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7張PPT)課題1 燃料的燃燒第1課時 燃燒的條件 燃料燃燒的調控學習目標養成安全用火的習慣以及節約、合理利用資源的意識。02知道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原理,認識燃料充分燃燒的重要性。01講授新課燃燒是人類最早利用的化學反應之一,已有幾千萬年的歷史,遍布于生活方方面面,燃燒與人類生活和社會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系。導入新課通常情況下,可燃物與氧氣發生的一種發光、放熱的劇烈的氧化反應叫作燃燒。燃燒的概念一蠟燭燃燒鐵絲燃燒燃燒的發生需要什么條件?燃燒的條件二在500mL的燒杯中加入300mL熱水,并放入用硬紙圈圈住的一小塊白磷,在燒杯上蓋一片薄銅片,在銅片的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紅磷,另一端放一小塊已用濾紙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白磷熱水紅磷白磷步驟一熱水白磷氧氣步驟二步驟一用導管對準上述燒杯熱水中的白磷,通入少量氧氣(或空氣)。步驟二說明溫度要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才能燃燒。著火點:可燃物燃燒所需的 最低溫度。物質 白磷 紅磷著火點/℃ 40 260白磷熱水紅磷白磷實驗一說明燃燒需要氧氣(或空氣)。熱水白磷氧氣實驗一實驗二白磷熱水紅磷白磷1.可燃物。2.氧氣(或空氣)。3.達到燃燒所需的最低溫度(著火點)。燃燒需要的條件1.燃燒的三個條件必須同時具備,缺一不可。2.著火點是可燃物本身的一種固有屬性,與可燃物的性質有關,一般情況下某物質的著火點是固定的。3.初中教材上燃燒的定義是一種狹隘的概念,并不是物質燃燒都需要氧氣參與,如氫氣可在氯氣中燃燒。注意實驗:燃燒條件的進一步探究當火作為人類的朋友出現時,我們為了更好地發揮它的作用,可采取哪些措施?增加可燃物與氧氣的接觸面積增加空氣的流通,提高氧氣的含量當火成為人類的敵人時,我們應如何將其消滅掉 1.炒菜時油鍋中的油不慎著火怎樣滅火?2.液化氣罐著火了,怎么辦?滅火的原理與方法三實驗探究:滅火的原理點燃 3 支蠟燭,在其中一支蠟燭上扣一個燒杯;將另兩支蠟燭分別放在兩個燒杯中;然后向一個燒杯中加適量碳酸鈉和鹽酸。觀察現象并分析原因。實驗操作①②③實驗:滅火的原理實驗編號 現象 分析ⅠⅡⅢ蠟燭熄滅扣上燒杯后,燃燒的蠟燭與氧氣(空氣)隔離蠟燭燃燒情況不變蠟燭熄滅碳酸鈉和鹽酸反應產生二氧化碳使蠟燭與空氣隔離蠟燭始終與氧氣接觸①②③1.要有可燃物。2.要有氧氣(或空氣)。3.溫度要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1.清除可燃物2.隔絕氧氣(或空氣)。3.降溫到可燃物的著火點以下。燃燒的條件滅火的原理缺一不可其一即可根據滅火原理及上述實驗Ⅲ所利用的化學反應原理,可以設計一種滅火器。①請你解釋這個裝置及滅火的原理。裝置正立時放在小試管中的濃鹽酸與放在吸濾瓶中的碳酸鈉溶液不能接觸,因而不能引發反應。但裝置傾斜、倒置時,濃鹽酸會與碳酸鈉溶液接觸,反應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二氧化碳氣體夾帶液體一并從裝置中溢出,噴射在可燃物的表面以達到隔絕空氣及降溫的作用。②請你根據這一裝置的原理,設計一個簡易滅火器。a.將礦泉水瓶的瓶蓋上用釘子扎幾個小孔,“棒棒冰”瓶口剪成齒狀;b.向礦泉水瓶中倒入一些小蘇打,“棒棒冰”瓶中倒入一些米醋,并將其放入礦泉水瓶中擰緊瓶蓋;c.倒轉裝置,產生的CO2和液體從小孔噴出【或用小塑料瓶(用線繩拴住瓶口)替代“棒棒冰”瓶也可以】。 選項 滅火實例 滅火原理A 住宅失火時,消防隊員用水滅火 降低可燃物的著火點B 酒精在桌上著火時,用濕抹布蓋滅 隔絕空氣或氧氣C 油鍋炒菜著火時,用鍋蓋蓋熄 隔絕空氣或氧氣D 撲滅森林火災時,設置隔離帶 清除可燃物練一練下表中,與滅火實例對應的滅火原理解釋不正確的是( )A幾種常見的滅火器用來撲滅非水溶性可燃液體,如汽油、柴油等燃燒引起的火災水基型滅火器干粉滅火器二氧化碳滅火器用來撲滅油、氣等燃燒引起的火災用來撲滅圖書、檔案、貴重設備、精密儀器等存放場所的火災燃燒的條件可燃物氧氣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清除可燃物隔絕氧氣降低溫度到可燃物著火點以下滅火的原理滅火的根本就是破壞燃燒的條件課堂小結A1.下列滅火方法與隔絕氧氣無關的是( )A.森林發生大火時設置一條隔離帶 B.用CO2滅火器滅火C.用鍋蓋蓋滅著火的油鍋 D.用燈帽蓋滅酒精燈2.下列關于燃燒的敘述正確的是( )A.有發光、放熱現象的變化一定是燃燒B.燃燒一定要有氧氣參加C.可燃物燃燒時一定有發光、放熱現象D.可燃物燃燒時一定有火焰產生C隨堂訓練3.下列關于燃燒和滅火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硫、碳在氧氣中燃燒比在空氣中劇烈B.鍋里的油著火時可以用鍋蓋蓋滅,是因為隔絕了氧氣C.用扇子扇煤爐火焰,越扇越旺,是因為提供了更充足的氧氣D.圖書館內圖書著火,立即用水基型滅火器滅火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