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七單元 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 1. 知道詹天佑、侯德榜等近代科學技術方面的重要人物及其成就。2. 了解魏源、嚴復等人的主要思想。(高頻)3. 以科舉制度的廢除和京師大學堂的開辦為例,了解近代新式教育發端的主要史實。4. 知道魯迅、徐悲鴻、聶耳、冼星海等人的主要成就。 一、 科學技術1. 科學技術人物詹天佑侯德榜稱謂鐵路總工程師化學家成就主持和施工京張鐵路。出色地完成了居庸關和八達嶺兩處隧道工程,設計出“人”字形路軌。1909年,京張鐵路全線通車20世紀20年代,制出純堿,并撰寫《制堿》一書,公布制堿奧秘。這種制堿法被命名為“侯氏制堿法”地位或意義京張鐵路是中國人自行設計和施工的第一條鐵路干線打破了西方對堿業的壟斷 二、 思想文化2. 開眼看世界的思想家人物魏源嚴復時期鴉片戰爭時期地主階級思想家戊戌變法時期的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著作編成《海國圖志》,介紹了南洋、歐美各國的歷史地理第一部譯著《天演論》影響最大主張目的:“師夷長技以制夷”;主張設立工廠,制造輪船、槍炮,興辦民用工廠;學習西方練兵方法,用新式武器裝備軍隊書中提出“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世道必進,后勝于今”的進步觀點(社會進化論)影響主張被洋務運動實踐啟發了知識界去探索西方先進的社會,也打擊了封建頑固勢力。嚴復的思想對戊戌變法影響很大 3. 新式教育的開端(1)背景:①科舉制培養的人才不適應近代中國的需要。②一些較為開明的官員,主張學習西方,改革教育。(2)表現:①新式學堂的開辦。a. 洋務運動時期,創辦了新式學堂。b. 戊戌變法時期,創辦京師大學堂,這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國家建立的最高學府,后來改名為北京大學。它的創辦標志著近代中國教育改革邁出了重要的一步。②廢除科舉制:張之洞奏請停止科舉考試,普遍興辦學校。清政府擬定了《奏定學堂章程》,1905年廢除了沿用了1300多年的科舉制度。4. 謳歌光明、鞭撻黑暗的文學、藝術家(1)出現時期:五四運動開始。(2)使命:批判愚昧、謳歌光明、鞭撻黑暗。類別人物代表作品文學魯迅《狂人日記》《孔乙己》郭沫若《屈原》趙樹理《小二黑結婚》《李有才板話》丁玲《太陽照在桑干河上》藝術美術徐悲鴻《愚公移山》音樂聶耳《義勇軍進行曲》冼星海《黃河大合唱》 1. 魏源與嚴復的思想有哪些異同?(1)相同點:都主張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以挽救民族危亡,是愛國進步的思想家。(2)不同點:代表的階級不同,學習的具體內容不同。他們的救國道路不同,魏源生活在鴉片戰爭時期,是地主階級進步思想家,他的主張只停留在第一個層面上,即學習西方的科學技術;嚴復生活在戊戌變法時期,是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他的主張更進了一步,即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目的不同,前者為維護清王朝統治,后者則為實行君主立憲制,發展資本主義經濟。2. 魏源、嚴復、詹天佑、侯德榜四位中國近代文化名人取得成就的共同原因。他們身上有哪些優秀品質?(1)崇高的愛國精神。他們都生活在中華民族遭受侵略的歲月里,都有救亡圖存,振興中華之志,努力學習先進、趕超先進,熱血報國的赤子之心。(2)強烈的創新意識。魏源批判封建的閉關鎖國政策,破除了封建頑固派輕視科技的愚昧觀點;嚴復不僅僅翻譯《天演論》,而且闡述了自己的觀點,警醒國人;詹天佑在京張鐵路的設計方面,大膽創新;侯德榜探索出制堿的新工藝,降低了成本。(3)良好的道德品質。(4)扎實的文化修養和科學知識的深厚積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