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 18 講 鹵族元素 溴、碘單質的提取01 掌握鹵素單質的性質及鹵素離子的檢驗。2.02 掌握鹵素單質的提取。考點一:鹵素單質的性質及 X-的檢驗重點·夯基易錯1.鹵族元素鹵族元素又稱鹵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ⅦA 族,價電子排布為 ns2np5。2.溴、碘單質物理性質比較性質 Br2 I2顏色 深紅棕色 紫黑色狀態 液體 固體①在水中溶解度不大;溶解性②易溶于有機溶劑 ①易升華;特性 易揮發、有毒②使淀粉溶液變藍3.氯、溴、碘單質化學性質比較與水反應 X2+H2O===HX+HXO 氯、溴、碘與水反應由易到難與堿反應(NaOH) 2NaOH+X2===NaX+NaXO+H2O①Cl2>Br2>I2,還原性:Cl-<Br-<I-;氧化性 ②氯、溴、碘與氫氣化合由易到難;③I2與 Fe 反應只生成 FeI2,其他鹵素單質可將 Fe 氧化為+3 價4.氟的特殊性(1)氟無正化合價。(2)F2能與水反應放出 O2,化學方程式:2H2O+2F2===4HF+O2。(3)在 HX 中,HF 的熔、沸點最高,氫氟酸是弱酸,能腐蝕玻璃。5.鹵素離子的檢驗方法(1)AgNO3溶液——沉淀法白色沉淀,則有 Cl-滴加稀硝酸和 AgNO3 溶液未知液 ― ― ― ― ― ― ― ― ― ― →生成{淺黃色沉淀,則有 Br-黃色沉淀,則有 I-(2)置換——萃取法加適量新制 飽和氯水 加入 CCl4 下層 或汽油 上層 未知液 ― ― ― ―振― 蕩 ― ― ― → ― ― ― ― ― 振― 蕩― ― ― ― ―→{紅棕色或橙紅色,表明有 Br-有機層呈紫色、淺紫色或紫紅色,表明有 I-(3)氧化——淀粉法檢驗 I-加入適量新制飽和 氯水 或雙氧水 淀粉 溶液未知液 ― ― ― ― ― ― 振― 蕩― ― ― ― ― ―→ ― ―振― 蕩 ― →藍色溶液,表明有 I-1.鹵素氣態氫化物的水溶液都是強酸溶液( )2.濃 H2SO4能干燥 HCl,所以濃硫酸也能干燥 HBr( )3.加碘鹽能使淀粉變藍( )4.清洗碘升華實驗所用試管的操作是先用酒精清洗,再用水清洗( )5.液溴易揮發,在存放液溴的試劑瓶中應加水封( )6.用加熱的方法可將 NaHCO3中混有的少量碘除去( )7.可用 F2與 NaCl 溶液反應產生 Cl2,檢證 F2的氧化性大于 Cl2( )【答案】 1.× 2.× 3.× 4.√ 5.√ 6.× 7.×方法·規律總結(1)鹵族元素單質將同主族原子序數大的元素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來,但氟不能進行相應的置換,原因是 F2能與 NaX 溶液中的水發生反應。(2)鹵族元素的單質 F2、Cl2、Br2均能將 Fe 氧化為 Fe3+,而 I2只能將鐵氧化為 Fe2+。(3)加碘食鹽中的碘是 KIO3而不是 I2或 KI。(4)Cl2、Br2、I2溶于各溶劑后的顏色溶質 Cl2 Br2 I2溶劑 水 CCl4 水 CCl4 水 CCl4溶液顏色 黃綠色 黃綠色 橙色 橙紅色 棕褐色 紫紅色三種物質在其他有機溶劑(如汽油、苯等)中的顏色與在 CCl4 中的顏色差別不大,而且由于濃度不同,各物質在同一溶劑中的顏色也有差異。點撥·能力培養1.某小組用如圖所示裝置比較氯、溴、碘單質的氧化性強弱(夾持儀器已略去,氣密性已檢查)。實驗過程:Ⅰ.打開彈簧夾,打開活塞 a,滴加濃鹽酸。Ⅱ.當 B 和 C 中的溶液都變為黃色時,夾緊彈簧夾。Ⅲ.當 B 中溶液由黃色變為紅棕色時,關閉活塞 a。Ⅳ.……(1)A 中產生黃綠色氣體,其電子式是________。(2)驗證氯氣的氧化性強于碘的實驗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B 中溶液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為驗證溴的氧化性強于碘,過程Ⅳ的操作和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過程Ⅲ實驗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氯、溴、碘單質的氧化性逐漸減弱的原因:同主族元素從上到下,__________,得電子能力逐漸減弱。【答案】 (1) (2)濕潤的淀粉-KI 試紙變藍(3)Cl2+2Br-===Br2+2Cl- (4)打開活塞 b,將少量 C 中溶液滴入 D 中,關閉活塞 b,取下 D 振蕩,靜置后CCl4層變為紫紅色 (5)確認 C 的黃色溶液中無 Cl2,排除 Cl2對溴置換碘實驗的干擾 (6)原子半徑逐漸增大【解析】 A 中滴加濃鹽酸后,發生反應:2KMnO4+16HCl(濃)===2KCl+2MnCl2+5Cl2↑+8H2O,生成黃綠色氣體 Cl2,在 A、B、C 中分別發生反應:Cl2+2KI===2KCl+I2、Cl2+2NaBr===2NaCl+Br2、Cl2+2NaBr===2NaCl+Br2,由于 B、C 中生成了 Br2 而使溶液變為黃色,打開活塞 b,C 中生成的 Br2 在 D 中發生反應:Br2+2KI===2KBr+I2。實驗過程Ⅲ,當 B 中黃色溶液繼續通入過量 Cl2 時,溶液變為紅棕色,以此為對照,說明 C 中黃色溶液無 Cl2,從而排除 Cl2對溴置換碘實驗的干擾。2.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氯水久置過程中,氯水的氧化性增強,酸性減弱B.用硝酸酸化的 AgNO3溶液能一次鑒別 NaCl、NaBr、KI 三種失去標簽的溶液C.向某溶液中加入 CCl4,振蕩、靜置后,CCl4層顯紫紅色,證明原溶液中存在 I-D.某淺黃色的溴水,加 CCl4振蕩、靜置后,上層顯橙紅色【答案】 B3.鑒別 NaCl 溶液、NaBr 溶液、NaI 溶液可以選用的試劑是( )①碘水、淀粉溶液 ②氯水、CCl4 ③溴水、苯 ④硝酸、AgNO3溶液 ⑤氯水、苯 ⑥CCl4、淀粉溶液A.①②④ B.②③⑥C.②④⑤ D.④⑤⑥【答案】 C真題·明考向1.(2023·遼寧·高考真題)某小組進行實驗,向10mL蒸餾水中加入0.4gI2 ,充分振蕩,溶液呈淺棕色,再-加入0.2g 鋅粒,溶液顏色加深;最終紫黑色晶體消失,溶液褪色。已知 I3 aq 為棕色,下列關于顏色變化的解釋錯誤的是選項 顏色變化 解釋A 溶液呈淺棕色 I2 在水中溶解度較小B I +I- I-溶液顏色加深 發生了反應: 2 3C 紫黑色晶體消失 I2 ( aq )的消耗使溶解平衡 I 2 (s) I2 (aq)右移D 溶液褪色 Zn 與有色物質發生了置換反應A.A B.B C.C D.D【答案】D【解析】A.向 10mL 蒸餾水中加入 0.4gI2,充分振蕩,溶液呈淺棕色,說明 I2的濃度較小,因為 I2在水中溶解度較小,A 項正確;B I-.已知 3 (aq)為棕色,加入 0.2g 鋅粒后,Zn 與 I -2反應生成 ZnI2,生成的 I 與 I2發生反應 I-+I- -2 I3,生成 I3使溶液顏色加深,B 項正確;C.I2在水中存在溶解平衡 I2(s) I2(aq),Zn -與 I2反應生成的 I-與 I2(aq)反應生成 I3,I2(aq)濃度減小,上述溶解平衡向右移動,紫黑色晶體消失,C 項正確;D.最終溶液褪色是 Zn 與有色物質發生了化合反應,不是置換反應,D 項錯誤;答案選 D。考點二:從海水資源中提取鹵素單質重點·夯基易錯1.氯的提取——氯堿工業(1)工藝流程精制 電解 {陽極產物:Cl2海水―→粗鹽 ― ― →飽和食鹽水 ― ― → 陰極產物:H2、NaOH通電(2)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NaCl+2H2O === == 2NaOH+H2↑+Cl2↑。2.海水中提取溴(1)工藝流程(2)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①2NaBr+Cl2===Br2+2NaCl;②Br2+SO2+2H2O===2HBr+H2SO4;③2HBr+Cl2===2HCl+Br2。3.海帶中提取碘(1)工藝流程(2)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Cl2+2I-===I2+2Cl-。1.海水提溴兩次使用氯氣的目的是富集溴元素( )2.海帶提碘過程,在蒸發皿中灼燒后再溶解( )3.在實驗室做海帶提碘的實驗時可用 H2SO4酸化后,用 H2O2氧化 I-,離子方程式為 2I-+H2O2===I2+2OH-( )【答案】 1.√ 2.× 3.×方法·規律總結從海水中提取物質的思路海水中提取溴和碘的反應都是將其-1 價離子氧化成單質。涉及工業實際,最主要的問題是如何將大量海水中分布的元素富集起來。溴的制取一般是氧化→吹出→吸收→再氧化的路線,碘一般是由海帶提取,主要過程是灼燒→溶解→過濾→氧化→萃取的路線。工藝模式如圖所示:點撥·能力培養1.用灼燒法證明海帶中含有碘元素,各步驟選用的實驗用品不必都用到的是( )選項 實驗步驟 實驗用品A 步驟 1:將海帶灼燒灰化B 步驟 2:將海帶灰溶解、過濾C 步驟 3:氧化濾液中的 I-D 步驟 4:檢驗碘元素【答案】 C【解析】 氧化濾液中的 I-用不到容量瓶,故選 C。2.從淡化海水中提取溴的流程如下: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X 試劑可用 Na2SO3飽和溶液B.步驟Ⅲ的離子反應:2Br-+Cl -2===2Cl +Br2C.工業上每獲得 1 mol Br2,需要消耗 Cl2 44.8 LD.步驟Ⅳ包含萃取、分液和蒸餾【答案】 C【解析】 Na2SO3與 Br2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Na2SO3+Br2+H2O===Na2SO4+2HBr,可用 Na2SO3飽和溶液吸收 Br2,A 正確;步驟Ⅲ根據氯的非金屬性比溴的強,利用置換反應制取 Br2,B 正確;步驟Ⅰ和步驟Ⅲ均用到 Cl2,故制取 1 mol Br2 消耗 2 mol 氯氣,但未標明氯氣所處的溫度和壓強,無法計算 Cl2 的體積,C 錯誤;從濃溴水中提取溴,可利用有機溶劑(如苯)萃取溴,然后分液得到溴的有機溶液,再經蒸餾可得純凈的溴,D 正確。3.為了從海帶浸取液中提取碘,某同學設計了如圖實驗方案,解答下列問題:(1)①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②中分液時含 I2的 CCl4溶液從分液漏斗________(填“上口倒出”或“下口放出”)。(3)③是將富集在 CCl4 中的碘單質利用化學轉化重新富集在水中,稱為反萃取,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④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操作⑤的名稱為________。【答案】 (1)2I-+2H++H2O2===I2+2H2O (2)下口放出 (3)3I2+6NaOH===5NaI+NaIO3+3H -2O (4)5I+IO-3 +6H+===3I2↓+3H2O (5)過濾真題·明考向1.(2024·北京·高考真題)下列方程式與所給事實不相符的是A -.海水提溴過程中,用氯氣氧化苦鹵得到溴單質: 2Br +Cl2 = Br2 +2Cl-B.用綠礬( FeSO4 ×7H2O )將酸性工業廢水中的Cr2O2-7 轉化為Cr3+:6Fe2+ +Cr 2- + 3+ 3+2O7 +14H = 6Fe +2Cr +7H2OC 5% Na SO Ba2+.用 2 4溶液能有效除去誤食的 :SO2-4 +Ba2+ = BaSO4 D.用Na2CO 2+ 2-3溶液將水垢中的CaSO4轉化為溶于酸的CaCO3:Ca +CO3 = CaCO3 【答案】D【解析】A.氯氣氧化苦鹵得到溴單質,發生置換反應,離子方程式正確,A 正確;B.Cr2O2-可以將Fe2+7 氧化成Fe3+,離子方程式正確,B 正確;C.SO2-4 結合Ba2+ 生成BaSO4沉淀,可以阻止Ba2+ 被人體吸收,離子方程式正確,C 正確;D.Na2CO3與CaSO 2-4反應屬于沉淀的轉化,CaSO4不能拆分,正確的離子方程式為 CaSO4+CO3 =CaCO3+SO2-4 ,D 錯誤;本題選 D。演練·提能力1.(2025 高三·全國·專題練習)某化學小組用如圖所示裝置驗證鹵素單質氧化性的相對強弱。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E 處棉花球變成黃色,說明 Cl2的氧化性比 Br2強B.F 處棉花球變成藍色,說明 Br2的氧化性比 I2強C.E 處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Cl -2+2Br =2Cl-+Br2D.G 裝置中 NaOH 溶液與 Cl - - -2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2OH +Cl2=ClO +Cl +H2O【答案】B-【解析】A.E 處棉花球變成黃色,說明發生反應Cl2 +2Br =2Cl- +Br2 ,則 Cl2的氧化性比 Br2強,A 正確;B.在 F 處,可能是未反應完的 Cl2與 KI 發生反應置換出 I2,使淀粉變藍色,不能說明 Br2的氧化性比 I2強,B 錯誤;C.E 處棉花球變成黃色,說明生成 Br2,則 E 處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Cl2+2Br-=2Cl-+Br2,C 正確;D.G 處為尾氣處理裝置,Cl2與 NaOH 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2OH-+Cl2=ClO-+Cl-+H2O,D 正確;答案選 B。2.(23-24 高三下·北京·階段練習)溴及其化合物廣泛應用于醫藥、農藥和阻燃劑等生產中。一種利用空氣吹出法從海水中提取溴的工藝流程如下。酸化 i.Cl2 FeBr2 Na2CO3 H2SO4濃縮海水 酸化海水 含溴空氣 含溴溶液 × ×× 產品溴ⅱ.熱空氣吹出 脫氯-已知:i.與Na2CO3反應時,Br2 轉化為BrO3 和Br- 。ii.HBrO3 為強酸。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酸化海水通入Cl2 提取溴的反應:Cl2 +2Br- =2Cl- +Br2B.脫氯過程Fe2+ 和Br- 均具有脫氯作用C Na -.用 2CO3溶液吸收足量Br2 蒸氣后,所得產物中的含碳粒子主要是HCO3D H SO Br 5Br - +BrO- +6H+. 2 4 酸化后重新得到 2 的反應: 3 =3Br2 +3H2O【答案】C【分析】濃縮海水酸化形成酸化海水,通入氯氣將溴離子氧化為溴單質,再用熱空氣吹出生成的單質溴,- -含溴空氣通過溴化亞鐵脫氯,通入碳酸鈉吸收 Br2轉化為BrO3 和 Br-,BrO3 和 Br-在稀硫酸中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溴單質形成含溴溶液,最后得到產品溴。【解析】A.酸化海水通入氯氣,氯氣與溴離子反應生成 Br -2和 Cl ,離子方程式正確,A 正確;B.脫氯過程中,亞鐵離子和溴離子均能與氯氣反應,兩者均具有脫氯作用,B 正確;C 2-.用碳酸鈉溶液吸收足量溴蒸氣后,發生反應 3Br2+3 CO3 =5Br-+ BrO-3 +3CO2↑,所得產物中的含碳粒子主要為 CO2,C 錯誤;D BrO-.硫酸酸化后, 、Br-3 和氫離子反應生成 Br2和水,離子方程式正確,D 正確;故答案選 C。3.(2024·北京海淀·三模)向碘水、淀粉的混合液中加入AgNO3溶液,藍色褪去。為探究褪色原因,實驗如圖: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A.過程①中藍色褪去的原因可能是Ag+ 氧化了 I2 B.過程①后溶液 pH 可能明顯變小C.過程③中加入NaCl - X溶液的目的是除去Ag+ D.過程④說明過程①生成含 I 的粒子【答案】D【分析】在碘水中存在如下平衡:I2+H O HI+HIO,I-2 與 Ag+反應生成 AgI 沉淀,促進 I2與水的反應不斷正向進行;過濾,所得濾液 1 中含有 HIO 和 HNO3,還有未反應完的 AgNO3,加入 NaCl 溶液,Ag+與 Cl-生成AgCl沉淀,往濾液2中加入KI溶液,發生 I-、HIO、H+的氧化還原反應,同時發生反應4H++4I-+O2=2H2O+2I2,生成 I2,使溶液再次變藍色。【解析】A.過程①中藍色褪去的原因可能是 Ag+氧化了 I2,也可能是 Ag+促進了 I2與 H2O 的反應,故 A正確;B.由分析可知,過程①后,溶液的主要成分為 HIO、HNO3及未反應的 AgNO3,所以 pH 明顯變小,故 B正確;C.過程③中加入 NaCl 溶液,可與 Ag+反應生成 AgCl 沉淀,排除 Ag+可能對后續實驗產生的干擾,所以目的是除去 Ag+,故 C 正確;D.過程④中,加入 KI,發生 HIO、H+、I-的氧化還原反應,同時發生反應 4H++4I-+O2=2H2O+2I2,不能說-X明過程①生成含 I 的粒子,故 D 錯誤;答案選 D。4.(2024·河北·模擬預測)某小組設計如圖所示實驗探究鹵素的性質,實驗過程中觀察到乙中現象:無色→藍色→ - - - -棕黃色→無色。已知: ICl (紅色)、 ICl (棕色)、 IO (無色)。 IO +5I- +6H+2 4 3 3 =3I2+3H2O。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丙的作用是吸收尾氣,避免氯氣排入空氣中污染環境B.甲中現象是先變紅色后褪色,微熱后又變紅色C - -.乙中變棕黃色是因為 I2 被氧化成 ICl2 和 ICl4 的混合物D -.反應結束后,可用淀粉 KI 試紙和醋酸檢驗乙中無色溶液是否含 IO3【答案】B【分析】Cl2通入紫色石蕊試液中,與水反應生成鹽酸和次氯酸,先表現出酸性,后表現出強氧化性,則紫色石蕊試液先變紅后褪色;通入 KI 淀粉溶液中,先發生置換反應,生成的 I2使淀粉變藍色,繼續通 Cl2,I2被進一步氧化,乙中現象:無色→藍色→棕黃色→無色;氯氣尾氣被丙中 NaOH 溶液吸收。【解析】A.Cl2能與 NaOH 反應,生成 NaCl、NaClO 等,則丙的作用是吸收尾氣,避免氯氣排入空氣中污染環境,A 正確;B.Cl2通入紫色石蕊試液中,先與水反應生成鹽酸和次氯酸,產物再與石蕊反應,則甲中現象是先變紅色后褪色,但微熱后不會變紅色,B 錯誤;C. ICl- ICl-2 呈紅色、 4 呈棕色,則乙中變棕黃色是因為 I2 被氧化成 ICl- ICl-2 和 4 的混合物,C 正確;D -.由題給信息 IO3 +5I- +6H+=3I2+3H-2O 可知,反應結束后,檢驗乙中無色溶液是否含 IO3 ,可用淀粉 KI 試紙和醋酸檢驗,D 正確;故選 B。5.下列有關從海帶中提取碘的實驗原理和裝置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A.用裝置甲灼燒碎海帶B.用裝置乙過濾海帶灰的浸泡液C.用裝置丙制備用于氧化浸泡液中 I-的 Cl2D.用裝置丁吸收氧化浸泡液中 I-后的 Cl2尾氣【答案】 B【解析】 A 項,灼燒碎海帶應在坩堝中進行,不能用燒杯,裝置甲不能達到實驗目的;C 項,用濃鹽酸和MnO2 制取氯氣需要加熱,裝置丙不能達到實驗目的;D 項,吸收 Cl2 應用 NaOH 溶液,裝置丁不能達到實驗目的。6.海水開發利用的部分過程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向苦鹵中通入 Cl2是為了提取溴B.粗鹽可采用除雜和重結晶等過程提純C.工業生產中常選用 NaOH 作為沉淀劑D.富集溴一般先用空氣和水蒸氣吹出單質溴,再用 SO2將其還原吸收【答案】 C【解析】 A 項,向苦鹵中通入 Cl2 時發生反應:Cl2+2Br-===2Cl-+Br2,是為了提取溴,正確;B 項,可將粗鹽溶解、過濾除去難溶性雜質,然后向濾液中加入沉淀劑,過濾除去可溶性雜質,最后重結晶可得精鹽,正確;C 項,工業生產常選用廉價的 Ca(OH)2作為沉淀劑,錯誤;D 項,由于通入 Cl2后所得溶液中Br2 的濃度很小,因此利用 Br2 的揮發性,可先用熱空氣和水蒸氣吹出 Br2,再用 SO2 將其還原為 HBr 進行富集,正確。7.欲從含 Br-的廢液中提取溴單質,需經過一系列操作,實驗裝置及物質的性質如下:Br2 CCl4 正十二烷密度/(g·cm-3) 3.12 1.59 0.753沸點/℃ 58.76 76.8 215~217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可用裝置甲氧化廢液中的 Br-B.裝置乙中選用正十二烷而不用 CCl4,是因為正十二烷的密度更小C.用裝置丙進行蒸餾,先收集正十二烷再收集 Br2D.用裝置丁貯存液溴【答案】 D【解析】 裝置乙中選用正十二烷而不用 CCl4,是因為正十二烷的沸點高,便于使用蒸餾法分離溶于正十二烷中的溴,用裝置丙進行蒸餾,先收集到的是 Br2,故 B、C 錯誤;液溴的密度比水大,可以用水液封,故 D 正確。8.碘(紫黑色固體,微溶于水)及其化合物廣泛用于醫藥、染料等方面。回答下列問題:I2的一種制備方法如圖所示:①加入 Fe 粉進行轉化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成的沉淀與硝酸反應,生成____________后可循環使用。②通入 Cl2的過程中,若氧化產物只有一種,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 Cl2 n Cl2 若反應物用量比 =1.5 時,氧化產物為______________;當 >1.5 后,單質碘的收率會降低,原n FeI2 n FeI2 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①2AgI+Fe===2Ag+Fe2++2I- AgNO3 ②FeI2+Cl2===I2+FeCl2 I2、FeCl3 I2 被過量的 Cl2進一步氧化【解析】 ①由流程圖可知懸濁液中含 AgI,AgI 可與 Fe 反應生成 FeI2 和 Ag,FeI2 易溶于水,在離子方程式中能拆,故加入 Fe 粉進行轉化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2AgI+Fe===2Ag+Fe2++2I-,生成的銀能與硝酸反應生成硝酸銀參與循環。②通入 Cl 的過程中,因 I-還原性強于 Fe2+,Cl 先氧化還原性強的 I-2 2 ,若氧化產物只有一種,則該氧化產n Cl2 物只能是 I2,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FeI2+Cl2===I2+FeCl2;若反應物用量比 =1.5 時,先氧化完全部n FeI2 n Cl2 I-再氧化 Fe2+,恰好將全部 I-和 Fe2+氧化,故氧化產物為 I2、FeCl3;當 >1.5 即 Cl2 過量,多余的氯n FeI2 氣會與生成的單質碘以及水繼續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單質碘的收率會降低。9.氰[(CN)2]的結構簡式為 N≡C—C≡N,其化學性質與鹵素(X2)很相似,化學上稱之為擬鹵素,其氧化性介于 Br2和 I2之間。(1)寫出(CN)2的電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寫出(CN)2在常溫下與燒堿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在 KBr 、 KI 、 KCN 的 混 合 溶 液 中 通 入 少 量 氯 氣 , 發 生 反 應 的 離 子 方 程 式 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2)(CN)2+2NaOH===NaCN+NaCNO+H2O(3)2I-+Cl2===I2+2Cl-10.一氯化碘(ICl)、三氯化碘(ICl3)是鹵素互化物,它們的性質與鹵素單質相似。(1)ICl3與水反應的產物可能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學式)。(2)ICl 在常溫下與燒堿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該反應是否是氧化還原反應?__________(填“是”或“否”)。【答案】 (1)HCl、HIO2(2)ICl+2OH-===Cl-+IO-+H2O 否第 18 講 鹵族元素 溴、碘單質的提取01 掌握鹵素單質的性質及鹵素離子的檢驗。2.02 掌握鹵素單質的提取。考點一:鹵素單質的性質及 X-的檢驗重點·夯基易錯1.鹵族元素鹵族元素又稱鹵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ⅦA 族,價電子排布為 ns2np5。2.溴、碘單質物理性質比較性質 Br2 I2顏色 色 色狀態 液體①在水中溶解度不大;溶解性②易溶于有機溶劑 ①易 ;特性 易 、有毒②使淀粉溶液3.氯、溴、碘單質化學性質比較與水反應 X2+H2O=== 氯、溴、碘與水反應由 到與堿反應(NaOH) 2NaOH+X2===NaX+NaXO+H2O①Cl2 Br2 I - - -2,還原性:Cl Br I ;氧化性 ②氯、溴、碘與氫氣化合由 到 ;③I2與 Fe 反應只生成 FeI2,其他鹵素單質可將 Fe 氧化為+3 價4.氟的特殊性(1)氟無正化合價。(2)F2能與水反應放出 O2,化學方程式:2H2O+2F2===4HF+O2。(3)在 HX 中,HF 的熔、沸點最高,氫氟酸是弱酸,能腐蝕玻璃。5.鹵素離子的檢驗方法(1)AgNO3溶液——沉淀法白色沉淀,則有 Cl-滴加稀硝酸和 AgNO3 溶液未知液 ― ― ― ― ― ― ― ― ― ― →生成{淺黃色沉淀,則有 Br-黃色沉淀,則有 I-(2)置換——萃取法加適量新制 飽和氯水 加入 CCl4 下層 或汽油 上層 未知液 ― ― ― ―振― 蕩 ― ― ― → ― ― ― ― ― 振― 蕩― ― ― ― ―→{紅棕色或橙紅色,表明有 Br-有機層呈紫色、淺紫色或紫紅色,表明有 I-(3)氧化——淀粉法檢驗 I-加入適量新制飽和 氯水 或雙氧水 淀粉 溶液未知液 ― ― ― ― ― ― 振― 蕩― ― ― ― ― ―→ ― ― ―-振 蕩 ― →藍色溶液,表明有 I1.鹵素氣態氫化物的水溶液都是強酸溶液( )2.濃 H2SO4能干燥 HCl,所以濃硫酸也能干燥 HBr( )3.加碘鹽能使淀粉變藍( )4.清洗碘升華實驗所用試管的操作是先用酒精清洗,再用水清洗( )5.液溴易揮發,在存放液溴的試劑瓶中應加水封( )6.用加熱的方法可將 NaHCO3中混有的少量碘除去( )7.可用 F2與 NaCl 溶液反應產生 Cl2,檢證 F2的氧化性大于 Cl2( )方法·規律總結(1)鹵族元素單質將同主族原子序數大的元素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來,但氟不能進行相應的置換,原因是 F2能與 NaX 溶液中的水發生反應。(2)鹵族元素的單質 F 、Cl 、Br 均能將 Fe 氧化為 Fe3+,而 I 只能將鐵氧化為 Fe2+2 2 2 2 。(3)加碘食鹽中的碘是 KIO3而不是 I2或 KI。(4)Cl2、Br2、I2溶于各溶劑后的顏色溶質 Cl2 Br2 I2溶劑 水 CCl4 水 CCl4 水 CCl4溶液顏色 黃綠色 黃綠色 橙色 橙紅色 棕褐色 紫紅色三種物質在其他有機溶劑(如汽油、苯等)中的顏色與在 CCl4 中的顏色差別不大,而且由于濃度不同,各物質在同一溶劑中的顏色也有差異。點撥·能力培養1.某小組用如圖所示裝置比較氯、溴、碘單質的氧化性強弱(夾持儀器已略去,氣密性已檢查)。實驗過程:Ⅰ.打開彈簧夾,打開活塞 a,滴加濃鹽酸。Ⅱ.當 B 和 C 中的溶液都變為黃色時,夾緊彈簧夾。Ⅲ.當 B 中溶液由黃色變為紅棕色時,關閉活塞 a。Ⅳ.……(1)A 中產生黃綠色氣體,其電子式是________。(2)驗證氯氣的氧化性強于碘的實驗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B 中溶液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為驗證溴的氧化性強于碘,過程Ⅳ的操作和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過程Ⅲ實驗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氯、溴、碘單質的氧化性逐漸減弱的原因:同主族元素從上到下,__________,得電子能力逐漸減弱。2.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氯水久置過程中,氯水的氧化性增強,酸性減弱B.用硝酸酸化的 AgNO3溶液能一次鑒別 NaCl、NaBr、KI 三種失去標簽的溶液C.向某溶液中加入 CCl4,振蕩、靜置后,CCl4層顯紫紅色,證明原溶液中存在 I-D.某淺黃色的溴水,加 CCl4振蕩、靜置后,上層顯橙紅色3.鑒別 NaCl 溶液、NaBr 溶液、NaI 溶液可以選用的試劑是( )①碘水、淀粉溶液 ②氯水、CCl4 ③溴水、苯 ④硝酸、AgNO3溶液 ⑤氯水、苯 ⑥CCl4、淀粉溶液A.①②④ B.②③⑥C.②④⑤ D.④⑤⑥真題·明考向1.(2023·遼寧·高考真題)某小組進行實驗,向10mL蒸餾水中加入0.4gI2 ,充分振蕩,溶液呈淺棕色,再加入0.2g 鋅粒,溶液顏色加深;最終紫黑色晶體消失,溶液褪色。已知 I-3 aq 為棕色,下列關于顏色變化的解釋錯誤的是選項 顏色變化 解釋A 溶液呈淺棕色 I2 在水中溶解度較小B - -溶液顏色加深 發生了反應: I 2 +I I3C 紫黑色晶體消失 I2 ( aq )的消耗使溶解平衡 I (s) 2 I2 (aq)右移D 溶液褪色 Zn 與有色物質發生了置換反應A.A B.B C.C D.D考點二:從海水資源中提取鹵素單質重點·夯基易錯1.氯的提取——氯堿工業(1)工藝流程精制 電解 陽極產物:Cl2海水―→粗鹽 ― ― →飽和食鹽水 ― ― →{陰極產物:H2、NaOH通電(2)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NaCl+2H2O === == 2NaOH+H2↑+Cl2↑。2.海水中提取溴(1)工藝流程(2)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①2NaBr+Cl2===Br2+2NaCl;②Br2+SO2+2H2O===2HBr+H2SO4;③2HBr+Cl2===2HCl+Br2。3.海帶中提取碘(1)工藝流程(2)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Cl +2I-2 ===I2+2Cl-。1.海水提溴兩次使用氯氣的目的是富集溴元素( )2.海帶提碘過程,在蒸發皿中灼燒后再溶解( )3.在實驗室做海帶提碘的實驗時可用 H2SO4酸化后,用 H2O2氧化 I-,離子方程式為 2I-+H2O2===I2+2OH-( )方法·規律總結從海水中提取物質的思路海水中提取溴和碘的反應都是將其-1 價離子氧化成單質。涉及工業實際,最主要的問題是如何將大量海水中分布的元素富集起來。溴的制取一般是氧化→吹出→吸收→再氧化的路線,碘一般是由海帶提取,主要過程是灼燒→溶解→過濾→氧化→萃取的路線。工藝模式如圖所示:點撥·能力培養1.用灼燒法證明海帶中含有碘元素,各步驟選用的實驗用品不必都用到的是( )選項 實驗步驟 實驗用品A 步驟 1:將海帶灼燒灰化B 步驟 2:將海帶灰溶解、過濾C 步驟 3:氧化濾液中的 I-D 步驟 4:檢驗碘元素2.從淡化海水中提取溴的流程如下: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X 試劑可用 Na2SO3飽和溶液B.步驟Ⅲ的離子反應:2Br-+Cl2===2Cl-+Br2C.工業上每獲得 1 mol Br2,需要消耗 Cl2 44.8 LD.步驟Ⅳ包含萃取、分液和蒸餾3.為了從海帶浸取液中提取碘,某同學設計了如圖實驗方案,解答下列問題:(1)①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②中分液時含 I2的 CCl4溶液從分液漏斗________(填“上口倒出”或“下口放出”)。(3)③是將富集在 CCl4 中的碘單質利用化學轉化重新富集在水中,稱為反萃取,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④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操作⑤的名稱為________。真題·明考向1.(2024·北京·高考真題)下列方程式與所給事實不相符的是A -.海水提溴過程中,用氯氣氧化苦鹵得到溴單質: 2Br +Cl2 = Br2 +2Cl-B.用綠礬( FeSO4 ×7H2O )將酸性工業廢水中的Cr2O2-7 轉化為Cr3+:6Fe2+ +Cr2O2-7 +14H+ = 6Fe3+ +2Cr3+ +7H2OC.用5% Na SO Ba2+:SO2- +Ba2+2 4溶液能有效除去誤食的 4 = BaSO4 D.用Na2CO CaSO CaCO Ca2+ +CO2-3溶液將水垢中的 4轉化為溶于酸的 3: 3 = CaCO3 演練·提能力1.(2025 高三·全國·專題練習)某化學小組用如圖所示裝置驗證鹵素單質氧化性的相對強弱。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E 處棉花球變成黃色,說明 Cl2的氧化性比 Br2強B.F 處棉花球變成藍色,說明 Br2的氧化性比 I2強C.E 處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Cl2+2Br-=2Cl-+Br2D.G 裝置中 NaOH 溶液與 Cl2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2OH-+Cl2=ClO-+Cl-+H2O2.(23-24 高三下·北京·階段練習)溴及其化合物廣泛應用于醫藥、農藥和阻燃劑等生產中。一種利用空氣吹出法從海水中提取溴的工藝流程如下。酸化 i.Cl2 FeBr2 Na2CO3 H2SO4濃縮海水 酸化海水 含溴空氣 含溴溶液 × ×× 產品溴ⅱ.熱空氣吹出 脫氯已知:i.與Na CO 反應時,Br 轉化為BrO- 和Br-2 3 2 3 。ii.HBrO3 為強酸。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酸化海水通入Cl2 提取溴的反應:Cl2 +2Br- =2Cl- +Br2B.脫氯過程Fe2+ 和Br- 均具有脫氯作用C.用Na2CO -3溶液吸收足量Br2 蒸氣后,所得產物中的含碳粒子主要是HCO3D.H2SO4 酸化后重新得到Br -2 的反應:5Br +BrO-3 +6H+ =3Br2 +3H2O3.(2024·北京海淀·三模)向碘水、淀粉的混合液中加入AgNO3溶液,藍色褪去。為探究褪色原因,實驗如圖: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A.過程①中藍色褪去的原因可能是Ag+ 氧化了 I2 B.過程①后溶液 pH 可能明顯變小C - X.過程③中加入NaCl溶液的目的是除去Ag+ D.過程④說明過程①生成含 I 的粒子4.(2024·河北·模擬預測)某小組設計如圖所示實驗探究鹵素的性質,實驗過程中觀察到乙中現象:無色→→ - - - -藍色 棕黃色→無色。已知: ICl2 (紅色)、 ICl4 (棕色)、 IO3 (無色)。 IO - +3 +5I +6H =3I2+3H2O。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丙的作用是吸收尾氣,避免氯氣排入空氣中污染環境B.甲中現象是先變紅色后褪色,微熱后又變紅色C -.乙中變棕黃色是因為 I2 被氧化成 ICl2 和 ICl-4 的混合物D -.反應結束后,可用淀粉 KI 試紙和醋酸檢驗乙中無色溶液是否含 IO35.下列有關從海帶中提取碘的實驗原理和裝置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A.用裝置甲灼燒碎海帶B.用裝置乙過濾海帶灰的浸泡液C.用裝置丙制備用于氧化浸泡液中 I-的 Cl2D.用裝置丁吸收氧化浸泡液中 I-后的 Cl2尾氣6.海水開發利用的部分過程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向苦鹵中通入 Cl2是為了提取溴B.粗鹽可采用除雜和重結晶等過程提純C.工業生產中常選用 NaOH 作為沉淀劑D.富集溴一般先用空氣和水蒸氣吹出單質溴,再用 SO2將其還原吸收7.欲從含 Br-的廢液中提取溴單質,需經過一系列操作,實驗裝置及物質的性質如下:Br2 CCl4 正十二烷密度/(g·cm-3) 3.12 1.59 0.753沸點/℃ 58.76 76.8 215~217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可用裝置甲氧化廢液中的 Br-B.裝置乙中選用正十二烷而不用 CCl4,是因為正十二烷的密度更小C.用裝置丙進行蒸餾,先收集正十二烷再收集 Br2D.用裝置丁貯存液溴8.碘(紫黑色固體,微溶于水)及其化合物廣泛用于醫藥、染料等方面。回答下列問題:I2的一種制備方法如圖所示:①加入 Fe 粉進行轉化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成的沉淀與硝酸反應,生成____________后可循環使用。②通入 Cl2的過程中,若氧化產物只有一種,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 Cl2 n Cl2 若反應物用量比 =1.5 時,氧化產物為______________;當 >1.5 后,單質碘的收率會降低,原n FeI2 n FeI2 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氰[(CN)2]的結構簡式為 N≡C—C≡N,其化學性質與鹵素(X2)很相似,化學上稱之為擬鹵素,其氧化性介于 Br2和 I2之間。(1)寫出(CN)2的電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寫出(CN)2在常溫下與燒堿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在 KBr 、 KI 、 KCN 的 混 合 溶 液 中 通 入 少 量 氯 氣 , 發 生 反 應 的 離 子 方 程 式 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一氯化碘(ICl)、三氯化碘(ICl3)是鹵素互化物,它們的性質與鹵素單質相似。(1)ICl3與水反應的產物可能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學式)。(2)ICl 在常溫下與燒堿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該反應是否是氧化還原反應?__________(填“是”或“否”)。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18講 鹵族元素 溴、碘單質的提取-2025年高考化學大一輪復習卓越講義(學生版).pdf 第18講 鹵族元素 溴、碘單質的提取-2025年高考化學大一輪復習卓越講義(教師版).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