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4張PPT)物理 人教版九年級全一冊第十三章 內能第三節 比熱容第2課時 熱量的計算新課導入水的比熱容是4.2×103J/(kg·℃),表示什么意義呢?物理意義:質量為1kg的水,溫度升高1℃,要吸收4.2×103J的熱量。學習目標能根據比熱容進行簡單的熱量計算。學習目標教學重點:熱量有關計算。教學難點:熱量有關計算。知識全解知識點 熱量的計算如果知道有m kg水,加熱前初始溫度為t0 ℃,加熱后溫度為t ℃,那么它吸收了多少熱量呢?吸收的熱量=比熱容×質量×升高的溫度提煉公式知識全解知識點 熱量的計算例題1:要把2kg的水從20℃加熱到100℃,至少需供給多少熱量?知識全解知識點 熱量的計算已知:c=4.2×103J/(kg·℃) m=2kgt1=20℃,t2=100℃求:Q吸解:Q吸=cm(t2-t1)=4.2×103J/(kg·℃)×2kg×(100℃-20℃)=6.72×105J眼睛會了呢~知識全解知識點 熱量的計算例題2:一個質量為250g的鋼件,加熱到560 ℃,然后在空氣中自然冷卻,室溫為20 ℃,這個鋼件在冷卻過程中放出多少熱量 [鋼的比熱容為0.46×103 J/(kg·℃) ]知識全解知識點 熱量的計算解:Q放 = cm(t0-t1) =0.46×103 J/(kg·℃)×0.25 kg×(560 ℃-20 ℃)=6.21×104 J知識全解知識點 熱量的計算例題3:水的比熱容為4.2×103J/(kg ℃),初溫為30℃、質量為2kg的水吸收2.1×105J的熱量后溫度將升高到多少℃?知識全解知識點 熱量的計算解:由Q吸=cmΔt 可知水吸熱后升高到的溫度:Δt===25℃由Δt=(t﹣t0)得水的末溫:t=Δt+t0=25℃+30℃=55℃。這題我罩的,懂知識全解知識點 熱量的計算例題4:如圖是質量為100g的某物質溫度隨加熱時間的變化圖像,前10min它吸收的熱量是7.2×103J。求該物質的比熱容。知識全解知識點 熱量的計算由圖像可知,該物質10min升高溫度:Δt=50℃﹣20℃=30℃,由Q吸=cmΔt 得,該物質的比熱容:c===2.4×103J/(kg ℃)知識全解知識點 熱量的計算●兩個溫度不同的物體放在一起時,高溫物體放出熱量,溫度降低;低溫物體吸收熱量,溫度升高。若放出的熱量沒有損失,全部被低溫物體吸收,最后兩物體溫度相同,稱為“達到熱平衡”。●熱平衡方程:Q吸 = Q放。當堂練習1.用兩個相同的電熱器給質量同為2kg的物質甲和水加熱,它們的溫度隨時間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據此判斷甲物質10 min吸收的熱量為( )【水的比熱容c=4.2×103J/(kg·℃)】A. 5.04×105JB. 4.2×105JC. 2.52×105JD. 條件不足,不能計算C當堂練習解析 由Q水=cm(t末 t初)=4.2×103J/(kg·℃)×2kg×30℃=2.52×105 J。用兩個相同的電熱器給質量同為2 kg的物質甲和水加熱,故物質甲和水吸收的熱量相等,故選項C正確。當堂練習2.一冰塊先后經歷了以下三個過程:①-10℃的冰到0℃的冰,吸收熱量Q1;②0℃的冰變為10℃的水,吸收熱量Q2;③10℃的水到20℃的水,吸收熱量Q3。已知冰和水的比熱容分別為c冰、c水,且c冰A. Q1>Q2>Q3B. Q1C. Q1D. Q1C當堂練習解析 根據熱量計算公式Q吸=cm(t t0),物體吸熱的多少與其比熱容、質量和溫度變化有關。同種物質不同狀態,比熱容不同,冰熔化成水質量不變,比熱容變大。同質量的冰和水升高相同溫度,水吸熱比冰多。冰是晶體,熔化吸熱溫度不變,冰從0℃升高到10℃,先吸熱熔化后吸熱升溫,吸熱最多。故選C。當堂練習3.小剛在家拿一個金屬球玩耍時,突然想這可能是什么金屬呢?現已測出該金屬球的質量為100g,當它溫度升高了50℃時需吸收2.3×103J的熱量,你能否幫小剛得出這種金屬的比熱容是多少?通過查表可知是哪種金屬?當堂練習解析 由Q=cm△t得金屬的比熱容:c== =460J/(kg ℃)根據表格可查出與鐵和鋼的比熱容相同,可能是鐵或鋼。本課小結熱量的計算公式:Q吸= cm(t1-t0) Q放= cm(t0-t1)求熱量:Q= cm△t求質量:m=求溫差:△t=求比熱容:c=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