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4張PPT)光學作圖題解題技巧考向1 利用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規律作圖考向2 利用平面鏡成像的原理和特點作圖考向3 利用透鏡對光的作用作圖類型一 光學考向1 利用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規律作圖答 題 關 鍵 【必記知識】1.在光的反射中,反射角始終等于入射角。2.在光的反射和折射中,入射光線始終與反射光線、折射光線在法線的兩側。3.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透明介質中,“空氣中的角總是大角”。答 題 關 鍵 【答題規則】規則1:光線要畫規范。(1)實際光線要畫成實線,法線要畫成虛線。(2)光線上一定要標箭頭且方向不要畫反。(3)光線是直線,不能畫成曲線且中間不斷開。(4)作圖時,法線作為輔助線不要漏畫。規則2:角的大小關系要明晰。(1)反射角要等于入射角。(2)斜射時,不管是入射角還是折射角,空氣中的角要大于其他介質中的角。(3)垂直入射時,折射光線傳播方向不改變。(4)要標注題中要求的角度大小。光的反射作圖入射角與反射角的計算(一)利用光的反射定律作圖1.如圖所示,入射光經平面鏡反射后,反射光線與鏡面的夾角是30°。請根據光的反射定律畫出入射光線,并標出入射角的度數。【解析】本題考查利用光的反射定律作圖。經過入射點作出法線,因為反射光線與鏡面的夾角是30°,所以反射角為90°-30°=60°;根據反射角與入射角相等作出入射光線,并標出入射角的度數。60°o2.如圖所示,入射光線與鏡面成30°,請按照要求作答:①畫反射光線;②標出反射角。解析:過入射點O做出法線ON,已知入射光線與鏡面的夾角為30°,則入射角等于90°﹣30°=60°,根據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線的右側即可做出反射光線OB.o60°3.如圖所示,小明利用一塊平面鏡使此時的太陽光水平射入隧道內,請你通過作圖畫出平面鏡并標出反射角的度數。【解答】根據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夾角的角平分線就是法線的位置,然后過反射點做法線的垂線段即為平面鏡的位置;由圖知: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的夾角180°﹣60°=120°,則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 = 60°。o60°4.已知一束光與水平方向成30度夾角,要使光豎直向下射向井底的青蛙,試確定平面鏡的位置,并畫出平面鏡。解題思路:先畫反射光線,再做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夾角的角平分線即法線,再確定平面鏡的位置o(二)利用光的折射規律作圖1.如圖所示,一束光射向一塊玻璃磚,并穿過玻璃磚。畫出這束光進入玻璃和離開玻璃后的光線(注意標出法線)。【解析】本題考查了光的折射。先過入射點垂直于界面畫出法線,當光從空氣斜射入玻璃時,入射光線和折射光線分居法線的兩側,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當光從玻璃斜射入空氣時,入射光線和折射光線分居法線的兩側,折射角大于入射角。2.“井底之蛙”這個成語大家都很熟悉。如圖所示,在一個干枯的井底正中央P點有一只青蛙,它的視野范圍如圖甲所示。大雨將井全部灌滿水,若青蛙仍在P點,請你在圖乙中畫出青蛙視野發生變化后的大致情況。【解析】當井里灌滿水后,光線照到水面會發生折射現象,由于光是從空氣射向水,所以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因此井底之蛙看到的視野范圍比沒水時會看到的更大;變化后的大致范圍如圖中兩條入射光線之間的陰影區域所示。3.如圖所示,一束光從水中斜射入空氣中,請畫出光斜射到水面時發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圖。解析:圖中已經做出法線,從而確定了入射光線位于法線的右側,并確定了入射角的大小。然后根據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線左側做出對應的反射光線。光從水中斜射入空氣,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由此可以做出對應的折射光線。o4.如圖所示,一束光AO從空氣斜射入水中,請在圖中畫出:(1)過O點的法線;(2)折射光線和反射光線的大致方向 。考向2 利用平面鏡成像的原理和特點作圖答 題 關 鍵 【必記知識】作圖的依據是平面鏡成像特點和原理。(1)像點是反射光線反向延長線的交點,即反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必定經過對應的像點。(2)像與物關于鏡面對稱,像點與對應物點的連線被鏡面垂直平分。答 題 關 鍵 【答題規則】規則1:反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要畫成虛線。規則2:像點與對應物點的連線要畫成虛線,且與平面鏡的夾角標垂直符號。規則3:畫整個物體的像要用虛線。規則4:所有光學作圖,要借助直尺、圓規、量角器等工具,不能胡亂畫。利用平面鏡成像的原理和特點作圖1.根據平面鏡成像特點,在圖中畫出物體AB所成的像。【分析】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是:像物大小相等、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連線與鏡面垂直、左右互換,即像物關于平面鏡對稱,利用這一對稱性作出AB的像。【解答】分別作出物體AB端點A、B關于平面鏡的對稱點A′、B′,用虛線連接A′、B′即為AB在平面鏡中的像。A1B12.根據圖中的像作出物體的位置。【解答】①作A′點關于鏡面的對稱點A; ②作B′點關于鏡面的對稱點B;③作C′點關于鏡面的對稱點C; ④用實線連接AB、BC、AC,就是物體的位置。ABC3.如圖所示,平面鏡上方有一豎直擋板P,在AB和CD之間的區域內可以看見擋板左側的一個發光點S在平面鏡中的像.在圖中找出擋板左側這個發光點的位置.S1S4.畫出圖中人眼通過平面鏡M看到桌底下球的光路。【解析】作出球點S關于平面鏡的對稱點,即為像點S′,連接S′P交平面鏡于點O,沿OP畫出反射光線,連接SO畫出入射光線。S1OSP5.如圖所示,從S點發出的一條光線,經平面鏡反射后,其反射光線恰好通過P點。請你作出這條入射光線并完成光路圖。【解析】過鏡面作出點S的對稱點S′,即為點光源S在平面鏡中的像,連接S′P與鏡面交于O點,即為入射點(反射點),連接SO就得到入射光線,如圖所示:S1O6.如圖所示,發光點S發出一條射向水面的光線,在水面發生反射和折射,反射光線經過P點。請在圖中作出入射光線、反射光線及大致方向的折射光線。【解析】本題考查根據利用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和原理、光的折射規律作圖。根據像與物關于鏡面對稱,作出點光源S關于水面的對稱點S′即像點;連接S′P,與水面的交點O即為入射點,連接SO即為入射光線;連接OP即為反射光線;過入射點O作水面的法線,根據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可以作出對應的折射光線OA。S1O考向3 利用透鏡對光的作用作圖答 題 關 鍵 【必記知識】1.根據透鏡對光的作用判斷透鏡種類:光通過透鏡折射后,若折射光比入射光更靠近主光軸,說明該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為凸透鏡;若折射光比入射光更偏離主光軸,說明該透鏡對光有發散作用,為凹透鏡。答 題 關 鍵 2.牢記三條特殊光線通過透鏡后的傳播方向。過凸透鏡焦點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軸 入射光線延長線過凹透鏡另一側焦點,則折射光線平行于主光軸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過另一側的焦點 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凹透鏡折射后其折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過焦點過凸透鏡光心的光線傳播方向不改變 過凹透鏡光心的光線傳播方向不改變答 題 關 鍵 【答題規則】規則1:折射光線一定要延長到焦點處。(1)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折射光線要過焦點。(2)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凹透鏡折射后,折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要延長到另一側焦點處,否則錯誤。規則2:光線的反向延長線要畫為虛線。規則3:光線經過透鏡時,光線之間連接起來,不能有中斷。凸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凹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1.根據已給出的入射光和出射光,在方框內畫出合適的透鏡。【解析】本題考查透鏡對光的作用。凸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凹透鏡對光有發散作用,根據光經透鏡折射后與原來相比會聚了,故應填凸透鏡。2.如圖是一束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透鏡折射后的光路,請在虛線框內畫出一個合適的透鏡。【解析】本題考查透鏡對光的作用。凸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凹透鏡對光有發散作用,由題圖可知,光經透鏡后與原來相比變得發散了,所以可判斷出圖中的透鏡應為凹透鏡。3.請在圖中畫出光線AO的折射光線和BC的入射光線。【解析】本題考查凹透鏡特殊光線的畫法。對于凹透鏡,過光心的光線其傳播方向不變;指向另一側焦點的光線經凹透鏡折射后折射光線平行于主光軸。4.請在圖中畫出入射光線經凹透鏡后的折射光線。【解析】本題考查凹透鏡作圖。平行于凹透鏡主光軸的光線經凹透鏡折射后,折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過焦點,作圖時先用虛線連接同側焦點和入射點,后用實線延長。5.如圖所示,完成圖中的光路(請保留作圖痕跡)。【解析】本題考查了經過凸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凸透鏡有三條特殊光線:過光心的光線其傳播方向不變;過焦點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折射光線平行于主光軸;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折射光線通過焦點。6.圖中凸透鏡的右焦點與凹透鏡的左焦點重合,請畫出經過兩透鏡的光路。【分析】在作凸透鏡或凹透鏡的光路圖時,先確定所給的光線的特點再根據透鏡的光學特點來作圖。【解答】(1)過焦點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其折射光線平行 于主光軸;(2)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凹透鏡折射后,其折射光 線的反向延長線過焦點;7.一束光線射向凸透鏡后再經平面鏡反射射出,請將光路補充完整。O18.如圖所示,MN為凸透鏡的主光軸,AB為蠟燭,A′B′為蠟燭所成的像,請用作圖法確定凸透鏡及一個焦點F的位置,并將它們畫出。【解答】(1)連接A'A并延長交主光軸與一點,該點是凸透鏡的光心O,過光心O做一個凸 透鏡。(2)由A點向凸透鏡作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AC,連接A'C并延長交主光軸與一點 F,F是凸透鏡的焦點。OOF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