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核心素養】 第六單元課題2 第1課時 二氧化碳課件+教學設計+分層練習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核心素養】 第六單元課題2 第1課時 二氧化碳課件+教學設計+分層練習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課題2碳的氧化物》第1課時教學設計
課題 碳的氧化物第1課時 單元 第六單元 學科 化學 年級 九年級
教材分析 本節課的內容是人教版九年級化學第六單元課題2《碳的氧化物》的第1課時。本節課為《燃料的燃燒》有關知識的展開打下了基礎,而且二氧化碳的一些化學性質(如非金屬氧化物與水反應,堿與非金屬氧化物反應)又為學習酸、堿的性質起到鋪墊作用。所以本課時內容是初中化學知識的核心內容之一,也是本單元內容的核心和紐帶。因此,本課題在整個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核心素養目標 化學觀念:通過實驗探究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質,以及二氧化碳與水、石灰水的反應。科學思維:通過對實驗現象進行觀察、分析、歸納,經歷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并進行進一步的探究活動。科學探究與實踐:通過學習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的精神。科學態度與責任:培養學生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保持和增強對化學現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
重點 二氧化碳的性質。
難點 二氧化碳與水的反應的探究。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導入新課 跳跳糖在糖里加了壓縮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哪些性質能證明跳跳糖加水之后產生的氣體的真實身份 引入新課。 思考討論 增強學生學習興趣,感受到化學就在身邊。
講授新課 一、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性質不同根據你所學的知識填寫下面的表格并回答問題:得出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質不相同的原因是分子構成不同。 思考討論 和金剛石石墨化學性質不同的原因進行對比,讓學生深入理解兩者不同的原因。
二、二氧化碳的性質探究實驗1:傾倒二氧化碳的實驗【教師演示實驗】學生觀察現象并分析原因。實驗現象:下層蠟燭先熄滅,上層蠟燭后熄滅實驗結論:1.二氧化碳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2.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的大。實驗注意:1.傾倒二氧化碳時不能速度太快;2.傾倒二氧化碳時用玻璃片擋住氣體。【思考討論】:你還能想到其他方法來驗證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嗎 傾倒CO2的小紙袋下沉、充滿CO2的氣球在空中下落。探究實驗2:二氧化碳是否溶于水實驗現象:塑料瓶變癟了實驗結論: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實驗解釋: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使瓶內氣壓減小,所以瓶會變癟在通常狀況下,1體積的水約能溶解1體積的二氧化碳,增大壓強還會溶解得更多。生產汽水等碳酸型飲料就是利用了二氧化碳的這一性質。【思考討論】汽水的生產原理我們已經知道:1.為什么這些飲料統稱為“碳酸飲料” 2.“碳酸”是什么呢 3.CO2溶于水會發生化學反應嗎 根據實驗得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填寫表格。探究實驗3:二氧化碳是否與水反應【教師演示實驗】將二氧化碳氣體通入水中,然后滴入紫色的石蕊試液。學生觀察現象,石蕊試液變成紅色。提出問題是什么物質使石蕊試液變成紅色呢?作出假設:1.水2.二氧化碳3.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的生成物【教師演示實驗】課本紫色小花實驗,學生觀察現象,教師引導學生分析實驗,填寫表格。得出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的生成物使紫色石蕊變紅的結論。【實驗結論】CO2與水反應生成了酸性物質即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成紅色。給變紅的紙花加熱,紅色的紙花又變成了紫色。碳酸不穩定,受熱易分解。與Ca(OH)2反應,可用這個原理來檢驗二氧化碳。 實驗探究,觀察記錄現象,分析原理。 通過對實驗現象進行觀察、分析、歸納,經歷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并進行進一步的探究活動。
三、二氧化碳的用途結合課本和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學生討論回答二氧化碳的用途。二氧化碳對生活和環境的影響【注意】CO2無毒,但CO2不能供給呼吸!【提問】在教室里學習時,為什么要保持教室通風 倡導“低碳”生活,低碳是指減少CO2的排放。溫室效應的危害:a.兩極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b.氣候反常,海洋風暴增多 。
c.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積增大。溫室效應的防治措施:a.世界各國簽署限制二氧化碳排放的國際公約并嚴格執行;b.盡量減少使用化石燃料,利用太陽能、風能等清潔燃料;c.提高能源的生產效率和使用效率;
d.大力植樹造林,嚴禁亂砍濫伐;e.采用物理、化學等方法,捕集、利用與封存二氧化碳等。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環,介紹碳中和碳達峰,形成環保意識。 思考回答問題 培養學生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保持和增強對化學現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
課堂練習 1.氧氣和二氧化碳與我們如影隨形。下列關于它們的敘述正確的是(  )A.氧氣和二氧化碳都含有氧分子B.氧氣可以用作燃料,二氧化碳可以用來滅火C.自然界里它們可以通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互轉化D.空氣中氧氣含量過多無害,二氧化碳含量過多會形成酸雨2. 一定條件下,能與二氧化碳反應的是(  )A.木炭 B.一氧化碳 C.氧化銅 D.氧氣3.為探究二氧化碳能否和水反應,用4朵被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完成下列4個實驗。實驗Ⅰ、Ⅳ中小花變紅,實驗Ⅱ、Ⅲ中小花不變色。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實驗Ⅰ、Ⅱ說明醋酸可以使小花變紅B.實驗Ⅲ說明二氧化碳不能使小花變紅C.實驗Ⅱ、Ⅲ、Ⅳ說明二氧化碳能與水發生化學反應D.上述實驗說明二氧化碳和醋酸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
課堂小結 1.二氧化碳性質:物理性質:無色無味氣體、密度比空氣大、能溶于水化學性質:既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與水反應生成碳酸、與澄清石灰水反應生成白色沉淀2.二氧化碳的用途(二氧化碳的功與過)碳達峰和碳中和
板書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人教版化學九年級上冊
《課題2碳的氧化物》第1課時同步分層練習
【基礎培優】
單選題:
1.下列關于二氧化碳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通常狀況下二氧化碳是無色無臭的氣體
B. 二氧化碳不易溶于水
C. 固體二氧化碳俗稱“干冰”,易吸熱升華
D. 相同條件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的大
2.“世界環境日”中國主題為“踐行綠色生活”。下列做法符合這一主題的是(  )
A. 提倡使用私家車 B. 用一次性塑料袋購物
C. 用節能燈代替白熾燈 D. 夏季空調溫度盡量調低
3.關于二氧化碳的用途,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滅火 B. 生產汽水 C. 氣體肥料 D. 供給呼吸
4.“碳達峰”是指我國承諾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長;“碳中和”是指到2060年,采取各種方式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下列措施不利于“碳達峰”和“碳中和”的是(  )
A.鼓勵民眾植樹造林
B.加大煤和石油的使用
C.培育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
D.循環利用CO2制造合成燃料、尿素等物質
5.下列有關二氧化碳的實驗中,只能證明二氧化碳物理性質的是( )
【能力提升】
一、單選題:
1.下列方法能區分氮氣和二氧化碳兩瓶氣體的是( )
A. 聞氣味 B. 觀察顏色
C. 伸入燃著的木條 D. 倒入澄清石灰水
2.下列關于二氧化碳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是一種有毒氣體 B.不能溶于水
C.密度比空氣小 D.二氧化碳水溶液中滴入石蕊,溶液變紅
3.“CO2跨臨界直冷制冰”技術的原理是利用液態CO2 蒸發吸熱,使水變成冰以實現制冷,其碳排放量接近于零。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二氧化碳與冰都是氧化物
B. 液態CO_2 蒸發時分子間間隔變大
C. 水變成冰的過程中分子變大
D. 該技術可緩解溫室效應
4.下列操作中只發生物理變化的是( )
A.將二氧化碳通入水中
B.將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C.將二氧化碳傾倒入放著燃著蠟燭的燒杯中
D.將二氧化碳加壓降溫壓縮成干冰
5.下列有關二氧化碳的說法正確的是( )
A.二氧化碳有毒,吸入過多會使人中毒而死亡
B.二氧化碳的增加是造成溫室效應的主要原因,因此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越低越好
C.二氧化碳氣體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
D.二氧化碳能滅火是因為二氧化碳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密度比空氣大
二、填空探究題
1.如圖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環的簡單示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容易加劇的氣候問題是__________。
(2)圖甲中,轉化1的產物X 的化學式為________。
(3)圖乙中,轉化3主要指植物______(填“光合”或“呼吸”)作用的過程。
(4)上述兩個轉化的反應物相同,但得到的產物卻完全不同,主要原因是_______。
2.我國向世界承諾,在2030年實現“碳達峰”,2060年實現“碳中和”,“碳中和”指排放和吸收的CO2 達到平衡。
(1)“碳中和”中的“碳”指的是__________。
(2)CO2 過度排放會導致的環境問題有__________(寫出1條即可)。
(3)控制CO2 的排放和吸收有助于實現碳中和。
①寫出一條減少CO2 排放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自然界中可以吸收CO2 的途徑是______(填字母)。
A.海洋
B.堿性土壤(含氫氧化鈣)
C.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4)轉化法是實現“碳中和”的措施之一,將CO2 和H2 在催化劑的作用
下轉化成甲醇(CH3OH) 和水是目前研究的熱點。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步分層練習答案
【基礎培優】:
1.B 2.C 3.D 4.B 5.B
【能力提升】:
一、選擇題:
1.D 2.D 3.C 4.D 5.D
二、填空探究題:
1.(1)溫室效應;(2)H2CO3 ;(3)光合; (4)轉化(反應)的條件不同
2.(1)二氧化碳;
(2)溫室效應;
(3)減少化石能源的利用(合理即可);ABC
(4)CO2 + 3H2 催化劑CH3OH + H2O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28張PPT)
第六單元 課題2
碳的氧化物
(人教版)九年級

(第1課時)
01
學習目標
內容總覽
02
新知導入
03
探究新知
04
課堂練習
05
課堂總結
06
分層作業
核心素養目標
通過實驗探究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質,以及二氧化碳與水、石灰水的反應。
01
02
通過對實驗現象進行觀察、分析、歸納,經歷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并進行步的探究活動。
03
通過學習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的精神。
04
培養學生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保持和增強對化學現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
化學觀念:
科學思維:
科學探究與實踐:
科學態度與責任:
新知導入
跳跳糖在糖里加了壓縮的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的哪些性質能證明跳跳糖加水之后產生的氣體的真實身份
探究新知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質是否相同?理由是什么?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化學式
碳元素化合價
組成元素
分子構成
CO2
CO
+4
+2
C、 O
C、O
一、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性質不同
化學性質不同的原因?
實驗現象:
下層蠟燭先熄滅,上層蠟燭后熄滅
1.二氧化碳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
2.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的大。
實驗結論:
實驗注意:
1.傾倒二氧化碳時不能速度太快;
2.傾倒二氧化碳時用玻璃片擋住氣體。
傾倒二氧化碳的實驗
探究新知
你還能想到其他方法來驗證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嗎
傾倒CO2的小紙袋下沉
充滿CO2的氣球在空中下落
二氧化碳相對分子質量:44,空氣的相對分子質量可看作29,由此可知: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氣。
利用相對分子質量比較密度大小
二、二氧化碳的性質
探究新知
實驗現象:
塑料瓶變癟了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實驗結論:
實驗解釋: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使瓶內氣壓減小,所以瓶會變癟。
二氧化碳溶解性實驗
探究新知
顏色 狀 態 氣味 密度 溶解性 是否支持燃燒
二氧化碳
無色
氣態
無味
比空氣大
能溶于水
不支持
在通常狀況下,1體積的水約能溶解1體積的二氧化碳,增大壓強還會溶解得更多。生產汽水等碳酸型飲料就是利用了二氧化碳的溶解性。
二、二氧化碳的性質
探究新知
1.為什么這些飲料統稱為“碳酸飲料”
2.“碳酸”是什么呢
3.CO2溶于水會發生化學反應嗎
二、二氧化碳的性質
汽水的生產原理我們已經知道:
探究新知
將二氧化碳氣體通入水中,然后滴入紫色的石蕊試液。
石蕊試液變成紅色
是什么物質使石蕊試液變成紅色呢?
1.水
2.二氧化碳
3.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的生成物
石蕊是一種酸堿指示劑,遇酸變紅色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交流討論:
做出假設:
二氧化碳是否與水反應?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步 驟 現 象 分 析




紫色小花變紅
紫色小花不變色
紫色小花不變色
直接放入CO2中
噴水
噴水后放入CO2中
水不能使紫色石蕊變紅
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變紅
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的生成物使紫色石蕊變紅
將Ⅲ中的小花取出,加熱
紅色又變成紫色
碳酸不穩定,受熱分解,所以紅花又變成紫色
二、二氧化碳的性質
探究新知
將二氧化碳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鈣【Ca(OH)2】反應生成了白色的碳酸鈣沉淀。
可用這個原理來檢驗二氧化碳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分析:
CO2 + Ca(OH)2 CaCO3↓+H2O
二氧化碳是否與石灰水反應?
探究新知
1.二氧化碳既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
2.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
碳酸不穩定受熱易分解
3.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CO2的化學性質
CO2 + H2O H2CO3
H2CO3 H2O + CO2↑
探究新知
光合作用
氣體肥料
化工原料
滅火
人工降雨
三、二氧化碳的用途
探究新知
四、二氧化碳對生活和環境的影響
CO2無毒,但CO2不能供給呼吸!
題目
在教室里學習時,為什么要保持教室通風
探究新知
四、二氧化碳對生活和環境的影響
倡導“低碳”生活,
低碳是指減少CO2的排放。
探究新知
a.兩極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b.氣候反常,海洋風暴增多 。
c.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積增大。
a.世界各國簽署限制二氧化碳排放的國際公約并嚴格執行;
b.盡量減少使用化石燃料,利用太陽能、風能等清潔燃料;
c.提高能源的生產效率和使用效率;
d.大力植樹造林,嚴禁亂砍濫伐;
e.采用物理、化學等方法,捕集、利用與封存二氧化碳等。
四、二氧化碳對生活和環境的影響
(1)溫室效應的危害
(2)溫室效應的防治措施
探究新知
某一個時刻,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歷史最高值,之后逐步回落。
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或溫室氣體排放量,實現正負抵消,達到相對“零排放”。
四、二氧化碳對生活和環境的影響
碳達峰
碳中和
二氧化碳的捕集:
采用化學吸收法,利用堿性吸收劑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不穩定的物質,該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可逆向分解重新釋放二氧化碳,從而實現二氧化碳的捕集和利用。
二氧化碳的捕集、利用與封存
2021年,我國將在南海海底永久封存超過146萬噸二氧化碳。2022年,我國首個百萬噸級碳捕集、利用與封存項目投產,每年可減排超過100萬噸。
課堂練習
1.氧氣和二氧化碳與我們如影隨形。下列關于它們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氧氣和二氧化碳都含有氧分子
B.氧氣可以用作燃料,二氧化碳可以用來滅火
C.自然界里它們可以通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互轉化
D.空氣中氧氣含量過多無害,二氧化碳含量過多會形成酸雨
2. 一定條件下,能與二氧化碳反應的是(  )
A.木炭 B.一氧化碳
C.氧化銅 D.氧氣
C
A
課堂練習
3.為探究二氧化碳能否和水反應,用4朵被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完成下列4個實驗。實驗Ⅰ、Ⅳ中小花變紅,實驗Ⅱ、Ⅲ中小花不變色。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D
A.實驗Ⅰ、Ⅱ說明醋酸可以使小花變紅
B.實驗Ⅲ說明二氧化碳不能使小花變紅
C.實驗Ⅱ、Ⅲ、Ⅳ說明二氧化碳能與水發生化學反應
D.上述實驗說明二氧化碳和醋酸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
課堂總結
二氧化碳性質:
物理性質:無色無味氣體、密度比空氣大、能溶于水
化學性質:既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與水反應生成碳酸、與澄清石灰水反應生成白色沉淀
二氧化碳的用途(二氧化碳的功與過)
碳達峰和碳中和
課題2(第1課時)
碳的氧化物
分層作業
【基礎培優】:
1.我國宣布力爭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與此“低碳”理念不相符的是 (  )
A.大力發展火力發電,滿足用電需求
B.全民參與植樹造林,禁止亂砍濫伐
C.限制燃放煙花爆竹,文明慶賀節日
D.減少使用化石燃料,提倡綠色出行
分層作業
【能力提升】:
1.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及其與水的反應,其中①②③是用石蕊染成紫色的濾紙條。下列設計最好的是 (  )
A.①是干燥的濾紙條,②③用水潤濕
B.②是干燥的濾紙條,①③用水潤濕
C.③是干燥的濾紙條,①②用水潤濕
D.①②③都用水潤濕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讓備課更有效
www.21cnjy.com
Thanks!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洪雅县| 桃园县| 青河县| 平遥县| 凭祥市| 墨玉县| 呼和浩特市| 肇源县| 竹北市| 个旧市| 房山区| 常山县| 慈溪市| 广昌县| 原阳县| 包头市| 灵石县| 永登县| 仁寿县| 高碑店市| 达孜县| 怀宁县| 平乐县| 同仁县| 阿巴嘎旗| 连云港市| 彝良县| 天等县| 民乐县| 东辽县| 汤原县| 南和县| 梁河县| 临湘市| 甘德县| 辰溪县| 天气| 屏南县| 陇南市| 襄汾县| 南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