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科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 電路 ”第 2 課《點亮小燈泡》教學設計執教教師:廣州市花都區花東鎮北興小學 黃育珊指導教師:廣州市花都區教育發展研究院 曾雪紅備課成員:花都區小學科學線上課程備課團隊【教材分析】《點亮小燈泡》是教科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二課,繼學生學習 “ 電和我們的生活 ”后真正開始探究電現象的一課。這節課中,學生將通過使用 簡單的電池、導線使小燈泡發光,認識讓小燈泡發亮的原因,探究使小燈泡發光 的不同連接方式,知道有了流動的電才能點亮小燈泡,激發探究電的興趣,為后 續學習拉開序幕。教學內容分以下三個部分:第一部分:認識利用電池和導線可以點亮小燈泡,知道一個簡單電路由小燈 泡、電池、導線組成。第二部分:思辨多種讓小燈泡發光的方法。通過觀察小燈泡、電池、導線的 構造后,知道在電路連接中,需要用導線把電池的正負極、燈泡的兩個連接點都 連接起來,才可以點亮小燈泡。第三部分:認識流動的電才能點亮小燈泡。引導學生們區分通路、短路和斷 路,對正確電路的識別有一個初步的理解,為以后的電路學習打下基礎,初步形 成電路的概念。【學情分析】燈泡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有電流過燈泡,燈泡就會亮起來,這是 學生的認知基礎。對于電怎么流動,燈泡怎么連接,學生還沒能清晰理解。小學 四年級學生對新鮮事物有較強的好奇心,對實際操作活動有著濃厚的興趣,因此, 在科學探究的過程中,通過探索電路連接的正確方法和電流流動路徑,激發學生 學習科學的興趣,促進學生探究能力的發展。【教學目標】科學概念目標1.只有電流流過燈絲時小燈泡才會發光。2.利用電來點亮一只小燈泡需要一個包括電池、導線在內的完整的閉合回路。3.一個完整的電路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而用不止一種方法建立起來。 4.電池兩端直接用導線連接在一起,就會發生短路。科學探究目標1.用電源、導線和小燈泡連接簡單電路。2.觀察、描述和記錄點亮小燈泡的實驗現象。3.根據實驗現象對電流的流向做出大膽的想象與推測。科學態度目標1.體會對周圍事物進行有目的、細致地觀察的樂趣。 2.敢于根據現象做出大膽的想象與推測。3.激發進一步探究電的興趣。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1.體會對周圍事物進行有目的、細致地觀察的樂趣。【教學重難點】重點:利用電來點亮一只小燈泡需要一個包括電池、導線在內的完整的閉合 回路。難點:怎樣正確連接電路【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微視頻【教學過程】一、聚焦1.播放視頻,以學生對實驗室里的小燈泡“怎樣才會發亮? ”導入新課。 2.引出點亮小燈泡需要電池和導線。3.出示課題:三種材料怎樣連接才能使燈泡發亮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 課內容,讓我們一起探究《點亮小燈泡》。二、探索1.認識燈泡的基本結構(1)要想點亮小燈泡,我們先認識一下小燈泡。(課件出示燈泡示意圖)請 同學們觀察小燈泡,看一看它是由哪些部分組成的?觀察示意圖的同時也可以結 合實驗材料中的小燈泡進行觀察。(2)學生匯報觀察結果。(3)結合小燈泡的結構圖,認識小燈泡的各部分名稱:玻璃泡、燈絲、金 屬架、兩個連接點。2.認識電池(1)引導學生觀察電池。(2)說出觀察到的電池的結構特點。(3)了解電池的具有正極和負極的結構特點以及電池的電壓。 3.認識導線(1)引導學生觀察導線。(2)說出觀察到的導線的材料特點。(3)了解導線的外面是塑膠材料,不容易導電,導線的里面是銅絲,容易 導電。(4)介紹處理導線的方法。三、研討1.提出問題:怎樣利用以下實驗材料使燈泡亮起來呢?2.展示四種連接方法的實物圖片和示意圖,讓學生思考和猜測哪些連接方法 才是正確的。3. 播放各種連接方法的實驗視頻,結合圖片讓學生了解正確的連接方法。4.播放視頻,知道有了流動的電才能點亮小燈泡。電從電池的正極流出,通 過導線從小燈泡的一個連接點進入,經過燈絲從另一個連接點流出,沿著導線又 流回到電池的負極,這樣就形成一條電流回路,燈泡就亮了。5.引導學生分析燈泡不亮的連接方法,從而認識“短路 ”和“斷路 ”的概念。四、課堂小結出示知識點總結,回顧本課的學習。五、課后拓展1. 完成活動手冊第 5 頁:觀察下面的連接圖,哪些能夠點亮小燈泡,哪些 不能點亮小燈泡?2.用一段導線和一節電池讓小燈泡亮起來,并記錄有哪些連接能點亮小燈泡, 哪些連接不能點亮小燈泡。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