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化學 年級 高一年級 學期 春季課題 硫酸和硫酸根離子的檢驗(第一課時)教科書 書 名:化學必修第二冊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學目標1.通過濃硫酸與蔗糖、以及與銅反應的實驗探究濃硫酸的酸性、吸水性、脫水性和強氧化性,強化“科學探究與創新意識”。 2.能從物質組成與實驗現象中認識硫酸的性質,促進“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化學核心素養的發展。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 1. 濃硫酸的三大特性:吸水性、脫水性、強氧化性的理解。2. 濃硫酸吸水性、脫水性的概念區分。教學難點: 1.分析濃硫酸、稀硫酸性質不同的原因。 2.濃硫酸吸水性、脫水性的概念區分。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行為引入:硫酸發現史 1.講解《黃帝九鼎神丹經訣》卷九中記載著“煉石膽取精華法”,從歷史的角度感受化學在古代中國的發源與開端; 2.向學生介紹公元8世紀阿拉伯煉丹家賈比爾加熱分解硫酸亞鐵發現硫酸的歷史,從中引導學生總結出硫酸的部分性質。硫酸的物理性質 1.從硫酸發現史中提取出硫酸的性質:油狀黏稠、溶于水放熱、能腐蝕木頭和金屬鐵等物質;補充講解硫酸具有很強的腐蝕性,在實驗中應注意安全防護,如果不慎濺到皮膚上,應立即用大量水沖洗干凈,再涂上3%-5%的碳酸氫鈉溶液。 2.講解硫酸的物理性質: 物理性質:無色油狀液體,密度比水大,沸點:337℃。能與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同時放出大量的熱,使水沸騰。 3.講解硫酸的稀釋:將濃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斷攪拌。 一般將質量分數大于等于70%的硫酸溶液稱為濃硫酸。 4.硫酸的濃度不同,性質也有差異。從而引出對稀硫酸和濃硫酸化學性質的講解。稀硫酸的化學性質 物質的結構決定性質,從稀硫酸的結構入手,引導學生分析稀硫酸的化學性質:硫酸是二元強酸,在水溶液中完全電離出氫離子和硫酸根離子,所以稀硫酸具有酸的通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能與活潑金屬發生置換反應生成氫氣、能與堿發生中和反應、能與堿性氧化物及弱酸鹽反應。由于存在硫酸根離子,稀硫酸也能和Ba2+、Ca2+、Ag+等離子生成沉淀,此性質可用于硫酸根離子的檢驗。濃硫酸的化學性質 1.蔗糖與濃硫酸反應:結合實驗現象“蔗糖變黑,體積膨脹,變成疏松多孔的海綿狀,并放出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分析黑色物質產生的原因、刺激性氣體產生的原因,并結合分析歸納出濃硫酸具有脫水性和強氧化性,并針對實驗操作中的細節——加入少量水,分析其原因,幫助學生更加深入了解濃硫酸溶于水放熱這一特性。 知識點講解: (1)脫水性:濃硫酸可將許多有機化合物(蔗糖、紙張、棉布等)中的氫和氧按水的組成比脫去。 (2)強氧化性:濃硫酸能氧化大多數金屬單質和部分非金屬單質,硫酸分子里氧化數為+6的硫能被還原成不同氧化數的產物。 2.銅與濃硫酸反應:引導學生根據濃硫酸與銅反應現象分析其化學性質。 實驗現象:加熱時試管中有氣泡產生,品紅溶液褪色,反應后試管內的物質經稀釋后顯藍色。 實驗結論:銅與濃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二氧化硫和水,體現了濃硫酸的酸性和強氧化性;實驗中產生灰白色固體,加水后固體溶解產生藍色溶液,查閱資料可知灰白色固體為硫酸銅,加水后變成藍色的五水硫酸銅,說明濃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吸收存在于周圍環境中的水分。 知識點講解: 濃硫酸具有酸性 濃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吸收存在于周圍環境中的水分。可以用來干燥中性氣體和酸性氣體,如 H2、O2、N2、Cl2、CO2、CH4、SO2、NO2、HCl,不能干燥NH3(堿性)、H2S、HBr、HI等還原性氣體。 濃硫酸稀硫酸成分主要存在H2SO4分子,有少量溶于水電離出H+和SO42-以H+、SO42-形式存在,沒有H2SO4分子酸性某些酸的通性(如與堿、鹽、堿性氧化物反應),與金屬反應不產生H2具有酸的所有通性氧化性強氧化性(+6價硫元素表現)弱氧化性(H+表現)脫水性有無吸水性有無3.分析濃硫酸、稀硫酸性質的異同點 4.補充講解鈍化現象:常溫下,濃硫酸能使Fe、Al鈍化(使金屬表面生成一層致密的氧化物),鈍化是化學變化。工業上用鋁槽車和鐵罐車盛放、運輸濃硫酸。課堂總結 我們順著硫酸的發現史認識了硫酸,學習了硫酸的通性,也認識到由于濃稀硫酸中存在的粒子情況不同,濃硫酸、稀硫酸具有不同的特性。除酸性外,濃硫酸還具有吸水性、脫水性和強氧化性,加深了“物質結構決定性質”這一化學基本觀念的理解。這節課就到這里,請同學們完成課后作業。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