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六章 質量與密度 訓練課件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級上冊(共7份打包)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六章 質量與密度 訓練課件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級上冊(共7份打包)

資源簡介

(共12張PPT)
第3節 測量液體和固體的密度
第六章 質量與密度
一、選擇題(每小題5分,共25分)
1. 在下列實驗室的儀器中,可以直接用來測量體積的是( C )
A. 刻度尺 B. 托盤天平和砝碼
C. 量筒 D. 秒表
2. 某學生量取液體,俯視讀數為20mL,倒出一部分水后,仰視讀數為
5mL,則實際倒出來水的體積是( C )
A. 15mL B. 大于15mL
C. 小于15mL D. 大于或等于15mL
C
C
1
2
3
4
5
6
7
8
9
3. (畢節中考)小李在做“測量物質的密度”實驗時,用天平測物體的質
量,再用裝有適量水的量筒測物體的體積,用這種方法較準確測量以下
物體密度,合理的是( D )
A. 一枚大頭針
B. 一粒大米
C. 比賽用鉛球
D. 小石塊
D
1
2
3
4
5
6
7
8
9
4. 在實驗中常借助懸垂法測定蠟塊的密度,用天平測出蠟塊的質量為m,用量筒測定蠟塊的體積如圖所示,則蠟塊的密度表達式為( C )
A.
B.
C.
D.
C
第4題
1
2
3
4
5
6
7
8
9
5. 下面是某同學測定菜油密度的實驗步驟,這些步驟中可省去的步驟
是( B )
① 用天平稱出空礦泉水瓶的質量m0。② 在礦泉水瓶里裝滿水,用天平
稱出它的總質量m1。③ 用天平稱出礦泉水瓶裝滿菜油后的總質量m2。
④ 用量筒測出礦泉水瓶里所裝菜油的體積V。⑤ 計算菜油的密度。
A. ③或④ B. ②或④
C. ②或③ D. 都不能省去
B
1
2
3
4
5
6
7
8
9
二、填空題(每空4分,共20分)
6. 小強想測量一個底面積為10cm2的長方體木塊的密度,他用刻度尺測
量木塊的高(已將木塊放平),如圖甲所示,則木塊高為 cm。
用托盤天平測量木塊的質量,右盤所加砝碼和游碼位置如圖乙所示時天
平平衡,則木塊質量為 g,密度為 kg/m3。
第6題
2.50 
14 
0.56×103 
1
2
3
4
5
6
7
8
9
7. ★用天平、量筒和一個容器測量液體的密度時,同學們經過了規范的
操作,記錄了多組數據,并繪制了如圖所示的圖像。計算可知:該液體
的密度為 g/cm3,容器的質量為 g。
第7題
0.8 
12 
1
2
3
4
5
6
7
8
9
三、實驗探究題(共55分)
8. (20分)在測量鹽水密度的實驗中,小芳同學按照正確的實驗方法和
步驟進行操作,并設計了記錄數據的表格,具體實驗步驟如下:
步驟一: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碼撥到“0”刻度線處,并調節天平
平衡。
第8題
步驟二:向燒杯中倒入適量待測鹽水后,用天平測出燒杯與鹽水的總質
量m總,如圖甲所示,并記錄。
1
2
3
4
5
6
7
8
9
步驟三:將燒杯中的部分待測鹽水倒入量筒中,用天平測出剩余鹽水和
燒杯的總質量m',并記錄。
步驟四:讀出倒入量筒中鹽水的體積V,如圖乙所示,并記錄。
步驟五:根據已測得的物理量計算出待測鹽水的密度ρ,并記錄。
第8題
1
2
3
4
5
6
7
8
9
(1) 請根據以上信息將表格填寫完整。
燒杯和鹽水
的總質量m總/g 燒杯和剩余
鹽水的總質量m'/g 倒出鹽水的 質量m/g 倒出鹽水的 體積V/cm3 鹽水的密度
ρ/(g·cm-3)
124 30
157
33
1.1
(2) 小華同學測量相同待測鹽水密度的實驗方法:先測出空燒杯的質
量為m1;接著向空燒杯中倒入適量的待測鹽水后,測出總質量為m2;再
把燒杯中的鹽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測出鹽水的體積為V';然后計算出鹽
水的密度ρ'=,兩名同學測出的鹽水密度大小關系為ρ' (填
“>”“<”或“=”)ρ。
> 
1
2
3
4
5
6
7
8
9
9. (35分)小偉在地質公園進行研學活動時,撿到一塊形狀不規則的小
礦石。他想知道小礦石的密度,設計如下實驗方案:
(1) 實驗時,應將天平放在 桌面上。圖甲是小偉在調節天平
時的情景,請你指出他在操作上的錯誤之處:

水平 
未將游碼歸零,便調節
平衡螺母 
第9題
(2) 將游碼撥到標尺左端零刻度線處,發現指針偏向如圖乙所示
位置,此時應向 (填“左”或“右”)調節平衡螺母,使橫梁水
平平衡。
右 
1
2
3
4
5
6
7
8
9
(3) 小偉用調好的天平測小礦石的質量。當右盤中所加砝碼和游碼位
置如圖丙所示時,天平橫梁水平平衡,則小礦石的質量為 g。
(4) 在量筒內先倒入適量的水,然后將小礦石放入量筒中,如圖丁所
示,則小礦石的體積為 cm3,小礦石的密度為 kg/m3。
(5) 向量筒中放入小礦石時,若操作不當使水濺出,將導致小礦石密
度的測量值比真實值 (填“偏大”或“偏小”)。
26 
10 
2.6×103 
偏大 
第9題
1
2
3
4
5
6
7
8
9(共11張PPT)
第2節 密 度
第2課時 密度的計算
第六章 質量與密度
一、選擇題(每小題5分,共35分)
1. (東莞期末)一個瓶子最多裝1kg水,用這個瓶子最多能裝酒精的質
量是( B )
A. 大于1kg B. 小于1kg
C. 等于1kg D. 無法判斷
2. 雕像的密度是8×103kg/m3,則一尊人的雕像的質量約為( C )
A. 5kg B. 50kg
B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C. 500kg D. 5000kg
3. 如圖所示,甲、乙兩種相同體積的實心小球,放在已調好的天平的左
右兩盤,天平恰好平衡,則甲、乙兩種小球的密度之比是( C )
A. 3∶4 B. 4∶3
第3題
C
4. 人體的密度與水的密度差不多,某中學生身體的體積大約是( C )
A. 4×102m3 B. 4×10-1m3
C. 4×10-2m3 D. 4×10-3m3
C
C. 2∶1 D. 1∶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5. 醫院里有一只氧氣瓶,它的容積是20dm3,里面裝有密度為2.5kg/m3
的氧氣,某次搶救病人用去了10g氧氣,則瓶內剩余氧氣的密度為( B)
A. 1kg/m3 B. 2kg/m3
C. 2.2kg/m3 D. 2.5kg/m3
6. 把質量為44.5g的實心金屬球浸沒在盛滿水的燒杯中,溢出了5g水,則
該金屬的密度是( A )
A. 8.9g/cm3 B. 8.9kg/cm3
C. 8.9g/m3 D. 8.9kg/m3
B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7. ★如圖所示為甲和乙兩種物質的質量和體積的關系圖像,下列說法正
確的是( D )
A. 乙物質的密度比水大
B. 體積為50cm3的乙物質的質量為35g
C. 質量為25g的甲物質的體積為30cm3
D. 甲和乙兩種物質的密度之比為25∶16
D
第7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二、填空題(每空3分,共42分)
8. 某品牌牛奶每盒中裝有的牛奶體積為275 (填上合
適的單位),質量約為0.3 (填上合適的單位),由此可以估算
出牛奶的密度約為 kg/m3。
9. (內江中考)同學們想知道一張質量是14.8kg的課桌的體積,于是找
來和課桌相同材質的木料作樣本,測得其質量是7.4g,體積是10cm3,則
樣本的密度為 g/cm3,課桌的體積為 m3。
cm3(或mL) 
kg 
1.1×103 
0.74 
0.0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0. (棗莊中考)由不同材料組成的a、b、c三個實心物體,它們的體積
與質量的關系如圖所示,則密度最大的是 (填“a”“b”或“c”)物
體,它的密度是 kg/m3。
第10題
c 
2×103 
11. (攀枝花中考)體育鍛煉用的一個實心鉛球的質量是4kg,經測量它
的體積是0.5dm3,則該鉛球的密度為 kg/m3。若該鉛球是純鉛
做的,鉛的密度是11.3×103kg/m3,則質量應為 kg。
8×103 
5.6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2. (海南中考)小海想知道荔枝的密度,他把一個質量為22g的荔枝放
入盛滿水的溢水杯中,溢出水的質量為20g,如圖所示。該荔枝的體積
為 cm3,密度為 kg/m3(ρ水=1.0×103kg/m3)。
第12題
20 
1.1×10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3. 一包A4型號復印紙共500張,小吳用刻度尺測出這包復印紙的厚度為
5cm,那么一張這樣的復印紙的厚度為 cm。這種復印紙的質量
規格是80g/m2,開始她以為這就是紙的密度,但后來經詢問才知道這是
每張復印紙每平方米的質量是80g的意思。利用以上信息可知該復印紙
的密度為 kg/m3。
0.01 
0.8×103 
14. ★冬季一場瑞雪覆蓋大地,雪和冰同為固態,雪的密度是多大呢?張
智同學選擇一處水平場地的雪,量出雪的深度達10cm,然后他用力豎直
向下把雪踩成接近冰狀,量出腳印深6cm。已知冰的密度0.9×103kg/m3,算得雪的密度為 kg/m3。
0.36×10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三、計算題(共23分)
15. (10分)一個容積為0.18m3的水缸盛滿水,求:(ρ水= 1.0×103kg/m3 , ρ冰=0.9×103kg/m3)
(1) 缸中水的質量。
解:(1) 由ρ=得,
水的質量m水=ρ水V水=1.0×103kg/m3×0.18m3=180kg
(2) 水全部結成冰后的體積。
解:(2) 水全部結成冰后,冰的質量和水的質量相等,m冰=m水=
180kg,由ρ=得冰的體積V冰===0.2m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6. (13分)有一捆質量為8.9kg、橫截面積為2×10-5m2的粗細均勻的
金屬絲。小紅想知道這捆金屬絲的長度,她選了一條同規格、同材料的
短金屬絲來間接測量這捆金屬絲的長度,經測量得知,短金屬絲的長為
1m,質量為0.178kg。求:
(1) 此金屬絲的密度ρ。
解:(1) 8.9×103kg/m3
(2) 這捆金屬絲的總長L。
解:(2) 50m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共12張PPT)
第2節 密 度
第1課時 認識密度
第六章 質量與密度
一、選擇題(每小題5分,共30分)
1. 關于密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
A. 同種物質組成的物體,其密度與體積成正比
B. 同種物質組成的物體,其密度與質量成正比
C. 質量相等的不同物質,它的體積與密度成正比
D. 物質的密度與它的質量和體積無關,由物質的種類決定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甲物質的密度為2.5t/m3,乙物質的密度為2.5kg/dm3,丙物質的密度為
2.5g/cm3,丁物質的密度為250kg/m3,其中密度最小的物質是( D )
A. 甲 B. 乙
3.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這句話蘊含著深刻的哲理。如果從物理學
角度來解釋,鐵杵在被磨礪的過程中( A )
A. 密度不變 B. 質量不變
C. 體積不變 D. 形狀不變
D
A
C. 丙 D. 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4. 通常人們說的“鐵比棉花重”,其實質是( C )
A. 鐵的質量比棉花的質量大
B. 鐵的體積比棉花的體積小
C. 鐵的密度比棉花的密度大
D. 相同質量的鐵和棉花,鐵的體積比棉花大
5. 甲、乙兩個實心的正方體,它們的棱長之比是1∶2,質量之比是2∶1,則它們的密度之比是( D )
A. 1∶1
C
D
B. 4∶1
D. 16∶1
C. 8∶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6. ★(來賓期末)如圖所示,兩個完全相同的圓柱形玻璃容器,分別裝
有質量相等的兩種液體,液體密度分別是ρ甲和ρ乙,圖中關于兩種液體
的密度圖像正確的是( A )
第6題
A
A B C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二、填空題(每空3分,共30分)
7. (連云港中考)一桶水用去一半,桶內剩余水的質量 ,剩余
水的密度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8. (齊齊哈爾中考)某醫院急診室的一個氧氣瓶充滿氧氣,在給急救病
人供氧時用去了一半氧氣,則氧氣瓶中剩余氧氣的質量 ,密度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減小 
不變 
變小 
變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9. 某金屬的質量為79g,體積為10cm3,則這種金屬的密度為 .
kg/m3,表示的物理意義是 。
10. 用水銀溫度計測量液體的溫度,在溫度計示數上升的過程中,水銀
的質量 ,密度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7.9×103 
1m3的該金屬質量為7.9×103kg
不變 
減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1. 如表所示為幾種常見物質的密度,認真閱讀表格內容,你一定會有
所發現,請你寫出其中任意兩條結論:
(1) 。(2) 。
物質名稱 密度ρ/(kg·m-
3) 物質名稱 密度ρ/(kg·m-
3)
冰 0.9×103 純 水 1.0×103
蠟 0.9×103 煤 油 0.8×103
植物油 0.9×103 酒 精 0.8×103
不同物質的密度也可能相同
固體密度不一定比液體密度大(合理答案均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三、實驗探究題(28分)
12. ★為了探究物質的某種特性,某同學測得四組數據,填在下表中:
實驗序號 物 體 質量/g 體積/cm3 /(g·cm-3)
1 鐵塊1 79 10  7.9 
2 鐵塊2 158 20  7.9 
3 干松木1 158 316  0.5 
4 干松木2 20 40  0.5 
7.9 
7.9 
0.5 
0.5 
(1) 將表格填寫完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分析表中實驗序號1與2的質量與體積變化的倍數關系,可歸納得
出的結論是 。
(3) 分析表中實驗序號 可歸納得出結論:質量相同的鐵塊和
干松木,它們的體積不相同。
同一種物質,質量增加幾倍,體積也增加幾倍 
2與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實驗序號 物 體 質量/g 體積/cm3 /(g·cm-3)
1 鐵塊1 79 10  7.9 
2 鐵塊2 158 20  7.9 
3 干松木1 158 316  0.5 
4 干松木2 20 40  0.5 
7.9 
7.9 
0.5 
0.5 
(4) 分析表中鐵塊和干松木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關系,可歸納得出的
結論是 。
同種物質,密度相同,不同物質,密度一般不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實驗序號 物 體 質量/g 體積/cm3 /(g·cm-3)
1 鐵塊1 79 10  7.9 
2 鐵塊2 158 20  7.9 
3 干松木1 158 316  0.5 
4 干松木2 20 40  0.5 
7.9 
7.9 
0.5 
0.5 
四、計算題(12分)
13. 一空瓶的質量為0.1kg,容積為5×10-4m3,裝滿某液體后總質量是
0.6kg,求:
(1) 瓶中液體的質量。
解:(1) 瓶中液體的質量m=m1-m0=0.6kg-0.1kg=0.5kg
(2) 瓶中液體的密度。
解:(2) 液體的體積V=V容=5×10-4m3,
液體的密度ρ===1×103kg/m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共12張PPT)
小專題(四) 特殊方法測密度
第六章 質量與密度
一、選擇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1. 小明在實驗室里測量一塊形狀不規則、體積較大的礦石的密度。先用
天平稱出礦石的質量為200g,接著按如圖A、B、C的順序測其體積,下
列判斷錯誤的是( C )
A. 礦石的體積為80cm3
B. 小明測得礦石的密度為2.5×103kg/m3
C. 浸沒的礦石排開的水的質量為120g
D. 按圖中A、B、C的步驟測得礦石的密度會偏小
1
2
3
4
5
6
7
C
2. ★★一個薄壁的瓶子內裝滿某種液體,已知液體的質量為m,小明同
學想測出液體的密度,他用刻度尺測得瓶子高度為L,瓶底的面積為S,
然后倒出部分液體(約小半瓶,正立時近彎處),測出液面高度L1,然
后堵住瓶口,將瓶倒置,測出液面高度L2,則液體的密度為( A )
A. B.
C. D.
第2題
A
1
2
3
4
5
6
7
二、填空題(每空9分,共45分)
3. (安徽模擬)如圖是小雯家的電子天平,它能精確到0.01g。她取一
只空容器放在托盤上,顯示5.00,她按下“去皮”鍵,電子天平顯示
0.00。她在容器內注滿清水,電子天平顯示10.00;她將容器內清水倒
掉,用餐巾紙將容器內的殘留水擦干凈,在容器內注滿牛奶,電子天平
顯示11.10。
第3題
1
2
3
4
5
6
7
(1) 與托盤天平比較,電子天平多了個“去皮”功能,不“去皮”也能測
液體的質量,小雯按下“去皮”鍵的好處是

(2) 已知清水的密度是1.00g/cm3,根據體積與質量和密度的關系,小
雯測得牛奶的密度為 g/cm3。
可以直接讀取容器內液體的
質量 
1.11 
1
2
3
4
5
6
7
第3題
4. ★(恩施中考)為測量某液體的密度,物理老師將體積都為V的水和
待測液體倒入相同的兩個燒杯中,分別放在已經調平的天平兩端,左邊
是水,現象如圖所示。
(1) 為了讓橫梁恢復平衡,應向 盤加砝碼;若加上最小砝碼后,指針偏右,接下來的操作是 。
右 
拿去最小砝碼,并向右移動游碼 
第4題
(2) 天平再次平衡時,所加質量(含游碼讀數)為m加,則待測液體密
度的表達式為ρ= 。(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
 
1
2
3
4
5
6
7
三、實驗探究題(共35分)
5. (5分)小王同學在測液體密度時不小心將量筒打碎了,于是采取了
另一種方法,測量了該液體的密度。器材有天平、燒杯、刻度尺和水,
測量該液體密度的過程如下:(ρ水已知)
(1) 往燒杯中倒入適量的水,用調節好的天平稱出燒杯和水的總質量
為m。
(2) 用刻度尺測出水面到燒杯底的深度為h1。
1
2
3
4
5
6
7
(4) 用刻度尺測出液面到燒杯底的深度為h2。
(5) 請寫出該液體密度的表達式ρ液體= 。(用已知物理
量表示)
 
(3) 將水全部倒出并擦干,再慢慢地倒入該液體,直到燒杯和該液體
的總質量仍為m時停止添加。
1
2
3
4
5
6
7
6. (10分)小紅想測量醬油的密度,她取來一塊密度為ρ的鵝卵石,利
用電子秤來測量,設計了如下方案:
(1) 先用電子秤測出鵝卵石的質量M1。
(2) 在燒杯中放入適量的醬油將鵝卵石浸沒,在液面到達的位置上做
標記,用電子秤測出總質量為M2。
(3) 將鵝卵石從醬油中取出,用電子秤測出剩余醬油和燒杯的總質量
為M3。
(4) 向燒杯中加醬油到標記處,再用電子秤測出此時醬油和燒杯的總
質量為M4。
1
2
3
4
5
6
7
為了使測出來的醬油密度盡可能準確,在小紅記錄的上述數據中,步驟
[填“(1)”“(2)”“(3)”或“(4)”]記錄的數據是多余的,則醬油的密度是 (用測出的物理量表示)。
(3) 
ρ 
1
2
3
4
5
6
7
7. ★(20分)小明用天平、量筒和水等器材測干燥軟木塞(具有吸水
性)的密度;進行了下列操作:
① 用調好的天平測出軟木塞的質量m1=6g。
② 將適量的水倒入量筒中,讀出水面對應的示數V1=370cm3。
③ 用細鐵絲將軟木塞浸沒在裝有水的量筒中,過段時間軟木塞不再吸
水后,讀出水面對應的示數V2=400cm3。
第7題
1
2
3
4
5
6
7
(1) 小明用表達式ρ=算出了干燥軟木塞的密度,請分析小明的
測量結果會 (填“偏大”“偏小”或“相符”),原因是

(2) 同組的小紅認為只需將吸滿水的軟木塞從量筒中取出,直接用調
好的天平測出其質量m2即可較準確地測出干燥軟木塞的密度。若測量吸
滿水的軟木塞質量時天平如圖所示,則m2= g。請算出干燥軟木
塞的密度是 g/cm3。
偏大 
軟木塞吸
水使量筒液面下降,體積偏小 
16 
0.15 
1
2
3
4
5
6
7
第7題(共12張PPT)
第六章小測
第六章 質量與密度
一、選擇題(每小題6分,共24分)
1. (永州中考)在勞動實踐課上,同學們扛上鋤頭去菜地挖地種菜。一
把鋤頭的質量最接近( B )
A. 1500mg
B. 1500g
C. 1500kg
D. 1500t
B
1
2
3
4
5
6
7
8
2. (東營中考)在用天平、量筒和水測量小石塊的密度時,下列說法正
確的是( D )
A. 稱量前,應調節平衡螺母或移動游碼使天平平衡
B. 應該先測小石塊的體積,再測它的質量
C. 用調好的天平測量時,小石塊應放在右盤
D. 小石塊浸沒到量筒的水中,表面附有氣泡,測得的密度偏小
D
1
2
3
4
5
6
7
8
3. (棗莊中考)關于質量和密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
A. 同種物質組成的物體,其密度與質量成正比
B. 水的密度是1.0×103kg/m3,表明1m3的水質量是1.0×103kg/m3
C. 一塊冰全部熔化成水后,質量變小
D. 嫦娥五號返回艙從月球帶著1731g月球土壤樣品返回地球,土壤樣品
質量不變
D
1
2
3
4
5
6
7
8
4. ★(常州中考)北方寒冬,為制作冰雕所需的冰塊,藝術家找來如圖
所示的長方體箱子,箱內空腔長1m、寬0.6m、高0.5m。在箱內加深度
為h0的水,一夜之后水完全結冰,且冰塊恰好與空腔形狀完全一致。已
知ρ水=1×103kg/m3,ρ冰=0.9×103kg/m3,則h0為( B )
A. 0.5m B. 0.45m C. 0.4m D. 0.35m
第4題
B
1
2
3
4
5
6
7
8
5. (濟寧中考)在測定某液體密度時,小明做了兩次實驗并做了如下記
錄,則液體的密度ρ= g/cm3,容器的質量m= g。
實驗序號 液體的體積V/cm3 容器和液體的總質量m/g
1 58 79
2 107 128
1 
21 
B二、填空題(每空6分,共24分)
1
2
3
4
5
6
7
8
6. ★(岳陽中考)如圖為某縣的行政區劃圖,小明想知道地圖上該縣的
面積,聰明的他先測出整張地圖的面積為S,然后將地圖折起來放在天
平上,測出整張地圖的質量為m;展開地圖,其質量 (填“變
大”“變小”或“不變”),再沿邊界將地圖中的該縣剪下并測出它的質量為
m1。可求得地圖上該縣的面積為 (用m、m1、S表示)。
第6題
不變 
 
1
2
3
4
5
6
7
8
三、實驗探究題(36分)
7. (湘潭中考)用天平和量筒測量某種飲料的密度。
(1) 將天平放在水平臺面上,游碼歸零,發現指針指在分度盤的右側,如圖甲所示,則應將平衡螺母向 (填“左”或“右”)調節使天平平衡。
左 
(2) 如圖乙所示,測得燒杯和飲料的總質量為 g;向量筒中倒
入部分飲料,如圖丙所示,量筒中飲料的體積為 mL;用天平測
得燒杯和剩余飲料的總質量為40g,則飲料的密度為 kg/m3。
71.2 
30 
1.04×103 
1
2
3
4
5
6
7
8
(3) 只利用天平、兩個完全相同的空燒杯和適量的水也能測量出飲料
的密度,步驟如下:
① 調好天平,測出一個燒杯的質量為m0。
② 將一個燒杯裝入適量的水,測出燒杯和水的總質量為m1。
③ 另一個燒杯裝同樣高度的飲料,測出燒杯和飲料的總質量為m2。
燒杯內飲料的體積V=   ,密度ρ=   。(用已
知量的字母表示,ρ水已知)
 
 
1
2
3
4
5
6
7
8
四、計算題(16分)
8. ★如圖所示,“凍豆腐”是一種傳統豆制品,具有孔隙多、彈性好、營
養豐富,味道鮮美等特點。其具體做法是將鮮豆腐冰凍后,然后化凍,
讓豆腐中的水分流出,形成密布的孔洞,但豆腐的外形不變(即總體積
不變)。現有800g鮮豆腐,其體積為600cm3,將其制成凍豆腐(鮮豆腐
中所含水的體積占總體積的60%,ρ冰=0.9×103kg/m3)。求:
第8題
1
2
3
4
5
6
7
8
(1) 鮮豆腐中含有水的質量。
解:(1) 鮮豆腐中含水的體積V水=V總×60%=
600cm3×60%=360cm3,根據密度公式得,
其質量m水=ρ水V水=1.0g/cm3×360cm3=360g
(2) 凍豆腐實心部分的密度。
解:(2) 因水結冰后質量不變,所以,鮮豆腐冰凍后冰的體積,
即凍豆腐內所有孔洞的總體積V孔洞=V冰====400cm3;
凍豆腐的實心部分質量m2=m1-m水=800g-360g=440g,
因鮮豆腐冰凍后,豆腐整體外形不變,所以,
凍豆腐的實心部分體積V2=V總-V孔洞=600cm3-400cm3=200cm3,
凍豆腐實心部分的密度ρ2===2.2g/cm3
1
2
3
4
5
6
7
8
(3) 若凍豆腐小孔內吸滿某醬汁后的總質量為980g,醬汁的密度。
解:(3) 醬汁的質量m醬=m總-m2=980g-440g=540g,
醬汁的體積V醬=V孔洞=400cm3,
醬汁的密度ρ醬===1.35g/cm3
1
2
3
4
5
6
7
8
第8題(共13張PPT)
第4節 密度的應用
第六章 質量與密度
一、選擇題(每小題6分,共42分)
1. 小亮在陽光體育運動中獲得金牌。他想知道該獎牌是否為純金制成下列方法中最合理的是( C )
A. 觀察金牌顏色 B. 測金牌的質量
C. 測金牌的密度 D. 測金牌的體積
2. 航天器外殼要求輕巧、耐高溫。航天器外殼材料應具有的特性是(  B)
A. 密度大、熔點高 B. 密度小、熔點高
C. 密度大、熔點低 D. 密度小、熔點低
C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室內火災發生時,受困人員應采取彎腰甚至匍匐的姿勢撤離,以盡量
減少有害氣體的吸入。這是因為燃燒產生的有害氣體( D )
A. 溫度較低,密度較大
B. 溫度較低,密度較小
C. 溫度較高,密度較大
D. 溫度較高,密度較小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4. 某石化工廠要用油罐車運送原油。每節車廂的容積是50m3,運輸808t
原油,則列車調度員需要準備的車廂數量為(原油的密度為0.8×103
kg/m3)( C )
A. 20節
B. 20.2節
C. 21節
D. 24節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5. 甲物體的密度是2×103kg/m3,乙物體的密度是3×103kg/m3,若從甲、乙中各取30g混合在一起制成丙物體,假設混合前后總體積保持不變,則丙物體的密度是( D )
A. 5×103kg/m3
B. 2.5×103kg/m3
C. 6×103kg/m3
D. 2.4×103kg/m3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6. 你所在教室內的空氣質量最接近(空氣密度約為1.3kg/m3)( C )
A. 2.5kg
B. 25kg
C. 250kg
D. 2500kg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7. ★a、b是兩個由同種材料制成的金屬球,它們的質量分別為128g,60g,
體積分別為16cm3、12cm3。在這兩個金屬球中,如果有一個是實心的,那么( A )
A. 這個實心球是a,金屬的密度是8g/cm3
B. 這個實心球是a,金屬的密度是5g/cm3
C. 這個實心球是b,金屬的密度是8g/cm3
D. 這個實心球是b,金屬的密度是5g/cm3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二、填空題(每空4分,共32分)
8. 在海產品批發市場上,經營者將冰塊蓋在海鮮上面來保鮮,這是因為
冰塊使周圍空氣的溫度 (填“升高”“降低”或“不變”),體積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空氣密度 (填“變大”
“變小”或“不變”)會下沉,使保鮮效果更好。
降低 
變小 
變大 
9. (泰安期末)玻璃鋼是一種高強度復合材料,已在航空航天、鐵道鐵
路等十多個行業中廣泛應用。已知某玻璃鋼的密度為ρ1=2.0×103kg/m3,現有的高鐵鐵軌規格通常為每米80kg,所用鋼鐵的密度為ρ2=8.0×103
kg/m3。用玻璃鋼材料制成的同尺寸的高鐵軌道,每米質量將減少 .kg。
6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0. 細心的同學會發現公路上每隔一段距離,垂直公路方向通常會有一
條縫,查閱資料發現這條縫叫“脹縫”,因為季節更替時溫度變化,公路
混凝土受熱體積會 ,預留的空隙可以保護公路,此時混凝土的
密度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11. 近期汽油價格進行了調整。和大多數物質一樣,汽油也有熱脹冷縮
的性質,隨著氣溫的下降,汽油密度會 (填“變大”或“變小”),受此因素影響,在每噸汽油價格不變的情況下,每升(每立方分米)汽
油的價格會 (填“上調”或“下調”)。
變大 
變小 
變大 
上調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三、計算題(共26分)
12. (14分)已知鋁的密度為2.7×103kg/m3,小明的父親外出時買了一
個用鋁材料制造的球形藝術品,用天平測得此球的質量是594g,體積為
300cm3。
(1) 請通過計算說明此球是實心還是空心的?
解:(1) 由ρ=可得,594g鋁的體積V鋁===220cm3<
300cm3,由V鋁<V球可知,此球是空心的
(2) 若是空心的,則空心部分的體積為多少?
解:(2) 空心部分的體積
V空=V球-V鋁=300cm3-220cm3=80cm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若在空心部分注滿某種液體后,球的總質量為666g,參考下列部
分物質的密度表,則該液體可能是什么?
物 質 水 銀 煤 油 冰 酒 精 蠟 植物油
密度/(kg·m-3) 13.6×103 0.8×103 0.9×103 0.8×103 0.9×103 0.9×103
解:(3) 球中液體的質量m液=m總-m=666g-594g=72g,液體的體
積V液=V空=80cm3,所以液體的密度ρ液===0.9g/cm3=
0.9×103kg/m3,由表格數據可知,該液體可能是植物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3. ★(12分)如圖所示,有一只空玻璃瓶,它的質量為0.2kg;當瓶內
裝滿水時,瓶和水的總質量為0.8kg。用此空玻璃瓶裝金屬顆粒若干,
瓶和金屬顆粒的總質量為2.0kg;在裝金屬顆粒的瓶中再裝滿水時,瓶、金屬顆粒和水的總質量為2.4kg。問:(ρ水=1.0×103kg/m3)
(1) 玻璃瓶的容積是多少?
解:(1) 玻璃瓶裝滿水后水的質量m水=m總1-m瓶=
0.8kg-0.2kg=0.6kg,玻璃瓶的容積V=V水==
=6×10-4m3
第13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金屬顆粒的密度是多少?
解:(2) 金屬顆粒的質量m金=m總2-m瓶=2.0kg-0.2kg=1.8kg;
瓶中裝了金屬顆粒后再裝滿水,
水的體積V水'===4×10-4m3,
金屬顆粒的體積V金=V-V水'=6×10-4m3-4×10-4m3=2×10-4m3,金屬顆粒的密度ρ===9×103kg/m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第13題(共13張PPT)
第1節 質 量
第六章 質量與密度
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21分)
1. (連云港中考)質量是5×104g的物體可能是( D )
A. 一頭大象
B. 一個雞蛋
C. 一瓶純凈水
D. 一名中學生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牡丹江中考)下列關于托盤天平的使用,正確的是( A )
A. 稱量前,游碼放到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
B. 稱量時,物體放在右盤,砝碼放在左盤
C. 稱量時,若橫梁不平衡,應調節平衡螺母
D. 讀數時,被測物體的質量與砝碼的質量一定相等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每年的5月20日是世界計量日,我們中學生要學會正確使用一些常用
的測量工具。下列是小明使用天平時的幾點做法,其中正確的是(  C)
A. 測量時指針右偏,應向左調平衡螺母
B. 加減砝碼時,應用手直接輕拿輕放砝碼
C. 所測物體質量不能超過天平最大測量值
D. 天平只要調平衡后,在任何位置都可使用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4. 在“用托盤天平測物體質量”時,某同學用已調節好的天平在測物體質
量的過程中,通過增、減砝碼后,發現指針指在分度盤的中線左邊一
點,這時他應該( D )
A. 把橫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B. 把橫梁右端螺母向左旋進一些
C. 把天平右盤中的砝碼減少一些
D. 向右移動游碼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5. 一大理石塊的質量小于天平100g砝碼的質量,當使用天平測該石塊的
質量時,下列操作中比較合理的是( B )
A. 從最大的100g的砝碼開始試測
B. 從50g的砝碼開始試測
C. 從最小的5g的砝碼開始試測
D. 移動游碼開始試測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6. (成都中考)下列關于質量的說法,正確的是( A )
A. 科普期刊從北京快遞到成都,質量不變
B. 積木搭建的“城堡”被撞倒,質量變大
C. 冰箱里的一瓶礦泉水結冰,質量變小
D. 冰墩墩從地面到太空,質量變小
A
7. 用天平測量1枚大頭針的質量,下列方法中簡便且正確的是( A )
A. 先測出200枚大頭針的質量,再通過計算求出1枚大頭針的質量
B. 把1枚大頭針放在1只小燒杯中,測出總質量,再減去杯子的質量
C. 直接將1枚大頭針放在調節好的天平上測量
D. 把1枚大頭針放在天平上,多測量幾次,求出平均值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二、填空題(每空3分,共54分)
8. 請在下面的橫線上填上“物質”“質量”“物體”三個概念中的一個。鐵錘
和鐵釘是 ,它們都是由鐵做成的;鐵是 ;鐵錘和鐵釘
含有鐵的多少不一樣,鐵錘的 大。
9. 完成下面的單位換算:
(1) 3×105t= kg= mg。
(2) 4.2×106g= kg= t。
物體 
物質 
質量 
3×108 
3×1014 
4.2×103 
4.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0. 給下列質量加上適當的單位:
(1) 一名中學生的質量約為50 。
(2) 一瓶礦泉水的質量為500 。
(3) 一頭大象的質量約為6 。
(4) 一枚郵票的質量約為60 。
kg 
g 
t 
mg 
11. ★如圖所示,用電子天平測小石塊質量時,應先將電子天平放在 . .
桌面上,通電后,若顯示示數不為“0”,則需按一下面板上的 按鍵進行調零。此石塊的質量是 g。
水平 
清零 
86.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2. 小明在測量物體質量的實驗中,調節天平平衡時發現指針停在分度
盤中線的左側,如圖甲所示,此時應將橫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移
動;調節天平平衡后繼續實驗,再次平衡時,砝碼及游碼位置如圖乙所
示,則被測物體的質量為 g。
第12題
右 
81.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3. ★案秤是一種稱量質量的工具。使用前,將案秤放在水平臺面上,游碼置于零刻度線處,調節 使秤桿水平平衡。某次稱量情況
如圖所示,被稱貨物的質量是 kg。
第13題
調零螺絲 
2.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三、實驗探究題(25分)
14. 在“測量液體質量”的實驗中,小明所用的天平砝碼盒中配備的砝碼
有100g、50g、20g、10g、5g等。
(1) 請填寫下列空格:
第14題
① 調節天平時應將 移至零刻度線處,然后調節 ,
使天平橫梁平衡。
② 用天平測出燒杯的質量m1。
③ 用天平測出燒杯和液體的總質量m2。
④ 計算出液體的質量m= 。
游碼 
平衡螺母
m2-m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小明測量燒杯和液體的總質量m2時,估計液體和燒杯的總質量在
150g左右。試加砝碼時,應用鑷子夾取100g、50g砝碼各1個放入右盤中,若指針右偏,則應取下 g砝碼,試加上其他砝碼,然后調節游碼。
(3) 圖中是部分同學實驗結束離開實驗室后的情景,請你寫出圖中違
反實驗操作規則或實驗不規范之處:

50 
沒有將砝碼放回砝碼盒(或實驗
器材沒有收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第14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祁连县| 饶河县| 扎兰屯市| 揭西县| 乐安县| 榆树市| 乐都县| 东至县| 泸西县| 永寿县| 巨鹿县| 凤城市| 张北县| 天镇县| 高陵县| 雅江县| 诏安县| 新昌县| 泸西县| 随州市| 山丹县| 治县。| 吉隆县| 上蔡县| 巴南区| 沁水县| 辽源市| 大新县| 江油市| 深泽县| 香港 | 潮州市| 外汇| 融水| 平谷区| 大渡口区| 绥中县| 南澳县| 阜新市| 施甸县| 霸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