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四單元 戰后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發展變化 1. 概述戰后美國經濟發展的主要特點。2. 知道歐洲聯盟。3. 簡述戰后日本成為資本主義經濟強國的主要史實。 一、 美國經濟的發展1. 美國經濟的發展戰后的繁榮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美國是世界上最富強的國家,占據了廣闊的國際市場;大力發展科技教育,利用高新技術成果,改進傳統工業的生產技術,發展新興工業和軍事工業;采取措施,改善人民生活,創造比較有利的發展環境表現20世紀五六十年代,經濟持續發展,西部和南部發展尤其迅速,呈現出一片繁榮景象危機和經濟調整危機原因由于中東產油國大幅度提高石油價格,引發了1974~1975年世界性的經濟危機結果美國經濟受到嚴重打擊,經濟地位下降調整時間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后,調整經濟政策結果經濟形勢逐漸好轉,但債務負擔加重,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負債國,經濟發展受到制約新經濟的出現原因20世紀90年代,進行社會經濟改革的同時,加大發展教育事業的力度,促進了以信息產業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的發展,同時也完成了傳統產業的技術改造表現20世紀90年代,經濟逐漸有了持續穩定的發展,發展速度位于西方發達國家前列;經濟政策和經濟結構發生重大變化特征信息化、全球化 二、 西歐和日本經濟的發展2. 歐洲的聯合(1)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西歐經濟的發展。①原因:a.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美國為了對付蘇聯,給予西歐資本主義國家大量援助。b. 西歐國家發揮高素質的勞動力優勢,采用最先進的科學技術成果,制定恰當的經濟發展政策,促進了經濟的恢復和發展。②表現:a. 20世紀50年代初,各國的工業生產已經大體達到甚至超過了戰前水平。b. 20世紀50~70年代,西歐經濟持續繁榮。(2)歐洲共同體的成立:①背景:隨著經濟的發展,西歐國家之間的聯系日益密切。②時間:20世紀60年代。③作用:對成員國經濟的發展和國際地位的提高發揮了重要作用。(3)歐洲聯盟的成立時間1993年,在歐洲共同體的基礎上成立一體化表現使用單一貨幣——歐元成員國內部人員、資本和貨物自由流通可在任何一個成員國工作、學習或居住在外交和國家安全等方面步調一致作用經濟上歐盟成員國之間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有利于經濟的發展政治上有助于歐洲的穩定和和平,有助于世界多極格局的形成地位歐盟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 3. 日本的崛起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美國在日本進行社會改革,推行非軍事化政策;20世紀50年代,美國扶持日本;朝鮮戰爭爆發,美軍在日本大量采購軍用物資,刺激了日本經濟的繁榮;日本制定了適當的經濟政策,引進最新的科學技術成就,發展教育和科學技術表現經濟20世紀50年代中期以后的近二十年間,日本經濟持續高速發展,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號資本主義經濟大國;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后,實行“科技立國”政策,促進了經濟的發展政治20世紀七八十年代以來,日本謀求政治大國的欲望開始膨脹,引起亞洲鄰國的關注和不安 1. 戰后美國經濟發展的原因及特點是什么?有何啟示?(1)原因:戰后美國經濟發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適時調整經濟政策,進行資本主義的自我調節;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機遇,大力發展科學技術,發展高新技術產業;重視基礎教育,培養實用人才;戰后國際地位的提高和軍事經濟實力的增強。調整經濟政策,進行資本主義的自我調節是戰后美國經濟發展的根本原因;抓住第三次技術革命的機遇,大力發展科學技術,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是戰后美國經濟迅速發展的主要原因。(2)特點:美國經濟的發展速度處于西方發達國家經濟發展的前列;經歷了繁榮—危機—持續穩定發展的過程;高新技術產業發達,科技含量高。(3)啟示:戰后美國經濟的發展,是資本主義自我調節與科技進步的必然結果,是美國在國際事務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根本原因;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經濟實力對于一個國家的生存發展至關重要。2.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西歐國家和日本經濟迅速發展的共同原因有哪些?哪些經驗值得中國借鑒?(1)共同原因:都得到了美國在經濟上的援助或扶植;都大力引進最先進的科學技術,發展教育,培養人才;都制定了恰當的經濟發展政策。(2)借鑒:①要善于抓住機遇,注意加強國際經濟交流與合作。②要大力發展教育,培養人才,積極引進先進科技,大膽創新。③堅持改革開放,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制定適合本國國情的經濟發展戰略。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