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一章 機械運動 全章訓練課件 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級上冊(共6份打包)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一章 機械運動 全章訓練課件 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級上冊(共6份打包)

資源簡介

(共24張PPT)
第1節(jié) 長度和時間的測量
第1課時 長度的單位及測量
第一章 機械運動
一、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40分)
1. (營口中考)初中物理課本的長度大約是26( C )
A. m B. dm C. cm D. mm
2. (陜西中考)在體育活動中,同學們經(jīng)常使用到下列球類器材,其中
直徑最接近4cm的是( A )
A. 乒乓球 B. 實心球 C. 排球 D. 籃球
C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3. 下列單位換算正確的是( D )
A. 3.75m=3.75m×100=375cm
B. 3.75m=3.75m×100cm=375cm
C. 3.75m=3.75×cm=0.0375cm
D. 3.75m=3.75×100cm=375cm
D
4. 下列各物體中最接近6×104μm的是( B )
A. 一張課桌的長度
B. 一把小刀的長度
C. 一個文具盒的長度
D. 一根頭發(fā)的直徑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5. (運城夏縣期末)如圖所示,變色龍在指甲蓋上靜止,根據(jù)圖片信息
估測變色龍的體長約為( C )
A. 1mm
B. 5mm
C. 1.5cm
D. 5cm
C
第5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6. (平頂山郟縣期末)關于刻度尺的使用,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C )
A. 為了測量操場的寬度,應該選擇量程較大的卷尺
B. 零刻度線對準被測物一端,刻度線應緊貼被測物,不能歪斜
C. 讀數(shù)時,視線要正對尺面,估讀到分度值的前一位
D. 記錄時,不但要記錄數(shù)值,還必須注明單位
C
7. (秦皇島模擬)如圖所示,鉛筆長度測量結果記錄正確的是( C )
A. 12.0cm
B. 12.2cm
C. 12.02cm
D. 12.20cm
第7題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8. 一個物體的長度是180.0mm,若用cm作單位,應該是( C )
A. 18cm
B. 18.0cm
C. 18.00cm
D. 180cm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9. 小天同學用一把刻度尺4次測量物理課本的寬度,下列記錄數(shù)據(jù)中錯
誤的是( D )
A. 18.77cm
B. 18.76cm
C. 18.74cm
D. 18.85cm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0. 小王身高1.7m,為了準確測量兩手伸開的臂展長度,應選用的刻度
尺是( A )
A. 量程0~2m,分度值1cm
B. 量程0~1m,分度值1cm
C. 量程0~15m,分度值1mm
D. 量程0~15m,分度值1dm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二、填空題(每空2分,共48分)
11. 測量長度的基本工具是 。在國際單位制中,長度的基本
單位為 。
12. 完成下面的單位換算,包括運算過程和運算結果。
(1) 75μm= = m。
(2) 15cm= = μm。
(3) 240dm= = km。
(4) 0.36mm= = nm。
刻度尺 
米(m) 
75×10-6m 
7.5×10-5 
15×104 μm 
1.5×105 
240×10-4 km 
2.4×10-2 
0.36×106nm 
3.6×10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3. 給下列數(shù)據(jù)填上合適的單位。
(1) 某同學身高是1.65 。
(2) 課桌的高度是80.0 。
(3) 課本的厚度是7.6 。
(4) 一張A4紙的厚度約是90 。
m 
cm 
mm 
μm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4. 如圖所示為“利用刻度尺測量A、B兩物體的長度”的操作。
(1) 測量方法不正確的是 (填“A”或“B”)。
(2) 刻度尺的量程是 cm,分度值是 mm,A物體的
長度是 mm。
第14題
B 
0~10.00 
1 
36.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5. ★使用刻度尺測量物體長度,如圖所示,甲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使用 刻度尺測量更精確,被測物體長度為 cm。
第15題
16. ★某同學測得某物體的長度為20.38cm,他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
為 ,其中準確值為 ,估計值為 。
1cm 
乙 
3.15 
1mm 
20.3cm 
0.08cm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三、實驗探究題(12分)
17. 如圖所示為實驗課中三名同學測量長度時的操作情形或結果。請寫
出每幅圖中存在的問題。
用刻度尺測量木塊的長度 視線與刻度線的位置
A B
該木塊的長度為2.0cm
A. 。
B. 。
C. 。
刻度尺有刻度的邊與被測邊不平行 
視線沒正對刻度線 
沒有估讀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第1節(jié) 長度和時間的測量
第2課時 時間的測量 誤差
第一章 機械運動
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27分)
1. 在國際單位制中,時間的基本單位是( D )
A. m B. h C. min D. s
2. (惠州一模)奧運會上,中國健兒勇奪金牌,讓國旗在國歌聲中一次
次升起。我國國歌演奏時間約為( C )
A. 500ms B. 5s C. 50s D. 5min
D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下列器材,不是用來測量時間的是( C )
A. 沙漏
B. 日晷
C. 游標卡尺
D. 原子鐘
C
4. (棗莊中考)下列有關誤差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D )
A. 多次測量取平均值可以消除誤差
B. 誤差是不遵守儀器的使用規(guī)則產(chǎn)生的
C. 只要認真測量,就可以避免誤差
D. 選用精密儀器測量可以減小誤差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5. 在測圓球直徑時,有下列幾種方式,其中操作正確的是( D )
A B C D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6. (蚌埠一模)小明用一把刻度尺對某物體的長度進行了多次測量,記錄的數(shù)據(jù)如下:36.3cm,36.4cm,38.3cm,36.3cm,此物體長度應記作( A )
A. 36.3cm
B. 36.33cm
C. 36.4cm
D. 36.8cm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7. (武漢期中)如圖所示,在一根細繩的一端系一個小鐵塊就做成了一
個擺。若要做出擺動一個來回所用的時間(即周期)為1s的擺,下列方
法可行的是( C )
A. 調(diào)整小鐵塊的大小
B. 調(diào)整擺的細繩擺動的角度
C. 調(diào)整擺的細繩的長度
D. 調(diào)整擺的細繩的粗細
C
第7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8. 用一個周長為1m的滾輪測跑道的長度,若某同學推著滾輪跑完全程
時,滾輪正好轉(zhuǎn)了250.25圈,則跑道長為( C )
A. 250.4m B. 250.25cm
C. 250.25m D. 250.25dm
9. 中學生小明從學校步行回家,隨身攜帶的手表記錄共走了5000步,則
下列最接近小明從學校步行到家的距離的是( B )
A. 5000m B. 2500m
C
B
C. 500m D. 250m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二、填空題(每空4分,共64分)
10. 完成下面的單位換算,包括運算過程和運算結果。
(1) 90s= = min。
(2) 0.4h= = s。
11. 給下面的數(shù)據(jù)填上合適的單位。
(1) 小明100m賽跑的成績是14.5 。
(2) 下課鈴聲持續(xù)的時間約為0.15 。
90×min 
1.5 
0.4×3600s 
1440 
s 
mi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2. 如圖所示方法測出圓形紙片的直徑是 cm。
第12題
2.50 
13. (黃山期末)如圖甲所示,秒表的讀數(shù)是 s;如圖乙所示,
在鉛筆上整齊排繞20匝漆包線,則漆包線的直徑為 mm(保留一
位小數(shù))。
 
第13題
187.5 
1.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4. 甲、乙、丙、丁、戊五名同學測同一支鋼筆的長度,測得的結果分
別是12.82cm、12.83cm、12.8cm、14.82cm、12.80cm。
(1) 各名同學測量結果都有一定的差異,是因為測量時存在 ,這個是 (填“可以”或“不可以”)消除的。
(2) 其中明顯出現(xiàn)錯誤操作的是 同學,這個是 (填“可
以”或“不可以”)避免的。
(3) 若其他四名同學在測量時都沒有出現(xiàn)錯誤,則結果不同的原因是
刻度尺的 不同。
(4) 如果正確測量的四名同學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都是1mm,那
么 同學的測量結果是錯誤的,其原因是 。
誤差
不可以 
丁 
可以 
分度值 
丙 
沒有估計值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三、實驗探究題(9分)
15. ★某同學想要測量物理課本內(nèi)頁中每張紙的厚度,他設計的測量方
案如下:
① 將從封面開始的10頁紙合攏。② 用刻度尺量出這疊紙的厚度L。
③ 算出每張紙的厚度d=。
該同學設計的方案中存在三處錯誤,請你指出:
(1) 。
(2) 。
(3) 。
從封面開始,封面過厚,不均勻 
10頁紙?zhí)倭耍瑴y量誤差太大 
10頁紙是5張紙,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共11張PPT)
第一章小測
第一章 機械運動
一、選擇題(每小題8分,共40分)
1. 在生活、生產(chǎn)和科學研究中,經(jīng)常要比較距離遠近、時間長短、溫度
高低……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
A. 圖中線段AB一定比線段CD短
B. 僅憑感覺去判斷,不一定正確,更談不上準確
C. 在測量AB或CD長度時,都必須首先規(guī)定它的單位
D. 人們發(fā)明了許多儀器和工具,幫助我們進行準確測量
A
第1題
1
2
3
4
5
6
7
8
9
2. 《孔子家語》記“布手知尺”,指的是成年男子拇指指端和食指指端之
間的距離為一尺,則一尺約為( B )
A. 2cm
B. 0.2m
C. 0.2dm
D. 20mm
B
1
2
3
4
5
6
7
8
9
3. 如圖所示是幾種長度的測量方法,其中錯誤的是( C )
A. 圖甲,直接測量硬幣的直徑
B. 圖乙,測量出n圈細銅絲總寬度,除以圈數(shù)得到細銅絲的直徑
C. 圖丙,直接測量小木塊的長度
D. 圖丁,測量出除封面外的書頁總厚度,除以張數(shù)得到一張紙厚度
C
第3題
1
2
3
4
5
6
7
8
9
4.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
A. 選用更精密的測量儀器,可以消除實驗誤差
B. 不遵守測量儀器的使用規(guī)則,會造成實驗的誤差
C. 14nm=1.4×10-5mm
D. 從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公式可知,速度決定于路程和時間
C
1
2
3
4
5
6
7
8
9
5. ★(無錫中考)如圖所示,天舟六號貨運飛船距離天和核心艙19m,
正以相對核心艙0.2m/s的速度向核心艙勻速直線運行。下列說法中正確
的是( D )
A. 9.5s后天舟六號到達天和核心艙
B. 以天和核心艙為參照物,天舟六號是靜止的
C. 以天舟六號為參照物,天和核心艙是靜止的
D. 以天舟六號為參照物,天和核心艙是運動的\
D
第5題
1
2
3
4
5
6
7
8
9
二、填空題(每空5分,共30分)
6. 圖甲按照正確視線測出該物體的長度是 cm;圖乙中秒表的讀
數(shù)是 s。
7. 小剛同學測橡皮的寬度,記錄5次測量結果,分別是① 2.51cm,②2.51 cm,③ 2.41cm,④ 25.2mm,⑤ 2.53cm。小剛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為
,根據(jù)以上記錄,被測橡皮的寬度是 cm。
3.15 
335 
1mm 
2.52 
第6題
1
2
3
4
5
6
7
8
9
8. 頻閃拍攝是研究物體運動的方式之一。某科創(chuàng)小組用頻閃拍攝的
方法來“測量小車運動的平均速度”。如圖所示,他們用相機每隔
0.5s曝光一次,拍攝了小車沿斜面下滑的頻閃照片。請根據(jù)照片信
息回答下列問題:
第8題
(1) 小車在AC段的平均速度是 cm/s。
(2) 根據(jù)照片信息可判斷小車做 (填“勻速”或“變速”)直線
運動。
40.0 
變速 
1
2
3
4
5
6
7
8
9
三、計算題(30分)
9. ★國慶節(jié)假期,小明選擇乘坐高鐵去上海,他查詢到G7003次列車的
信息如表所示。
G7003次列車時刻表 站 序 站 名 到達時間 發(fā)車時間 停車時長
1 南 京 — 08:00 —
2 常 州 08:39 08:41 2min
3 無 錫 08:55 08:57 2min
4 蘇 州 09:12 09:14 2min
5 上 海 09:40 — —
1
2
3
4
5
6
7
8
9
(1) 本次列車從常州到蘇州運行的時間為多少分鐘?
解:(1) 本次列車從常州到蘇州運行的時間
t1=09:12-08:41=31min
(2) 南京到上海全程約為300km,列車駛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解:(2) 本次列車從南京到上海運行的時間
t=9:40-08:00=1h40min;
列車駛完全程的平均速度v===180km/h
1
2
3
4
5
6
7
8
9
(3) 已知列車的長度為400m,若列車以144km/h的速度勻速駛過長為
2km的大橋,則列車完全通過該大橋所用的時間是多少秒?坐在列車上
的小明完全通過該大橋所用的時間是多少秒?
解:(3) 從列車頭上橋到列車尾下橋,列車行駛的路程s'=2km+
400m=2400m,列車的速度v'=144km/h=40m/s,列車完全通過大橋所
用的時間t'===60s;小明的速度等于列車的速度為40m/s,坐
在列車上的小明完全通過該大橋所用的時間t″===50s
1
2
3
4
5
6
7
8
9(共11張PPT)
小專題(一) 速度的圖像問題與計算
第一章 機械運動
一、選擇題(每小題8分,共40分)
1. (德州中考)如圖是甲、乙兩車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駛的s-t圖像。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
A. 甲、乙兩車都做勻速直線運動,且v甲>v乙
B. 由圖像得,甲、乙兩車速度之比為4∶9
C. 若它們相對于地面均向東行駛,以甲車為參照物,乙車向東行駛
D. 甲車2h行駛的路程,乙車需行駛3h
A
1
2
3
4
5
6
7
8
9
10
第1題
2. (自貢中考)某物體從地面上某一點出發(fā)沿直線運動,其s-t圖像如
圖所示,對物體的運動情況進行分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 )
A. 物體在6s內(nèi)運動的路程為15m
B. 物體在前2s內(nèi)和最后2s內(nèi)的速度相等
C. 物體在2~4s內(nèi)處于靜止狀態(tài)
D. 物體在6s內(nèi)的平均速度為2.5m/s
B
第2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3. (大慶中考)甲、乙兩輛汽車在同一條平直公路上同地同時出發(fā),并
排同向行駛,路程—時間圖像如圖所示。在兩輛汽車運動過程中,下列
說法正確的是( A )
A. 0~t1時間內(nèi)乙車做減速運動
B. 0~t1時間內(nèi)甲車做減速運動
C. 0~t1時間內(nèi)甲車的平均速度大于乙車的平均速度
D. 0~t1時間內(nèi)甲車始終在乙車前方
A
第3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4. ★沿同一條直線向東運動的物體A、B,其運動相對于同一參考點O的
距離s隨時間t變化的圖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C )
A. t=0時刻,A在O點,B在距離O點5m處
B. 從t=3s開始,vA>vB,t=5s時A、B相遇
C. 5s內(nèi),A、B平均速度相等
D. t=3s時,A、B相距8m
C
第4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5. ★甲、乙兩輛車從同一地點向東出發(fā),沿水平地面做直線運動,它們
運動的v-t圖像如圖所示,由圖像可知,下列關于0~30s過程中說法正
確的是( C )
A. 甲車比乙車早10s出發(fā)
B. 10~20s的過程中,乙車處于靜止狀態(tài)
C. 10~20s的過程中,乙車相對于甲車向東運動
D. 兩輛車在10~20s內(nèi)都做勻速直線運動,且v甲>v乙
C
第5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填空題(每空3分,共36分)
6. 如圖所示是一輛汽車在10s內(nèi)的v-t圖像,由圖像可知,在0~4s時間
段內(nèi),汽車的速度是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的。汽車勻
速運動的時間是 s,此時的速度為 m/s,勻速前進了 m。
第6題
增大 
2 
30 
60 
1
2
3
4
5
6
7
8
9
10
7. 如圖是小明勻速跑步的過程中,某物理量與時間的關系圖像。其中縱
坐標對應的物理量是 (填“速度”或“路程”);圖中涂色部分的
面積大小表示 。
第7題
速度 
路程 
8. 甲、乙、丙、丁四位同學測量了各自做勻速直線運動的路程和時間
后,在坐標紙上描出圖中對應的a、b、c、d四個點,則 同學
的速度最大,其中速度相同的是 同學和 同學。
第8題
甲 
乙 
丁 
1
2
3
4
5
6
7
8
9
10
9. ★★小明利用手機中的軟件記錄一段時間內(nèi)跑步的“配速”(配速定
義:通過每千米路程所需要的時間)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則在t1、t2
和t3三個時刻中,他跑步最慢的時刻是 ,你判斷的理由是
;配速為5min/km,折算成速度
為 km/h。
第9題
t1 
通過
相同的路程,t1時刻所需的時間最長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計算題(24分)
10. ★喜歡晨練的小剛,從家中跑步到公園后,又沿原路走回家中,路
程與時間的圖像如圖所示,則:
(1) 小剛家到公園的路程是多少?
解:(1) 小剛從家中跑步到公園后,又沿原路走
回家中,
由圖可知,小剛家到公園的路程s1=1800m
第10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2) 小剛步行的速度是多少?
解:(2) OA段的路程s1=1800m,
OA段所用的時間t1=5min=300s,OA段的速度v1===6m/s;
AB段所用的時間t2=25min-5min=20min=1200s,
AB段的路程s2=s-s1=3600m-1800m=1800m,
AB段的速度v2===1.5m/s;
因為v1>v2,所以跑步為圖中OA段,步行為圖中
AB段,步行的速度為1.5m/s
(3) 小剛往返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解:(3) 由圖可知,全程的路程為3600m,
全程所用的時間為25min=1500s,
小剛往返的平均速度v===2.4m/s
1
2
3
4
5
6
7
8
9
10
第10題(共13張PPT)
第4節(jié) 速度的測量
第一章 機械運動
一、選擇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1. 做“測量平均速度”實驗時,必需的兩種測量工具是( D )
A. 斜面和小車
B. 斜面和刻度尺
C. 小車和秒表
D. 刻度尺和秒表
D
1
2
3
4
5
6
7
8
9
2. 如圖所示,一只天鵝在空中直線飛行,現(xiàn)取天鵝連續(xù)飛行的三段路
程,并記錄下這三段路程的運動時間,則由速度公式可得天鵝在第三段
路程中的平均速度為( C )
A. 10m/s B. 15m/s
C. 20m/s D. 7.5m/s
第2題
C
1
2
3
4
5
6
7
8
9
3. 一輛汽車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駛時,前3個10s內(nèi)通過的路程分別為200m、250m、300m,那么這輛車第2個10s和前20s的平均速度分別為( B )
A. 20m/s、25m/s
B. 25m/s、22.5m/s
C. 25m/s、20m/s
D. 22.5m/s、20m/s
B
1
2
3
4
5
6
7
8
9
4. ★某物體做變速直線運動,已知它在前一半路程的速度是4m/s,后一
半路程的速度是6m/s,則它在整個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B )
A. 4m/s
B. 4.8m/s
C. 5m/s
D. 6m/s
B
1
2
3
4
5
6
7
8
9
二、填空題(每空4分,共24分)
5. 如圖所示為一小球從A點沿直線運動到F點的頻閃照片,若頻閃照相機
每隔0.2s閃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從A點到F點做的是 (填“勻速直線”或“變速直線”)運動。小球從B點到F點運動的路程是 . cm,平均速度是 m/s。
第5題
變速直線
12.00 
0.15 
1
2
3
4
5
6
7
8
9
6. 小華同學每天步行上學,他很想知道從家到學校的距離,因此他進行
了如下探究。
(1) 小華在學校跑道上以上學步行速度步行100m,測得用時80s,則
他步行速度為 m/s。
(2) 小華步行上學需20min,則從他家到學校的距離是 m。為了保證測量結果比較準確,除計時準確外,還必須控制步行 不變。
1.25 
1500 
速度 
1
2
3
4
5
6
7
8
9
三、實驗探究題(20分)
7. 物理實驗小組的同學在學習“測量平均速度”時,想測量從斜面上滑下
的物體在不同階段的平均速度,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讓小車從
帶有刻度的斜面頂端由靜止滑下,圖中的方框是小車到達A、B、C三個
位置時電子表顯示的時間(里面的數(shù)字分別表示“小時:分鐘:秒”)。
第7題
1
2
3
4
5
6
7
8
9
(1) 該實驗的實驗原理是 。
(2) 實驗中為了方便計時,應使斜面的坡度較 (填“大”或“小”)。
(3) 小車在AC段運動的平均速度vAC是 m/s。
(4) 在測量小車從A點到達B點的平均速度時,在測量小車到達B點的
時間時,如果讓小車過了A點才開始計時,那么測得的平均速度會偏
(填“大”或“小”)。
v= 
小 
0.15 
大 
1
2
3
4
5
6
7
8
9
四、計算題(共36分)
8. ★(16分)(丹東寬甸期末)十一假期,小明一家駕車出門旅游,在
上高速后,發(fā)現(xiàn)前方有區(qū)間限速牌如圖所示,爸爸駕車以85km/h的速度
行駛了0.2h,然后以70km/h的速度行駛到區(qū)間測速終點。
(1) 汽車以85km/h的速度行駛的路程是多少?
解:(1) 由v=可知,
汽車以85km/h的速度行駛的路程
s1=v1t1=85km/h×0.2h=17km
第8題
1
2
3
4
5
6
7
8
9
(2) 通過計算說明,在該區(qū)間測速路段該車的平均速度有沒有超速。
解:(2) 由標志牌知,區(qū)間距離為38km,
則汽車以70km/h的速度行駛的路程
s2=s-s1=38km-17km=21km,
以70km/h的速度行駛的時間t2===0.3h,
汽車在該區(qū)間測速路段行駛的總時間
t=t1+t2=0.2h+0.3h=0.5h,
則汽車在該區(qū)間測速路段的平均速度v===76km/h,
由圖可知,限定速度為80km/h,所以,該車的平均速度沒有超速
1
2
3
4
5
6
7
8
9
第8題
9. ★(20分)根據(jù)規(guī)定,汽車出廠前要進行各項安全測試。某次行車穩(wěn)
定性測試中,汽車在公路上沿直線行駛。已知汽車在前10s行駛了80m,
然后又以20m/s的速度行駛了50s。求:
(1) 0~10s內(nèi)汽車的平均速度。
解:(1) 0~10s內(nèi)汽車的平均速度v1===8m/s
(2) 汽車以20m/s的速度行駛50s通過的路程。
解:(2) 由v=可知,汽車以20m/s的速度行駛50s通過的路程
s2=v2t2=20m/s×50s=1000m
1
2
3
4
5
6
7
8
9
(3) 汽車行駛全程的平均速度。
解:(3) 汽車全程的總路程s=s1+s2=80m+1000m=1080m,
所用的總時間t=t1+t2=10s+50s=60s,
汽車行駛全程的平均速度v===18m/s
1
2
3
4
5
6
7
8
9(共26張PPT)
第3節(jié) 運動的快慢
第1課時 速 度
第一章 機械運動
一、選擇題(每小題5分,共35分)
1. 物理學中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是( C )
A. 比較時間的長短
B. 比較路程的大小
C. 相同時間比較路程
D. 相同路程比較時間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 關于速度,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 )
A. 速度越大表示物體運動的路程越長
B. 速度越大表示物體運動得越快
C. 速度越大表示物體運動的時間越短
D. 以上說法都正確
B
3. (莆田模擬)下列成語中含有“速度概念”的是( A )
A. 一日千里
B. 一瀉千里
C. 咫尺千里
D. 不遠千里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4. 汽車以54km/h的速度在沿海公路上行駛;羚羊以20m/s的速度在草原
上奔跑;長跑運動員在15min內(nèi)跑完5000m。三者速度由大到小的順序
是( B )
A. 汽車、羚羊、運動員
B. 羚羊、汽車、運動員
C. 運動員、汽車、羚羊
D. 汽車、運動員、羚羊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5. (南通中考)小紅坐在勻速行駛的小汽車內(nèi),發(fā)現(xiàn)前方路旁停著一輛
普通大客車,觀測到自己經(jīng)過大客車的時間約為1s,則小汽車的速度最
接近( B )
A. 10km/h B. 40km/h
C. 70km/h D. 100km/h
6. 某同學正常步行40m需40s的時間。現(xiàn)在這名同學用6min 30s的時間沿
操場跑道走完一圈,那么跑道的周長最接近( A )
A. 400m B. 300m
B
A
C. 200m D. 150m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7. 兩輛汽車行駛的路程之比為3∶2,所用的時間之比為2∶3,則兩車的
速度之比為( D )
A. 1∶1
B. 3∶2
C. 2∶3
D. 9∶4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二、填空題(每空2分,共32分)
8. (益陽中考)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比較相同時間
內(nèi)物體經(jīng)過的路程;另一種方法是 。若甲
物體在5s內(nèi)通過的路程是60m,乙物體在7s內(nèi)通過的路程為80m,則運動較快的是 物體。
9. 在國際單位制中,速度的基本單位是 ,讀作 。烏
龜?shù)呐佬兴俣仁?.2m/min,表示的物理意義是 。
相同路程比較所用的時間 
甲 
m/s 
米每秒 
烏龜每分鐘爬行1.2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0. 完成下列單位換算:
(1) 20m/s= km/h。
(2) 54km/h= m/s。
(3) 0.18m/s= cm/min。
(4) 72km/h= m/min。
11. 某飛機在15min內(nèi)飛行了360km,它的飛行速度是 km/h,合
m/s。
72 
15 
1080 
1200 
1440 
40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2. (邵陽中考)小花在學習光學知識的時候知道了光在真空中的傳播
速度為3×108m/s,通過查資料又知道了太陽到地球的距離大約是
1.5×1011m,聰明的小花算出了從太陽發(fā)出的光大約需要經(jīng) s才
能傳播到地球上來。
13. 通村公路的建設極大地方便了群眾的出行,在沒有斑馬線的通村公
路上,當人們橫過公路時,要做到“一停、二看、三通過”。人急行的速
度大約是2m/s,人急行穿過6m寬的馬路需要的時間大約是 s;如果
汽車的行駛速度是10m/s,那么人至少要在距行駛過來的汽車 m
處開始穿越馬路。
500 
3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4. 甲、乙兩名同學在操場跑步,甲同學跑過的路程是乙同學跑過路程
的3倍,而乙同學跑步所用時間是甲同學的,則兩名同學跑步的速度之
比為 ,如果兩名同學以各自的速度跑相同的路程,那么所需時
間之比為 。
3∶4 
4∶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三、計算題(共33分)
15. ★(16分)(中山期末)某次戶外運動中,小明跑了5km,隨身
攜帶的運動軟件記錄了跑每個1km的時間,如圖所示,圖中“每km配
速”是指“每跑1km距離所用的時間”。由圖可知,第幾個1km內(nèi)小明
跑得最快?
第15題
解:跑得最快的1km花的時間最少,
由圖可知,第3個1km內(nèi)小明跑得最快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6. ★(17分)小紅一家周末到鄭州市游玩,汽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了
一段時間,她看到了如圖甲所示的標志牌。請你根據(jù)標志牌信息回答下
列問題:
(1) 如果這輛汽車不違反交通法規(guī)行駛,那么從標志牌處開到鄭州最
少需要多少時間?
解:(1) 0.6h
第16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 汽車若以如圖乙所示的速度行駛30min,則通過的路程是多少?
第16題
解:(2) 40km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第3節(jié) 運動的快慢
第2課時 直線運動
第一章 機械運動
一、選擇題(每小題5分,共35分)
1. 下列物體可能做勻速直線運動的是( A )
A. 站在自動扶梯上上樓的人
B. 轉(zhuǎn)彎的汽車
C. 正在起飛的飛機
D. 躍出水面的海豚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 關于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公式v=,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D )
A. 速度v越大,通過的路程s越長
B. 速度v越大,所用的時間t越少
C. 速度v與路程s成正比,與時間t成反比
D. 速度v與路程s、時間t的大小無關
D
3. 關于平均速度,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 )
A. 反映物體位置變化的物理量
B. 只能大體上反映物體運動的快慢
C. 能精確地反映物體運動的快慢
D. 反映了某段時間內(nèi)速度的變化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4. 判斷一個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的依據(jù)是( D )
A. 只需物體運動的快慢不變
B. 1s內(nèi)運動5m,2s內(nèi)運動10m,3s內(nèi)運動15m
C. 每隔1s沿直線運動的路程相等
D. 任何相等時間內(nèi),沿直線運動且路程都相等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5. 運動員百米賽跑時,起跑的速度是6m/s,中途的速度是9m/s,最后沖
刺的速度是10m/s,如果他的成績是12.5s,那么他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
是( C )
A. 9.67m/s
B. 12m/s
C. 8m/s
D. 9m/s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6. 如圖所示記錄了甲、乙兩車同時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駛時,在相同的
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下列分析中正確的是( D )
A. 甲、乙兩車都做勻速直線運動
B. 甲車做加速直線運動,乙車做勻速直線運動
C. 20~30s內(nèi),乙車的平均速度大
D. 在0~40s內(nèi),兩車的平均速度相等
D
第6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7. ★小明和小華在操場上沿直線跑步,他們通過的路程和時間的關系如
圖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
A. 0~2s,小明跑得更快
B. 0~2s,小明相對于小華是靜止的
C. 8s內(nèi),小明的速度是5m/s
D. 小華做勻速直線運動
C
第7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二、填空題(每空4分,共40分)
8. 一個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在1min內(nèi)通過的路程是120m,則它的
速度為 m/s,它在第5min末的速度是 km/h。
9. 圖像法是一種整理分析數(shù)據(jù)的有效方法。如圖是描繪兩個物體運動的
s-t圖像。由圖像可知,甲物體前4s內(nèi)運動的路程是 m;乙物體前
4s內(nèi)運動的路程是 m。
2 
7.2 
0 
40 
第9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0. ★★如圖所示為甲、乙兩個物體速度v與時間t的關系圖像。觀察圖像
回答下列問題。
第10題
(1) 計時開始時,即t=0時,甲的速度是 m/s,乙的速度 m/s。
15 
0 
(2) t1=3s時,甲的速度是 m/s,乙的速度是 m/s。
(3) 甲做的是 直線運動,乙做的是 直線
運動。
15 
15 
勻速 
加速(或變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三、計算題(共25分)
11. ★(15分)(鹽城建湖期末)某公鐵兩用大橋全橋長6400m,上層為
限速100km/h的高速公路,下層是鐵路。一輛轎車勻速通過大橋用時
320s;一列長400m的火車,勻速駛過大橋只要136s。
(1) 通過計算說明轎車過橋是否超速。
解:(1) 轎車的速度v1===20m/s=72km/h,
72km/h<100km/h,該轎車不超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 求火車勻速駛過大橋的速度。
解:(2) 火車完全通過大橋的路程等于火車長度與大橋長度之和,
通過大橋的路程s=s橋+s車=6400m+400m=6800m,
火車勻速駛過大橋的速度v===50m/s
(3) 求火車完全在橋上行駛的時間。
解:(3) 火車完全在橋上行駛的路程s'=s橋-s車=6400m-400m
=6000m,行駛的時間t'===120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2. ★(10分)十一期間,本溪的小榮邀請家在北京的小美來本溪的關
門山看楓葉。小美先乘坐飛機從北京準時到達沈陽(航班信息如表所
示),然后立即坐上小榮爸爸的車,行駛至120km外的本溪關門山。
航 線 航班號 起飛時間 到達時間 里程/km
北京(大興)—沈
陽(桃仙) CA8657 08:15 09:55 64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小美乘坐的飛機從北京到沈陽的過程中,平均速度是多少?
解:(1) 389.4km/h
(2) 在去關門山的途中,小榮爸爸的汽車以60km/h的速度勻速行駛,
到達關門山時,小美距從北京出發(fā)經(jīng)歷了多長時間?(忽略轉(zhuǎn)車所用的
時間)
解:(2) 3h40mi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航 線 航班號 起飛時間 到達時間 里程/km
北京(大興)—沈
陽(桃仙) CA8657 08:15 09:55 649(共14張PPT)
第2節(jié) 運動的描述
第一章 機械運動
一、選擇題(每小題5分,共50分)
1. 下列現(xiàn)象中不屬于機械運動的是( B )
A. 一江春水向東流
B. 心潮澎湃
C. 海水奔騰
D. 流星似箭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 下列關于參照物的說法正確的是( C )
A. 運動的物體不能作為參照物
B. 只有在地面上靜止的物體才能作為參照物
C. 任何物體都可以作為參照物
D. 研究物體的運動,可以不選參照物
C
3. 下列關于機械運動的說法正確的是( A )
A. 運動是宇宙中的普遍現(xiàn)象,絕對不動的物體是沒有的
B. 運動和靜止都是絕對的
C. 運動和靜止是機械運動的兩種形式
D. 以上說法都不正確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4. (新疆中考)我國天和核心艙在環(huán)繞地球運行時,以天和核心艙內(nèi)部
的冰箱為參照物,下列物體中靜止的是( A )
A. 天和核心艙
B. 月球
C. 火星
D. 太陽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5. 電視節(jié)目是由同步衛(wèi)星傳輸?shù)绞澜绺鞯氐模鐖D所示,同步衛(wèi)星雖繞
地心轉(zhuǎn)動,但是我們卻覺得它在空中靜止不動,這是因為觀察者所選的
參照物是( B )
A. 太陽
B. 地面
C. 月亮
D. 三者均可
B
第5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6. (貴州中考)如圖所示是攝影愛好者捕捉到的“烏鴉騎乘老鷹”的精彩
畫面,下列能描述圖中兩者相對靜止的成語是( C )
A. 分道揚鑣
B. 背道而馳
C. 并駕齊驅(qū)
D. 各奔東西
C
第6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7. (齊齊哈爾中考)《呂氏春秋·察今》記錄了“刻舟求劍”的典故。學習物理知識后使我們懂得,要確定劍落水的實際位置,應選擇的參照物是(A  )
A. 岸邊的樹
B. 舟
C. 舟上的標記
D. 水流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8. 甲、乙兩車并排停著,當甲車司機看著乙車時,忽然感覺自己的車正
在緩慢運動,但當他看地面時,卻發(fā)現(xiàn)自己的車并沒動。對此下列判斷
正確的是( D )
A. 以地面為參照物,甲車是運動的
B. 以乙車為參照物,甲車是靜止的
C. 以地面為參照物,乙車是靜止的
D. 以甲車為參照物,乙車是運動的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9. (益陽中考)傳說中有一種鳥叫銜枝鳥,它能靠一小截樹枝成功地飛
越太平洋。它飛行時,把樹枝銜在嘴里;累了時,就把樹枝放在水里,
站在上面休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
A. 飛行時,以樹枝為參照物,鳥是運動的
B. 飛行時,以海岸為參照物,樹枝是靜止的
C. 鳥站在樹枝上休息時,以樹枝為參照物,鳥是靜止的
D. 鳥站在樹枝上一起隨海水流動,以海岸為參照物,鳥是靜止的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0. ★如圖所示,根據(jù)樓房頂上的旗幟和兩船上的旗幟的飄揚情況,判
斷出甲、乙兩船的運動情況是( D )
A. 甲船可能向右運動,乙船可能靜止
B. 甲船一定向右運動,乙船一定向左運動
C. 甲船一定向右運動,乙船可能向左運動
D. 甲船可能向右運動,乙船一定向左運動
D
第10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二、填空題(每空5分,共50分)
11. 物理學中,把一個物體相對于參照物 的改變稱為機械運
動。這里所說的參照物是指用來判斷一個物體是否運動的 。
12.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
重山。”這是唐代詩人李白《早發(fā)白帝城》中的詩句。從物理學的角度
看,以高山為參照物,舟中的人是 的;以舟為參照物,舟中的
人是 的。(填“運動”或“靜止”)
位置 
另一個物體
運動 
靜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3. 仰望夜空看到月亮在云層里穿行,這是以 (填“月亮”或“云
層”)為參照物,當你俯瞰山腳時以周邊樹木為參照物,山下屋舍是
(填“靜止”或“運動”)的。
14. 在杭州亞運會田徑項目男子4×100米接力決賽中,中國隊獲得冠軍,在交接棒瞬間,第四棒選手陳佳鵬相對于第三棒選手嚴海濱是 (填“靜止”或“運動”)的;交接棒剛完成后,以陳佳鵬為參照物,嚴海濱
(填“向前運動”“向后運動”或“靜止”)。
云層 
靜止 
靜止
向后運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5. 如圖所示,在新型汽車的研制中,將汽車模型放在風洞中不動,讓
風迎面吹來,可研究汽車高速行駛的情況,這是利用運動和靜止的
的物理知識。
第15題

對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6.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空戰(zhàn)中,一名飛機駕駛員發(fā)現(xiàn)自己的機艙
有一只“小蟲”在飛,于是一把抓住,一看才發(fā)現(xiàn)是一粒正在飛行的子
彈!我們知道徒手抓住正在飛行的子彈一般是不可能的,那么這名飛機
駕駛員為什么能抓住呢?請寫出其中的道理。



因為高速運動的飛機駕
駛員與子彈一起飛行,子彈相對于飛機的位置沒有發(fā)生改變或改變很
小,所以子彈相對于飛機幾乎是靜止的,這也是飛機駕駛員能徒手抓住
子彈的原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依兰县| 禄劝| 伽师县| 将乐县| 酒泉市| 海宁市| 原阳县| 高密市| 左权县| 武功县| 汝南县| 长治县| 田阳县| 锡林浩特市| 满洲里市| 且末县| 西平县| 福海县| 崇左市| 托里县| 灵川县| 霍州市| 五台县| 专栏| 广西| 萨嘎县| 噶尔县| 杂多县| 临颍县| 新巴尔虎左旗| 六盘水市| 宜都市| 涟水县| 石屏县| 永新县| 东兴市| 雅江县| 九龙县| 清镇市| 来宾市| 中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