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6張PPT)尋找身邊的民間美術第2課(嶺南版)四年級上01教學目標03新知導入03新知講解04藝術欣賞05實踐練習06知識拓展07課堂評價01教學目標1.藝術表現:了解和加深對家鄉民間美術的學習和理解,認識家鄉民間美術的特點,感悟其中的文化內涵。2.創意實踐:了解和學習家鄉的民間美術文化,練習表格整理和繪畫記錄知識的方法。3.審美感知:通過課堂學習,培養學生歸納總結,收集知識的能力。鍛煉造型能力,關注家鄉的文化生活。4.文化理解:激發學習興趣,關愛家鄉的民間美術和文化,樹立保護和熱愛家鄉的意識。02新知導入獅頭02新知導入佛山祖廟02新知導入佛山年畫年畫是我國民間過春節、慶豐收、預祝吉祥如意的一種民俗美術品。02新知導入廣東木偶戲02新知導入依據你的生活經驗,說一說嶺南地區有哪些民間美術作品?03新知講解豐富多彩的民間美術就在我們身邊,在家里、在大街小巷....大家運用學過的相關知識,都來找一找、看一看、想一想,有什么發現和感受?掛鎖清代03新知講解內容上:形象眾多,貼近生活。寓意上:內涵豐富,寄托對幸福和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03新知講解民間美術的特點造型形象古拙、概括、簡練,進行了大膽的取舍、夸張、變形。色彩色彩鮮艷,對比強烈,體現一種質樸、真摯、熱烈的情懷。主題大多是吉慶有余、福祿壽喜、祛病避邪的主題,寄托著勞動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03新知講解兩頭小驢 (四川)03新知講解廣東石灣陶瓷老虎東紙獅子03新知講解月餅模具陶瓷碎片03新知講解觀察·發現:奶奶的餅模、表哥的“小獅子”撿來的瓷片..在你身邊和本地區還能發現哪些民間美術作品呢?03新知講解嶺南橄欖核雕核雕屬于微雕藝術,明代以后到了清乾隆年間出現了用橄欖核雕刻的花船和人物等核雕。最早用來辟邪,裝飾服飾,后來成為大眾欣賞把玩的文玩物品。03新知講解年畫大都用于新年時張貼,裝飾環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美好之意,故名。傳統民間年畫多用木板水印制作。佛山木板年畫03新知講解舞獅自古以來,廣東醒獅被認為是驅邪避害的吉祥瑞物,每逢節慶,或有重大活動,必有醒獅助興,長盛不衰,歷代相傳。“醒獅”作為嶺南民俗文化的優秀代表,不僅只代表了一種民俗文化,醒獅精神更是象征一種不屈雄健的民族魂,在2006年5月20日,醒獅經國務院批準,列入了第—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03新知講解醉龍是古代廣東中山民間特有的一種舞蹈,它起源于宋,盛于明清,原為自發的即興跳神舞蹈,后發展成道具舞蹈,每年在農歷四月初八浴佛節祭祀后舉行的巡游活動中表演。2008年6月14日,龍舞(醉龍)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山舞醉龍03新知講解廣東的石灣陶瓷石灣公仔是廣東省佛山市石灣出產的陶瓷工藝品。陶瓷作為中國傳統文化領域舉足輕重的一部分,可謂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青花瓷、唐三彩等名陶早已享譽海外,以"石灣公仔”為代表的石灣陶藝品卻是傳統民間陶瓷藝術的一朵奇葩,早在明清時期就享有”石灣瓦,甲天下”的美譽。03新知講解嶺南瓦脊(也稱為花脊),是民間裝飾在房頂上的灰塑造型,多以瑞獸,花鳥人物,吉祥紋飾為內容,寄托了人民追求平安,幸福,衣食富足的生活理念。嶺南瓦脊裝飾03新知講解嶺南民間剪紙佛山剪紙歷史悠久,剪紙種類豐富,形式多樣。有銅襯剪紙、紙襯剪紙、銅鑿剪紙、拼接剪紙。03新知講解潮州金漆木雕廣東潮州金漆木雕,始于唐,盛于明清,內容豐富,刻畫細致深入,色彩輝煌的效果。03新知講解廣東越秀花燈花燈,別稱燈籠。是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的產物,兼具生活功能與藝術特色。花燈是中華民族數千年來重要的娛樂文化,現代社會多用于春節、元宵等節日懸掛,為佳節喜日增光添彩,祈求平安。03新知講解灰塑,古稱灰批,嶺南地區傳統建筑裝飾工藝。材料以石灰為主,作品依附于建筑墻壁上沿和屋脊上或其他建筑工藝上,明清兩代最為盛行,尤以祠堂、寺廟和豪門大宅用得最多。廣州番禺灰塑桃(長壽)銅錢(全)回紋福壽雙全木雕花草紋蝙蝠(福)03新知講解04藝術欣賞學生作品04實踐練習說一說,動動手:分頭收集本地民間美術作品(實物、圖片),分小組觀摩欣賞。嘗試考證作品的產地、創作年代、用途與特色。簡要臨摹本地民間美術作品,標出你掌握的相關知識,說明它如何表現吉祥主題,05實踐練習日常生活中多注意觀察,看看我們周圍的現代作品中都運用了哪些傳統民間美術的元素?06知識拓展什么是民間美術?0106知識拓展民間美術是由人民群眾創作的,以美化環境、豐富民間風俗活動為目的,在日常生活中應用、流行的美術。民間美術:年畫剪紙皮影、刺繡等06知識拓展民間美術的三大分類0206知識拓展民間美術分類3綜合造型2立體造型1平面造型06知識拓展年畫刺繡剪紙印染花布民間繪畫…01 平面造型06知識拓展年畫是中國畫的一種,始于古代的“門神畫”,中國民間藝術之一,亦是常見的民間工藝品之一。清光緒年間,正式稱為年畫,是中國特有的一種繪畫體裁,也是中國農村老百姓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大都用于新年時張貼,裝飾環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慶之意。河南朱仙鎮 對臉門神06知識拓展刺繡是針線在織物上繡制的各種裝飾圖案的總稱。刺繡分絲線刺繡和羽毛刺繡兩種。就是用針將絲線或其他纖維、紗線以一定圖案和色彩在繡料上穿刺,以繡跡構成花紋的裝飾織物。刺繡是中國民間傳統手工藝之一,在中國至少有二三千年歷史。中國刺繡主要有蘇繡、湘繡、蜀繡和粵繡四大門類。龍袍上的刺繡06知識拓展中國剪紙是一種用剪刀或刻刀在紙上剪刻花紋,用于裝點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動的民間藝術。在中國,剪紙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會生活,是各種民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十二生肖06知識拓展木雕 布制品石雕 泥塑磚刻 陶瓷面塑…02 立體造型06知識拓展泥塑,俗稱“彩塑”,泥塑藝術是中國民間傳統的一種古老常見的民間藝術。即用粘土塑制成各種形象的一種民間手工藝。制作方法是在粘土里摻入少許棉花纖維,搗勻后,捏制成各種人物的泥坯,經陰干,涂上底粉,再施彩繪。泥人張彩塑06知識拓展面塑,是指以面粉、糯米粉、甘油或澄面等為原料制成熟面團后,用手和各種專用塑形工具,捏塑成各種花、鳥、魚、蟲、景物、器物、人物、動物等具體形象的手工技藝。俗稱面花、禮饃、花糕、捏面人。曹州面人06知識拓展風箏皮影燈彩活動玩具游藝活動…03 綜合造型06知識拓展風箏是由古代勞動人民發明于中國東周春秋時期的產物,至今已2000多年。相傳墨子以木頭制成木鳥,研制三年而成,是人類最早的風箏起源。后來魯班用竹子,改進墨翟的風箏材質,直至東漢期間,蔡倫改進造紙術后,坊間才開始以紙做風箏,稱為“紙鳶”。風箏06知識拓展風箏皮影戲,又稱“影子戲”,是一種以獸皮或紙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間戲劇。表演時,藝人們在白色幕布后面,一邊操縱影人,一邊用當地流行的曲調講述故事,同時配以打擊樂器和弦樂,有濃厚的鄉土氣息。07課堂評價認識了家鄉民間美術的特點,感悟其中的文化內涵。了解和加深了對家鄉民間美術的學習和理解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