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七單元 戰后世界格局的演變 1. 簡述杜魯門主義等史實,了解美蘇冷戰對峙局面的形成,初步認識霸權主義對人類進步和安全的威脅。2. 概述世界經濟全球化加速發展的趨向,理解世界各國相互依存、相互競爭的復雜性。3. 以科索沃戰爭等歷史事件為例,了解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 一、 冷戰中的對峙1. 冷戰政策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美國的經濟、軍事實力居于世界第一位,稱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脹;美國不得不正視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含義美國帶領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對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采取了除武裝進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敵對行動,以“遏制”共產主義的政策目的遏制共產主義時間1947~1991年信號1946年3月,丘吉爾“鐵幕演說”表現政治“杜魯門主義”出臺:1947年3月,杜魯門提出的“遏制共產主義”、干涉別國內政、加緊控制其他國家的綱領和政策,被稱為“杜魯門主義”。標志著美蘇戰時同盟關系正式破裂,冷戰開始經濟推行“馬歇爾計劃”(又名“歐洲復興計劃”)軍事成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影響蘇聯采取針鋒相對的措施,成立了華沙條約組織。兩極格局由此形成 2. 美蘇爭霸(1)開始:從20世紀50年代赫魯曉夫擔任蘇聯領導人之后,美蘇開始了長達30多年的爭霸。(2)實質:美蘇兩國在實力的基礎上對世界勢力范圍的劃分。 (3)過程時間局勢表現20世紀五六十年代美攻蘇守1962年,古巴導彈危機20世紀70年代爭霸達到高潮,蘇攻美守蘇軍把中東、非洲、南亞次大陸作為擴張對象。1979年12月,出兵占領阿富汗20世紀80~90年代雙方實行有限緩和戰略1989年,蘇聯從阿富汗撤軍 (4)結束:1991年蘇聯解體,標志著長達半個世紀的美蘇兩極格局結束。二、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3. “一超多強”形成背景隨著東歐劇變、蘇聯解體,美蘇對立的兩極格局隨之結束特點暫時形成了“一超多強”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著多極化方向發展,但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一超目的美國憑其強大的國力稱霸世界,建立美國主導的單極世界戰略美國利用北約軍事集團,隨意干涉其他國家和地區的事務;大力發展高科技武器,加緊研制和部署導彈防御系統多強代表歐盟、日本、中國和俄羅斯等作用成為牽制美國稱霸世界、促進世界格局多極化的重要力量決定因素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過程中,經濟實力具有決定性作用 4. 科索沃戰爭(1)威脅當今世界安全的因素:①冷戰結束后,地區沖突、民族矛盾、宗教紛爭不斷。②霸權主義利用并介入這些矛盾紛爭,將其轉化為國際沖突,直接威脅世界和平。(2)科索沃戰爭:①概況:1999年3~6月,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越過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以南斯拉夫聯盟軍隊屠殺科索沃地區阿爾巴尼亞族人為借口,對南聯盟境內進行狂轟濫炸。5月8日,中國駐南大使館遭到北約導彈襲擊。②認識:科索沃戰爭是美國對世界多極化趨勢的挑戰,對世界格局產生了重要影響。科索沃戰爭表明,世界多極化趨勢將是長期的、曲折的斗爭過程。以美國為首的北約違背國際法基本準則,公然對一個聯合國成員國動武,嚴重削弱了聯合國的作用。聯合國在國際事務中的主導地位受到嚴重挑戰。三、 世界經濟的“全球化”5. 經濟的全球化趨勢背景20世紀八九十年代,東西方冷戰結束,國際形勢趨于緩和,和平與發展成為世界的發展趨勢含義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各國經濟聯系日益密切,世界經濟日益成為一個整體,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加速發展表現國際投資和國際貿易迅速增長;跨國公司的影響增大,生產活動的全球化趨勢加快;1995年1月1日,世界貿易組織成立,這是經濟全球化發展的一個重要表現 6. 經濟全球化對中國的影響影響經濟全球化對中國經濟發展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應對措施中國制定了防范風險的有效政策;引進國外的投資和技術,學習先進的經濟管理經驗;2001年,中國上海成功地舉辦了第九屆亞太經濟合作組織成員領導人會議;2001年,中國正式成為世界貿易組織的一員 1. 美蘇爭霸、冷戰、兩極格局的區別。(1)美蘇爭霸:冷戰的主要內容,是兩極格局的主要表現形式。(2)冷戰:二戰后以美國和蘇聯為首的兩大陣營在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意識形態等方面進行的緊張激烈的對抗。(3)兩極格局:是二戰后,美國、蘇聯及其盟友,組成強有力的集團,彼此對立,誰都不占絕對優勢與統治地位的形勢。美國和蘇聯就是兩極,由此形成的世界格局被稱為兩極格局。2. 20世紀世界格局的三次重大變化。(1)第一次世界大戰后的凡爾賽—華盛頓體系:1919年帝國主義國家通過巴黎和會,簽訂《凡爾賽和約》等一系列條約,構成了凡爾賽體系,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歐洲、西亞和非洲的統治秩序;1921~1922年,華盛頓會議的召開,簽訂了《九國公約》等一系列條約,構成了華盛頓體系,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的統治秩序。這樣通過兩次會議,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便形成了。但由于該體系是建立在瓜分戰敗國的基礎上的,具有明顯的帝國主義分贓性質,必然不可能解決原有的矛盾,且由于分贓的不均而加劇了帝國主義之間的新矛盾,因此該體系不能持久,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全面爆發,該體系被徹底打破。(2)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的美、蘇兩極格局: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美蘇兩個超級大國主宰世界事務,以冷戰為特征的兩極格局形成。到1991年底蘇聯解體,兩極格局終結。(3)當今多極化趨勢的發展:1991年蘇聯解體后,以冷戰為特征的兩極格局終結,新的穩定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暫時形成“一超多強”的局面,世界正向多極化的方向發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