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2張PPT)物理 人教版(2024)八年級上冊1.1 長度和時間的測量目 錄學習目標情景導入知識講解課后總結學習目標1.掌握長度和時間的國際單位及其換算。(重點)2.會正確利用刻度尺和秒表測量長度和時間。(重點)3.知道測量存在誤差,并會用多次測量求平均值的方式減小誤差。情景導入圖中的橫線是直線嗎?圖中是螺旋還是同心圓?單憑我們的感官進行觀察能不能對事物作出可靠的判斷呢?知識講解知識點1 長度的測量你知道自己的身高嗎?你知道課桌的高度嗎?你知道物理課本的長和寬嗎?要想知道具體的數值,我們必須對研究對象進行測量。知識講解知識點1 長度的測量活動:用下面的尺去量一量身邊的物品,并說說自己的測量結果。一拳一指一拃一步知識講解知識點1 長度的測量 測量某個物理量時用來進行比較的標準量叫作單位。長期以來,世界上不同地區(甚至同一地區的不同年代)選定的測量標準各不相同。同一個長度用不同的單位來表示,國際間交流不方便。 人們逐漸認識到,確定測量標準時,應當選取自然界中比較穩定、世界各國人民都能接受的事物為標準。鑒于這種認識,國際計量組織制定了一套國際統一的單位,叫國際單位制(簡稱SI)。我國法定單位用國際單位制。提示:知識講解知識點1 長度的測量1.長度的單位(1)國際單位制中長度的基本單位是:米 符號是:m。(2)長度常用的單位: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 米(mm)、微米(μm)、納米 (nm)知識講解知識點1 長度的測量測量較大的距離時一般用千米(km);測量較小的距離一般用厘米(cm)和毫米(mm);在研究微觀世界時,還會用到微米(μm)和納米(nm)等單位。知識講解知識點1 長度的測量(3)常用長度單位之間的換算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納米kmmdmcmmmnmμm10310310310310-310-310-310-3101010知識講解知識點1 長度的測量(3)常用長度單位之間的換算1km=103m 1m=10dm=102cm=103mm=106μm=109nm知識講解知識點1 長度的測量你知道1納米(nm)有多大嗎? 納米是很小的長度單位,相當于一根頭發絲直徑的七萬分之一。天文測量中常用的長度單位是“光年”,即光在真空中傳播一年的距離。 1光年 ≈9.461×1015 m。知識講解知識點1 長度的測量2.常用的測量長度的工具它們是生活中最常用的長度測量工具。我們可以用它們來測量各種物體的長度。三角尺刻度尺盒尺卷尺知識講解知識點1 長度的測量其它長度測量工具還有:螺旋測微器 游標卡尺知識講解知識點1 長度的測量3.刻度尺的正確使用(1)認識刻度尺測量前應先觀察零刻度線是否磨損、單位、測量范圍、分度值等。單位cm零刻度線測量范圍0~8cm相鄰兩刻度線之間的長度叫分度值分度值1mm或0.1cm知識講解知識點1 長度的測量注意:1.若是厚刻度尺則應與被測物體垂直放置;2.刻度尺若有磨損可以從某一整數值刻度線對齊 待測物的起始端。知識講解知識點1 長度的測量刻度尺要放正,有刻度的一邊要緊貼被測物體。知識講解知識點1 長度的測量3.讀數時視線與刻度尺尺面垂直。4.讀數時,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記錄的測量結果應由準確值、估讀值和單位組成。知識講解知識點1 長度的測量例題1:用刻度尺測量一物體的長度,如圖所示,正確的是( )。 A B C DD知識講解知識點1 長度的測量解析:A.圖中刻度尺的零刻度線未與被測物體的邊緣對齊,故本選項錯誤;B.圖中的刻度尺沒有放正,故本選項錯誤;知識講解知識點1 長度的測量解析:C.圖中刻度尺有刻度線的一側未緊貼被測物體,故本選項錯誤;D.圖中刻度尺有刻度線的一側緊貼被測物體,而且放正,零刻度線與被測物體的邊緣對齊,故本選項正確。故選D。知識講解知識點2 時間的測量1.常見測量時間的工具手表石英鐘電子秒表機械秒表知識講解知識點2 時間的測量2.時間單位及其換算 國際單位:秒,符號:s 時間單位的換算:1h=60min=3600s知識講解知識點2 時間的測量3.秒表的讀數 先小盤后大盤 小盤單位:min 大盤單位:s 前半黑后半紅知識講解知識點3 誤差1.定義:測量值與真實值之間的差異。2.誤差與錯誤區別:誤差不可避免,只能減小。 錯誤可以避免,不該發生。3.減小方法:多次測量求平均值。 選用更精密工具。 改進測量方法。知識講解知識點3 誤差例題2:在使用刻度尺測量物體長度時,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若刻度尺的零刻度線磨損,則不能測出準確結果B.讀數時,估讀的位數越多越準確C.用多次測量求平均值的方法能夠減小誤差D.只要方法正確,認真測量,誤差是可以避免的C知識講解知識點3 誤差解析:A.刻度尺的零刻度線如果磨損,可以從其它刻度處開始測量,讀數時減去前面的刻度就可以了,所以不合題意;B.刻度尺讀數要求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是為了提高測量的精確度,但估讀位數過多便失去了意義,也無法實現,所以不合題意;知識講解知識點3 誤差解析:C.每次測量值與真實值之間都可能有誤差,為了減小誤差可以用多次測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所以符合題意;D.誤差是在測量方法正確的情況下,測量值與真實值之間的差異,誤差只能減小,不能避免,所以不合題意。故選C。課后總結長度和時間的測量長度的測量時間的測量長度的單位長度的測量測量時間的工具長度單位之間的換算秒表的讀數長度的測量工具刻度尺的正確使用時間單位及其換算誤差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