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9張PPT)機械運動長度的測量人教版 物理 八年級 上冊秦國商鞅變法,改革畝積制,并行“平斗桶、權衡、丈尺”之法。公元前344年,商鞅親自監制了一批度量衡標準器,發到全國各地,努力督使統一的度量衡制度得到貫徹執行。“商鞅銅方升”、“商骨尺”的存在,是商鞅推行統一度量衡制度的歷史見證。秦始皇統一中國后,頒布了“車同軌,書同文,統一度量衡”的詔書。在全國范圍內統一了度量衡,如果說“車同軌”是為了便利交通,“書同文是”是為了便利文化傳播,那么“統一度量衡”就是為了便民生,發展商業,更好的鞏固剛統一的大秦帝國。“統一標準”導入新知素養目標1.會簡單使用適當的工具測量長度。掌握刻度尺的正確使用規范與讀數2. 體驗通過日常經驗或自然現象粗略估計長度和時間的方法。探究新知知識點一:長度的單位長度的單位:國際單位:米,符號:m。常用單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 )、納米(nm)。單位的換算:一根頭發絲的直徑約8.2μm,合 __________m=__________cm=__________mm =__________nm.完成下列長度單位換算:35km=_______cm6.8cm=_______dm= _______m24cm=_______ km6.6m=_______mm=_______nm鞏固練習8.2×10-68.2×10-48.2×10-382003.5×1060.680.0682.4×10-26.6×1036.6×106如圖是常用南孚電池的示意圖,其型號的另一種表示方法為“14500”,前兩位數是直徑,后三位數是高度,該型號電池高度為( )。A.14mm B.145mm C.500mm D.50.0mmD探究新知知識點二:長度的測量刻度尺是測量長度的基本工具。常用的刻度尺有:直尺、卷尺、游標卡尺、螺旋測微器等。探究新知觀察刻度尺:1)認:使用前認清刻度尺的單位、零刻度線的位置、量程、分度值。探究新知2)放:刻度尺要放正;有刻度的一邊要緊靠被測物體,與所測長度平行,不能傾斜。探究新知3)看:讀數時,視線與刻度尺尺面垂直。4)會記:記錄的測量結果應由數字和單位組成探究新知讀出物體的長度木塊長:2.19cm=2.1cm + 0.09cm(準確值)(估讀值)在測量長度時,既要讀出準確值,還要讀出估計值(即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鞏固練習寫出下列讀數:4.47cm3.80cm14.38cm探究新知知識點三:誤差鞏固練習小明利用分度值1mm的刻度尺測量一個物體的長度,四次測量的數據分別為2.35cm、2.36cm、2.63cm、2.36cm,則測量結果應記為_________cm。2.36注意:多次測量取平均值時,最終結果要保留與測量值相同位數的有效數字,以保證相同的準確程度。課堂小測在通常情況下,人的脈搏1min跳動的次數約為( ) 。A.20次 B.40次C.70次 D.140次如圖所示刻度尺,它的測量范圍是______cm;若小超用此刻度尺測量某物體的長度,記錄結果為5.170cm,此記錄結果是____________(選填“正確”或“不正確”)的。C0~10不正確課堂小測1mm1.81課堂小測下列有關誤差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 多次測量取平均值可以減小誤差B. 誤差就是測量中產生的錯誤C. 只要認真測量,就可以避免誤差D. 選用精密的測量儀器可以消除誤差A關于長度測量中產生誤差的原因,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讀數時視線與刻度尺不垂直B. 測量時刻度尺未放正C. 刻度尺本身不夠精確D. 未將厚刻度尺的刻線靠近被測物體C課堂小結THANK YOU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