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9張PPT)課題1 燃料的燃燒第2課時 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識 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學習目標能解釋日常生活中簡單的爆炸現象。02知道爆炸的概念,了解爆炸發生的條件。01講授新課03知道化學反應中常常伴隨能量變化。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標識,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嗎?導入新課爆炸:易燃物在有限的空間內急劇地燃燒,就會在短時間內聚積大量的熱,使氣體的體積迅速膨脹而引起爆炸。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識一可燃氣體等在空氣中達到一定的含量時,遇到火源就會發生爆炸。這個能發生爆炸的含量范圍,叫作爆炸極限。可燃氣體 爆炸極限(體積分數)H2 4%~74%CH4 5%~16%CO 12%~74%易燃物與易爆物易爆物受熱或受到撞擊時容易發生爆炸的物質。如氯酸鉀、硝酸銨等。易燃物容易燃燒、自燃以及一些可以引起其他物質燃燒的物質等。如硫、白磷、紅磷、酒精、氫氣、天然氣、液化石油氣、鈉等物質。一切可燃性氣體(天然氣、煤氣、液化石油氣)、可燃性蒸氣、可燃性粉塵與空氣的混合物遇明火或者電火花都可能發生爆炸。常見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識在生產、運輸、使用、儲存易燃物和易爆物時,必須嚴格遵守有關規定,絕不允許違章操作。隨處可見的安全標志一些與燃燒和爆炸有關的圖標4.房間內著火,由于空氣流動,上層空氣的有毒有害物濃度大,所以逃生時應彎腰低姿前進。1.如果火勢小,根據起火原因,用適當的滅火器材撲滅;火勢大,立即撥打火警電話119求救。2.著火時,要迅速判斷安全出口。5.如果房間內著火,不能隨便開門,以防空氣流通使火勢更大甚至發生爆炸。3.有濃煙時,用濕毛巾捂住口鼻,以減少有毒物質進入體內。火災自救小常識燃料的充分燃燒二在生活中你是否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做飯時,有時燃氣灶的火焰呈現黃色或橙色(如圖),鍋底出現黑色物質。此時就需要調節灶具的進風口,這是為什么呢?氧氣不充足時,燃料不能充分燃燒,產生黑煙,并生成一氧化碳等物質。要使燃料充分燃燒我們需要考慮哪些因素呢?使燃料充分燃燒,通常要考慮:燃燒時要有足夠的空氣(氧氣);燃料與空氣要有足夠大的接觸面等等。合理調控燃燒等化學反應,對于生產、生活及科學研究具有重要意義。在化學反應中,是不是只有燃燒才能放出熱量呢?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三實驗:生石灰與水反應在一支試管中加入少量生石灰(CaO)或一小塊生活中使用的生石灰干燥劑,再加入約2mL水,插入溫度計。觀察現象,并記錄溫度變化。現象手的感覺化學方程式生石灰逐漸溶解,放出熱量感覺發燙CaO+H2O===Ca(OH)2水生石灰化學反應一般都會伴隨能量的變化,主要表現為熱量的變化。有的化學反應要放出熱量,有的要吸收熱量。放出熱量放出熱量吸收熱量Mg+2HCl MgCl2+H2↑CaO+H2O Ca(OH)2C+CO2 2CO高溫有熱量變化不一定屬于吸熱反應或者放熱反應,例如金屬導線通電放熱屬于物理變化。01不能簡單地從反應條件進行判斷,例如反應條件為高溫的化學反應不一定會放熱。02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識易燃物和易爆物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間內急劇地燃燒,就會在短時間內聚積大量的熱,使氣體的體積膨脹而引起爆炸概念安全知識課堂小結概念化學變化中的能量變化吸熱反應、放熱反應隨堂訓練1.森林著火,消防隊員開辟“防火隔離帶”的目的在于( )A.降低可燃物的溫度 B.隔離空氣C.隔離可燃物 D.開辟運水的道路C2.下列在實驗室或在家庭中獲得的能量是由化學反應得到的是( )①微波爐 ②燃氣熱水器 ③電爐 ④酒精燈 ⑤太陽能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④ D.②⑤C3.下列措施安全的是 ( )A.進入煤礦的礦井時用火把照明B.到溶洞里探險時用火把照明C.啟用閑置的沼氣池前先進行火把實驗D.用點燃木條的方法檢查液化石油氣罐是否漏氣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