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3張PPT)期末檢測卷一、 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20分)1. 下列估測的數據中最接近實際的是( B )A. 我們所用的物理課本厚度約為4cmB. 一只雞蛋的質量約為0.05kgC. 普通家用開水瓶的容積約為8LD. 正常人心臟跳動一次的時間約為0.2s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 物理知識是從實際中來的,又要應用到實際中去。下列有關技術及其應用的說法,正確的是( B )A. 新型電熱毯的電阻絲是用超導材料制成的B. LED燈中的發光二極管主要是由半導體材料制成的C. 人們可以利用超聲波來測量地球到月球的距離D. 用納米陶瓷粉制成的陶瓷只能耐高溫,不能增加硬度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3. 下列光現象與物理知識對應正確的是( D )A. 水中的倒影——光的直線傳播B. 潭清疑水“淺”——光的反射C. 樹蔭下的光斑——光的反射D. 海市蜃樓——光的折射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4. 關于嗩吶,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C )A. 用不同的力度吹奏,主要改變聲音的響度B. 吹奏時按壓不同位置的氣孔,主要改變聲音的音調C. 嗩吶前端的喇叭主要改變聲音的音色D. 嗩吶發聲時的聲源是空氣柱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5. 某同學運用所學物理知識,將一瓶結了冰的礦泉水與食物一起放在泡沫塑料箱中給食物保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A. 礦泉水結冰是凝華現象B. 食物保鮮利用了冰熔化放熱C. 食物外包裝上出現小水珠是液化現象D. 一段時間后食物外包裝上的小水珠消失了是升華現象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6. (周口扶溝期末)如表為幾種物質在1個標準大氣壓下的熔點和沸點,則( B )物 質 鐵 水 銀 酒 精 鎢熔點/℃ 1538 -39 -114 3414沸點/℃ 2861 357 78 5900BA. 鐵在1800℃時處于固液共存態B. 白熾燈的燈絲用金屬鎢制作,是因為鎢的熔點高C. 可用酒精溫度計測量沸水的溫度D. 某地區最低氣溫可達-52.3℃,這時可用水銀溫度計測量當地氣溫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7. (上海中考)光具座上有凸透鏡、光屏、光源各一個。當光屏和凸透鏡的距離為10cm時,此時在光屏上成縮小的像。小申把光屏沿著光具座移動5cm后,再次移動光源的位置成清晰的像。關于該像的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A. 一定成放大的像B. 可能成縮小的像C. 成像可能比原來小D. 成像一定比原來小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8. (東營中考)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點燃的蠟燭、凸透鏡及光屏處于如圖所示的位置時,在光屏上得到燭焰清晰的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D第8題A. 該凸透鏡的焦距是15.0cmB. 圖中成像特點與投影儀的成像特點相同C. 燃燒的蠟燭逐漸變短,光屏上的像會向下移動D. 保持蠟燭與光屏不動,向左移動透鏡至合適位置,光屏上仍能得到清晰的像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9.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號”在月球上收集了一滿罐的月壤,科研人員稱出其質量為1731g,與計劃的2000g存在差距,主要原因是收集罐的容積是按照月壤密度為1.6×103kg/m3而設計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A. 月壤從月球帶回地球后質量變小了B. 若將月壤分成等質量的兩份,則每份的密度都變小C. 收集罐的容積為1.25×10-3m3D. 月壤的實際密度大于1.6×103kg/m3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10. 如圖甲所示的杯中已裝有20cm3的某種液體,打開龍頭,向杯中繼續注入該液體,杯中液體和杯子的總質量m總與從龍頭中流出液體體積V的關系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 第10題BA. 液體的密度為1g/cm3 B. 空杯子的質量為64gC. 此杯子的容積為200mL D. 此杯子最多可裝180g該液體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二、 填空題(每空2分,共30分)11. (淄博博山期末)小華對一支鉛筆的長度進行5次測量,記錄數據如下:17.58cm、17.65cm、17.56cm、17.56cm、17.57cm,該鉛筆的長度是 cm,這樣測出鉛筆的長度是 (選填“有”或“沒有”)誤差的,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17.57 有 1mm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12. (新鄉獲嘉模擬)為了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某校開展了讓非物質文化遺產走進校園的活動。如圖所示是同學們演奏時所用的二胡,當二胡的弦停止振動時,弦 (選填“會”或“不會”)繼續發聲;演奏時用手指按壓同一根弦的不同位置是為了改變聲音的 。第12題不會 音調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13. (棗莊薛城模擬)當一架無人機掠過水面時,岸邊的人看到水中無人機的倒影的光路圖如圖甲所示;在水中潛游的人看到無人機的像的光路圖如圖乙所示。其中,看到像的光路圖正確的是 (選填“甲”或“乙”),兩次所成的像都是 (選填“實”或“虛”)像。 第13題甲 虛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14. 如圖所示,手表的表殼上靠近旋鈕處有一個透明的玻璃“凸起”,透過它可以看到一個較大的日歷數字,這個玻璃“凸起”相當于一塊凸透鏡,觀看到的是日歷數字的 (選填“實”或“虛”)像。手表的后蓋打磨得又平又光滑,能清晰地照出人像,把手表遠離人時,此像的大小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第14題虛 不變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15. (湛江廉江期末)寒冷的冬天,窗戶上會結一層冰花,這層冰花出現在窗戶玻璃的 (選填“內”或“外”)側。夏天,小明買了一支冰棒,他發現從冰柜里拿出的冰棒上粘著許多“白花花的粉”。這是一種 (填物態變化名稱,下同)現象。把這支冰棒放進玻璃杯,不一會兒,玻璃杯的外壁就出了“汗”,這是一種 現象。16. (大慶肇源三模)現有a、b兩個小球,分別由ρa=3g/cm3、ρb=4g/cm3的兩種材料制成,兩個小球的質量之比ma∶mb=5∶6,體積之比Va∶Vb=3∶2;若這兩個小球一個為實心球,一個為空心球,則空心球的空心部分體積與實心球的體積之比為 。內 凝華 液化 7∶18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17. (南寧江南期末)農業上需用密度為1.1×103kg/m3的鹽水進行選種,現某鹽水樣品的質量為650g,體積為500mL,則此鹽水樣品的密度為 g/cm3。為達到選種要求,應往樣品中加水 kg。(ρ水=1.0g/cm3)1.3 1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三、 作圖題(共8分)18. (4分)(成都中考)如圖甲,小孟利用一面小鏡子隔墻看到院里的小貓要偷吃魚。如圖乙,AO表示來自小貓的入射光線,O點為入射點,B點為小孟眼睛所在位置。請在圖乙中完成作圖:(1) 畫出反射光線OB。第18題第18題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 根據光的反射定律畫出鏡面。(鏡面用 表示,保留作圖痕跡)第18題第18題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19. (4分)如圖甲所示是博物館內“劉充國印”的展臺,上方是凸透鏡,透過它能看到放大的印章;下方是平面鏡,通過它能看到印章底部的字。圖乙是其簡化示意圖,F為凸透鏡的焦點,O為凸透鏡的光心,光線a平行于凸透鏡的主光軸。請在圖乙中畫出:(1) 光線a經過凸透鏡折射后的光線。第19題第19題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 光線b經過平面鏡反射后的光線。第19題第19題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四、 實驗探究題(共24分)20. (12分)小梁做如圖所示的“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時,所使用的凸透鏡焦距是15cm。第20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1) 如圖,分別放置蠟燭、凸透鏡和光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將燭焰、凸透鏡和光屏三者中心調至同一直線B. 將燭焰、凸透鏡和光屏三者中心調至同一高度B 第20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 當把凸透鏡固定在50cm刻度線位置,蠟燭固定在15cm刻度線位置時,光屏應在 (選填“Ⅰ”“Ⅱ”或“Ⅲ”)區域內左右移動,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若得到清晰的像后,只將光屏和蠟燭的位置對調,則像的大小將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Ⅱ 變大 第20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3) 當光屏上的像清晰時,小梁把自己的近視眼鏡放在凸透鏡和蠟燭之間,光屏上的像變得模糊不清,她應該向 (選填“靠近”或“遠離”)凸透鏡的方向移動光屏,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當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距增大,像距會 (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4) 蠟燭逐漸燃燒變短時,光屏上燭焰的像隨之 (選填“上升”“下降”或“不變”)。遠離 減小 上升 第20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1. (12分)小明利用天平和量筒等器材,通過實驗測量小石塊和酒精的密度。第21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1) 把天平放在水平工作臺面上,把游碼移至標尺左端“0”刻度線上,發現指針如圖甲所示,此時應將平衡螺母向 調節,使天平橫梁水平平衡。(2) 正確測量小石塊的質量,天平平衡后,右盤中的砝碼和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如圖乙所示,則小石塊的質量為 。右 27.4g 第21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4) 向量筒中放入小石塊時,若操作不當使水濺出,則會使測出的密度值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真實值。大于 (3) 測量小石塊的體積如圖丙所示,則小石塊的密度為 g/cm3。2.74 第21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5) 小明還想測量酒精的密度,以下是他的實驗步驟,但順序不正確。正確的順序是 ,酒精密度的表達式為ρ酒精= 。A. 測出玻璃杯和剩余酒精的總質量m2。B. 在玻璃杯中盛酒精,測出玻璃杯和酒精的總質量m1。C. 將玻璃杯中的酒精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測出這部分酒精的體積V。BCA 第21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五、 計算題(共18分)22. (8分)為了探測海底某處的深度,向海底垂直發射超聲波(聲音在海水中傳播的速度取1500m/s)。(1) 若經過4s收到回波信號,則海洋中該處的深度是多少米?解:(1) 3000m(2) 若海面的船只上站著一個人,在海面下150m處發出一次響聲后,此人在海面上很快聽到兩次響聲,兩次響聲間隔0.4s,則海底的深度是多少米?解:(2) 450m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3. (10分)小麗吃火鍋的時候,尤其喜歡“凍豆腐”,于是她想自己動手制作“凍豆腐”,從超市買了一塊600g的新鮮豆腐,放入冰箱冷凍室,新鮮豆腐中的水全部結為冰后取出,等冰全部熔化成水之后“凍豆腐”就制作成功了,并且她發現從新鮮豆腐變成“凍豆腐”的過程中外形不變(即總體積不變),又查閱資料得知新鮮豆腐的平均密度約為1.2g/cm3,豆腐中含水的質量約占新鮮豆腐總質量的45%。已知ρ水=1.0×103kg/m3,ρ冰=0.9×103kg/m3,求: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解:(1) 這塊新鮮豆腐的體積V===500cm3(2) 這塊新鮮豆腐中含有水的質量。解:(2) 這塊新鮮豆腐中含有水的質量m水=m×45%=600g×45%=270g(1) 這塊新鮮豆腐的體積。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3) “凍豆腐”實心部分的密度。解:(3) 水結冰后質量不變,故冰的質量m冰=m水=270g,ρ冰=0.9×103kg/m3=0.9g/cm3,冰的體積V冰===300cm3,“凍豆腐”實心部分的質量m實=m-m冰=600g-270g=330g,“凍豆腐”實心部分的體積V實=V-V冰=500cm3-300cm3=200cm3,“凍豆腐”實心部分的密度ρ實===1.65g/cm3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共27張PPT)第四章檢測卷一、 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30分)1. 水是寶貴的資源,下列關于水循環和水資源的說法正確的是( A )A. 水循環的過程伴隨著水的物態變化過程B. 水循環按照:固態→液態→氣態,固定的順序循環進行C. 地球上的淡水資源豐富,不必節約用水D. 大量開采地下水,對環境不會造成損害,可以解決部分地區的飲水問題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 (南充中考)用飛機向云層撒干冰進行人工降雨,出現下列物態變化,其中放熱的是( D )A. 干冰迅速升華成二氧化碳氣體B. 小冰晶在下落過程中熔化為小水珠C. 小雨滴在下落過程中部分汽化為水蒸氣D. 云層中的水蒸氣凝華成小冰晶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3. (成都中考)如圖是某小組探究“水沸騰前后溫度變化特點”的實驗裝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A. 實驗中還需要的測量儀器是秒表B. 該實驗操作簡單,不需要注意安全C. 有“白氣”冒出,說明水已經沸騰D. 水沸騰后即可熄滅酒精燈,停止加熱第3題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4. 小明幫媽媽煮餃子時發現,水沸騰時,用鐵勺從鍋中盛出一部分水,勺中的水就不再沸騰了(如圖甲);再將這勺水放入鍋中時(不是倒入),雖然鍋里的水依舊沸騰著,勺子里的水卻不會沸騰(如圖乙)。關于這一現象,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C ) 第4題CA. 水沸騰時,鍋邊的“白氣”是水汽化形成的B. 圖乙中,適當調大火力可以使勺子里的水沸騰C. 圖乙中,勺子里的水雖沒有沸騰但溫度可達到沸點D. 圖乙中,鍋中的水沸騰時水的溫度持續升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5. 如圖所示為兩種物質在熔化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A. 甲物質是晶體,乙物質是非晶體B. 乙物質的熔化時間是3min,需要吸收熱量C. 在B點停止對乙物質加熱,乙物質也會繼續熔化D. 乙物質在AB段處于固態,在BC 段處于液態第5題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6. 早在公元前21世紀左右,我國勞動人民就掌握了青銅器鑄造技術。如圖,鑄造青銅器時,工匠將銅料加熱化為銅液注入模具,銅液在模具中冷卻成型,青銅器鑄造初步完成。下列分析中正確的是( D )A. 銅是晶體,有熔點但沒有凝固點B. 鑄造青銅器時,工匠身上的汗水不斷汽化,放出熱量C. 銅料化為銅液,屬于液化現象D. 銅液冷卻成型過程中需要放熱第6題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7. 如圖所示,以下描述的“變多”“變少”的過程中,吸熱的是( D ) 第7題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8. 下列跟汽車有關的熱現象中,說法錯誤的是( A )A. 冬天排氣管冒出的“白氣”,是空氣液化形成的B. 打開除霧功能,汽車玻璃上的“霧”很快消失,是汽化現象C. 冬天,向汽車水箱中加入適量酒精可以降低水的凝固點D. 汽車空調中的制冷劑汽化時吸熱,液化時放熱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9. 大量中華詩詞蘊含物理知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A.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露”是水蒸氣液化形成的B.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霜”是水凝固形成的C. “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雪”是水凝華形成的D.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冰”是雪熔化形成的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10. (山西模擬)醫院供氧時先將氧氣罐中的液態氧通過管道輸送到汽化器進行汽化,再將氣態氧輸送到病房。小明發現連接氧氣罐與汽化器的管道外壁附著著很厚的白色冰晶,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A. 冰晶形成過程需要吸收熱量B. 水蒸氣凝華形成了白色冰晶C. 液態氧在汽化器中放出熱量D. 管道內溫度比外界氣溫高第10題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11. (西安校級期末)實驗室常用溫度計是利用液體 的性質制成的。現有甲、乙兩支玻璃泡大小相同的溫度計,而甲溫度計毛細管的內徑較大,把它們從相同室溫下放入同一杯熱水中,示數穩定后,兩支溫度計的示數 (選填“甲”“乙”或“一樣”)大,兩支溫度計中液柱上升的高度 (選填“甲”“乙”或“一樣”)高。如圖為某地冬季一日的最低氣溫,示數是 ℃。熱脹冷縮 一樣 乙 -22 第11題二、 填空題(每空2分,共38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12. (白銀中考)夏天,打開冰箱門時,常會看到冰箱門附近有一股“白氣”,打開熱水瓶時也會看見這種現象。“白氣”都是水蒸氣 (填物態變化名稱)形成的小水滴,前者是 (選填“冰箱內”或“冰箱外”)的水蒸氣形成的。液化 冰箱外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13. (惠州惠城二模)如圖所示,春節期間,某地進行了“打鐵花”民俗表演活動,表演者先將生鐵放進熔爐里變成鐵水,然后擊打鐵水變成鐵花,蔚為壯觀。其中,生鐵變成鐵水的過程對應的物態變化為 ,此過程需要 (選填“吸收”或“放出”)熱量,溫度 (選填“升高”“降低”或“不變”)。熔化 吸收 不變 第13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14. (焦作三模)2024年1月17日,長征七號遙八運載火箭攜帶天舟七號貨運飛船成功發射。由于高速運動,飛船的外殼溫度會比較高,為了給外殼降溫,在飛船外殼上有特殊的固態涂層,該涂層可以瞬間 (填物態變化名稱)為氣體,達到 (選填“升溫”或“降溫”)的目的。15. (襄陽中考)水沸騰后可以產生大量氣泡,其情形是如圖所示的 (選填“甲”或“乙”)燒杯;小琪同學把溫度計放入另一個正在加熱的燒杯中時,會發現水溫 (選填“升高”“降低”或“不變”)。 第15題升華 降溫 甲 升高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16. 如圖所示,數軸上t2、t3兩點分別表示某物質的熔點和沸點。若該物質由Ⅲ區域的狀態直接變為Ⅰ區域的狀態,則該物質發生的物態變化是 。第16題凝華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17. (無錫三模)小明組裝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在1個標準大氣壓下往燒杯中倒入適量的水(水的沸點為100℃),在試管中裝入適量的酒精(酒精的沸點為78℃),然后用酒精燈加熱足夠長的時間,則先沸騰的液體是 ;當水沸騰時,溫度計的示數為 ℃。若把試管中的酒精換成適量的水,當燒杯中的水沸騰時,試管中的水 (選填“會”或“不會”)沸騰,原因是 。酒精 78 不會 試管中水的溫度達到100℃時,不能繼續吸收熱量 第17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18. 有一刻度均勻但所標示數與實際溫度不相符的溫度計,用它測量1個標準大氣壓下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時示數為4℃;用它測量1個標準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時,它的示數為96℃;當被測物體的溫度是 ℃時,被測物體的實際溫度和溫度計的示數相同。50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三、 實驗探究題(共32分)19. (14分)如圖甲所示,小亮在做“觀察水的沸騰”實驗。第19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1) 為了縮短實驗時間,小亮向燒杯中注入適量的 水。(2) 水沸騰時停止加熱,不能繼續沸騰。可見,沸騰過程需要 。熱 吸熱 第19題(3) 繪制出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根據圖像可知,水的沸點為 ℃;沸騰時,水的溫度變化特點是 。99 溫度不變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4) 小亮猜想沸騰的水也能將圖丙試管中的水加熱至沸騰。實驗時,用燒杯中的沸水給試管中的水加熱。一段時間后,試管中的溫度計示數上升到圖丙所示的值后不再變化,其示數為 ℃,試管中的水 (選填“沸騰”或“不沸騰”)。溫度不再變化的主要原因是試管中水溫較高時,水的蒸發變 (選填“快”或“慢”),相同時間內試管中的水從沸水中吸收的熱量幾乎等于試管中水蒸發吸收的熱量。97 不沸騰 快 第19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0. (12分)如圖甲所示為“探究物質的熔化規律”的實驗裝置。實驗時先將固體物質和溫度計分別放入試管內,再放入大燒杯的水中,觀察固體的熔化過程。 第20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1) 試管內物質在熔化過程中,某時刻溫度如圖乙所示,讀數方法正確的是 (選填“A”“B”或“C”),示數為 ℃。某同學根據實驗記錄的數據描繪出該物質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圖丙),則可知該物質是 (選填“晶體”或“非晶體”)。B 38 晶體 第20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 在該物質熔化過程中,若將試管從燒杯中拿出來,則該物質將停止熔化。將試管放回燒杯后,該物質又繼續熔化,說明固體熔化時需要 (選填“吸收”或“放出”)熱量。吸收 第20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3) 根據描繪的圖線(圖丙),該物質在第5min時處于 態,該物質的熔點為 ℃,仔細觀察圖丙發現,該物質熔化前(AB段)升溫比熔化后(CD段)升溫 (選填“快”或“慢”)。(4) 圖丙中DE段是 過程。固液共存 50 慢 沸騰 第20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1. (6分)小明在“探究物態變化”的實驗中,在試管中放入少量的碘,塞緊蓋子放入熱水中,觀察到試管中的固態碘逐漸消失,變成紫紅色的碘蒸氣并充滿試管。(1) 此過程固態碘發生的物態變化是 (填物態變化名稱)。升華 (2) 在上述實驗中,小明猜想:固態碘是先變成液體,再變成氣體,因為速度太快,液態碘出現的時間太短,因而沒有觀察到,為驗證猜想,他查詢了一些資料:在1個標準大氣壓下碘的熔點是113.7℃,碘的沸點是184.4℃,水的沸點是100℃。請你根據上述資料分析說明小明的猜想錯誤的原因: 。沸水的溫度低于碘的熔點,碘不可能熔化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3) 為了進一步探究此類現象,小明在燒杯中放入適量的溫水,然后放入一小塊干冰(固態二氧化碳),此時觀察到水中有大量氣泡產生,同時水面有大量白霧,水中大量的氣泡是由 形成的,水面上大量的白霧是由 形成的。干冰吸熱升華 水蒸氣遇冷液化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共26張PPT)第五章檢測卷一、 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30分)1. 2023年5月28日,國產大飛機C919圓滿完成首個商業航班飛行,正式進入民航市場。該機機身大規模使用完全國產化的第三代鋁鋰合金,使飛機構件質量顯著減輕,主要利用了第三代鋁鋰合金的( C )A. 導熱性好 B. 導電性好C. 密度小 D. 熔點高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 如圖所示為用水泥磚塊鋪修地面的情景,下列對于工人手中所拿磚塊的估測,最符合實際的是( A )A. 寬約為10cm B. 體積約為10dm3C. 質量約為10kg D. 密度約為1×103kg/m3第2題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3. 關于質量和密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A. 同種物質組成的物體,其密度與質量成正比B. 水的密度是1.0×103kg/m3,表明1m3水的質量是1.0×103kg/m3C. 一塊冰全部熔化成水后,質量變小D. “嫦娥五號”返回艙從月球攜帶1731g月壤樣品返回地球,樣品質量不變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4. 甲、乙、丙三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如圖所示,ρ甲、ρ乙、ρ丙、ρ水分別代表甲、乙、丙和水的密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ρ水=1.0×103kg/m3)( C )A. ρ丙>ρ乙>ρ甲且ρ甲>ρ水B. ρ甲>ρ乙>ρ丙且ρ丙>ρ水C. ρ甲>ρ乙>ρ丙且ρ乙=ρ水D. ρ乙>ρ丙>ρ甲且ρ甲<ρ水第4題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5. (濱州中考)用天平和量筒測量固體密度的實驗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A. 測量時先測物體的體積,再測物體的質量B. 用調好的天平稱量物體質量時,物體應放在天平的左盤中C. 稱量物體質量的過程中,若橫梁不平衡,則可調節平衡螺母D. 使用量筒測量體積時,可以俯視讀數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6. 小紅用調節好的天平測一木塊的質量,天平的最小砝碼是5g,她記錄了木塊的質量是38.2g。整理儀器時,小紅突然發現木塊和砝碼的位置放反了,則該木塊的實際質量應是( C )A. 33.2g B. 43.2g C. 31.8g D. 35.8g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7. (廣州荔灣校級二模)如圖所示,裝有不同體積的同種液體的注射器放在電子天平上,則下列無法求出的物理量是( C ) 第7題A. 注射器的質量 B. 液體的密度C. 注射器的密度 D. 20mL液體質量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8. 甲、乙兩球的質量相等,體積關系為V甲=6V乙,構成甲、乙兩球物質的密度之比為1∶3。若兩球中有一個是空心的,另一個是實心的,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A. 甲球的空心部分體積為V乙B. 甲球的空心部分體積為3V乙C. 乙球的空心部分體積為V乙D. 乙球的空心部分體積為V乙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9. 某工廠生產的酒精要求含水量不超過10%(所含水的體積不能超過總體積的10%),用抽測密度的方法檢查產品的質量,合格產品的密度范圍是(ρ酒=0.8g/cm3,ρ水=1.0g/cm3)( B )A. 0.8~0.81g/cm3 B. 0.8~0.82g/cm3C. 0.81~0.82g/cm3 D. 0.81~0.83g/cm3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0. (重慶巴南期末)“玫瑰金”是一種黃金和銅的合金。小慶想買一件玫瑰金工藝品送給他的朋友,商店的售貨員告訴他們,這件合金工藝品是由金和銅兩種金屬混合而成的,其含金量為80%(金的質量占金和銅總質量的百分比)。小慶朋友對商店售貨員的話表示懷疑,于是讓小慶進行驗證。小慶利用所學的物理知識測出了這件工藝品的質量為900g,體積為64cm3(為方便計算,假設ρ金=18g/cm3,ρ銅=9g/cm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DA. 按商店售貨員的說法,這件工藝品的體積為40cm3B. 根據小慶的實驗數據,這件工藝品的密度是13.5×103kg/m3C. 按商店售貨員的說法,這件工藝品的密度是16.2×103kg/m3D. 根據小慶的實驗數據,這件工藝品的含金量是72%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二、 填空題(每空2分,共26分)11. (阜新中考改編)LED(發光二極管)燈的主要材料是 (選填“導體”“半導體”或“超導體”),此材料具有 性。家用電飯鍋的電熱絲 (選填“可以”或“不可以”)選用超導材料制作。12. (徐州豐縣期中)在測物體質量時,向 (選填“左”或“右”)盤中添加砝碼應按 (選填“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順序;若砝碼磨損,則測量值比實際值偏 (選填“大”或“小”)。半導體 單向導電 不可以 右 由大到小 大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3. (佛山禪城模擬)有兩個外表完全相同,分別由陶瓷和環保樹脂制作的實心工藝品,發現后者更加輕盈,如圖是這兩種材料的質量m與體積V的關系圖線,其中 (選填“a”或“b”)圖線對應的材料是陶瓷。已知陶瓷工藝品的質量為600g,其體積為 cm3,由此可以計算出環保樹脂工藝品的質量為 g。第13題a 200 200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4. (鎮江丹徒期中)如圖是小雯家的電子天平,它能精確到0.01g,她取一只空容器放在托盤上,顯示5.00g,她按下“去皮”鍵,電子天平顯示0.00g,她在容器內注滿清水,電子天平顯示10.00g;她將容器內的清水倒掉,用餐巾紙將容器內殘留的水擦干凈,在容器內注滿牛奶,沒有按下“去皮鍵”,電子天平顯示16.10g,則容器的容積為 cm3,小雯測得牛奶的密度為 g/cm3。(ρ水=1.0g/cm3)10.00 1.11 第14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5. 物理老師將裝有未知液體的燒杯放在電子天平上,用注射器將燒杯中的部分液體緩慢抽出,燒杯和液體的總質量與注射器中液體體積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則該未知液體的密度為 kg/m3。第15題0.8×103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6. 有一個容積為10L的氧氣瓶,使用了一段時間后瓶內氧氣密度變為4kg/m3。要想使瓶內氧氣密度達到10kg/m3以符合使用要求,需要向瓶內充 kg的氧氣。0.06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三、 實驗探究題(共28分)17. (12分)2023年5月21日,第五屆“絲綢之路”馬拉松比賽在銀川開賽,近兩萬五千人參加比賽,完成比賽后可獲得完賽獎牌,如圖(a)。有同學想知道完賽獎牌的密度,進行了如下測量:(a)(b)第17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 將天平放在水平工作臺面上,調節天平平衡,調平后如圖(b)甲所示,請指出調平過程中存在的錯誤: 。(2) 改正錯誤后,發現指針指在分度盤中央刻度線的左側,應將平衡螺母向 (選填“左”或“右”)調節,直至橫梁平衡。(3) 用調好的天平測量獎牌的質量,天平平衡時,右盤中所用的砝碼和游碼對應的位置如圖(b)乙所示,則獎牌的質量是 g。游碼未歸零 右 107.6 (a)(b)第17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4) 如圖(b)丙,將獎牌緩慢浸入盛滿水的溢水杯內直至浸沒,用量筒測出溢出水的體積,如圖(b)丁,則獎牌的密度ρ= g/cm3(結果保留兩位小數)。(5) 該實驗中,密度的測量值比真實值偏 ,原因是 。6.73 大 從小燒杯往量筒中倒水時,小燒杯中有水殘留,所測體積偏小,密度測量值偏大 (a)(b)第17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8. (16分)小明想知道醬油的密度,于是他和小華用天平和量筒分別做了實驗。(1) 小明的實驗過程如下:① 他將天平放在水平工作臺面上,調節橫梁水平平衡。② 用天平測出燒杯和醬油的總質量是110.7g。③ 將燒杯中的一部分醬油倒入量筒,示數如圖甲所示。④ 再用天平測出燒杯和剩余醬油的總質量,所用砝碼和游碼的位置如圖乙所示。⑤ 請你根據小明的實驗把表格填寫完整。第18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燒杯和醬油的總質量/g 量筒中醬油的體積/cm3 燒杯和剩余醬油的總質量/g 量筒中醬油的質量/g 醬油的密度/(g·cm-3)110.7 3076.234.51.15第18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 小華的實驗過程如下:① 調節天平平衡后,測出空燒杯的質量m1。② 在燒杯中倒入適量的醬油,測出燒杯和醬油的總質量m2。③ 將燒杯中的醬油全部倒入量筒中,測出醬油的體積V。④ 醬油的密度ρ醬油= (寫出表達式)。 第18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3) 小華用這種方法測出的醬油密度與真實值相比 (選填“偏大”或“偏小”)。偏大 第18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4) 小麗也想測醬油的密度,但家里只有天平、小空瓶,而沒有量筒。她設計并進行了如圖丙所示實驗。第一步:測出小空瓶的質量m3。第二步:測出小空瓶裝滿水后的總質量m4。第三步: 。醬油密度的表達式為ρ醬油'= (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測出小空瓶裝滿醬油后的總質量m5 ρ水 第18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四、 計算題(共16分)19. (7分)一輛車的最大運載量是30t,容積是40m3,現要運輸鋼材和木材兩種材料,鋼材的密度是7.9×103kg/m3,木材的密度是0.5×103kg/m3。問這兩種材料怎樣搭配才能使這輛車的車廂得以充分利用?(不考慮材料之間的空隙,結果保留兩位小數)解:設裝鋼材的體積為V1,裝木材的體積為V2,由題意可得V1+V2=40m3 ①,ρ1V1+ρ2V2=3×104kg,即7.9×103kg/m3×V1+0.5×103kg/m3×V2=3×104kg ②,由①②解得V1≈1.35m3,V2≈38.65m3,所以鋼材體積取1.35m3,木材體積取38.65m3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0. (9分)某空瓶的質量為0.1kg,在瓶內裝滿水,測得瓶和水的總質量為0.7kg,將質量為0.5kg的金屬塊浸沒在瓶內水中,等停止溢水后再次測得瓶、金屬塊和剩余水的總質量為1.1kg。求:(ρ水=1.0×103kg/m3)(1) 瓶的容積V容。解:(1) 600cm3(2) 溢出水的質量m溢。解:(2) 100g(3) 金屬塊的密度ρ金屬。解:(3) 5×103kg/m3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共23張PPT)第一章檢測卷一、 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30分)1. 下列估測最恰當的是( C )A. 正常人的心臟跳一次的時間大約為2sB. 教室地面到天花板的高度大約為30mC. 課桌高度大約為0.8mD. 中學生跑完800m所用的時間約為1min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 熊貓是我國的國寶,作為國際友好使者,在對外友好關系中作出了突出貢獻。熊貓寶寶剛出生時體重僅有100g左右。請你根據圖片中的信息,估測剛出生的熊貓的頭部直徑約為( B )A. 2.5mm B. 2.5cm C. 5cm D. 10cm第2題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3. (南寧模擬)用毫米刻度尺對一工件進行四次測量,下列測量方法和讀數都正確的是( C )A. 3.81cm B. 3.68cmC. 3.80cm D. 3.8cm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4. (淮南期末)如圖所示,小宏用甲、乙兩把不同的刻度尺測同一物體的長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A. 用甲、乙刻度尺測量,準確程度相同B. 用甲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可讀為2.6cmC. 用乙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可讀為2.6cmD. 用甲刻度尺測量有誤差,用乙刻度尺測量沒有誤差第4題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5. 小明五次測量物理課本的寬度,結果分別為18.52cm、18.52cm、18.10cm、18.50cm、18.51cm,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A. 小明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B. 18.50cm中最后一位“0”無意義,可以去掉C. 數據中18.10cm是錯誤數據D. 最后結果應記為18.43cm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6. 如圖所示為小組同學學習長度測量后討論交流的情景。下列關于誤差的說法,正確的是( C )A. 由于眼睛不可能精準讀數,所以估讀沒有必要B. 使用精密儀器、科學原理、仔細測量,誤差是可以避免的C. 測鉛筆長度時通過多次測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減小誤差D. 測量時多估讀幾位數可以減小誤差第6題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7. 在量筒中注入適量的水,水面此時所對應的刻度值為V1,如圖①所示;將鐵塊放入量筒中,水面所對應的刻度值為V2,如圖②所示;取出鐵塊,再將物塊輕輕地放入水中,靜止時如圖③所示,水面所對應的刻度值為V3;將鐵塊和物塊系在一起放入量筒中如圖④所示,水面所對應的刻度值為V4。物塊的體積V的大小應該是( C )C第7題A. V2-V1 B. V3-V1 C. V4-V2 D. V4-V3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8. 如圖甲所示,細線上端固定,按同一方向繞在輕質紙筒上,將紙筒從一定高度水平釋放,發現紙筒在下落過程中偏離豎直方向。小明認為紙筒偏離豎直方向的距離與細線纏繞的圈數和下落的高度有關。現設計了如圖乙所示的①②③④四種方案,實驗時細線的長度相同且均勻密繞在相同紙筒上。下列四種方案中能驗證猜想的是( D )D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③乙甲第8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9. 以下操作導致的結果分析不正確的是( B )A. 用量筒測量液體體積時,若視線是俯視的,則測得的體積比液體的真實體積要大B. 用鋼直尺在冬天和夏天分別測同一物體的長度時,夏天的測量值比冬天的要大C. 用化曲為直的方法來測量地圖上兩地之間的距離時,不能使用有彈性的橡皮筋D. 某一刻度尺的刻度比標準刻度間隔小些,則用這把刻度尺測得的數值比真實值要大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10. 如圖所示的測量方法合理的是( C ) 第10題CA. 甲:用兩塊三角板和一把直尺按圖示輔助測量某圓形物體的直徑B. 乙:硬幣沿直尺邊滾動一圈,硬幣通過的距離即為硬幣的直徑C. 丙:用直尺測出鉛筆上緊密纏繞的n圈銅絲的總長度L,再除以n,即可得到銅絲的直徑D. 丁:測出書的總厚度(除開封面、封底),除以總頁數(除開封面、封底),得到一頁紙的厚度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二、 填空題(每空2分,共24分)11. 假期小宇乘坐汽車外出游玩,發現車內一個吊著的裝飾物在擺動,擺動很有節奏且來回擺動一次的時間大致相同,于是小宇嘗試動手制作了一個模型進行探究,如圖所示。實驗時他發現,當把拴著小球的細線加長后,小球來回擺動一次(從A→B→C再擺回A)所用的時間就會增加,請你根據現象提出一個可探究的科學問題: ?小球來回擺動一次的時間與擺長有什么關系 第11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12. (周口扶溝校級段考)PM2.5是指空氣中直徑很小的顆粒,其直徑還不到人的頭發絲粗細的二十分之一,“2.5”是表示顆粒直徑的數值,它的單位是 ,合 m。13. (泰安新泰校級模擬)如圖甲中鉛筆的長度是 cm;圖乙中秒表示數是 s。第13題μm 2.5×10-6 2.50 338.5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14. (吉林磐石期末)市場上銷售的某瓶裝洗發水的容量為400mL。其中“mL”是 的單位,某同學買了一瓶該洗發水,為了辨別是否合格,使用了 (填測量工具名稱),測得洗發水只有305mL,他覺得自己的測量方法是完全正確的,他所選測量工具的量程是 (填“50mL”“100mL”或“500mL”)。15. (重慶合川期末)小彬同學對同一物體進行了三次正確測量,所得結果分別是17.82cm、17.83cm、17.82cm,則測量結果應該記為 cm,他這樣處理 (選填“能”或“不能”)避免誤差。體積 量筒(或量杯) 500mL 17.82 不能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16. 如圖所示,圓形物體的直徑是 cm。第16題1.85 17. 用一個周長為0.6m的圓輪繞一橢圓形跑道滾動,圓輪滾動了666圈,距出發點還有0.4m,則跑道的全長約為 m。400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18. (4分)如圖所示為某同學用刻度尺測量一木塊長度的示意圖,請寫出不正確的地方。(1) 。(2) 。刻度尺未沿著所測長度方向放置且有刻度線的一面未緊貼被測物體 讀數時,視線未與刻度尺的尺面垂直 三、 實驗探究題(共32分)第18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19. (6分)現有以下幾種刻度尺。第1種:分度值是1mm、總長是2m的刻度尺。第2種:分度值是1cm、總長是1m的刻度尺。第3種:分度值是1cm、總長是3m的刻度尺。第4種:分度值是1cm、總長是30m的刻度尺。(1) 一般家中配窗戶上的玻璃應選用第 種刻度尺。(2) 進行三級跳遠測驗時應選用第 種刻度尺。(3) 測量家中門的高度時可用第 種刻度尺。1 4 3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0. (8分)兩卷細銅絲,其中一卷上標有Φ=0.3mm,而另一卷上的標簽已脫落,如果只給你兩支同樣的鉛筆,那么你能較準確地測出另一卷細銅絲的直徑嗎?請寫出操作過程及另一卷細銅絲直徑的表達式。(提示:設待測細銅絲的直徑為Φ',圈數為n',直徑Φ=0.3mm的細銅絲圈數為n)操作過程: 。另一卷細銅絲直徑的表達式: 。將兩卷細銅絲分別緊密地纏繞在兩支鉛筆上,使纏繞線圈的總長度相同,分別數出各自纏繞的圈數 Φ'=0.3mm×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1. (14分)在降落傘比賽的活動中,小麗將活動中的具體數據進行了記錄,用于研究降落傘在空中的滯留時間與哪些因素有關。請你分析表格中的數據并回答問題。實驗次序 降落傘的傘繩長/m 降落傘的形狀 降落傘的面積/m2 降落傘的總質量/g 降落傘釋放高度/m 降落傘滯留時間/s1 1 圓 形 0.5 20 3 3.672 1 圓 形 1 20 3 5.813 1 圓 形 1 30 3 4.914 1 正方形 1 20 3 5.815 1.5 正方形 1 20 3 5.816 1.5 正方形 1 20 6 9.24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1) 活動中利用的測量工具有天平、 、秒表。(2) 分析第1、2次實驗數據可知:降落傘在空中的滯留時間與降落傘的 有關。(3) 分析第2、3次實驗數據可知:降落傘在空中的滯留時間與降落傘的 有關。(4) 分析第2、4次實驗數據可知:降落傘在空中的滯留時間與降落傘的 無關。卷尺 面積 總質量 形狀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5) 分析第5、6次實驗數據可知:降落傘在空中的滯留時間與降落傘的 有關。(6) 實驗中用到的科學方法是 。(7) 分析第4、5次實驗數據可知:降落傘在空中的滯留時間與降落傘的 無關。釋放高度 控制變量法 傘繩長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四、 計算題(14分)22. 小張從玩具中拆下一捆粗銅絲,想要知道其長度,于是將粗銅絲在鉛筆上緊密排繞了n圈后,用刻度尺測量出線圈的長度為L0;在量筒中倒入適量的水,讀出水的體積為V1;將粗銅絲浸沒到量筒的水中,讀出水和粗銅絲的總體積為V2。求:(1) 粗銅絲的橫截面積。解:(1) 因為粗銅絲在鉛筆上緊密排繞了n圈后,用刻度尺測量出線圈的長度為L0,所以粗銅絲的直徑d=,則粗銅絲的橫截面積S=πr2=π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 粗銅絲的長度L。解:(2) 由題意可知,粗銅絲的體積V=V2-V1,所以粗銅絲的長度L===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共26張PPT)第二章檢測卷一、 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30分)1. 下列實驗或實例中,能說明聲音的產生或傳播條件的一組是( A )① 在鼓面上放些碎紙屑,敲鼓時可觀察到紙屑在不停地跳動。② 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機來電時,只見指示燈閃爍,聽不見鈴聲。③ 鑼發聲時用手按住鑼,鑼聲就消失了。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 唐詩《楓橋夜泊》中的詩句“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客船上的人能辨別傳來的是鐘聲,是根據聲音的( A )A. 音色 B. 響度 C. 音調 D. 頻率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3. 隨著社會的發展,環境污染越來越嚴重,影響了我們的身心健康。某市為了改善市民的生活環境,創建宜居文明城市,采取了下列多項措施,其中主要用于降低噪聲污染的是( D )A. 修建人工湖和濕地公園B. 倡導市民低碳生活、綠色出行C. 高樓大廈減少使用玻璃幕墻D. 市區道路設置禁止汽車鳴笛標志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4. 如圖所示,關于聲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 第4題AA. 超聲波的應用非常廣泛,如圖甲所示,B超就是利用超聲波檢查身體B. 城市快速路方便快捷,如圖乙所示為在靠近居民區的路段設置的隔音板,目的是使聲音在聲源處減弱C. 從圖丙上、下兩個音叉振動的波形圖中,可看出下面的音叉音調高D. 地震、臺風、海嘯、泥石流發生前,會發出超聲波。利用超聲檢測儀進行監測,可以預報災害,減少損失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5. (湘西鳳凰模擬)在敲響古剎里的大鐘時,有的同學發現,停止對大鐘的撞擊后,大鐘仍“余音未絕”,原因是( B )A. 大鐘產生回聲B. 大鐘在繼續振動,空氣中繼續形成聲波C. 人的聽覺發生“暫留”D. 大鐘雖停止振動,但空氣仍在振動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6. 如圖,古琴演奏家正在演奏名曲《高山流水》。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A. 琴聲響度越大,它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越大B. 琴聲是由于琴弦振動而產生的C. 撥動不同的琴弦,主要引起琴聲的響度不同D. 用大小不同的力撥動同一根琴弦,琴聲的音調不同第6題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7. (山西中考)如圖所示為科技小組制作的“火焰琴”。展示時,試管中的金屬絲和空氣被加熱,堵住或松開塑料管上不同的孔能發出不同的聲音。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A. “琴聲”不是由于物體振動而產生的B. “琴聲”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最大C. “琴聲”是通過空氣傳入人耳的D. 按壓不同的孔可以改變音色第7題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8. (成都中考)在成都地鐵3號線磨子橋站出口,行人走上“琴鍵”臺階(如圖),臺階亮燈并響起音樂。關于上述情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A. 該音樂聲是由于行人振動產生的B. 該音樂聲不能在真空中傳播C. 該樂曲的音色與行人的心情有關D. 該樂曲的音調越高響度一定越大第8題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9. 2023年4月,第二屆中國文化旅游博覽會期間舉行了多場音樂會,觀眾在多彩的音符中感受到我國音樂藝術的魅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A. 演奏笛、簫、二胡、琵琶時,都是由空氣柱振動發聲的B. 嗩吶獨奏時,越用力吹,發出聲音的音調越高C. 優美動聽的歌聲是通過空氣傳入現場觀眾耳中的D. 觀眾在音樂中感受到音樂藝術的魅力,說明聲音可以傳遞能量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10. 為了監督司機遵守限速規定,交管部門在公路上設置了固定測速儀,如圖,汽車向放置在道路中間的測速儀勻速駛來,測速儀向汽車發出兩次短促的(超聲波)信號。超聲波經汽車反射并返回測速儀,第一次發出信號到測速儀接收到信號用時0.5s,第二次發出信號到測速儀接收到信號用時0.4s。若測速儀發出兩次信號的時間間隔是1.05s,超聲波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是340m/s,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C )第10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A. 汽車第一次接收到信號的位置距測速儀170mB. 汽車第二次接收到信號的位置距測速儀136mC. 汽車兩次碰到信號的時間間隔為1sD. 汽車行駛的速度為34m/s第10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答案:C二、 填空題(每空2分,共28分)11. 《天工開物》中記載:“響箭則以寸木空中錐眼為竅,矢過招風而飛鳴。”由此可知,響箭在飛行的過程中,是由于通過箭矢錐眼中的空氣柱 而發出聲音的。12. (連云港中考)在音樂社團活動過程中,樂器發出的聲音通過 傳入人耳。人耳能區分鋼琴和長笛發出的聲音,是由于它們發出聲音的 (選填“音調”“響度”或“音色”)不同。聲吶是利用 (選填“超聲波”或“次聲波”)具有方向性好、在水中傳播距離遠等特點制成的。振動 空氣 音色 超聲波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13. 超聲波可用于超聲雷達、金屬探傷、醫學檢查等,主要是利用了聲波可以傳遞 (選填“信息”或“能量”)。當金屬探傷儀發出尖銳的聲音時,人總會不由自主地堵住耳朵,這是在 處減弱噪聲。14. (廊坊安次期末)運用聲吶系統可以探測海洋深度,在與海平面垂直的方向上,聲吶向海底發射聲音信號,經6s接收到來自海底的回波信號,則該處的海深為 m(海水中聲速取1500m/s)。此聲吶 (選填“能”或“不能”)用來測量地球與月球的距離。信息 人耳 4500 不能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15. 使用如圖所示的便攜式擴音器主要是為了改變聲音的 ,但使用這種設備會造成聲音的“失真”,這是因為聲音的 發生了變化。(填聲音的特性)第15題響度 音色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16. (西寧二模)如圖甲所示,用大小相同的力從右向左依次敲擊水瓶琴,其發出聲音的 將逐漸升高;如圖乙所示,將正在發聲的音叉輕觸系在細繩上的乒乓球,音叉產生聲音的 越大,乒乓球被彈開的幅度越大。(選填“音調”“響度”或“音色”) 第16題音調 響度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17. (上海中考)如圖所示的風鈴有七根長短不同的鐵棍。小申敲打鐵棍,發現它們發出的聲音不同,小申開始研究,如表所示是同一鐵棍在不同長度L時敲擊的振動頻率f。第17題不同長度L時敲擊的振動頻率fL/cm 5 10 15 20 25f/Hz 700 500 400 300 25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1) 判斷同一鐵棍的長度L與音調的關系,并說明理由: 。(2) 小申要用這種材料做一個樂器,發出do、re、mi、fa、sol、la、si的聲音時,re的聲音頻率小于500Hz,請你判斷該樂器的長度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cm。鐵棍的長度L越長,發出聲音的音調越低;理由:隨著鐵棍長度的增加,振動頻率逐漸降低 大于 第17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三、 實驗探究題(共29分)18. (8分)小強同學在探究聲音的產生與傳播時,做了下面的實驗。(1) 如圖甲所示,用懸掛著的乒乓球接觸正在發聲的音叉,可觀察到乒乓球被彈開,這說明了 。 第18題聲音是由于物體振動而產生的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 如圖乙所示,將正在響鈴的鬧鐘放在玻璃罩內,逐漸抽出其中的空氣,將聽到鈴聲 ,并由此推理得出 不能傳聲。(3) 將正在響鈴的鬧鐘用塑料袋包好,放入水中,仍可以聽到鈴聲,說明水可以 。減弱 真空 傳聲 第18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19. (9分)如圖所示為利用鋼尺探究聲現象的實驗情景。第19題(1) 保持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不變,用大小不同的力撥動,發出聲音的 不同;改變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用相同的力撥動,發出聲音的 不同。(2) 將鋼尺伸出桌面的一端對著點燃的蠟燭,撥動鋼尺發現燭焰熄滅,說明聲音可以傳遞 。響度 音調 能量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0. (12分)在學習演奏小提琴的過程中,小明和同學們發現弦樂器的弦發出聲音的音調受很多因素的影響,他們決定對這種現象進行探究,經討論后提出以下猜想:猜想一:弦發出聲音的音調可能與弦的材料有關。猜想二:弦發出聲音的音調可能與弦的長度有關。猜想三:弦發出聲音的音調可能與弦的橫截面積有關。為了驗證以上猜想是否正確,他們找到了一些不同規格的弦,記錄了一些數據如表: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編 號 A B C D E弦的材料 鋼 絲 鋼 絲 尼龍絲 銅 絲 銅 絲弦的長度/cm 20 40 30 40弦的橫截面積/mm2 0.3 0.5 0.5 0.5 0.5(1) 為了驗證猜想一,應選用編號為 、 的弦進行實驗。(2) 為了驗證猜想二,應選用編號為 、 的弦進行實驗。C E D E (3) 為了驗證猜想三,小明選用編號為A、B的弦進行實驗,則表中缺少的數據應為 。(4) 上述實驗主要運用的研究問題的方法是 法。20 控制變量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四、 計算題(13分)21. 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的速度不同,已知在長為0.884km的空金屬管一端敲擊一下,在另一端先后聽到兩次聲音,兩聲相隔2.43s。此時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340m/s,相同環境中一些介質中的聲速如表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一些介質中的聲速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介 質 聲速/(m·s-1) 介 質 聲速/(m·s-1)冰 3230 鋁 5000銅 3750 鐵 5200(1) 敲擊后聲音通過空氣傳到另一端要多長時間?解:(1) 金屬管長s=0.884km=884m,由v=可得,聲音通過空氣傳到另一端的時間t1===2.6s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 聲音在金屬管中的傳播速度是多大?該金屬管可能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解:(2) 聲音在金屬管中傳播的時間t2=t1-Δt=2.6s-2.43s=0.17s,則聲音在金屬管中傳播的速度v2===5200m/s;由表可知,該金屬管可能是由鐵制成的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共31張PPT)期中檢測卷一、 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20分)1. 估測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十分廣泛,下列所估測的數據中最接近實際的是( B )A. 初中生100m短跑成績約為10sB. 一元硬幣的直徑約為2.5cmC. 現在用的乒乓球的直徑約為60mmD. 一塊橡皮從課桌掉到地上的時間約為4s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 (常州武進二模)某次實驗中小明五次測量一物體的長度分別是6.31cm、6.81cm、6.33cm、6.32cm、6.33cm,則他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和該物體的長度分別為( B )A. 1mm 6.3225cm B. 1mm 6.32cmC. 1cm 6.33cm D. 1cm 6.42cm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3. 下列光現象中,與“潭清疑水淺”中“水淺”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C )A. 水中倒影 B. 手影形成C. 筷子“彎折” D. 激光準直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4. 下列關于聲現象的說法,正確的是( C )A. “低聲細語”中的“低”,指聲音的音調低B. 只要物體在振動,我們就能聽到聲音C. “聞其聲而知其人”是根據音色來判斷說話的人的D. 電視機上的“音量”按鈕是用來調節音調高低的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5. 如圖,小王用捆有棉花的筷子插入兩端開口的塑料管,制成了哨子,用嘴吹管的上端,可發出悅耳的哨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A. 用更大的力吹管,哨聲音調變高B. 哨聲是由于管內空氣柱振動而產生的C. 吹管時下拉“活塞”,哨聲響度變大D. 悅耳的哨聲在任何環境中都不可能成為噪聲第5題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6. 關于如圖所示的實驗或現象,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 ) 第6題AA. 圖甲:乒乓球被正在發聲的音叉彈開,表明音叉正在振動B. 圖乙:說明兩發聲體發出聲音的音調不同、音色不同C. 圖丙:保持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相同,撥動尺子的力越大,發出聲音的響度越小D. 圖丁:工人戴防噪聲耳罩,是在聲音的傳播過程中控制噪聲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7. 如圖,把一凸透鏡放在平面鏡前,用眼睛觀察平面鏡時,光束似乎是從M處發散開來的,則光束會聚處到M點的距離是( C )A. 0.8m B. 0.7m C. 0.6m D. 0.1m第7題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8. (臨沂中考)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當蠟燭、凸透鏡和光屏的位置如圖所示時,光屏上承接到了燭焰清晰的像(圖中未畫出)。保持凸透鏡的位置不變,則( C )A. 實驗所用凸透鏡的焦距可能為10.0cmB. 光屏上承接到的像是燭焰倒立、放大的實像C. 將蠟燭和光屏的位置互換,光屏上仍能承接到像D. 將蠟燭移至45.0cm刻度線處,光屏上仍能承接到像第8題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9. 下列關于凸透鏡應用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D )A. 近視眼需要戴凸透鏡來矯正B. 望遠鏡中物鏡的作用相當于放大鏡C.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時,應使二維碼位于手機鏡頭1倍焦距之內D. 當投影儀的鏡頭靠近投影片時,投影儀成的像將變大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0. 如圖甲,在裝有水的杯子里,小紅將一支鉛筆分別緊貼杯內、外壁豎直放置,兩次都觀察到鉛筆放大的像,俯視簡化圖如圖乙、丙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 第10題AA. 圖乙中鉛筆向前移,像一直變小B. 圖乙中鉛筆向前移,像先變小后變大C. 圖丙中鉛筆向后移,像一直變大D. 圖丙中鉛筆向后移,像先變小后變大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二、 填空題(每空2分,共42分)11. (綿陽江油期末)如圖甲所示為某同學正在測量一個圓柱體的直徑,則該圓柱體的直徑應記為 cm。如圖乙所示是用秒表記錄的某同學跑400m的成績,該同學的成績是 s。 第11題1.20 82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2. (無錫二模)“五一”假期,小芳一家人去郊區踏青,小芳在野外聽到了鳥的鳴叫聲和潺潺的流水聲,她是根據 (選填“音調”“響度”或“音色”)來區別鳥鳴聲和流水聲的,鳥鳴聲和流水聲在相同環境的空氣中傳播速度 (選填“相同”或“不同”)。13. (鄭州金水校級四模)2024年5月9日,某中學舉辦戶外音樂會,管樂表演《紅旗頌》洋溢著愛國熱情,長笛吹奏者按壓不同的音孔是為了改變聲音的 ;現場擺放麥克風是為了增大聲音的 。音色 相同 音調 響度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4. (邯鄲模擬)小明周末在家里看電視,為了不打擾鄰居,他將門窗關閉,這是 減弱噪聲。突然,烏云密布、雷電交加、大雨傾盆,雷雨中,小明看到閃電后4s才聽到雷聲(忽略光在空氣中傳播的時間),則響雷處距離小明大約有 m。(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取340m/s)15. 清晨陽光與湖面成30°角照射到平靜的湖面上,則反射角為 ;當太陽逐漸升起時,入射角將 (選填“增大”或“減小”);在太陽升起的過程中,湖邊小樹的影子長度將逐漸 (選填“變長”或“變短”)。在傳播過程中 1360 60° 減小 變短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6. (蘇州昆山模擬)小明乘坐竹筏游覽西湖,當船工用長直的竹篙斜插入水中撐行時,小明從側面觀察到了如圖所示的情景。小明依據所學的知識判斷出OC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 (選填“實”或“虛”)像。竹篙A點距水面的高度為1.4m,則A、B兩點間的距離為 m。第16題折射 虛 2.8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7. (宜賓中考)據專家介紹,12~18歲是青少年近視的高發期,愛眼護眼勢在必行。如圖所示,圖 (選填“甲”或“乙”)表示近視眼成像原理,應戴圖 (選填“丙”或“丁”)的眼鏡進行矯正。 第17題乙 丁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8. (廣東中考)如圖所示,電子蠟燭的“燭焰”通過凸透鏡在光屏上成一個清晰、 立的實像(圖中未畫出)。利用這一成像規律可制成 (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若保持蠟燭和光屏的位置不變,僅將凸透鏡更換成另一個焦距相同、尺寸更大的凸透鏡,此時光屏上像的大小與原來的像相比應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倒 照相機 不變 第18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9. (鐵嶺模擬)正月十五的元宵燈會上,小張拿出手機準備留影紀念,發現通過黑屏狀態下的手機屏幕能看到身后游人的像,這個像是 (選填“實”或“虛”)像;當他打開手機拍攝兔子燈時,為了使屏幕上的像大些,他應離兔子燈 (選填“遠”或“近”)一些。虛 近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三、 作圖題(共4分)20. (2分)小明將兩個大小相同的紅、藍環粘在一起形成“8”字,手拿紅環將藍環豎直放入水中,使藍環剛好浸沒,從水面上方C點可以觀察到紅環的“倒影”和藍環的像并不完全重合,如圖甲所示。(上面是藍環,下面是紅環)(1) 請在圖乙中作出紅環最上端A點在水中的像A'點。第20題答案第20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 B'點為藍環最下端B點的像,請完成從C點看到B點的光路。 第20題答案第20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1. (2分)(濱州中考)根據圖中的入射光線或折射光線,畫出相應的折射光線或入射光線。第21題答案第21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四、 實驗探究題(共34分)22. (12分)聲現象實驗:(1) 用如圖(a)所示裝置能探究聲音產生的原因,其中乒乓球的作用是 ,便于觀察。在月球表面重做這個實驗 (選填“能”或“不能”)看到乒乓球被彈起。將音叉微小的振動放大 能 第22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 如圖(b)所示,把正在發聲的鬧鐘放在玻璃罩內,隨著罩中空氣逐漸被抽出,聽到的鬧鐘聲音逐漸 ,由此可猜想將空氣全抽出后的情景,可推理得出的結論是 。變小 真空不能傳聲 第22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3) 將直尺一端壓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撥動直尺,觀察到直尺伸出桌面的部分在振動,同時聽到直尺拍打桌面發出的聲音,這是由于小明采用如圖(c)中 (選填“甲”或“乙”)所示的實驗操作方法。規范實驗操作后,撥動直尺,觀察到直尺在振動的同時聽到直尺發出聲音,接著增大直尺伸出桌面的長度,再次用同樣大小的力撥動直尺,直尺發出聲音的音調變 (選填“高”或“低”)。乙 低 第22題(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3. (12分)小新利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進行“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選用主要器材:薄玻璃板、兩支完全相同的蠟燭A和B、白紙、刻度尺和黑色紙板等。 第23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 實驗時用薄玻璃板替代平面鏡的目的是 。(2) 實驗中將玻璃板豎立在白紙上,把點燃的蠟燭A放在玻璃板前,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的像。把未點燃的蠟燭B放在玻璃板后移動,直到看上去它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說明蠟燭A的像與蠟燭A 。便于確定像的位置 大小相等 第23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3) 多次改變蠟燭A的位置,并移動蠟燭B確定像的位置,每次標記出蠟燭A和它像的位置(如圖乙所示)。請幫助小新補全下列實驗數據表格:① 、② 。蠟燭A到玻璃板的距離/cm 蠟燭A的像到玻璃板的距離/cm 第23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實驗次序 ① ② 蠟燭A的像與蠟燭A的大小關系1 6.5 6.5 …2 4 4 …3 5 5 …第23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4) 分析實驗數據得出,蠟燭A的像和蠟燭A到玻璃板的距離 。(5) 將黑色的紙板放在玻璃板與蠟燭B之間,小新在蠟燭A側 (選填“能”或“不能”)觀察到蠟燭A的像。相等 能 第23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4. (10分)如圖所示,小明用焦距為15cm的凸透鏡探究凸透鏡的成像規律。第24題(1) 實驗前,應調整燭焰的中心、凸透鏡的光心和光屏的中心在 ,這樣做的目的是使燭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同一高度 (2) 把凸透鏡固定在50cm刻度線處,當蠟燭在15cm刻度線處時,光屏應在 (選填“Ⅰ”“Ⅱ”或“Ⅲ”)區域內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Ⅱ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3) 把蠟燭向右移至20cm刻度線處,為了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應將光屏向 (選填“左”或“右”)移動;若不移動光屏,將一個眼鏡片放在凸透鏡和燭焰之間,光屏上的像也變清晰了,則該鏡片是 透鏡,可用來矯正 (選填“近視”或“遠視”)眼。右 凸 遠視 第24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共26張PPT)第三章檢測卷一、 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30分)1. 沙畫是將沙子撒在平板燈臺上做出各種造型的一種藝術,燈臺下方射出的光受到沙子的阻擋后,呈現出各種畫面,如圖所示。下列光現象與沙畫的光學原理相同的是( B )A. 雨后彩虹 B. 井底之蛙C. 水中倒影 D. 筷子彎折第1題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 皮鞋上擦過油后,還要用鞋刷或軟布反復擦幾次,越擦越亮,這是由于( C )A. 反復擦可增加漫反射效果B. 反復擦可使鞋油填充皮鞋表面凹坑,增加皮鞋表面的光滑程度,增加漫反射效果C. 鞋油反射性能比皮鞋好,反復擦可使鞋油均勻分布,增加鏡面反射效果D. 鞋油的顏色比皮鞋好,可增加鏡面反射效果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3. (濱州中考)關于光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A. 小孔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B. “潭清疑水淺”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C.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時,二維碼應位于手機攝像頭的2倍焦距以外D. 近視眼需要戴由凸透鏡制成的眼鏡進行矯正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4. 如圖所示為某一入射光線經平面鏡反射后的傳播路徑。保持入射光線不變,通過調整平面鏡使反射光線射向P點。下列做法或說法中正確的是( C )A. 平面鏡應向右平移B. 平面鏡應逆時針轉動C. 第二次的反射角比第一次的反射角大D. 調整平面鏡后反射角和入射角不再相等第4題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5. 如圖甲所示“蠟燭在水中燃燒”,某時刻實驗情景的俯視圖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D ) 第5題DA. 看到水中的“燭焰”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虛像B. 在燒杯一側可以觀察到蠟燭在水中燃燒C. 蠟燭靠近玻璃板時,像變大D. 沿③方向移動玻璃板可使圖乙中的像移到燒杯中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6. 標有甲、乙兩點的筷子放在空碗中,如圖(a)所示,向碗中加水至虛線處,觀察到如圖(b)所示場景,此時看到筷子上的甲點或乙點。下列光的傳播路徑正確的是( D ) 第6題DA B C 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7. (河南中考)在“愛眼日”宣傳活動中,小明用如圖所示的裝置研究眼睛的成像原理,此時燭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用此模擬正常眼睛的成像情況。下列操作可模擬近視眼的是( B )A. 向水透鏡中注水,燭焰的像成在光屏右側B. 向水透鏡中注水,燭焰的像成在光屏左側C. 從水透鏡中抽水,燭焰的像成在光屏右側D. 從水透鏡中抽水,燭焰的像成在光屏左側第7題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8. 小樂用凸透鏡先后兩次觀察書本上的字,看到如圖所示的兩種情形,以下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B ) 第8題BA. 圖甲中成的是虛像;圖乙中成的是實像B. 圖甲中書本在凸透鏡2倍焦距以外;圖乙中書本在凸透鏡1倍焦距以內C. 圖甲中凸透鏡靠近書本,所成的像變小;圖乙中凸透鏡遠離書本,所成的像也變小D. 圖甲中的成像規律可應用于放大鏡;圖乙中的成像規律可應用于幻燈機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9. 如圖所示,燭焰、凸透鏡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該凸透鏡的焦距為10.0cm,凸透鏡的位置保持不變。假設光具座足夠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 )A. 蠟燭從圖中位置逐漸遠離透鏡時,所成的像逐漸變小B. 當蠟燭放在圖中A區時,光屏應放在圖中D區才可能呈現清晰的像C. 蠟燭放在B區時,成像原理與投影儀的成像原理相同D. 實驗中隨著蠟燭的燃燒,光屏上燭焰的像逐漸上移第9題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0. 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某學習小組用如圖甲所示的方法測量凸透鏡的焦距。正確安裝并調節實驗裝置后,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的像,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 第10題CA. 由圖甲可知,該凸透鏡的焦距是40.0cmB. 照相機的成像特點與圖乙中燭焰的成像特點相同C. 圖乙中的燭焰向遠離凸透鏡的方向移動,所成的像逐漸變小D. 若在蠟燭和凸透鏡之間放置一個遠視眼鏡,則為了得到清晰的像,光屏應向右移動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二、 填空題(每空2分,共28分)11. (鎮江中考)《墨經》中最早記載了小孔成像現象,該現象由于光的 形成。如圖為書中繪制的示意圖,要讓室內墻壁上的像看得更清楚,房間的亮度應較 。當室外的人靠近小孔時,他在墻壁上所成像的大小將變 。第11題直線傳播 暗 大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2. (成都中考)夜幕降臨,橫跨成都錦江兩岸的安順廊橋燈火璀璨,槳聲燈影里,夜色讓人陶然而醉……正所謂“錦江燈月遙相近,煙火市井三千年”。如圖,水中“燈影”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若錦江水面上漲,則水中“燈影”到水面的距離變 。第12題反射 小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3. (無錫錫山校級四模)晚上,在桌面上鋪一張白紙,把一小塊平面鏡平放在紙上,讓手電筒的光正對著平面鏡照射,如圖所示。此時,從側面看去白紙比較 ,因為光在白紙表面發生 ;如果眼睛挨著手電筒正對著桌面往下看,那么 比較亮。第13題亮 漫反射 平面鏡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4. (佛山禪城三模)智能無人駕駛小巴車通過車上的攝像機和激光雷達識別道路狀況,其攝像頭的鏡頭相當于一個 透鏡,行人在攝像機感光元件上成倒立、 (選填“放大”“縮小”或“等大”)的實像。當小巴車靠近行人時,行人在攝像機感光元件上所成的像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車會自動減速。凸 縮小 變大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5. (河北中考)如圖所示,燭焰經凸透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成像原理可用于制作 。不改變蠟燭與光屏的位置,向 (選填“左”或“右”)移動凸透鏡到某一位置,能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若燭焰的高度大于凸透鏡的直徑,則在足夠大的光屏上 (選填“能”或“不能”)成清晰且完整的像。第15題投影儀 右 能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三、 作圖題(共10分)16. (5分)(西安雁塔校級三模)如圖,請你在圖中作出月亮在水中所成的像,以及人看到水中“月亮”的光路圖(在圖中用M點代表月亮,用M'點代表月亮的像)。第16題答案第16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7. (5分)(達州中考)如圖,一束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在水面發生反射和折射,請完成光路圖。第17題答案第17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四、 實驗探究題(共32分)18. (9分)同學們利用如圖甲所示的器材(紙板F可繞ON翻折)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第18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 圖乙中,用激光筆沿AO方向入射,當入射光線與平面鏡夾角為60°時,入射角大小為 ;再將紙板F繞ON向后折,紙板F上 (選填“有”或“沒有”)反射光線,這一步驟的目的是探究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是否 。(2) 圖乙中,若讓另一束光線沿BO方向射向平面鏡,反射光線沿OA方向射出,這一現象說明 。30° 沒有 在同一平面內 在光的反射現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第18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3) 為了得到“反射角等于入射角”這一普遍規律,接下來的操作是改變 ,多次實驗。(4) 圖丙中,保持入射光線AO不變,將平面鏡繞入射點旋轉,使入射角增大10°,則反射光線偏轉的角度為 。入射角大小 20° 第18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9. (9分)小濱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第19題(1) 他在水平桌面的白紙上豎立一塊玻璃板作為平面鏡,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點,便于確定 的位置。像 (2) 在玻璃板前放一支點燃的蠟燭A,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蠟燭的像,如圖所示,小濱拿另一支外形相同但 的蠟燭B,豎立著在玻璃板后面移動,直到看上去它跟蠟燭A的像 。未點燃 完全重合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3) 移去蠟燭B,在其位置上放置一塊光屏,光屏上 (選填“能”或“不能”)呈現蠟燭A的像。(4) 當蠟燭A向玻璃板靠近時,像的大小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5) 為了讓左側的同學也能夠看清蠟燭A的像,小濱只將玻璃板向左平移,則蠟燭A像的位置 (選填“向左移動”“向右移動”或“不變”)。不能 不變 不變 第19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0. (14分)小明同學利用如圖裝置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凸透鏡固定在光具座50.0cm刻度線處。第20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 實驗前將燭焰、凸透鏡、光屏三者的中心調節到同一高度,目的是 。將蠟燭固定在40.0cm刻度線處時,移動光屏,在光屏上始終得到一個大小不變的光斑,則該凸透鏡的焦距為 cm。(2) 當他將三個元件移動到如圖所示的位置時,光屏上恰好出現了燭焰清晰的像,利用該成像規律制成的光學儀器是 (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此時保持蠟燭和光屏不動,將凸透鏡移動到 cm刻度線處時,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使燭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10.0 照相機 35.0 第20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3) 在成像清晰的情況下,用一張不透明的紙把凸透鏡的上半部分遮擋住,會看到 (選填“像部分消失”“像完整亮度不變”或“像完整亮度變暗”)。(4) 將原凸透鏡更換為一個焦距較小的凸透鏡后,其他元件不動,為了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可以在蠟燭和凸透鏡之間放置一個 (選填“凸”或“凹”)透鏡,所放置的透鏡可以用來矯正 (選填“近視眼”或“遠視眼”)。像完整亮度變暗 凹 近視眼 第20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期中檢測卷.pptx 期末檢測卷.pptx 第一章檢測卷.pptx 第三章檢測卷.pptx 第二章檢測卷.pptx 第五章檢測卷.pptx 第四章檢測卷.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