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新教科版科學二年級上冊教學計劃(根據新課標編寫)一、教材分析二年級上冊由“我們的地球家園”和“材料”兩個單元組成。兩個單元總計13課,原則上每課需1課時來完成教學。另外每個單元都有“科學閱讀”內容,可以穿插在每課教學中進行,也可以在單元復習時集中在一課時落實。“我們的地球家園”單元共7課,分別是《1.地球家園中有什么》、《2.土壤——動植物的樂園》、《3.太陽的位置和方向》、《4.觀察月相》、《5.各種各樣的天氣》、《6.不同的季節》、《7.做大自然的孩子》。這7課的編排邏輯是這樣的:整體認識(第1課)→具體認識(第2—6課)→討論升華(第7課)。具體介紹如下:第1課從整體上引導學生認識地球家園中和地球家園周圍有什么;第2課引導學生具體探索地球家園中的一種重要資源——土壤;第3、4課引導學生具體探究天空中的太陽和月球的變化現象,使學生能夠根據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判斷東西南北方向和描述月相的變化現象;第5、6課引導學生具體探索地球家園的天氣和四季變化,認識這些變化對動植物和人類生活的影響;第7課引導學生在學習了前面6節課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人類與大自然的關系,要做大自然的孩子,感謝大自然的恩賜,保護動植物,愛護大自然。“我們的地球家園”單元,統整“地球與宇宙科學領域”的三個主要概念組織教學內容,從整體的地球家園中有什么到局部的尋訪土壤居民,從遙遠的太陽、月球與生活的聯系到觸手可及的天氣、季節與生命的聯結,整個單元以“關愛家園、關注生命”為線索,串聯起一系列活動,并將整個活動落腳到“做大自然的孩子”,在落實單元教學內容的同時,對教學目標進行升華。簡單地說,本單元以地球與宇宙科學領域的概念為基礎,將關注點聚焦到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的話題上來,將發展點落腳到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課題中來,將興趣點遷移到珍愛生命、保護身邊的動植物的活動里來。本單元教學內容集科學探究教育、生態環境教育、自然體驗教育于一體,并體現了博物學的重要特征——與自然的直接交往。“材料”單元共6課,分別是《1.我們生活的世界》、《2.不同材料的餐具》、《3.書的歷史》、《4.神奇的紙》、《5.椅子不簡單》、《6.做一頂帽子》。以下是這幾課教學內容的簡要分析:第1課《我們生活的世界》,旨在讓學生建立“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的概念,引出材料的視角;第2課《不同材料的餐具》,利用學生熟悉的餐具探討常見材料的性能,使學生初步掌握研究材料的方法;第3課《書的歷史》,以書為具體研究對象,結合人類文明的發展歷史,運用教育重演論,讓學生縱向考察某種物品所用材料的發展和演變;第4課《神奇的紙》,以紙為具體例子,讓學生橫向考察對一種材料的改造而導致其性能的變化,體會材料經過加工和改造,可以表現出原本沒有的性能;第5課《椅子不簡單》,以生活中常見的椅子為例,讓學生從材料的角度整體而系統地研究一個真實的物品,認識到很多物品都是由多種材料制成的;第6課《做一頂帽子》為單元總結課,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做一頂帽子,經歷對本單元所學內容的綜合運用過程。“材料”單元的學習對學生形成“世界是物質的”這一認識非常重要。在一年級下冊“我們周圍的物體”單元里,學生已對物體的特征進行了初步研究。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他們將在3—4年級開展物質狀態的學習,而對材料概念的理解是從物體到物質概念發展必不可少的進階。這一單元的編寫,強調和突出了對“材料”這一概念更全面和深入的理解,并根據目前材料科學的快速發展和人類對材料的認識不斷豐富和提高現狀,設計和組織了“材料”單元的內容結構,以期讓學生以辯證和發展的觀點看待材料,不固化對某種材料的認識。通過這一單元的學習,學生能初步認識到材料是具有特殊性能的物質,是功能化了的物質,人們利用材料設計制作各種物品。學生能夠以材料的視角看待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利用多種感官或簡單工具研究材料,觀察并描述材料的特點,能夠辨識生活中常見的材料。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兩個單元的教學中,教師要繼續引導學生發展他們的觀察、記錄和描述能力,同時要提高他們的實地觀察和建構簡單模型的能力。“我們的地球家園”和“材料”單元也都設計了與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相關的教學活動,希望在教學中充分體現這部分教學的特點,達成教材設計所追求的目標。二、學情分析經過一個學年的科學學習,學生的觀察與描述能力有了明顯的發展,但學生依然處于形象思維階段,他們的抽象概括和語言表達能力仍然比較弱,因此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仍然非常重要。除了教科書為學生提供的“科學詞匯”外,教師還要注重觀察、記錄方法的示范和引導,注重提供語言表達的范例。二年級的學生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為,但還常有不穩定的現象,自制力還不強,意志力較差,遇事很容易沖動,活動的自覺性和持久性都比較差,且常與興趣密切相關。他們精力旺盛、活潑好動,具有好奇、好動、好模仿等特點,在活動過程中需要通過不斷巡視來關注學生的觀察體驗進展,用學生喜歡的形式(如游戲、積分、獎勵等)來促進學生更好地開展觀察體驗等活動。三、教學目標1.“我們的地球家園”單元教學目標1.科學觀念:(1)描述太陽每天在天空中東升西落的位置變化。(2)描述怎樣利用太陽的位置辨認方向。(3)描述一年中季節變化現象,舉例說出季節變化對動植物和人類生活的影響。(4)描述月相的變化現象。(5)知道太陽能夠發光發熱。(6)描述太陽對動植物和人類生活有著重要影響。(7)知道有陰、晴、雨、雪、風等天氣現象。(8)描述天氣變化對動植物和人類生活的影響。(9)觀察并描述周圍的土壤上生長著的植物和生活著的動物。2.科學思維:運用觀察、比較、、體驗、記錄、描述、討論、交流與分享等方法,引導學生直接接觸大自然。3.探究實踐:(1)能利用多種感官或者簡單的工具觀察對象的外部形態特征及現象。(2)能用語言、圖畫等方式初步描述信息。(3)能簡要講述探究過程與結論,并與同學討論交流,4.態度責任:(1)能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對常見的動植物、物質的外在特征,以及生活中的科學現象、然現象表現出探究興趣。(2)能如實講述事實,當發現事實與自己原有的想法不同時,能尊重事實,形成用事實說話的意識。(3)愿意傾聽、分享他人的信息、樂于表達、講述自己的觀點,能按要求進行合作探究學習。2.“材料”單元教學目標1.科學觀念(1)我們周圍世界可分為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人工世界是由人設計并制造出來的。(2)物品是由一種或多種材料做成的,我們身邊存在著許多不同種類的材料。(3)物品可根據構成它的材料的性能來描述,也可根據這些性能來區分物品或材料。(4)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能,材料的性能決定材料的用途。(5)通過科學技術可將自然界各種材料利用起來,材料經加工可能改變原有的性能。(6)某些材料可反復使用,一些廢棄的物品可用來制造新的產品。2.科學思維運用觀察、比較、分類、描述、討論、交流與分享等方法,引導學生初步了解和認識構成物質的材料。3.探究實踐(1)運用各種感官觀察并識別構成物品的各種材料,與同伴交流自己的觀察結果。(2)用科學詞匯初步描述常見材料的特征。(3)根據可觀察到的特征和性質,對物品和材料進行描述、比較和分類。(4)利用工具對材料進行簡單加工。(5)將學習到的知識和解決問題的方法運用到新的情境中去。(6)利用提供的材料和工具,通過口述、圖示等方式表達自己的設計與想法,并完成任務。4.態度責任(1)發展探究物質世界的興趣,實事求是地描述材料的特性,形成倡導環保意識。(2)認識到在科學研究中準確描述事物很重要,發展進一步改進材料的興趣。(3)體驗創造產品的喜悅和成功感,學會與人交流、分享與合作。四、具體教學措施1.培養學生科學學習的興趣和良好習慣在教學中激發學生的興趣,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組織學生開展多種多樣的學習活動。教學時,時常關注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熱情,多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允許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想法。讓每個學生喜歡上課、喜歡教師,進而喜歡學科學。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不能簡單地理解為上課坐好、舉手發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導學生學會獨立思考、敢于提問、認真傾聽他人的意見、樂于表達自己的想法等內在品質。2.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科學教學中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設計生動有趣、直觀形象的探究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和認識科學知識,鼓勵每一位學生動手、動口、動腦,參與科學的學習過程。3.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并與同伴合作交流獨立思考、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科學的重要方式。教學中要鼓勵學生在具體活動中進行思考,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并與同伴進行交流。在思考與交流的過程中,老師提供適當的幫助和指導,善于選擇學生中有價值的問題或意見,引導學生開展討論,尋找問題的答案。老師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與人交流的愿望和習慣,使學生逐步學會運用適當的方式描述自己想法,學會注意傾聽他人的意見。4.培養學生初步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材特別注重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隨時引導學生把所學的科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解決身邊的科學問題,并嘗試從日常生活中發現科學問題,了解科學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體會學習科學的重要性。5.創造性地使用科學教材,及時反思科學探究能力是整體性發展的,科學探究的各種類型在教學活動中應得到系統運用。教材只是提供了學生科學活動的平臺,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和實際情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設計教學活動。教師還應適時記錄下自己的教學設計和教學反思,以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觀念與教學方法。五、教學進度表周次 起止日期 教學內容1 始業教育(科學第一課)2 1-1.地球家園中有什么3 1-2.土壤——動植物的樂園4 1-3.太陽的位置和方向5 國慶放假6 1-4.觀察月相7 1-5.各種各樣的天氣8 機動9 1-6.不同的季節10 1-7.做大自然的孩子11 第一單元學習梳理12 2-1.我們生活的世界13 2-2.不同材料的餐具14 2-3.書的歷史15 機動16 2-4.神奇的紙17 2-5.椅子不簡單18 元旦放假19 2-6.做一頂帽子20 第二單元學習梳理21 學期總結評價注:以上教學安排僅為參考,實施中將根據具體情況作適當調整。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