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2張PPT)靜電現象 電荷摩擦過的琥珀能夠吸引輕小物體古希臘哲學家泰勒斯人類何時意識到電的存在?《論衡》中提到“頓牟掇芥”東漢學者王充美國 富蘭克林正電荷:positive charge負電荷:negative charge英國 吉爾伯特電:electricity認識電荷電荷分為兩種:正電荷 和 負電荷電荷間存在相互作用:同號電荷間相互排斥,異號電荷間相互吸引。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所帶的電荷為正電荷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所帶的電荷為負電荷靜電是如何產生的呢?1. 摩擦起電 :微觀解釋:實質:電子轉移(正電荷不移動)兩個不同物質的物體相互摩擦時,一些受原子核束縛較弱的電子會轉移到另一個物體上。于是原來電中性的物體由于失去電子而帶上正電,而得到電子的物體則帶上負電。正負電荷平衡不平衡靜電是如何產生的呢?實質:電子轉移(正電荷不移動)結果:兩個不同物質的物體相互摩擦時,一些受原子核束縛較弱的電子會轉移到另一個物體上。于是原來電中性的物體由于失去電子而帶上正電,而得到電子的物體則帶上負電。取決于原子核對核外電子的束縛能力1. 摩擦起電 :微觀解釋:靜電是如何產生的呢?靜電是如何產生的呢?靜電是如何產生的呢?2.接觸起電靜電是如何產生的呢?++++++++++++++++++------------------金屬導體模型----------帶電體模型得到電子,帶負電微觀解釋:2.接觸起電靜電是如何產生的呢?++++++++++++++++++---------------金屬導體模型++++++++++帶電體模型---失去電子,帶正電微觀解釋:2.接觸起電靜電是如何產生的呢?帶電體接觸不帶電的金屬導體,利用電荷間的相互作用,使電子發生轉移,最終使導體帶上與帶電體同號的電荷。實質:電子轉移(正電荷不移動)結果:帶同號電荷微觀解釋:2.接觸起電不接觸能產生靜電嗎?不接觸能產生靜電嗎?++++++++++++++++++------------------金屬導體模型----------帶電體模型3.感應起電導線不接觸能產生靜電嗎?微觀解釋:帶電體靠近不帶電的金屬導體,利用電荷間的相互作用,使導體中的自由電子在導體上重新分布,從而使導體帶電。實質:電子移動(正電荷不移動)結果:靠近帶電體的一端,聚集異號電荷;遠離帶電體的一端,聚集同號電荷。3.感應起電懸吊的泡沫小球,表面包裹一層金屬鋁箔過程一:毛皮摩擦橡膠棒 摩擦起電過程二:橡膠棒靠近小球,小球被吸引(10倍慢放)感應起電過程三:小球與橡膠棒接觸后,被排斥 F斥接觸起電+ + + + + + + 去掉鋁箔紙,橡膠棒靠近泡沫小球+ + + + + + + + + + + + + + 帶電體使金屬導體感應起電帶電體吸引輕小的絕緣體原理不同三種起電方式有什么共同之處 摩擦起電接觸起電感應起電電子轉移電子重新分布電荷守恒定律對于一個孤立系統,系統內電荷總量保持不變。電荷可以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其他物體,或者從物體的一部分轉移到其他部分,但在轉移過程中電荷的總量保持不變。現代物理研究表明,在粒子的相互作用過程中,電荷是可以產生和消失的,然而電荷守恒定律依然成立。電荷守恒定律如何描述物體所帶電荷的多少?1. 電荷量(1)定義:物體所帶電荷的多少叫做電荷量。——凈電量(2)量性:標量,無方向(Q、q)(3)單位:庫侖 (C )1881年第1屆國際電學大會確定庫侖 (C) 為電荷量的國際單位,定義為1 A恒定電流在1s時間間隔內所傳送的電荷量為1C。I=1A換算:1C = 106μC ;1μC = 10-6C、微庫( μC )物體所帶的電荷量不任意2. 元電荷(1)定義:最小的電荷量叫做元電荷。q質子= q正電子=eq電子= e(2)實驗表明:(e)(3)帶電體電荷量:Q=±ne,n為整數美國 物理學家 密立根油滴實驗物體所帶的電荷量不任意2. 元電荷(1)定義:最小的電荷量叫做元電荷。q質子= q正電子=eq電子= e(2)實驗表明:=1.602 176 634×Ce(e)(3)帶電體所帶電荷量:Q=±ne,n為整數=1.60×Ce摩擦過的梳子吸引細小水流摩擦后的氣球可使貓毛豎起冬天脫毛衣聽到“噼啪”聲用鑰匙去開門或觸摸門把手時感覺到被刺你能解釋生活中的靜電現象嗎?靜電現象 電荷小 結靜電的產生電荷量Q、q感應起電接觸起電電荷量的描述摩擦起電元電荷 e電荷守恒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