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8張PPT)人教2024版八上物理精品課件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一章 機械運動1.4 測量平均速度人教2024版八上物理精彩課堂課件還記得小時候從騎自行車從坡上沖下來的情境嗎?談一談:騎自行車下坡時,運動的速度有變化嗎,怎么變?實驗: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提出問題1.小車沿斜面下滑時,如何測量小車的平均速度,具體需要測量哪些物理量?實驗器材小車、木板、金屬片、木塊、秒表、刻度尺實驗原理小車木板刻度尺金屬片木塊秒表s1金屬片t1實驗步驟1、如圖,斜面一端用木塊墊起,使它保持很小的坡度。把小車放在斜面 ,用 測出小車將要通過的路程,記為 s1 ;頂端刻度尺2、由靜止釋放小車,用 測量小車從斜面頂端滑下到撞擊到金屬片的時間,記為 t1; 秒表路程 運動時間 平均速度s1=0.700m t1=2.2s ≈0.32m/ss2= t2= ≈s3= t3= ≈3、根據測得的s1、t1 ,利用公式:算出小車通過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 1;實驗步驟實驗: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提出問題2.如何得到小車通過前半程的平均速度?4、將金屬片移至斜面的中部,用 測出小車到金屬片的距離,記為s2;刻度尺實驗步驟s2金屬片t25、由靜止釋放小車,用 測量小車從斜面頂端滑下到撞擊到金屬片的時間,記為t2;秒表實驗步驟路程 運動時間 平均速度s1=0.700m t1=2.2s ≈0.32m/ss2=0.350m t2=1.3s ≈0.27m/ss3= t3= ≈6、根據測得的s2、t2 ,利用公式:算出小車通過斜面前半程的平均速度 2;實驗: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提出問題3.如何得到小車通過后半程的平均速度?實驗步驟s1s2金屬片s3t3t2t17、下半段路程 s3= ,小車通過下半段路程所用的時間 t3 =,由此計算出小車通過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s1-s2t1-t2實驗步驟路程 運動時間 平均速度s1=0.700m t1=2.2s ≈0.32m/ss2=0.350m t2=1.3s ≈0.27m/ss3=0.350m t3=0.9s ≈0.39m/s分析論證通過計算發現v2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v3。說明小車下滑的速度逐漸 (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路程 運動時間 平均速度s1=0.700m t1=2.2s ≈ 0.32m/ss2=0.350m t2=1.3s ≈ 0.27m/ss3=0.350m t3=0.9s 3 ≈ 0.39m/s小于增大實驗誤差來源:1、受工具精度所限;2、測量者反應速度和讀數誤差;3、裝置光滑度不均勻帶來誤差。誤差分析減小誤差:1、安裝置時,斜面傾角要適中;2、測時間時釋放小車與開始計時要盡量同步;3、對刻度尺和停表讀數要規范準確。實驗結論小車沿斜面下滑,速度越來越快,說明小車做變速直線運動。評估交流使小車獲得動力使小車在同一位置停下,便于測量時間1.斜面的作用 ;2.金屬片的作用 ;3.實驗過程中,應使斜面的坡度 ________(選填“大一些”“小一些”或“大小都可以”),這樣是為了便于準確測量 _________________。小一些小車運動的時間斜面坡度過小,小車做變速運動不明顯,也可能不會運動;坡度過大,小車運動太快,用時太短,會增大測量時間的誤差。并且測量過程中也不能改變斜面的坡度。4.實驗時為什么每次都要讓小車從靜止釋放?由靜止釋放,則每次小車的初速都為0,這樣保證了實驗控制變量的要求。評估交流5.測小車通過的路程時,必須從計時開始時的車頭(尾)量到計時結束時的車頭(尾),不可從斜面頂端量到斜面底端或從車頭量到車尾。①測小車通過的路程時,如果從計時開始時的車頭量到計時結束時的車尾,則測量結果_______(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②測小車通過的路程時,如果從計時開始時的車尾量到計時結束時的車頭,則測量結果_______(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偏小偏大1. 你的數據和其他同學相同嗎?為什么?2. 為什么全程的平均速度大于上半段的平均速度?評估交流3. 全程的平均速度能用路程 運動時間 平均速度s1=0.700m t1=2.2s ≈ 0.32m/ss2=0.350m t2=1.3s ≈ 0.27m/ss3=0.350m t3=0.9s 3 ≈ 0.39m/s1.如圖所示,是研究物體運動的“頻閃照片”。照片分別記錄了甲、乙兩個運動小球從左向右每隔0.1s的不同位置,根據照片可以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甲球做勻速直線運動B.甲、乙兩球都做變速直線運動C.記錄的甲球運動時間比乙球運動時間短D.從開始計時到0.3s時,甲球的平均速度比乙球大A超聲波測距倒車雷達超聲測速儀通過超聲波發射器向某一方向發射超聲波,在發射的同時開始計時。超聲波在空氣中傳播時碰到障礙物就立即反射回來,超聲波接收器接收到反射波就立即停止計時。超聲波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v,結合由計時器測出的發射和接收回波的時間差 t,就可以計算出發射點與障礙物之間的距離:v t測量平均速度實驗目的:實驗器材:注意事項小車運動距離為_____________的距離小車從斜面頂端要從______釋放測量過程中不要改變斜面的______。車頭到車頭靜止坡度小車、木板、金屬片、木塊、秒表、刻度尺實驗原理:用刻度尺和停表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實驗結論:小車沿斜面下滑,速度越來越快,說明小車做。變速直線運動1.要研究一個物體在運動過程中的速度變化情況,就要測出物體在各段通過的 和通過各段路程所用的 ,用公式_________算出物體在各段的平均速度。 路程時間2.為了探究“小車沿斜面下滑時速度的變化”,給你提供了如圖所示的裝置。(1)要完成該探究實驗,需用的測量工具有_________和________。 (2)實驗依據的原理是_________。 刻度尺秒表(3)若圖中停表每格表示1 s,那么實驗中小車通過前半段路程 s1的平均速度為 m/s,小車通過全程s的平均速度為 m/s。(4)小車沿斜面下滑的過程中,速度的變化情況是 。 0.10.12速度越來越大2.為了探究“小車沿斜面下滑時速度的變化”,給你提供了如圖所示的裝置。3.測短跑運動員的平均速度的實驗中:(1)該實驗的原理是 (用公式表示),所需的測量工具為和 。 卷尺秒表(2)某同學測量時所記錄的數據如下表:s/m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t/s 2.0 3.6 5.0 6.2 7.3 8.3 9.4 10.6 11.9 13.3由上表數據得:前30 m的平均速度是 m/s,第六個10 m的平均速度是 m/s,該運動員百米短跑中速度的變化特點是。 (3)實驗時如果終點計時的同學聽到起點槍聲才開始計時,會使所測平均速度 (選填“偏大”或“偏小”)。 610先變大后變小偏大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兼職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