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7張PPT)第一節聲音的產生與傳播第二章聲現象一、聲音的產生你能讓他們發出聲音嗎?1、橡皮筋2、鋼尺3、喉嚨一、聲音的產生一、聲音的產生1. 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一、聲音的產生一、聲音的產生物理學中常將一些無法直接感知或不易觀察到的現象轉換成人們可以感知或容易觀察到的現象,這種方法就是轉換法。2、轉換法3.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振動停止時,發聲也停止,但聲音不會立刻消失。一、聲音的產生一、聲音的產生4. 聲源:物理學中把正在發聲的物體叫做聲源.二、聲音的傳播二、聲音的傳播二、聲音的傳播1.真空不能傳聲,空氣可以傳聲。二、聲音的傳播2、聲音以聲波的形式傳播二、聲音的傳播二、聲音的傳播聲音可以在液體中傳播二、聲音的傳播3.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介質可以是氣體、固體、液體。二、聲音的傳播第二課時三、聲速三、聲速三、聲速◇聲速和介質種類有關,介質不同聲速不同,一般固體的聲速較大,氣體的聲速較小。◇聲速還與介質溫度有關。15℃時,空氣中的聲速是340m/s。四、回聲當聲波碰到一個障礙物(如懸崖)時,它會反射回來,我們會再聽到這個聲音。這種反射回來的聲音稱為回聲。聲速若要區別出回聲和原聲,聲源距離障礙物至少多遠?解:要區別回聲與原聲,兩者時間必須間隔0.1s以上因此,至少距離:這種方法常用于回聲測距。例:把海面上的鐘敲響,鐘聲傳到海底,再反射回來,共經過2s,求海的深度。(v海=1500m/s)解:五、我們怎么聽到聲音請閱讀課本第30-31頁的科學世界,了解人是怎樣聽到聲音的,以及什么是骨傳導。并在課后體驗一下骨傳導。布置作業1.基礎性作業:(1)完成學生資源中的練習。(2)閱讀教材第30頁的“科學世界——我們是怎么聽到聲音的。2.拓展性作業:(1)查資料完成小制作“土電話” 。(2)利用身邊的器材,粗測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動手動腦學物理T3 將耳朵貼在長管的一端,另外一個人敲一下鐵管的另一端,你會聽到幾次聲音?說說其中的道理。T4在室內比在曠野里響亮,這是為什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