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課時 元素符號 元素周期表1.化學觀念:知道質子數相同的一類原子屬于同種元素;了解在化學反應中元素的種類不變;初步認識元素周期表。2.科學思維:能基于真實情境,從元素、原子、分子的視角分析有關物質及其變化的簡單問題,建立認識物質的宏觀和微觀視角之間的關聯,了解研究物質的組成與結構對認識和創造物質的重要意義。3.科學探究與實踐:能與同學合作、分享,善于聽取他人的合理建議,評價、反思、改進學習過程與結果。4.科學態度與責任:通過科學史實體會科學家探索物質的組成與結構的智慧。1.教學重點:正確書寫常見的元素;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結構。2.教學難點:元素符號的意義。一位不懂漢語的外國學生走進了我們的實驗室,看著試劑瓶上的標簽,一臉茫然——因為他一個字也不認識。同樣我們走進外國的實驗室,也難以認識試劑瓶標簽上的文字。為了書寫和學術交流的方便,采用國際統一的符號來表示各種元素,這就出現了“元素符號”。探究點一 元素符號——討論法提出問題 元素符號如何書寫,又表示什么含義?討論交流 閱讀教材討論歸納。歸納總結1.表示方法:(1)由一個字母表示的元素符號要大寫,如H、C、K、S等;(2)由兩個字母表示的元素符號,第一個字母要大寫,第二個字母要小寫,即“一大二小”,如Na、Mg、Cu等。2.元素符號的含義:(1)宏觀意義:表示一種元素;微觀意義:表示這種元素的一個原子。(2)對于由原子直接構成的物質,元素符號還表示一種物質。(3)元素符號前面添加上數字時,只能表示多個原子,不能再表示該元素。探究點二 元素周期表——講授法提出問題 元素周期表是按什么編排的呢?有沒有規律?討論交流 閱讀教材和元素周期表討論歸納。歸納總結1.元素周期表的編排結構:(1)在元素周期表中,對金屬元素、非金屬元素、稀有氣體元素用不同顏色做了區分。(2)橫行(周期):每一橫行代表一個周期,共有7個橫行,即7個周期。(3)縱行(族):共有18個縱行,每1個縱行叫作一個族,第8、9、10三個縱行共同組成一個族,所以有16個族。(4)每一格: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一種元素均占據一格,每一格均包括元素的原子序數、元素符號、元素名稱、相對原子質量等內容。2.原子序數=核電荷數=核內質子數=核外電子數。3.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所在單元格信息:第2課時 元素符號 元素周期表一、元素符號1.書寫:第一個字母大寫,第二個字母小寫。(【巧學妙記】“一大二小”)2.意義:(1)表示一種元素;(2)表示該元素的一個原子。3.元素符號前面數字的含義:表示原子的個數。二、元素周期表簡介1.結構:共有7個橫行(7個周期),18個縱列(16個族)。2.原子序數=核電荷數=質子數。請完成《學練優》對應課時作業。成功之處 本堂課利用教材上的資料和生活實例做成課件,減輕學生學習知識的壓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使理性知識變得淺顯易懂。充分體現了新課標“從生活走進化學,從化學走向社會”的理念不足之處 時間有限,元素符號又較多,學生一時難以全部記住第1課時 元素1.化學觀念:認識物質是由元素組成的;知道質子數相同的一類原子屬于同種元素。2.科學思維:了解在化學反應中元素的種類是不變的,建立認識物質的宏觀視角。3.科學探究與實踐:能與同學合作、分享,善于聽取他人的合理建議,評價、反思、改進學習過程與結果。4.科學態度與責任:發展勤于思考、勇于實踐的科學精神。1.教學重點:元素的概念。2.教學難點:認識物質的宏觀組成與微觀構成。 我們每天都在食用“加碘食鹽”,這里的“碘”是指什么?老人和小孩通常都需要補鈣,這里的“鈣”是指什么?探究點一 元素——講授法提出問題 一種元素是不是只有一種原子?元素和原子是什么關系呢?在化學變化中分子改變,原子不變,元素是否發生變化?討論交流 閱讀教材討論歸納。歸納總結1.概念:元素是質子數(即核電荷數)相同的一類原子的總稱。2.對元素含義的理解。(1)原子核內的質子數決定元素種類。質子數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種元素。如H2O與NH3,H2與He質子數相同,卻不是同種元素。(2)定義中的“一類原子”不能說成“同種原子”。“一類原子”是指質子數相同,中子數不一定相同的原子。(3)元素概念中的“原子”包括中性原子和離子,如Cl(原子)和Cl-(離子)都屬于氯元素。3.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種類不變,故反應前后元素種類肯定不變。4.元素的種類及分布。(1)種類:①金屬元素;②非金屬元素;③稀有氣體元素。(2)地殼中各種元素按含量由多到少依次為:氧、硅、鋁、鐵、鈣、鈉、鉀、鎂、氫、其他元素。探究點二 物質的組成與構成——講授法提出問題 前面我們學習了分子、原子、離子等微粒,今天又學習了元素,它們與物質有著怎樣的關系呢?歸納總結 元素與分子、原子、離子間的關系:知識拓展 元素與原子的區別與聯系:項目 元素 原子區別 ①只講種類,不講個數 ②宏觀概念 ③只能組成物質,不能構成物質 ①既講種類,又講個數 ②微觀概念 ③可構成分子,也可直接構成物質相互聯系 元素是同一類原子的總稱,原子與元素是個體與總體的關系,原子的質子數決定元素的種類課題3 元素第1課時 元素一、元素的概念和分類1.概念:質子數(即核電荷數)相同的一類原子的總稱。2.分類:金屬元素、非金屬元素和稀有氣體元素。二、物質的宏觀組成和微觀構成請完成《學練優》對應課時作業。成功之處 為了加深學生對于抽象元素概念的理解,教學中充分運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加強教材的前后聯系及與生活的聯系,設置較多的課堂討論環節,學生參與度比較高不足之處 由于沒有同位素的知識儲備,學生對于元素的概念理解有一定的困難,大部分學生只能靠死記硬背來記憶概念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1課時 元素.docx 第2課時 元素符號元素周期表.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