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期末壓軸題特訓 課件(共10份)2024-2025學年度 -蘇科版(2024)物理八年級上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期末壓軸題特訓 課件(共10份)2024-2025學年度 -蘇科版(2024)物理八年級上冊

資源簡介

(共14張PPT)
考向二 光 現(xiàn) 象
期末壓軸題特訓
1. 如圖甲所示,A區(qū)域是地球上可以看到日食的區(qū)域,實質(zhì)上A區(qū)域就
是 (地球/月球/太陽)的影子區(qū)域,此時日、地、月三者的相
對位置正確的是圖乙中的 ,發(fā)生此現(xiàn)象的原因是 。
月球 
B 
光的直線傳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夜晚,當運河邊上的燈發(fā)光時,運河水上實景與河中“倒影”交相輝
映,形成一幅絢麗多彩的圖案。已知河水深為2m,河邊一彩燈距水面
12m,則該彩燈的“倒影”距水面 m;若河水再上漲1m,則該彩
燈與其對應的“倒影”相距 m,其對應的“倒影”大小
(變大/不變/變小)。
12 
22 
不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如圖所示,小李同學用激光筆照射水池的水面,結果在豎直池壁上出
現(xiàn)了兩個紅色亮點A和B,其中點A形成的原因是光的 (反射/折
射),點B形成的原因是光的 (反射/折射)。若保持入射點O
的位置不變,為了使亮點A下移至A1處,應使入射光線MO繞著點O
沿 (順時針/逆時針)方向轉動,同時觀察到另一亮點由點B
移到點 (B1/B2)處。
反射 
折射 
順時針 
B1 
(第3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4. 如圖所示,讓一束太陽光通過棱鏡射到白屏上,屏上標出了三個區(qū)域
①、②、③,利用區(qū)域 的光能遙控電視機,區(qū)域 的光能使
鈔票上的熒光物質(zhì)發(fā)光,從而可識別鈔票真?zhèn)巍?br/>(第4題)
① 
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5. 晚上,當人從路燈正下方經(jīng)過并沿直線向前移動時,在相同的時間里
( B )
A. 人移動的距離大于頭部的影子移動的距離
B. 人移動的距離小于頭部的影子移動的距離
C. 人移動的距離等于頭部的影子移動的距離
D. 以上三種情況都有可能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6. 在“平面鏡成像特點”教學中,老師做了“水中的蠟燭”實驗,如圖
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D )
A. 使用的玻璃板應該厚一些
B. 老師應讓學生位于玻璃板左側觀察水
中的蠟燭
C. 該實驗應在明亮的環(huán)境中進行
D. 點燃的蠟燭靠近“鏡子”,盛水的玻璃杯也應靠近“鏡子”
(第6題)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7. 如圖所示為從平面鏡中看到的一臺表面無數(shù)字的鐘的指針位置,此時
鐘所指的實際時刻是( D )
A. 6:50
B. 4:50
C. 7:10
D. 5:10
(第7題)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8. 如圖所示,一束光與水平面成50°角入射到平面鏡上。若要使反射光
線沿水平方向射出,則平面鏡與水平面的夾角( C )
A. 一定為25° B. 一定為65°
C. 可能為25° D. 可能為50°
(第8題)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9. 如圖所示,兩塊平面鏡相互垂直放置,點光源在平面鏡內(nèi)成三個像,
現(xiàn)讓點光源S在水平面內(nèi)沿圓周按順時針方向運動,則可以觀察到鏡子
內(nèi)的三個像( C )
A. 都按順時針方向運動
B. 都按逆時針方向運動
C. 一個按順時針方向運動,另外兩個按逆時針方向運動
D. 一個按逆時針方向運動,另外兩個按順時針方向運動
(第9題)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0. 如圖所示,在豎直的xOy平面內(nèi),人眼始終位于(3,0)坐標點,一
塊平面鏡始終位于圖示位置,平面鏡兩端坐標分別為(-1,3)和
(0,3)。一個點光源S從坐標原點O出發(fā)沿著x軸負方向做勻速直線運
動,在S運動的過程中,人眼可以從平面鏡中觀察到S點的像出現(xiàn)在x軸
上( C )
A. 0和-1之間
B. -1和-3之間
C. -3和-5之間
D. -5和負無限大之間
(第10題)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1. 夜晚,小林在明亮房間里,通過一面窗戶玻璃看到了自己的像,而
在晴朗的白天卻看不見。對于此現(xiàn)象,他作出如下分析,正確的是
( A )
A. 夜晚和白天,人都可以通過這面玻璃成像
B. 射向這面玻璃的光,夜晚發(fā)生鏡面反射,白天發(fā)生漫反射
C. 白天,射向這面玻璃的光全部透過玻璃,沒有反射
D. 白天,人通過這面玻璃成的像更小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2. 在透明玻璃杯的杯底放一枚硬幣,然后倒入一些水,把杯子端到眼
睛的高度,再慢慢下移。當杯子下移到某一位置時,如圖所示,可看到
大、小兩枚硬幣。下列對這一現(xiàn)象的解釋合理的是( B )
A. “大、小硬幣”都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B. “大、小硬幣”都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C. “大硬幣”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小硬幣”是由于
光的折射形成的
D. “大硬幣”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小硬幣”是由于
光的反射形成的
(第12題)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3. 夏日晚上,小明去游泳池游泳,游泳池的天花板上有一盞吊燈S,水
下池底上有一A燈(A在圖中未畫出),他調(diào)整自己到岸邊的距離,直到
發(fā)現(xiàn)燈S經(jīng)水面反射所成的像與其所看到的A燈重合,如圖所示,請在圖
中確定A燈的位置,并補全光路圖。
(第13題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共7張PPT)
考向一 聲 現(xiàn) 象
期末壓軸題特訓
1. 如圖所示,口技是民間的一種聲音藝術,高超的口技藝人,可以
模仿各種聲音,從聲音的特性來看,他主要模仿聲音的 。
現(xiàn)場觀眾能欣賞到口技表演,是因為聲音能在
中傳播,口技藝人往往通過重拍醒木來結束表演,醒木拍得越重,
聲音的 越大。
(第1題)
音色 
空氣(或氣體) 
響度 
1
2
3
4
5
6
7
2. 在每年的9月18日,沉悶而有力的鐘聲伴隨著尖厲的防空警報聲,汽
車、火車鳴笛聲響徹全國各地,提醒人們勿忘國恥、銘記歷史。人們能
夠區(qū)別防空警報聲和汽車的鳴笛聲是根據(jù)它們的 不同,鐘聲的
音調(diào)比防空警報聲的音調(diào) ;要使高音喇叭發(fā)出的防空警報聲能夠
傳播得更遠,可以在控制室調(diào)節(jié)音量,改變聲音的 。
音色 
低 
響度 
1
2
3
4
5
6
7
3. (2023·贛州模擬)現(xiàn)代建筑中廣泛運用一種新型材料——斷橋鋁,
它的主要優(yōu)點有密封性好、保溫、抗?jié)B性能優(yōu)良等。斷橋鋁采用的三層
真空玻璃,可以有效地減弱室內(nèi)噪聲的 (音調(diào)/響度/音色),
這是在 減弱噪聲;三層真空玻璃可以減弱噪聲的原因
是 。
4. (2024·連云港)在音樂社團活動過程中,樂器發(fā)出的聲音通過
傳到人耳。人耳能區(qū)分鋼琴和長笛發(fā)出的聲音,是由于它們所發(fā)出
聲音的 (音調(diào)/響度/音色)不同。聲吶是利用 (超
聲波/次聲波)具有方向性好、在水中傳播距離遠等特點制成的。
響度 
聲音傳播途中 
真空不能傳聲 

氣 
音色 
超聲波 
1
2
3
4
5
6
7
5. (2023·長沙)我國的民族音樂源遠流長,下列關于民族樂器的說
法,正確的是( A )
A. 演奏古箏時琴弦振動發(fā)聲
B. 敲鑼的力越大,鑼聲的音調(diào)越高
C. 簫聲與鼓聲的音色相同
D. 笛聲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比琴聲大
A
1
2
3
4
5
6
7
6. (2023·廣州三模)鋸琴也稱為“樂鋸”,其結構如圖甲所示。演奏
時,觸動鋸身處寬度越寬,發(fā)出聲音的音調(diào)越低。如圖乙所示,與觸動
B點相比,觸動A點( C )
  
(第6題)
C
A. 發(fā)聲時每秒振動的次數(shù)多
B. 發(fā)聲時振動幅度小
C. 發(fā)出的聲音頻率低
D. 發(fā)出的聲音響度大
1
2
3
4
5
6
7
7. (2023·十堰)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聲的實驗和應用的描述,正確的
是( D )
A. 圖甲器材只能探究聲音的響度與振幅的關系
B. 圖乙實驗可以直接得出真空不能傳聲
C. 圖丙的隔音墻是為了在聲源處減弱噪聲
D. 圖丁用B超檢查身體,是利用聲可以傳遞信息
D
1
2
3
4
5
6
7(共14張PPT)
考向五 物體的運動
期末壓軸題特訓
1. (2023·江西)親愛的同學,你會使用下面的基本儀器嗎?
(1) 如圖甲所示為某同學出黑板報時所用常見直尺的一部分,請你推
斷出它的分度值是 。
0.5cm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 如圖乙所示為用秒表記錄的某同學跑400m的成績,該同學的成績
是 min s。
1 
2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 如圖所示為一個足球離開腳在客廳磚面水平向前滾動時每隔0.2s拍攝
一次的頻閃照片的俯視圖,已知鋪客廳的正方形瓷磚的邊長為80cm,
A、B兩點為足球滾動過程中經(jīng)過的兩個點,由圖可以判斷出:足球的運
動軌跡是 (從A到B/從B到A),整個運動過程所用的時間
為 s,全程的平均速度為 m/s(結果保留兩位小數(shù))。
(第2題)
從B到A 
0.6 
5.3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 兩輛車A、B在平直路面上運動時的s-t圖像如圖甲所示,初始時運動
方向如圖乙所示,由圖甲可知在0~t1時間內(nèi),兩車的速度大小關系是
vA (>/=/<)vB,在t2~t3時間內(nèi),若以A車為參照物,則B車
向 (東/西)運動。
(第3題)
> 
東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4. 如圖所示,野兔在草地上沿直線向前方50m處的樹洞奔逃,鷹在野兔
后方110m處以40m/s的速度貼著地面飛行追擊野兔,若以鷹為參照物,
則樹洞是 (運動/靜止)的,假設鷹和野兔的速度恒定,若野
兔恰好能安全地逃進樹洞,則野兔的奔跑速度恰好為 m/s。
(第4題)
運動 
12.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5. 下列是長度測量中常用的幾種特殊測量方法,其中測量過程有誤的是
( B )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6. 小芳步行的部分信息如圖所示。根據(jù)圖中信息判斷,下列關于小芳的
說法,錯誤的是( B )
A. 步長約為 64cm B. 身高約為160dm
C. 平均速度為4km/h D. 每步時長約為0.6s
(第6題)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7. 兩名同學從橋頭走到大橋的處時,忽然聽到背后火車鳴笛,甲轉身
向后以3m/s的速度跑至橋頭,火車剛好上橋;乙聽到鳴笛聲后以3m/s的
速度立即向前跑至橋的另一頭時,火車正好追上他。火車的速度為
( A )
A. 4m/s B. 8m/s
C. 12m/s D. 16m/s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8. 甲、乙兩小車從相距20m的A、B兩點同時在同一直線上做勻速直線運
動,它們的s-t圖像如圖所示,速度分別為v甲、v乙,經(jīng)過時間t后,兩小
車相距6m,則t不可能是( C )
  
(第8題)
A. 20s B. 140s C. 180s D. 260s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9. 一小球位于x=0m處,t=0時刻沿x軸正方向做直線運動,其運動的
v-t圖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D )
A. t=4s時,小球回到原點
B. 小球在0~2s內(nèi)的運動路程等于0~3s內(nèi)的運動路程
C. 小球在1~3s內(nèi)的運動路程為6m
D. t=4s時,小球速度為0
(第9題)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0. (2023·徐州)小華到云龍山游玩,乘坐纜車上山時,如果說小華
是靜止的,那么所選擇的參照物是( C )
A. 山上的樹木 B. 路上的游人
C. 乘坐的纜車 D. 山頂?shù)挠^景臺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1. 某兵工廠生產(chǎn)了一批新式步槍。為測試子彈飛行的平均速度,一士
兵手持步槍在空曠的靶場上瞄準510m外的靶子進行射擊,槍筒旁邊的
聲波探測器先后探測到兩次較強聲波,并在示波器上顯示出來,如圖所
示;已知:第一次是槍響的聲波,第二次是子彈擊中靶子的聲波,示波
器上每一大格時間相差1s。求:(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m/s)
(1) 子彈擊中靶子的聲音傳到人耳處所需時間。
解:(1) 子彈擊中靶子的聲音傳播到人耳處所需時間t1===1.5s
(第11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 示波器接收到兩次聲音信號的時間間隔。
解:(2) 由圖可知,示波器接收到兩次聲音信號的時間間隔Δt=2.1s
(3) 子彈飛行的平均速度。
解:(3) 子彈飛行的時間t2=Δt-t1=2.1s-1.5s=0.6s,子彈飛行的平均速度v===850m/s
(第11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共17張PPT)
考向六 聲學實驗
期末壓軸題特訓
1. 物理老師自制了如圖所示的“探究真空是否能傳聲”的簡易裝置,實
驗時將正在發(fā)聲的音樂卡芯(發(fā)聲裝置)固定在拔罐器內(nèi),用抽氣槍逐
步抽出罐內(nèi)空氣。下列關于該實驗的說法,正確的是( C )
A. 音樂卡芯發(fā)出的聲音不是由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
B. 抽氣時聽到的聲音越來越小是由于音調(diào)變低
C. 音樂卡芯發(fā)出的聲音尖銳刺耳,說明其聲音的音
調(diào)高
D. 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這一結論可以由實驗直接
得出
(第1題)
C
1
2
3
4
5
6
7
2. 下列四種實驗或實例:① 在鼓面上放些碎紙屑,敲鼓時可觀察到紙
屑在不停地跳動;② 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機來電時,只見指示燈閃爍卻
聽不見鈴聲;③ 拿一張硬紙片,讓它在木梳齒上劃過,一次快些,一
次慢些,比較兩次聲音的不同;④ 鑼發(fā)聲時,用手按住鑼,鑼聲就消
失了。其中能說明聲音的產(chǎn)生或傳播條件的一組是( A )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A
1
2
3
4
5
6
7
3. (2023·河池期末)如圖所示為探究聲現(xiàn)象的三個實驗情景,請回答
下列問題:
   
(第3題)
(1) 如圖甲所示,敲擊右邊的音叉,左邊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球彈
起,這個現(xiàn)象說明 ,若把該實驗移到月球上去做,
(能/不能)看到泡沫球被彈起。
空氣能傳聲 

能 
1
2
3
4
5
6
7
(2) 如圖乙所示,抽氣一段時間后,若聽到的手機鈴聲響度不變,則
原因可能是 (填字母)。
A. 手機鈴聲頻率太高
B. 未塞緊瓶塞存在漏氣
(3) 利用圖丙揭示的原理制成了醫(yī)院中的 (B超儀/碎石
機)。
B 
碎石機 
1
2
3
4
5
6
7
(4) 綜合對比三個實驗,用到的探究方法與另外兩個不同的是
(甲/乙/丙)。
   
乙 
(3) 利用圖丙揭示的原理制成了醫(yī)院中的 (B超儀/碎石
機)。
碎石機 
1
2
3
4
5
6
7
4. 探究“聲音的特性”。
(1) 如圖甲所示,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主要改變了聲音的 ;實驗時用的力越大,聽到的鼓聲越響,觀察到小紙團跳得越高,由此可得出結論: 。
響度
聲音的響度與振幅有關,振幅越大,響度越大 
1
2
3
4
5
6
7
(2) 如圖乙所示,將一把鋼尺緊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適當?shù)拈L
度,撥動鋼尺,就可聽到 (鋼尺/桌面)振動發(fā)出的聲音;若
用此裝置探究“影響聲音響度的因素”,則應保持
不變,改變 ;若用此裝置探究“影響聲音音調(diào)的因素”,則應保持 不變,改變 。
鋼尺 
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
撥動鋼尺的力度 
撥動鋼尺的力度 
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
1
2
3
4
5
6
7
5. 在觀看交響樂隊演奏的過程中,小明發(fā)現(xiàn)同屬于管樂器的圓號、小
號、長號、大號發(fā)出聲音的音調(diào)高低各不相同,他決定對此進行研究。
經(jīng)過和同學們討論,提出了以下猜想:
(第5題)
猜想一:管樂器發(fā)出聲音的音調(diào)高低,可能與管內(nèi)空氣柱的長度有關。
猜想二:管樂器發(fā)出聲音的音調(diào)高低,可能與管內(nèi)空氣柱的橫截面積
(粗細)有關。
1
2
3
4
5
6
7
小明找來了兩個未使用過的一次性注射器,制成了一些哨子,如圖,注
射器的規(guī)格分別為2.5mL和5mL。他邊吹哨子邊調(diào)整注射器內(nèi)空氣柱的
長度,同時利用專用儀器測出聲音的頻率,如表所示。
序 號 1 2 3 4 5 6
注射器規(guī)格/mL 2.5 2.5 2.5 5 5 5
空氣柱長度/cm 2 1.5 1 2 1.5 1
頻率/Hz 337 488 562 300 337 488
1
2
3
4
5
6
7
(1) 選用序號為1、2、3的三次實驗做對比,可以得出:在空氣柱
的 相同時,管內(nèi)空氣柱越短,音調(diào)越 (高/低)。
(2) 選用序號為1、4或2、5或3、6的兩次實驗做對比,可以得出:在
空氣柱的 相同時,管內(nèi)空氣柱的橫截面積越大,頻率越
(高/低),音調(diào)越 (高/低)。
橫截面積 
高 
長度 
低 
低 
1
2
3
4
5
6
7
6. 小明在吉他演奏中發(fā)現(xiàn),琴弦發(fā)出的聲音音調(diào)與弦線的材料、長度、
粗細和松緊有關。
(1) 小明利用不用的弦線進行研究,如圖甲所示,其中a、b、c、d四
根弦線的松緊相同。
(第6題甲)
1
2
3
4
5
6
7
① 若他選擇b、d兩弦線做實驗,則研究的是音調(diào)與弦線 的
關系。
② 若他要研究音調(diào)與弦線粗細的關系,則應選擇 兩弦線做
實驗。
③ 小明研究后得出結論:在其他條件相同時,弦線越長,發(fā)出的聲音
音調(diào)越低;弦線越粗,發(fā)出的聲音音調(diào)越低。
長度 
a、b 
(第6題甲)
1
2
3
4
5
6
7
(2) 根據(jù)圖乙判斷,在弦線松緊相同的情況下,分別按住A、B、C三
點后撥動琴弦,發(fā)出的聲音音調(diào)最高的是按住 點,最低的是按
住 點。
(第6題乙)
A 
B 
1
2
3
4
5
6
7
7. 微風吹過,金屬管風鈴發(fā)出悅耳的聲音。小明想探究管子發(fā)出聲音的
頻率與長度、直徑的關系。他選取了材料與管壁厚度都相同、長度和直
徑都不同的三根直管,將它們用細線懸掛,敲擊后,測出各自發(fā)出聲音
的頻率,數(shù)據(jù)見下表:
編 號 長度/cm 直徑/cm 頻率/Hz
1 20.50 1.50 2131
2 31.00 2.00 1284
3 48.50 2.50 656
1
2
3
4
5
6
7
編 號 長度/cm 直徑/cm 頻率/Hz
1 20.50 1.50 2131
2 31.00 2.00 1284
3 48.50 2.50 656
(1) 三根管中音調(diào)最低的是 號。
(2) 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能否得出“管子發(fā)出的聲音的頻率隨長度、直徑
的增大都會減小”的結論?答: (能/不能);理由:

3 
不能 
沒有
采用控制變量法 
1
2
3
4
5
6
7
(3) 小明發(fā)現(xiàn)懸掛的金屬管發(fā)出聲音時在做有規(guī)律的擺動,他認為金
屬管發(fā)出的聲音是由金屬管擺動產(chǎn)生的。請設計一個簡單的實驗來檢驗
小明的想法,簡要寫出實驗方案和判斷方法。
實驗方案: 。
判斷方法:


將金屬管懸掛,輕推使其擺動,聽金屬管是否發(fā)聲 
如果金屬管不發(fā)聲,說明金屬管發(fā)出的聲音不是由金屬管
擺動產(chǎn)生的;如果金屬管發(fā)聲,說明金屬管發(fā)出的聲音是由金屬管擺動
產(chǎn)生的 
1
2
3
4
5
6
7(共13張PPT)
考向三 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及應用
期末壓軸題特訓
1. (2023·廣安)小軍用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探究成像規(guī)律,如圖所
示,燭焰在光屏上(圖中光屏未畫出)成清晰的倒立、 (放大
/等大/縮小)的實像。該成像規(guī)律在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泛。下列選項
中,屬于該成像規(guī)律應用的有 (填序號)。
(第1題)
① 照相機 ② 投影儀
③ 顯微鏡物鏡 ④ 望遠鏡物鏡
放大 
②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 (2024·連云港)小明將凸透鏡正對太陽光,在距離凸透鏡10cm的白
紙上呈現(xiàn)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此凸透鏡的焦距為 cm。如圖所
示為他用該凸透鏡觀看書本上“中國夢”三個字時的情景,如果他想看
到更大的正立的“國”字,小明需要將凸透鏡 (遠離/靠近)
書本,凸透鏡和書本的距離應滿足的條件是 。
(第2題)
10 
遠離 
小于10cm 
1
2
3
4
5
7
8
9
10
11
6
3. 假期到了,公園里游人如織,其中三位游客在同一地點,分別用不同
型號的A、B、C相機(它們所用的底片規(guī)格相同),對著同一個亭子拍
攝照片,三張照片如圖甲、乙、丙所示。拍照時景物到照相機的距
離 (大于/等于/小于)照相機鏡頭的二倍焦距;圖中照相機的
暗箱長度相當于 (焦距/像距/物距);照片 是用A相機拍
攝的。
大于 
像距 
甲 
1
2
3
4
5
7
8
9
10
11
6
4. 小明在水塘中看到形狀特殊的“蝦”,拍照得到蝦的膠片后,他用如
圖所示的幻燈機展示給同學們看。
(1) 膠片上蝦的頭部應朝 (上/下)。
下 
1
2
3
4
5
7
8
9
10
11
6
(2) 測得膠片到凸透鏡的距離為8cm,則該凸透鏡的焦距可能是
(填字母)。
A. 2cm B. 7cm
C. 9cm D. 10cm
(3) 要使像變得更大,應將屏幕向 移,并將凸透鏡向
移。(左/右)
B 
右 
左 
1
2
3
4
5
7
8
9
10
11
6
5. (2023·菏澤二模)仿生機械眼球未來將用于代替有缺陷的人眼,它
內(nèi)部有一塊具備自動變焦功能的微型凸透鏡,其眼球可隨意觀察一定范
圍內(nèi)的物體,并將觀察到的像成在內(nèi)部固定不動的微型底片上,仿生機
械眼球的成像原理與 (照相機/投影儀/放大鏡)的工作原理
相似。當機械眼球觀察遠處物體時,微型凸透鏡的焦距與觀察近處時相
比會 。
照相機 
變大 
1
2
3
4
5
7
8
9
10
11
6
(第6題)
6. (2023·郴州)如圖所示,燭焰、凸透鏡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
度,該凸透鏡的焦距為10.0cm,凸透鏡的位置保持不變。下列說法中,
正確的是( B )
B
A. 當蠟燭放在圖中A區(qū)域時,光屏應放
在圖中D區(qū)域才可能呈現(xiàn)清晰的像
B. 蠟燭從圖中位置逐漸遠離透鏡時,
所成的像會逐漸變小
C. 若無論怎么移動光屏,在光屏上都找不到像,則蠟燭可能放在圖中B
區(qū)域
D. 若光屏上要得到一個放大的像,則蠟燭應放在圖中C區(qū)域
1
2
3
4
5
7
8
9
10
11
6
7. (2023·蘇州模擬)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實驗中,蠟燭、凸
透鏡和光屏的位置如圖所示,此時燭焰在光屏上成一個清晰的像。由此
判斷,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D )
D
A. 光屏上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實像
B. 光屏上的像是正立、縮小的實像,與照
相機成像原理一致
C. 換用材料與口徑相同但更凸一些 的凸透鏡,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若只移動光屏,則光屏必須遠離凸透鏡
D. 若蠟燭和光屏的位置不變,則將凸透鏡向左移動適當距離,可再次在
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第7題)
1
2
3
4
5
7
8
9
10
11
6
8. 將物體分別放在甲、乙凸透鏡前,物距相同,通過甲透鏡成正立、放
大的像,通過乙透鏡成倒立、縮小的像。如圖所示為平行于主光軸的光
通過甲透鏡的光路圖(折射光線通過20cm刻度),則乙透鏡的焦距可能
是( B )
A. 13cm B. 4cm
C. 20cm D. 40cm
(第8題)
B
1
2
3
4
5
7
8
9
10
11
6
9. 為滿足城市治安防控的需要,很多地區(qū)安裝了360°高清攝像頭,其
鏡頭的功能類似于人眼睛的晶狀體,焦距可以調(diào)節(jié)。它的像距幾乎不
變,如圖所示,某人在成像板上已經(jīng)成清晰的像,此時鏡頭的焦點在F
處,在監(jiān)控此人的過程中(該人在成像板上的像始終保持清晰),下列
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B )
B
A. 高清攝像頭的工作原理與照相機相同
B. 若此人遠離鏡頭,則成像板上的像會變大
C. 若此人靠近鏡頭,則鏡頭的會聚能力增強
D. 若此人遠離鏡頭,則鏡頭的焦點可能會在c點
(第9題)
1
2
3
4
5
7
8
9
10
11
6
10. 使用光學儀器時常常需要調(diào)節(jié),下列措施中正確的是( A )
A. 用放大鏡看地圖時,為了放大些,應將放大鏡與地圖之間的距離調(diào)大些
B. 用照相機對著某人照相時,底片上恰好呈現(xiàn)清晰的全身像,如果要拍
出清晰的半身像,只要將照相機向他移動適當?shù)木嚯x
C. 攝影記者采訪一會議,先給大會主席臺拍了一個特寫鏡頭,為了拍攝
主席臺全景,他后退了幾步,然后將照相機暗箱長度調(diào)長了一些
D. 若幻燈機銀幕上呈現(xiàn)的清晰畫面太小,則應將幻燈機往后移動一定距
離,同時將幻燈片與鏡頭之間的距離調(diào)大
A
1
2
3
4
5
7
8
9
10
11
6
11. 下列透鏡在使用中的應用原理與其他不同的是( C )
A. 投影儀的鏡頭 B. 顯微鏡的物鏡
C. 望遠鏡的物鏡 D. 電影放映機的鏡頭
C
1
2
3
4
5
7
8
9
10
11
6(共17張PPT)
考向七 光學實驗
期末壓軸題特訓
1. 小明同學用易拉罐做小孔成像實驗。
(1) 請在圖甲中作出蠟燭 AB 的像 A'B'。
(第1題甲答案)
1
2
3
4
5
6
7
(2) 小明發(fā)現(xiàn)蠟燭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離小孔越遠,像就越大,
他測出了不同距離時像的高度,填在表格中:
像的高度h/cm 1.0 2.0 3.0 4.0 5.0
像到小孔的距離s/cm 2.0 4.0 6.0 8.0 10.0
請你根據(jù)表中的數(shù)據(jù)在圖乙坐標中畫出h與s的關系圖像。
(第1題乙答案)
(3) 從圖像中可以看出h與s的關
系為 。
h與s成正比(或s=2h) 
1
2
3
4
5
6
7
2. (2022·淮安)如圖所示為“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的實驗。
(第2題)
(1) 實驗室提供了如下器材:白紙、筆、光屏、玻璃板、兩支完全相
同的蠟燭A、B。需要補充的測量器材是 。
刻度尺 
(2) 在豎直玻璃板前點燃蠟燭A,需要在玻璃板前觀察蠟燭A的像,該
像是由光的 形成的。
反射 
1
2
3
4
5
6
7
(3) 在玻璃板后移動 (點燃/未點燃)的蠟燭B,發(fā)現(xiàn)蠟燭
B與蠟燭A的像能完全重合,表明像與物 。
(4) 為了探究像與物到平面鏡的距離特點,實驗時應多次改變
,并測量像與物到玻璃板的距離。
未點燃 
大小相等 
蠟燭
A到玻璃板的距離 
(第2題)
1
2
3
4
5
6
7
(5) 在蠟燭B所在的位置改放一豎直光屏,不能直接在光屏上觀察到
蠟燭A的像,說明平面鏡所成的像是 。
虛像 
1
2
3
4
5
6
7
3. (2023·淮安)在“探究光的反射規(guī)律”實驗中,如圖甲所示,平面
鏡水平放置于桌面上,E、F是兩塊可以繞接縫ON 翻折的白色硬紙板。
實驗次序 1 2 3
入射角 60° 45° 30°
反射角 60° 45° 30°
1
2
3
4
5
6
7
(1) 如圖甲所示,白色硬紙板應當 立在平面鏡上。
(2) 讓一束光緊貼紙板E沿AO方向射向鏡面上的O點,在紙板F上呈現(xiàn)
反射光束OB,然后將紙板F繞ON向前或向后翻折,在紙板F上看不到反
射光束,這表明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 。
(3) 多次改變?nèi)肷涔獾姆较虿⒚枥L光的傳播路徑,用量角器量出每組
反射角與入射角的大小并記入表格,可得結論:反射角與入射角大
小 。
垂直 
同一平面內(nèi) 
相等 
1
2
3
4
5
6
7
(4) 當反射光與入射光的夾角為100°時,入射角為 °。若入
射光束 AO繞O點順時針旋轉,將觀察到反射光束OB在平面鏡中所成的
像繞O點 時針旋轉。
50 
順 
1
2
3
4
5
6
7
(5) 如圖乙所示,一束光經(jīng)水平放置的平面鏡反射后在天花板上形成
光斑,水平向右移動平面鏡,觀察到光斑位置的變化情況是 。
不變 
1
2
3
4
5
6
7
4. (2022·棗莊)如圖所示為某同學利用光具盤探究光從空氣斜射入玻
璃中時的光路,經(jīng)過多次實驗并記錄了如表所示的數(shù)據(jù)。
(第4題)
入射角α 10° 30° 45° 60°
折射角β 7.1° 20.7° 30° 37.8°
(1) 實驗中,光具盤除了能讀出入射角和折射角
的大小外,還具有 的作用。
顯示光路 
(2) 分析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你能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寫出一條即可)
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合理即可) 
光從空氣斜射入玻璃中時, 
1
2
3
4
5
6
7
入射角α 10° 30° 45° 60°
折射角β 7.1° 20.7° 30° 37.8°
(第4題)
(3) 根據(jù)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還可以判斷:當光以35°的入射角從空氣射入
玻璃中時,其折射角 (大于/等于/小于)30°。
(4) 當光以30°的入射角從玻璃射入空氣中時,其折射角是 。
小于 
45° 
1
2
3
4
5
6
7
5. (2022·徐州)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時,實驗室應保持較
(亮/暗)的環(huán)境,為了判斷光屏上的像是否最清晰,需要
移動光屏,觀察像是否變模糊。若如圖所示位置的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則像的大小比燭焰 。
(第5題)
暗 
左右小范圍
大 
1
2
3
4
5
6
7
6. 某同學利用圖示裝置來研究凸透鏡成像。
(第6題)
(1) 實驗前,應調(diào)整燭焰、凸透鏡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 。
同一高度
(2) 如圖甲所示,當凸透鏡位于光具座上A處時,恰好在光屏上成清
晰的像,成的是 (正立/倒立)的像。蠟燭燃燒一段時間后,
燭焰的像將位于光屏中心的 方。
倒立 
上 
1
2
3
4
5
6
7
(3) 在保持(2)中蠟燭和光屏位置不變的情況下,將凸透鏡向右移
到B處(圖中未標出),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成的是 (放
大/等大/縮小)的像。
縮小 
1
2
3
4
5
6
7
(4) 在上述探究活動中,若已知蠟燭與光屏間的距離為L0,蠟燭與凸
透鏡第一次所在位置A間的距離為L,如圖乙所示,則該透鏡焦距
f (>/=/<)L,透鏡先后兩次所在位置A、B之間的距離s=
(用L0、L表示)。
< 
L0
-2L 
1
2
3
4
5
6
7
7. (2023·鹽城)如圖所示,用焦距為10.0cm的凸透鏡模擬視力矯正的
情況。組裝并調(diào)整實驗器材,使燭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鏡的
上。要想在光屏上呈現(xiàn)清晰的像,可以不改變蠟燭和透鏡的位置,
將光屏向 移動;也可以不改變透鏡和光屏的位置,將蠟燭
向 移動;還可以不改變器材的位置,在透鏡和蠟燭之間放置合適
的 (近視/遠視)眼鏡的鏡片。
(第7題)
主光
軸 
左 
右 
近視 
1
2
3
4
5
6
7(共15張PPT)
考向九 運動學實驗
期末壓軸題特訓
1. 某班同學進行“測量紙錐從某一高度下落到地面過程中的平均速度”
的實驗。
(第1題)
(1) 需要測量的物理量是紙錐下落的時間和 。
(2) 以較方便的常用方法測量時,主要測量器材是秒表、 。
路程 
刻度尺
1
2
3
(3) 小華這一小組提出了兩種測量平均速度的方案:
方案一:先選定一段時間,測量紙錐在這段時間內(nèi)下落的距離。
方案二:先選定一段距離,測量紙錐通過這段距離所用的時間。
為了方便測量,你認為小華選用 比較合理。
(4) 小組間交流時,發(fā)現(xiàn)不同小組測得紙錐下落的平均速度不同,同
學們認為紙錐下落的平均速度與紙錐的質(zhì)量、紙錐錐角的大小和紙錐下
落的高度有關。為了驗證紙錐下落的平均速度與下落高度的關系,你的
簡要做法是

方案二 
將質(zhì)量相同、錐角大小相同的紙錐從不同的高度豎直下
落,分別測出它們的平均速度 
(第1題)
1
2
3
(5) 小明所在的興趣小組制作了一個直徑為10cm的紙錐進行實驗,用
頻閃照相機拍攝到如圖所示的照片,已知照相機每隔0.2s曝光一次。根
據(jù)照片可以判斷紙錐在 OA段下落的速度變化情況是 ,紙錐在
AB段的速度約為 m/s。
變大 
0.5 
1
2
3
2. (新情境)(2023·新疆)頻閃攝影是研究物體運動常用的實驗手
段。在暗室中,照相機的快門處于常開狀態(tài),頻閃儀每隔一定時間閃光
一次,照亮運動的物體,于是膠片上記錄了物體在幾個閃光時刻的位
置。圖甲是完全相同的A、B兩球從空中同一高度先后由靜止開始豎直下
落的頻閃照片示意圖。已知頻閃儀每隔0.1s閃光一次,照片上1cm代表
空中實際距離10cm。
   
(第2題)
s1/mm s2/mm s3/mm s4/mm
A球(sA) 4.9 14.7 24.5 34.3
B球(sB) 1.2 9.8 19.6 29.4
sA-sB 3.7 4.9 4.9 4.9
1
2
3
(1) 由圖甲可知:先由靜止開始下落的是 (A/B)球。
A 
1
2
3
(2) 用刻度尺分別測得照片上A、B兩球相鄰位置之間的各段距離,
A、B兩球相對應的s1、s2、s3、s4的測量結果如表所示。測量照片上B球
相鄰位置之間的距離s5時,刻度尺的示數(shù)如圖乙所示,則s5
= mm。設A球在空中下落時,通過s2、s3的過程中的平均速度
分別為v2、v3,則v2∶v3= 。
39.0 
3∶5 
1
2
3
(3) 在A、B兩球均運動的過程中,若以B球為參照物,A球在豎直方向
上做 (加速/勻速/減速)直線運動。先開始下落的小球的速度
為 m/s時,后開始下落的小球剛好開始下落。
勻速 
0.49 
1
2
3
3. 做“研究氣泡的運動規(guī)律”實驗時,小明在細玻璃管中注入水,管中
留一個氣泡,將玻璃管翻轉后,觀察氣泡的運動情況,如圖甲所示。
(第3題甲)
氣泡運動的快慢與哪些因素有關呢?小明做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氣泡運動的快慢與氣泡的大小有關。
猜想二:氣泡運動的快慢與玻璃管的傾角有關。
1
2
3
為了便于研究,在玻璃管上做上記號A、B,測出氣泡經(jīng)過AB段的時
間,數(shù)據(jù)記錄如表一。
表 一
氣泡長度1cm 實驗次序 傾角/° 時間/s
1 15 15.8
2 30 14.1
3 45 13.7
4 60 17.7
5 90 29.8
1
2
3
氣泡長度2cm 實驗次序 傾角/° 時間/s
6 15 22.5
7 30 14.9
8 45 12.2
9 60 13.8
10 90 19.9
1
2
3
氣泡長度3cm 實驗次序 傾角/° 時間/s
11 15 18.2
12 30 16.1
13 45 12.5
14 60 13.5
15 90 19.1
1
2
3
(1) 實驗中,除刻度尺、秒表外,還需要的測量器材為 ;
氣泡通過 AB段的路程為 cm。
(2) 實驗中,為便于測量時間,應設法使管內(nèi)氣泡運動得
(快/慢)一些。計時的起點位置 (能/不能)標記在玻璃
管的最下端。
量角器 
80.0 
慢 
不能 
(第3題甲)
1
2
3
(3) 分析表一中的數(shù)據(jù),可以發(fā)現(xiàn)氣泡運動的快慢隨傾角變化的關系

。為了探究氣泡運動的快慢與氣泡大小的關系,小明通過測算作出
了三組氣泡的速度v與氣泡長度l的關系圖像,如圖乙所示,其中圖
線 (a/b/c)表示的是傾角為45°時氣泡的運動規(guī)律。
(第3題乙)
氣泡大小相同時,隨著傾角變大,氣泡運動的速度先變大后變
小 
c 
1
2
3
(4) 小明換用粗玻璃管后,改變氣泡的大小做了兩組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
如表二。分析數(shù)據(jù)可知:大、小氣泡在玻璃管中都做勻速直線運動。試
推斷小氣泡運動40cm所需的時間為 s。
表 二
從0cm開始運動的距離s/cm 0 20 40 60 80 100
小氣泡運動的時間t/s 0 3.6 10.8 14.4 18.0
大氣泡運動的時間t/s 0 3.4 6.8 10.2 13.6 17.0
7.2 
1
2
3(共8張PPT)
考向四 物態(tài)變化
期末壓軸題特訓
1. 蒸汽熨斗熨燙衣物時,通過加熱使水 成水蒸氣,然后在衣物
纖維內(nèi) 成小水珠,以軟化纖維,使衣服恢復平整。相比高溫的
金屬熨斗,蒸汽熨斗不容易燙焦衣服,原因是水的 較低。
2. (2023·南京鼓樓期中)如圖所示為一定質(zhì)量的某種晶體體積隨溫度
變化的圖像,分析圖像可知,AB段處于 (固體/液體/固液共
存)狀態(tài),BC段(不含B點和C點)處于 (固體/液體/固液
共存)狀態(tài),這種晶體的熔點是 ℃。
汽化 
液化 
沸點 
固體 
固液共存 
0 
(第2題)
1
2
3
4
5
6
7
8
3. “冰火花”是一種新型的液體降溫材料,把它噴在人的皮膚上,會迅
速凝結成溫度為9℃的固態(tài)凝膠,該過程需要 (吸收/放出)熱
量;幾秒鐘后固態(tài)凝膠又消失不見了,皮膚上卻一直沒有濕黏的感覺,
并且可以使人感到?jīng)鏊Dz消失的過程屬于 (填物態(tài)變化名
稱)現(xiàn)象,這個過程的吸放熱情況與 (冰雪消融/霧凇形
成)的過程是一致的。
放出 
升華 
冰雪消融 
1
2
3
4
5
6
7
8
(第4題)
A. 冰箱中的水蒸氣液化形成的
B. 雞蛋內(nèi)部冒出的“寒氣”液化形成的
C. 雞蛋內(nèi)部的水滲出殼外
D. 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形成的
4. (2023·宜昌)如圖所示,夏天從冰箱中拿出的雞蛋放置一段時間
后,其表面會出現(xiàn)許多小水珠,下列關于小水珠形成的原因的敘述,正
確的是( D )
D
1
2
3
5
6
7
8
4
5. (新情境)(2024·鹽城)據(jù)《天工開物》記載,可從朱砂礦石中提
煉水銀(液態(tài)汞)。如圖所示,給密閉鍋內(nèi)的朱砂礦石加熱,就會在倒
扣的鍋壁上布滿水銀。在倒扣鍋壁上形成水銀的物態(tài)變化是( C )
A. 凝固
B. 凝華
C. 液化
D. 汽化
(第5題)
C
1
2
3
4
5
6
7
8
6. (2023·岳陽)鑄造青銅器時,工匠將銅料化為銅液注入模具,銅液
冷卻成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 )
A. 固態(tài)銅料化為銅液需要放熱
B. 固態(tài)銅料化為銅液是熔化過程
C. 銅液冷卻成型需要吸熱
D. 銅液冷卻成型是凝華過程
B
1
2
3
4
5
6
7
8
7. (2023·永州)今天我們的生活越來越美好,在炎熱的夏天可以吃上
遠方的新鮮食品,人們?yōu)榱朔乐故称吩陂L時間運輸中腐爛變質(zhì),利用干
冰(固態(tài)二氧化碳)給食品降溫,這是因為( C )
A. 干冰熔化吸熱 B. 干冰液化吸熱
C. 干冰升華吸熱 D. 干冰凝華吸熱
C
1
2
3
4
5
6
7
8
8. (2023·無錫)水循環(huán)伴隨著水的物態(tài)變化過程。下列說法中,正確
的是( A )
A. 海水吸熱汽化成水蒸氣
B. 水蒸氣遇冷凝華成小水滴
C. 小水滴凝華成小冰晶
D. 小冰晶液化成雨水
A
1
2
3
4
5
6
7
8(共17張PPT)
考向八 熱學實驗
期末壓軸題特訓
1. 小華在進行“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的實驗中:
(1) 安裝器材如圖甲所示,其中一處明顯的錯誤是
。此時應適當將 (A處向上/B處向下)調(diào)
整。當他將溫度計剛插入熱水中時,溫度計的管壁模糊,很難看清示
數(shù),原因是杯中熱的水蒸氣遇到溫度計 (填物態(tài)變化名稱)成
小水珠。
溫度計的玻璃泡
碰到了容器底 
A處向上 
液化 
1
2
3
4
5
(2) 實驗時用溫度計測出不同時刻水的溫度,并記錄在表中,其中第
3min時溫度計的示數(shù)如圖乙所示,示數(shù)為 ℃,下表為記錄實驗數(shù)
據(jù)的表格,表中a處應填的內(nèi)容是 。
時間/min 0 1 2 3 4 5 6 7
a 80 84 88 96 98 98 98
92 
溫度/℃ 
(3) 實驗中,觀察到水沸騰前和沸騰時水中氣泡的上升情況不同,如
圖丙所示為水在 (沸騰前/沸騰時)的情況。
沸騰時 
1
2
3
4
5
(4) 請在圖丁方格紙上畫出水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分析實驗數(shù)
據(jù)可知,水的沸點是 ℃。
98 
1
2
3
4
5
(5) 小華在實驗中為了縮短時間,當實驗完成了一半時,將燒杯中的
水倒掉了一部分繼續(xù)加熱,直至水沸騰。下列是其實驗過程中水的溫度
隨時間變化的圖像,正確的是 。
B 
1
2
3
4
5
2. 模擬法是一種重要的科學方法。它是以真實的自然環(huán)境或客觀事實為
原型,創(chuàng)造出和自然環(huán)境或客觀事實相同或相近的實驗環(huán)境對具體的問
題進行研究的一種方法。
(第2題)
(1) 如圖所示為模擬大自然中“雨”的形成的實驗裝置。為了讓實驗
效果明顯,實驗時應在錐形瓶中加入 ,再在蒸發(fā)容器中放
入 。(冰/溫水/與室溫相同的水)
溫水 
冰 
1
2
3
4
5
(2) 實驗中可以觀察到在錐形瓶口內(nèi)有 出現(xiàn),其形成的原因
是 ,在蒸發(fā)容器的底部出現(xiàn)了水滴,這就形成了
“雨”。
霧 
水蒸氣遇冷液化 
1
2
3
4
5
(3) 人們把善于傳熱(或傳熱本領大)的物質(zhì)叫作熱的良導體,例如
金屬就是熱的良導體;人們把不善于傳熱的物質(zhì)叫作熱的不良導體。你
認為圖中的蒸發(fā)容器用 (金屬/玻璃)容器為好。
金屬 
1
2
3
4
5
3. (2023·武漢)某實驗小組用兩套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分別研究海
波和石蠟的熔化過程。
   
(第3題)
(1) 如圖乙所示,溫度計顯示的是石蠟在某時
刻的溫度,它的示數(shù)是 ℃。
(2) 海波熔化過程中不斷 (放出/吸收)
熱量,溫度 (升高/不變/降低)。
36 
吸收 
不變 
1
2
3
4
5
(3) 兩支試管中分別盛有海波和石蠟,當兩者全部熔化后,該實驗小
組繼續(xù)研究海波和石蠟的凝固過程。將兩支試管從燒杯中取出,靜置于
空氣中自然冷卻,每隔2min同時記錄一次溫度,根據(jù)記錄的數(shù)據(jù)在同一
個圖像中畫出它們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如圖丙所示。下列說法
中,正確的是 (填字母)。
B 
A. 石蠟的凝固點為48℃
B. 實驗室內(nèi)環(huán)境溫度為20℃
C. 0~15min內(nèi)的任一時刻,石蠟和海波的溫度都不可能相同
1
2
3
4
5
4. (2022·撫順)如圖所示,請幫助小明完成“探究固體熔化時溫度的
變化規(guī)律”的實驗。
  
(第4題)
(1) 小明采用“水浴法”加熱,這樣做的
好處是

(2) 小明使用A、B兩支溫度計,分別測量固
體和水的溫度。組裝實驗器材時應該 .
(由下而上/由上而下)依次安裝。
使物體受熱均勻,且溫度變化比
較慢,便于記錄實驗溫度 
由下而上 
1
2
3
4
5
(3) 實驗時,每隔一段時間記錄一次溫度計的示數(shù)。某時刻溫度計B
的示數(shù)如圖甲所示,為 ℃。
81 
1
2
3
4
5
(4) 圖乙是溫度計A、B的示數(shù)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小明觀察時發(fā)現(xiàn),
試管內(nèi)出現(xiàn)液體時,A的示數(shù)就不再升高,當固體全部變成液體后溫度
再升高。此現(xiàn)象說明固體是 (晶體/非晶體)。
晶體 
1
2
3
4
5
(5) t0時刻燒杯中的水開始沸騰,分析圖像可知,水沸騰的特點是
吸收熱量, 。t0時刻試管中的物質(zhì)處于
態(tài)。
溫度保持不變 
固液共存
1
2
3
4
5
5. 用電冰箱研究物態(tài)變化現(xiàn)象。
(1) 電冰箱的原理是制冷劑在冷凍室中 (填物態(tài)變化名
稱) 熱,再在冷凝管中 (填物態(tài)變化名稱),從而實現(xiàn)
循環(huán)使用。
汽化 
吸 
液化 
(第5題)
1
2
3
4
5
(2) 在實驗中,需要使溫度計離開被測液體讀數(shù),為了減小測量誤
差,可以在溫度計的 上裹一個被待測液體浸透的棉花團。
玻璃泡 
(3) 實驗時使用的溫度計的刻度只有-2~100℃可以看清,其他部分
被磨損,實驗中若冰箱冷凍室某測量點的溫度為-10℃,則溫度計中液
柱上表面的位置大致在圖中所示的 (A/B/C)位置。
B 
1
2
3
4
5
(4) 電冰箱冷藏室內(nèi)的溫度分布情況是 。
A. 上冷下熱,內(nèi)冷外熱
B. 上冷下熱,內(nèi)熱外冷
C. 上熱下冷,內(nèi)冷外熱
D. 上熱下冷,內(nèi)熱外冷
(5) 水和食鹽水中,凝固點較低的是 ;為了解決測量凝固
點不方便的問題,先將上述液體放入冷凍室速凍,然后再取出并測量它
們的熔點,即可得到凝固點,這樣做的理由是

C 
食鹽水 
同種晶體的凝固點和熔
點相同 
1
2
3
4
5(共13張PPT)
考向十 物理閱讀問題
期末壓軸題特訓
1. 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第1題)
“海浩”現(xiàn)象
你見過大海“開鍋”的景象嗎?2021年12月24日,不少大連人稱大
連附近的大海海面都“開鍋”了,海面上霧氣繚繞,白茫茫一片,形成
“浩氣”,就像我們燒一鍋水,剛把水燒開時水汽彌漫的情景一樣(如
圖)。這是一種“海浩”現(xiàn)象。
1
2
3
產(chǎn)生“海浩”現(xiàn)象一般需要滿足三個條件:一是強風;二是海面存
在較大的氣溫差,空氣溫度較低,海水溫度高于空氣溫度;三是空氣中
有一定含量的細小顆粒充當凝結核。“海浩”現(xiàn)象其實并不算罕見,每
年的冬季,當強寒潮來到海面上的時候,零下十幾攝氏度的冷風可使大
海中蒸發(fā)的水蒸氣迅速變成小液滴或小冰晶,形成大量白色水霧浮在海
面上,出現(xiàn)“海浩”現(xiàn)象。當太陽出來后氣溫上升,或者寒潮的大風消
失之后,“海浩”現(xiàn)象也就會消失了。
1
2
3
(1) 氣溫較低時,海面上的“浩氣”是由小冰晶組成的,這是水蒸氣
遇冷發(fā)生的 (填物態(tài)變化名稱)現(xiàn)象,這種物態(tài)變化伴隨
著 。
(2) 下列不屬于“海浩”現(xiàn)象形成條件的是 (填字母)。
A. 海面上有寒潮大風
B. 海水溫度高于氣溫
C. 氣溫較高,能產(chǎn)生大量的水蒸氣
D. 空氣中有凝結核
凝華 
放熱 
C 
(第1題)
1
2
3
(3) “海浩”現(xiàn)象消失的原因有 。(寫出一種即可)
(4) 當海面被冰封后, (能/不能)產(chǎn)生“海浩”現(xiàn)象。
氣溫上升(或寒潮的大風消失)
不能 
(第1題)
1
2
3
2. 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汽車行駛過程中,為了安全,車與車之間必須保持一段距離。
因為駕駛員從發(fā)現(xiàn)某一異常情況到采取制動動作的 “反應時間”
(設同一人,不同速度下的“反應時間”是相同的)里,汽車要通
過一段距離(稱為反應距離);而從采取制動動作到汽車完全停
止,汽車又要通過一段距離(稱為制動距離)。據(jù)公安部門統(tǒng)計,
車輛行駛過程中,停車距離越長,發(fā)生事故的可能性越大。表中給
出了某輛汽車在同一段路面上行駛過程中,在不同速度下的反應距
離、制動距離和停車距離等數(shù)據(jù)。
1
2
3
次 序 速度/(m·s-1) 反應距離/m 制動距離/m 停車距離/m
1 12.5 9 14 23
2 25 18 56 74
3 30 21.6 79.4 101
(1) 分析表中1、3兩行數(shù)據(jù)可知: = +制
動距離;并填寫表中空缺的兩個數(shù)據(jù),完成表格。
18
56
停車距離 
反應距離 
1
2
3
(2) 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汽車的行駛速度越大,停車距離
(越長/越短),所以超速行駛,發(fā)生事故的可能性變大。
(3) 某志愿者的反應時間為0.4s。在某次實驗中,該志愿者駕車以
72km/h的速度在實驗場的水平路面上勻速行駛,從發(fā)現(xiàn)情況到汽車停
止,行駛距離為33m,則經(jīng)過 m的距離后汽車才開始減速;若志愿
者邊打電話邊駕車,以72km/h的速度在實驗場的水平路面上勻速行駛,
從發(fā)現(xiàn)情況到汽車停止,行駛距離為39m,此時志愿者的反應時間
是 s。由此研究可知,駕駛員駕駛時打電話,駕駛員的反應
會 (變快/不變/變慢)。
越長 
8 
0.7 
變慢 
1
2
3
3. 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數(shù)碼相機
數(shù)碼相機是集光學、機械、電子一體化的產(chǎn)品,它集成了影像信息
的轉換、存儲和傳輸?shù)炔考哂袛?shù)字化存取模式,與電腦交互處理和
實時拍攝等功能。圖甲是通過伸縮鏡頭來調(diào)節(jié)像距實現(xiàn)完美成像的某型
號數(shù)碼相機,光通過單鏡頭或者鏡頭組進入相機,再通過成像元件轉化
為數(shù)字信號,數(shù)字信號通過影像運算芯片儲存在存儲設備中。
1
2
3
快門是照相機用來控制感光部分有效曝光時間的構件,相機上所標
快門數(shù)據(jù)“100”,表示快門打開的時間是秒,秒數(shù)低時可輕松抓拍
急速移動的目標。
圖乙的光圈是相機內(nèi)用來控制光通過鏡頭進入機身內(nèi)感光面光量的
裝置,它的大小決定著感光元件受光的多少,光圈大小的計算公式:光
圈=。
1
2
3
(1) 數(shù)碼相機鏡頭的主要元件是 (凸/凹)透鏡,若要抓拍運動員百米沖刺時的瞬間照片,快門數(shù)據(jù)要調(diào) (大/小)。
(2) 關于數(shù)碼相機,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制作相機鏡頭的玻璃是晶體
B. 為擴大拍攝范圍,應將鏡頭遠離景物,此時成像變小
C. 在相機鏡頭前加一片紅色的濾色鏡,拍攝出來的綠葉呈黃色
D. 拍攝近、遠景時的“調(diào)焦”采用了模仿眼睛的功能,即調(diào)節(jié)鏡頭的
焦距
凸 
大 
B 
1
2
3
(3) 小明用簡單的照相機拍攝遠處張謇的塑像,不需要調(diào)節(jié)鏡頭就可
直接拍攝,是因為鏡頭的焦距非常 (大/小);如果有一只小蟲
子停留在鏡頭上,此時小蟲子在感光元件上的成像情況為
(倒立縮小的實像/不成像/正立放大的虛像)。
(4) 某數(shù)碼相機鏡頭的焦距為50mm,若此時鏡頭通光孔直徑為
25mm,則光圈數(shù)據(jù)為 ;如果此時需要拍攝遠處的物體,像距約
為 cm。
小 
不成像 
2 
5 
1
2
3
(5) 單位時間內(nèi),太陽光射入單位面積的光能是恒定的。小明在實驗
室進行模擬實驗時發(fā)現(xiàn):通過選擇不同的“光圈”和“快門”,可以控
制進光面積和進光時間,兩者組合起來可以控制進光能量一定,從而能
拍出亮度穩(wěn)定的照片。下表列出了光圈與快門的正確組合,請根據(jù)表中
數(shù)據(jù)在圖丙中作出圖像;當光圈數(shù)據(jù)為“6”時,對應的“快門”數(shù)據(jù)
大約是 。
光 圈 20 15 12 10 6 5 4 3 2
快 門 9 16 25 36 144 225 400 900
100(80~120均可) 
1
2
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梓潼县| 株洲市| 宁化县| 米易县| 剑河县| 肃南| 会宁县| 台安县| 苍山县| 乐陵市| 新昌县| 瑞安市| 仲巴县| 多伦县| 永靖县| 昆明市| 息烽县| 甘南县| 敦化市| 靖安县| 九寨沟县| 湟源县| 万全县| 陇川县| 平陆县| 尚义县| 琼中| 且末县| 中江县| 临沂市| 东乌珠穆沁旗| 久治县| 平潭县| 甘德县| 雷州市| 甘谷县| 金昌市| 固阳县| 阳新县| 天等县| 永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