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6張PPT)第三節(jié) 生活中的透鏡第1課時 放大鏡 幻燈機和投影儀 照相機第五章 透鏡及其應(yīng)用01基礎(chǔ)過關(guān)02能力進階03思維拓展目錄1. 關(guān)于光學(xué)儀器的成像原理及成像的特點,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A. 潛望鏡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成倒立、等大的虛像B. 放大鏡成像原理是光的折射,成正立、放大的虛像C. 照相機成像原理是光的折射,成正立、縮小的實像D. 攝像機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成倒立、放大的虛像B1234567891011122. 如圖所示,通過畫光路圖可確定物體所成的像。下列器材的成像原理與這個光路圖相同的是( C )A. 放大鏡B. 電影放映機C. 照相機D. 投影儀第2題C1234567891011123. 下列關(guān)于放大鏡、幻燈機和照相機的說法,錯誤的是( C )A. 它們都是利用凸透鏡成像的B. 用照相機拍照時,景物在2倍焦距以外C. 幻燈片必須放在2倍焦距以外D. 用放大鏡看書,書與放大鏡的距離應(yīng)小于1倍焦距C1234567891011124. 如圖所示為投影儀的示意圖,它是利用凸透鏡能成倒立、 (選填“放大”“縮小”或“等大”)的實像的原理制成的。在練習(xí)調(diào)節(jié)投影儀的實踐活動中,小明使屏幕上出現(xiàn)了清晰畫面,這時,教室后排同學(xué)要求他將畫面調(diào)得大一些。為此,小明的操作應(yīng)當(dāng)是適當(dāng) (選填“增大”或“減小”)投影儀與屏幕的距離,并將凸透鏡適當(dāng)向(選填“上”或“下”)移動。放大 增大下 第4題1234567891011125. 小磊用凸透鏡觀察圖甲中的蜻蜓標(biāo)本。 第5題(1) 小磊所看到的像不可能是圖乙中的圖 (選填字母)。(2) 小磊若把蜻蜓標(biāo)本放在距離凸透鏡大于2倍焦距處,他看到的像可能是圖乙中的圖 (選填字母); (選填“照相機”“幻燈機”或“放大鏡”)正是應(yīng)用這一原理制成的。D C 照相機 1234567891011126. 用投影儀放映幻燈片時,屏幕上出現(xiàn)正常畫面,這時有一個小蟲正好落在凸透鏡的鏡片上,此時對畫面的影響為( C )A. 畫面上有一只小蟲B. 畫面變得模糊C. 幾乎無影響D. 畫面上有小蟲,但不清晰C1234567891011127. 一位集郵愛好者在拿著放大鏡近距離仔細查看一張郵票,下列情形符合實際的是( B )A B C DB1234567891011128. 初中畢業(yè)時攝影留念,全班合影后,改拍個人的校園紀(jì)念照,這時應(yīng)該( A )A. 照相機離人近些,并增大暗箱長度B. 照相機離人遠些,并縮短暗箱長度C. 照相機離人遠些,并增大暗箱長度D. 照相機離人近些,并縮短暗箱長度A1234567891011129. (2023·懷化)智能手機掃碼功能可快速獲取信息,手機攝像頭相當(dāng)于 (選填“凸透鏡”或“凹透鏡”);二維碼通過攝像頭在手機中所成的是 (選填“實”或“虛”)像。如圖所示,蠟燭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像未畫出),此時光屏上可觀察到倒立、 (選填“放大”或“縮小”)的 (選填“實”或“虛”)像,生活中的應(yīng)用是 (選填“投影儀”或“照相機”)。第9題凸透鏡 實 放大實 投影儀 12345678910111210. 在裝有水的杯子里放入兩個小球,如圖所示。圖中較靠上的兩個小球是由光的 (選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 (選填“實”或“虛”)像;圖中較靠下的兩個小球的直徑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球的實際直徑,這是因為杯子與水的共同作用相當(dāng)于一個 (選填“投影儀”或“放大鏡”)。折射 虛 大于 放大鏡 第10題12345678910111211. 小李同學(xué)在水塘中看到形狀特殊的“蝦”。(1) 如圖甲所示,他看到的“蝦”是因為光的 而形成的像,真正的蝦在水中 (選填“C”“D”“E”或“F”)處。 第11題折射 E 123456789101112(2) 拍照得到蝦的膠片后,他用如圖乙所示的幻燈機展示給同學(xué)們看。① 膠片上蝦的頭部朝 (選填“上”或“下”)。② 測得膠片到凸透鏡的距離為8 cm,則該凸透鏡的焦距可能是 (選填字母)。下 B A. 2 cm B. 7 cmC. 9 cm D. 10 cm12345678910111212. 認真觀察如圖所示的投影儀,結(jié)合平時學(xué)習(xí)得到的有關(guān)知識,回答下列問題:第12題(1) 投影儀上的平面鏡的作用是什么?解:(1) 投影儀上的平面鏡能反射光線,改變光的傳播方向(2) 除屏幕上的像與投影片的景物上下顛倒外,左右有沒有顛倒呢?解:(2) 投影儀的屏幕上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實像,屏幕上的像與投影片的景物上下顛倒,左右顛倒123456789101112(3) 要使屏幕上的像增大一些,應(yīng)該怎樣操作?解:(3) 若已在屏幕上呈現(xiàn)清晰的像,要使屏幕上的清晰的像變大些,根據(jù)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知,像變大,則像距變大,物距變小,應(yīng)使投影儀遠離屏幕,并把鏡頭與投影片的距離調(diào)小一些,即向后移動投影儀,再向下調(diào)節(jié)凸透鏡的位置123456789101112(共14張PPT)第三節(jié) 生活中的透鏡第2課時 顯微鏡 望遠鏡第五章 透鏡及其應(yīng)用01基礎(chǔ)過關(guān)02能力進階03思維拓展目錄1. (2023·周口淮陽校級模擬)如圖甲所示為天文愛好者通過純手工打磨鏡片自制的望遠鏡,該望遠鏡不僅可以看到8億km外的木星,甚至能清晰地看到木星表面的斑紋,圖乙是該望遠鏡內(nèi)部結(jié)構(gòu)及光路示意圖。下列關(guān)于該自制望遠鏡的說法正確的是( C )第1題CA. 通過純手工磨制的鏡片是凹透鏡B. 看到8億km外的木星只利用了光沿直線傳播C. 清晰看到木星表面的斑紋時物鏡的成像原理與照相機相同D. 木星到物鏡的距離u滿足f<u<2f(f為物鏡的焦距)123456789102. (2023·巴中期末)顯微鏡的結(jié)構(gòu)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A. 物鏡是凸透鏡,目鏡是凹透鏡B. 物鏡相當(dāng)于照相機,成倒立、縮小的實像C. 目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D. 反光鏡利用光的折射提高載物片亮度第2題C123456789103. (2023·長沙寧鄉(xiāng)校級段考)如圖所示,將凸透鏡固定在光具座上35 cm處,蠟燭放在5 cm處,移動光屏使?fàn)T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A. 凸透鏡的焦距小于30 cm,顯微鏡的物鏡成像原理與此相同B. 凸透鏡的焦距大于10 cm,顯微鏡的目鏡成像原理與此相同C. 凸透鏡的焦距小于15 cm,望遠鏡的物鏡成像原理與此相同D. 凸透鏡的焦距大于15 cm,望遠鏡的目鏡成像原理與此相同第3題C123456789104. 如圖所示為小明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的洋蔥表皮細胞。顯微鏡的目鏡是一個 鏡,裝有洋蔥表皮的玻片到顯微鏡物鏡的距離u與其焦距f之間的關(guān)系是 。第4題凸透 f<u<2f 123456789105. 關(guān)于光學(xué)顯微鏡和光學(xué)望遠鏡,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B )A. 顯微鏡的目鏡及物鏡都是凹透鏡B. 顯微鏡的載玻片應(yīng)置于物鏡的1倍焦距與2倍焦距之間C. 望遠鏡的物鏡和目鏡都相當(dāng)于放大鏡D. 通過望遠鏡看到天體的像比實際的天體大B123456789106. 如圖所示,把一滴水滴在玻璃板上,再拿一個放大鏡作為目鏡放在水滴的上方,這樣就可以制成一個顯微鏡。把一幅圖片放在玻璃板的下方,慢慢調(diào)節(jié)放大鏡與水滴之間的距離,就可以看清玻璃板下面圖片中的微小細節(jié)了。下列有關(guān)水滴顯微鏡的描述正確的是( C )A. 水滴所成的像是縮小的B. 目鏡所成的像是縮小的C. 水滴所成的像為實像D. 目鏡所成的像為實像第6題C123456789107. 如圖所示,生物課上同學(xué)們在顯微鏡下觀察人口腔上皮細胞,通過顯微鏡看到的是人口腔上皮細胞放大的 (選填“實”或“虛”)像,當(dāng)載玻片向 (選填“左上”或“右下”)移動時,從像A變成像B。 第7題虛 左上 123456789108. (2023·無錫惠山校級期末)自制水滴顯微鏡的過程是在透明塑料板上先滴一滴大小合適的水滴,透過水滴觀察下方的黑色箭頭(如圖a),可以看到黑色箭頭成 立、放大的像,此時小水滴相當(dāng)于透鏡;再用一個 透鏡作為目鏡,緩慢調(diào)節(jié)透鏡與水滴間的距離(如圖b),就會看到箭頭成更大的像。第8題倒 凸 凸 123456789109. 如圖所示的顯微鏡和望遠鏡用到了我們所學(xué)的很多光學(xué)知識。 第9題(1) 圖甲是顯微鏡,它的反光鏡有一面是凹面鏡,它對光起到 作用,可在光線較 時使用,如果使用的目鏡放大倍數(shù)為40,物鏡放大倍數(shù)為20,那么被觀察的物體被放大了 倍。會聚暗 800 12345678910(2) 圖乙是望遠鏡,它的物鏡的作用相當(dāng)于 (選填“放大鏡”“投影儀”或“照相機”),成 (選填“放大”“縮小”或“等大”)的像;它的目鏡的作用相當(dāng)于 (選填“放大鏡”“投影儀”或“照相機”),成 (選填“虛”或“實”)像。照相機 縮小 放大鏡虛 1234567891010. (2023·廣州越秀校級二模)顯微鏡主要由物鏡和目鏡兩組透鏡組成,被觀察的細微物體先在物鏡中成一個像,這個像就相當(dāng)于目鏡中的物體,然后它在目鏡中再次成像。如圖,F(xiàn)1為物鏡的焦點,F(xiàn)2為目鏡的焦點,圖中已畫出細小物體AB在物鏡中所成像A'B'的光路圖,以及A'B'射向目鏡的兩條光線。第10題12345678910(1) 該顯微鏡的物鏡相當(dāng)于 (選填“凸透鏡”或“凹透鏡”)。凸透鏡 (2) 請你畫出光線a、b經(jīng)目鏡L2折射后的光線。第10題答案(3) 與A'B'對比,目鏡L2所成的像是一個 (選填“正立”或“倒立”)的 (選填“實像”或“虛像”)。第10題答案正立 虛像 12345678910(共15張PPT)第一節(jié) 透 鏡第2課時 透鏡的焦點與焦距第五章 透鏡及其應(yīng)用01基礎(chǔ)過關(guān)02能力進階03思維拓展目錄1. (2023·咸陽期中)關(guān)于透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A. 凸透鏡能使平行光會聚于一點,這個點叫作凸透鏡的焦點B. 通過凸透鏡的兩束光可能不相交于一點C. 凸透鏡的焦距越小,對光的會聚作用越弱D. 通過凹透鏡的兩束光一定不能相交于一點B123456789101112132. (2023·南昌期末)將凸透鏡正對太陽光,其下方的紙上呈現(xiàn)一個并非最小的光斑,如圖所示,這時光斑到凸透鏡的距離為5 cm。若凸透鏡遠離紙的過程中光斑一直變大,則該凸透鏡的焦距( A )A. 一定小于5 cmB. 一定等于5 cmC. 一定大于5 cmD. 可能小于5 cm,也可能大于5 cm第2題A123456789101112133. 下列關(guān)于透鏡的說法,正確的是( A )① 凸透鏡有兩個實焦點,凹透鏡有兩個虛焦點;② 平行光經(jīng)過凸透鏡折射后一定會聚于焦點;③ 凸透鏡的兩個焦點之間的距離叫焦距;④經(jīng)過凹透鏡的光線有可能比原來更會聚了一些。A. ① B. ①②C. ③④ D. ④A123456789101112134. 在測量凸透鏡的焦距時,小明將凸透鏡正對著太陽光,再把一張白紙放在它的下方,測得光斑到凸透鏡的距離為20 cm,凸透鏡遠離白紙的過程中光斑一直變大,則凸透鏡的焦距可能是( A )A. 15 cm B. 22 cmC. 25 cm D. 30 cmA123456789101112135. 中午時分,小強物理實驗小組在操場上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讓太陽光經(jīng)過凸透鏡后,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圖所示。經(jīng)過分析,你認為這光斑是 的像,該凸透鏡的焦距是 cm。第5題太陽 10.0 123456789101112136. 焦距為8 cm的凸透鏡正對太陽光,其下方的白紙上呈現(xiàn)一光斑,此時光斑到凸透鏡的距離為10 cm,若凸透鏡靠近白紙,看到光斑的大小和亮度的變化情況是( C )A. 光斑一直變大,亮度越來越暗B. 光斑一直變小,亮度越來越暗C. 光斑先變小后變大,亮度先變亮后變暗D. 光斑一直變大,亮度越來越亮C123456789101112137. 小明利用太陽光測量凸透鏡焦距,下列操作最合理的是( C )A BC DC123456789101112138. (2024·濟南歷下二模)要使光線發(fā)生如圖所示的偏折,則可使用的光學(xué)元件( D )A. 一定是平面鏡 B. 一定是凸透鏡C. 一定是凹透鏡 D. 三者均有可能第8題D123456789101112139. 如圖所示,把一凸透鏡放在平面鏡前,當(dāng)用眼睛觀察鏡子時,光束似乎是從M處發(fā)散開來的,則該凸透鏡的焦距是( D )A. 0.4 m B. 0.3 mC. 0.2 m D. 0.1 m第9題D1234567891011121310. 小文利用太陽光測量凸透鏡的焦距,方法如圖所示,他讓凸透鏡正對陽光,但紙板上的最小光斑卻不易確定。于是他移動紙板找到兩次成等大光斑的位置,分別測出了光斑到凸透鏡中心的距離為8 cm和14 cm,則凸透鏡的焦距是( B )A. 8 cm B. 11 cmC. 14 cm D. 22 cm第10題B1234567891011121311. 如圖,平面鏡MN垂直于凸透鏡的主光軸CC',點光源S位于主光軸上,光線SA經(jīng)平面鏡反射和凸透鏡折射后與主光軸平行。已知S到凸透鏡和平面鏡的距離分別是15 cm、5 cm,則該凸透鏡的焦距是 cm。第11題25 1234567891011121312. 如圖所示,一條平行于凸透鏡主光軸CC'的入射光線經(jīng)透鏡折射后入射于平面鏡上的N點(平面鏡與主光軸平行),經(jīng)平面鏡反射后與主光軸CC'相交于B點,過N點作平面鏡的法線與主光軸CC'相交于A點,O點為凸透鏡的光心。第12題(1) 請在圖中畫出這條光線經(jīng)凸透鏡折射前和折射后的光路圖。第12題答案(2) 若OA=2.8 cm,AB=1.5 cm,則凸透鏡的焦距f= cm。1.3 1234567891011121313. 如圖甲所示,光學(xué)元件由兩個凸透鏡A、B組成,A的直徑為D,B的直徑為d。將此光學(xué)元件正對陽光,把一張白紙放在它的下方,在白紙上得到了如圖乙所示的兩個圓斑,圓斑的直徑均為d,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 第13題BA. 兩個透鏡的焦距可能相等B. 透鏡A的焦距一定大于透鏡BC. 該光學(xué)元件遠離白紙時,兩個光斑一定同時變大D. 用光學(xué)元件觀察同一物體時,透鏡A所成的像一定比B大12345678910111213(共14張PPT)第二節(jié) 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第1課時 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第五章 透鏡及其應(yīng)用01基礎(chǔ)過關(guān)02能力進階03思維拓展目錄1. 把凸透鏡正對著太陽光,可在距凸透鏡15 cm處得到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將某一物體放在此凸透鏡前20 cm處,則可得到一個( )A. 倒立、放大的實像B. 倒立、縮小的實像C. 正立、放大的實像D. 正立、放大的虛像A1234567892. 用焦距為10 cm的凸透鏡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當(dāng)點燃的蠟燭、凸透鏡、光屏置于光具座上如圖所示的位置時,光屏上呈現(xiàn)出清晰的像(像未畫出),該像是( B )A. 倒立、縮小的實像B. 倒立、放大的實像C. 正立、放大的實像D. 正立、放大的虛像第2題B1234567893. (2024·徐州模擬)做凸透鏡成像實驗時,將光具座上的蠟燭、凸透鏡、光屏如圖放置,光屏上呈現(xiàn)清晰的像(像未畫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A. 該凸透鏡的焦距大于10 cmB. 光屏上的像是倒立、放大的C. 將蠟燭遠離凸透鏡時,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應(yīng)將光屏遠離凸透鏡D. 只將凸透鏡向左移到適當(dāng)位置,就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第3題D1234567894. (2023·鞍山)小明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第4題(1) 實驗前應(yīng)調(diào)節(jié)燭焰、凸透鏡、光屏,使它們的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這樣做的目的是 。(2) 當(dāng)蠟燭與凸透鏡的位置如圖所示時,在 光屏上可得到燭焰清 晰的、 (選填“放大”或“縮小”)的像(像未畫出),生活中利用此成像規(guī)律制成的光學(xué)儀器是 (選填“放大鏡”“投影儀”或“照相機”)。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縮小 照相機 123456789(3) 保持蠟燭與凸透鏡位置不變,用另一個凸透鏡替換原透鏡,發(fā)現(xiàn)需將光屏向右移動才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此時像與原來的像相比 (選填“變大”或“變小”),新?lián)Q用的凸透鏡的焦距(選填“大于”或“小于”)原凸透鏡的焦距。(4) 如果小明只將圖中的凸透鏡換成薄玻璃板,前后移動光屏,他(選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直接觀察到燭焰的像。變大 大于 不能 1234567895. (2024·常州武進二模)將蠟燭、凸透鏡、光屏放置于光具座上,光屏上呈現(xiàn)一個清晰的像,如圖所示。改變蠟燭的位置,移動光屏,直到光屏上再次呈現(xiàn)清晰的像,此時的物距u、像距v可能是( D )A. u=16 cm,v=32 cmB. u=14 cm,v=28 cmC. u=48 cm,v=6 cmD. u=13 cm,v=43 cm第5題D1234567896. 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時,小明用若干個紅色的發(fā)光二極管按“F”字樣鑲嵌排列在白色方格板上代替蠟燭作為光源,又用同樣的白色方格板做成光屏。實驗時選用的凸透鏡焦距為10 cm,當(dāng)光源“F”(如圖)離凸透鏡40 cm時,在光屏上得到的像為( A )第6題A B C DA1234567897. (2024·昆明模擬)某小組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時,還沒調(diào)整燭焰的高度就開始實驗,結(jié)果光屏上所成燭焰的像如圖所示,這個像是(選填“實”或“虛”)像,說明燭焰的位置 (選填“高”或“低”)于透鏡中心。第7題實 高 1234567898. (2023·北京)在探究凸透鏡所成實像的高度與物距、焦距的關(guān)系時,三個小組的同學(xué)用高度相同的發(fā)光體以及焦距不同的凸透鏡等器材進行了實驗,部分實驗數(shù)據(jù)如表中所示。表1(f1=5 cm)物距u/cm 像高h/cm11 517 2.540 0.9123456789表2(f2=8 cm)物距u/cm 像高h/cm24 336 1.740 1.5表3(f3=10 cm)物距u/cm 像高h/cm25 428 3.340 2123456789(1) 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物體高度、凸透鏡焦距一定時,物距變大,所成實像高度的變化情況是 ;物體高度、物距一定時,凸透鏡焦距變大,所成實像的高度變化情況是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2) 講臺上有一發(fā)光體,同學(xué)們利用凸透鏡和光屏觀察發(fā)光體在各自光屏上所成的像,小京所用凸透鏡離發(fā)光體較近,小強所用凸透鏡離發(fā)光體較遠,發(fā)現(xiàn)兩人光屏上呈現(xiàn)的像的高度相等,則小京所用凸透鏡的焦距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強所用凸透鏡的焦距。變小 變大 小于 1234567899. 如圖所示,在凸透鏡的兩個焦點處,垂直主光軸放置兩個大小相同的平面鏡,鏡面相對,每個平面鏡都關(guān)于凸透鏡的主光軸上下對稱,現(xiàn)在左側(cè)平面鏡的中心處挖去一個圓孔,在凸透鏡左側(cè)2倍焦距處放置一個點光源S,則點光源在該裝置中所成的虛像個數(shù)為( A )A. 一個 B. 兩個C. 無數(shù)個 D. 一個也沒有第9題A123456789(共15張PPT)第二節(jié) 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第2課時 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運用第五章 透鏡及其應(yīng)用01基礎(chǔ)過關(guān)02能力進階03思維拓展目錄1. 如圖,燭焰通過凸透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則下列做法中,光屏上一定不能得到清晰的像的是( D )A. 透鏡不動,光屏與蠟燭的位置對調(diào)B. 光屏和蠟燭不動,適當(dāng)移動透鏡到某一位置C. 透鏡不動,蠟燭離透鏡遠些,光屏離透鏡近些D. 透鏡不動,蠟燭和光屏都離透鏡遠些第1題D123456789101112132. (2023·南通崇川校級模擬)如圖所示,凸透鏡焦距為10 cm,燭焰在圖示位置時恰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像未畫出)。現(xiàn)將蠟燭沿主光軸向同一方向移動20 cm,移動蠟燭的同時移動光屏,使?fàn)T焰始終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則光屏上的像( A )A. 一直變小 B. 一直變大C. 先變大后變小 D. 先變小后變大第2題A123456789101112133. (2023·烏魯木齊一模)裝有適量水的燒瓶和點燃的蠟燭放在水平桌面上,當(dāng)蠟燭和燒瓶位置如圖所示時,在墻壁上出現(xiàn)了燭焰清晰的像,則像是( A )A. 倒立、縮小的 B. 倒立、放大的C. 正立、放大的 D. 正立、等大的第3題A123456789101112134. (2023·淮南開學(xué))小青將點燃的蠟燭分別放在如圖所示的a、b、c點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蠟燭在 點,右側(cè)光屏上成的像最大,像是 (選填“正立”或“倒立”)的。第4題b 倒立 123456789101112135. 物體通過焦距為f的凸透鏡成像,當(dāng)物距從3f變小為1.5f的過程中( A )A. 像的大小逐漸變大B. 像的大小逐漸變小C. 像距大小保持不變D. 像距大小逐漸變小A123456789101112136. (2024·廣西模擬)小明用如圖所示的凸透鏡探究凸透鏡的成像規(guī)律。凸透鏡的焦點為F,要想在光屏上得到的像最大,蠟燭應(yīng)放在透鏡左邊的( C )A. a處 B. b處 C. c處 D. d處第6題C123456789101112137. (2024·泉州南安模擬)如圖,用透明塑料盒設(shè)計了一個昆蟲標(biāo)本觀察器,盒高h為10 cm。盒底上放標(biāo)本,盒蓋上嵌入一凸透鏡,眼睛通過凸透鏡可以觀察到標(biāo)本正立、 放大的像。 則凸透鏡焦距可選擇的是( D )A. 4 cm B. 7.5 cmC. 10 cm D. 15 cm第7題D123456789101112138. 如圖所示,將點燃的蠟燭放在距凸透鏡10 cm處時,在另一側(cè)距凸透鏡10 cm處的光屏上出現(xiàn)了一個與燭焰等大的清晰像(像未畫出)。保持物距不變,更換一個焦距為8 cm的凸透鏡后,要想在光屏上出現(xiàn)清晰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A )A. 使光屏遠離透鏡B. 使光屏靠近透鏡C. 蠟燭和光屏位置對調(diào)D. 將光屏移至透鏡左側(cè)A第8題123456789101112139. (2023·武漢開學(xué))圖甲是一幅卡通圖片,小明將凸透鏡從較遠處逐漸靠近卡通圖片的過程中,通過凸透鏡觀察到如圖乙所示四個不同的像,則四個像出現(xiàn)的先后順序是( B )A. ③②④①B. ③②①④C. ③①②④D. ③④①②B 第9題1234567891011121310. (2024·撫州廣昌一模)小明做作業(yè)時,動手操作了如下的實驗探究:找了一個圓柱形的玻璃瓶,里面裝滿水,把一支普通鉛筆放在玻璃瓶的一側(cè),透過玻璃瓶可以看到那支鉛筆,如圖所示,把鉛筆由靠近玻璃瓶的位置向遠處慢慢移動,不會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B )A. 先成虛像,后成實像B. 筆尖一直變長變大C. 到某一位置,筆尖突然改變方向D. 筆尖先變長,后變短B第10題1234567891011121311. 小涵同學(xué)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繪制了如圖所示的圖像(v表示像距,u表示物距),則該凸透鏡的焦距為 cm;把物體從距凸透鏡24 cm處移動到距凸透鏡8 cm處的過程中,像的大小將(選填“變大”“變小”“先變小再變大”或“先變大再變小”)。4 變大 第11題1234567891011121312. (2024·西安三模)大雁塔屹立西安城南已近千年,是西安市城市名片之一。小明通過一個放在地上的透明玻璃球,可看到玻璃球中的藍天和大雁塔反轉(zhuǎn)了過來。如圖所示,這是因為玻璃球相當(dāng)于 透鏡,遠處大雁塔通過玻璃球成了一個倒立、縮小的 像。第12題凸 實 1234567891011121313. (2023·揚州)如圖甲,在裝有水的杯子里,小紅將一支鉛筆分別緊貼杯壁內(nèi)、外豎直放置,兩次都觀察到鉛筆放大的像,俯視圖如圖乙、丙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 第13題AA. 圖乙中鉛筆向前移,像一直變小B. 圖乙中鉛筆向前移,像先變小后變大C. 圖丙中鉛筆向后移,像一直變大D. 圖丙中鉛筆向后移,像先變小后變大12345678910111213(共28張PPT)本章整合提升第五章復(fù)習(xí)01考點突破02素養(yǎng)提升目錄考點一 透鏡及其分類1. 如圖所示,一束光經(jīng)過虛線框中的單個光學(xué)元件,光路發(fā)生了偏折,虛線框中的光學(xué)元件可能為( B ) 第1題A. ①或② B. ①或④C. ②或③ D. ②或④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 小明為辨別直徑相同的甲、乙兩個透鏡的類型,分別將它們對著太陽,把一張紙放在它的下方,在紙上得到相應(yīng)的光斑。小明將透鏡平行遠離紙面,觀察到甲透鏡形成的光斑一直變大,乙透鏡的光斑先變小后變大,則甲透鏡 是凹透鏡,乙透鏡 是凸透鏡。(選填“一定”“可能”或“一定不”)可能 一定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考點二 主光軸、光心、焦點和焦距3. 如圖所示,要想利用焦距為f的凸透鏡使小燈泡發(fā)出的光變成平行光,可以把小燈泡放在主光軸上的( D )D第3題A. M或Q點 B. O點C. M或N點 D. N或P點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4. 如圖,小龍用一枚小燈珠S(視為點光源)進行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探究,他將小燈珠S沿平行于主光軸方向勻速直線向右移動時,右側(cè)的實像S'將沿 (選填“曲線”或“直線”)運動。當(dāng)他將小燈珠S放在主光軸上的A處時,在右側(cè)主光軸上B處的豎直光屏上得到與凸透鏡等大的圓形光斑。若AO=20 cm、BO=40 cm,該凸透鏡的焦距可能為cm。第4題直線 20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考點三 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5. (2024·湖北一模)如圖所示,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實驗中,燭焰放在凸透鏡左側(cè)8 cm處,在凸透鏡右側(cè)15 cm處的光屏上成倒立的像,保持蠟燭和光屏不動,現(xiàn)把凸透鏡向光屏方向移動7 cm,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第5題CA. 凸透鏡未移動時,燭焰在光屏上成縮小的像B. 凸透鏡未移動時,燭焰在光屏上成等大的像C. 凸透鏡移動到新位置,燭焰在光屏上可能成縮小的像D. 凸透鏡移動到新位置,燭焰在光屏上可能成放大的像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6. 小明將凸透鏡正對太陽光,在距離凸透鏡10 cm的白紙上呈現(xiàn)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此凸透鏡的焦距為 cm。如圖所示為他用該凸透鏡觀看書本上“中國夢”三個字時的情況,如果他想看到更大的正立的“國”字,那么需要將凸透鏡 (選填“遠離”或“靠近”)書本,凸透鏡和書本的距離應(yīng)滿足的條件是 。第6題10 遠離 小于10 cm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考點四 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動態(tài)應(yīng)用7. (2024·蘇州模擬)某興趣小組開展“創(chuàng)新服務(wù)生活,科技改變未來”的科技創(chuàng)新活動,模擬制作一款“智能”行駛玩具車。該玩具車?yán)?br/>用車載傳感器(攝像頭、雷達)采集生成道路特征數(shù)據(jù),完成“自動”駕駛。關(guān)于傳感器之一的攝像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A. 攝像頭的鏡頭是凹透鏡B. 遇障礙物時,要想生成更大的像,鏡頭應(yīng)該向后縮C. 攝像頭成的像是正立的虛像D. 成像時障礙物位于鏡頭的2倍焦距之外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8. (2024·佛山禪城三模)智能無人駕駛小巴車通過車上的攝像機和激光雷達識別道路狀況,其攝像頭鏡頭相當(dāng)于一個 透鏡,行人在攝像機感光元件上成倒立、 (選填“放大”“縮小”或“等大”)的實像。當(dāng)小巴車靠近行人時,行人在攝像機感光元件上所成的像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車會自動減速。凸 縮小 變大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考點五 生活中的透鏡9. 多媒體輔助教學(xué)以它的獨特魅力給課堂教學(xué)增添了生機和活力,如圖。多媒體教室的投影屏幕是用粗糙的白布制成的,投影儀的折光系統(tǒng)相當(dāng)于一個凸透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DA. 凸透鏡對光線起發(fā)散作用B. 投影片在屏幕上成的是正立、放大的實像C. 如果沒有平面鏡,那么該投影儀就不會成像D. 全班同學(xué)都能看到畫面是因為光射到投影屏幕上發(fā)生了漫反射第9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0. 小軍同學(xué)上生物課時,用一透鏡觀察植物,如圖所示,他用的是透鏡,如果該透鏡焦距為10 cm,那么標(biāo)本到透鏡的距離應(yīng)(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 cm,該透鏡還可以應(yīng)用于照相機中,此時所成像是 (選填“正”或“倒”)立、縮小的 (選填“實”或“虛”)像。第10題凸 小于 倒 實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考點六 顯微鏡 望遠鏡11. 某天文愛好者為了研究“超級月亮”這一現(xiàn)象,于是架設(shè)一臺天文望遠鏡做進一步觀察。如圖所示,關(guān)于該望遠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第11題CA. 它的物鏡是平面鏡B. 它的目鏡是凹面鏡C. 遠處景物通過物鏡成縮小的像D. 遠處景物通過物鏡成放大的像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2. 顯微鏡的物鏡是把微小的物體放大成 (選填“虛”或“實”)像,目鏡相當(dāng)于拿放大鏡看這個像。望遠鏡的物鏡把遠處物體成(選填“放大”或“縮小”)的實像,目鏡也是相當(dāng)于用放大鏡再來看這個像。實縮小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考點七 眼睛及其視物原理13. (2024·石家莊裕華校級一模)現(xiàn)代生活中,手機給人們帶來了許多便利,但長時間看手機屏幕,容易導(dǎo)致視力下降,如圖所示的四幅圖是眼球成像及視力矯正的示意圖,其中屬于近視眼的成因及其矯正的是( A ) 第13題A. 甲、乙 B. 甲、丁C. 丙、乙 D. 丙、丁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4. (2024·蘇州模擬)人的眼球結(jié)構(gòu)如圖所示,眼睛的成像原理跟(選填“凸”或“凹”)透鏡類似,其中的 相當(dāng)于光屏。第14題凸 視網(wǎng)膜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5. “方寸天地納寰宇”描述了小小眼球可盡觀廣袤世界。世界萬物在眼睛的視網(wǎng)膜上成的像是( D )A. 放大的虛像 B. 縮小的虛像C. 放大的實像 D. 縮小的實像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6. 隨著科技的進步,不管在大街上還是家庭里,很多地方都安裝了監(jiān)控,這對于維護社會穩(wěn)定起到了重要作用。監(jiān)控的鏡頭用到了( C )A. 凹透鏡 B. 平面鏡C. 凸透鏡 D. 凹面鏡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7. (2024·黃石一模)保護視力、科學(xué)用眼已成為社會共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A. 眼睛的晶狀體相當(dāng)于凹透鏡B. 物體在眼睛的視網(wǎng)膜上成倒立、縮小的虛像C. 近視眼看遠處的物體時,像成在視網(wǎng)膜的前方D. 過度使用電子產(chǎn)品導(dǎo)致近視,可戴凸透鏡矯正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8. 如圖是相同焦距拍攝的同一小孩的照片,則拍攝時,物距、像距的比較情況是( C ) 第18題CA. 甲的物距、像距都比乙大B. 甲的物距、像距都比乙小C. 甲的物距比乙大,甲的像距比乙小D. 甲的物距比乙小,甲的像距比乙大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9. 12月2日是全國安全交通日,為加強交通安全,某市重要位置都安裝了“電子眼”,如圖所示。下列關(guān)于“電子眼”的說法正確的是( C)A. 電子眼上成的像是虛像B. 電子眼的攝像頭是凹透鏡C. 當(dāng)物體靠近電子眼時,電子眼所成的像變大D. 在拍攝錄像時,物體在電子眼攝像頭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間第19題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0. 某同學(xué)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記錄并繪制了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u與像到凸透鏡的距離v之間關(guān)系的圖像,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C )A. 用白紙遮住凸透鏡上半部分,光屏上的像會變暗且不完整B. 該凸透鏡的焦距是10 cmC. 當(dāng)u=16 cm時,成倒立、等大的實像D. 物體從距凸透鏡12 cm處移動到1 cm處的過程中,所成像的大小一直變大第20題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1. (2024·菏澤校級一模)如圖所示為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裝置,此時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像未畫出),這個像是倒立、 (選填“放大”“縮小”或“等大”)的實像;現(xiàn)保持凸透鏡的位置不變,將光屏與蠟燭的位置對調(diào),則光屏上 (選填“能”或“不能”)成清晰的像,理由是 。第21題放大 能 光路是可逆的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2. 如圖所示,主光軸上有一點光源S,在凸透鏡的另一側(cè)有一光屏,光源S和光屏到凸透鏡的距離都為d。點光源通過凸透鏡在光屏上形成一個光斑,現(xiàn)讓光屏稍微靠近凸透鏡,光斑的面積會減小,設(shè)凸透鏡的焦距為f,由此可判斷( D )A. d一定小于fB. d一定大于2fC. d一定大于f,小于2fD. d可能大于2f,也可能小于f第22題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3. (2024·蘇州)如圖所示為公共場所的宣傳投影燈及其內(nèi)部結(jié)構(gòu),裝在高處的投影燈照在地面上出現(xiàn)圖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A. 不同方向都能看到圖案是光在地面發(fā)生了漫反射B. 該投影燈的成像原理與照相機相同C. 調(diào)小鏡頭與圖片的距離,圖案變小D. 地面上看到的是放大的虛像第23題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4. (2024·東莞一模)6月6日是全國愛眼日。人眼的成像原理與 (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相同,某同學(xué)制作的眼球模型如圖所示,其中凸透鏡相當(dāng)于晶狀體,燒瓶(內(nèi)有透明液體)相當(dāng)于玻璃體,其后壁相當(dāng)于視網(wǎng)膜。該圖模擬的是 (選填“近視眼”或“遠視眼”),需要戴用 (選填“凸透鏡”或“凹透鏡”)制作的眼鏡來矯正視力。第24題照相機 近視眼 凹透鏡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如圖是人臉識別系統(tǒng),其攝像頭的鏡頭相當(dāng)于一個凸透鏡。“刷臉”時要使人像變大,人應(yīng) (選填“靠近”或“遠離”)攝像頭,且臉部到攝像頭的距離應(yīng)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凸透鏡的2倍焦距。第25題靠近 大于 252626. (2023·天水秦安校級期末)如圖所示為一架焦距不變的照相機,用照相機拍照時,成 (選填“倒立”或“正立”)、 (選填“放大”或“縮小”)的實像;若拍完遠景再拍近景,則鏡頭需要向 (選填“靠近”或“遠離”)膠片的方向移動。第26題倒立 縮小 遠離 2526(共16張PPT)第四節(jié) 愛眼宣傳公益行第五章 透鏡及其應(yīng)用01基礎(chǔ)過關(guān)02能力進階03思維拓展目錄1. (2023·松原寧江期末)正常的人眼,能將物體的像始終成在視網(wǎng)膜上,從而看清遠近不同的物體,這是由于( A )A. 不斷改變晶狀體的焦距,使像成在視網(wǎng)膜上B. 不斷改變物距,使像成在視網(wǎng)膜上C. 不斷改變像距,使像成在視網(wǎng)膜上D. 以上說法均不正確A1234567891011122. 不論較近或較遠的物體,對于正常人來說都能使物像落在視網(wǎng)膜上,這主要是因為( D )A. 視網(wǎng)膜可以前后移動調(diào)節(jié)B. 眼球的前后徑能隨意調(diào)節(jié)C. 瞳孔可以縮小或放大D. 晶狀體的曲度可以調(diào)節(jié)D1234567891011123. 人眼球的折光系統(tǒng)整體作用相當(dāng)于主光軸可轉(zhuǎn)、焦距可變的凸透鏡。其特點是物距必須大于2倍焦距,所以只能在視網(wǎng)膜上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在某同學(xué)從低頭寫字到抬頭看黑板的過程中,其眼球折光系統(tǒng)的焦距將( A )A. 變大 B. 變小C. 不變 D. 先變大后變小A1234567891011124. 每年的6月16日為全國“愛眼日”。圖中表示某二人看物體時的光路圖,近視眼形成的光路是圖 ;要在視網(wǎng)膜上成清晰的像,乙需戴 鏡。 第4題甲 凸透 1234567891011125. (2024·成都青羊模擬)把一副眼鏡放在太陽光下,在地面上看到了如圖所示的情形。若這副眼鏡的鏡片中心的厚度為1.7 mm,則該鏡片邊緣的厚度應(yīng)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7 mm。該眼鏡可以用來矯正 (選填“近視”或“遠視”)眼。第5題大于 近視 1234567891011126. 智能手機的普及,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方便,但同時也給人們的身體帶來了一定的傷害,例如近視的人數(shù)在大幅上升。關(guān)于近視的成因及解決辦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A. 長時間看手機,導(dǎo)致眼球的晶狀體變薄,折光能力太弱B. 長時間看手機,導(dǎo)致眼球的晶狀體變厚,折光能力太強C. 近視眼成像在視網(wǎng)膜的前方,可用凸透鏡來進行矯正D. 近視眼成像在視網(wǎng)膜的后方,可用凹透鏡來進行矯正B1234567891011127. 正常眼睛的遠點在無限遠,近點在大約10 cm處。如圖所示,當(dāng)我們看近處物體時,近處物體射來的光會聚在視網(wǎng)膜上。當(dāng)我們從看近處物體改為看遠處物體時,為了使物體成像在視網(wǎng)膜上,晶狀體凸度和焦距的變化情況分別是( D )A. 晶狀體凸度變大,焦距變短B. 晶狀體凸度變大,焦距變長C. 晶狀體凸度變小,焦距變短D. 晶狀體凸度變小,焦距變長第7題D1234567891011128. (2023·臨沂費縣期末)如圖所示的四幅圖中,分別表示遠視眼成像情況和矯正做法的是( D )第8題A. ③① B. ③④C. ②① D. ②④D1234567891011129. (2024·合肥廬江三模)有一種特殊鏡片,如圖所示,其厚度變化可通過抽出液體(或注入液體)來實現(xiàn)。為矯正近視,可調(diào)整為鏡片___(選填“a”或“c”)。鏡片c對光有 (選填“會聚”或“發(fā)散”)作用;將某物體放在鏡片c前1 cm處,在鏡片c的另一側(cè)透過鏡片c能看到一個正立、放大的像,鏡片c的焦距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 cm。第9題a 會聚 大于 12345678910111210. 在課堂上,王老師看近處課本時要戴上眼鏡,觀察遠處學(xué)生時又摘下眼鏡,這樣戴上摘下,非常不方便。王老師的眼睛是 (選填“近視”或“遠視”)眼,可以用 鏡來矯正。小軍將一種新型眼鏡送給了老師,如圖所示,鏡片A區(qū)厚度相同,B區(qū)可以矯正視力,現(xiàn)在王老師可以通過 區(qū)看遠處學(xué)生。第10題遠視 凸透 A 12345678910111211. 在探究“近視眼的矯正”課外實驗中:(1) 調(diào)整燭焰(模擬遠處所視物)、水凸透鏡(模擬人眼晶狀體,并與注射器相連,其凸起程度可通過注射器注入或吸取水量來調(diào)節(jié))、光屏(模擬人眼視網(wǎng)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圖所示,此時在光屏上得到了燭焰清晰的像,該像是倒立、 的 像。第11題縮小 實 123456789101112(2) 向水凸透鏡內(nèi) (選填“注入”或“吸取”)適量水來模擬近視眼,發(fā)現(xiàn)光屏上原來清晰的像變模糊了。① 若將光屏向靠近水凸透鏡的方向移動適當(dāng)距離,再次得到清晰的像。說明近視眼將遠處的物體成像在視網(wǎng)膜 (選填“前”或“后”)。② 若光屏不移動,在燭焰和水凸透鏡間加一個焦距合適的凹透鏡,光屏上也能得到清晰的像。說明近視眼鏡是 透鏡。注入 前 凹 12345678910111212. 人類的眼睛好像一架照相機,通過調(diào)節(jié)晶狀體的凹凸程度可以使遠近不同的物體在視網(wǎng)膜上成清晰的像。眼睛調(diào)節(jié)的兩個極限點叫作遠點(極遠處)和近點(10 cm處)。正常人眼睛觀察近處物體最清晰而又不疲勞的距離大約是25 cm,這個距離叫明視距離。(1) 你認為正常人眼睛的觀察范圍是 (選填字母)。A. 0到10 cmB. 10 cm到極遠處C. 25 cm到極遠處D. 10到25 cmB 123456789101112(2) 近視眼是來自 (選填“近”或“遠”)處物體的光成像于視網(wǎng)膜前;矯正時在眼睛前面放一個 (選填“中間厚、兩邊薄”或“中間薄、兩邊厚”)的透鏡,就能使光會聚到視網(wǎng)膜上。遠 中間薄、兩邊厚 123456789101112(共11張PPT)小專題(四) 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綜合應(yīng)用第五章 透鏡及其應(yīng)用類型一 凸透鏡的動態(tài)成像1. (2023·德州慶云校級一模)照集體相時發(fā)現(xiàn)有些人沒有進入鏡頭,為了使全體人員都進入鏡頭,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D )A. 照相機和鏡頭都不動,人站近一些B. 人不動,照相機離人近一些,鏡頭往里縮一些C. 人不動,照相機離人近一些,鏡頭往外伸一些D. 人不動,照相機離人遠一些,鏡頭往里縮一些D123456789102. 如圖甲所示,用照相機拍了一張中國探月航天工程吉祥物“兔星星”的半身照片后,又想拍一張圖乙所示的全身照,此時應(yīng)該( A ) 第2題A. 照相機離“兔星星”遠些,鏡頭縮進一些B. 照相機離“兔星星”近些,鏡頭伸出一些C. 照相機離“兔星星”近些,鏡頭縮進一些D. 照相機離“兔星星”遠些,鏡頭伸出一些A12345678910類型二 凸透鏡成像時物距與像距大小的關(guān)系3. 一物體放在凸透鏡前從很遠處勻速靠近凸透鏡至凸透鏡焦點處,觀察像運動的速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A. 始終與物體的運動速度相同B. 先小于物體運動的速度,后來又大于物體運動的速度C. 先大于物體運動的速度,后來又小于物體運動的速度D. 始終大于物體運動的速度B123456789104. 若空間有一豎直放置的大凸透鏡,在主光軸位置上拉一根鋼絲,一個表演雜技的小演員從很遠的地方沿著鋼絲向焦點處勻速走來(如圖)。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D )① 小演員每走一步,像也走一步;②像的腳步始終比小演員大;③ 像大時腳步大,像小時腳步小,即“大像”走大步,“小像”走小步;④ 像總朝遠離小演員的方向運動,好像在逃離。A. ①② B. ①②④C. ②④ D. ①③④第4題D123456789105. (2024·泉州鯉城校級模擬)如圖所示為小明送給爺爺?shù)囊豢顜в型?br/>鏡的指甲刀,方便爺爺剪指甲。關(guān)于此款指甲刀的說法正確的是( B)A. 剪指甲時,所成的像是實像B. 剪指甲時,指甲到透鏡的距離小于1倍焦距C. 剪指甲時,通過透鏡可看到指甲倒立的像D. 剪指甲時,指甲到透鏡的距離在1倍焦距到2倍焦距之間第5題B123456789106. (2024·貴陽南明一模)將一張畫有箭頭的紙條放在圓柱形空杯后方一定距離處,透過空杯觀察到如圖甲所示的情景。向杯中倒入適量水后,透過水杯觀察到的箭頭如圖乙所示。關(guān)于此現(xiàn)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 第6題DA. 裝水的圓柱形水杯相當(dāng)于一個凹透鏡B. 放大箭頭的成像原理與放大鏡原理相同C. 透過水杯觀察到的放大箭頭是虛像D. 改變紙條的位置可透過水杯成縮小的像123456789107. (2024·廈門翔安三模)學(xué)校運動會期間,航模小組的同學(xué)用無人機進行航拍,如圖所示,若該無人機攝影的鏡頭焦距為10 mm,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D )A. 該無人機攝影的鏡頭對光有發(fā)散作用B. 高空航拍時所成的像為正立、縮小的實像C. 若想要增大拍攝的范圍,則可以降低無人機的飛行高度D. 當(dāng)無人機上升時,鏡頭與感光晶片間的距離應(yīng)減小D第7題123456789108. 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可以看到的廣告投影燈,其內(nèi)部結(jié)構(gòu)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A. 投影燈的成像原理是光的直線傳播B. 投影燈在地面上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虛像C. 投影燈到地面的距離應(yīng)大于鏡頭的2倍焦距D. 為了在地面上得到更大的廣告圖像,應(yīng)使投影燈遠離地面,同時凸透鏡向外伸第8題C123456789109. (2024·石家莊二模)石家莊植物園的牡丹盛開,去游玩的小華用手機拍攝了甲、乙兩張同一牡丹的照片,如圖所示。關(guān)于這兩張照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第9題DA. 小華使用的照相機鏡頭與近視眼鏡的鏡片為同一種透鏡B. 拍攝乙照片時,牡丹到手機鏡頭的距離應(yīng)該在鏡頭的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間C. 甲照片中是牡丹縮小的像,乙照片中是牡丹放大的像D. 若手機焦距不變,則拍攝乙照片時,手機到牡丹的距離更近1234567891010. (2024·咸陽禮泉三模)如圖是小明在景區(qū)游玩時用相機對同一朱鹮拍攝的兩張照片,下列有關(guān)說法正確的是( D ) 第10題DA. 眼睛成像與照相機相似,都是成正立、縮小的像B. 拍照時,朱鹮位于照相機鏡頭2倍焦距以內(nèi)C. 照相機的鏡頭對光線有發(fā)散作用D. 若鏡頭的焦距不變,則拍甲照片比拍乙照片時離朱鹮更近12345678910(共15張PPT)重點實驗突破第五章復(fù)習(xí)類型一 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1. (2024·長春三模)用一個焦距為10 cm的凸透鏡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第1題1234(1) 燭焰和光屏的中心應(yīng)位于凸透鏡的 上。(2) 在圖甲情景下,將光屏適當(dāng)向 移動能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的像,生活中 是應(yīng)用此成像原理工作的;在不移動光屏的情況下,在凸透鏡左側(cè)適當(dāng)位置放置一個矯正 眼的合適鏡片,會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主光軸 左 照相機(合理即可) 近視 1234(3) 當(dāng)蠟燭在圖乙位置時,眼睛應(yīng)在圖中 (選填“A”“B”或“C”)位置觀察成像,此時若在蠟燭左側(cè)再放置一光屏,眼睛位置不動, (選填“能”“不能”或“不一定”)看到蠟燭的像。B 能 12342. (2024·武漢江岸模擬)在“天宮課堂”的水球?qū)嶒炛校硨嶒炐〗M觀察到王亞平老師倒立、縮小的像,如圖甲所示。于是,該實驗小組利用實驗室的光學(xué)器材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 (1) 該實驗小組先將凸透鏡固定在光具座上,用一束平行光正對凸透鏡照射,移動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現(xiàn)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圖乙所示,該凸透鏡的焦距是 cm。第2題10.0 1234(2) 將凸透鏡固定在50 cm刻度線處,蠟燭移動到35 cm刻度線處,當(dāng)光屏調(diào)整到如圖丙所示位置時,恰好能得到清晰的像(像未畫出),這與 (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的成像原理相同。接下來將蠟燭移動到20 cm刻度線處,若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可以保持蠟燭和凸透鏡位置不變,將光屏向 移動。投影儀 左 1234(3) 若在圖丙所示的情況下,將一副眼鏡放在蠟燭和凸透鏡之間,發(fā)現(xiàn)光屏上原本清晰的像變模糊了;只將蠟燭向左適當(dāng)移動一段距離后,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則該眼鏡是 (選填“近視”或“遠視”)眼鏡。近視 12343. (2024·哈爾濱香坊校級三模)小華利用光具座回憶光學(xué)知識。(1) 回憶凸透鏡知識時,小華按照圖甲情況擺放蠟燭、凸透鏡、光屏后,光屏上出現(xiàn)了一個清晰的像(像未畫出),此像為倒立、 的實像, (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就是利用了此成像規(guī)律。第3題甲縮小 照相機 1234(2) 用薄玻璃板替換凸透鏡放到光具座上,撤去光屏,如圖乙所示,人在A、B兩處觀察蠟燭的像時,在 (選填“A”或“B”)處看到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為了確定此像的位置,小華應(yīng)將光屏放置在圖中 (明確具體位置),此時,透過玻璃板觀察到光屏上出現(xiàn)了蠟燭的像。第3題乙A 虛像 玻璃板右側(cè)30 cm刻度線處 1234(3) 在圖乙和實驗步驟(2)的基礎(chǔ)上,小華又將玻璃板換成了一個小孔,那么此時他在光屏上看到的像與圖甲中的像大小相比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第3題乙變大 1234類型二 近視眼的成因與矯正辦法4. 在以《眼睛和眼鏡》為主題的跨學(xué)科實踐活動中:(1) 學(xué)習(xí)小組對眼睛的視物原理進行了探究實踐。請你觀察圖甲所示的照相機和眼睛的構(gòu)造,把照相機與眼睛功能類似的部分填入表中。 第4題甲照相機 膠 卷 光 圈眼 睛 晶狀體和角膜 鏡 頭視網(wǎng)膜瞳 孔1234(2) 在探究近視眼和遠視眼成因與矯正的主題實踐中,學(xué)習(xí)小組利用橡皮膜和注射器制作了水透鏡來模擬眼睛的晶狀體,打開夾子,通過注射器向橡皮膜中注水或抽水,來改變橡皮膜凸起的程度,如圖乙所示。具體操作如下:第4題① 將蠟燭、水透鏡和光屏依次擺放在水平光具座上,點燃蠟燭,使?fàn)T焰、水透鏡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 。同一高度 1234② 將蠟燭放在離水透鏡較遠的位置,移動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現(xiàn)燭焰清晰的像,如圖丙所示(像未畫出),記下此時光屏所在的位置。③ 用注射器向水透鏡里加適量的水,水透鏡對光的偏折能力變 ,此時光屏上的像變得模糊,這是模擬近視眼看遠處物體的情況。將光屏慢慢靠近水透鏡,直到光屏上出現(xiàn)清晰的像,這說明近視眼所成的像在視網(wǎng)膜的 。強 前面 1234④ 將光屏移回原來標(biāo)記的位置,選擇不同的眼鏡在燭焰和水透鏡之間前后移動,直到光屏上出現(xiàn)清晰的像,如圖丁所示,這說明矯正近視眼應(yīng)戴 透鏡。⑤ 從水透鏡里向外抽取適量的水,再次實驗,探究遠視眼的成因和矯正。凹 1234(3)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我們要增強保護視力的意識,做到科學(xué)用眼,積極防控近視。請寫出一條預(yù)防近視的措施。 。讀書寫字的姿勢要正確,讀書寫字時眼睛與書的距離保持在33 cm左右(合理即可) 1234(共15張PPT)第一節(jié) 透 鏡第1課時 初識透鏡第五章 透鏡及其應(yīng)用01基礎(chǔ)過關(guān)02能力進階03思維拓展目錄1. (2023·福州晉安校級期末)我國出土的文物“水晶餅”為中部鼓起的透明圓餅,古籍記載“正午向日,以艾承之,即火燃。”說明此“水晶餅”相當(dāng)于一個( C )A. 凹透鏡 B. 凸面鏡C. 凸透鏡 D. 平面鏡C123456789101112132. (2023·西安期末)單反相機鏡頭由多種光學(xué)器件組成,其中較為重要的是透鏡組,如圖所示透鏡組中屬于凹透鏡的是( B )A. ① B. ②C. ③ D. ④第2題B123456789101112133. 關(guān)于凸透鏡對光的作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A. 光通過凸透鏡后會變成平行光B. 凸透鏡具有發(fā)散作用C. 只對平行于主光軸的光才有會聚作用D. 對任何光都有會聚作用D123456789101112134. 如圖所示,屬于凸透鏡的是 (選填數(shù)字),屬于凹透鏡的是 (選填數(shù)字);序號1的透明體可以使白光發(fā)生 現(xiàn)象,序號4的透明體對光有 (選填“會聚”或“發(fā)散”)作用。第4題2、4 5、6 色散會聚 123456789101112135. 現(xiàn)有一個玻璃球,分成了A、B、C、D、E五塊,其截面如圖所示,其中屬于凸透鏡的是 ,屬于凹透鏡的是 。第5題A、C、D、E B 123456789101112136. (2023·濟南長清期末)如圖,有兩個不同的鏡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D ) 第6題DA. 圖甲中的鏡片為凹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B. 圖乙中的鏡片為凹透鏡,對光線有發(fā)散作用C. 圖甲中的鏡片為凸透鏡,對光線發(fā)散有作用D. 圖乙中的鏡片為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123456789101112137. 如圖所示,一束光經(jīng)過一個透鏡后會聚于主光軸上的A點,取掉透鏡后,光會聚于B點,則該透鏡的種類以及對光線起的作用分別是( D)A. 凸透鏡、會聚 B. 凹透鏡、會聚C. 凸透鏡、發(fā)散 D. 凹透鏡、發(fā)散第7題D123456789101112138. 如圖所示,一束光線射入O處光學(xué)儀器后聚于主光軸的S'點,取走光學(xué)元件后,光線會聚于S點,則該鏡一定是( C )A. 凸面鏡 B. 凹面鏡C. 凸透鏡 D. 凹透鏡第8題C123456789101112139. 如圖所示,一玻璃磚內(nèi)有一凸形氣泡,一束平行光垂直射向玻璃磚的側(cè)面,通過玻璃磚后,光線將會( C )A. 仍然平行 B. 會聚C. 發(fā)散 D. 無法確定第9題C1234567891011121310. 如圖甲所示,小莉在老師指導(dǎo)下,觀察教室里的LED日光燈,發(fā)現(xiàn)每個LED發(fā)光芯片上都封裝了硅膠透鏡。資料顯示,芯片最大發(fā)光角度是180°(大于180°范圍也有少量余光),光線通過透鏡會聚可得到180°、160°、140°、120°、90°、60°等不同的出光角度。圖乙中的光路顯示了一些透鏡對光線的作用,與LED透鏡對光線的作用相同的是( A )AA. ①④B. ③④C. ①③D. ①②第10題1234567891011121311. (2024·錦州期末)物理課上,小花透過裝有水的圓柱形礦泉水瓶看到同學(xué)的“眼睛”,如圖所示,此時的礦泉水瓶相當(dāng)于凸透鏡,對光線有 (選填“會聚”或“發(fā)散”)作用,小花看到的“眼睛”是 (選填“實”或“虛”)像。第11題會聚 虛 1234567891011121312. 如圖所示,平行光通過圖中左側(cè)虛線框(其中放置一塊透鏡)后,在右側(cè)光屏上形成一個圓形光斑,該光斑的直徑比透鏡大。請你判斷虛線框中是不是凸透鏡,寫出接下來的操作及判斷方法。(不添加其他器材)第12題(1) 操作:將光屏 。向左移動 (2) 判斷方法: 。若光斑先變小后變大,則為凸透鏡;若一直變小,則為凹透鏡 1234567891011121313. 光線經(jīng)過甲、乙兩透鏡后的折射光線如圖所示,則關(guān)于兩透鏡的類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 第13題AA. 甲是凸透鏡,乙是凹透鏡B. 甲是凹透鏡,乙是凸透鏡C. 甲、乙都是凸透鏡D. 甲、乙都是凹透鏡1234567891011121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小專題(四) 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綜合應(yīng)用.pptx 第一節(jié) 第1課時 初識透鏡.pptx 第一節(jié) 第2課時 透鏡的焦點與焦距.pptx 第三節(jié) 第1課時 放大鏡 幻燈機和投影儀 照相機.pptx 第三節(jié) 第2課時 顯微鏡 望遠鏡.pptx 第二節(jié) 第1課時 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pptx 第二節(jié) 第2課時 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運用.pptx 第五章復(fù)習(xí) 本章整合提升.pptx 第五章復(fù)習(xí) 重點實驗突破.pptx 第四節(jié) 愛眼宣傳公益行.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