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3課時 走進科學探究1.化學觀念:通過對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知道化學實驗是進行科學探究的重要途徑,學會觀察與描述實驗現象。2.科學思維:知道具備基本的化學實驗技能是學習化學和進行探究活動的基礎和保證,初步形成化學實驗探究的一般思路與方法。3.科學探究與實踐:通過對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體驗完整的科學探究過程,初步嘗試設計簡單的科學探究方案或實踐活動方案。4.科學態度與責任:初步發展對物質世界及其變化的好奇心和探究欲。1.教學重點: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2.教學難點:在科學探究過程中,正確觀察并描述主要實驗現象。科學探究是獲取科學知識、理解科學本質、認識客觀世界的重要途徑。在進行科學探究時,常通過觀察和實驗等方法獲取證據,通過分析和推理得出結論。讓我們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來體會科學探究的奧妙。探究點一 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實驗法探究實驗項目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解釋和結論點燃前 觀察蠟燭顏色、狀態、形狀 圓柱形,乳白色或紅色等,有輕微氣味 蠟燭因加入顏料而呈現各種顏色從蠟燭上切下一塊石蠟,放入水中 不溶于水并能浮在水面上 石蠟質地較軟,密度比水小,且難溶于水續表項目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解釋和結論燃燒過程中 (1)在空氣中點燃蠟燭,觀察現象 產生黃白色光亮火焰;蠟燭火焰閃爍搖晃,并有黑煙產生;火焰分三層 蠟燭火焰由于受氣流影響而搖晃,黑煙是石蠟未充分燃燒產生的炭黑;燃燒火焰分三層:焰心、內焰、外焰(2)在蠟燭火焰的上方罩一個冷而干燥的燒杯 燒杯內壁有水珠生成 蠟燭燃燒有水生成(3)將上述燒杯取下來正放,迅速往燒杯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蕩 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蠟燭燃燒有二氧化碳生成熄滅后 熄滅蠟燭,觀察現象 有一縷白煙從燭芯飄出 石蠟的蒸氣遇冷形成白煙用燃著的火柴點燃白煙,再觀察現象 火焰順著白煙將蠟燭重新點燃 白煙是石蠟固體小顆粒,具有可燃性課堂討論 蠟燭燃燒時狀態有沒有什么改變?蠟燭燃燒時產生黑煙,為什么熄滅后是白煙?熄滅后的白煙是什么物質?歸納總結1.石蠟燃燒的文字表達式:石蠟+氧氣二氧化碳+水此反應的條件是點燃,寫在箭頭的上方。表達式的意義:石蠟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2.對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探究步驟 對現象的觀察和描述點燃前 白色(或其他顏色)固體,質地較軟,有氣味,難溶于水,密度比水小燃著時 發光,放熱,冒黑煙,熔化成液態后又凝固;火焰分三層,外焰最亮;干燥的燒杯內壁有水霧生成,另一燒杯內壁的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熄滅后 冒白煙;點燃白煙,蠟燭又重新復燃探究點二 觀察與描述實驗現象——講授法提出問題 實驗時,我們在實驗前觀察什么?實驗的過程中觀察什么?實驗后又觀察什么呢?觀察到的這些實驗現象,我們從哪些方面去進行描述呢?討論交流 討論相關的原因。歸納總結 觀察化學實驗的內容:實驗前 實驗過程中 實驗后物質原來的顏色、氣味、狀態等 物質狀態和顏色的變化、發光、放熱、產生沉淀和放出氣體等 生成物質的顏色、狀態等化學實驗學習的特點:(1)關注物質的性質(如顏色、氣味、狀態、溶解性等);(2)關注物質的變化(如發光、放熱、生成氣體、生成沉淀等);(3)關注物質變化過程及其現象,并學會記錄、分析實驗現象,得出結論。第3課時 走進科學探究一、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1.點燃前。2.燃著時。3.熄滅后。二、觀察與描述實驗現象1.關注物質的性質。2.關注物質的變化。3.關注物質變化的過程。請完成《學練優》對應課時作業。成功之處 本堂課主要以學生的探究實驗為主,采用探究式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發揮引導、指導和輔助的作用,將學習的主動權留給學生,使學生在合作探究的活動中深刻理解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一門科學不足之處 分組實驗時有個別學生不服從小組長安排,體現不出小組的團隊意識第2課時 物質的加熱、儀器的連接及洗滌1.化學觀念:了解酒精燈的使用方法,知道加熱的操作方法;了解如何連接儀器,并檢驗裝置的氣密性;掌握洗滌儀器的方法及注意事項。2.科學思維:初步學會運用觀察、實驗等手段獲取化學事實。3.科學探究與實踐:通過教材實驗操作練習,知道嚴謹的科學態度、正確的操作方法是化學實驗成功的關鍵。4.科學態度與責任:通過給物質加熱、儀器連接的學習,樹立安全意識和觀念;通過實驗室基本操作的全面學習,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避免實驗室發生危險及實驗浪費的產生,形成嚴謹的科學態度。1.教學重點:酒精燈的使用;簡單儀器的連接;儀器的洗滌。2.教學難點:給一定量的液體加熱;裝置氣密性檢查的原理。 在家做飯時,有的用液化氣加熱,有的用電飯鍋加熱,有的用電磁爐加熱,還有的用木棒、秸稈等物質加熱……在化學實驗室中用什么儀器給物質加熱呢?探究點一 物質的加熱——實驗法提出問題 酒精燈使用時應注意哪些問題?給物質加熱時又應注意什么呢?討論交流 閱讀教材討論歸納。歸納總結1.酒精燈使用時注意事項。(1)三查看:實驗前檢查燈芯是否燒焦;酒精量不能少于,不能多于;實驗后查看燈帽是否蓋好。(2)三禁止:絕對禁止向燃著的酒精燈內添加酒精;絕對禁止用一盞酒精燈引燃另一盞酒精燈;絕對禁止用嘴吹滅酒精燈。(3)一處理:酒精灑在桌面上著了火,用濕抹布蓋滅即可。2.給物質加熱的方法。(1)給固體物質加熱:固體試劑平鋪于試管底部,試管口應略向下傾斜(以免冷凝水或生成水倒流回熱的試管底部,使試管炸裂),先預熱再固定在試劑部位加熱。(2)給液體物質加熱:給試管里液體加熱,將試管夾從底部往上套,夾在試管中上部;大拇指不要摁在試管夾的短柄上,以防試管脫落;試管口向上傾斜與桌面約成45°角;試管內液體體積不能超過試管容積的;管口切勿朝向人。知識拓展1.若被加熱的玻璃容器外壁有水,應擦干后再加熱,以免容器受熱不均勻而炸裂。2.加熱時試管底部不能接觸酒精燈燈芯,以免受熱不均勻而破裂。3.燒得很熱的玻璃容器,不要立即用冷水沖洗,放置時要墊上陶土網以免燙壞實驗臺。探究點二 儀器的連接——講授法提出問題 正確連接實驗裝置是進行化學實驗的重要環節。在化學實驗中連接儀器應注意哪些問題?討論交流 閱讀教材討論歸納。歸納總結連接類型 操作圖示 操作步驟及注意事項(1)把玻璃導管插入帶孔橡膠塞 先把玻璃導管的一端用水潤濕,左手拿橡膠塞,右手拿玻璃導管,然后稍用力轉動插入橡膠塞(2)連接玻璃導管和乳膠管 先把導管口用水潤濕,稍稍用力即可把導管插入乳膠管(3)用橡膠塞塞住試管 左手拿容器,右手拿橡膠塞慢慢轉動,塞進容器口。切不可把容器放在桌上再使勁塞進塞子(4)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先把導管一端放入水中,然后用手握住試管,若有氣泡出現,則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否則說明裝置漏氣知識拓展 組裝儀器一般按從下到上、從左到右的順序進行;拆卸儀器時,一般先拆開各儀器間的連接導管,然后由右到左、由上到下依次拆卸。探究點三 儀器的洗滌——實驗法提出問題 玻璃儀器的洗滌方法是怎樣的?洗滌干凈的標準是什么?討論交流 閱讀教材討論歸納。歸納總結1.玻璃儀器的洗滌方法:傾倒廢液→加熱后的要等儀器冷卻→用自來水蕩洗→刷洗(轉動或上下移動試管刷)→清水洗→放指定位置晾干。2.儀器洗凈的標準:洗過的玻璃儀器內壁附著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洗凈的試管可倒置在試管架上,晾干備用。第2課時 物質的加熱、儀器的連接及洗滌一、物質的加熱1.酒精燈的使用注意事項。2.給物質加熱的方法。二、連接儀器裝置1.玻璃導管與乳膠管連接的方法:潤濕→插入。2.玻璃導管與橡膠塞連接的方法:潤濕→轉動。3.橡膠塞塞入容器口的方法:轉動塞進。三、玻璃儀器的洗滌1.方法:試管刷刷洗→轉動或上下移動。2.標準:玻璃儀器內壁附著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請完成《學練優》對應課時作業。成功之處 本堂課講練結合,學生大膽操作,引導學生進一步認識化學實驗常用儀器及加熱、連接、洗滌等基本實驗操作,同時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不足之處 學生對酒精燈的使用和儀器的連接操作不熟,由于時間緊,學生練習的力度還不夠;個別學生害怕儀器破損,不敢動手操作,要鼓勵學生膽大心細,動手實驗第1課時 化學實驗常用儀器及試劑的取用1.化學觀念:牢記化學實驗室規則,增強安全意識;認識常見的化學儀器,了解其使用方法與注意事項;知道化學試劑的取用原則,學會固體試劑和液體試劑的取用方法。2.科學思維:通過閱讀教材,知道化學實驗是進行科學探究的重要途徑。3.科學探究與實踐:通過教材實驗操作練習,知道嚴謹的科學態度、正確的操作方法是化學實驗成功的關鍵。4.科學態度與責任:結合實例體會化學試劑的保存、選擇和使用與物質性質之間的關系,認識合理使用化學試劑對保護環境的重要意義,初步形成合理使用化學試劑的意識。1.教學重點:常用化學儀器名稱;固體試劑和液體試劑的取用;量筒和膠頭滴管的使用。2.教學難點:量筒讀數的誤差分析;膠頭滴管的使用。神農為了研究各種不同藥物的藥性,親嘗各種草藥,經常中毒,一天就中過二十幾種毒,但神農沒有被嚇到,直到嘗到了斷腸草,無藥可救,失去了生命。18世紀的化學家們,似乎都有一個壞習慣,他們都很喜歡親自“品嘗”一下自己做出來的東西。卡爾·威爾海姆·舍勒,一個18世紀的傳奇化學家,經常品嘗自己做出的化學樣品,后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毒素的積累讓他難逃英年早逝的厄運。這就告訴我們進入化學實驗室安全第一!探究點一 化學試劑的取用原則——講授法提出問題 實驗室中的化學試劑在取用時應注意什么?討論交流 閱讀教材討論相關原因。歸納總結 試劑取用的基本原則:(1)“三不”原則:不能用手接觸試劑;不要把鼻孔湊到容器口聞試劑(特別是氣體)的氣味;不得品嘗任何試劑的味道,即“不觸、不聞、不嘗”。(2)節約原則:應該嚴格按照實驗規定的用量取用試劑;如果沒有說明用量,液體一般按最少量(1~2 mL)取用,固體只需鋪滿試管底部。(3)處理原則:實驗用剩的試劑應放入指定容器內,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隨意丟棄,更不能拿出實驗室。知識拓展 聞試劑氣味的方法:把瓶塞打開,用手在瓶口輕輕扇動,讓少量氣體飄入鼻孔。探究點二 化學試劑的取用——實驗法提出問題 取用固體試劑和液體試劑時分別應注意什么?討論交流 閱讀教材討論相關原因。歸納總結1.固體試劑的取用固體狀態 所需儀器 操作要點 規范操作的原因塊狀、顆 粒狀 鑷子 “一橫、二放、三慢豎”把密度較大的塊狀試劑放入玻璃容器時,應先把容器橫放,把塊狀試劑放入容器口,再把容器慢慢地豎立起來,使塊狀試劑緩緩滑到容器的底部 以免打破容器粉末狀 藥匙或紙槽 “一橫、二送、三豎立”將試管橫放,用藥匙或紙槽將試劑送至試管底部,再把試管豎立起來,讓試劑全部落至試管底部 避免試劑沾在管口或管壁上2.液體試劑的取用用量 方法及儀器 操作要點 方法技巧較多量 傾倒法 1.塞子倒放在桌面上 2.試劑瓶口緊挨試管口 3.標簽朝向手心 4.試管稍稍傾斜 5.完畢后蓋好瓶塞,試劑瓶放回原位 “塞倒放、口挨口、簽向手、要放回”續表用量 方法及儀器 操作要點 方法技巧一定量 量取法——量筒 1.量筒的規格等于或略大于所需液體的體積2.定量量取時,首先向量筒內傾倒液體,離刻度還有1~2 mL時,改用膠頭滴管滴加3.讀數時,量筒必須平放在桌面上,視線要與量筒內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水平 “一選、二平、三忌”(“一選”即選用合適規格的量筒,以避免增大誤差或多次量取;“二平”即量筒必須放平穩;讀數時“視線、刻度、凹液面最低處”呈一線,并保持視線水平;“三忌”即忌用量筒加熱或量取熱的液體;忌用量筒溶解、混合物質或作反應容器;忌用量筒長期盛放試劑)少量 滴加法——膠頭滴管 1.先擠壓膠頭,然后吸液,不要“吹泡泡”2.滴加液體時,要豎直懸空滴加3.取液后,應保持橡膠帽在上,不能平放或倒置,防止液體倒流污染試劑或腐蝕橡膠帽4.不要把膠頭滴管放在實驗臺或其他地方,以免污染膠頭滴管5.用過的膠頭滴管要立即用清水沖洗干凈(滴瓶上的滴管不用沖洗),不能用未清洗的膠頭滴管再吸取別的試劑 “排氣、吸液、豎直、懸空”課題2 化學實驗與科學探究第1課時 化學實驗常用儀器及試劑的取用一、實驗室化學試劑的取用原則1.“三不”原則。2.節約原則。3.處理原則。二、固體試劑的取用1.塊狀:鑷子。(【巧學妙記】一橫、二放、三慢豎)2.粉末狀:藥匙或紙槽。(【巧學妙記】一橫、二送、三豎立)三、液體試劑的取用1.傾倒:試管。2.量?。毫客?。3.滴加:膠頭滴管。請完成《學練優》對應課時作業。成功之處 本堂課講練結合,通過學生演練的操作,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此課時是初中科學探究和化學實驗的啟蒙,它對發展學生的科學素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有效引導全體學生體悟遵守實驗室規則和實驗規范不足之處 學生對膠頭滴管的使用,量筒的測量等操作較差,可能是時間緊,學生練習的力度還不夠;個別學生操作不細心,不注意細節,引導學生對待科學要有嚴謹的態度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1課時 化學實驗常用儀器及試劑的取用.docx 第2課時 物質的加熱、儀器的連接及洗滌.docx 第3課時 走進科學探究.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