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1張PPT)2024北師大版八上物理第二章 機械運動2.2 長度及其測量目錄CONTENT教學目標FIRST PART01教學內容SECOND PART02練習思考THIRD PART03課后作業FOURTH PART04教學目標1. 了解物質世界從微觀到宏觀的基本尺度;2 .知道國際單位制中長度的國際單位和常用單位及其之間的換算關系;3 .知道體積的國際單位和常用單位及其之間的換算關系;4 .會正確使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會正確使用量筒(杯)測量液體的體積和不規則固體的體積;5 .知道測量的結果由數字和單位組成,會正確記錄實驗數據;6. 了解測量有誤差,知道減小誤差的方法。重點難點重點:長度的測量難點:判斷常見物體的空間尺度課前導入1.列車在行駛過程中空間位置是否發生了變化?【想一想】2.我們該如何描述和比較物體的這種位置變化呢 參照物與機械運動珠穆朗瑪峰 8848.86米物理學中將 長度 作為描述空間尺度的基本物理量,長度一般用 符號L(l) 表示,國際單位為米(m)。長江 6363千米(國務院數據)參照物與機械運動在國際單位制中,長度的基本單位是米(meter),用符號m表示。在實際應用中,除米以外,長度的單位還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納米(nm)等。物理定義常見的單位換算參照物與機械運動除了面積,描述空間尺度還常用到其他物理量。例如:我們用面積來描述物體表面的大小,常用符號S表示,國際單位單位是平方米(㎡);用體積描述物體所占空間大小,常用符號V表示,國際單位單位是立方米(m )哪條線段更長呢?正如圖中所示的,雖然橫向線段看起來要比縱向線段短一些,但實際上兩條線短的長度是一樣的。參照物與機械運動可見,光靠視覺判斷長度是不可靠的。長度的測量由來已久,早在春秋時期魯班就發明了建造房屋時使用的木工尺。現代測量長度的常用工具主要有直尺、卷尺、游標卡尺和螺旋測微器(又叫千分尺)等(圖2.2-7),其他各種刻度尺如三角尺、皮尺等也常用來測量長度。直線運動與曲線運動單位零刻度線量程分度值用刻度尺測量長度正確使用刻度尺選 認 放 讀 記直線運動與曲線運動1.選:根據實際情況確定需要達到的程度,再選擇滿足測量要求的刻度尺.2.認:使用前認清刻度尺的單位、零刻度線的位置、量程、分度值。3.放:刻度尺要放正;有刻度的一邊要緊靠被測物體,與所測長度平行,不能傾斜。直線運動與曲線運動4.讀:讀數時,視線與刻度尺尺面垂直。5.記:記錄的測量結果應由準確值、估讀值和單位組成,讀數時,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5.25 cm直線運動與曲線運動5.25 cm準確數字估計數字有效數字直線運動與曲線運動想一想:測量值與實際值一定是完全一致的嗎?你有什么解決方法嗎?測量值跟真實值相比總會有些差異,這種差異叫作誤差。誤差和錯誤不同,錯誤是可以避免的,誤差是不可避免的,但我們可以想辦法減小誤差。采用多次測量取平均值來減小誤差就是一種常用的方法。知識總結隨堂練習【答案】B1.下列關于物體尺度大小的排列(從小到大)正確的是( )A .銀河系一一太陽系一一地球一一生物體B.電子一一原子核一一原子一一物體C.生物體一一地球一一銀河系一一太陽系D .物體一一原子一一原子核一一電子隨堂練習 【答案】A2.身高 160cm 的小明,利用自己的身體特征進行了以下估測,接近真實值的是( )A .教室寬 5 臂展,約 8m(臂展:兩臂左右平伸時,兩手中指尖之間的距離)B .教室長 10 步幅,約 30m(步幅:走路時,兩腳尖之間的距離)C. 課桌長 4 拃,約 2.8m(拃:張開手,拇指尖到中指尖之間的距離)D. 物理課本厚 1 指寬,約 10cm隨堂練習【答案】 1、dm;2、mm;3、dm;4、μm; 5、dm;6、dm;7、m【變式】在下面各題中填上合適的單位1、教室門的高度約 20 ( )2、課桌的高度約 750 ( )3、常用圓珠筆的長度約 1.5( )4、物理課本中一張紙的厚度約 70( )5、教室每層樓高約 33 ( )6、 一位中學生的身高約 16.5 ( )7、練習冊的長度約為 0 .22 ( )隨堂練習【答案】 3.55(3.54-3.57之間均可)3.圖中,物體的長度為 c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