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2張PPT)滬科版(2024)八年級上冊第4節(jié) 測量:物體運動的速度本節(jié)要點1. 能完成“測量物體運動的速度”的實驗,會根據(jù)測量的路程和時間算出物體運動的速度;2. 能用證據(jù)支持或否定自己的觀點。課程導入你參加過百米賽跑嗎?在參加比賽的過程中,你跑的速度一直都不變嗎?我們怎樣判斷物體運動的速度是否變化呢?課程講授測量:物體運動的速度要探究物體運動的速度是否改變,我們需要將整個運動分段研究,測量出各段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再進行比較。那么如何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呢?下面我們以小車在斜面上的運動為例來進行實驗探究。(1)怎么測量小車沿斜面運動的平均速度呢?需要哪些物理量呢?利用 ,需要測量出小車運動的路程和運動的時間兩個物理量,再計算出它的平均速度。思考:(2)你知道哪些測量路程和時間的方法呢?一般用刻度尺測量出物體運動的路程,用秒表測量出物體運動的時間。課程講授測量:物體運動的速度課程講授測量:小車沿斜面運動的平均速度1. 實驗目的:測量小車沿斜面運動的平均速度3. 實驗器材:長木板、小車、金屬片、刻度尺、停表、木塊等2. 實驗原理:測量:物體運動的速度調(diào)整斜面呈較小的坡度,使小車從靜止釋放,可加速下滑即可,并且不會滑落斜面。分別測出小車通過斜面全程、前半程、后半程的平均速度。課程講授測量:小車沿斜面運動的平均速度測量:物體運動的速度4. 實驗設計:小車木板木塊金屬片刻度尺秒表課程講授S1金屬片t1①使斜面保持一定的坡度,把小車放在斜面頂端,金屬片放在斜面的底端,測出小車將通過的路程S1。②測量出小車從斜面頂端滑下到撞擊金屬片的時間t1。③根據(jù)測得的S和t算出小車通過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1。測量:小車沿斜面運動的平均速度5. 實驗步驟:測量:物體運動的速度課程講授金屬片t2④將金屬片移至S1的中點,測出小車從斜面頂點滑過斜面上半段路程S2所用的時間t2,算出小車通過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S2測量:小車沿斜面運動的平均速度5. 實驗步驟:測量:物體運動的速度⑤根據(jù)以上的實驗數(shù)據(jù),計算出小車通過下半段路程S3的平均速度v3。課程講授金屬片s3s1t1t2t3t3=s1 -s2t1-t2s3=s2測量:小車沿斜面運動的平均速度5. 實驗步驟:⑥分組重復多次實驗,分別計算三種情況下平均速度的平均值。測量:物體運動的速度課程講授測量:小車沿斜面運動的平均速度6. 數(shù)據(jù)記錄表格:測量次數(shù) 路程s/m 時間t/s 平均速度v/(m·s-1)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測量:物體運動的速度課程講授測量:小車沿斜面運動的平均速度測量:物體運動的速度課程講授小車沿斜面下滑時,速度越來越大。小車沿斜面在做變速直線運動。平均速度描述的是做變速運動的物體,在 s 這段路程或在 t 這段時間內(nèi)的平均快慢程度。測量:小車沿斜面運動的平均速度7. 實驗結論:測量:物體運動的速度課程講授測量:小車沿斜面運動的平均速度8. 交流討論:(1)分析引起測量誤差的主要原因,談論減小測量誤差的方法。(2)實驗時,改變長木板的傾斜程度(未改變木塊的位置)對小車的平均速度有哪些影響?產(chǎn)生誤差的主要原因是小車運動的時間比較短,不容易測量,從而引起誤差; 可設當減小斜面的坡度,從而減小誤差。增大長木板的傾斜程度,小車的平均速度可能會增大;減小長木板的傾斜程度,小車的平均速度可能會減小。測量:物體運動的速度課程講授測量:小車沿斜面運動的平均速度8. 交流討論:(3)你怎樣通過測量來證實你在100m賽跑中速度發(fā)生了明顯變化呢?按照剛才的實驗方法測量出全程的平均速度和前半段的平均速度以及后半段的平均速度,進行比較,若不相等,就可得出結論。測量:物體運動的速度用光電計時器測量速度如圖所示,當做直線運動的小車到達第一個光源時,光電計時器開始計時;到達第二個光源時,光電計時器停止計時。從光電計時器中讀出小車通過兩個光源的時間,再測量兩個光源的距離(即小車在該段時間內(nèi)運動的路程),根據(jù)速度公式就可算出小車通過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了。課程講授迷你實驗室小結課程講授測量物體運動的速度原理方法器材分析與結論測路程:刻度尺測時間:秒表木板、小車、刻度尺、秒表、金屬片習題練習1. 物體在一條直線上運動,前5秒通過的路程是12m,后5s通過的路程是18m,那么它在這段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是( )A.6m/s B.5m/s C.4m/s D.3m/sD習題練習2. 物理實驗課上,某實驗小組利用帶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車和數(shù)字鐘表測量小車的平均速度,如圖所示。圖中顯示的是某次測量過程中小車在甲、乙、丙三個位置及對應的時刻,顯示時間的格式是“時:分:秒”。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小車沿斜面下滑過程中,從位置甲到位置乙的平均速度等于從位置甲到位置丙的平均速度B.小組同學們討論后認為實驗時斜面的傾斜度不宜太大,這樣可以延長小車下滑的時間,便于準確測量C.在實驗中,同學們發(fā)現(xiàn)小車從乙到丙的平均速度大于從甲到乙的平均速度,因此得出平均速度與斜面傾斜度有關B3. 以京滬高速鐵路為代表的高鐵已成為中國鐵路高質(zhì)量發(fā)展的亮麗名片。下表為簡化的北京南站至上海站某次列車的時刻表。請分別計算該列車從北京南站至濟南西站,以及從北京南站至上海站的平均速度。習題練習列車時刻表站序 站名 到站時間 出發(fā)時間 停留時間 里程(自北京南起)01 北京南 —— 8:00 —— 002 濟南西 9:24 9:26 2min 406km03 南京南 11:23 11:25 2min 1023km04 上海 12:32 —— —— 1318km習題練習則這段平均速度為解:列車由北京南站至濟南西站通過的路程s1=406km,運動的時間t1=9:24-8:00=1h24min= 1.4h,習題練習答:列車由北京南站至濟南西站的平均速度為290km/h;列車由北京南站至上海站的平均速度約為291km/h。則這段平均速度為列車由北京南站至上海站通過的路程s=1318km,運動的時間t=12:32-8:00=4h32min= h,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