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兩數和(差)的平方【學習目標】知識與技能理解兩數和(差)的平方的公式,掌握公式的結構特征,并熟悉地應用公式進行計算.過程與方法經歷探索兩數和(差)的平方公式的過程,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符號感和推理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探索能力和概括能力,體會數形結合的思想.【重點難點】重點對兩數和(差)的平方公式的理解,熟練運用完全平方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難點對公式(a±b)2=a2±2ab+b2的理解,包括它的推導過程,結構特點,語言表述,幾何解釋.【學習過程】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王老漢開辟了一個正方形的菜園,它的邊長是(a+b),則它的面積是多少?列出算式:(a+b)2=a2+2ab+b2.(用多項式乘以多項式算得)二、探究新知回答下列問題:1.計算(a+b)2=________2.這個公式的左邊和右邊各有什么特點?用文字敘述.3.參照(a+b)2=a2+2ab+b2計算(a-b)2.解:1.a2+2ab+b2; 2.略. 3.a2-2ab+b2歸納:兩個乘法公式(a+b)2=a2+2ab+b2(a-b)2=a2-2ab+b2文字敘述:兩數和(或差)的平方,等于這兩數的平方,加上(減去)這兩數的積的2倍.口訣“首平方,尾平方,二倍乘積中間放.”三、隨堂練習,鞏固新知計算:(1)(x-3y)2;(2)(-a+2b)2.【答案】(1)(x-3y)2=x2-2x·3y+9y2=x2-6xy+9y2.(2)(-a+2b)2=(2b-a)2=(2b)2-2(2b)·a+a2=4b2-4ab+a2.四、典例精析,拓展新知【例】已知x+y=4,xy=2,求(1)x2+y2;(2)3x2-xy+3y2;(3)x-y.【分析】(1)x2+y2=(x+y)2-2xy;(2)3x2-xy+3y2=3(x+y)2-7xy;(3)(x-y)2=(x+y)2-4xy.【答案】(1)12;(2)34;(3)x-y=±.五、運用新知,深化理解1.已知:x2+y2=6,xy=5.求x+y.2.已知a、b滿足(a+b)2=1,(a-b)2=25,試求a2+b2+ab的值.【答案】1.x+y=±4;2.a2+b2+ab=7六、學習總結1.這兩個公式是多項式乘法的特殊情況,熟記它們的特點.2.公式中字母可以是數也可以是單項式或多項式.3.在解決具體問題時,要先考查題目是否符合公式條件,若不符合,需要先進行變形,使變形后的式子符合公式的條件,然后再應用公式計算.4.要特別注意一些易出現的錯誤,如:(a±b)2=a2±b2.2.兩數和(差)的平方【學習目標】知識與技能理解兩數和(差)的平方的公式,掌握公式的結構特征,并熟悉地應用公式進行計算.過程與方法經歷探索兩數和(差)的平方公式的過程,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符號感和推理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探索能力和概括能力,體會數形結合的思想.【重點難點】重點對兩數和(差)的平方公式的理解,熟練運用完全平方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難點對公式(a±b)2=a2±2ab+b2的理解,包括它的推導過程,結構特點,語言表述,幾何解釋.【學習過程】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王老漢開辟了一個正方形的菜園,它的邊長是(a+b),則它的面積是多少?列出算式:(a+b)2=a2+2ab+b2.(用多項式乘以多項式算得)二、探究新知回答下列問題:1.計算(a+b)2=________2.這個公式的左邊和右邊各有什么特點?用文字敘述.3.參照(a+b)2=a2+2ab+b2計算(a-b)2.歸納:兩個乘法公式(a+b)2=a2+2ab+b2(a-b)2=a2-2ab+b2文字敘述:兩數和(或差)的平方,等于這兩數的平方,加上(減去)這兩數的積的2倍.口訣“首平方,尾平方,二倍乘積中間放.”三、隨堂練習,鞏固新知計算:(1)(x-3y)2;(2)(-a+2b)2.【答案】四、典例精析,拓展新知【例】已知x+y=4,xy=2,求(1)x2+y2;(2)3x2-xy+3y2;(3)x-y.【分析】(1)x2+y2=(x+y)2-2xy;(2)3x2-xy+3y2=3(x+y)2-7xy;(3)(x-y)2=(x+y)2-4xy.【答案】五、運用新知,深化理解1.已知:x2+y2=6,xy=5.求x+y.2.已知a、b滿足(a+b)2=1,(a-b)2=25,試求a2+b2+ab的值.【答案】六、學習總結1.這兩個公式是多項式乘法的特殊情況,熟記它們的特點.2.公式中字母可以是數也可以是單項式或多項式.3.在解決具體問題時,要先考查題目是否符合公式條件,若不符合,需要先進行變形,使變形后的式子符合公式的條件,然后再應用公式計算.4.要特別注意一些易出現的錯誤,如:(a±b)2=a2±b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2.3 乘法公式 2.兩數和(差)的平方 - 學生版.doc 12.3 乘法公式 2.兩數和(差)的平方.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