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5張PPT)第三節 運動快慢的描述——速度第一章 運動的描述物體的“位移”記為:Δxx1x2xOΔx = x2 -x1課前回顧:如何用數學方法描述直線運動的位置和位移?x /m010203040-30-20-10CΔxx1x2Δx = x2 ─ x1 = 30 m ─10 m = 20 m2. C 到 B 的位移呢 3. A 到 D 呢?4. D 到 E 呢?EDΔ x = ─10 mΔ x = ─ 40 mΔ x = 20 m沿正方向負負正1. A 到 B 的位移的位移是多少?AB在110米跨欄比賽中,裁判員是怎么判斷選手運動的快慢的?x2x1這兩輛汽車哪一輛運動的快?如何比較兩個物體運動的快慢?方法二:時間 △t 相同,比較位移△x的大小。方法一:位移 △x 相同,比較時間△ t的大小。鄰里互說(3min)如果兩物體運動的時間不同,發生的位移也不同,如何比較它們運動的快慢?汽車1min行駛900m,百米運動員跑完全程用時10s,汽車和運動員,哪一個運動更快呢?比較單位時間內的位移的大小。從A到B的時間為物理學中用物體的位移與發生這段位移所用時間的比值表示物體運動的快慢,這就是速度。AB t x一、速度3.物理意義: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或描述物體位置變化的快慢)。4.單位:國際單位制為m/s或m s-1其它單位:km/h或km h-1、cm/s或cm s-11.定義:位移與發生這個位移所用時間的比值。5.速度是矢量:大小在數值上等于單位時間內的位移大小,方向就是物體的運動方向。2.公式:1 m/s =3.6km/h一、速度注意:這里的速度與初中所學的速度的含義不完全相同速度與時間、位移有什么樣的關系 思考與討論(5min)例1、下列關于速度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A、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B、速度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只有大小C、速度越大,物體在單位時間內的位移越大D、速度越大,物體的位移越大AC小試牛刀例2、汽車以36km/h的速度從甲地勻速運動到乙地用了2h,如果汽車從乙地返回甲地仍做勻速直線運動用了2.5h,那么汽車返回時的速度為( )A、-8m/s B、8m/sC、28.8km/h D、-28.8km/hD小試牛刀在2006年瑞士洛桑田徑超級大獎賽男子110米欄的比賽中,劉翔以12秒88打破了英國運動員保持13年之久的世界紀錄并奪取該項目冠軍。試計算其速度?算一算劉翔完成110m欄的比賽,始終都是以這個速度在運動嗎?用這個速度描述他每次跨欄的快慢精確嗎?(4)方向:與某段時間內位移的方向一致。二、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1)定義:位移與發生這個位移所用時間的比值,叫做物體在這段時間(或這段位移)內的平均速度。(3)物理意義:粗略地描述物體在某段時間內的平均快慢程度。(5)注意:計算物體的平均速度時必須指明物體是在哪段時間內或哪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2)公式:1、平均速度利用兩個基本物理量的比定義新物理量的方法比值定義法例3.一輛自行車在第一個5s內的位移為10m,第二個5s內的位移為15m,第三個5s內的位移為12m,請分別求出它在每個5s內的平均速度以及這15s內的平均速度 小試牛刀必須指明是物體在哪段時間內或哪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答案: 第一個5s:v1=2m/s;第二個5s:v2=3m/s;第三個5s:v3=2.4m/s;全程15s:v=2.47m/s例4. 測得某短跑運動員在100m比賽中,5s末的速度為10.4 m/s,在10s末到達終點時的速度是10.2m/s,則此運動員在這100m中的平均速度為( )A. 10.4 m/s B. 10.3 m/sC. 10.2 m/s D. 10 m/sD小試牛刀x /mA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描述運動的快慢,若要更加精確的描述物體的運動快慢,你能怎么做?(2)當Δt非常非常小, 就可以看做某時刻(或某位置)的做瞬時速度。2、瞬時速度(1)定義:運動物體在某一時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瞬時速度。(3)物理意義:精確地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4)方向:這一時刻(或這一位置)物體的運動方向。(5)在勻速直線運動中,平均速度等于瞬時速度。(6)瞬時速度的大小叫做(瞬時)速率,是標量。(1)定義:路程與發生這段路程所用時間的比值。(2)公式:(3)標量3、平均速率汽車速度計顯示的是平均速度、瞬時速度還是速率?日常生活中說到的“速度”,有時是指速率,要根據上下文判斷例5.(多選)關于瞬時速度,下列正確的是( )A. 瞬時速度是物體在某一段時間內或在某一段位移內的速度的平均值B. 瞬時速度可以看成是時間趨于無窮小時的平均速度C. 瞬時速度是物體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時刻的速度D. 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時,瞬時速度等于平均速度BCD小試牛刀三、測量紙帶的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學生實驗操作(20min)四、速度——時間圖像(1)建系(2)描點(3)連線作圖2.對v-t圖像的理解①可以從圖像上獲知任一時刻物體的瞬時速度。②可以從圖像上直觀地看出速度隨時間地變化情況③斜率:若圖線平行于t軸,則表示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若圖線不平行于t軸,則表示物體做變速直線運動,且斜率越大,表示速度變化越快。④根據v-t圖像可求出物體在某段時間內速度的變化量或物體發生某一速度變化所經歷的時間。⑤面積:無論v-t圖像的形狀如何,物體在某段時間內的位移可以用圖線與t軸所圍的面積來表示。若所圍面積在t軸上方,對應的位移為正;若所圍面積在t軸下方,對應的位移為負。例6.物體的x-t圖像如圖所示,根據圖像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體在0-2s內的平均速度為3m/sB.物體在0-3s內的平均速度為2m/sC.物體在第3s未的速度為2m/sD.物體在第5s內的平均速度為-6m/sABD例7.如圖所示,打點計時器所用電源的頻率為50Hz,某次實驗中得到的一條紙帶,及毫米刻度尺測量情況如圖所示,紙帶在A、C間的平均速度_________m/s,在A、D間的平均速度為_________m/s,B點的瞬時速度更接近于___________m/s 。0.350.350.42例8.甲、乙兩質點在同一直線上勻速運動,取向右為正方向,甲質點的速度為2m/s,乙質點的速度為-4m/s,則可知( )A.乙質點的速度大于甲質點的速度B.因為+2>-4,所以甲質點的速度大于乙質點的速度C.這里正、負號的物理意義是表示質點的運動方向D.若甲、乙兩質點同時由同一點出發,則10s后甲、乙兩質點相距60 mACD一運動員沿一半徑為50m的圓形跑道訓練,從A點開始逆時針運動,每轉一圈經歷的時間t=40s,運動快慢不變求:(1) 由A運動到C,平均速度為多少 (2) A運動到B與B運動到C平均速度相同嗎 為什么 (3) 前10s內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4) 運動員跑一周的平均速度為多少 思考與討論(8min)1.做直線運動的物體,若前一半時間的平均速度為 v1,后一半時間的平均速度為 v2,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做直線運動的物體,若前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為 v1 ,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為 v2 ,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作業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