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教版科學第一章探索自然的科學提高練一、單選題1. 用一個測量儀器測量某物理量時得到的數據跟物理量的真實值之間滿足一定的數學關系。表格中列出了五組數據,每組數據分別記錄了測量儀器的示數Q和對應的待測物理量的真實值 P:物理量真實值 P 0.00 1.00 2.00 4.00 6.00儀器示數Q 0.00 0.50 2.00 8.00 18.00由上表可以推斷,若用這個測量儀器去測量該物理量的 P=5.00時,儀器的示數是( )A.10.00 B.12.50 C.13.00 D.16.502.某學生用量筒量取液體,視線與液體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相平,讀數為30mL,將液體倒出一部分后,俯視讀數為20mL,則該同學實際倒出的液體體積為( )A.大于10mL B.小于10mL C.等于10mL D.無法確定3.下列四幅圖分別表示測量科學課本一張紙厚度、硬幣直徑、銅絲直徑、海底深度的方法,其中測量原理相同的是( )A.甲、乙、丙 B.甲、丁 C.乙、丁 D.甲、丙4.塑料盒不能沉入水中。為了測量它的體積,某同學采用了如圖所示的方法(繩子體積忽略不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塑料盒的體積是1 cm3B.沒有步驟A和C也能測出塑料盒體積C.根據C和D可以測出塑料盒的體積D.塑料盒浸沒深度的大小對測量結果有影響5.2023年9月21日,海外校醫室組織了對全體學生進行視力檢查,以評估我校學生視力變化情況。“視力檢查”這一過程相當于科學探究環節中的( )A.提出問題 B.建立假設C.設計實驗方案 D.收集事實與證據6.若有下列一組測量數據:0.2343 米, 2.34 米, 234毫米, 234分米,各自對應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分別是( )A.1分米、1毫米、1厘米、1米 B.1毫米、1分米、1厘米、1米C.1毫米、1分米、1分米、1米 D.1厘米、1分米、1毫米、1米7. 要測量面值為1元的硬幣的直徑,下列測量方法中。最好的是A.用刻度尺直接多測幾次硬幣的直徑,算出平均值B.將硬幣放在直尺上直接讀出硬幣的直徑C.用細線繞硬幣一周,測出硬幣的周長再算出直徑D.用直尺和兩塊三角板配合進行測量8.有一支溫度計,表面刻有150格均勻的刻度,將該溫度計的玻璃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溫度計內液面上升到第30格處,將它放到標準大氣壓的沸水中,液面上升到第80格處,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溫度計的分度值是1℃B.該溫度計的測量范圍是-60℃~300℃C.第100格處表示的溫度是120℃D.測量實際溫度為20℃的液體,此溫度計液面上升至40格處9.有一支刻度不清的溫度計,插入冰水混合物時液柱的高度為2.5厘米;插入1標準大氣壓下沸騰的水中時液柱的高度為17.5厘米。那么這支溫度計液柱的高度為8.5厘米時,被測物體的溫度為( )A.40℃ B.37℃ C.50℃ D.33℃10.有一支溫度計,其外面的刻度已模糊不清,現把此溫度計的玻璃泡插入2℃水中,用刻度尺測得溫度計內紅色液體柱長為3cm,若把玻璃管插入100℃的沸水中,測得紅色液柱長為31cm,現用此溫度計測某液體的溫度,用刻度尺測得紅色液柱長為15cm,那么此液體的溫度為( )A.28℃ B.35℃ C.44℃ D.60℃11.某溫度計在0℃時,水銀柱長5cm,在100℃時,水銀柱長25cm。當水銀柱長為12cm時,該溫度計所顯示的溫度是.( )A.28℃ B.35℃ C.48℃ D.60℃12.在圖中溫度計所示的恒溫環境下進行實驗。將溫度計放入一杯冰水混合物中,從溫度計放入開始計時,放入時間足夠長后取出,圖中可能反映了溫度計內液體的體積隨時間變化情況的是( )A. B. C. D.13.小麗想測量一杯水的溫度,她得到的是一支沒有刻度的溫度計,于是她想了一個辦法:先把溫度計的玻璃泡浸在冰水混合物中一段時間后,在對應的液柱上端處做了一個記號A,然后在1標準大氣壓下,把溫度計的玻璃泡浸在沸水中一段時間后,也在對應的液柱上端做好記號B,用刻度尺測得兩標記間的距離是40cm。然后她用此溫度計來測量一杯水的溫度,發現液柱所處的位置距離B點10cm,則這杯水的溫度是( )A.75℃ B.55℃ C.35℃ D.25℃14.由于鋼的熱脹冷縮,用同一把鋼制刻度尺去測量同一塊玻璃,在冬天和在夏天的測量結果比較( )A.一樣大 B.夏天的測量結果大一些C.冬天的測量結果大一些 D.無法判定15.有一支溫度計刻度均勻但示數不準,將它放入1標準大氣壓下的沸水中,讀數為96℃,讀數為6℃.現把該溫度計懸掛在房間里的墻上,觀察它在一天內讀數的變化,最高讀數為33℃,最低讀數為15℃,則這一天內房間里的最高溫度比最低溫度高出( )A.20℃ B.19℃ C.18℃ D.16.2℃二、填空題16.小國同學是剛入初中的新生,短短兩個星期,就對科學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下圖依次是他進行科學測量的的一些示意圖:(1)他用毫米刻度尺測量一塊橡皮的長度,由圖可知橡皮的長度是 厘米。(2)他測得冰箱內外溫度的示數如下圖甲乙所示,則冰箱內溫度為 ,冰箱外溫度為 。17.選擇儀器下方的字母填寫在相應橫線上。(1)用來吸取和滴加少量液體的儀器是 。(2)可以直接加熱的儀器是 。(3)用作度量一定量液體體積的儀器是 。(4)實驗室常用的加熱儀器是 。18.給下面的數據填上合適的單位。一大瓶碳酸飲料的體積是1.25 。一瓶礦泉水的體積為595 。一盒牛奶的體積為250 。一間教室的容積大約是200 。19.小明嘗試自制一支溫度計(如圖甲)。燒瓶中裝有空氣,裝置不漏氣,玻璃管中間封有一段紅色液柱。小明把該溫度計先后放入10℃和60℃的水中,依次標出紅色液柱右側到達的位置為A和B(如圖乙)(1)此溫度計是根據 原理制成的。(2)讀出刻度尺所測AB段長度為 厘米。(3)利用該溫度計測室內溫度,液柱右側剛好移到C處,則此時室內的溫度為 ℃。20.小彬在使用溫度計的時候覺得溫度計太小不易觀察讀數,所以想制作一個“放大版”的溫度計,為了能夠精確測量,他查詢到了一根標準溫度計在20℃時水銀的體積為10mL,水銀柱橫截面積為5mm2,從20℃到100℃的距離為10cm;他設計的“放大版”溫度計水銀柱橫截面積為1.5cm2,從20℃到100℃的距離為30cm,水銀溫度計是利用 原理制成 的,在“放大版”溫度計 20℃時其內部的水銀體積為 ml21.小范同學用普通水銀溫度計測量沸水的溫度,請回答以下問題。(1)該溫度計的工作原理是 。(2)測量過程中,溫度計的示數如下圖所示,其讀數是 。(3)小范發現,在同一個實驗室里測量從同一個熱水壺里倒出的熱水的溫度時,不同的小組得到的實驗結果都不太一樣。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小范突發奇想:有沒有可能是溫度計不準確呢?她查閱了一些資料,并且按照如下方法校驗普通水銀溫度計:Ⅰ.檢查溫度計的玻璃部分是否有破損、刻度是否清晰。Ⅱ.用一個大燒杯盛放適量冰塊,讓它自然熔化,形成冰水混合物。Ⅲ.將待校驗的溫度計的玻璃泡完全浸沒在冰水混合物中,讀出此時示數為2℃。Ⅳ.取另一個大燒杯盛放適量水,用酒精燈加熱至沸騰。V.將待校驗的溫度計的玻璃泡完全浸沒在沸水中,讀出此時示數為98℃。當用該溫度計測量實際溫度為50℃的物體時,該溫度計的示數為 ℃。22. 一支水銀溫度計連同玻璃泡總長10cm,最大刻度A 處離頂部 2cm。將此溫度計放入35 ℃的溫水中,液面升到 B處,B處離頂部6.2cm,如圖所示。 再將此溫度計放入 40℃的熱水中,液面升至離頂部3.2cm處。 此溫度計的最大刻度值是 ℃,表示人體正常體溫(37℃)的刻度距頂部 cm。三、實驗探究題23.溫度計是實驗室常見的實驗器材,結合下列相關信息回答問題:(1)在“用溫度計測水的溫度”實驗中,按正確使用溫度計的步驟,依次排列順序為 。A.選用合適量程的溫度計 B.估計被測水的溫度 C.稍后,待溫度計的示數穩定后再讀數 D.讓溫度計的玻璃泡與水充分接觸 E.取出溫度計 F.視線與溫度計內液面齊平,讀取示數(2)如圖甲所示,小明同學用溫度計測小燒杯中水的溫度,指出圖中錯誤的操作是 。(3)小鄭自制了一個氣體溫度計。如圖乙所示,溫度計由圓底燒瓶、帶孔的橡膠塞、彎曲玻璃管組成。氣密性查好后,在彎曲玻璃管中注入一小段液體再次組裝好,如圖丙所示,瓶中裝的是空氣,瓶塞不漏氣。將燒瓶放到1標準大氣壓下的冰水混合物中,液柱在A處,B、C是與A點相差2℃的兩個點,則B處的溫度是 。(4)使用中發現玻璃管中液柱移動不明顯,示數不夠精確。對此請你提出一條提高測量精確度的建議: 。24.信鴿亦稱“通信鴿”,是經過普通鴿子馴化而成。信鴿飛行速度快、耐力強,并且具有良好的導航能力,自古以來常被用于通信傳書。“信鴿千里飛歸老巢”,生物學家和養鴿專家對信鴿的歸巢機能作了大量研究。研究表明,信鴿的導航定位與信鴿的嗅覺有關,而木犀草素溶液能麻醉信鴿的嗅覺。【實驗探究的問題】為了探究信鴿嗅覺與導航定位的關系【進行實驗】①將200只生長發育、生理狀況、飛行能力等均相近的信鴿平均分為甲、乙兩組。②甲組用木犀草素溶液麻醉信鴿的嗅覺,乙組用處理作為對照。③在天氣適宜情況下,選擇不同距離放飛后,記錄歸巢時間,求平均值后計算出歸巢速度,將結果繪制成如圖所示曲線。④根據探究的問題,結合曲線圖,可以得出的實驗結論。請你補充相關實驗步驟并回答問題。(1)信鴿的呼吸器官是 。(2)現實生活中,要選擇200只完全相似的信鴿,將其均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是比較困難的。那么進行實驗時,你認為哪種方法更合理?____。A.從200只信鴿中,選出兩個相似的動物,一個作為實驗組,一個作為對照組。B.將200只信鴿隨機分成兩組,每組100只,一個作為實驗組,一個作為對照組。C.將200只信鴿分成100對,每對相似,一個放在實驗組,一個放在對照組。(3)將步驟②中的內容補充完整 。(4)根據以上實驗,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25.社團課上同學們折紙飛機,比誰的紙飛機飛得更遠,于是他們進行了比賽,每次都是在無風環境由同一彈射裝置拋出,同一紙飛機飛行5次取落地后飛行距離的平均值,收集到的數據如表所示:(紙飛機上夾一回形針可以改變重心位置)組別 紙張材料 拋射角度(°) 回形針位置 飛行距離(m)1 打印紙 0 不加 13.72 打印紙 30 不加 14.83 打印紙 60 不加 11.94 宣紙 30 不加 11.05 宣紙 30 距頭部 9.26 宣紙 30 距頭部 10.3(1)前3組實驗是想探究 是否會影響紙飛機的飛行距離。(2)對比 (填組別序號)數據可以發現相同情況下,用打印紙折成的紙飛機比用宣紙折成的紙飛機飛得更遠。(3)小剛對比分析(4、5)和(4、6)數據后發現紙飛機重心往前移動反而會減小紙飛機的飛行距離,你是否贊成他的觀點并說明理由: 。四、解答題26.小科同學自制了一個簡易溫度計,A為一塑料瓶,B為吸管,通過軟木塞與A相連,管下端插入水槽中,使管內外水面有一高度差h,在不同溫度下分別測出對應水柱高度h,記錄數據如表所示:t/℃ 17 19 21 23 25 27h/厘米 30.0 24.9 19.7 14.6 9.4 4.2(1)這個溫度計的A部分相當于常用溫度計的 。(2)若對應的水柱高為40.3厘米,則此時所對應的溫度大約是 。(3)用此溫度計能不能測29℃及以上的溫度,說明理由 。(4)若要提高此溫度計的精確度,對該裝置有何要求?(寫出一點即可) 。27.學習了溫度的測量之后,小明決定自制一支溫度計。他找來一只帶塞子的密封性很好的小玻璃瓶,在瓶塞上插進一根細玻璃管,小玻璃瓶裝滿滴加紅墨水的水(如圖所示),然后在細玻璃管上標上刻度即可。(1)這支溫度計是根據 的性質來測量溫度的。(2)他先把自制溫度計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標記液面的位置為A點;然后把溫度計放在沸水中(當天氣壓為一個標準大氣壓),標記液面的位置為B點。用刻度尺測得AB標記間的距離為5厘米。小科將AB間的距離分成50等份標記刻度,則他標定的溫度計最小刻度是 ℃。(3)利用該溫度計測室內溫度時,液柱剛好升到離A點1.2厘米處,則此時室內的溫度為 ℃。(4)小明同學發現,該溫度計的精確度不高,為了讓溫度計的液柱升降變化更明顯,可采取的措施有 。28.有一支溫度計,刻度均勻但刻度線不準。在標準大氣壓下,用它測量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時,讀數為-5℃,此時水銀柱長5cm;用它測量沸水的溫度時,讀數為115℃,此時水銀柱長為25cm。(1)如果實際氣溫為50℃,水銀柱長為 cm。(2)當外界實際溫度為 ℃時,溫度計的示數等于實際溫度。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2.【答案】A3.【答案】D4.【答案】C5.【答案】D6.【答案】B7.【答案】D8.【答案】D9.【答案】A10.【答案】C11.【答案】B12.【答案】A13.【答案】A14.【答案】C15.【答案】A16.【答案】(1)3.30(2)-9℃;18℃17.【答案】(1)g(2)d(3)c(4)h18.【答案】升;毫升;毫升;立方米19.【答案】(1)氣體的熱脹冷縮(2)2.5(3)3020.【答案】液體熱脹冷縮;90021.【答案】(1)液體的熱脹冷縮(2)25℃(3)5022.【答案】42;523.【答案】(1)BADCFE(2)玻璃泡碰到燒杯底部(3)-2℃(4)玻璃管更細一點(或換用容積更大的瓶子)24.【答案】(1)肺(2)C(3)等量的清水(4)信鴿的導航定位與嗅覺有關,且放飛距離越遠,影響越大25.【答案】(1)紙飛機拋射角度(2)2和4(3)不贊成,因為飛機頭部放置回形針后,不光改變了紙飛機的重心位置,而且回形針會增加紙飛機的重量,導致出現兩個變量,因此無法形成對比26.【答案】(1)玻璃泡(2)13℃(3)不能,因為表中溫度每升高2℃,液柱高度下降約5.2cm,27℃時,液柱高度只有4.2cm。(4)換用大塑料瓶或更細塑料管27.【答案】(1)液體熱脹冷縮(2)2(3)24(4)換用容積更大的玻璃瓶28.【答案】(1)15(2)25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