體在2~4s內(nèi)處于靜止狀態(tài)D. 物體在6s內(nèi)的平均速度為2.5m/sB第2題123456789103. (大慶中考)甲、乙兩輛汽車在同一條平直公路上同地同時出發(fā),并排同向行駛,路程—時間圖像如圖所示。在兩輛汽車運動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A. 0~t1時間內(nèi)乙車做減速運動B. 0~t1時間內(nèi)甲車做減速運動C. 0~t1時間內(nèi)甲車的平均速度大于乙車的平均速度D. 0~t1時間內(nèi)甲車始終在乙車前方A第3題123456789104. ★沿同一條直線向東運動的物體A、B,其運動相對于同一參考點O的距離s隨時間t變化的圖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C )A. t=0時刻,A在O點,B在距離O點5m處B. 從t=3s開始,vA>vB,t=5s時A、B相遇C. 5s內(nèi),A、B平均速度相等D. t=3s時,A、B相距8mC第4題123456789105. ★甲、乙兩輛車從同一地點向東出發(fā),沿水平地面做直線運動,它們運動的v-t圖像如圖所示,由圖像可知,下列關于0~30s過程中說法正確的是( C )A. 甲車比乙車早10s出發(fā)B. 10~20s的過程中,乙車處于靜止狀態(tài)C. 10~20s的過程中,乙車相對于甲車向東運動D. 兩輛車在10~20s內(nèi)都做勻速直線運動,且v甲>v乙C第5題12345678910二、填空題(每空3分,共36分)6. 如圖所示是一輛汽車在10s內(nèi)的v-t圖像,由圖像可知,在0~4s時間段內(nèi),汽車的速度是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的。汽車勻速運動的時間是 s,此時的速度為 m/s,勻速前進了 m。第6題增大 2 30 60 123456789107. 如圖是小明勻速跑步的過程中,某物理量與時間的關系圖像。其中縱坐標對應的物理量是 (填“速度”或“路程”);圖中涂色部分的面積大小表示 。第7題速度 路程 8. 甲、乙、丙、丁四位同學測量了各自做勻速直線運動的路程和時間后,在坐標紙上描出圖中對應的a、b、c、d四個點,則 同學的速度最大,其中速度相同的是 同學和 同學。第8題甲 乙 丁 123456789109. ★★小明利用手機中的軟件記錄一段時間內(nèi)跑步的“配速”(配速定義:通過每千米路程所需要的時間)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則在t1、t2和t3三個時刻中,他跑步最慢的時刻是 ,你判斷的理由是 ;配速為5min/km,折算成速度為 km/h。第9題t1 通過相同的路程,t1時刻所需的時間最長 12 12345678910三、計算題(24分)10. ★喜歡晨練的小剛,從家中跑步到公園后,又沿原路走回家中,路程與時間的圖像如圖所示,則:(1) 小剛家到公園的路程是多少?解:(1) 小剛從家中跑步到公園后,又沿原路走回家中,由圖可知,小剛家到公園的路程s1=1800m第10題12345678910(2) 小剛步行的速度是多少?解:(2) OA段的路程s1=1800m,OA段所用的時間t1=5min=300s,OA段的速度v1===6m/s;AB段所用的時間t2=25min-5min=20min=1200s,AB段的路程s2=s-s1=3600m-1800m=1800m,AB段的速度v2===1.5m/s;因為v1>v2,所以跑步為圖中OA段,步行為圖中AB段,步行的速度為1.5m/s(3) 小剛往返的平均速度是多少?解:(3) 由圖可知,全程的路程為3600m,全程所用的時間為25min=1500s,小剛往返的平均速度v===2.4m/s12345678910第10題(共13張PPT)第4節(jié) 速度的測量第一章 機械運動一、選擇題(每小題5分,共20分)1. 做“測量平均速度”實驗時,必需的兩種測量工具是( D )A. 斜面和小車B. 斜面和刻度尺C. 小車和秒表D. 刻度尺和秒表D1234567892. 如圖所示,一只天鵝在空中直線飛行,現(xiàn)取天鵝連續(xù)飛行的三段路程,并記錄下這三段路程的運動時間,則由速度公式可得天鵝在第三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為( C )A. 10m/s B. 15m/sC. 20m/s D. 7.5m/s第2題C1234567893. 一輛汽車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駛時,前3個10s內(nèi)通過的路程分別為200m、250m、300m,那么這輛車第2個10s和前20s的平均速度分別為( B )A. 20m/s、25m/sB. 25m/s、22.5m/sC. 25m/s、20m/sD. 22.5m/s、20m/sB1234567894. ★某物體做變速直線運動,已知它在前一半路程的速度是4m/s,后一半路程的速度是6m/s,則它在整個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B )A. 4m/sB. 4.8m/sC. 5m/sD. 6m/sB123456789二、填空題(每空4分,共24分)5. 如圖所示為一小球從A點沿直線運動到F點的頻閃照片,若頻閃照相機每隔0.2s閃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從A點到F點做的是 (填“勻速直線”或“變速直線”)運動。小球從B點到F點運動的路程是 . cm,平均速度是 m/s。第5題變速直線12.00 0.15 1234567896. 小華同學每天步行上學,他很想知道從家到學校的距離,因此他進行了如下探究。(1) 小華在學校跑道上以上學步行速度步行100m,測得用時80s,則他步行速度為 m/s。(2) 小華步行上學需20min,則從他家到學校的距離是 m。為了保證測量結果比較準確,除計時準確外,還必須控制步行 不變。1.25 1500 速度 123456789三、實驗探究題(20分)7. 物理實驗小組的同學在學習“測量平均速度”時,想測量從斜面上滑下的物體在不同階段的平均速度,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讓小車從帶有刻度的斜面頂端由靜止滑下,圖中的方框是小車到達A、B、C三個位置時電子表顯示的時間(里面的數(shù)字分別表示“小時:分鐘:秒”)。第7題123456789(1) 該實驗的實驗原理是 。(2) 實驗中為了方便計時,應使斜面的坡度較 (填“大”或“小”)。(3) 小車在AC段運動的平均速度vAC是 m/s。(4) 在測量小車從A點到達B點的平均速度時,在測量小車到達B點的時間時,如果讓小車過了A點才開始計時,那么測得的平均速度會偏(填“大”或“小”)。v= 小 0.15 大 123456789四、計算題(共36分)8. ★(16分)(丹東寬甸期末)十一假期,小明一家駕車出門旅游,在上高速后,發(fā)現(xiàn)前方有區(qū)間限速牌如圖所示,爸爸駕車以85km/h的速度行駛了0.2h,然后以70km/h的速度行駛到區(qū)間測速終點。(1) 汽車以85km/h的速度行駛的路程是多少?解:(1) 由v=可知,汽車以85km/h的速度行駛的路程s1=v1t1=85km/h×0.2h=17km第8題123456789(2) 通過計算說明,在該區(qū)間測速路段該車的平均速度有沒有超速。解:(2) 由標志牌知,區(qū)間距離為38km,則汽車以70km/h的速度行駛的路程s2=s-s1=38km-17km=21km,以70km/h的速度行駛的時間t2===0.3h,汽車在該區(qū)間測速路段行駛的總時間t=t1+t2=0.2h+0.3h=0.5h,則汽車在該區(qū)間測速路段的平均速度v===76km/h,由圖可知,限定速度為80km/h,所以,該車的平均速度沒有超速123456789第8題9. ★(20分)根據(jù)規(guī)定,汽車出廠前要進行各項安全測試。某次行車穩(wěn)定性測試中,汽車在公路上沿直線行駛。已知汽車在前10s行駛了80m,然后又以20m/s的速度行駛了50s。求:(1) 0~10s內(nèi)汽車的平均速度。解:(1) 0~10s內(nèi)汽車的平均速度v1===8m/s(2) 汽車以20m/s的速度行駛50s通過的路程。解:(2) 由v=可知,汽車以20m/s的速度行駛50s通過的路程s2=v2t2=20m/s×50s=1000m123456789(3) 汽車行駛全程的平均速度。解:(3) 汽車全程的總路程s=s1+s2=80m+1000m=1080m,所用的總時間t=t1+t2=10s+50s=60s,汽車行駛全程的平均速度v===18m/s123456789(共26張PPT)第3節(jié) 運動的快慢第1課時 速 度第一章 機械運動一、選擇題(每小題5分,共35分)1. 物理學中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是( C )A. 比較時間的長短B. 比較路程的大小C. 相同時間比較路程D. 相同路程比較時間C123456789101112131415162. 關于速度,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 )A. 速度越大表示物體運動的路程越長B. 速度越大表示物體運動得越快C. 速度越大表示物體運動的時間越短D. 以上說法都正確B3. (莆田模擬)下列成語中含有“速度概念”的是( A )A. 一日千里B. 一瀉千里C. 咫尺千里D. 不遠千里A123456789101112131415164. 汽車以54km/h的速度在沿海公路上行駛;羚羊以20m/s的速度在草原上奔跑;長跑運動員在15min內(nèi)跑完5000m。三者速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是( B )A. 汽車、羚羊、運動員B. 羚羊、汽車、運動員C. 運動員、汽車、羚羊D. 汽車、運動員、羚羊B123456789101112131415165. (南通中考)小紅坐在勻速行駛的小汽車內(nèi),發(fā)現(xiàn)前方路旁停著一輛普通大客車,觀測到自己經(jīng)過大客車的時間約為1s,則小汽車的速度最接近( B )A. 10km/h B. 40km/hC. 70km/h D. 100km/h6. 某同學正常步行40m需40s的時間。現(xiàn)在這名同學用6min 30s的時間沿操場跑道走完一圈,那么跑道的周長最接近( A )A. 400m B. 300mBAC. 200m D. 150m123456789101112131415167. 兩輛汽車行駛的路程之比為3∶2,所用的時間之比為2∶3,則兩車的速度之比為( D )A. 1∶1B. 3∶2C. 2∶3D. 9∶4D12345678910111213141516二、填空題(每空2分,共32分)8. (益陽中考)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比較相同時間內(nèi)物體經(jīng)過的路程;另一種方法是 。若甲物體在5s內(nèi)通過的路程是60m,乙物體在7s內(nèi)通過的路程為80m,則運動較快的是 物體。9. 在國際單位制中,速度的基本單位是 ,讀作 。烏龜?shù)呐佬兴俣仁?.2m/min,表示的物理意義是 。相同路程比較所用的時間 甲 m/s 米每秒 烏龜每分鐘爬行1.2米1234567891011121314151610. 完成下列單位換算:(1) 20m/s= km/h。(2) 54km/h= m/s。(3) 0.18m/s= cm/min。(4) 72km/h= m/min。11. 某飛機在15min內(nèi)飛行了360km,它的飛行速度是 km/h,合m/s。72 15 1080 1200 1440 400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2. (邵陽中考)小花在學習光學知識的時候知道了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為3×108m/s,通過查資料又知道了太陽到地球的距離大約是1.5×1011m,聰明的小花算出了從太陽發(fā)出的光大約需要經(jīng) s才能傳播到地球上來。13. 通村公路的建設極大地方便了群眾的出行,在沒有斑馬線的通村公路上,當人們橫過公路時,要做到“一停、二看、三通過”。人急行的速度大約是2m/s,人急行穿過6m寬的馬路需要的時間大約是 s;如果汽車的行駛速度是10m/s,那么人至少要在距行駛過來的汽車 m處開始穿越馬路。500 3 30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4. 甲、乙兩名同學在操場跑步,甲同學跑過的路程是乙同學跑過路程的3倍,而乙同學跑步所用時間是甲同學的,則兩名同學跑步的速度之比為 ,如果兩名同學以各自的速度跑相同的路程,那么所需時間之比為 。3∶4 4∶3 12345678910111213141516三、計算題(共33分)15. ★(16分)(中山期末)某次戶外運動中,小明跑了5km,隨身攜帶的運動軟件記錄了跑每個1km的時間,如圖所示,圖中“每km配速”是指“每跑1km距離所用的時間”。由圖可知,第幾個1km內(nèi)小明跑得最快?第15題解:跑得最快的1km花的時間最少,由圖可知,第3個1km內(nèi)小明跑得最快1234567891011121314151616. ★(17分)小紅一家周末到鄭州市游玩,汽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了一段時間,她看到了如圖甲所示的標志牌。請你根據(jù)標志牌信息回答下列問題:(1) 如果這輛汽車不違反交通法規(guī)行駛,那么從標志牌處開到鄭州最少需要多少時間?解:(1) 0.6h第16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2) 汽車若以如圖乙所示的速度行駛30min,則通過的路程是多少?第16題解:(2) 40km12345678910111213141516第3節(jié) 運動的快慢第2課時 直線運動第一章 機械運動一、選擇題(每小題5分,共35分)1. 下列物體可能做勻速直線運動的是( A )A. 站在自動扶梯上上樓的人B. 轉(zhuǎn)彎的汽車C. 正在起飛的飛機D. 躍出水面的海豚A1234567891011122. 關于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公式v=,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D )A. 速度v越大,通過的路程s越長B. 速度v越大,所用的時間t越少C. 速度v與路程s成正比,與時間t成反比D. 速度v與路程s、時間t的大小無關D3. 關于平均速度,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 )A. 反映物體位置變化的物理量B. 只能大體上反映物體運動的快慢C. 能精確地反映物體運動的快慢D. 反映了某段時間內(nèi)速度的變化B1234567891011124. 判斷一個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的依據(jù)是( D )A. 只需物體運動的快慢不變B. 1s內(nèi)運動5m,2s內(nèi)運動10m,3s內(nèi)運動15mC. 每隔1s沿直線運動的路程相等D. 任何相等時間內(nèi),沿直線運動且路程都相等D1234567891011125. 運動員百米賽跑時,起跑的速度是6m/s,中途的速度是9m/s,最后沖刺的速度是10m/s,如果他的成績是12.5s,那么他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C )A. 9.67m/sB. 12m/sC. 8m/sD. 9m/sC1234567891011126. 如圖所示記錄了甲、乙兩車同時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駛時,在相同的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下列分析中正確的是( D )A. 甲、乙兩車都做勻速直線運動B. 甲車做加速直線運動,乙車做勻速直線運動C. 20~30s內(nèi),乙車的平均速度大D. 在0~40s內(nèi),兩車的平均速度相等D第6題1234567891011127. ★小明和小華在操場上沿直線跑步,他們通過的路程和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A. 0~2s,小明跑得更快B. 0~2s,小明相對于小華是靜止的C. 8s內(nèi),小明的速度是5m/sD. 小華做勻速直線運動C第7題123456789101112二、填空題(每空4分,共40分)8. 一個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在1min內(nèi)通過的路程是120m,則它的速度為 m/s,它在第5min末的速度是 km/h。9. 圖像法是一種整理分析數(shù)據(jù)的有效方法。如圖是描繪兩個物體運動的s-t圖像。由圖像可知,甲物體前4s內(nèi)運動的路程是 m;乙物體前4s內(nèi)運動的路程是 m。2 7.2 0 40 第9題12345678910111210. ★★如圖所示為甲、乙兩個物體速度v與時間t的關系圖像。觀察圖像回答下列問題。第10題(1) 計時開始時,即t=0時,甲的速度是 m/s,乙的速度 m/s。15 0 (2) t1=3s時,甲的速度是 m/s,乙的速度是 m/s。(3) 甲做的是 直線運動,乙做的是 直線運動。15 15 勻速 加速(或變速) 123456789101112三、計算題(共25分)11. ★(15分)(鹽城建湖期末)某公鐵兩用大橋全橋長6400m,上層為限速100km/h的高速公路,下層是鐵路。一輛轎車勻速通過大橋用時320s;一列長400m的火車,勻速駛過大橋只要136s。(1) 通過計算說明轎車過橋是否超速。解:(1) 轎車的速度v1===20m/s=72km/h,72km/h<100km/h,該轎車不超速123456789101112(2) 求火車勻速駛過大橋的速度。解:(2) 火車完全通過大橋的路程等于火車長度與大橋長度之和,通過大橋的路程s=s橋+s車=6400m+400m=6800m,火車勻速駛過大橋的速度v===50m/s(3) 求火車完全在橋上行駛的時間。解:(3) 火車完全在橋上行駛的路程s'=s橋-s車=6400m-400m=6000m,行駛的時間t'===120s12345678910111212. ★(10分)十一期間,本溪的小榮邀請家在北京的小美來本溪的關門山看楓葉。小美先乘坐飛機從北京準時到達沈陽(航班信息如表所示),然后立即坐上小榮爸爸的車,行駛至120km外的本溪關門山。航 線 航班號 起飛時間 到達時間 里程/km北京(大興)—沈陽(桃仙) CA8657 08:15 09:55 649123456789101112(1) 小美乘坐的飛機從北京到沈陽的過程中,平均速度是多少?解:(1) 389.4km/h(2) 在去關門山的途中,小榮爸爸的汽車以60km/h的速度勻速行駛,到達關門山時,小美距從北京出發(fā)經(jīng)歷了多長時間?(忽略轉(zhuǎn)車所用的時間)解:(2) 3h40min123456789101112航 線 航班號 起飛時間 到達時間 里程/km北京(大興)—沈陽(桃仙) CA8657 08:15 09:55 649(共14張PPT)第2節(jié) 運動的描述第一章 機械運動一、選擇題(每小題5分,共50分)1. 下列現(xiàn)象中不屬于機械運動的是( B )A. 一江春水向東流B. 心潮澎湃C. 海水奔騰D. 流星似箭B123456789101112131415162. 下列關于參照物的說法正確的是( C )A. 運動的物體不能作為參照物B. 只有在地面上靜止的物體才能作為參照物C. 任何物體都可以作為參照物D. 研究物體的運動,可以不選參照物C3. 下列關于機械運動的說法正確的是( A )A. 運動是宇宙中的普遍現(xiàn)象,絕對不動的物體是沒有的B. 運動和靜止都是絕對的C. 運動和靜止是機械運動的兩種形式D. 以上說法都不正確A123456789101112131415164. (新疆中考)我國天和核心艙在環(huán)繞地球運行時,以天和核心艙內(nèi)部的冰箱為參照物,下列物體中靜止的是( A )A. 天和核心艙B. 月球C. 火星D. 太陽A123456789101112131415165. 電視節(jié)目是由同步衛(wèi)星傳輸?shù)绞澜绺鞯氐模鐖D所示,同步衛(wèi)星雖繞地心轉(zhuǎn)動,但是我們卻覺得它在空中靜止不動,這是因為觀察者所選的參照物是( B )A. 太陽B. 地面C. 月亮D. 三者均可B第5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6. (貴州中考)如圖所示是攝影愛好者捕捉到的“烏鴉騎乘老鷹”的精彩畫面,下列能描述圖中兩者相對靜止的成語是( C )A. 分道揚鑣B. 背道而馳C. 并駕齊驅(qū)D. 各奔東西C第6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7. (齊齊哈爾中考)《呂氏春秋·察今》記錄了“刻舟求劍”的典故。學習物理知識后使我們懂得,要確定劍落水的實際位置,應選擇的參照物是(A )A. 岸邊的樹B. 舟C. 舟上的標記D. 水流A123456789101112131415168. 甲、乙兩車并排停著,當甲車司機看著乙車時,忽然感覺自己的車正在緩慢運動,但當他看地面時,卻發(fā)現(xiàn)自己的車并沒動。對此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D )A. 以地面為參照物,甲車是運動的B. 以乙車為參照物,甲車是靜止的C. 以地面為參照物,乙車是靜止的D. 以甲車為參照物,乙車是運動的D123456789101112131415169. (益陽中考)傳說中有一種鳥叫銜枝鳥,它能靠一小截樹枝成功地飛越太平洋。它飛行時,把樹枝銜在嘴里;累了時,就把樹枝放在水里,站在上面休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A. 飛行時,以樹枝為參照物,鳥是運動的B. 飛行時,以海岸為參照物,樹枝是靜止的C. 鳥站在樹枝上休息時,以樹枝為參照物,鳥是靜止的D. 鳥站在樹枝上一起隨海水流動,以海岸為參照物,鳥是靜止的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0. ★如圖所示,根據(jù)樓房頂上的旗幟和兩船上的旗幟的飄揚情況,判斷出甲、乙兩船的運動情況是( D )A. 甲船可能向右運動,乙船可能靜止B. 甲船一定向右運動,乙船一定向左運動C. 甲船一定向右運動,乙船可能向左運動D. 甲船可能向右運動,乙船一定向左運動D第10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二、填空題(每空5分,共50分)11. 物理學中,把一個物體相對于參照物 的改變稱為機械運動。這里所說的參照物是指用來判斷一個物體是否運動的 。12.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這是唐代詩人李白《早發(fā)白帝城》中的詩句。從物理學的角度看,以高山為參照物,舟中的人是 的;以舟為參照物,舟中的人是 的。(填“運動”或“靜止”)位置 另一個物體運動 靜止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3. 仰望夜空看到月亮在云層里穿行,這是以 (填“月亮”或“云層”)為參照物,當你俯瞰山腳時以周邊樹木為參照物,山下屋舍是(填“靜止”或“運動”)的。14. 在杭州亞運會田徑項目男子4×100米接力決賽中,中國隊獲得冠軍,在交接棒瞬間,第四棒選手陳佳鵬相對于第三棒選手嚴海濱是 (填“靜止”或“運動”)的;交接棒剛完成后,以陳佳鵬為參照物,嚴海濱(填“向前運動”“向后運動”或“靜止”)。云層 靜止 靜止向后運動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5. 如圖所示,在新型汽車的研制中,將汽車模型放在風洞中不動,讓風迎面吹來,可研究汽車高速行駛的情況,這是利用運動和靜止的 的物理知識。第15題相對性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6.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空戰(zhàn)中,一名飛機駕駛員發(fā)現(xiàn)自己的機艙有一只“小蟲”在飛,于是一把抓住,一看才發(fā)現(xiàn)是一粒正在飛行的子彈!我們知道徒手抓住正在飛行的子彈一般是不可能的,那么這名飛機駕駛員為什么能抓住呢?請寫出其中的道理。 。因為高速運動的飛機駕駛員與子彈一起飛行,子彈相對于飛機的位置沒有發(fā)生改變或改變很小,所以子彈相對于飛機幾乎是靜止的,這也是飛機駕駛員能徒手抓住子彈的原因 12345678910111213141516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小專題(一) 速度的圖像問題與計算.pptx 第1節(jié) 長度和時間的測量.pptx 第2節(jié) 運動的描述.pptx 第3節(jié) 運動的快慢.pptx 第4節(jié) 速度的測量.pptx 第一章小測.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