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三章 物態變化 訓練課件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級上冊(共8份打包)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三章 物態變化 訓練課件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級上冊(共8份打包)

資源簡介

(共14張PPT)
第3節 汽化和液化
第2課時 蒸發 液化
第三章 物態變化
一、選擇題(每小題5分,共35分)
1. 下列關于蒸發和沸騰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 )
A. 蒸發和沸騰是汽化的兩種方式
B. 沸騰需要吸熱,而蒸發不需要吸熱
C. 蒸發和沸騰都只能在一定溫度下發生
D. 蒸發和沸騰都只能在液體表面發生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 (天津中考)人們在高溫的天氣里會大汗淋漓,使體溫不致升得太
高。這是由于汗液( B )
A. 熔化吸熱
B. 蒸發吸熱
C. 液化放熱
D. 凝固放熱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成都中考)學校開展的綜合實踐活動,項目豐富,體驗感強,深受
同學們喜愛。下列實踐活動中,主要是為了加快水分蒸發的是( D )
A. 給果樹剪掉多余的枝葉
B. 為移栽的瓜苗蓋上地膜
C. 給山坡上的小樹苗澆水
D. 將潮濕的稻谷攤開晾曬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4. (十堰中考)小明在教室使用電風扇吹風,感到涼爽,是因為電風扇
吹出的風能( C )
A. 吸收人體的熱量
B. 降低教室內的氣溫
C. 加快人體表面汗液的蒸發
D. 把人體周圍的熱空氣帶走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5. (哈爾濱中考)哈爾濱是一座四季分明的城市,下列自然現象屬于液
化的是( C )
A. 初春,松花江面冰雪消融
B. 盛夏,香爐山間濃霧消散
C. 金秋,太陽島公園花草上出現露珠
D. 寒冬,江畔公園水面上結了一層冰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6. 如圖所示,用水壺燒水,水燒開后能看到壺嘴周圍有“白氣”產生,其中a、b兩位置有一處“白氣”較濃。下列關于“白氣”的描述正確的是( A )
A. 它是小水滴,a處較濃
B. 它是小水滴,b處較濃
C. 它是水蒸氣,a處較濃
D. 它是水蒸氣,b處較濃
A
第6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7. ★炎熱的夏天,小明從冰箱中取出一瓶密封完好的易拉罐可樂,擦拭
干凈后,放在電子秤上,在接下來較長的時間內,電子秤示數的變化圖
像可能是( B )
A B C D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二、填空題(第8~14題,每空3分,第15題14分,共65分)
8. 烈日下,狗伸長舌頭可增大舌頭上唾液的蒸發,快速喘氣可
唾液表面空氣流速,從而加快蒸發,而蒸發 熱量,從而使狗感
到涼快。
9. 同樣濕的衣服,晾在陽光下干得快,晾在樹蔭下干得慢,這表明
同等條件下,液體的 越高,蒸發越快。被100℃的水蒸氣
燙傷往往會比被100℃的開水燙傷傷得更厲害,這是因為水蒸氣
時會放熱。
加快 
吸收 
溫度 
液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0. 深秋時節,在教室的窗戶玻璃上有時會看到一些水珠,這是水蒸
氣 而成的。水珠出現在窗戶玻璃的 (填“內”或“外”)表面。
11. 火箭剛發射時,高溫火焰向下噴到發射臺的底部,為了保護發射
臺底,工作人員在臺底建了一個大水池,讓高溫火焰噴到水中,這
是利用了水的 來吸收巨大的熱量。如圖所示,我們在電視
上看到火箭升空伴隨著龐大白色“氣團”是水蒸氣 形成的。
(填物態變化名稱)
液化 
內 
汽化 
液化 
第11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2. 如圖所示為用于治療運動扭傷的冷凍噴劑,它是一種叫作氯乙烷的
氣態有機物,利用 的辦法使其 裝入罐內。噴在傷
處會迅速發生 , 熱量,溫度降低,使皮膚血管收縮,
神經纖維傳導速度變慢,人的傷痛很快消失。
第12題
壓縮體積 
液化 
汽化 
吸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3. 如圖所示,甲、乙兩個房間里相同的火爐上,相同的兩壺水都已燒
開,我們可以根據所觀察的 房間壺嘴的上方“ ”較多,判
斷出 房間的氣溫較高。
第13題
甲 
白氣 
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4. (遂寧中考)在青藏鐵路的建設中,我國科技工作者將“熱棒”插入
凍土,成功解決了“凍土工程”這一世界性難題。如圖所示,熱棒是碗口
粗細的鐵棒,高出地面的長度約為2m,在路基下還埋有5m,整個棒體
是中空的,里面封裝有適量液氨。熱棒的工作原理是當路基溫度上升時,液氨 熱量變成氣態氨上升到熱棒的上端;通過散熱片散熱,氣
態氨發生 (填物態變化名稱)又沉入了棒底。這樣不斷循環,
避免凍土解凍造成路基崩塌。
吸收 
液化 
第14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原因:

(2) 方案1: 。
方案2: 。
15. ★洗澡過程中照鏡子,常常會發現浴室內鏡子表面很模糊,無法看
清鏡子中的自己,如圖所示。請說出形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并提出兩種
解決該問題的可行性方案。
第15題
溫度較高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小水滴附著在鏡面上,
影響視覺 
使用電加熱浴室鏡 
用換氣扇把浴室內的水蒸氣排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共12張PPT)
第3節 汽化和液化
第1課時 汽化和液化的概念 沸騰
第三章 物態變化
一、選擇題(每小題7分,共42分)
1. (樂山中考)2022年北京冬奧會國家速滑館采用新技術打造“最美的冰”,其原理中有一步驟是將液態二氧化碳打入地板管道,液態二氧化碳在管道中流動并迅速變為氣態。這一步驟中發生的物態變化是( D )
A. 熔化 B. 凝固
C. 液化 D. 汽化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 (連云港期末)如圖所示是水沸騰時溫度—時間的圖像,下列說法正
確的是( C )
A. 因供熱不足,水始終沒能沸騰
B. AB段水溫度不變,不需要吸熱
C. OA段表示水沸騰前,此過程中水吸收熱量,溫度升高
D. 水的沸點低于100℃是因為水量太少
C
第2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 小剛兩次煮雞蛋,第一次水沸騰后繼續用大火煮,直至煮熟;第二次
在水沸騰后將火調小,但仍保持鍋中的水沸騰,直至煮熟。比較兩次可
得( D )
A. 第一種方法比第二種方法省燃料,省時間
B. 第一種方法費燃料,但省時間
C. 第二種方法比第一種方法省燃料,但費時間
D. 第二種方法比第一種方法省燃料,但兩種方法所用的時間相近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4. 生活中常把碗放在大鍋內的水中蒸食物,碗與鍋底不接觸,如圖所
示。當鍋里的水沸騰以后,碗中的湯將(設水與湯的沸點相同)(  D)
A. 同時沸騰
B. 稍后沸騰
C. 不會沸騰,湯的溫度總是低于水的沸點
D. 不會沸騰,湯的溫度能夠達到水的沸點
D
第4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5. 用一張光滑的厚紙,做成一個如圖所示的紙鍋,在紙鍋中裝入適量的
水,放到火上加熱,過一會水就會沸騰,而紙鍋不會燃燒。下列說法中
正確的是( B )
A. 紙鍋中的水沸騰時不需要加熱
B. 紙鍋中的水沸騰時溫度保持不變
C. 紙鍋不會燃燒是由于火焰的熱沒有被紙鍋吸收
D. 紙鍋不會燃燒是由于紙的著火點高于火焰的溫度
B
第5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6. 在通常情況下,液態氫的沸點是-253℃,液態氧的沸點是-183℃,
液態氮的沸點是-196℃,如果使液態空氣升溫,那么分離出各種氣體
的先后順序是( D )
A. 氧、氫、氮
B. 氧、氮、氫
C. 氫、氧、氮
D. 氫、氮、氧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二、填空題(每空4分,共28分)
7. 鳳凰古城風景優美,其中沱江河婉轉秀麗,下雨后河上升起了一層
霧,置身其中,宛如仙境,霧是 (填“水”或“水蒸氣”)。從物態
變化角度看,霧的形成屬于 現象。
8. (襄陽中考)水沸騰后可以產生大量氣泡,其情形如圖中的
(填“甲”或“乙”)燒杯所示;小琪同學把溫度計放入另一個正在加熱的
燒杯中時,會發現水溫 (填“升高”“下降”或“不變”)。
 
第8題
水 
液化 
甲 
升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9. 標準大氣壓下,酒精的沸點是78℃,水銀的沸點是357℃,你認為要
測沸水的溫度應選用 (填“酒精”或“水銀”)溫度計。
10. 如圖甲、乙所示為“揚湯止沸”和“釜底抽薪”的兩幅漫畫。“揚湯止沸”
是指把鍋里沸騰的水舀起來再倒回去,它是通過 (填“升高”或
“降低”)水的溫度的方式止沸的;“釜底抽薪”是指從鍋下抽掉燃燒著的
柴薪,它是通過停止給水加熱,讓水不能繼續 的方式止沸的。
水銀 
降低 
吸熱 
第10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三、實驗探究題(30分)
11. ★(牡丹江中考)【活化知識,還原生活】
生活中常將牛奶放在熱水中(即“水浴法”)加熱,如圖甲所示。小明想
知道牛奶的沸點,所用的實驗裝置如圖乙所示。
第11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實驗中還需要添加的測量工具是 。小明用酒精燈給牛奶
加熱,當溫度接近90℃,每隔0.5min記錄一次溫度,數據如表所示。
(2) 牛奶沸騰時,內部涌出大量氣泡,在表面堆積,不易破裂,需不
斷攪拌氣泡。可見,牛奶的沸騰是一種劇烈的 現象。
秒表 
汽化 
時間/min 0 0.5 1 1.5 2 2.5 3 3.5 4
溫度/℃ 90 92 94 96 98 100 100 100 10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 實驗表明,牛奶在沸騰過程中,溫度 ,用酒精燈持
續加熱,表明牛奶沸騰需要 熱量。
(4) 小明發現牛奶的沸點與水的沸點接近,但極容易溢出[俗稱“潽
(pū)鍋”]。用“水浴法”加熱牛奶的好處是 . (寫出一條)。
保持不變 
吸收 
受熱均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共12張PPT)
第1節 溫 度
第三章 物態變化
一、選擇題(每小題8分,共32分)
1. (百色模擬)下列有關溫度和溫度計的說法正確的是( D )
A. 人體的正常體溫是42℃
B. “20℃”正確的讀法是“攝氏20度”
C. 體溫計讀數時不能離開人體
D. 0℃的冰與0℃的水冷熱程度一樣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 (鎮江中考)測量液體溫度時,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C )
A B C D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 (平頂山郟縣期末)用兩支體溫計給兩位就診者測量體溫,讀數都是
37.5℃。若在不甩的情況下,直接給另外兩位就診者測量體溫(這兩位
就診者的實際體溫分別是36.5℃和39.5℃),則這兩支體溫計的讀數將
分別為( A )
A. 37.5℃、39.5℃
B. 都是37.5℃
C. 都是39.5℃
D. 36.5℃、39.5℃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4. ★利用玻璃瓶、玻璃管、橡皮塞和適量帶顏色的水可以自制溫度計,
如圖所示,為了提高自制溫度計的精確度,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  B)
①使用更粗的玻璃管 ② 使用更細的玻璃管
③ 換用更大的玻璃瓶裝水 ④ 換用更小的玻璃瓶裝水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第4題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二、填空題(每空4分,共48分)
5. 如圖所示,把左右兩只手分別放入熱水和冷水中。然后,先把左手放
入溫水中,再把右手放入溫水中,先后兩次對溫水冷熱程度的感覺是
(填“左手”“右手”或“一樣”)熱。這一現象表明只憑感覺判斷
溫度是 (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
第5題
右手 
不可靠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6. 如圖所示,甲是體溫計,乙是實驗室用溫度計,它們都是利用液體
的性質制成的。可用來測沸水溫度的是 ;使用前
要拿著其上部用力向下甩的是 。圖中體溫計的讀數是 ℃。
第6題
熱脹冷縮 
乙 
甲 
37.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7. 如圖所示為某同學使用溫度計測得的溫度示數,甲的示數為 ℃,乙的示數為 ℃,丙的示數為 ℃。
- 22
18 
24 
8. 圖甲中熱電偶溫度計 (填“是”或“不是”)利用金屬的熱脹冷
縮的原理測量物體的溫度的。圖乙中測溫槍的分度值是 ℃。
不是 
0.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9. 科學研究表明,宇宙中存在著溫度的下限約為-273℃。以這個下限
為起點的溫度叫作熱力學溫度,用T表示,單位是開爾文,符號是K,
熱力學溫度T與攝氏溫度t的換算關系是T=t+273K。月球上的夜里溫度
大約是-183℃,則用熱力學溫度表示應該是 K。
9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三、實驗探究題(12分)
10. 下面是小悅同學做“測量熱水溫度”的一些實驗步驟。
A. 待溫度計中液面穩定時,立即將它拿到明亮的地方進行讀數。
B. 選取適當的溫度計。
C. 估測熱水的溫度。
D. 在記錄本上寫下測量結果:“熱水的溫度是68”。
E. 將溫度計插入熱水中,讓玻璃泡與熱水充分接觸。
F. 讀數時視線與溫度計中液柱的液面相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以上步驟中有兩個步驟存在錯誤,請在下面的橫線上指出錯誤的
步驟并進行改正。
錯誤一:

錯誤二: 。
(2) 改正錯誤后,本實驗中正確的操作順序是 (填步驟
字母)。
步驟A;讀數時,待溫度計中液面穩定時,溫度計的玻璃泡
要繼續留在被測液體中進行讀數 
步驟D;熱水的溫度是68℃ 
CBEAF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四、計算題(8分)
11. ★★小剛同學學習了溫度計的知識后,自制了一支溫度計,這支溫
度計共有100個刻度,他用該溫度計測標準大氣壓下冰水混合物時,溫
度計液柱停在第20格,用該溫度計測標準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時,溫度
計液柱停在第70格。
(1) 求該溫度計的分度值。
解:(1) 2℃
(2) 求該溫度計的量程。
解:(2) -40~160℃
(3) 若該溫度計測溫水的水溫時,液柱停在第50格,則該溫水的
溫度是多少攝氏度?
解:(3) 6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共13張PPT)
第4節 升華和凝華
第三章 物態變化
一、選擇題(每小題6分,共48分)
1. (梧州中考)下列物態變化屬于升華的是( C )
A. 鐵水澆鑄成鐵錠
B. 早春河中的冰逐漸消融
C. 衣柜里的樟腦丸不斷變小
D. 晾在陽光下的濕衣服變干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營口中考)“霜降”是我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之一,霜的形成屬于(  D)
A. 液化現象
B. 凝固現象
C. 熔化現象
D. 凝華現象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用久了的燈泡玻璃內壁會變黑,這是因為燈絲經歷了( D )
A. 先汽化后凝固
B. 先汽化后凝華
C. 先升華后液化
D. 先升華后凝華
D
4. (南充中考)下列自然現象的形成原因與其他三項不同的是( D )
A. 屋頂的雪
B. 窗玻璃上的冰花
C. 樹枝上的霧凇
D. 水面上的冰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5. 如圖所示,舞臺上經常用噴撒干冰(固態二氧化碳)的方法制造“白
霧”以渲染氣氛。對“白霧”的形成,小明的解釋是① 干冰升華吸熱使周
圍環境的溫度降低,周圍水蒸氣液化放熱成“白霧”;② 氣態二氧化碳液
化形成“白霧”。以上解釋中( C )
C
A. 第①句話存在科學性錯誤
B. 兩句話都存在科學性錯誤
C. 第②句話存在科學性錯誤
D. 兩句話都沒有科學性錯誤
第5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6. (永州中考)如今我們的生活越來越美好,在炎熱的夏天可以吃上遠
方的新鮮食品,人們為了防止食品在長時間運輸中腐爛變質,利用干冰
(固態二氧化碳)給食品降溫,這是因為( C )
A. 干冰熔化吸熱
B. 干冰液化吸熱
C. 干冰升華吸熱
D. 干冰凝華吸熱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7. ★固態、液態和氣態是物質常見的三種狀態,某物質通過放熱、吸熱
在甲、乙、丙三種物態之間轉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A. 甲為固態,由甲到乙是升華過程
B. 乙為液態,由乙到丙是凝固過程
C. 丙為液態,由乙到丙是液化過程
D. 丙為固態,由丙到甲是熔化過程、
D
第7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8. (柳州期末)自然界中的水處于不斷運動和相互轉化循環之中(如
圖)。下列有關自然界中水循環說法正確的是( D )
A. 環節①對應的物態變化過程為升華,環節③對應熔化
B. 水會不斷地循環,無需提倡節約用水
C. 水循環中,水僅在固液兩態之間相互轉化
D. 地球上的水,大部分以液態形式存在于海洋中
D
第8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二、填空題(每空2分,共22分)
9. 英國科學家研發出一種“激光橡皮”。在激光照射下,紙張上的黑色碳
粉直接 (填物態變化名稱)為高溫碳蒸氣,字跡消失;在這個
過程中,碳粉要 (填“吸收”或“放出”)熱量。經過特殊冷卻裝
置,高溫碳蒸氣又直接 (填物態變化名稱)成碳粉。這樣,廢
紙和碳粉重新得到了利用,可有效地節約資源并保護環境。
10. 冬天,窗玻璃上會出現冰花,它是水蒸氣 而成的,冰花出
現在窗戶的 (填“內”或“外”)表面,這個過程中,水蒸氣要 (填“吸收”或“放出”)熱量;公園里冰雕作品的質量
會一天天減小,這是 現象。
升華 
吸收 
凝華 
凝華 
內 
放出
升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1. (濟寧梁山一模)人工降雨常通過飛機在空中噴撒干冰來實現。干
冰在空氣中迅速吸熱 ,從固體變成氣體,使空氣溫度急劇下降,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 成小冰粒,冰粒逐漸變大而下落,下落過
程中熔化成水滴,水滴降落就形成了雨。(填物態變化的名稱)
升華 
凝華 
12. 我國屬于缺水國家,節約用水應從我做起,請你寫出日常生活中的
兩項節水措施:
(1) 。
(2) 。
洗菜的水可以用來澆花 
衣物集中洗滌,減少洗衣次數(合理答案均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三、實驗探究題(30分)
13. ★(1) 如圖(a),在試管中放入一些干冰,再將氣球緊套在試管
口,過一會兒氣球會鼓起來,原因是干冰 (填物態變化名稱)
成 (填“二氧化碳氣體”“空氣”或“水蒸氣”)。
(a)
升華 
二氧化碳氣體 
第13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放置一段時間后,試管底部外壁出現了白霜,如圖(b),這是
由于干冰發生上述變化時需要 (填“吸熱”或“放熱”),使試管
底部溫度降低,從而導致 (填“二氧化碳氣體”“空氣”或“水蒸
氣”)遇冷在外壁 (填物態變化名稱)成霜。
吸熱 
水蒸氣 
凝華 
(b)
第13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小明在觀察裝在試管里的固態碘的物態變化之前,查閱資料得
知:酒精燈外焰溫度約為500℃,標準大氣壓下碘和水的熔點和沸點如
表所示。采用圖(c)中的兩種方式加熱都出現了碘蒸氣,圖(c)乙中
的碘顆粒吸熱除了發生升華外,還可能會 (填物態變
化名稱)成碘蒸氣。
物 質 碘 水
熔點/℃ 114 0
沸點/℃ 184 100
先熔化再汽化 
(c)
第13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共13張PPT)
第5節 跨學科實踐:探索廚房中的物態變化問題
第三章 物態變化
一、選擇題(每小題6分,共36分)
1. 蔬菜裝袋放入冰箱中,可有效減慢蔬菜中水分的( C )
A. 液化 B. 升華
C. 汽化 D. 凝固
2. 廚房油煙機的面板上常有許多小油滴,這些油滴的形成所包含的物態
變化是( B )
A. 升華和凝華 B. 汽化和液化
C. 熔化和凝固 D. 熔化和凝華
C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3. 端午佳節,粽香萬里。小明兩次煮粽子,第一次水開后繼續用大火
煮,直到煮熟;第二次水開后將火焰調小,但仍然保持鍋中的水沸騰,
直到煮熟,兩次比較發現( D )
A. 第一種方法比第二種方法省燃料又省時間
B. 第一種方法比第二種方法費燃料但省時間
C. 第二種方法比第一種方法省燃料又省時間
D. 第二種方法比第一種方法省燃料,兩種方法所用時間相近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4. (成都中考)小李同學在爸爸指導下,走進廚房進行勞動實踐,他發
現廚房里涉及很多物理知識,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D )
A. 冷凍室取出的排骨表面有“白霜”,“白霜”是固態
B. 在排骨的“解凍”過程中,排骨中的冰吸熱熔化成水
C. 排骨湯煮沸后冒出大量的“白氣”,“白氣”是液態
D. 排骨湯盛出后不容易涼,是因為湯能夠不斷吸熱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5. 如圖所示的火鍋,古稱“古董羹”,因食物投入沸水時發出的“咕咚”聲
而得名,是中國獨創的美食之一。它可根據個人喜好加入不同湯料和食
物,使得眾口可調、老少皆宜。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 )
A. “冰凍肥牛卷”放置一段時間會變軟,該過程需要吸熱
B. 湯汁沸騰后,改用更大火加熱,湯汁溫度繼續升高
C. 手不能太靠近蒸氣,因為蒸氣液化放熱會燙傷皮膚
D. 在煮食物的過程中,湯汁會越來越少,該過程需要不斷吸熱
B
第5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6. 小明幫媽媽煮餃子時發現,水沸騰時,用鐵勺從鍋中盛出一部分水,
勺中的水就不再沸騰了(如圖甲);再將這勺水放入鍋中時(注意,不
是倒入),雖然鍋里的水依舊沸騰著,勺子里的水卻不會沸騰(如圖
乙)。關于這一現象,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C )
C
A. 水沸騰時,鍋邊的“白氣”是水汽化所形成的
B. 圖乙中,適當調大火力可以使勺子里的水沸騰
C. 圖乙中勺子里的水雖沒有沸騰但溫度可達沸點
D. 圖乙中,鍋中的水沸騰時水的溫度持續升高
第6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二、填空題(每空4分,共64分)
7. 生活中處處有物理:煮雞蛋用水煮,而油條用菜油炸,這樣可以對不
同食物提供各自所需的不同溫度,這是因為油和水的 (填“沸
點”或“熔點”)不同。寒冷的冬天,洗滌沾滿油污的盤子,用溫度較高
的熱水效果好,這是水溫超過了油污的熔點,而使油污 (填物
態變化名稱)的緣故。
沸點 
熔化 
8. 小王正在洗手,媽媽叫他把冰箱冷凍室里的凍肉拿出來。當他把凍肉
送到廚房里時發現手和凍肉粘在一起了,發生的物態變化是 ;
小王正要用力把手與凍肉撕開,有經驗的媽媽告訴他,趕緊放到水里,
一會兒就會自動分開了,此過程發生的物態變化是 。
凝固 
熔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9. 如圖所示,用電蒸鍋蒸饅頭時,電熱絲加熱使水 (填物態變
化名稱),產生高溫水蒸氣,高溫水蒸氣經過多層蒸格向上升,遇到冷
的蒸籠蓋時,大量水蒸氣發生 (填物態變化名稱)現象, (填“吸收”或“放出”)很多熱量。
第9題
汽化 
液化 
放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0. 如圖所示,將盛有湯料和水的燉盅浸在大煲的水中,用蒸架把盅與
煲底隔離,若湯和水的沸點相同,當煲中的水持續沸騰時,燉盅中的湯
的溫度 (填“能”或“不能”)達到水的沸點,最終 (填
“會”或“不會”)沸騰。
第10題
能 
不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1. 小明在廚房中發現:壺里的水燒開以后,壺嘴上方冒出一團團“白
氣”,如圖所示。他仔細觀察又發現:“白氣”從噴出到消失要經歷三個
物理過程。
第11題
(1) 靠近壺嘴的地方,什么也看不見。這是因為壺內水沸騰時產生了
大量的水蒸氣,在壺嘴附近由于溫度比較高,仍然保持 (填物
質的物態)。
氣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 水蒸氣離開壺嘴一段距離后,水蒸氣 (填物態變化名稱)
形成“白氣”。
(3) “白氣”進一步上升,分散到干燥的空氣中,發生 (填物
態變化名稱),又什么都看不見了。
液化 
汽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第11題
12. 廚房里處處都有物態變化。
(1) 圖甲是從冰箱冷凍室里拿出的一塊凍肉,過一會兒看到其表面有
一層“白霜”,這是一種 現象;用濕手觸摸片刻會感覺手指被
“黏”住了,這是手上的水 的原因。
凝華 
凝固 
第12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 沒有什么煩惱是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凍豆腐是涮火鍋必備,它
經冷凍再解凍以后,會出現許多小孔(如圖乙),小孔是豆腐里的水
(填“先凝固后汽化”“先汽化后凝華”或“先凝固后熔
化”)而形成的。
(3) 端上來的一盆海鮮,仙霧繚繞美輪美奐,如圖丙所示,這是利用
干冰 吸熱。
先凝固后熔化 
升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第12題(共10張PPT)
第三章小測
第三章 物態變化
一、選擇題(每小題5分,共30分)
1. (南平一模)下列溫度中,最接近25℃的是( D )
A. 南陽市冬季最冷的室外溫度
B. 健康成年人的體溫
C. 冰水混合物的溫度
D. 讓人感覺溫暖而舒適的房間溫度
D
1
2
3
4
5
6
7
8
9
10
2. 小明發現衣柜里防蟲用的樟腦丸會越來越小,此現象的物態變化
是( B )
A. 熔化 B. 升華
C. 汽化 D. 液化
3. (南通中考)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做法與物理知識對應正確的是(  C)
A. 灑水降溫——熔化吸熱 B. 冰袋冷敷——升華吸熱
C. 蒸氣熨燙——液化放熱 D. 干冰保鮮——凝華放熱
B
C
1
2
3
4
5
6
7
8
9
10
4. (涼山中考)如圖所示,燒杯里裝著水,試管中裝著酒精,標準大氣
壓下酒精的沸點為78℃,給燒杯加熱使水沸騰,繼續加熱,則試管中的
酒精( A )
A. 能沸騰
B. 溫度達不到沸點,不能沸騰
C. 溫度能達到沸點,但不能沸騰
D. 以上三種情況都可能發生
A
第4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5. 對圖中四種情景的描述中,錯誤的是( C )
A. 圖甲中,把兩只手分別放入熱水和冷水中,過一會兒把雙手同時放入
溫水中,兩只手對“溫水”的感覺不同,說明憑感覺判斷物體的冷與熱
并不可靠
B. 圖乙中,“簡易冰箱”中的飯菜不容易變質是因為水蒸發時會吸熱
C. 圖丙中,在紙鍋里盛水,放在火上加熱后水會沸騰而紙鍋不會燃燒,
是因為水的沸點高于紙的著火點
D. 圖丁中,初秋清晨,昆蟲和植物上的露珠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
形成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C
6. ★如圖的知識網絡結構為某物質通過放熱、吸熱呈現甲、乙、丙三種物態間的變化,根據知識網絡結構所提供的信息,下列論述正確的是(C  )
A. 由乙狀態到丙狀態變化時,有壓縮體積和降低溫度兩種方式
B. 示例中霧凇的形成過程中需要吸熱,是凝華現象
C. 分析題中所給信息,可知該物質在甲狀態時是晶體
D. 晨露的形成過程與該物質由甲到乙的變化過程相同
C
第6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填空題(每空5分,共30分)
7. (濟南模擬)夏季夜晚,緊閉門窗,開啟臥室空調,由于室內外溫差
大,第二天早晨,窗玻璃上常常會出現一層水霧,水霧在玻璃
(填“內”或“外”)側,是水蒸氣 (填物態變化名稱)形成的。
8. 地球上的水在陸地、海洋、大氣之間不斷地循環,陸地和海洋中
的水不斷 (填“吸收”或“放出”)熱量,汽化成水蒸氣上升,水蒸氣升入高空后遇冷 成小水滴或直接 成小冰晶,形成云,在溫度高于0℃時,云中的小冰晶 成小水
滴落到地面,形成雨。
外 
液化 
吸收 
液化 
凝華 
熔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實驗探究題(共40分)
9. (20分)如圖所示,探究水沸騰時溫度的變化特點。
 
(1) 在安裝器材時出現如圖甲所示的情形,應向 (填“上”或“下”)調節 (填“鐵桿a”或“鐵圈b”)更合理。
上 
鐵桿a 
(2) 由圖乙中水沸騰時溫度計的示數,讀得水的沸點為 ℃。
(3) 撤去酒精燈,水不能持續沸騰,說明水沸騰時需要
熱量。
98 
吸收 
第9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0. ★(20分)(大連中考)小明在探究“某固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
律”時,所用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
第10題
(1) 實驗中采用水浴法的好處是 。
(2) 放置溫度計時,考慮到固體熔化前、后體積的變化,溫度計玻璃
泡應該放置在固體顆粒中間略 (填“靠上”或“靠下”)的位置。
均勻受熱 
靠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3) 實驗過程中,小明每隔一段時間記錄一次溫度,觀察到第5min時
試管內出現液體,第10min時試管內固體全部變成液體。根據實驗數據
在方格紙上描點如圖乙所示,請用筆畫線,將圖像補充完整。
(4) 由圖乙中圖像可以判斷出該固體是晶體,依據是

(5) 小剛也用該固體和相同的實驗裝置完成了實驗,他根據數據畫出
的圖像如圖丙所示。則小剛實驗中存在的問題可能是
(寫出一條即可)。
該物質在熔化
過程中,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 
記錄相鄰兩次溫
度的時間間隔過長 
1
2
3
4
5
6
7
8
9
10(共13張PPT)
第2節 熔化和凝固
第2課時 凝 固
第三章 物態變化
一、選擇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1. 早在公元前21世紀左右,我國勞動人民就掌握了青銅器鑄造技術。鑄
造青銅器的過程中,工匠先將銅料加熱,制成銅液,然后將銅液灌進模
具,冷卻成型,鑄造初步完成。鑄造青銅器的過程中,發生的物態變化
是( C )
A. 僅熔化 B. 僅凝固
C. 先熔化后凝固 D. 先凝固后熔化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阜新中考)下列四幅圖像中,能大致體現液態海波凝固特點的
是( D )
A B C D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采用冷凍法可以把水與酒精從它們的混合液中分離出來。若冰的熔點
為0℃,固態酒精熔點為-117℃,將混合液降溫直到產生冰晶,首先分
離出來的晶體及其原因分別是( B )
A. 冰,水的凝固點比酒精的低
B. 冰,水的凝固點比酒精的高
C. 酒精,酒精的凝固點比水的高
D. 酒精,酒精的凝固點比水的低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4. 在標準大氣壓下固態酒精、固態煤油、固態水銀的熔點分別是-117℃、-30℃、-39℃,若南極的最低氣溫達-94.2℃,要測量南極氣溫,應選用( C )
A. 水銀溫度計
B. 酒精溫度計和水銀溫度計都可以
C. 酒精溫度計
D. 煤油溫度計和水銀溫度計都可以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5. ★如圖所示,裝水的密閉小瓶放在大燒杯里的水中間,把燒杯放在電
冰箱的冷凍室內,過一段時間取出燒杯,發現燒杯中有一半的水結成了
冰,此時小瓶中的水( C )
A. 只有表面的水結冰
B. 有一半的水結成冰
C. 都沒結冰
D. 都已結冰
C
第5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二、填空題(每空2分,共42分)
6. (蕪湖模擬)如圖所示為“冰泡湖奇觀”,冰泡從湖底向上呈垂直分布。冰泡內部是湖底動植物腐爛形成的甲烷氣體,當氣溫下降過快,湖水迅
速發生 (填物態變化名稱),甲烷氣體在上升過程中被迅速封住,便形成了色白如雪、姿態各異的冰泡。
第6題
凝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7. 標準大氣壓下,某種物質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如圖所示。試
分析:
(1) 這是 (填“熔化”或“凝固”)圖像。
(2) 這種晶體的熔點(或凝固點)是 ℃。
凝固 
0 
第7題
(3) 這種物質固態時稱為 。
(4) 固液共存的時間有 min。
冰 
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8. 將10℃的水放置在-5℃的環境中, (填“會”或“不會”)立
刻結冰,理由是 。
9. 北方的冬季貯菜,人們常在地窖里放幾桶水,當氣溫下降時,利用水
過程中會 ,可使地窖的溫度不至于太低,避免
蔬菜凍壞。
不會 
水的溫度還沒有達到它的凝固點 
凝固 
放出熱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0. 把凍豆腐從冰箱中取出來一段時間后,發現豆腐里有許多小孔。這
些小孔的形成過程是豆腐里的水先 成冰,后又 成水形
成的。(填物態變化名稱)
11. 某電視節目提出一個探究問題,剛從冰箱冷凍室拿出的冰棒貼緊舌
頭,舌頭迅速被“凍”在冰棒上,你認為結論是 (填“真的”或“假
的”),支持你的觀點的證據是 。
凝固 
熔化 
真的 
舌頭上的水遇冷放熱凝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2. 根據下列物質的熔點(標準大氣壓下),回答問題:
物質名稱 固態水銀 金 銅 鋼 固態氫
熔點/℃ -39 1064 1083 1515 -259
(1) 固態的金熔化成液態的金時,它的熔點是 。
(2) 氫在-260℃時是 態,在-258℃時是 態。
(3) 鋼水凝固成鋼塊時要 ,此時的溫度 。
(4) 在冬季的北極氣溫可達到-50℃左右,此時 (填“能用”或“不能用”)水銀溫度計。
(5) 用鋼做成的鍋 (填“能”或“不能”)冶煉金,這是因為金
的熔點比鋼的熔點 (填“高”“低”或“相同”)。
1064℃ 
固 
液 
放熱 
保持不變 
不能用 
能 
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三、實驗探究題(28分)
13. ★下表是小明“探究某種物質的凝固特點”時記錄的實驗數據。(在
標準大氣壓下)
時間/min 0 0.5 1 1.5 2 2.5 3 3.5 4 4.5 5 5.5 6 … 20 20.5 21
溫度/℃ 70 64 59 48 52 49 48 48 48 48 47 45 43 … 21 21 21
(1) 分析表中數據可知:第 min時的數據有明顯錯誤。實驗時
的室溫是 ℃。
1.5 
2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該物質在第4min時的狀態是 態;它是 (填
“晶體”或“非晶體”);在凝固過程中 熱量,溫度 。
(3) 課后小明又進行了以下探究:如圖所示,在容器A內裝水,在容器
B內裝鹽水,一段時間后發現容器A內有冰出現。由此可以判斷原來容器
B內鹽水的溫度 (填“高于”“低于”或“等于”)0℃。
固液共存 
晶體 
放出 
不變 
低于 
第13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共13張PPT)
第2節 熔化和凝固
第1課時 熔 化
第三章 物態變化
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21分)
1. 下列現象中,不屬于熔化的是( D )
A. 冰變成水
B. 鐵塊化成鐵水
C. 積雪消融
D. 熱水中糖塊消失了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桂林中考)下列物體中屬于晶體的是( C )
A. 橡膠 B. 瀝青
C. 冰塊 D. 石蠟
3. (北京中考)將某種金屬制成的勺放入15℃的水中,金屬勺沒有熔
化;將該金屬勺放入45℃的水中,發現金屬勺逐漸熔化。該金屬的熔點
可能是( B )
A. 10℃ B. 30℃
C
B
C. 50℃ D. 6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4. (自貢中考)如圖所示為甲、乙兩種物質溫度T隨加熱時間t變化的圖
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
A. 甲物質是晶體,乙物質是非晶體
B. 甲物質的熔點為210℃
C. 乙物質在BC段(不包括B、C兩點)時處于固液共存狀態
D. 乙物質在BC段溫度不變,不吸熱
C
第4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5. 海波的熔點為48℃,48℃的海波的狀態是( D )
A. 固態
B. 液態
C. 固液混合態
D. 三種狀態都有可能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6. 下表中列出了幾種物質的熔點(在標準大氣壓下)。根據表中數據,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
物質名稱 固態水銀 固態氧 純 鐵 鎢 鉛
熔點/℃ -39 -218 1538 3410 328
A. 鉛球掉入鐵水中不會熔化
B. 可以用水銀溫度計測量-40℃的氣溫
C. 用鎢制成的燈絲不易熔化
D. -210℃的氧處于固態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7. 兩盆水里面都有沒熔化的冰塊,一盆放在陽光下,一盆放在陰涼處。
在盆內冰塊均未熔化完前,兩盆水的水溫相比( B )
A. 在陰涼處的那盆水的溫度高
B. 一樣高
C. 在陽光下的那盆水的溫度高
D. 無法確定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二、填空題(每空3分,共39分)
8. (安徽中考)我國古代科技著作《天工開物》中,對釜的鑄造有“鐵
化如水,以泥固純鐵柄杓從嘴受注”(如圖)這樣的記載。其中“鐵化如
水”描述的物態變化是 。
第8題
熔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9. 有一種乳白色的固體物質,在250℃開始熔化,直到溫度升高到300℃
時,才熔化結束,這種物質一定是 (填“晶體”或“非晶體”),此物質在熔化的過程中 (填“吸熱”或“不吸熱”)。
10. (阜陽太和期末)冬天人們常說下雪不冷,化雪冷,這是因為雪熔
化時 (填“吸收”或“放出”)熱量。
非晶體 
吸熱 
吸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1. 在探究固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實驗中:
(1) 如果某一時刻溫度計示數如圖甲所示,那么此時測得的溫度為
℃。
43 
第11題
(2) 該物質熔化時,溫度隨時間變化圖像如圖乙所示,則該物質是
(填“晶體”或“非晶體”),熔點是 ℃,熔化的時間是
min。
晶體 
80 
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2. ★如圖所示,把盛有碎冰塊的大試管插入燒杯中的碎冰塊里,用酒
精燈對燒杯底部慢慢地加熱。則燒杯中的冰塊溫度達到熔點0℃后,還
(填“能”或“不能”)從酒精燈火焰上吸收熱量,所以燒杯中的冰
(填“能”或“不能”)熔化。由于冰是晶體,在熔化過程中吸熱,
溫度會 ,試管中的冰在溫度達到熔點0℃后,就 (填“能”或“不能”)從燒杯中吸收熱量,故試管中的冰 (填“能”或
“不能”)熔化。
能 
能 
保持不變 
不能
不能 
第12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三、實驗探究題(40分)
13. ★在探究海波和石蠟熔化規律時,兩個實驗小組分別選擇了如圖甲
和圖乙所示的實驗裝置進行實驗。
(1) 圖 (填“甲”或“乙”)的實驗裝置好。
(2) 在兩個實驗中都需要的測量儀器是 和溫度計。
(3) 試管中的固體顆粒大一點好還是小一點好? 。
乙 
秒表 
小一點好 
第13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① 海波熔化過程中,吸收熱量,溫度 ,所以為晶體;海波熔
化過程經歷了 min。石蠟熔化過程中, 熱量,溫度 ,所以為 體。
② 海波的熔點是 ℃。
③ 當海波溫度為42℃時,它處于 (填“固”或“液”)態。
不變 
5 
吸收 
上升
非晶 
48 
固 
時間/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海波的溫/℃ 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8 48 50 53 56
石蠟的溫/℃ 40 41 42 44 46 47 48 49 51 52 54 56 59
(4) 曉航記錄的實驗數據如表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门县| 霍州市| 彝良县| 自贡市| 武清区| 郸城县| 姚安县| 肃北| 连江县| 仁化县| 陕西省| 庄浪县| 格尔木市| 文化| 玛多县| 沐川县| 青州市| 衢州市| 桐乡市| 迁安市| 治县。| 东至县| 马尔康县| 政和县| 民丰县| 霍林郭勒市| 大余县| 麻阳| 淮南市| 萍乡市| 麻栗坡县| 乌拉特中旗| 昭觉县| 石嘴山市| 乐平市| 晋城| 绥阳县| 罗源县| 阿合奇县| 眉山市| 故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