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5張PPT)1.4 測量平均速度/第一章 機械運動第4節 測量平均速度人教版 物理 八年級 上冊1.4 測量平均速度/ 1.人從頂端滑到底端做什么運動? 2.怎樣測量平均速度?1.4 測量平均速度/素養目標2. 能寫出簡單的實驗報告。1. 能用刻度尺測出物體運動的路程,能用停表測出物體通過這段路程所用的時間,能根據公式v= 計算出物體在這段時間內運動的平均速度。1.4 測量平均速度/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訂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與收集數據分析與論證評估交流科學探究的環節:探究新知1.4 測量平均速度/實驗探究:小車沿斜面滑下速度的變化環節一:提出問題小車沿斜面下滑時,速度是否變化?如何變化?環節二:猜想與假設小車在斜面下滑時的速度可能越來越大環節三:制訂計劃與設計實驗閱讀教材P23探究新知1.4 測量平均速度/實驗: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實驗目的:實驗原理:需要測量的物理量:器材:用刻度尺和停表測小車的平均速度路程和時間斜面、小車、刻度尺、停表、金屬片環節三:制訂計劃與設計實驗探究新知1.4 測量平均速度/探究新知在測量平均速度的實驗中,測量的物理量有______和_______ ,分別用_________和_______測量,然后由公式______計算出運動物體在某一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路程s和時間t必須________,即選定某路程s,必須用________________所用的時間t。刻度尺停表對應通過這一段路程路程時間填一填1.4 測量平均速度/探究新知s1s2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s3t3t2t1便于測量時間。注意:1.小車運動距離為車頭到車頭的距離。2.小車在斜面頂端要從靜止釋放。3.測量過程中不要改變斜面的坡度。金屬擋板注意:調整斜面呈較小的坡度,可延長小車運動時間,便于計時。1.4 測量平均速度/探究新知①把小車放在_________, 金屬片放在_________, 用_______測出小車將要通過的_______。②用停表測量小車從_____________滑下到撞擊___________的__________。③根據測得的________, 利用公式_______算出小車通過斜面全程的_________________ 。④將金屬片移至_____________,測出小車到金屬片的________。⑤測出小車從_________滑過___________________所用的__________ , 算出小車通過上半段路程的_________________。斜面頂端斜面底端刻度尺路程s1斜面頂端金屬片時間t1s1、t1平均速度公式v1斜面的中部距離s2斜面頂端斜面上半段路程s2時間t2平均速度公式v2《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實驗步驟1.4 測量平均速度/環節四:進行實驗與收集數據v2=t2=S2=v3=t3= t1- t2=S3=S1-S2=v1=t1=S1=平均速度(m/s)運動時間(s)路 程(m)探究新知1.4 測量平均速度/探究新知探究實驗: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1.4 測量平均速度/探究新知小車沿斜面下滑的速度越來越大,說明小車沿斜面下滑運動越來越快。v2路 程(m) 運動時間(s) 平均速度(m/s)s1=0.6 t1=4 v1=s2=0.3 t2=2.5 v2=s3=s1–s2= t3= t1– t2= v3=0.150.120.31.50.2 不相同。因為斜面的坡度、選取路程等不同。每個人的數據相同嗎?為什么?說一說環節五:分析與論證1.4 測量平均速度/一、小車下滑的速度越來越快。V前結論探究新知1.4 測量平均速度/環節六:評估與交流1.為什么斜面的坡度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斜面的坡度過小,小車達不到底部;斜面的坡度過大,記錄時間不準確,導致實驗誤差大。3.實驗中什么環節容易出現誤差?便于測量時間和讓小車停止運動。時間記錄與小車開始下滑可能不同步會存在誤差;小車撞擊金屬片時,停止計時可能會存在誤差。2.金屬片的作用是什么?探究新知1.4 測量平均速度/探究新知擴展性實驗:滑塊在氣墊導軌上的運動科學世界:超聲波測距請大家閱讀教材24頁的內容,思考:為什么用超聲波測距,以及超聲波測距在生活中有哪些應用?原因:由于超聲波指向性強,能量消耗緩慢,在介質中傳播的距離較遠,因而超聲波經常用于距離的測量,如測距儀和物位測量儀等都可以通過超聲波來實現。生活中的應用:①道路交通限速時,用來測量車速;③測量海洋深度、魚群探測;④蝙蝠確定前面的障礙物。②倒車雷達、機器人避開障礙物;1.4 測量平均速度/鞏固練習例 如圖,測平均速度時,測得小車從斜面的頂端A處由靜止開始滑到B處所用時間為t,小車長為s1,斜面長為s2。(1)小車從A到B的平均速度的數學表達式為 (用題中字母來表示);(2)若小車還沒放開之前就已開始計時,則測得的平均速度跟真實值相比偏_________;小連 接 中 考1.4 測量平均速度/鞏固練習例 如圖,測平均速度時,測得小車從斜面的頂端A處由靜止開始滑到B處所用時間為t,小車長為s1,斜面長為s2。(3)圖2中能夠準確反應小車運動情況的是________。C連 接 中 考例 在如圖所示的斜面上測量小車運動的平均速度,讓小車從斜面的A點由靜止開始下滑,分別測出小車到達B點和C點的時間,即可測出不同階段的平均速度。對上述實驗,數據處理正確的是( ?。?br/>A.圖中AB段的路程sAB=50.0cmB.如果測得AC段的時間tAC=2.5s,則AC段的平均速度vAC=32.0cm/sC.在測量小車到達B點的時間時,如果小車過了B點才停止計時,測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會偏大D.為了測量小車在BC段的平均速度vBC,可以將小車從B點靜止釋放1.4 測量平均速度/鞏固練習B連 接 中 考1.4 測量平均速度/課堂檢測1. 如圖記錄了汽車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駛時,在相同時間間隔內通過的路程。由圖可知汽車在各段時間內速度是________的,汽車從20s到40s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m/s。不同37.5基 礎 鞏 固 題1.4 測量平均速度/課堂檢測2. 一個物體沿平直的高速公路運動,在10s 內通過60m的路程,通過前一半路程用了4s,那么該物體在前、后半程內的平均速度分別是( )A. 6m/s、7.5m/s B.5m/s、7.5m/sC.5m/s、6m/s D.7.5m/s、5m/sD基 礎 鞏 固 題1.4 測量平均速度/課堂檢測3. 做直線運動的物體,在開始5s內通過5m的路程,接著靜止5s,再在5s內通過10m的路程,物體在這15s內的平均速度是( )A.1m/s B.15m/sC.2m/s D.1.5m/sA基 礎 鞏 固 題1.4 測量平均速度/課堂檢測小明在“測小車的平均速度”的實驗中,設計了下圖的實驗裝置:小車從帶刻度(分度值為1mm)的斜面頂端由靜止下滑,圖中的圓圈是小車到達A、B、C三處時電子表的顯示:(1)該實驗是根據公式___________進行測量的。(2)實驗中為了方便計時,應使斜面坡度較______。(3)請根據圖中所給信息回答:sAB = ______ cm,tBC = ____ s,vAC = ______ m/s。小4.0010.03能 力 提 升 題v =1.4 測量平均速度/課堂檢測小明在“測小車的平均速度”的實驗中,設計了下圖的實驗裝置:小車從帶刻度(分度值為1mm)的斜面頂端由靜止下滑,圖中的圓圈是小車到達A、B、C三處時電子表的顯示:(4)實驗前必須學會熟練使用電子表,如果讓小車過了A點后才開始計時,則會使所測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_____ 。大能 力 提 升 題1.4 測量平均速度/作業內容教材作業完成課后“動手動腦學物理”練習自主安排配套練習冊練習作業布置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