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6張PPT)物理 滬科版(2024)八年級全一冊滬科版八年級全一冊打開物理世界的大門物理學(physics)是研究物質最一般的運動規律和物質基本結構的學科。作為自然科學的帶頭學科,物理學研究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質最基本的運動形式和規律,因此成為其他各自然科學學科的研究基礎。物理學是一門實驗科學,也是一門崇尚理性、重視邏輯推理的科學。它充分用數學作為自己的工作語言,是一門精密的自然科學學科。認識物理一什么是物理學?1.大自然為何五顏六色、絢麗多彩自然界中的——光學2.大自然為何充滿力量自然界中的——力學走進神奇(在自然中)一3.大自然為何四季冷熱不一自然界中的——熱學4.大自然為何充滿美妙聲音流水聲瀑布聲鳥鳴聲自然界中的——聲學走進神奇(在自然中)雪花冰雹霧露水一4.大自然有神秘莫測之閃電自然界中的——電磁學風扇通電后為什么會轉動?閃電是如何形成的?電話是如何實現通話的?走進神奇(在自然中)一1.洗過衣服后,哪些方法可以使它干的快些?太陽下展開風扇吹2.冬天,當你的手凍得通紅時,哪些方法可以讓它暖和起來?哈氣暖手寶搓手生活中的——熱學走進神奇(在生活中)一3.乘車時,如果突然加速,你有什么感覺?如果突然剎車,你又有什么感覺?車加速車減速4.為什么只有一個小孔時,飲料罐里面的飲料不易倒出 倒不出倒得出生活中的物理——大氣壓走進神奇(在生活中)一天體的運動,閃電、彩虹,汽車的運行,潛水艇的浮沉,手機通訊,航空航天,都和我們將要學習的物理有極大的聯系。物理是一門研究“聲、光、熱、力、電、磁、微觀粒子”等自然現象的學科,是一門通過觀察、實驗、思考來研究自然界的物質、相互作用規律和運動規律的自然科學。1.我們祖先的甲骨文2.祖先文明中萌芽的科學思想殸甲骨文“殸(shēng)”,意指手持長柄,敲擊樂器發聲。這說明古人很早便知道聲音與撞擊有關。探索之路(古文明的科學思想)二越劈夾煮3.納西族東巴象形文字夾:含杠桿的原理劈:包含著壓強的物理知識越:蘊含了物體的運動的知識煮:蘊含了水從液態變化到氣態的物理知識探索之路(古文明的科學思想)二4.古人的歷史遺跡有研究認為,世界上不同地方的石頭鎮的功能之一是幫助古人觀察天象我國安徽凌家灘出土的距今約5000年的雕刻玉版,是中國人天圓地方宇宙觀的早期展現探索之路(古文明的科學思想)二天文學家哥白尼1473年二月十九日在波蘭北部的桑城出生。是現代天文學的創始者,他致力于研究太陽、行星、和月亮對恒星的相對運動。簡介一、地球是圓球體證據是:越往北移動,北極星就升得越高;越往南移動,則越低。二、地球由西向東自轉,并且大氣層隨著地表運動證據是:如果大氣不隨著地表運動,應該會有連續的風由東向西吹。太陽、月亮、和星星都是東升西落,表示地球由西向東自轉。三、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太陽才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行星都以圓形的軌道繞太陽運轉,但是圓形的軌道不以太陽為圓心;因為觀察行星在天空中移動的速率,并不是等速率的。四、太陽由西向東運行,星星則相反方向因為地球以圓形軌道繞著太陽運轉,看起來太陽在星空中移動的方向是由西向東;反之,星星則以由東向西的方向移動。和我們今天觀察的現象吻合。哥白尼1.哥白尼—自然科學先驅探索之路(物理學中的進步之階)二伽利略于1564年2月15日出生于意大利比薩,是意大利天文學家、物理學家和工程師、歐洲近代自然科學的創始人。他是第一個把實驗引進力學的科學家,他利用實驗和數學相結合的方法確定了一些重要的力學定律。簡介二、現代物理學之父伽利略對運動基本概念,包括重心、速度、加速度等都作了詳盡研究并給出了嚴格的數學表達式。2.伽利略—經典物理學開創者伽利略伽利略制作了伽利略型望遠鏡,他對觀測天文學的貢獻包括使用望遠鏡對金星相位的確認,發現木星的四顆最大衛星,土星環的觀測和黑子的分析。一、觀測天文學之父三、科學方法之父伽利略認為物理學原理必須來自觀察和實驗,并接受實踐的驗證;物理學的研究應尋求量的公理,即研究物體是怎樣運動的,并用數學的公式定量地表示出物體運動的規律。四、現代科學之父糾正了統治歐洲近兩千年的亞里士多德的錯誤觀點,不顧教會迫害堅持哥白尼的“日心說”,更創立了研究自然科學的新方法探索之路(物理學中的進步之階)二3.牛頓—物理學之父牛頓艾薩克·牛頓(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數學家,百科全書式的“全才”,著有《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光學》。簡介牛頓主要貢獻①在力學上,牛頓闡明了動量和角動量守恒的原理,提出牛頓運動定律;②在光學上,他發明了反射望遠鏡,并基于對三棱鏡將白光發散成可見光譜的觀察,發展出了顏色理論;③他還系統地表述了冷卻定律,并研究了音速;④在數學上,牛頓與萊布尼茨分享了發展出微積分學的榮譽。他也證明了廣義二項式定理,提出了“牛頓法”以趨近函數的零點,并為冪級數的研究做出了貢獻。探索之路(物理學中的進步之階)二阿爾伯特·愛因斯坦(1879年3月14日—1955年4月18日),出生于德國巴登-符騰堡州烏爾姆市,現代物理學家,19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愛因斯坦開創了現代科學技術新紀元,被公認為是繼伽利略、牛頓之后最偉大的物理學家。簡介愛因斯坦主要貢獻①提出狹義相對論與廣義相對論;②1905年,愛因斯坦提出光子假設,成功解釋了光電效應(光照射到金屬上,引起物質的電性質發生變化);③愛因斯坦是量子場概念的開創者;④愛因斯坦的理論為核能的開發奠定了理論基礎;3.愛因斯坦—現代物理學開創者愛因斯坦探索之路(物理學中的進步之階)二楊振寧,男,1922年10月1日(護照上為9月22日)生于安徽合肥,物理學家。1957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楊振寧在粒子物理學、統計力學和凝聚態物理等領域作出里程碑性貢獻。他的四個重要學術貢獻:“規范場理論”、“宇稱不守恒理論”和他在統計力學、高溫超導方面的成就。簡介揚振寧主要貢獻20世紀50年代和R.L.米爾斯合作提出非阿貝爾規范場理論;1956年和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恒定律;在粒子物理和統計物理方面做了大量開拓性工作,提出楊-巴克斯特方程,開辟量子可積系統和多體問題研究的新方向等。4.揚振寧—現代物理學繼承者愛因斯坦探索之路(物理學中的進步之階)二1.知識園地----碩果累累物理學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質、相互作用和運動規律的自然科學。物理學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物理學中的進步之階)航天技術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物理學中的進步之階)看的更遠、更小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物理學中的進步之階)芯片、光纖、超導……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物理學中的進步之階)中國載人航天工程①1992年,載人航天工程研制建設開始全面展開。②1999年11月,我國進行了第一次無人飛行試驗。③2003年10月15日,楊利偉乘坐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圓滿完成了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④2011年9月29日,天宮一號發射升空,這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發射的第一個目標飛行器,是中國第一個空間實驗室。⑤2022年11月3日,空間站夢天實驗艙成功完成轉位,與天和核心艙和問天實驗艙組合,中國空間站“T”字基本構型在軌組裝完成,標志著中國空間站全面建成。知識窗2024年6月4日,嫦娥六號上升器攜帶月球樣品自月球背面起飛,隨后成功進入預定環月軌道。嫦娥六號完成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樣和起飛。“嫦娥奔月”是我們的古老傳說,2004年我國探月工程正式立項,名為“嫦娥工程”,它分為“無人月球探測”“載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個階段,中華民族的“逐月之旅”正式開始。2007年,嫦娥一號發射升空,實現了中國首次繞月飛行,并在之后成功撞月,完成了我國探月三步走的第一步。2010年,嫦娥二號成功發射,它來到距離月球更近的軌道上,對嫦娥三號預選著陸區虹灣進行了拍攝。2013年,嫦娥三號發射升空,并順利在月球正面虹灣地區實現軟著陸。2018年,嫦娥四號成功發射,最終實現了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2020年,嫦娥五號發射升空,而后帶著1 731g月球樣本平安返鄉。中國探月工程2024年2月24日中國載人工程網消息,中國載人月球探測計劃任務新一代載人飛船命名為“夢舟”,月面著陸器命名為“攬月”。入地、下海,“中國深度”!①“奮斗者”號載人潛水器2020年11月,我國自主研制的“奮斗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在馬里亞納海溝成功下潛到10 909 m,創造了我國載人深潛的記錄。②深地塔科1井2024年2月13日,我國首口萬米科探井——深地塔科1井鉆井深度已突破9 900 m,正向萬米底層沖刺鉆進。截至目前,我國首口萬米深井采用新換上的金剛石鉆頭,已連續50次取出古老巖石標本。知識窗從一窮二白到“上到九天攬月,下到五洋捉鱉”,這一切都離不開物理學的發展與應用!提出問題交流與合作猜想與假設設計實驗與制訂計劃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分析與論證評估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物理學中的進步之階)2.科學探究——其樂無窮3.科學精神——永遠高揚(1)科學家們實事求是、尊重客觀規律,不迷信權威、敢于堅持真理。哥白尼尼古拉·哥白尼,文藝復興時期波蘭天文學家、數學家、教會法博士、神父。在哥白尼40歲時,他提出了日心說,改變了人類對自然對自身的看法。當時羅馬天主教廷認為他的日心說違反《圣經》,哥白尼仍堅信日心說,并認為日心說與其并無矛盾,并經過長年的觀察和計算完成他的偉大著作《天體運行論》。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物理學中的進步之階)3.科學精神——永遠高揚(2)科學家們孜孜不倦、刻苦認真、鍥而不舍。居里夫人居里夫人是歷史上第一個獲得兩項諾貝爾獎的人,而且是僅有的兩個在不同的領域獲得諾貝爾獎的人之一.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物理學中的進步之階)3.科學精神——永遠高揚(3)科學家們善于交流,敢于提出與眾不同的見解。科學家們善于合作與交流,敢于提出與眾不同的見解,也敢于修正或放棄自己的錯誤觀點。愛因斯坦和玻爾進行了長達20余年的量子力學大論戰,促進了量子力學體系的建立。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物理學中的進步之階)有目的地觀察有準備地動手正確記錄實驗現象和數據善于觀察 樂于動手1四怎樣學習物理善于質疑,多問“為什么”,弄清“來龍去脈”:根據什么實驗或事實,經過怎樣的分析和思考,與其它知識有什么聯系,對我們有什么用處 勤于思考 重在理解2四怎樣學習物理>利用學到的知識解釋身邊的現象>建立恰當地使用科技成果的意識>關注身邊的科學技術與社會的聯系>關注科學技術的新動態聯系實際 聯系社會3想一想:實驗和生活中的拔火罐有什么聯系?四怎樣學習物理1、良好心態,興趣助力。2、課堂認真專注。3、作業按時按量完成,課后及時獨立認真完成作業;多做題,做好題。4、有問題及時解決,整理匯總錯題。根據錯題歸納疑點、錯點、難點并解決。5、常總結(提煉方法技巧),多反思(常思錯題找原因),巧記憶(理解概念公式,學會運用和表達),多運用(課后多與同學們討論身邊的物理現象及其解釋)。6、常舉手、多發言、多講題。7、書寫格式整齊規范。課堂及作業要求4四怎樣學習物理數學知識儲備科學計數法:12001.2×103314003.14×10480800008.08×1060.033×10-20.000252.5×10-40.0000022×10-6四怎樣學習物理初級單位換算:注意單位大小與進率1km103m長度:1m102cm103mm1h60min時間:60s1min1m2102dm2面積:104cm2四怎樣學習物理1m3103dm3體積:106cm3數學知識儲備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