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課時 水資源及其保護1.化學觀念:知道水在自然界的分布情況;了解世界和我國的水資源情況。2.科學思維:學習用辯證的方法看待水資源的豐富和有限。3.科學探究與實踐:通過查閱資料了解水體污染的來源、危害,認識水是寶貴的自然資源,對生命活動意義重大。4.科學態度與責任:樹立保護水資源和節約用水的意識與社會責任感。1.教學重點:用辯證的方法看待水資源的豐富和有限。2.教學難點:樹立保護水資源和節約用水的社會責任感。 一物生的奇,人人不能離。刀切切不斷,鉤子鉤不起。(打一自然界中的物質)水是地球上最普遍最常見的物質之一,水和空氣、氧氣一樣也是人類重要的自然資源。如何利用和保護水資源呢?讓我們一起走進本節課的學習。探究點一 人類擁有的水資源——討論法提出問題 水對人類有哪些用途?地球上的總水儲量很大,我們擔心缺水嗎?討論交流 閱讀教材分析數據、討論歸納。歸納總結 1.地球上水的儲量是豐富的,地球又稱“水球”, 但地球上淡水資源短缺且分布不均勻。2.地球表面約71%被海洋覆蓋,水資源的總儲量很大,但人類所能利用的淡水很少。3.我國水資源總量為3.0×1012m3,但人均水資源量只有2.1×103m3,且地域差距很大(如教材83頁的圖4-2所示)。一些地區水資源短缺,影響了人們的正常生活和經濟發展。知識拓展 地表上的水不斷蒸發到高空中,遇冷轉變成雨或雪,返回地面,不斷地為地球上的生物補充淡水資源。探究點二 保護水資源——講授法提出問題 造成淡水資源缺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我們怎樣才能解決這些問題?討論交流 閱讀教材結合日常生產、生活實例討論歸納。歸納總結1.節約用水:節約用水是解決我國缺水問題的重要途徑。(1)農業:改變灌溉方式,推廣噴灌、滴灌技術;改變作物品種,種植耐旱、耗水量少的作物。(2)工業:重復使用、循環使用,降低生產耗水。(3)生活:一水多用,使用節水器具,少使用洗滌劑和清潔劑等。2.防治水體污染:知識點 詳解水污染 原因 (1)工業生產“三廢”(廢渣、廢氣、廢液)的任意排放;(2)農業上農藥、化肥的過量施用;(3)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4)城鎮垃圾的堆積滲透;(5)船舶航行造成的油污對水體的污染危害 (1)危害人體健康;(2)影響工農業、漁業生產;(3)破壞水生生態系統防治 (1)加強水質的監測;(2)工業“三廢”經過處理達標后排放;(3)農業上提倡使用農家肥,合理使用化肥、農藥;(4)生活中使用無磷洗衣粉,并建立污水處理廠,讓生活污水集中處理后排放課題1 水資源及其利用第1課時 水資源及其保護一、人類擁有的水資源總量大,淡水少,分布不均。二、保護水資源1.節約用水:應用新技術、改進工藝和改變用水習慣等。2.防治水體污染。請完成《學練優》對應課時作業。成功之處 本堂課利用圖片、數字、圖表和生活實例,讓學生分析、解決與化學有關的簡單實際問題,使學生逐漸學會“用”化學,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自然的關注不足之處 課前沒有要求學生搜集資料,沒有達到預想的效果第2課時 水的凈化1.化學觀念:了解純水與天然水的區別;知道沉降、過濾、吸附和蒸餾等凈化水的常用方法;知道硬水與軟水概念。2.科學思維:學會運用觀察、實驗等手段獲取化學事實,形成一定的證據推理能力。3.科學探究與實踐:初步學會過濾操作,通過實驗探究和討論,培養學生的觀察、描述、交流及合作能力。4.科學態度與責任:加深保護水資源的意識;體會科學地利用物質性質對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具有重要作用。1.教學重點:沉降、過濾、吸附、蒸餾等凈水方法;硬水和軟水的概念。2.教學難點:過濾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項。《魯濱孫漂流記》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已經很熟悉,俗話說:“人可一日無餐,不可一日無水”。有沒有想過魯濱孫流落杳無人煙的荒島,他生活時只能從池塘中取得一些泥水?這些泥水可飲用嗎?他能否從中提取潔凈的飲用水?探究點一 水的凈化方法——討論法提出問題 自來水廠是經過什么方法凈化水的呢?制得的自來水是純凈的水嗎?討論交流 閱讀教材討論歸納。歸納總結1.水需要凈化的原因:純水是無色、無臭、清澈透明的,屬于純凈物;自然界中的水常含有許多雜質和細菌,不宜直接飲用,屬于混合物。2.自來水的凈化過程:取水→加混凝劑→沉降→過濾→吸附→消毒殺菌→自來水。(1)加混凝劑:明礬可作混凝劑,因明礬溶于水生成膠狀物,對雜質有吸附性,使雜質沉降達到凈化的目的。(2)過濾:可以除去液體中不溶于水的雜質。(3)吸附: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不僅可以吸附一些不溶性雜質和可溶性雜質,還可除去異味和色素。(4)消毒:用氯氣作消毒劑可以殺滅水中細菌、病毒,用漂白粉[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鈣Ca(ClO)2]也可以消毒殺菌。3.常采用的凈水方法(按凈化程度由低到高排序):沉降、過濾、吸附、蒸餾。知識拓展1.在凈化水的方法中,沉降、過濾、吸附、蒸餾都是物理變化,用氯氣和漂白粉消毒時發生的是化學變化。2.自來水中仍含有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等雜質,屬于混合物。探究點二 過濾——實驗法提出問題 過濾能除去可溶性的雜質嗎?生活中是用濾紙過濾制自來水嗎?利用什么物品來代替實驗室中的濾紙和漏斗來過濾液體?討論交流 閱讀教材討論歸納。歸納總結1.過濾:把不溶性的固體與液體分開的一種方法。2.過濾器的準備:取一張圓形濾紙,對折兩次,然后打開,使濾紙成為圓錐形(一邊是一層濾紙,另一邊是三層濾紙),放入漏斗內,使之緊貼漏斗壁,用少量水潤濕濾紙使濾紙和漏斗壁之間不要留有氣泡。3.過濾的儀器:漏斗、燒杯、玻璃棒、鐵架臺(帶鐵圈)、濾紙。4.過濾操作要點歸納:“一貼,二低,三靠”。一貼:濾紙要緊貼在漏斗內壁,中間不留氣泡。二低:a.液面低于濾紙邊緣;b.濾紙低于漏斗的邊緣。過濾時要始終注意到濾液的液面需低于濾紙的邊緣。三靠:a.盛待過濾液的燒杯口要緊靠玻璃棒;b.玻璃棒輕靠在三層濾紙處;c.漏斗的下端管口要緊靠燒杯的內壁,使濾液沿燒杯壁流下,不會向四周飛濺,且形成液柱,加快過濾速度。知識拓展 過濾后,濾液仍然渾濁的可能原因:(1)接濾液的燒杯不干凈;(2)漏斗中待過濾液的液面高于濾紙邊緣;(3)濾紙破損等。探究點三 硬水和軟水——討論法提出問題 家中的水壺長時間燒水后,內壁有什么變化?討論交流 閱讀教材討論歸納。歸納總結1.概念:含有較多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的水,叫作硬水;不含或含較少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的水,叫作軟水。2.硬水的危害:(1)鍋爐用硬水,易使爐內結垢,不僅浪費燃料,而且易使爐內管道變形、損壞,嚴重時,可引起爆炸。(2)用硬水洗衣服既浪費肥皂,又不易洗凈,時間長了還會使衣服變硬。探究點四 蒸餾——講授法提出問題 自來水中含有可溶性的雜質用什么方法除去進而得到純凈的水呢?討論交流 閱讀教材討論歸納。歸納總結1.蒸餾:根據混合物中各成分沸點不同進行分離的方法。2.應用:用于分離和提純液態混合物或將混在液體中的雜質除去。例如可以用蒸餾法制純水。3.注意事項:(1)加熱前要檢查裝置氣密性。(2)蒸餾燒瓶下面必須墊上陶土網,不能用火直接加熱。(3)蒸餾燒瓶內應加入幾粒沸石(或碎瓷片),以防加熱時暴沸,使蒸餾平穩進行。(4)溫度計的水銀球應對著蒸餾燒瓶的支管口,因為蒸餾時需控制的因素是出口的蒸氣溫度。(5)冷凝管中水的流向應跟蒸氣的流向相反,采用逆流冷卻可以收到最大的冷卻效果。(6)棄置開始蒸餾的液體,因為里面可能含有低沸點雜質和儀器表面的雜質。第2課時 水的凈化一、水的凈化方法:沉降、過濾、吸附、蒸餾(水的凈化程度由低到高)。二、過濾實驗1.實驗原理:把液體與不溶于該液體的固體物質分離。2.操作要點:“一貼、二低、三靠”。三、硬水與軟水1.硬水與軟水的概念。2.硬水的危害。請完成《學練優》對應課時作業。成功之處 本堂課充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探究將河水轉化為能飲用的水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其中重點探究并建構實驗室中用濾紙和漏斗來過濾液體的正確操作方法,培養學生從化學的角度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和科學思維方法,實現科學教育與人文精神培養相融合的教學理念不足之處 教材中有關水蒸餾的資料偏少,缺少學生自主查閱資料的環節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1課時 水資源及其保護.docx 第2課時 水的凈化.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