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六單元 無產階級的斗爭與資產階級統治的加強 1. 簡述憲章運動的基本史實,了解歐洲早期工業無產階級在反對資產階級斗爭中提出的基本要求。2. 講述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動,概述《共產黨宣言》的歷史意義。3. 講述“五月流血周”和創作《國際歌》的主要過程,感受巴黎公社的革命精神。4. 講述林肯在南北戰爭中的主要活動,說出《解放黑人奴隸宣言》的主要內容,理解南北戰爭在美國歷史發展中的作用。5. 講述俄國廢除農奴制法令的主要內容,認識農奴制改革的歷史作用。6. 簡述明治維新的主要內容,探討明治維新在促進日本向資本主義社會轉變中所起的作用。 一、 國際工人運動與馬克思主義的誕生1. 英國的憲章運動(1)時間:1836~1848年。(2)政治綱領:《人民憲章》,工人們要求取得普選權,以便有機會參與國家的管理。(3)性質:世界上第一次群眾性的,政治性的無產階級革命運動。(4)失敗原因:由于缺乏科學理論的指導,工人運動的進一步發展受到影響。2. 馬克思主義的誕生(1)背景及條件:資本主義社會的矛盾日益暴露,一些優秀的思想家在揭露、批判資本主義制度的同時,開始探索改造社會的方法。(2)三個組成部分:馬克思主義理論主要包括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3)誕生標志:《共產黨宣言》發表。①時間:1848年。②作者:馬克思、恩格斯為國際無產階級組織——共產主義者同盟起草的綱領性文件。③內容:分析了階級斗爭在階級社會歷史發展中的作用,揭示了資本主義必然要被社會主義代替的客觀規律,號召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為獲得自己的解放而斗爭。④意義:馬克思主義的誕生使工人運動有了科學理論的指導,從此國際工人運動進入一個新的歷史時期。 3. 巴黎公社背景1870年,法國與普魯士發生戰爭,法國戰敗。資產階級政府對內鎮壓人民,對外屈膝投降成立1871年3月,政府軍隊與國民自衛軍發生沖突,導致巴黎工人起義爆發,不久,人民選舉產生巴黎公社失敗1871年5月21日~28日“五月流血周”性質無產階級政權意義巴黎公社是無產階級建立政權的第一次偉大嘗試,公社戰士在強大敵人面前表現出的大無畏精神永遠激勵著后人 (2)《國際歌》:為紀念巴黎公社而作。由歐仁·鮑狄埃作詞,狄蓋特譜曲。在全世界廣泛傳唱開來,成為一首世界無產階級的革命戰歌。二、 美國南北戰爭4. 戰爭的爆發(1)原因:北方資本主義工業和南方種植園經濟兩種經濟制度之間的矛盾(根本原因)。19世紀中期,圍繞奴隸制的存廢問題(矛盾的焦點),北方和南方之間的矛盾再也無法調和。(2)時間:1861~1865年。(3)領導人:林肯。(4)導火線:1861年3月,林肯就任美國總統。(5)爆發:南方的一些州聯合起來,宣布組成一個獨立國家,號稱“南部聯盟”。1861年4月,南方軍隊挑起內戰,南北戰爭爆發。5. 北方的勝利(1)轉折:1862年9月,林肯頒布《解放黑人奴隸宣言》(規定從1863年元旦起,廢除叛亂各州的奴隸制,并允許奴隸作為自由人參加北方軍隊),之前還頒布了《宅地法》,戰爭出現重大轉折。(2)勝利:1865年4月,北方軍隊攻占“南部聯盟”的“首都”里士滿,取得戰爭的勝利。(3)意義:南北戰爭是美國歷史上的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美國南北戰爭維護了國家統一;廢除了奴隸制度,掃清了資本主義發展的又一大障礙,為以后經濟的迅速發展創造了條件。三、 俄國、日本的歷史轉折6. 俄國、日本的改革名稱俄國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維新原因封建農奴制阻礙了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幕府統治出現危機;西方列強入侵,使日本面臨嚴重民族危機時間1861年1868年人物亞歷山大二世明治天皇內容農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許買賣農奴和干涉它們的生活;農奴在獲得“解放”時,可以得到一塊份地,但必須出錢贖買政治方面:“廢藩置縣”,加強中央集權;經濟方面:允許土地買賣,引進西方技術,鼓勵發展近代工業;社會生活方面:提倡“文明開化”,即向歐美學習,努力發展教育性質是沙皇自上而下實行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影響有利于資本主義的發展。改革雖然留下大量封建殘余,但加快了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是俄國近代歷史上的重大轉折點使日本從一個閉關鎖國的封建國家逐步轉變為資本主義國家,擺脫了淪為半殖民地國家的命運,是日本歷史的重大轉折點。但是,日本強大起來以后,很快就走上了對外侵略擴張的道路1. 關于美國南北戰爭與美國獨立戰爭的比較。(1)起因:北美獨立戰爭是由于美利堅民族的形成,北美經濟的發展與宗主國英國的殖民壓迫之間的矛盾引起的。而南北戰爭是因為北方資本主義工商業經濟和南方奴隸制種植園經濟這兩種不同的經濟形式之間的矛盾引起的。(2)性質:都帶有資產階級革命的性質,但獨立戰爭具有民族解放戰爭的性質,南北戰爭則帶有內戰的性質。(3)階段特征:獨立戰爭屬于早期資產階級革命,處在工場手工業階段,而南北戰爭則處在工業資本主義發展時期,處在資產階級在世界范圍確立其統治的時期。(4)影響:都有利于美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前者使美國擺脫了英國的殖民枷鎖,為發展資本主義開辟了道路,后者廢除了奴隸制度,進一步掃除了資本主義發展的障礙。2. 19世紀中期世界歷史進程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什么?美國、日本、俄國等國面臨的主要社會問題各是什么?各自是通過什么途徑予以解決的?(1)19世紀中期世界歷史進程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在世界范圍內確立資本主義的社會制度,從而為資本主義的繼續發展掃清道路。(2)美日俄等國面臨的主要社會問題:美國是南北兩種經濟制度不可調和;日本是幕府封建統治危機;俄國是封建農奴制危機。(3)解決途徑:美國經過內戰,北方勝利,廢除了黑人奴隸制,維護了國家的統一;日本經過武裝倒幕,實行了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二世實行自上而下地廢除農奴制的改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