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9張PPT)第一單元 課題2第3課時 走進科學探究學習目標1. 通過對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認識學習化學的一個重要途徑是實驗,初步學會對實驗現象進行觀察和描述的方法。2. 能有意識地從日常生活中發現一些有探究價值的問題,并能在教師指導下根據實驗方案進行實驗,通過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和分析得出有價值的結論。新課引入學習化學的重要途徑——科學探究科學探究是獲取科學知識、理解科學本質、認識客觀世界的重要途徑。在進行科學探究時,常通過觀察和實驗的方法獲取證據,通過分析和推理得出結論。實驗操作 實驗觀察 實驗記錄 實驗分析 實驗結論 實驗反思實驗探究對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點燃前觀察:蠟燭的色態味探究蠟燭的密度、硬度、溶解性燃燒時觀察:火焰附近石蠟狀態變化、燭芯變化及火焰分層情況探究蠟燭火焰溫度分布情況探究蠟燭燃燒的產物觀察并探究:蠟燭熄滅后的有關情況熄滅后實驗探究探究1(點燃前):蠟燭的物理性質實驗探究實驗探究步驟 現象 結論1. 觀察蠟燭的制作材料 燭芯: , 外殼: 。。2. 點燃前 ①觀察蠟燭的顏色、狀態、氣味 色, 態, 有 氣味。②用小刀切下一塊放入水中 切割, 于水面, 溶于水。 硬度 ,密度 于水,而且 溶于水。線狀圓柱形由石蠟制作白固輕微的易浮不小小不實驗探究探究2(燃著時):蠟燭燃燒時發生的變化實驗探究實驗探究步驟 現象 結論3. 點燃蠟燭 ①用火柴點燃蠟燭,觀察蠟燭火焰 發光,放熱,石蠟熔化,燭芯變黑,火焰上方有 ,火焰分 層,上層黃色且明亮,中層較暗,內層底部淡藍色。 石蠟有 。燃燒時火焰分為外 焰、內焰、焰心三層。②取一根火柴,迅速平放在火焰中,1s后取出 火柴靠焰心部分基本不變色 而 部分變黑。 火焰分為 、 、三部分, 焰溫度最高,加熱時應用 焰。可燃性外焰黑煙三外焰內焰焰心外外實驗探究探究3(燃著時):蠟燭燃燒后可能生成什么物質實驗探究實驗探究步驟 現象 結論取一個干燥的燒杯,罩在火焰上方 燒杯內壁有 生成。 石蠟燃燒有 生成。取一個用澄清石灰水潤濕內壁的燒杯,罩在火焰上方 澄清石灰水變 。 石蠟燃燒有 生成。渾濁二氧化碳水霧水實驗探究探究4(熄滅后):探究白煙成分實驗探究實驗探究步驟 現象 結論4. 熄滅時 ①熄滅蠟燭,觀察所發生的現象 有 從燭芯飄出 剛熄滅時產生的白煙是 ,說明蠟燭燃燒時先由 態變成 態,再變成 ,而后燃燒。②用火柴點燃剛熄滅時的白煙 白煙火順著白煙將蠟燭重新點燃石蠟蒸氣氣態固液實驗探究石蠟為白色固體,硬度較小,加熱可熔化、汽化。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石蠟能在空氣中燃燒、發光、發熱。其火焰分為三層,外焰溫度最高。石蠟燃燒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實驗總結實驗探究對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活動,體現了化學學習的以下特點:例如,石蠟的顏色、狀態、硬度、密度、熔點等物理性質,以及能否燃燒、燃燒產物能否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等化學性質。例如,石蠟受熱時熔化等物理變化,燃燒時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化學變化。對物質在變化前、變化中和變化后的現象,進行系統地、細致地觀察和描述,基于證據,經過分析和推理等思考過程,得出可靠的結論。關注物質的性質。關注物質的變化。關注物質變化的過程以及對結果的解釋和討論。課堂小結蠟 燭點燃前蠟燭性質科學探究燃著時熄滅后燃燒的現象火焰的分層燃燒的產物白煙的成分當堂檢測1.從蠟燭上切下一塊石蠟,放入水中,石蠟浮在水面,說明石蠟的密度( )A. 比水大 B. 比水小 C. 與水一樣大 D.無法判斷2.點燃蠟燭時,實驗現象描述錯誤的是( )A. 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 罩在火焰上的燒杯內壁出現水珠C. 固體蠟燭受熱熔化成液體滴下 D. 火焰分為三層,焰心最暗BA當堂檢測3.從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活動中,你體會到化學學習的主要特點是:①關注物質的性質;②關注物質的變化;③關注物質的變化過程及其現象;④對實驗現象進行分析和比較,得出有價值的結論(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C當堂檢測4.化學小組某次查閱資料得知無水硫酸銅 是一種白色粉末,具有吸水性,吸水后變為藍色,于是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裝置,對蠟燭的燃燒過程進行了再一次探究。(1) 探究過程中觀察到石蠟熔化,這是_____(填“物理”或“化學”)變化。(2) 圖甲裝置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到“蠟燭燃燒的產物中含有水”這一結論所對應的實驗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物理檢驗蠟燭燃燒是否有二氧化碳生成無水硫酸銅變為藍色(3) 與圖乙裝置相比,圖甲裝置的優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夠同時檢驗蠟燭燃燒是否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本節內容結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