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二 地球表面的變化 學案課件 (8份打包)教科版科學五年級上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二 地球表面的變化 學案課件 (8份打包)教科版科學五年級上冊

資源簡介

(共12張PPT)
第1課時 地球的表面
二 地球表面的變化
01
基礎過關
02
能力進階
03
科學探究


04
思維拓展
1. 從地形圖上看,地形地貌是復雜多樣的,地球上海洋 ,陸地

2. 我國幅員遼闊,有各種各樣的地形,在西南部有面積廣大,地形開
闊,周邊以明顯的陡坡為界的 ;在東部有地貌寬廣平坦,起伏
很小的 ;在中部有四周地勢較高,中間低平的 。
多 
少 
高原 
平原 
盆地 
1
2
3
4
5
6
7
8
9
3. 如圖所示為我國五種地形的比例圖,從中可得出的結論是( C )
A. 我國西部多高山,東部多平原
B. 我國地形以高原為主
C. 我國地形復雜多樣,山地面積廣大
C
1
2
3
4
5
6
7
8
9
4. 鈉鈉看到家鄉有許多低矮的山丘,坡度低緩,頂部渾圓,推測這是
( D )
A. 盆地 B. 山地
C. 平原 D. 丘陵
D
1
2
3
4
5
6
7
8
9
5. 下列關于地形的說法,正確的是( B )
       
A. 上面的五種地形簡圖依次是高原、盆地、丘陵、平原、山地
B. 我國東部的地形比較平坦,主要以④和⑤為主
C. 杭州市的地形主要以①和③為主
B
1
2
3
4
5
6
7
8
9
6. 讀我國五種地形所占比例表,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D )
地形類型 山 地 高 原 平 原 盆 地 丘 陵
所占比例 33% 26% 12% 19% 10%
A. 山地和丘陵約占80%
B. 平原占的比重最大
C. 盆地占的比重最大
D. 我國是一個多山的國家,山地約占
D
1
2
3
4
5
6
7
8
9
7. 地球表面的地形多種多樣,下列詞語中,不屬于描述地形的是( C)
A. 雄偉的高原
B. 廣闊的平原
C. 廣袤的森林
C
1
2
3
4
5
6
7
8
9
8. 如圖所示為我國沿北緯32°的地形剖面圖。
(1) 仔細讀圖,我國的地勢特點是 。
A. 西高東低 B. 東高西低
C. 北高南低 D. 南高北低
A 
1
2
3
4
5
6
7
8
9
(2) 四川盆地是我國四大盆地之一。四川盆地周圍山地海拔多為
1000~3000米,中間盆底地勢低矮,海拔為250~750米。分析上面的圖
文信息,我們可推測四川盆地的位置在 處。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B 
(3) 四川盆地的地表巖石主要由紫色砂巖和頁巖組成。砂巖和頁巖屬
于 。
A. 巖漿巖 B. 沉積巖 C. 變質巖
B 
1
2
3
4
5
6
7
8
9
(4) 四川盆地的土壤類型是紫色土,紫色土是僅次于黑土的肥沃土
壤,這也是四川被稱為“天府之國”的重要原因之一。請你推測這些土
壤的來源。
四川盆地周圍高山環繞,山上的巖石多為紫色砂巖和頁巖,在風吹、雨
打、日曬等外力侵蝕作用下,巖石不斷破碎,在流水的搬運、沉積作用
下,在四川盆地沉積下來,形成沖積平原,土壤呈紫色
1
2
3
4
5
6
7
8
9
9. 將圖上的序號填在對應的括號中,并將地形與其特點用線連起來。





1
2
3
4
5
6
7
8
9(共12張PPT)
第5課時 風的作用
二 地球表面的變化
01
基礎過關
02
能力進階
03
科學探究


04
思維拓展
1. 與地震、火山噴發相比,風對地球表面的作用是 (填
“迅速”或“緩慢”)的。“隨風滿地石亂走”則是風對巖石的
作用。
2. 新疆地區,一些地方裸露的巖石被風雕琢得奇形怪狀,形成奇特的
地貌。大風或洪水的力量可以把大塊巖石破碎后形成的細小
的沙、土搬運到遠方,只留下大大小小的礫石,這便形成了 。
被帶走的沙子在風或流水速度減小時沉積下來,日積月累,形成了

緩慢 
搬運 
雅丹 
戈壁灘
沙漠 
1
2
3
4
5
6
7
8
3. 下列地貌中,由風的沉積作用形成的是( A )
A. 沙漠 B. 雅丹地貌
A
C. 風蝕蘑菇
1
2
3
4
5
6
7
8
4. 下列地形地貌的形成,主要是由風力侵蝕作用引起的為( A )
A. 石拱門 B. 黃河入海口的沙洲 C. 長白山天池
A
1
2
3
4
5
6
7
8
5. 觀察“風蝕蘑菇”形成示意圖,空氣流動方向跟實際情況最接近的是
( A )
A. ① B. ② C. ③
A
1
2
3
4
5
6
7
8
6. 關于“風卷起的沙子對巖石的影響”的模擬實驗,下列說法中錯誤的
是( D )
A. 用砂紙打磨巖石表面模擬風卷起沙子從巖石表面刮過
B. 用砂紙打磨巖石越快,表示風越大
C. 實驗中可以用放大鏡觀察巖石表面的痕跡
D. 砂紙模擬的是自然界中真實的巖石
D
1
2
3
4
5
6
7
8
7. 如圖所示,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有一些被當地人稱為“魔鬼城”
的獨特地貌。“魔鬼城”內到處都是裸露的巖石,它們被大自然雕
琢得奇形怪狀,有的像野獸,有的像古堡。每當刮風的時候,“魔
鬼城”內飛沙走石,天昏地暗,怪影迷離,時常能聽到恐怖的“叫
聲”,讓人不寒而栗。
(1) 地形圖中甲處的地形為 。
A. 高原 B. 盆地 C. 平原
B 
1
2
3
4
5
6
7
8
(2) 下列景象的形成不是以風的作用為主的是 。
A. 奇形怪狀的巖石 B. 溝壑縱橫的山
(3) 圖中A和C兩處都有“魔鬼城”,而B和D兩處沒有,這可能是因
為 。
B 
A、C處是風口,風力比B、D處大得多 
C. 低矮的沙丘
1
2
3
4
5
6
7
8
(4) 小麗發現C處的巖石一般都比A處的巖石磨蝕得更嚴重,她認為可
能是刮風時A處的風沙更大的緣故。為了研究風沙的大小對巖石的影
響,她找來兩塊大小和形狀都相同的巖石分別編號為甲和乙,用機器砂
輪在甲巖石頂部快速摩擦,在乙巖石頂部慢慢摩擦,觀察到兩塊巖石的
變化情況如圖所示。兩塊巖石除了大小和形狀相同外, 、
也要相同。通過實驗現象,小麗可以得到的結論是


硬度 
材質
(合理即可) 
一定條件下,風沙大,巖石被侵蝕的程度就大;風沙小,巖石被侵
蝕的程度就小 
1
2
3
4
5
6
7
8
8. 小輝用砂紙打磨巖石來模擬風卷起沙子對巖石的影響。
(1) 小輝先觀察了實驗中用到的幾塊巖石,然后用砂紙進行打磨。打
磨一段時間后,會產生很多 和 。
(2) 打磨巖石時,要模擬空氣流動的方向,所以方向是 。
A. 水平的 B. 豎直的 C. 任意的
(3) 風對地形產生的作用屬于 作用。
A. 內力B. 外力
沙子 
土 
A 
B 
1
2
3
4
5
6
7
8
(4) 戈壁灘和沙漠是怎樣形成的?
大風或洪水的力量可以把大塊巖石破碎后形成的細小的沙、土搬運到遠
方,只留下大大小小的礫石,這便形成了戈壁灘,被帶走的沙子在風或
流水速度減小時沉積下來,日積月累,就形成了沙漠
1
2
3
4
5
6
7
8(共12張PPT)
第7課時 總結我們的認識
二 地球表面的變化
01
基礎過關
02
能力進階
03
科學探究


04
思維拓展
1. 地球內部運動和外力作用是形成和重塑地球表面地形地貌的原因。地
球地形地貌不斷變化,有的變化是在 (填“快速”或“緩
慢”)地進行,例如敦煌的雅丹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黃河第一灣——乾坤灣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有的卻
是比較快速的,例如長白山天池的形成是由于 。
緩慢 
風力侵蝕 
流水侵蝕與沉積 
火山噴發 
1
2
3
4
5
6
7
8
     
(1) 由流水侵蝕為主形成的地形是圖 。
(2) 由風力侵蝕為主形成的地形是圖 。
(3) 由流水挾帶泥沙堆積而成的地形是圖 。
甲 
乙 
丙 
2. 讀下面三幅地表景觀圖,回答下列問題。
1
2
3
4
5
6
7
8
3. 在相同的降雨條件下,有植被的土壤被侵蝕的程度小,是因為( A)
A. 植物的根系對土壤有固著作用
B. 植物能把土壤中的水分吸干
C. 有植被的土壤顆粒更大
A
1
2
3
4
5
6
7
8
4. 做“降雨量的大小對土地侵蝕程度的影響”實驗時,下列做法中,不
正確的是( C )
A. 實驗中噴水器要從同樣的高度“降雨”
B. 實驗前檢查兩邊的坡度是否一樣
C. 實驗中“下雨”的量可以一樣
D. 選擇的土質兩邊必須一樣
C
1
2
3
4
5
6
7
8
5. 在“探究河流對土地的作用”的實驗中,小明按下面的實驗示意圖搭
建了模型。圖中的虛線箭頭表示水流的方向。小明在模型上空灑水,可
以看到有一部分土壤被“雨水”帶走,這種現象稱為( B )
A. 風化 B. 侵蝕 C. 沉積
B
1
2
3
4
5
6
7
8
6. 請將下列地形地貌與對應的成因用線連起來。
1
2
3
4
5
6
7
8
7. 某科學小組研究植物對侵蝕的影響后,為了探索還有哪些因素會對侵
蝕產生影響,便做了下面表格中的實驗。請仔細閱讀表格中的信息,回
答下列問題。
土地 序號 降雨量 的大小 土地的 坡度 有無植 物覆蓋 模擬土地 的表面積 徑流中黏土和
細沙的情況
1 大 30度 無 400平方厘米 很 多
2 大 20度 無 很 多
3 小 30度 有 很 少
4 大 20度 有 較 少
5 小 45度 有 較 少
6 小 30度 無 較 少
1
2
3
4
5
6
7
8
(1) 小明選擇了1號和6號土地來研究,他是想研究 對侵蝕
的影響。
A. 降雨量的大小 B. 土地坡度的大小
(2) 要研究植物覆蓋對侵蝕的影響,不能選擇 兩塊土地。
A. 2號和4號 B. 3號和6號 C. 1號和5號
(3) 該實驗中判斷土地被侵蝕程度的依據是 。
A. 雨水的清澈情況 B. 土地吸水的多少
A 
C 
C 
C. 有無植物覆蓋
C. 徑流的渾濁程度
1
2
3
4
5
6
7
8
(4) 小明選擇3號和5號土地對比研究,他的猜想是

(5) 小明選擇5號和6號土地對比研究,得出“有無植物對土地的侵蝕
沒有影響”的結論。你認為科學嗎? 。你的理由是


土地的坡度對侵
蝕有影響(合理即可) 
不科學 
對比實
驗只能改變一個條件,而5號和6號土地的坡度不同,植物覆蓋的情況也
不同,所以這種實驗方法不科學 
1
2
3
4
5
6
7
8
8. 閱讀材料,結合本單元的學習,談談你的想法。
歷經七年退耕還林,三湘大地峰巒疊翠。山綠了,水清了,湘、
資、沅、澧四水及其支流告別了“一場大雨一場沙”的情況,碧水清波
入洞庭。長江水文局最新監測表明,年均進入洞庭湖的湘、資、沅、澧
四水攜帶的泥沙量,已由2003年以前的約0.3億噸,減少到現在的約
0.178億噸,銳減四成多。水文專家根據輸沙平衡法計算,上世紀50年
代以來,洞庭湖年均泥沙淤積量為1.2億多噸,而去年僅為0.2億噸左
右,僅相當于多年平均數的20%。退耕還林為洞庭湖泥沙淤積“減
負”,讓四水清澈,使洞庭湖重現和諧景象。
退耕還林能有效減少雨水對土地的侵蝕,保護我們的生存環境(合
理即可)
1
2
3
4
5
6
7
8(共11張PPT)
第3課時 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二 地球表面的變化
01
基礎過關
02
能力進階
03
科學探究


04
思維拓展
1. 地震:
(1) 成因:地震是地殼巖石在地球 力的作用下,發生
或 而引起的震動現象。
(2) 分布:主要在 的陸地和周圍海區,以及
一帶。
2. 當地震發生時,首先要保持 ,迅速跑到室外的空地上。如果
來不及,那么要躲避在衛生間等 的地方或堅固的桌子、床等家
具 ,并盡可能地找到一些物品保護。
內 
斷裂 
錯動 
環太平洋 
地中海—
喜馬拉雅山 
冷靜 
狹窄 
側面 
1
2
3
4
5
6
7
8
9
3. 爬完山,爸爸帶小明到某國家地質博物館參觀,在博物館里,小明發
現有香港地質公園的介紹,其中印象最深的是介紹香港地質公園里有彎
曲的巖層(如圖),其成因是巖層在地殼運動作用下,受力而發生波狀
彎曲。其形成原因屬于地球的( A )
A. 內部因素 B. 外部因素 C. 無法確定
A
1
2
3
4
5
6
7
8
9
4. 小明為了研究地震的成因,把一疊紙平放在桌子上,然后把手放在紙
的兩端,慢慢向中間擠壓,手擠壓的力模擬( A )
A. 巖層受到的作用力 B. 巖層
C. 兩個板塊 D. 火山噴發
A
1
2
3
4
5
6
7
8
9
5. 小李用實驗來模擬地震成因及地震對地形的影響。下列施加力的做法
中,模擬了“地震造成地表錯動”情況的是( A )
A. B. C.
A
6. 下列因素會形成堰塞湖的是( C )
A. 風的作用 B. 水的作用
C
C. 地震引起的河道阻塞
1
2
3
4
5
6
7
8
9
7. 地震發生時,正確的自救方法是( B )
① 乘電梯下樓
② 在高樓層,就近躲在結實的床、桌的側面
③ 在平房里,立即沖到空曠地
④ 不盲目大聲呼喊,保存體力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B
1
2
3
4
5
6
7
8
9
8. 地表劇烈變化。
(1) 將數塊條狀的橡皮泥一塊一塊地疊起來,用手握住橡皮泥兩端,
向中間擠壓。實驗中,多色橡皮泥代表 ,手擠壓
的力模擬 。
地殼中的不同巖層 
地球的內部運動 
(2) 再取一塊橡皮泥,將橡皮泥切兩刀,讓橡皮泥能
夠滑動,就好像是被擠壓的 。
巖石 
1
2
3
4
5
6
7
8
9
(3) 科學家在喜馬拉雅山脈上發現大量海洋生物化石,可以推測在遠
古時代,喜馬拉雅山脈可能是 。
(4) 當地球內部的巖石受到強大的力的作用時,會產生斷裂、錯動,
讓人感到大地上下顛簸,猛烈搖動,發生 。
海洋 
地震 
1
2
3
4
5
6
7
8
9
9. 小強為了探究地震的成因,做了下面的實驗。
實驗目的:探究地震的成因。
實驗材料:剪成兩半的小盒、塑料鏟、土、塑料薄膜、水等。
實驗步驟:
① 將小盒的兩半拼接起來,在上面鋪一層塑料薄膜。
② 將土、水和成泥,并將它鋪在有塑料薄膜的小盒中。
③ 等泥變干后,將這個小盒的兩半迅速拉開或擠壓。
④ 觀察發生的現象。
1
2
3
4
5
6
7
8
9
根據上述實驗以及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各題。
(1) 在實驗中,和成的泥模擬的是 。
A. 土壤 B. 巖層 C. 地幔
(2) 當迅速拉開小盒時,小強發現泥土從中間 ;將小盒迅速
擠壓時,發現泥土發生了 。(填“斷裂”或“錯動”)
(3) 根據上述實驗分析:地震的成因是由于地下的 發生了彎
曲,產生了斷裂、錯動。
(4) 拓展:地震對地表的改變是 (填“劇烈”或“緩
慢”)的。
B 
斷裂 
錯動 
巖層 
劇烈 
1
2
3
4
5
6
7
8
9(共15張PPT)
第6課時 水的作用
二 地球表面的變化
01
基礎過關
02
能力進階
03
科學探究


04
思維拓展
1. 河流的侵蝕和沉積每時每刻都在發生。水流速度較快時,會使得一些
地面突起的地方 流失,以水的 作用為主。水流比較緩
慢時,會發生的 現象,填平一些低洼的地方。河流的
最容易被流水侵蝕,河流的 最容易發生沉積現象。黃河第一
灣——乾坤灣,它的 (填“凸”或“凹”)岸,河水流速慢,水
中所攜帶的泥沙會堆積下來,對地表的影響以水的 作用為主;
它的 (填“凸”或“凹”)岸,河水流速快,會擊碎巖石和土
壤,以水的 作用為主。
土壤 
侵蝕 
沉積 
上游 
下游 
凸 
沉積 
凹 
侵蝕 
1
2
3
4
5
6
7
8
2. 降雨形成的地表徑流在流動過程中,對地表產生了 和
作用,塑造著溝壑、 、 等不同的地
表形態。
侵蝕 
沉積
峽谷 
沖積平原(合理即可) 
1
2
3
4
5
6
7
8
3. 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B )
A. 黃河第一灣——乾坤灣的形成是因為內側和外側水流速度不同
B. 黃河入海口的沙洲是流水的侵蝕作用形成的
C. 水對土壤既有侵蝕作用,又有沉積作用
B
1
2
3
4
5
6
7
8
4. 如圖所示的地形地貌中,最容易被雨水侵蝕的是( B )
A. 草原 B. 黃土高原
B
C. 熱帶雨林 D. 茂密叢林
1
2
3
4
5
6
7
8
5. 某小組的同學想在一個地形模型上模擬建造我們的家園,想要讓家園
更能經得住暴雨的沖擊,則家園應建在( A )
A. 平緩的平原,跟河流、山坡保持距離
B. 山頂靠近河流的上游
C. 半山腰靠近河流
A
1
2
3
4
5
6
7
8
6. 如圖所示為上網查詢的一條河流長期變化的記錄圖。A、B、C、D、
E、F、G、H是圖中河道兩岸的不同地點。
(1) 河道的這些變化主要是 侵蝕造成的。
流水 
1
2
3
4
5
6
7
8
(2) 在C和D中,河岸泥沙不斷堆積的是 ,河岸不斷被侵蝕的
是 。
(3) 在A、B、C、D、E、F、G、H中,變化與C相似的是 ;
變化與D相似的是 。
C 
D 
BFG 
AEH 
1
2
3
4
5
6
7
8
7. 小明利用土壤做了“模擬河流對土地的侵蝕”實驗。如右圖所示,在
水槽的一端用土堆一個斜坡,在中間挖一條寬、深都約為1厘米的“河
道”,將塑料瓶中的水沿“河道”上端慢慢倒入“河道”,水向下流,
形成河流。
1
2
3
4
5
6
7
8
(1) 河道被水侵蝕后,最可能形成的現象是 。
A. a區域明顯變深,
c區域無顆粒沉積
B. b區域明顯變深,
c區域有顆粒沉積
C. a區域明顯變深,
c區域有顆粒沉積
C 
1
2
3
4
5
6
7
8
(2) 經過長期變化,在c區域通常會形成平原地形。c區域沉積的成分
主要是 。
A. 鵝卵石 B. 細沙 C. 大石頭
(3) 當河流流速較快時,容易產生 作用,當河流流速較慢
時,容易產生 作用。
B 
侵蝕 
沉積 
1
2
3
4
5
6
7
8
8. 小明在探究降雨給地表帶來變化的活動中,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
請按照要求回答問題。
  
(1) 從圖中可以看出,小明在做“探究降雨給地表帶來的變化”的實
驗時,改變的條件是 。
A. 植被覆蓋情況 B. 降雨量 C. 土地坡度
A 
1
2
3
4
5
6
7
8
(2) 本次模擬實驗中, 是侵蝕的開始。
A. 水剛噴出來
B. 噴出的水降落到“地表”上
C. 噴出的水帶走泥沙
B 
1
2
3
4
5
6
7
8
(3) 本次實驗“降水”的過程中,小明不用重點觀察的是 。
A. “地表”徑流的走向
B. “地表”徑流的渾濁程度
C. 降雨量的多少
(4) 實驗時,用盆接著流下的徑流,會發現 (填“大
顆粒泥沙”或“小顆粒泥沙”)先沉積下來。
A 
大顆粒泥沙 
(5) 實驗結束后,發現A組地表上留下較深的“溝谷”,形成的主要
原因是 。
A. 流水的侵蝕作用 B. 風力的搬運作用
A 
C. 流水的沉積作用
1
2
3
4
5
6
7
8(共13張PPT)
第4課時 火山噴發的成因及作用
二 地球表面的變化
01
基礎過關
02
能力進階
03
科學探究


04
思維拓展
1. 火山噴發的成因:地下熔融的巖漿沿著 從火山管
噴涌而出形成火山噴發。噴發物除了熔巖,還有
等。
2. 在陸地上形成火山,在海洋中形成 ,如大洋中脊的海底
火山。
3. 火山和地震的力量來自 。
地殼的薄弱地帶 
火山氣體(合理即
可) 
海底火山 
地球內部的地殼運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4. 全球兩大火山地震帶: 和

5. 火山的結構:由 、 、火山通道等組成。
6. 火山的分類:按活動性和歷史噴發狀態可分為 、死火山、
休眠火山。
7. 火山對人類活動的影響。① 益處:火山灰可以 ,
并且火山灰和火山巖還是筑路的好材料;② 危害:給人類帶來嚴重的
災難,比如燒毀森林、房屋,掩埋農田和城市,污染空氣,導致滑坡、
山崩、泥石流、地震等。
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 
地中海—喜馬拉
雅火山地震帶 
火山錐 
火山口 
活火山 
提高土壤肥力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8. 火山噴發帶來的益處是( A )
A. 火山灰富含養分,能使土地更肥沃
B. 巖石碎屑形成的泥漿像洪水一般淹沒了整座城市
C. 火山灰和火山氣體被噴到高空中,對氣候造成了極大的影響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9. 火山口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B )
A. 巖漿冷卻形成碗狀物,又經多次降水
B. 火山噴發后在火山口處形成盆狀凹陷,又經多次降水
C. 火山噴發時帶出地下水
D. 雨水沖刷造成火山口處形成盆狀凹陷,又經多次降水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0. 關于火山噴發,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B )
A. 灼熱的巖漿從地殼裂紋中噴出
B. 噴發物全是高溫巖漿
C. 噴出的巖漿冷凝后,常形成圓錐形的火山丘或火山島
D. 火山噴發也有對人類有利的方面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1. 為了探究火山噴發的成因,小柯進行了如圖所示的探究。
  
(1) 實驗中,土豆泥模擬 ,番茄醬模擬 。
(2) 為了保證實驗效果,實驗中要注意:土豆泥上挖的洞要
(填“挖到中間”或“挖到盒底”),封“火山口”的土豆泥
要 (填“厚”或“薄”),番茄醬要適當稀釋等。
(3) 用酒精燈加熱模擬地殼深處 的狀態。
火山 
巖漿 
挖到盒
底 
薄 
高溫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4) 火山噴發與地球的 (填字母,下同)有關。
A. 地殼
B. 地幔
C. 地殼和地幔
(5) 實驗時,番茄醬噴發相當于火山巖漿噴發,下列描述中,不正確
的是 。
A. 番茄醬噴發之前,“火山口”看不到任何現象
B. 加熱一段時間后,“巖漿”帶著氣泡從“火山口”噴出或涌出
C. “巖漿”最先流出的地方,土豆泥比較薄
C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6) 下列實驗操作中,不正確的是 。
A. 用一層厚厚的土豆泥封住“火山口”,然后進行加熱觀察
B. 實驗中要戴上護目鏡
C. 把模擬巖漿的物質適當稀釋
(7) 下列三種地形,和火山噴發有關的是 。
A. 汶川唐家山堰塞湖
B. 長白山天池
C. 黃河第一灣——乾坤灣
A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8) 關于火山,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火山噴發會摧毀村莊,危害人們的生活,對人類有害無利
B. 火山灰遮天蔽日,會污染環境,對莊稼和森林沒有益處
C. 火山蘊含著巨大的地熱能,可以被人類利用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2. 浙江溫州雁蕩山形成于一億多年前,以奇峰怪石、飛瀑流泉聞名,
它的一山一石記錄了火山噴發、塌陷、復活隆起的完整地質演化過程,
被稱為流紋巖的天然博物館,是世界地質公園之一。
(1) 走進雁蕩山,隨處可見的流紋巖真實地記錄著火山噴發時的場
景,因此小科推測,它最有可能是 。
A. 沉積巖 B. 巖漿巖 C. 變質巖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 為了探究流紋巖的成因,小科做了“火山噴發”的模擬實驗。根
據實驗現象,對形成這種紋路的合理推理是 。
A. 流動的巖漿冷卻形成的
B. 山體破裂形成的
C. 原來的巖石老化形成的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共13張PPT)
第2課時 地球的結構
二 地球表面的變化
01
基礎過關
02
能力進階
03
科學探究


04
思維拓展
1. 按照巖石的成因,可以把巖石分為三大類:巖漿巖、
和 。巖漿巖又叫火成巖,是由高溫的巖漿噴出地表或侵入地
殼 而形成的巖石。在地質考察中經常會發現化石,其是留
存在巖石中的古生物遺體、遺物或遺跡,常常能在 中找到。
沉積巖 
變質巖 
冷卻凝固 
沉積巖 
1
2
3
4
5
6
2. 上課時,我們利用橡皮泥制作了地球結構模型,根據模型剖面圖判
斷,其中最合理的是( B )
A. B. C. D.
B
1
2
3
4
5
6
3. 如圖所示,小雅在吃雞蛋時發現雞蛋的結構很像地球內部結構,雞蛋
的蛋黃相當于( C )
A. 地殼
B. 地幔
C. 地核
C
1
2
3
4
5
6
4. 將下列巖石與所屬的種類用線連起來。
1
2
3
4
5
6
5. 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運動中的地球
人們認為,沒有什么能比自己腳下的大地更加堅固,也沒有什么比
高山和大海更加持久永恒。可事實上,地球是非常好動且活躍的。地球
表層是由一層薄薄的巖石構成的地殼,中心是主要由鐵、鎳元素構成的
,中間是溫度極高的 ,高溫熔融的巖石在其中緩緩地流動著。地殼是由一些巨大的板塊構成的,板塊運動有時會表現為地震,并
能被人感覺到;而在板塊相互碰撞的地帶,或新地殼形成的地方,常會
有火山噴發。
1
2
3
4
5
6
地殼的主要構成物質是花崗巖和玄武巖。地殼的厚度變化很大,海
洋地殼較薄,平均厚度只有6千米;大陸地殼較厚,平均厚度為35千
米。地球上最高的山峰和最深的海溝,都是在大陸板塊相碰撞的地方形
成的。
(1) 根據所學知識,將橫線上的內容補充完整。
中心是主要由鐵、鎳元素構成的 ,中間是溫度極高的 ,
地核 
地幔 
1
2
3
4
5
6
(2) 文中提到的“地殼的主要構成物質是花崗巖和玄武巖”,這兩種
巖石屬于 。
A. 巖漿巖
B. 變質巖
C. 沉積巖
(3) 下列關于地殼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地殼厚薄不一
B. 當地殼受到擠壓時,有可能發生地震或火山噴發
C. 由于地球是非常好動且活躍的,所以地殼最終都會變成細小的沙子
A 
C 
1
2
3
4
5
6
6. 科學家在尋求問題答案的過程中,會根據觀測的數據或假設,制作出
初步模型,并根據新的數據,不斷地加以修正。小科想借助模型來研究
地球結構。小科收集到有關地球結構的數據見表:
地球內部結構 厚 度
地 殼 厚度約為17千米
地 幔 厚度約為2900千米
地 核 平均半徑約為3500千米
1
2
3
4
5
6
(1) 根據以上數據,制作地球結構模型時,剖面各層厚度比例合理的
是 。
A. B. C.
(2) 制作地球海陸分布模型時,海洋和陸地的面積占比是 。
A. 1∶1 B. 2∶1 C. 7∶3
C 
C 
1
2
3
4
5
6
(3) 小科制作一個地球公轉模型(如圖),請結合地球自轉和公轉的
特點,你認為這個模型存在哪些不合理?請寫出一點并把整改后的設計
圖畫出來。
(答案圖)
地球模型的地軸設計不合理,應該是傾斜的(合理即可)
1
2
3
4
5
6
(4) 制作地球公轉模型時,有小燈泡、手電筒和激光筆三種發光材料
可供選擇,你認為適合用來模擬太陽的是 ,這種材料優點
是 。
小燈泡 
光線射向四面八方,和太陽很相似 
1
2
3
4
5
6(共7張PPT)
第二單元易錯點集訓
二 地球表面的變化
易錯點1 地球的結構與地球內部的運動對地表產生的影響
  地球的結構從表面到地心可以分為地殼、地幔、地核三個圈層。
認識地球內部運動帶來的影響,主要為地震和火山噴發。
1. 巖漿的發源地是( B )
A. 地核 B. 地幔 C. 地殼
2. 喜馬拉雅山脈的形成原因是( B )
A. 板塊分離 B. 大陸板塊碰撞 C. 火山噴發
B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地震和火山噴發的產生原因是( B )
A. 太陽和月球運動
B. 地球內部運動
C. 地球外部運動
B
4. 長白山天池是一個( C )
A. 冰川湖
B. 堰塞湖
C. 火山口湖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5. 礫巖、砂巖和頁巖都屬于沉積巖。 ( √ )
6. 地震能形成堰塞湖。 ( √ )
7. 火山噴發和地震給地表帶來的改變是緩慢的。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易錯點2 地球的外部作用對地表產生的影響
  知道風的作用和水的作用對地球表面產生影響的過程。風的力量
會磨蝕巖石并且搬運巖石破碎物,對地表地形變化有著重要影響。風
的作用包括風蝕作用、搬運作用和堆積作用。水流具有侵蝕和沉積作
用,河流會侵蝕河床和兩岸,在水流緩慢的地方泥沙會沉積;降水會
侵蝕土地、破壞地表形態。水流的侵蝕和沉積作用形成了不同的地形
地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8. 河水流出溝谷后,隨著坡度的變緩,河水的流速( C )
A. 不變 B. 加快 C. 減慢
9. 下列關于河流對土地作用的說法,正確的是( A )
A. 河流流速越快,河岸的土地被侵蝕越嚴重
B. 河流流速越快,泥沙的沉積越多
C. 河流的下游往往有很多大石頭
10. 形成黃土高原上的溝壑的原因是( B )
A. 風的作用 B. 降雨的作用 C. 河流的作用
C
A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1. 沙漠和戈壁的形成與風的作用有很大的關系。 ( √ )
12. 自然界中,不只是流水能對土地有侵蝕和沉積的作用。 ( √ )
13. 同一條河流里的鵝卵石,上游的鵝卵石一般比下游的鵝卵石更光
滑。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尉氏县| 东乌珠穆沁旗| 天镇县| 桦甸市| 文登市| 云霄县| 从化市| 遂平县| 漠河县| 南宁市| 西昌市| 普洱| 双辽市| 来凤县| 察雅县| 分宜县| 中牟县| 普宁市| 德安县| 扎鲁特旗| 松桃| 深州市| 丽江市| 虎林市| 繁昌县| 塔城市| 宁陵县| 且末县| 分宜县| 尉犁县| 永泰县| 平塘县| 托克逊县| 三江| 宜黄县| 通化县| 扬州市| 永和县| 离岛区| 淮滨县| 新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