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8張PPT)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離子反應與平衡第三節 鹽類的水解第2課時 影響鹽類水解的因素學習目標1.了解影響鹽類水解的因素,分析外界條件對鹽類水解的影響。2.通過水的電離平衡及弱電解質電離平衡規律的綜合應用,認識鹽類水解的微觀原理及鹽溶液呈現酸堿性的規律。3.鹽的水解常數的應用。新課導入【提出問題】 在配制FeCl3溶液時,若將FeCl3晶體直接溶于蒸餾水中,制得的液體會出現丁達爾效應,為什么?任務一 鹽類水解的影響因素水解平衡影響因素內因:鹽的性質+3+Fe + 3H2O Fe(OH)3 + 3H探究鹽類水解的影響因素外因:反應條件任務一 鹽類水解的影響因素1.內因:鹽本身的性質-----主因:越弱越水解堿 性:Mg(OH)2 > Al(OH)3等濃度對應鹽酸性:MgCl2 (aq) < AlCl3 (aq)① 不同弱酸對應的鹽酸 性: HClO < CH3COOH等濃度對應鹽堿性: NaClO (aq) > CH3COONa (aq)② 不同弱堿對應的鹽③ 同一弱酸對應的鹽等濃度對應鹽堿性: Na2CO3 (aq) > NaHCO3 (aq)即: 正鹽的水解程度 > 酸式鹽的水解程度酸 性: HCO3– < H2CO3任務一 鹽類水解的影響因素水解平衡影響因素內因:鹽的性質+3+Fe + 3H2O Fe(OH)3 + 3H探究鹽類水解的影響因素外因:反應條件任務一 鹽類水解的影響因素從反應條件考慮,影響FeCl3水解平衡的因素可能有哪些?溫度、反應物濃度、生成物濃度+3+Fe + 3H2O Fe(OH)3 + 3H【活動1】 溫度對水解平衡的影響思考理論分析鹽類水解是酸堿中和反應的逆反應,是吸熱反應。實驗驗證分別對FeCl3溶液冷水浴和熱水浴,比較顏色深淺。冷水浴熱水浴結論1升溫,水解平衡正向移動,鹽的水解程度增大。(越熱越水解)任務一 鹽類水解的影響因素操作 平衡移動方向 Fe3+水解程度 c(Fe3+)加水稀釋10倍加FeCl3晶體向右增大減小向右增大減小【活動2】 反應物濃度對水解平衡的影響+3+Fe + 3H2O Fe(OH)3 + 3H【活動3】 生成物濃度對水解平衡的影響向FeCl3溶液中加入少量濃酸或濃堿,觀察溶液顏色變化。任務一 鹽類水解的影響因素【實驗驗證】生成物濃度對FeCl3水解平衡的影響影響因素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生成物 濃度 分別取2 mL 0.01 mol/L FeCl3溶液于甲、乙兩支試管,向甲試管加入3滴濃鹽酸,向乙試管加入等體積水作為對比,觀察溶液顏色變化。分別取2 mL 0.01 mol/L FeCl3溶液于甲、乙兩支試管,向甲試管加入3滴濃NaOH溶液,向乙試管加入等體積水作為對比,觀察溶液顏色變化。加鹽酸加蒸餾水加濃氫氧化鈉加蒸餾水c(H+)增大,水解平衡逆向移動,Fe3+水解程度增大。c(H+)減小,水解平衡正向移動,Fe3+水解程度增大。結論2任務一 鹽類水解的影響因素(1)溫度: 鹽的水解反應是吸熱反應,升高溫度水解程度增大。(越熱越水解)(2)濃度: 加水稀釋鹽的溶液,水解程度增大。(越稀越水解)(3)加入酸或堿: 可促進或抑制鹽的水解。2.外因:符合勒夏特列原理:任務一 鹽類水解的影響因素【小試牛刀】下列幾組物質:(1)NaHCO3、Na2CO3、NaAlO2、NaClO(2)NH4Cl、(NH4)2SO4、CuSO4、AlCl3(3)NaHSO3、Na2SO3對FeCl3溶液水解平衡的影響如何?試用平衡理論解釋。任務二 鹽的水解常數【活動4】 請同學們根據CH3COONa水解反應的離子方程式寫出對應水解平衡的平衡常數表達式。c(CH3COOH)·c(OH-)c(CH3COO-)Kh =CH3COO-的水解程度與CH3COOH的強弱有什么關系?思考當水解達到平衡時,溶液中還存在以下關系:將以上關系代入Kh的表達式,得到如下關系:c(H+)·c(OH-)KaKh = =KwKac(CH3COO-)·c(H+)c(CH3COOH)Ka =Kh只與溫度有關任務二 鹽的水解常數【學以致用】 25 ℃時,CH3COOH的電離常數 Ka=1.75×10-5,HClO的電離常數Ka=2.98×10-8,比較同濃度時CH3COONa溶液與NaClO溶液堿性。Kh =KwKa結論3鹽類水解程度的大小,主要由鹽的性質所決定。弱酸或弱堿的電離常數越小,其生成的鹽水解程度就越大。 越弱越水解Ka(CH3COOH)=1.75×10-5 > Ka(HClO)=2.98×10-8,Kh(CH3COOH)< Kh(HClO)所以CH3COONa溶液堿性弱于NaClO溶液堿性。任務二 鹽的水解常數任務二 鹽的水解常數深度思考1.NaHCO3溶液中,水解程度和電離程度的相對大小如何比較?提示 NaHCO3溶液中,水解程度和電離程度的相對大小可以用水解常數(Kh)與電離常數(Ka2)的相對大小進行比較。任務二 鹽的水解常數總結提升 鹽類水解的規律(1)有弱才水解——必須含有弱酸或弱堿的離子才能發生水解。(2)無弱不水解——強酸強堿鹽不發生水解。(3)越弱越水解——組成鹽的酸根離子對應的酸(即水解生成的酸)酸性越弱(或陽離子對應的堿的堿性越弱),水解程度就越大,此即“越弱越水解”規律。(4)都弱都水解——弱酸弱堿鹽因陰、陽離子都能發生水解且兩水解過程可相互促進,所以水解程度較大,少數可以完全水解。(5)誰強顯誰性——組成鹽的酸根離子(堿的陽離子)是強酸根離子(強堿的陽離子),則顯酸(堿)性。(6)同強顯中性——①強酸強堿鹽溶液顯中性;②鹽中的陽離子對應的堿的電離常數Kb與鹽中的陰離子對應的酸的電離常數Ka相等時,鹽溶液呈中性,如CH3COONH4溶液呈中性。思維構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