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_____學校 2024-2025學年度上期 科學 學科教學計劃教師姓名: ___ 任教年級:一 任教班級:班級 總人數 上期期末綜合考查情況統計 備注A B C談談你的學生:起始年級寫寫你制定的核心素養培養目標: 第一單元:觀察在科學探究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科學史上許多重大科學發現源于細致的觀察。因此,“走進科學”作為教材的第一個單元,就為剛剛接觸科學學 習 的學生,通過簡單、有序、操作性強的觀察活動,引導學生初步體驗科學探究的 基本程序和方法,培養學生對科學的好奇心與興趣,開啟學生探究技能和科學思維能力的發展之旅。 第二單元:旨在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探究興趣。通過有目的地觀察自然物體和現象,引領學生學會初步的分類方法,并認識到感覺器官和簡單工具如放大鏡在觀察中的作用。這為后續深入了解事物的特征、材料的性質與功能,以及工具的結構 與功能打下基礎。 第三單元:通過觀察、比較、區分不同材料,描述材料的特性,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分類能力。通過實驗觀察紙、塑料等材料的特性,引領學生初步經歷科學探究過程,為學習材料的性質與功能、工具的結構與功能做好準備。 第四單元:學生在小學階段六年的科學學習中進行的科學實驗、技術工程實踐 等活動中要使用很多工具。因此,本單元按“教扶放”的策略編排了“剪紙花邊 ”“巧用工具”“組裝小車”3課,旨在讓學生了解常見的工具及其功能,使用工具對材料進行簡單加工剪紙花邊、完成“分豆子”等工作任務、會選用工具組裝小車。學 會在不同情況下選擇合適的工具,知道工具是我們的“好幫手”,為發展學生對技術的認識,理解工具是一種物化的技術打好基礎。說說你所教的教材(內容、重難點、教法學法分析):教材基于學生已有經驗,結合生活實際和周圍環境布設課程內容,圍繞認識周圍 常見物體、材料的特性以及常用工具的結構與使用,設計了25個寓教于樂的探究 實踐活動,旨在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教會學生如何運用觀察、比較、分類等科學探究方法,認識周圍事物的外在特征,學會選擇和使用工具,組裝、制作或完成簡單的工作任務,引領學生走近科學,并為后續的科學探究和工程實踐學習活動打下方法與技能基礎。 1、第一單元:“走近科學”。按照“識感官(觀察工具) → 學方法(觀察、比較、分類)→ 用方法 ”的流程編排了4課書。 第1課以生活化的“挑花生”活動開始,引領學生學習如何進行有效的觀察和保護自己的感官;第2課引領學生體驗比較方法, 知道比較時首先要明確“比什么”, 再選擇合適的觀察方法;第3課用典型分類活動,引領學生在觀察和比較的基礎上, 初步學習分類的方法;第4課引領學生綜合運用觀察、比較和分類等方法,科學探究“ 什么樣的積木更容易搭”,再運用探究結果搭建三層以上的城堡。 2、第二單元:“探訪大自然”本單元編排了3課內容。第5課,讓學生首先回顧學生對大自然的認知,并引入達爾文的考察方法,為后續活動奠定基礎;第6課,讓學生模仿達爾文的考察方法實地考察校園,采集物品,培養觀察力和實踐能力;第7課,通過對采集的物品進行細致觀察、比較和分類,以及展示交流新的發現、新的想法和想要研究的問題、并制作小報,培養科學分類思維,學會使用放大鏡,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與好奇。 3、第三單元:“常見的材料”。本單元通過“總分分”結構,第8課,從宏觀角度用概念圖、生活場景,引導學生觀察比較不同材料的不同特性,辨認常見物品的材料構成,對生活中常見的單一材料物品按材料的種類分類。第9課,以紙和塑料為 例,通過對比實驗探究這兩類材料的特性差異,形成對材料世界的系統性認識。活動設計注重實踐性和學思結合,通過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的活動,讓學生通過親身參與, 直觀感受材料的多樣性和功能性,從而更深入地理解物品用途與其材料特性的關聯。 4、第四單元:“工具的使用”。本單元以“工具的認識與使用”為核心,通過三個層次遞進的課程:從第11課“剪紙花邊”的基礎操作,到第12課“巧用工具”的多任務挑戰,再到第13課“組裝小車”的綜合實踐,構建了一個系統完整的學習體系。課程采用“教—扶—放”的教學策略,逐步引導學生從依賴教師指導到獨立實踐操作,全面提升其綜合實踐能力。通過一系列實踐活動,學生不僅掌握了使用工具的基本技能, 還學會了根據任務需求選擇合適的工具,體驗到了工具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價值,幫助學生構建“結構與功能”的跨學科概念。聊聊你的措施(有效教學、學習輔導、習慣養成):(一)把握小學生心理特點,注重培養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 1、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興趣 2、精心安排多種活動 3、尊重每一位學生 (二)加強教學組織,重視學習習慣的培養 1、加強教學組織工作 2、注重科學課教學常規教育,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3、明確觀察要求,注重觀察能力的培養 透過觀察我們可以領略這個奇妙的世界。從觀察所得的信息引發我們的好奇心,對周圍的事物提出問題,引發思考,作出解釋以及作進一步的探究。觀察能 力是學習科學的最基本技能,是發展其他探究技能的基礎。搞好觀察活動,應該 注意以下問題: (1)必須準備好觀察材料。(2)把握各課的觀察重點。 (3)掌握觀察活動的基本步驟:明確觀察的目的。學生分組觀察。匯報觀察結果。教師小結,講解通過觀察應該明確的問題,評價學生在觀察中的表現。 4、利用單元頁,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用大單元教學理念,對本單元作簡要介紹,按照教材評價量規,對學生提出具體要求。利用單元小結,引導學生對本單元學習進行反思,總結收獲和待改進之處。 (三)加強安全防范意識 指導學生從以下方面引起注意: 1、保持一個有組織、有秩序的活動空間。2、遵循規定的安全實驗程序。 3、建議并執行恰當的安全操作步驟。 4、意識到可能出現的安全問題如安全隱患,如在用火加熱或化學藥品使用時 可能出現的灼傷;玻璃器皿或銳器的使用時可能出現的刺傷;動植物實體觀察時 可能出現的意外傷人;感官觀察時的安全隱患如強光、強噪聲、強刺激異味;戶 外活動觸動不明物體,等等。 5、認真按照教材和教師的指導、示范進行活動(包括戶外活動)。 6、始終關注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定定你執教的研究課:上課時間:第 周 級別: 課題:想想你(將)展開的課題研究:研究的內容和方法:教學進度:周次 教學內容 課時 備注1 建立常規,翻閱新書,分組、選課代表 1 白板教學9.2-9.62 1、從觀察開始 1 白板、實驗教學9.9-9.133 中秋節放假 0 9.16-9.204 2、找相同和不同 1 白板、實驗教學9.23-9.275 國慶節放假 0 9.30-10.46 3、給物體分類 1 白板、實驗教學10.7-10.117 4、讓我們發現更多 1 白板、實驗教學10.14-10.188 5、初識大自然 1 白板、實驗教學10.21-10.259 6、考察大自然——從校園開始 1 白板、實驗教學10.28-11.110 7、大自然中的發現 1 白板、實驗教學11.4-11.811 第一二單元小結、期中復習 1 白板教學11.11-11.1512 8、生活中的材料 1 白板、實驗教學11.18-11.2213 9、紙 1 白板、實驗教學11.25-11.2914 10、塑料 1 白板、實驗教學12.2-12.615 11、剪紙花邊 1 白板、實驗教學12.9-12.1316 12、巧用工具 1 白板、實驗教學12.16-12.2017 13、組裝小車 1 白板、實驗教學12.23-12.2718 元旦節放假一天、第三四單元小結 1 12.30-1.319 學期評價 0 1.6-1.10本學期將準備的教具: 單元課題活動器材課時 安排一、走進科學1、從觀察開始花生、果盤。4~52、找相同和不同不同形狀、顏色的積木塊,輕重、軟硬、材料不同的小球 (小皮球、玻璃球、乒乓球、小鐵球、球狀藥丸盒等),白紙, 筆,體重秤,米尺或軟尺等3、給物體分類紙卡片(三角形、正方形、圓形各3張,且大中小、紅黃藍 區分),不同顏色鉛筆,帶橡皮頭的鉛筆(削尖的與未削 的)各一支,普通鉛筆(削尖,未削的),一次性紙杯,一次性小塑料杯,帶蓋透明圓筒,帶膠塞玻璃試管4、讓我們發現 更多學生自帶各種形狀的積木,實驗記錄單,建筑圖片,積木 搭建作品圖片二、探訪大自然5、初識大自然提前收集自己喜愛的自然風光照片,蟬鳴、蛙鳴、杜鵑鳴 叫,蟋蟀鳴叫,雷鳴等音視頻資料3~46、考察大自然——從校園開始《學生活動手冊》中考察大自然的選項表,筆,小收納盒子7、大自然中的發現放大鏡,塑料托盤,自己考察帶回來的自然物品三、常見的材料8、生活中的材料各種單一材料制成的物品,如吸管、紙、抹布、鏡子、木頭、金屬等。木勺、陶瓷勺、塑料勺、金屬勺。3~49、 紙每小組準備:4種紙(牛皮紙、復印紙、宣紙、卡紙), 毛筆、墨汁。學生自帶物品:在生活中搜集不同的紙制品。10、 塑料各種不同的塑料袋,塑料瓶子,塑料片、放大鏡。學生自帶品:在生活中搜集不同的塑料制品四、工具的使用11、 剪紙花邊學生剪刀,裁紙刀,其他種類的刀和剪,石塊,手套 做小掛件的材料工具:剪刀筆,裁紙刀,線繩,膠水,薄厚 不同的彩紙2 ~312、巧用工具工具類物品:漏斗,老虎鉗,鑷子,卷筆刀等 操作類物品:需要削的鉛筆,鐵絲,瓶子棉花等 螺絲類積木玩具(內有扳手、螺絲刀、錘子)13、組裝小車木制螺絲組裝車、木頭扳手、木制螺絲刀等木制工具。學校審閱意見:(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