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2張PPT)物理 人教版(2024)八年級上冊1.4 速度的測量目 錄學習目標情景導入知識講解課后總結學習目標1.掌握使用秒表和刻度尺的基本技能。(重點)2.學會用簡單方法估測時間、路程。(重點)3.體會設計實驗、實驗操作、記錄數據、分析實驗結果的總過程。情景導入回憶一下,我們是如何計算出物體在某段時間內運動的平均速度?根據公式v= 進行計算。如果想要實際測量一個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需要測量出哪些物理量?物體運動的路程s和通過這段路程所用的時間t。知識講解知識點1 實驗: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1.實驗目的:測量小車通過路程s1和路程s2運動的平均速度。2.實驗原理: v= 3.實驗器材:刻度尺、秒表、小車、長木板、木塊、金屬片。知識講解知識點1 實驗: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4.實驗裝置:斜面的一端用木塊墊起,使它保持很小的坡度。知識講解知識點1 實驗: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5.實驗步驟:①把小車放在斜面頂端,金屬片放在斜面底端。②用刻度尺測出小車將要通過的路程s1。③用秒表測量小車從斜面頂端滑下到撞擊金屬片的時間t1。知識講解知識點1 實驗: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5.實驗步驟:④將金屬片移至斜面中部,用刻度尺測出小車到金屬片的距離s2。⑤用秒表測量小車從斜面頂端滑過斜面上半段路程s2所用的時間t2。知識講解知識點1 實驗: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6.實驗數據記錄表:路程s1/cm 時間t1/s 速度v1/ (m/s) 路程s2/cm 時間t2/s 速度v2/ (m/s)123知識講解知識點1 實驗: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如何計算出小車經過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知識講解知識點1 實驗: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7.分析數據,得出結論: 小車通過斜面上半段路程、下半段路程和全程的平均速度一樣大嗎?請比較這三個速度的大小。 結論:小車沿斜面從斜面頂端運動到底端的過程中,在不同路程段,小車的平均速度大小不同,它的速度越來越大,做加速直線運動。知識講解知識點1 實驗: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1.斜面坡度很小的目的是增大下滑的時間,便于測量時間。2.測量多組數據,求平均值,減小誤差。(建議測量3組數據)3.先標記車頭的位置,測量金屬片與車頭標記之間的距離。提示:知識講解知識點1 實驗: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4.調整好小車運動方向,不能使它中途從斜面掉落下去。5.測量過程中不能改變斜面坡度。6.小車開始下滑與時間記錄需要同步。7.金屬片的作用是讓小車停止運動,便于測量時間,聽到小車撞 擊金屬片的聲音時,立刻按下秒表,記錄時間。提示:(1)實驗原理: ;需要用到的儀器還有 和 。知識講解知識點1 實驗: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例題1:如圖所示的斜面上測量小車運動的平均速度,讓小車從斜面的A點由靜止開始下滑,分別測出小車到達B點和C點所用的時間,即可測量出不同階段的平均速度。刻度尺秒表(2)圖中AB段的路程sAB= cm,如果測得時間tAB=1.6s,AB段的平均速度vAB= cm/s。知識講解知識點1 實驗: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例題1:如圖所示的斜面上測量小車運動的平均速度,讓小車從斜面的A點由靜止開始下滑,分別測出小車到達B點和C點所用的時間,即可測量出不同階段的平均速度。40.025(3)測量小車到達B點所用的時間,如果小車過了B點才停止計時,則計算出AB段的平均速度vAB會偏 (選填“大”或“小”)。知識講解知識點1 實驗: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例題1:如圖所示的斜面上測量小車運動的平均速度,讓小車從斜面的A點由靜止開始下滑,分別測出小車到達B點和C點所用的時間,即可測量出不同階段的平均速度。小知識講解知識點2 參照物解析:(1)測量小車運動的平均速度屬于間接測量,需利用公式計算。測量路程的工具是刻度尺,測量時間的工具是秒表;(2)由圖可知, 80.0cm40.0cm40.0cm,由可得: 25cm/s;知識講解知識點2 參照物解析:(3)如果小車過了B點才停止計時,導致測量時間偏大,平均速度偏小。課后總結測量平均速度秒表測量時間t刻度尺測量路程s求平均速度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